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季保健大要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3950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秋季保健大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童秋季保健大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童秋季保健大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秋季保健3大要点一、强化营养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二、及时驱虫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为此,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是堵住口入关。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等。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幼儿冬季保健知识点滴(幼儿保育)一年一度,四季更替,秋去冬来,在寒冷的冬季,家长和校园更要注意保持幼儿的身体健康。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要谨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工作。对于体质差、易感染疾病的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可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注射,同时还可给孩子服用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以加强预防流行型感冒。按常规进行室内紫外线消毒和食具、玩具、教具消毒,对患病的幼儿要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重者应尽快送医院诊治或隔离观察,防止流行病的扩散。幼儿外出时如应带好口罩,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的情况下。 合理穿衣,随时增减。有的家长给幼儿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小儿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 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着凉。夜间盖好被褥,家长或保育员应勤查看,幼儿登被褥时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不然,常会引起其它大病发生,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 注意保持幼儿寝室活动场所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长时间生活在门窗紧闭、有暖气和空调环境下的孩子,空气不流通,不利小儿的健康。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应视情况调节室内的湿度。 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 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 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秋天小儿哮喘,妈妈需谨慎秋风不仅吹黄了树叶,也带来了恼人的问题哮喘。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在哮喘患者中,60%以上在12岁之前发病,所以哮喘患者中多数是儿童,而80%以上又在深秋时节发病或复发。让妈咪们了解如何发现和预防,就能帮助宝贝们远离哮喘。 秋冬季是过敏性疾病好发的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有空气污染、风沙、人口密集,导致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多,使得过敏性哮喘逐年增加。过敏性哮喘是儿童过敏疾病之中困扰最多也最严重的一种,发病年龄80%在5岁以前,且有逐渐提前的趋势。男孩比女孩多,约为2:1,其中1/3有哮喘家族史,1/4患儿同时患有湿疹,约有1/2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 认清过敏性哮喘 秋季为何易发哮喘?原因一:气道高反应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很多,主要包括特异性体质和感染等等。哮喘体质儿童到了秋天,呼吸道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医学上称为“气道高反应”。在此基础上,患儿气道如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如吸入寒冷空气、刺激性气味、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原有炎症反应加重,呼吸道阻力明显增高,便诱发哮喘。 原因二:尘螨与冷空气是诱因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藏匿在室内的尘螨繁殖加快,尘螨被吸入呼吸道,作为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虽然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尘螨大量死亡,空气中致敏成分逐渐下降,但是气道内炎症及高反应状态的消退需要很长时间。气温下降,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内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诱发哮喘。因而每当冷空气来临,就会形成一个哮喘病发作高峰。幼儿秋季保健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孩子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孩子维护健康十分重要。 