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00905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作文展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卷(新课标)历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例文展评(1)2013年江西卷高考作文考题解读及优秀例文解析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黄友祥【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考题解读】江西卷2013年的作文题,在某些方面延续了2011年、2012年的命题思路,依然是材料作文;依然坚持了限制性和开放性的适度平衡,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关系上,侧重考查“怎么写”的能力,以确保考查到学生真实的临场作文水平;依然坚持了“有话说,猜不到”的考场作文命题思路,以追求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将套押宿构摒弃于门外,引导学生回归到写作本源,“以我手写我心”,真正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具体来说,考生可以联系具体对象“奥数”“英文”“周树人”谈“怕”“不怕”“喜欢”等感受或者思考。就感受,可以写记叙文,记叙“怕”“不怕”“喜欢”某一个或几个对象的心路历程;就思考,可以写议论文,分析“怕的理由是什么”“喜欢的原因又是啥”,并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拓展延伸,因此,这道作文题是可以考查出考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思考力的。【佳作展评】中学生“怕”周树人,谁之过一考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这样一颗赤诚之心,你还会害怕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这样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你还会感到畏惧吗?也许,在这个发展迅猛、物质文明繁荣的社会,民族情感、信仰之力正在逐渐缺失在。这个多元文化盛行,先进与腐朽充斥,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原本纯净的心灵被杂念占据,生活的忙碌使人无暇静下心来,品味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寻找民族情感与责任意识的根源。于是,中学生“怕”周树人之现象层出不穷,但凡考试中出现周树人的文章,必定失分惨重。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周树人的文章太过晦涩难懂,还是人们早就不再具备研读经典文化作品的心境?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是谁之过?在我看来,这个答案是多方面的。首先,周树人处于新、旧文化交替与政局动荡的特殊环境中,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其必须采用晦涩、含蓄的方式来表现其忧国忧民之心。当然,这是导致习惯了白话文及大众文化、口语表达的中学生“怕”周树人的原因之一,但于我而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关于这个问题的关键答案其实早已揭晓中国文化荒漠的演进。当今社会,物质欲望使人沉沦,娱乐心理令人放纵,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莫言小说销售跑火,莫言故居旅游项目一度火爆,更有商家以莫言为招牌大肆招揽生意,种种亵渎文化、“消费”莫言的现象屡屡发生。试问,人们过度推崇莫言,是个人主义的盛行,还是真正对文化的膜拜?这种种情形与一度爆红网络的丑化杜甫之事在本质上是大为相似的。这是文化荒漠愈演愈烈的必然结果,其主要根源是人们对文化的漠视态度与不负责任。“消费”莫言,丑化杜甫与中学生“怕”周树人是同一种悲哀,这不仅仅是中学生的悲哀,还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悲哀,更是中国社会与中华民族的悲哀。倘若只因周树人文章太过深奥才使广大中学生心生惧意,那“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不更为精深、博大?“红楼痴儒”周汝昌不照样爱得痴缠,一爱便是一甲子时光。消除周树人在中学生心中的惧意,其关键在于提升阅读能力,创造洁净向上的文化氛围,抵制庸俗文化、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朋友,请带着平和心境与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周树人,对待中华优秀文化,以周汝昌的毅力去研究,探索,坚决抵制文化的荒漠!我不盼求寻找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责任根源,只盼这种令人寒心的悲哀现象彻底根除!评析:文章开头反问句的形式,从鲁迅先生的赤诚之心和报国之心切入,开宗明义地指出:鲁迅并不可怕。接着以文学的语言,叙述当今社会信仰缺失、娱乐至死的现实,和前面的反问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是谁之过?文章开头气势充沛,立论高远,难能可贵。气势充沛指用了两个反问句一个疑问句。钱钟书先生曾经指出,诗歌抒情使用“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疑问语气(尤其在诗的结尾),情感会表现得更加“静默”而“深挚”,让人感到“回肠荡气”。(钱钟书谈中国诗,见人教社课标版教材必修五),诗歌抒情如此,其他文字的抒情亦不例外。立论高远,作者在剖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论点,暗寓中学生怕周树人,非周树人之过,实乃这浮躁的缺乏信仰的社会所致。这样的立论是有基于现实,又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接着分析问题,挖掘中学生“怕”周树人的根源:周树人晦涩含蓄的表达方式或许有些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荒漠的演进,是人们对文化的漠视态度与不负责任。在论证过程中国,将中学生“怕”周树人和“消费”莫言、丑化杜甫等等现象进行类比论证;又将大众的这种浅薄和周汝昌研究红楼的痴缠进行对比。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的合理使用,使得论证深刻有力、发人深省。最后得出结论,消除周树人在中学生心中的惧意,其关键在于提升阅读能力,创造洁净向上的文化氛围。另外,本文在解读周树人、解读文化荒漠现象两个角度间自由切换,显示出该考生思维敏捷的特质。【写作启示】从这篇例文,我们可以分析出高考优秀作文的一些特质,以供参考。一、立意须准确而高远,忌讳平庸。考场上,很多学生定力不够,不逐字逐句读题,不细细领会题意,导致审题不准,跑题偏题现象频频,实在可惜。