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07720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形式(如文学、艺术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特色(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文化形态(有古今地域之别)文化性质(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外延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和组成部分p.6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特有”二字)文化素养非天生,而是在教育和实践中形成精神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p.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在文化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应如何应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国内)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参政意识和能力,推动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国际)文化渗透加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人才、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越来越突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含义(转化为物质力量)p.9表现(不仅表现而且表现)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同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的作用怎么样为什么(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综合探究: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和要求)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无穷精神力量A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赏析的意义)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p.18下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的基本特点、对我们的要求文化对人们的影 响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对政府、国家而言: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重视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注重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加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2)对青年学生而言(个人): 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培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志成才,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积极参加健康有意的文化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报效社会.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求要求文化传承继承和发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含义、辩证关系、要求)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思想运动如何影响文化发展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功能、特点B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四个方面)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两面性)以及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性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热情欢迎、主动推动)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传播的途径(三个重要途径+其它)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的含义和发展阶段;现代大众传媒的产生(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形式(五种)、作用(功能+地位) 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世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为什么具有共性和个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民族节日:蕴涵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与作用、保护文化多样性过程文化发展建 立本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使每个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对文化传承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爆炸”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质学习型社会必将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掌握P52最后两段)文化创新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创新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和而不同、以我为主)文化创新中要反对的错误倾向如何再造中华文化新辉C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总的来说,具体来讲)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文化创新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包容性及其意义民族瑰宝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原因)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学艺术:特点、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特点、意义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再创辉煌衰微:时间、原因复兴:救亡图存;中共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续写壮丽汉字、史书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对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史书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的包容性(含义、意义)萌芽、雏形、统一、全盛、延续、衰微一脉相承辉煌历程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独特性)(地域性)民族精神(民族性)爱国主义:地位和作用(P74)、内涵(P75)团结统一:含义(整体意识)、表现和意义(无论盛世与危难)爱好和平:表现(素来当代)、意义勤劳勇敢:含义(吃苦耐劳)、作用(立业根基)、发展(中共)自强不息:含义(永无止境)、作用(不断开拓进取)民族精神的内涵 (1)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 (2)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3)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精神火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民族精神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民族精神发展的过程,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丰富和发展的体现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先进性)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性)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性)5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什么(必要性)(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地位)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四单元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文化建设)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影响文化生活喜与忧原因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什么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要求)走进文化生活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要求5.科学技术的地位,发展科学技术的要求6.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是什么关系?5、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当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新特点我国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对策要求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面对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我们该怎么办?2.什么是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两者的关系怎样?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是什么?3.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怎么办)?5.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地位?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怎么做)?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