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03720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vhui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 文言文二 静安区 五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1 25题 13 分 送秦中诸人引 金 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 人质直而尚义 风声习气 歌谣慷慨 且有秦汉之旧 至于山川之 游观 之富 天下莫与为比 故有四方之志者 多乐居 予年二十许时 侍先人官略阳 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 时纨绮气未除 沉涵酒间 知 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 长大来 与秦人游益多 知秦中事益熟 每闻谈周汉都邑 及蓝田 鄂 杜 间风物 则喜气津津然动于颜间 二三君多秦人 与余游 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常约近南 山寻一牛田 营五亩之宅 如举子结夏课 时 聚书深读 时时酿酒为具 从宾客游 仲眉高谈 脱屣世事 览山川之胜概 考前世之遗迹 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然予以家在嵩前 署途千里 不 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 清秋扬鞭 先我就道 矫首西望 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 如美食大官 高赀华屋 皆众人所必争 而造物者之所甚靳 有不可得 者 若夫闲居之乐 淡乎其无味 漠乎其无所得 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 人何所争 而造物 者亦何靳耶 行矣诸君 明年春风 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 蓝田 鄂 hu 杜 均为地名 在今西安附近 结夏课 参加科考的文人在夏日会 集读书习文称 结夏课 靳 吝惜 辋川 关中地名 王维晚年隐居于辋川别墅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也 B 矣 C 乎 D 焉 22 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引 是近于 序 的文体 本文是为送友人归秦中作的赠序 B 首段描写秦中山川壮丽 人情质朴 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 从原文明显可见 作者向往田园生活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局混乱 D 本文笔触含蓄委婉 描述了恬淡闲适 清高自守者的生活情趣 23 第 段是怎样抒写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的 请对此加以分析 4 分 24 第 段议论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2 分 25 赏析第 段画线句 3 分 五 13 分 21 1 分 D 22 3 分 C 23 4 分 评分说明 概述四冬意思 2 分 分析各展之间的关系 2 分 lvhui 答紊示例 先写追悔 记少时入长安秋武 因 纨绮气 未脱 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的情 形 次写态度转变 长大来 对秦中人物风情的重新认识 再写渦望之情 与诸友相约游居秦 中 最后回到现实 别高在即 自己不能同行的遗憾 由追悔到新认识再到渴慕 最后陡然跌落 现实 屡屡推进表现了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 24 2 分 表示对当今众人所争的 美食大官 高貲华屋 等 世俗惬意事 的轻视 1 分 突显 闲居 的乐趣 1 分 25 3 分 评分说明 及指出语言 句式 或手法特点 1 分 赏析效果 2 分 答案示例一 句式整齐 音的怪错 佘的悠然 语言特点 1 分 以明春在辋川相会叮嘱友 人 点出送别之意 分析 1 分 显示了诗人和友人对明春相会的期盼之情 情感态度 1 分 答案示例二 暗用王维想辋川别墅的典故 手法 1 分 辋川是王维隐居之地 与朋友分别 时叮嘱朋友在辋川相聚 分析 1 分 表现了作者对悠闲平淡生活的无限向往 情感态度 1 分 宝山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21 25题 13分 惜时 南北朝之北齐 刘昼 夫停灯于缸 先焰非后焰 而明者不能见 藏山于泽 今形非昨形 而智者不能知 何者 火则时时灭 山亦时时移矣 天回日转 其谢如矢 騕褭 迅足 弗能追也 人之 短生 犹如石火 炯然以过 唯立德贻爱 为不朽也 昔之君子 欲行仁义于天下 与时竞驰 不吝盈尺之璧 而珍分寸之阴 故大禹 之趋时 挂冦而不顾 南荣之访道 踵趼 而不休 仲尼栖栖 突不暇黔 墨翟遑遑 席 不及暖 皆行其德义 拯世危溺 立功垂模 延芳百世 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 划绝嗜欲 被丽弦歌 取媚泉石 进不能被策树勋 毗赞明 时 空蝗粱黍 枉没岁华 生为无闻之人 殁成一棺之土 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 岁之秋也 凉风鸣条 清露变叶 则寒蝉抱树而长叫 吟烈悲酸 萧瑟于落日之际 何也 哀其时命 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 今日向西峰 道业未就 郁声于穷岫之阴 无 闻于休明之世 已矣夫 亦奚能不沾衿于将来 染意于松烟者哉 刘子 五十三章 注释 騕褭 神马名 石火 古人凿石取火 击石时发出的火花霎时而灭 踵趼 脚生胼胝 突 烟囱 黔 黑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以 B 则 C 盖 D 其 22 对第 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万物变动消亡 刻刻不已 人生更短暂 所以要珍惜生命 B 时光飞逝 过往不能再见也不可知 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 C 人与万物一样转瞬即逝 只有树立美德留下大爱才能不朽 D 人生虽短 但瞬间也能放射光辉 只要树立美德丢弃私爱 23 根据第 段 今人 生前死后都埋没无闻的原因是 2 分 lvhui A 退隐分不清腐臭和荣华 出仕不能被委以重任 被赞赏 B 退隐则沉溺于弦歌和林泉 出仕却空怀理想 虚度年华 C 退隐不能弃绝荣华欲望 出仕不能尽职建功 辅佐明时 D 出仕退隐 活着死去 都如同草木碌碌无为 自生自灭 24 你认为第 段能证明中心论点 惜时 吗 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 分 25 第 段描写 抒情 议论融为一体 请对此加以赏析 4 分 答案 21 1 分 B 22 2 分 C 23 2 分 C 24 4 分 答案示例 我认为能证明 本段先是概括性事例 指出古代君子爱惜光阴的根本原因 在于要在天下施行仁义 随后列举大禹 南荣 趎 ch 仲尼 墨翟等珍惜光阴的原因是 行德义拯救世界 正是仁爱的行为使他们流芳百世 因为第 段就已论证了立德贻爱才是 珍惜时间的根本所在 所以第 段举立德贻爱的例子是能证明论点的 大禹南荣等短暂的 人生得以不朽 正是因为他们化有限的生命时间为无限久远得大德大爱 从而阐明了珍惜 时间的本质 正道和要义 论证论点更有力 评分说明 论证内容的概括 2分 论证内容与观点间的关系分析 2分 25 4 分 答案示例 第 段描写蝉在秋寒日落中悲鸣的惨状 又描写道业未成 无闻于世的人 忧郁苦闷的心理 蝉与人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本段更用 夫 哉 等语气词叹词 直 接抒情 这些描写抒情形象地说明了不珍惜时间只会留下悲哀 人生必定凄惨的观点 这 样使议论巧妙地融入描写抒情之中 不仅使惜时的论点得以形象地论证 更能以情动人 实现劝人惜时的写作目的 评分说明描写 抒情 议论如何融合的分析 2分 表达的情感和表明的观点 1分 这 样写的好处 1分 崇明区 阅读下文 完成 22 26题 13 分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 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 lvhui 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 日之与 钟 籥亦远 而眇者不知其异 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而人之未达也 