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重庆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3126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重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语文重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语文重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包扎(z) 殷红(yn) 损兵折将(zh) 还看今朝(hi) B劲敌(jng) 答理(d) 转弯抹角(m) 悄无声息(qio) C阡陌(m) 膝盖(q) 舐犊情深(sh) 刚愎自用(b) D镌刻(jun) 恪守(k) 迄今为止(q) 煽风点火(shn)【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B答理应为d;C膝盖应为x;D煽风点火应该是s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嗔怪 博弈 清澈见底 鞭辟入里 B夜宵 边陲 涣然冰释 稳操胜券C遒劲 晋升 搬师回朝 返璞归真 D诀窍 蓬松 不谋而合 崭露头角【参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要注重平时的积累。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参考答案】D【解析】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即时,立即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中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意思是说一个大户人家再穷也起码剩个架子,好过一般穷人家。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 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迷”应该加引号。B第一个问号改为句号。D项书名号均改为引号。【备考提示】应该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记住标点的常见错误。注意分析标点也要从分析句子内部关系入手。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金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l6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幕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8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30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垮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 iiu”订户选择文章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刷。“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这种新形式为重构报纸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广告商而言,个性化报纸使他们有可能实现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使广告效益最大化。“niiu”还实现了网络媒体与印刷行业之间的新合作,推动“网际”印刷技术的发展。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niiu”给了我们一个网络时代报纸生存的全新答案。5.下列育关“niiu”报纸的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根据读者从网上选择的不同内容编成的报纸 B.根据读者不同阅读习惯而选择不同纸张形式的报纸 C.由订户自己主编内容、网站排版和印刷的报纸 D.利用了新科技、新理念,既旧又新的报纸【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l6页彩版日报。”知A、B、D正确。【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6下列对“niiu”模式可能产生的效果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让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竞争与对抗中实现了互动、互补和共赢。 B.它让内容合作伙伴可以依据其被选择内容的数量而获取额外收入,也提高了其报纸的发行量。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B项“它让内容合作伙伴可以依据其被选择内容的数量而获取额外收入,也提高了其报纸的发行量。” 错。原文为 “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7.下列推断,符台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餐变成了菜式丰富的自助餐,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B. “niiu”在矩短的30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l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说明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C. “niiu”要求台作伙伴要有内存的保障和广泛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D. “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订户的喜爱。【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项“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原文为“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幕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B项“说明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 原文为“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C项“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原文为“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8-10题。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1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 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2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3,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 注逋赋:拖欠的赋税 渠魁:首领 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趣,通“促”,催促。【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易错提醒】考查通假字“趣”,一定在原文中理解。【备考提示】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饷应期至,军乃戢 守臣当先以身殉 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 B. C. D. 【参考答案】B【备考提示】排除法。1句,突出其聪明,2句,写他以身殉国的精神。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江皋 只是“捐俸倡首集赀筑堤”, 没有承担赋税。四、(本大题 共3小题,共22分)1l.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此辈迫饥寒为盗, 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3分)【参考答案】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赋分:藉, 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分) 【参考答案】 (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赋分:实, 1分,省略句1分,斩以徇1分。肃然1分(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参考答案】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明)王守仁观德亭记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渡 江 明张 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参考答案】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意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意象及作用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所谓反衬,就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故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2)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贺箜篌引) (3)歌曰:“桂棹兮兰浆, 。”(苏轼赤壁赋) (4)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5)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体的传记。 (6)因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参考答案】(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老鱼跳波瘦蚊舞 (3)击空明兮溯流光 (4)出师一表真名世 (5)寓言(6)川靖康成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论诚意 朱自清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 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有删节)14. 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参考答案】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对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层级D级。文章第三段集中谈了客气的必要性及客气也需要适度。15.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参考答案】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的思路就是考察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本文分三部分,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l6. 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参考答案】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仅是虚伪的。老先生开口闭口开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 “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解题思路】此题考察议论文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例论证。17.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参考答案】(1)辩证(对比)思维,本文通篇使用辩证思维,开头作者就列举出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这是人情世故。然后又指出率性也同样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同时指出诚实有时也需要做戏。 (2)包容原谅态度 【解题思路】此题考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通读全文,全面把握作者的观点。不能只抓一点以偏概全。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8.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l)与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相关造成的现象,如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危害。(2)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驻军图中标有“箭道”二字的城堡上,可看到有道路蜿蜒而下。(3)按照一定顺序准确无误地将一长串数字记住,比牢记内容相互关联的文本或图像难度更大。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针对性修改: (2分)【参考答案】有语病的一项是:(1) 针对性修改:删掉“与”和“相关”(或者删掉“造成”)【解题思路】“与”和“相关”的使用造成句式杂糅。19.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黑墨 黑钻石 黑夜 黑葡萄(1)此刻,她那 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 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1) ,理由: 。(2) ,理由: 。【参考答案】(1)理由:这个比喻与后文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搭配比较恰当,突出女孩纯洁质朴的特点。(2) 理由:这个比喻与后文闪烁着奇异的光亮搭配比较恰当。突出姑娘眼睛亮。【解题思路】此题考察比喻修辞手法,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20.下列图标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 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2分)(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字)社会: 。(1分)学校: 。(1分)【参考答案】(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略【解题思路】看图题要对图中的信息仔细分析,找出规律,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21.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 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即将开始的 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 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 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参考答案】【解题思路】本题考察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后面的重复,和前文重复与重复重复。七、写作 (本大题60分)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 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 “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着凉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22年检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题角度,明确立意; 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思路】从形式上看即不是命题作文也不是材料作文,或者单纯的话题作文,而是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结合起来,提供两段材料,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没有文体的限制,提供的这两段材料都非常典型、新颖、生动、深刻。任何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都可以干得优秀,都可以做到:平凡中不平凡,平凡中不平庸,平凡中见执着,平凡中见高尚。话题没有文体的限制,既可围绕材料、人物,深入挖掘,写出一篇议论文;也可以联系身边的人物,诸如老师、同学、邻里、亲友等进行描述,写成记叙文;或者兼具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完全可以从自己观察视野出发,写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体验、真实情怀。“情有独钟”告诉我们沉静下来、宁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他人、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回归生命的本真,坚守内心的信仰。我们身边就不乏“情有独钟”的人。网球女王李娜,飞人刘翔,高人姚明,他们以自己的力度、速度、高度,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身边还有大量默默无闻,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勤于吃苦、乐于干事的平凡人物、普通人物,完全可以从身边的人物写起,从自己的成长写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