比如今年,阅卷中发现有考生脱离具体对象跳空来谈“怕”“不怕”,写成别让怕成为人生障碍摆脱害怕,显然是脱离题意的;也有考生忽略具体对象无限延展生发出“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兴趣”等立意,写成用兴趣战胜恐惧挣脱枷锁无畏困难,同样是偏题题意的;还有少部分考生完全没有理解题意,对“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理解错了,错误地立意为“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正确认清事务”“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选择”,等等,也是完全脱离题意的。这位考生不仅审题准确,紧紧扣住具体对象“周树人”谈“怕”,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是停留在表层就“怕”谈“怕”,而是联系现实,深入挖掘“怕”之根源:民族信仰力的缺失、娱乐至死的社会现状,导致中国文化荒漠的演进。这就是作者棋高一着的地方了,这也是文章立意高远,作者思想有深度的集中体现。从这一点来看,考生要写好作文,不仅要锤炼写作技巧,平时还得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二、构思须严谨而缜密,忌讳散漫。审题帮助我们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写”了,这需要通过严谨缜密的构思来完成。其中,包括主题的确立,素材的选择,也包括行文的结构,详略的处理,等等。比如这篇文章选择“消费”莫言、丑化杜甫等素材,和“害怕”周树人的现象进行类比论证,选择周汝昌研究红楼一甲子时光和当今大众缺少研究经典文化的心境进行对比论证,选择是审慎的,构思是缜密的。在详略的处理上,对于“怕”鲁迅的浅层原因,即鲁迅文章语言的难懂,略加分析;对于“怕”鲁迅的深层原因,即中国文化荒漠的演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这种处理是得当、精准的。相反,有些同学写作没有通盘计划,在议论文中拉拉杂杂讲故事,论据缺少典型性甚至失真,等等,都会使文章的成色减损。三、文体特征须明确,忌讳“四不像”。高考作文要求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因此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必须与文体一致,凸显文体特征。高考阅卷中,不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没有清晰文体意识的,或文体特征不明确的,均判不及格。写议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若是有事例加观点但无分析的,也不是合格的议论文。写记叙文,要有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有情节还须有细节,力求做到生动具体,有感染力,记流水账的作文是不能及格的。例文就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点鲜明,论述充分,议论语言也很典型。江西卷(新课标)历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例文展评(2)2013-08-22小大作者:刘金华来源:高中生之友人生需要智慧之光的烛照2012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评析及高分作文展评江西省玉山一中刘金华(特级教师)【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审题点拨】有考生戏言:“2012年高考江西作文就像绕口令,绕得自己晕头转向,云遮雾罩。”其实,这是一道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考题,考生只要细细品读材料,是不难拨云见日,找到最佳立意的。所给材料中的两种说法虽然看似矛盾,但指向是统一的,都是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考生辩证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各种现实问题,既要突破现象看本质,意识到生活总是同时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双重特性,“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也要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面,“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消极的一面可能转向积极,积极的一面也可能转向消极,得与失、有与无、顺与逆、成与败都会相互转变。这就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人生问题的时候,既要有朝向未来、永不懈怠的精神,同时也应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并确定立意。1从第一种观点切入。“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这个观点的重点是告诫人们要珍惜自己眼前所有,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切莫人心不足蛇吞象。据此可确定以下立意:知足常乐,快乐之源。“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人们应该淡泊名利,尽享人生快乐。当然,知足并不是意味着没有进取心,安于现状,而是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珍惜拥有,珍惜现在。人们总是在努力珍惜没有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实际上,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把握住今天,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就有拥有完美的人生。淡定从容,享受人生。老想着“没有什么”,会永远生活在痛苦失望之中。如果保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挖掘自我,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要善于挖掘出自己“拥有什么”,不以自己所“没有”和他人所“拥有”进行比较,那样只能自寻烦恼;正确的做法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己之所“拥有”比他人所“没有”。2从第二种观点切入。“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这个观点的重点是告诫人们不要安于现状,要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我。