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 虽有巧譬善导 亦无以过 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之钟 自烛而之籥 转而相之 岂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 或即其所见而名 之 或莫之见而意之 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苏子曰 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谓致 孙武曰 善战者致人 不 致于人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学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 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 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 十岁而能浮 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 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 则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识水 则虽壮 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 勇者 问于没人 而求其所以没 以其言试之河 未能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 皆北方之 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 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也以经术取士 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渤海吴君 彦律 有志于学者也 方求举于礼部 作 日喻 以告之 注释 籥 一种形状像笛的乐器 22 填入第 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 乎 B 耳 C 焉 D 矣 23 对第 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即其所见而名之 表现人们对事物观察粗心 B 莫之见而意之 表明受客观限制难把握实质 C 概括惑于所见 主观臆度两类求道的错误现象 D 表明当今之人谈论道时都受到不同的局限约束 24 第 段运用了引用的手法 请分析其作用 4 分 25 下列对第 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以南方 没人 掌握 没水 譬喻 形象论证学以致道的道理 B 日与水居 生不识水 的差异是学没水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C 采用对比论证方法 以南方没人与北方勇者作对比 突出观点 D 七岁 十岁 十五 的连续叙述凸显长期实践的积累过程 26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 分 答案 22 D 23 C lvhui 24 引用孙武 子夏的话阐释观点 道可致而不可求 中关键词 致 的内涵 善战者 之所以用兵如神 因久经沙场 熟识了战争规律 百工之所以能成其事 因日居其肆 熟悉技艺 这与 君子学以至其道 形成类比 使抽象的 致 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 道只能在亲自实践中领会和把握 评分说明 阐释 致 的内涵 善战者 分析 百工 分析 形成类比 抽象道 理形象化 答对 1点 1分 给满 4分为止 25 B 26 作者首先以 眇人 设喻 引出求 道 之过 没有直接体验 认识 难以认识客 观事物 进而提出 道可致不可求 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论证 学以致其道 的道理 评分说明 以 眇人 设喻 求道之过 没有直接体验 认识 难以认识客观事物 提出 道可致不可求 论证 学以致其道 1点 1分 奉贤区 阅读下文 完成 25 29 题 12 分 胡宗元诗集 序 北宋 黄庭坚 士有抱青云之器 而陆沉 林皋之下 与麋鹿同群 与草木共尽 独托于无用之空 言 以为千岁不朽之计 谓其怨邪 则其言仁义之泽也 谓其不怨邪 则又伤已不见其人 然则 其言不怨之怨也 夫寒暑相推 草木与荣衰 庆荣而吊衰 其鸣皆若有谓 候虫是也 不得其平 则声若雷霆 涧水是也 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 则动而中律 金石丝竹是也 维金石丝竹 之声 国风 雅 颂 之言似之 涧水之声 楚人之言似之 至于候虫之声 则末世诗 人之言似之 今夫诗人之玩于词 以文物为工 终日不休 若舞 世之不知者 以待世之知者然 然其喜也 无所于逢 其怨也 无所于伐 能春能秋 能雨能旸 发于心之工伎而好其音 造物者不能加焉 故余无以命之 而寄于候虫焉 清江胡宗元 自结发迄于白首 未尝废书 其胸次所藏 未肯下一世之士也 前莫 挽 后莫推 是以穷于丘壑 然以其耆老于翰墨 故后生晚出 无不读书而好文 其卒也 子弟门人 次其诗为若干卷 宗元之子遵道 尝与予为僚 故持其诗来求序于篇 自观宗 元之诗 好贤而乐善 安土而俟时 寡怨之言也 可以追次其平生 见其少长不倦 忠信 之士也 至于遇变而出奇 因难而见巧 则又似予所论诗人之态也 其兴托高远 则附于 国风 其 忿世疾邪 则附于 楚辞 后之观宗元诗者 亦以是求之 故书而归之胡氏 注释 陆沉 无水而沉 喻隐居 舞 玩弄 戏侮 25 对第 段中的 不怨之怨 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既要表现才华无所用的悲哀 又要表现隐逸山林的快乐 B 放弃建功立业的雄心 只能借助诗文实现生命不朽的无奈 C 即使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愁怨也要保持平心静气的超然 lvhui D 才德之士选择隐居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生不逢时的无声控诉 26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也 B 耳 C 矣 D 焉 27 从句式的角度 赏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 分 28 对第 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感慨胡宗元的 喜 怨 无人应和 与下文写胡宗元的创作经历相呼应 B 承接上文 进一步解说 候虫之声 的创作特点 凸显文章的中心观点 C 借题发挥 针砭时弊 批评当下诗人只知玩文词之工 却无兴发感人之意 D 以 候虫之声 喻指胡宗元的诗风 为其 世无知者 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29 请分条概述作者借本文表达的诗歌创作理念 4 分 答案 25 2 分 C 26 1 分 D 27 2 分 整散结合 既体现出三种声音的不同 又简洁明快 节奏鲜明 28 3 分 C 29 4 分 诗歌应该有 不怨之怨 的精神境界 诗歌创作不仅要有感而发而且要符合音 律 动而中律 诗歌要有广阔深刻的思想内容 兴托高远 诗歌创作要刻意求变 努力 出奇 遇变而出奇 因难而见巧 虹口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21 25题 14分 辕马说 清 方苞 余行塞上 乘任载之车 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 独辀加衡而服两马 今则一马夹辕而驾 领局于轭 背乘乎韅 新前而拌后 其登陀也 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 其下扡也 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 鞭策以 劝其登 棰棘以起其陷 乘危而颠 折筋绝骨 无所避之 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 不与焉 其渴饮于溪 脱驾而就槽枥 时常在众马之后 无所通之心是之景西文要 不 其做于现离 而就 时则在众马之后 噫 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 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 其或所服之不称 则虽 善御者调也 驽蹇者力不能胜 狡愤者易惧而变 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 其登也若跛 其下也若崩 