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文言文复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5820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上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上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文言文复习诸子喻山水诸子及其作品简介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是儒家经典之一。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孟子一书由其弟子编辑,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孟子长于辩论,善用比喻,对后市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3、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等。4、 孙子,名武,春秋末期军事思想家。孙子兵法时期著名的军事著作。5、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6、 韩非子,战国晚期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学生,是位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行文特点善于设喻说理是这几则短文的共同特点。文章以山水的种种物象来比喻人生体验和感悟,从而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清晰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美感。这样的议论方法,是将哲学思考融在对自然的领会之中,虽然是由直觉而得,并不讲求本体和喻体的相关性如何成立,但却包含了切身的体会,与西方力求严密明确的议论方式很不相同。这种诗化的比喻方式显得简洁而有活力,隐藏着丰富的意蕴和形象智慧,是中国哲学固有的一种表达方式。秋水(节选)关于作者庄子,名周,道家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又名南华经),道家经典,也是哲理散文,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结构内容第一段写何伯由狂妄自大到自知渺小的变化。开篇写“百川灌河”的壮阔,引出何伯洋洋自得的心态;继而写“不见水端”的大海,与“径流之大”的黄河对照;在小、大对比中引出何伯“望洋兴叹”的自我否定,为下文北海若的正面说理做好铺垫。第二段写北海若对何伯讲述“大理”。开头“井蛙夏虫曲士”一组排比兼比喻的句子,分别从空间、时间和所受教育的条件等角度,具体指出何伯自鸣得意的浅薄,是由于他所生活的黄河的环境制约;说明人的认识受环境制约,因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北海若所说的“大理”有两层意思:一,北海“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二,个人与万物相较,“似毫末之在于马体”。论述重点本文作者借北海若之口所说的“大理”,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与“相对主义”相当的理论,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世间任何事物,无论大小、多少、长短、有无,或是非、真伪、善恶、贵贱、得失、生死等,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确定的,完全在于从什么角度去看。这样一来,那些长久地盘踞在人们脑海中的那些价值判断标准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庄子学派的道家通过这样一种对固有价值体系的消解,为当时社会动荡、战事连连的混乱局面下人们的精神图景作了深刻的概括和阐发。尽管这种虚无主义在当时那个亟需“有力者”带来社会统一与稳定的时代得不到政治上的重视,但它毕竟可以引导人们寻求内心世界的解脱和安宁。语言风格节选的文字,说理形象,富有启示,显示出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汪洋恣肆的特色。形象化的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第一,人物刻画中寓理:写何伯,有喜有叹,形显声闻;写北海若,如师如长,谆谆教诲。“北海若”与“何伯”的形象含有作者自况和学说思想对立面的影子。第二,景色描写中寓理:写黄河,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浩瀚无际,茫茫无涯,意境开阔。河流景色与大海景色的对照描写中寓有认识有限,知识无限的哲理。第三,巧用比喻说理:用“井蛙”、“夏虫”、“曲士”设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和所受教育等生存环境的制约。文章就是这样运用鲜明生动的形象,揭示抽象的事理。充沛的气势,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第一,这种气势,首先来自文章本身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文章前一段的描述为后一段说理做铺垫,且说理层层递进:由黄河到北海,再到天地,由天地转到万物,再到人类,到个人,是一个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说理过程。这种层递式议论形成的严整结构,俨然如一座议论的大厦,气势不凡。第二,文章的气势,也在于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井蛙夏虫曲士”的排比;三个“不似乎”的连珠式反问;“河景”与“海景”、“小石”与“大山”、“稊米”与“大仓”、“个人”与“万物”等对比,使文章形成充沛的语言气势。前赤壁赋关于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结集有东坡文集。行文脉络课文有两条线索,除了外在的时间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作者首段写主客泛舟赤壁,饮酒赋诗,由清风明月抒发超然之乐。二、三段写箫声悲咽,由历史人物的兴亡,写面对现实的悲伤。四、五段纵谈“变”与“不变”的哲理以自我解脱,最终由悲转乐。全文以“乐悲乐”形成一条感情的脉络。景、情、理交融全文以风、水、月为描写主景,画意、诗情、哲理交融一体。文章首段先写“画意”,描绘清风明月、波光万顷的秀美景色。作者陶冶于自然美景中,产生心旷神怡、羽化登仙之“诗情”。此为由景生情,寓情于景。二段主客饮酒乐甚,主人扣舷而歌,乐极生悲,客吹洞箫,更渲染悲情。三段客由赤壁之景,联想到与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再抒发人生苦短的悲怀,将“诗情”渲染到极致。四段移情入理,主人面对同景而生异情,以水和月为喻,论述“变”与“不变”的哲理。最后主客得到解脱,由悲变喜。全文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情、景、理水乳交融;由乐到悲,由悲转乐,感情线索分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特色苏轼散文语言如行云流水,活泼畅达,不论是写景、议论,还是抒情,都是随笔挥洒,神采飞扬。语言生动精炼是苏文的第二个特点。如前赤壁赋全文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和韵语,词采华美,音韵铿锵,亦文亦赋,严谨工巧。既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又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明快自然,不事雕琢是苏文的第三个特点。前赤壁赋中几乎没有一句难解之语,却能将难绘之景、难达之情、难言之理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苏文还十分讲究修辞,使语言臻于至美。如前赤壁赋中使用最多的是对比手法。比如“盈”“虚”、“消”“长”、“物”“我”等字、词的对比;“一苇”“万顷”、“沧海”“一粟”,夸张中形成短语的对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句子对比中,寄托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再加以“变”与“不变”,“一瞬”与“无尽”对比,揭示深刻的哲理;以主、客二人对同景而生的异感的对比,使文章内容深化。游褒禅山记简介作者及题解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结构内容1、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2、探幽记游( 前洞-后洞-奇观)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3、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4、写到仆碑上的文字,治学必须“深思慎取”5、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写作特点:叙议结合,即事说理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作者借游褒禅山,说明无论是建功立业、治学或是办其它事情,都要矢志不渝,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讲究方法,深思慎取以达致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