诀窍1: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 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诀窍2 :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诀窍3:呵护孩子的皮肤 妈妈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诀窍4: 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诀窍5 :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诀窍6: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诀窍8 及时打预防针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从指甲看宝宝的健康。 从指甲能看健康,是这样吗?健康的指甲是什么样子的? 指甲也叫甲板,前端是指尖,后部在皮下的组织叫甲根。甲根下的组织叫甲母,是长指甲的地方,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叫甲廓,甲廓前边半圆形的淡色区就是甲半月,可视为健康状态的标志。正常的宝宝指甲是粉红色的,很光滑,有韧性,甲半月颜色稍淡。 判断宝宝的指甲是否健康要看其表面形态、颜色、质地、厚度及甲床关系等等多方面。 颜色异常 白甲、宝宝甲板上出现白色斑点,迷信称之为幸运斑,医学上称为点状白甲;要是出现横行的白线或小白斑,甚至整个指甲都变成白色了,则分别叫做线状白甲,部分白甲,全白甲, 实际上点状白甲,线状白甲多见于正常儿童,或者为一时性损伤。 黄甲是整个指甲变黄,主要是因为吃了胡萝卜素的食物,真菌感染也会出现黄甲,但多伴有指甲的形态改变。还有一种黄甲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是家族性的,常伴脸和四肢水肿。 其它如绿甲、黑甲都比较少见。 宝宝的甲半月如果颜色异常,呈红色时多属心脏病,贫血时呈淡红色。 形态异常 如果孩子的指甲出现横沟可能是得了急性热病(如麻疹、肺热、猩红热等),代谢异常它皮肤病。 要是甲板中央出现几行竖着的浅沟,见于甲母质受损及皮肤病扁平苔癣。 甲板变薄脆,有竖着的突出的棱,指甲尖容易撕裂、分层,是甲营养不良的表现,也见于扁平苔癣等皮肤病。 甲板表面出现小的凹窝,可以发生在正常儿童也可以发生在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病患儿。 指甲在纵向发生破裂,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 硬度异常 硬甲时甲板增厚,越到指尖,越加厚,可以是先天原因造成,也可在后天因长期刺激引起。 软甲则甲板薄软,易变曲,变白,指甲尖易劈裂,见于先天异常,维生素B缺乏,梅毒等。扁平甲、匙状甲、钩形甲、巨甲、小甲、甲萎病等大多是先天异常所致,还有杵状甲既有先天因素还有后天心脏病原因。 盲目打“钙针”害处多_补钙一旦孩子得了佝偻病,家长往往很紧张,他们认为,既然孩子缺钙,就应该注射钙针。听说胶丁钙针剂中既有钙又含有维生素D,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打“钙针”。但是,医生们并不主张注射胶丁钙,而是采用维生素D3和口服钙剂双管齐下,这是什么缘故呢? 维生素D3和胶丁钙都是含有维生素D3的制剂,但两者的含量相差很大。维生素D3是纯维生素D制剂,每支含维生素D30万国际单位,注射一次后疗效可维持一个月左右,在该月内不需要再服用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胶丁钙则是维生素D和钙的混合制剂,每支含维生素D5000国际单位、钙05毫克,胶丁钙中维生素D含量只有维生素D3针剂的160。因此从理论上计算,胶丁钙需要每天或隔日注射一次。另据测定,正常孩子每天需要钙400600毫克,每天补充一支胶丁钙,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再者,胶丁钙是一种混悬液,吸收较困难,反复注射后局部容易再现硬块。临床上,儿科医师都主张采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并加服钙剂来治疗佝偻病。实践也证明,这种方法疗效最佳。 近年来,钙剂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据测定,进口的奥斯特灵钙,与国产的胶丁钙成分大同小异,且价格昂贵,医生认为不能作为佝偻病的首选药物。 有一点要提醒家长注意,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供人体利用。若能让小儿坚持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则是获得维生素D最经济、最安全的有效方法。 能在宝宝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宝宝磨牙是病吗?一般认为磨牙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肠内寄生虫病,尤其是肠蛔虫病,在儿童中相当多见; 2、胃肠道的疾病、口腔疾病; 3、临睡前给小儿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在宝宝睡觉后都可能刺激大脑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 4、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运动性癫痫、癔病等; 5、小儿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由此可见,磨牙基本上都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有些孩子因磨牙时间较长,虽经相应的治疗,但因大脑皮层已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因此夜间的磨牙动作不会立即消失,特别是胃肠病虽有好转,但胃肠功能紊乱依然存在,所以磨牙动作不能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必须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好转。保健常识:叫醒孩子有学问 每天早晨,叫醒孩子几乎成了父母的“必修课”。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多睡一会儿,父母往往将时间算计又算计,时间一到,孩子被大声叫醒,迅速地洗漱、吃饭。天天如此,却不知此法有害无益。 高强度、高频率的喊叫会造成孩子生理上的障碍。孩子尚在睡梦中,当叫声惊醒了大脑时,而其它系统并没有随大脑的清醒而立即活跃起来,这时孩子虽然醒了,但有的神情呆滞、反应迟钝,有的懒散无力、不愿活动,有的则哭闹不止。长此以往,使不少孩子吃饭不香,游戏或学习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专家指出,唤醒孩子的最佳方法是:让孩子在轻声揉摸中醒来。这要求父母适当提早叫醒孩子的时间,俯首在孩子耳边,轻声细语;同时用手轻轻按摩孩子的脊椎两边,直到把孩子唤醒。轻声、低频率的呼叫可避免高声喊叫带来的危害;按摩脊椎两侧可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幼儿常生病是抵抗力差吗? 许多幼儿好像一年到头都在感冒、发烧,每个月要看好几次医生,做父母的不免会忧心忡忡地问:“我的孩子常常生病,是不是抵抗力太差了?还是我不会带孩子?” 