泞旋 冲陷 常自顿于轅中 而众马皆为所掣 鸣呼 将车者其慎战 注 池 古同 陀 山坡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也 B 乎 C 欤 D 耳 22 赏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lvhui 23 对第 段中 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 不与焉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而且众多马匹或在前引导 或在旁边副驾 并不助辕马工作 B 而且在前面引导和在旁边副驾的众多马匹 都没有跟随辕马 C 然而众多马匹或在前引导 或在旁边副驾 都没有跟随辕马 D 然而在前面引导和在旁边副驾的众多马匹 并不助辕马工作 24 对第 段理解错错误的是 3分 A 段首承接上段 重申了驾辕之艰难 B 能否驾辕是辨别马好坏的重要标准 C 善驾的人也调教不了不合要求的马 D 劣马虽差 但更糟的是坏脾气的马 25 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4分 21 B 22 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 气尽喘汗 蹙 攒 抗 写出了负辕的马上坡下坡时的艰 难状态 从侧面暗示了对辕马的能力要求 也写出了辕马的重要性 23 D 然 定后 与 24 D 劣马和烈马没有比较 25 此文借物喻理 方苞借选辕马暗喻任命国家重要官员 身居要职的官员应该德才兼备 像辕马一样有负重越险的能力 也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奉献的品格 如果不能选好合适 的人 那么将会造成大的损失 君王再贤明有能力也没有办法 方苞在此委婉地劝谏君王 用人要谨慎 参考译文 辕马说 方苞 我出行边塞 乘坐着马车 见到负辕的马而有所感慨 过去的马车 只有一根车辕而两边各驾一匹马 现在的马车由一匹马夹在车辕当中 脖子套着缰绳 背上绑着皮带 胸和臀部也被勒紧 当它爬坡时 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才能 拉动车轮前进 当它下坡的时候 又要收紧大腿紧攒四蹄才能抵住车辕不致倒伏 赶车的 人用鞭子抽打勉励它前进 用棍棒枝条来催促它从深陷中拽起车来 如果车登上高处而翻 倒了 筋断骨折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在前面引路和在旁边副驾的马是不会帮助它驾辕的 它渴了到溪边饮水 卸驾之后到槽枥去吃草料 则常常在众马之后 唉 马的责任有比驾辕更艰巨的吗 然而马的德性和能力 不经过驾辕试用是分辨不 出来的 马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不相称 那么即使是善于驾车的人也不能调教好 劣马 lvhui 力量又不能胜任 狡黠而脾气不好的马 容易受惊出事 有的甚至行走在平坦大道上都会 因惊蹶而翻车 让它拉车上坡就像跛的一样 下坡则又像山林崩塌 遇见泥泞陷入其中 常常使自己困在车辕中 而其余的马也受到牵制 唉 驾车的人选辕马一定要慎重呀 黄浦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1 25题 13 分 大龙湫记 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 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 苦雨积日夜 是日 大风起西北 见 日出 湫水 方大 入谷 未到五里余 闻大声转出谷中 从者心掉 望见西北立石 作人俯势 又如 大楹 行过二百步 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 更进百数步 又如树大屏风 而其颠谽谺 犹蟹两鳌 时一动摇 行者兀兀不可入 转缘南山趾 稍北 回视如树圭 又折而入东崦 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 不挂著四壁 或盘桓久不下 忽迸落如震霆 东岩趾有诺讵那庵 相去五六步 山风横射 水飞著人 走入庵避 余沫进入屋 犹如暴雨至 水下捣大潭 轰然万人鼓也 人相持语 但见张口不闻作声 则相顾大笑 先生曰 壮哉 吾行天下 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 予一岁或一至 至 常以九月 十月则皆水缩 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 客入 到庵外石矼 上 渐闻有水声 乃缘石矼下 出乱石间 始 见瀑布垂 勃勃如苍烟 乍小乍大 鸣渐壮急 水落潭上洼石 石被激射 反红如丹砂 石间无秋毫土气 产木宜瘠 反碧滑如翠羽凫毛 潭中有斑鱼廿馀头 闻转石声 洋洋远 去 闲暇回缓 如避世士然 家僮方置大瓶石旁 仰接瀑水 水忽舞向人 又益壮一倍 不可复得瓶 乃解衣脱帽著石上 相持扼掔 争欲取之 大呼笑 西南石壁上 黄猿数 十 闻声 皆自惊扰 挽崖端偃木牵连下 窥人而啼 纵观久之 行出瑞鹿院前 今为瑞 鹿寺 日已入 苍林积叶 前行 人迷不得路 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 谽谺 h n xi 山深貌 这里指山高险 矼 桥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故 B 其 C 因 D 以 22 对第 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用 从者心掉 侧面表现大龙湫水势浩大 B 以 西北巨石 反复烘托大龙湫雄奇之美 C 庵中如暴雨至 突出诺讵那庵离瀑布很近 D 先生赞美之言 更加突出瀑布的奇伟壮美 23 对第 段画曲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日落时分 因只顾欣赏一轮明月而迷失道路 B 大龙湫美好意境令作者沉浸其中 忘记归路 C 日落林深 前路难行 迷失道路 索性赏月 D 日落而归路难寻 便可穿林赏月 慢慢前行 24 分析第 段 鱼闻声远去 这一场面描写的作用 3 分 lvhui 25 对比赏析画线的两处瀑布描写的表达效果 4 分 答案 21 1 分 C 22 3 分 C 23 2 分 B 24 3 分 以鱼闻声远去的自在悠闲 烘托作者悠闲闲适的心情 25 4 分 对比的角度可同为比喻的不同效果 可比喻与夸张 或视觉听觉等的不同效果 第一处突出丰水期雄奇喧腾的气势 第二处突出枯水期大龙湫的婀娜秀丽 参考译文 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 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 正逢阴雨连绵 日夜 不停 这一天 大风从西北刮起 见到太阳从云逢缓缓出来 大龙湫的水势正大 进入山 谷 还不到五里多路 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山谷中传出 跟随者都胆战心惊 望见西北方 屹立的一座山峰 作出人俯伏的姿势 又很像堂前的柱子 走过二百步 于是又见到此峰 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 再前行一百多步 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 它的 顶峰裂开而又深陷 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 不时地摇动 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 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 向偏北方向走去 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 又转弯进 入东山 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 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 有时瀑水在半空 中回旋久久不落 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 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 相距五六步远 山风 横吹过来 瀑水就飞射到人的身上 走进庵堂躲避 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 来了一样 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 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 游人互相拉手说话 只看见嘴 巴张开 却听不见话音 于是相视大笑 老先生说 壮观啊 我走遍天下 没有见过像 这样的瀑布 从此以后 我常常每年来一次 来时 常在九月 因为在十月 瀑水就减少 不能 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 今年冬天又是大旱 我自外而来 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 渐渐 有水流声可以听到 于是顺着石桥下去 走出乱石丛 才看见瀑布垂挂着 水气喷溢升腾 有如青色的云烟 忽大忽小 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 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 上 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 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 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 生长于 此的树木本该瘦瘠 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 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 听到石头被水冲击转动的声音 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 悠闲徘徊 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 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 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 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 势头 加大了一倍 家僮不能再取回瓶子 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放在石上 互相牵拉着 想努力取 回瓶子 于是大声呼叫笑闹 西南方的石壁上 有几十只黄猿 听到笑闹声全都惊惶不安 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 窥视着游人而啼叫 我们放眼观赏很久 然后走到 瑞鹿院前 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 这时太阳已经落下 苍苍茫茫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 往前走时 人们已迷失了路径 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 老先生就是南山公 嘉定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1 25题 13 分 吴季子札 论 lvhui 唐 独孤及 季子三以国让 而 春秋 褒之 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 窃谓废先君之命 非孝也 附子臧 之义 非公也 执礼全节 使国篡君弑 非仁也 出能观变 入不讨乱 非智也 左丘明 太史公书而无讥 余有惑焉 夫国之大经 实在择嗣 王者慎德之不建 故以贤则废年 以义则废卜 以君命则 废礼 是以太伯 之奔句吴也 盖避季历 季历以先王所属 故篡服嗣位而不私 太伯知 公器有归 亦断发文身而无怨 及武王继统 受命作周 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 官天下 也 彼诸樊无季历之贤 王僚无武王之圣 而季子为太伯之让 是徇名也 岂曰至德 且 使争端兴于上替 祸机起于内室 逐错命于子光 覆师于夫差 陵夷不返 二代而吴灭 季子之闳达博物 慕义无穷 向使当寿梦之眷命 接馀昧之绝统 必能光启周道 以霸荆蛮 则大业用康 多难不作 阖闾安得谋于窟室 专诸何所施其匕首 呜呼 全身不顾其业 专让不夺其志 所去者忠 所存者节 善自牧矣 谓先君何 与其观变周乐 虑危戚钟 曷若以萧墙为心 社稷是恤 复命哭墓 哀死事生 孰与先 衅而动 治其未乱 弃室以表义 挂剑以明信 孰与奉君父之命 慰神祗之心 则独守纯 白 不干义嗣 是洁己而遗国也 吴之覆亡 君实阶祸 且曰非我生乱 其孰生之哉 其 孰生之哉 注 吴季子札 即季札 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幼子 寿梦有四子 诸樊 馀祭 馀昧 季札 以季札贤 寿梦欲立季札为太子 季札让 寿梦死 诸樊欲让位于季札 季札又辞 诸樊将王位传弟不传子 欲依次传于季札 至馀昧死 季札又避去 后馀昧子僚继位 诸 樊子光使刺客专诸刺杀王僚而自立 公子光即阖闾 子臧 春秋时曹国贵族 在曹国内 乱中被拥立为王而不就 太伯 吴国始祖 周太王长子 见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为嗣 与 弟仲雍一起避走江南 被当地人立为君长 自号句吴 观变周乐 虑危戚钟 指季札出 访时听到演奏周王室音乐而察知各国兴衰 听到钟声而提醒孙文子处境危险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故 B 使 C 以 D 则 22 对第 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择嗣 应该坚守年龄 占卜 礼制的标准 B 择嗣 应该挑选贤能 仁义 听君命的人 C 君王若担心嗣君之德 自身先要遵从礼法 D 要立有德之人为嗣 就不可教条遵循成法 23 以下属于 吴之覆亡 君实阶祸 的理由的一项是 2 分 A 观变周乐 虑危戚钟 B 先衅而动 治其未乱 C 挂剑以明信 D 独守纯白 不干义嗣 24 分析第 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3 分 25 季札让国通常被视作贤举 本文却对季札重新定性 是否有说服力 请从论证思路和论 述语言两个方面加以评析 4 分 21 1分 C 22 3分 D lvhui 23 D 24 3分 答案示例 该段用了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手法 举太伯让季历 武王不让 邑考都取得了好的结果的实例 有力证明了 让国 与否本身并不是贤或不贤的标准 为公 而选择让或不让 才是贤的标准 以此与季札的行为及后果形成鲜明对比 凸显了季札让国 是 徇名 不是为公 评分说明 只答手法名称不给分 每个手法的分析 2分 给到满分为止 4分 答案示例 本文推理细密 语言富有气势 有说服力 从论证思路看 开篇从 非 孝 非公 非仁 非智 等角度否定了季札让国是贤举的判断 接着从正面分析论证 了季札让国的实质是 徇名 而非为天下 然后假设了季札不让国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 将 季札所做的和该做而末做的逐一列举 进一步批判了季札让国的行为是 洁己而遺国 他 对吴国的灭亡负有责任 说理环环相扣 细致周密 有说服力 从论述语言看 本文善用整句 如第 段连用四个形式整齐的短句构成排比 语气强烈地表 达了对季札之贤的否定 增强了说服力 同时又多用反问句 如如末两段用了大量的反问句 式 气势十足 催人深思 使文章说理多了难以辩驳之力 评分说明 只作总体评价不给分 从论证恩路分析 3分 从论述语言分析 2分 给到满分为 止 如果认为没有说服力 也可根根据理由酌情评分 金山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2 25题 12 分 戕竹记 欧阳修 洛最多竹 樊圃棋错 包箨 榯 笋之赢 岁尚十数万缗 坐安侯利 宁肯为渭川下 然其治水庸 任 土物 简历 芟养 率须谨严 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 宾欲赏 辄腰 舆 以入 不问辟疆 恬无怪让 以是名其俗 为好事 壬申之秋 人吏率持镰斧 亡公私谁何 且戕且桴 不竭不止 守都出令 有敢隐 一毫为私 不与公上急病 服王官 为慢 齿王民 为悖 如是累日 地榛园秃 下亡有啬 色少见于颜间者 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 古者伐山林 纳材苇 惟是地物之美 必登王府 以经于用 不供谓之畔废 不时谓之暴殄 今土宇广斥 赋入委叠 上益笃俭 非有广居盛囿之侈 县官材用 顾不 衍溢朽蠹 而一有非常 敛取无艺 意者营饰像庙过差 乎 书 云 不作无益害有 益 又曰 君子节用而爱人 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 守官与道 不可以忽也 推类 而广之 则竹事犹末 选自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选 lvhui 注 箨 tu 笋壳 榯 sh 直立 任 治理 简历 选择 腰 舆 古代用手挽的一种便轿 辟疆 开辟地域 这里指竹园的主人 让 责备 桴 这里指砍伐 服王官 做官的 齿王民 做百姓的 畔废 叛逆 过差 超过 规定 22 填入第 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1 分 A 也 B 耳 C 矣 D 乎 