抵抗力从哪里来 身体要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必须靠各种完整的免疫防线与机能,也就是白血球、抗体及无缺口的皮肤及粘膜。 免疫力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生病后,人体内产生对抗此种病原体特殊抗体,当此种病原体再来侵犯时,抗体就可以联合白血球将病原杀死,而免于生病。此种免疫力,有的可以持续很久(如麻疹抗体)有的是暂时的(如感冒抗体)。打过预防针后,身体接受刺激也会主动产生免疫力,此种免疫力,一般而言具有终生效力。 免疫力的第二种来源是“被动”而生的。例如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内的婴儿)接受母体留下的许多抗体而产生免疫力;又如注射了免疫血清蛋白后(即某种疾病的抗体),可能会对某些少数的疾病状况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 人体内的多核白血球,先天就具有噬菌的本能,淋巴球也可以制造出各种抗体,有的抗体在婴儿出生时已具有相当的数量,有些却要到幼儿6岁左右才能达到标准量。 抵抗力随着年龄而增加 新生儿虽然有母亲给予的一些抗体,可免于某些疾病发生,但是,因为新生儿的白血球功能不好,而且“补体”(存于血清中,能够增加抗体的作用)的成分很低,无法配合抗体作用以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因此幼儿抵抗力极差。一般人以为新生儿有母亲给予的抗体,可以不生病,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观念。新生儿较少生病是因为被保护得较周密,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少,一旦被病原体侵袭,不但会生病,且会病得很严重。 到了4至6个月以后,婴儿从母体接受的抗体会逐渐消失,自己也开始有能力制造抗体。白血球也渐趋成熟,不过因为生活接触面逐渐扩大,感染病原体的机会愈来愈多,也就时常生病了。随着年龄再增加,由于疾病的一再刺激,体内抗体增多,抵抗力也慢慢地增强,五六岁以后,生病的次数就会开始慢慢减少了。 常生病并非没有抵抗力 有些幼儿一再地感冒、发烧,并不是因为没有抵抗力,而是接触病原体的机会比别人多。例如:在空气中和拥挤的人潮里,到处充满了病原体,尤其感冒病毒的种类太多了,只要是没碰过的,碰到了就有机会发病。其他如:兄弟姊妹多、生活空间(家庭、邻居、学校)狭小也会增加得病的机会。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大人从外面回来,还没洗手就抱小孩,很可能就把沾在手上的病毒传染给孩子。每个幼儿的体质及所处环境也许有差异,有的人生病次数较少,而有的人就较多。但一般而言,“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惊无险地长大后,父母亲就不再有这方面的困扰了。 常跑小儿科的大部分是半岁到4岁的幼儿,以后生病的次数就从每年约10次减少到每年一两次,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 真正抵抗力差的人极少 真正抵抗力不好的幼儿是指三天两头反复发生一些较严重、化脓性感染的幼儿 ,例如:常患中耳炎、肺炎、脓胸、皮肤化脓、严重气管炎、或是常要住院而且发育不良,这些病都是较“毒”的细菌所造成的。如果幼儿仅是常常感冒、发烧、咳嗽,几天就过去了,这多数是普通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而不是免疫缺陷问题。 如何避免幼儿常生病 许多家长以为,让幼儿多吃补品、补药、健康食品或维他命等,可以增加抵抗力。有的医师和家长也以为常为幼儿打“免疫血清蛋白”,可以让幼儿不受感冒的侵袭。其实,这些都作用不大,因为维他命与抵抗力无关。抵抗力是来自白血球和抗体,而绝大多数的幼儿都不会有免疫缺陷的问题。只是,一旦接触到未碰过的病原体,而体内尚无对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时,自然会感染发病。所以,问题在于接触病原体机会的多少。不过,如果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一旦发病,就可比别人痊愈得快。 平常多注意幼儿的饮食营养,少带幼儿到人多的地方或公共场所;大人小孩都经常洗手;大人感冒时,避免和幼儿直接面对面接触;新生儿尽量喂母奶,并注意各种食具的清洁;定期打预防针以及有病及早找医师诊断等,比多穿衣服、多盖棉被、多吃补品和维他命等更为重要。婴幼儿五官保健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起居生活和饮食营养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每每忽视了对孩子的五官保健。当疾病出现,只能是跑医院请医生治疗。殊不知,倘若家长重视孩子的五官保健,从婴幼儿做起,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的保健:对上学的儿童视力保护,近年来家长和老师普遍予以重视,但对婴幼儿的视力却依然留在遗忘的角落里,致使孩子失去治疗时机,形成疾病。为此,家长要注意,不能让幼儿长时间看某样物品,尤其是2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不能看电视。发现孩子眼睛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切忌滥用眼药水。婴幼儿应有专用的毛巾和脸盆,流水洗脸更好,以防感染眼病。发现婴幼儿有故意“对眼”的行为要立即阻止。平时注意不让幼儿接触尖锐有伤害的玩具,当心眼外伤。2至3岁的幼儿应开始学习做视力保健操。 鼻的保健:厌食或偏食的幼儿应及时治疗,多进食蔬菜或水果,以防止鼻出血。不能让幼儿得到可以塞入鼻孔的小东西,避免物品意外损伤鼻脸或嵌入鼻内。切勿用手指挖小儿鼻孔,以防感染。幼儿学步学跑易跌伤鼻子,要及时治疗。 耳的保健:气候变化的时节必须预防感冒,慎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小儿睡觉侧卧时,要当心不使耳廓扭卷受压。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水流入耳道内,以免引起炎症。家长最好不要给婴幼儿挖耳垢,少量耳垢可保护耳膜,如果发现幼儿耳垢过多,应去医院取出为妥。 喉的保健:多吸新鲜空气,防止感冒发热,以预防咽炎、扁桃腺炎。婴幼儿的声带等发音器官娇嫩,保护不好极易发病。为此,幼儿吵闹时要及时制止,家长不能引诱孩子狂呼乱叫,更要教育幼儿不任性哭闹,以免声带充血肿胀、发炎,甚至声带肥厚或发生声带小结样病变。女孩尤其更应多注意保护声带。 口腔的保健:注意防止婴幼儿摔倒跌伤口唇或牙齿。幼儿经常咬啮物品,睡觉时张口呼吸,这易引起上唇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咬牙合不正等特殊面容,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幼儿牙齿长齐时,就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预防蛀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