23 第 段画线句中的 好事 具体指什么 3 分 24 从句式的角度 赏析第 段的表达效果 3 分 25 第 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推类而广之 则竹事犹末 这两句呢 请发表你的看法 5 分 22 A 1分 23 3分 种竹获利 赏竹获乐 或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写出一点给 2分 24 3分 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句式 1 分 如整句 且戕且桴 不竭不止 节奏急促写出 了对竹子的砍伐之迅速彻底 整句 服王官为慢 齿王民为悖 写出了不配合伐竹的后果 表 现王命之严苛 和其他散句写出了百姓的可怜和可悲境地 句式特点 1分 结合内容分析表 达效果 2分 25 5分 戕竹和其它事比起来是小事 可见作者并非就事论事 而是要借题发挥 从官府戕 竹为满足朝廷所需 大肆搜刮百姓 肆意糟蹋浪费 损害百姓利益这件事 以小见大 类推天下 加 深了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表达为官治民要节用爱人的道理 借题发挥手法 1分 内容分析 2 分 意义 2分 文言文二参考翻译 洛阳最多的是竹子 竹园星罗棋布 光是竹笋 竹竿的盈利 每年就不下十余万缙钱 等 于坐得千户侯的利禄 其收入不在富底的滑川 流域之下 但是 竹园里打堰灌水 养土施肥育 苗选材 修剪培养等工作 大都必须严谨细致 认真从事 在竹林深处的空地上 家家有精巧 雅致的亭舍 客人要想游赏 都可以坐小轿 径直而入 不必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主人亦不在 意 对此不会感到奇怪和发出贵难 因此 洛阳种竹赏竹的风俗也出名了 都把它当作件好事 壬申年秋天 官府纷纷率人拿着镰刀斧头 不论是公家的 还是私人的 竹林的主人是谁 一律砍伐 不伐尽不止 西京留守发出严令 敢隐瞒丝毫的即为私藏 将按照不服从官家急需 治罪 当官的被看作是对朝廷的怠惰不敬 当百姓的则被看作是叛逆不道 这样一来 数日以 后 土地荒芜了 竹园光秃了 老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吝惜的神情 由此可知洛阳的百姓 是急供朝廷所需的 唉 古时砍伐山木 交纳木材芦苇 只是把地产的好东西送到官府 以准备充当一定的用 途 不供给就叫做叛逆犯上 不按时令砍伐征收 就叫做随意糟蹋 现在大宋王朝疆域广大 赋税收入积聚众多 皇上更是一心一意地节俭 并没有大兴宫室 盛设园圆的奢侈之心 官 lvhui 府中积累的材料物资 无不是余裕漫溢 甚至于都被鹜蚀腐朽了 可是 一遇到意外之事 却 又没有限度的搜敛刮取 也许是塑像修庙超过了规定吧 古书上不是说过 不要做无益的事 来损害有益的事吗 还说过 君子应当节约用度 爱惜人民 皇上和各部门的官吏们应 当每天早晚都要考虑到这些 坚守职责的道义 千万不可忽视 以此类推而扩展开来 伐竹则 如同是桩小事了 闵行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2 26题 13 分 余世居吴之北郭 十余年来 徐君幼文自毗陵 高君士敏自河南 唐君处敬自会稽 张君来仪自浔阳 各以故来居吴 而卜第适皆与余邻 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矣 余以无事 朝夕诸君间 或辩理诘义 以资其学 或赓歌酬诗 以通其志 或鼓琴瑟 以宣湮滞之怀 或陈几筵 以合宴乐之好 虽遭丧乱之方殷 处隐约之既久 而优游怡愉 莫不自有所得 也 窃尝以为 一郡一邑 有抱材之士而出于凡民者 皆其地之秀也 若诸君 其诸州之 秀欤 与诸州之秀萃于一乡 吾里何幸哉 余不出闾閈 而获友之多如是 则非吾里之幸 而余之幸也 然自前年士敏往云间 去年幼文往吴兴 今年处敬又将往嘉禾而仕焉 众客觞别于馀 舍 酒半 余戚然曰 诸君之居吾里 诚幸矣 今去者过半 而留者犹未可羁也 然则 谁终与处此乎 客有起者曰 子毋戚 子单居寡侣时 不知有诸君之合也 及朋聚群 游时 又岂知有诸君之离哉 合而离 离而合 其理无常 则他日之复合于此者 固未可 知也 言既 客又有起者曰 君子所贵乎同者 道也 所喜乎合者 志也 古有尚友 于千载 神交于千里者 以有所合而同尔 岂必生同时 居同里 连栋宇之密而接杖屦之 勤乎 诸君能不以远而忘其好 不以疏而易其志 不以穷达而渝其久要之心 则虽限胡与 越 而亦不异于北郭之近矣 众客皆喜 既醉而别 余善其言 遂录为送处敬序 注 1 文物 指文人 文士 22 填入第 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1 分 A 耶 B 哉 C 也 D 矣 23 第 段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句式 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 分 24 下列对 若诸君 其其诸州之秀欤 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假如是他们 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B 假如是他们 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C 像他们各位 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D 像他们各位 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25 对第 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作者认为杰出人才往往都来自于凡民 B 作者认为个人的幸运大于乡里的幸运 C 第一句承接上文写与诸友交往的乐趣 lvhui D 写获友之多的幸运引出下文别友之悲 26 阅读第 段 说说是哪些道理让作者及朋友从 戚然 转为 皆喜 的 5 分 答案 22 D 23 多方面地突出了文士们相聚活动的丰富 1 分 与快乐 1 分 24 C 25 D 26 离合无常 1 分 将来仍有相聚可能 1 分 只要志同道合 1 分 穷达不改 1 分 友情不会受到距离远近 交往疏密的影响 1 分 意思对即可 浦东新区 阅读下文 完成 21 25题 褐夫字说 清 戴名世 古者名 字大抵多 奇 而偶者盖少 自汉以还 少有奇字者 其名则或奇或偶 1 焉耳 岂非其习使然哉 吾闻之申繻曰 名有五 有信 有义 有象 有假 有类 其 于字也亦然 以故古之人其名 字不必其美且善也 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 而不必有其 字 则其虚冒焉者又岂少乎 余偶名而欲奇其字 有来告者曰 不可 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 余曰 余之为 2 是 非故矫然异也 其说有取 而于古亦无谬 虽然 更其称而仍袭其义则字曰褐夫 可 乎 人曰 褐 贱服也 夫 不知谁何人之辞也 今吾子以自托焉 不亦鄙乎 余 曰 余固鄙人也 舍是无以为吾字矣 天下之人 自上君公 以至于大夫 士 其等列 以渐而降 最下至于褐夫 则垢污贱简极矣 其所处也至卑 其于世也无伍 富贵利达之 所无望 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 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 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 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 吾恶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 又恶有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 若余 则真褐之夫也 虽欲辞其名 不得矣 匪吾云 人实云云 然则人之称之也必惯 鄙不鄙 又何论焉 既以其语应客 遂书之 以为 褐夫字说 云 3 注 戴世名 字田有 一字褐夫 清古文家 申繻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21 可选入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1 A 也 矣 B 以 焉 C 于 也 D 因 矣 22 第 段中详写 来告者 与 余 问答对话 对其用意分析正确地一项是 2 分 2 A 问答对话突显对方认知冲突 意在表现 来告者 咄咄逼人 B 以 来告者 的质疑和刁难 暗示自己孤独寂寞 怀才不遇 C 用问答对话方式答疑驳难 以方便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看法 D 在问答对话中自诉身份地位卑贱 批判遵从古人的错误做法 23 对作者取字 褐夫 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回归古代取字的传统 寄托自己的理想 突出修德的重要性 lvhui B 回归古代取字的传统 主张名实相符 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C 眀贬实褒彰显自己的德性品行 表明作者傲岸的人生追求 D 矫正世俗的虚伪 强调名实相符的思想 表达豁达的态度 24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 段划线句子 4 分 2 25 概括全文的写作思路 4 分 答案 21 B 1 分 22 C 2 分 A 并非表现对方 咄咄逼人 B 主要是为了阐述看法 而非表现自己怀才 不遇 D 其实是主张遵从古代取名字之俗 23 选 D给 2分 选 B给 1分 A 无修德之意 B 愤世嫉俗 稍有言重 C 无明贬实褒 也 无傲岸之意 24 前两句六字整句 点明褐夫者地位低下孤苦无援的生活现状 1 分 后两句八字整句 揭示褐夫者前途无望的悲惨命运 1 分 整句音节整齐 朗朗上口 蕴含了作者的忧愤 之情 1 分 句式从六字到八字的变化 语气趋于沉重 情感有所深化 1 分 25 文章先说明古今之人在取名 字追求上的不同 批评世人 但取夫美善之称 之习俗 1 分 然后借用与 来告者 问答 解释取字 褐夫 缘由 道出习俗鄙陋 1 分 表 现了作者的忧时救世之志 1 分 最后点题 表明写作缘由 1 分 普陀区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 21 25题 13 分 纵囚论 宋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 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 罪大恶极 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而视死如归 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 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纵使还家 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难 能 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其囚及期 而卒自归无后者 是君子之所难 而小人之所易 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 罪大恶极 诚小人矣 及施恩德以临之 可使变而为君子 盖恩德入人之 深 而移人之速 有如是者矣 曰 太宗之为此 所以求此名也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 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所以纵之乎 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 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 所以复来 乎 夫意其必来而纵之 是上贼 下之情也 意其必免而复来 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 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不然 太宗施德于天下 于兹六 年矣 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 而一日之恩 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 曰 纵而来归 杀之无赦 而又纵之 而又来 则可知为恩 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 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 则杀人者 皆不死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不可为常者 其圣人之法乎 是以尧舜三王之治 必本于 人情 不立异以为高 不逆情以干誉 注 纵囚 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 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 最终赦免了 他们 贼 指窥察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lvhui A 且 B 则 C 乃 D 而 22 分析第 段的作用 3 分 23 对第 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 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 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 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 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 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24 概括第 段驳论的思路 4 分 25 根据文意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借古讽今 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 严肃法制 B 借古抒怀 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 点评历史人物 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 不及尧舜仁德 D 探究历史规律 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 行于日常 答案 21 C 22 指出 死囚 罪大恶极的特点和 守义赴死 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 引出下 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23 C 24 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 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 侥幸求生 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 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 以太宗在位六年 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 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 合情理 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 由此批驳了 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 君子 的观点 25 A 青浦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1 25题 13 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 置家罗浮之下 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 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荼芋 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 平生无所嗜好 以图史为园囿 文章为鼓吹 至此亦皆罢去 独喜为诗 精深华妙 不见老人表惫之气 lvhui 是时 辙亦迁海康 书来告曰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 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 人 则始于东坡 吾于诗人 无所甚好 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而 实腴 自曹 刘 鲍 谢 李 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 至其得意 自谓 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 以遗后之君子 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 岂独好其诗也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渊明临终 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 每以家贫 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 与 物多忤 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黾勉 辞世 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 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 此病而不早自知 平生出仕 以犯世惑 此所以深服渊明 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 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来带见乡里小人 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 为狱吏所折困 终 不 能悛 以陷于大难 乃欲以桑榆之末景 自托于渊明 其谁方信之 虽然 子瞻之仕 其出入 进退 犹可考也 后之君子 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 子瞻既冠而学成 先君命辙师焉 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 自以为不若 也 然自其斥居东坡 其学日进 沛然 如川之方至 其诗比杜子美 李太白为有余 遂与渊 明比 辙虽驰骤 从之 常出其后 其和渊明 辙继之者 亦一二焉 注 黾勉 min mion 努力 梭 悔改之意 沛然 盛大的样子 驰骤 比喻用力地 追 19 可填入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乎 B 哉 C 夫 D 焉 20 对第 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 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 苏轼认为陶诗的特点是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自己很难企及 C 苏轼认为陶渊明为人 性刚才拙 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 陶渊明临终时的感叹让苏轼深以为然 遗憾自己病重不久于人世 23 对第 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才想用晚年的光景比附陶渊明其人 难道有人会相信吗 B 竟然想凭借晚年时期的水平自比陶渊明 能有人相信吗 C 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 哪里有人肯相信呢 D 竟然想在晚年时效仿陶渊明的做法 怎么会有人相信呢 24 分析第 段转录苏轼信中的文字有何作用 4 分 25 分析第 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答案 21 B 1 分 22 D 2 分 23 C 3 分 24 共 4分 第 段中引述了苏轼信中对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与为人性格做了高度评价 作为和陶诗集的序言 这些文字明确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 2 分 同时又引出下文苏辙 认为他们俩生活态度并不相同的看法 2 分 25 3 分 运用比喻 形象地将苏轼的学问日益长进比作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 表现了 作者苏辙对兄长的欣赏崇敬之情 引出下文效法兄长追和陶渊明 也写出了一些和诗的事 实 3 分 五 参考译文 lvhui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 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 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 在儋 耳 他住的是用茅草 竹子修的房屋 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 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 食物精美的想法 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 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 把文 章当作音乐来欣赏 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 只是喜欢写诗 他写的诗精深华妙 并未 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 我也被贬谪到海康 子瞻来信对我说道 自古以来 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 的作品 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 追和古人的诗 便从我东坡开始 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 非常喜爱的 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作诗不多 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 美得很 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 即使是曹植 刘祯 鲍照 谢灵运 李白 杜甫 众位诗人 都赶不上他 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 至于那些得意之作 自认为在 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 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 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 世的君子 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 但是我对于渊明 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 如对于他的 为人 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 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 我年轻时生活穷苦 常常 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 我性子刚烈 才智笨拙 和事物多有抵触 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 干下去 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 于是尽力辞去世事 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 渊明这些话 说的是实际情况 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 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 种毛病 做了半辈子官 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 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 想在晚年学得他 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 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 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 被管 监的官吏置于屈辱 困顿的地位 最后还是不能改悔 以致陷入大难之中 才想起在晚年 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 哪里有人肯相信呢 虽然是这样 子瞻做官 出入朝廷 官职或升 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 后世君子 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 子瞻成年以后 学问也有成就了 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 子瞻曾经 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 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 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 坡之后 他的学问日益长进 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 他的诗和杜子美 李太白比起来 是要超过他们的 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 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 总是落在他的后面 对 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 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慎独 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 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 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 是个 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出于 大学 中庸 对于其含义 东汉郑玄注 中庸 慎独 云 慎其家居之所为 人们一般理解为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 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或 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辞源 另外出土于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简儒家类的典籍 五行 各有二章特地议论 慎独 简本 五行 16 18 云 淑人小人 其义一也 能为一而后能为小人 小人慎其独也 展望弗及 兴高采烈 能差池共羽而后能至哀 小人慎其独也 1 慎 就是小心谨慎 随时戒备 独 就是独处 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 严格控制自 己的欲望 不靠别人监督 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2 慎独 是一种修为境界 3 怎么达到 慎独 这种境界 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4 包含态度与方法 谨慎治学态度 推动 知行反 认识模式 以穷理尽性地形成完整的 系统知识 慎全独一 徐汇区 阅读下文 完成第 21 25 题 13 分 lvhui 梁仲用默斋说 王守仁 注 仲用识高而气豪 既举进士 锐然有志天下之务 一旦责其志曰 于呼 予乃太 早 乌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 于是专心为己之学 深思其气质之偏 而病其言之易也 以 默 名庵 过予而请其方 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 岂足以知默之道 然予尝自验之 气浮则多言 志轻则多言 气浮者耀于外 志轻者放其中 予请诵古之训而仲用自取之 夫默有四伪 疑而不知问 蔽而不知辩 冥然以自罔 谓之默之愚 以不言餂人者 谓之默之狡 虑人之觇其长短也 掩覆以为默 谓之默之诬 深为之情 厚为之貌 渊毒 阱狠 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 谓之默之贼 夫是之谓四伪 又有八诚焉 孔子曰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故 诚知耻 而后知默 又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夫诚敏于行 而后欲默矣 仁者言 也讱 非以为默而默存焉 又曰 默而识之 是故必有所识也 终日不违如愚者也 默而成之 是故必有所成也 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者也 故善默者莫如颜子 暗然 而日章 默之积也 不言而信 而默之道成矣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而 默之道至矣 非圣人其 孰能与于此哉 夫是之谓八诚 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 注 王 守仁 字伯安 别号阳明 明朝著名思想家 其学说 阳明心学 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 础上所 发展创立 是明朝中晚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21 可填入第 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 分 A 也 B 者 C 乎 D 矣 22 对第 段中 四伪 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无知而又自我欺骗 是默之愚 B 用不言来讨好他人 是默之狡 C 借沉默来窥视他人 是默之诬 D 外表沉默内心狠毒 是默之贼 23 对第 段画线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仁者言语迟缓 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沉默 B 仁者言语中肯 不是自认为沉默就拥有沉默了 C 仁者言语中肯 行动敏捷 并不只是一味地沉默 D 仁者言语迟缓 行动敏捷 才称得是真正的沉默 24 分析第 段中引用手法使用的特点 4 分 25 简析本文写作意图 4 分 21 B 1 分 22 B 2 分 23 D 2 分 选 A得 1分 24 大量引用 所引都是古训 且多为论语经典 有权威性 说服力 引句后均加以阐释 表明自己的观点 以引语逐次推进 逐层丰富 默之道 的内涵 4 分 25 本文作者针对友人梁仲用以 默 命名书斋来自警 引用古训指出沉默的四伪和八诚 用以说明一味沉默并不可取 最终揭示君子的沉默之道 4 分 lvhui 参考译文 梁仲用是一个有见识高意气豪的人 中了进士之后 更是勇往直前 有志于天下大事 忽然有一天自责说 哎 我太躁进了 哪有不管好自己而能管别人的呢 于是专心于 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 深刻反思自己在个性上的偏颇 认为自己有说话轻率随便的毛病 所以用 默 来命名自己的书斋 拜访我来讨教改正毛病的办法 我也是天下多话的人 哪里知道沉默的方法 但我的亲身经验是 气浮的人话多 志轻的人话多 气浮的人喜欢 外在的炫耀 志轻的人容易自满而放松自己 请允许我诵一些古训让仲用自己选用 默有四伪 有疑问而不知要问 受蒙蔽而不知要论争是非 无知而糊涂 是默之愚 用不说话来诱取讨好别人 是默之狡 担心别人看出他的长短 用沉默来遮掩自己 是默 之诬 表面宽厚内心狠毒 用沉默来推行他的奸诈 是默之贼 这就是所说的四伪 默还有八诚 孔子说 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古人不轻易乱说话 因为他们 以自己做不到为耻 所以要知耻 而后才能懂得沉默 孔子还说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 行动要敏捷果敢 所以要行动敏捷 而后就会言语谨慎 仁者言语迟缓 行动敏捷 这才 是真正的沉默 孔子还说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所以必然要有所学习有所记取 而 不是成天不知道提出反对意见和疑问 像个愚蠢的人 默默地成事 所以必定有所成就 考察其日常的言行 其作为也充分发挥了所学的知识与经验 因此最善沉默的莫过于颜回 君子之道深藏不露却日益彰明 这是沉默中的积累凝聚 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 别人的信任 获得崇高的声望 那样沉默之道就已经成就了 上天说过些什么呢 不过 让四季周而复始地运转 任由百物蓬勃生长 这已经达到沉默之道的极致了 只有圣人才 能领略其中的奥妙 这就是所说的八诚 仲用何不也了解一下 用来采纳参考呢 杨浦区 阅读下文 完成 21 25题 13 分 游云龙山记 明 都穆 云龙山在徐州城南二米 州志谓山有云气 蜿蜒如龙 故名 元朱泽民记谓宋武帝 微时 尝憩宿于是 有云龙旋绕之异 此为得之 山一名石佛 唐昭宗时 有溥为节度使 朱全忠遣子友裕败溥军于石佛山下 即其地也 丙寅冬 自京师之官南都 十一月乙酉过徐 欲登兹山 以览其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