据此可确定以下立意: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人们如果一味想着已经“拥有什么”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就势必裹足不前。“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们只有不断地想到自己还“没有什么”,才能翻越一座座高山,来到人生最高峰,尽览无限风光。忘记过去,放眼未来。现在“拥有”,只是代表你过去的成就,而人生之路漫长,人们应该放眼未来,一步一步地追寻人生之梦,把“没有”变为“拥有”。永远做最好的“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你已拥有多彩的人生,但要看到自己还“没有什么”,和昨天的自己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今天最好的自己。居安须思危。不能因为今天的拥有,就高枕无忧,而应该居安思危,多想自己的不足,多想自己所没有拥有的东西,以此激励自己,完善自己。3从综合两种观点切入。考生也可以把两种观点综合起来,辩证思考,既要看到自己缺少什么,又要看到自己拥有什么。据此可确定以下立意:珍惜今天,憧憬未来。前天、昨天是已经过去的“今天”,明天、后天是暂时没有来到的“今天”。今天“拥有”的值得好好珍惜,但要想到自己还“没有”的,这样就会快乐地奔跑在人生之路上。物质上要“无”,精神上要“有”。人们应该怀揣梦想,并为之奋斗不息,做精神上的富翁;同时,在物质享受上,应该常常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得陇”不必“望蜀”。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而妄自菲薄,“我”就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应该看重自己,相信自己;同时,不能因为自己“拥有什么”而妄自尊大,现在“拥有”并不代表永远“拥有”,每个人应该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永保一颗进取之心。【佳作展评】在“无”中追求“有”江西一考生人类是“贪婪”的生物,因为人类总是在计较着自己没有的东西,总是想方设法将一个个“无”变成“有”,因此,人类才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迈进了现今的文明社会。人生在世,随遇而安或居安思危,无非两者选一。前者可以使人尽情享受生活,但是难以成长和进步;后者虽然常伴有风险,但可以不断刷新人生的亮点。我认为,一个不懈追求的人才能体会到趟过一条条河、跨越一座座山的成就感。近来年在演艺界冉冉升起的明星杨幂,已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崭露头角。但她并不满足于偶像派身份,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实力派进军。从古装剧中的“机灵鬼”唐雪见、洛晴川到“无情又有情”的雪鸢,她从扮演不同的角色中提升了演艺技巧。还有演员孙俪,一改以前那些清纯天真的形象,形象演绎了由善良到不得不狠毒的“甄嬛”的情感变化。杨幂和孙俪都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断突破自己,追寻自己所没有的经历,在演技的突破中华丽进化。生活中发现自己所缺失的东西,若置之不理,便会错失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当然,从“无”追求“有”的过程常常困难重重。谁也想不到,“疯狂英语”的创立者李阳曾是个英语学习失败者。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经过艰苦努力,李阳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如今,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早已家喻户晓。如果李阳没有在饱受挫折的英语学习之路上持续前行,如果他认为困难大到不可战胜,那么便没有今天的“疯狂李阳”“疯狂英语”。人们不应满足现状,而应放开眼界,找寻生活中更大的收获,因为追求永无止境。2005年,年仅21岁的李宇春夺取了当年“超级女声”年度总冠军,成为中国首位民选超级偶像,并迅速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但她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向影视、创作、时尚、商业等众多未知领域进军。如今,李宇春的个人影响力已超出娱乐圈范畴,遍及中国社会各领域,并辐射海内外,追随者遍布全球。正是对人生的不懈追求,成就了李宇春一个又一个传奇。人生苦短,追求无限。从“无”到“有”,永不满足。让我们把一个个“无”变成一个个“有”,这样,短暂的人生就能成为永恒!点评:紧扣题意是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当然,扣题有低劣和高明之分。低劣者扣题照抄材料,全文照引;高明者扣题巧妙点化,羚羊挂角。应该说,这位考生深谙扣题之道,作文中的扣题是高明的。题目扣题,“在无中追求有”既紧扣题意,又简洁新颖,而且对比鲜明。甫一亮相,便博得喝彩连连。开篇紧扣题意,从人类历史起笔引到个人人生,豪迈大气,起笔不凡。中间点题,“从无追求有的过程常常困难重重”一句既点题,又巧妙过渡。结尾点题,语句简洁,号召有力。除扣题巧妙之外,这篇文章所选三个论据非常典型,富有说服力。唯一遗憾的是,文章所选事例均为正面事例,如果能选一二个反面事例构成对比,效果更佳。鸿鹄安知燕雀之乐江西一考生苏格拉底曾说过,对现实的不满就像鞭子,迫使人们不知疲倦地奔向更加光明的前途。诚哉斯言,千百年来,人类凭借对未知事物的渴求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会满足,因为有时这根鞭子引领的不是通向成功的路,而是欲望的无底洞。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位家喻户晓的“吝啬鬼”。他坐拥庞大的家产,却不舍得花一分钱,将目光锁定他仍未占有的财富上,对已拥有的幸福视而不见,也因此一手葬送了他唯一的女儿的幸福。葛朗台无疑是悲哀的。他只看得见自己拥有的事物,却看不见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苏轼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被贬黄州,他所能享用的就只有清风明月,但他仍然洒脱地写下这些话。与葛朗台相比,苏轼珍惜自己拥有的,他没有放任自己的欲望不断延伸,他无疑是幸福的。六十多岁的乌克兰老妇人卡洛娃在年轻时失去了眼睛,不得不在黑暗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当她终于得到机会重获光明时,她对生命的感激和喜悦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在作品中,她如此描述自己:“我甚至在洗碗时也会对着手上流光溢彩的泡沫发呆,舍不得移开眼睛。”与卡洛娃相比,我们多么幸福。我们拥有健全的躯体,可以看见生命里每一幕美丽的场景。当居住在河北的孙老夫妇发现自己手上的钱甚至无力买下一个小房间时,他们没有叹息,而是兴致勃勃地怀揣着这笔钱四处旅行。他们和卡洛娃一样,珍惜自己拥有的,而不是一味地觊觎自己所无法拥有的东西。“知足者常乐”,当一个人学会了满足,学会了收敛自己的欲望,他便能更加容易地得到快乐。著名影星林青霞在成名之后没有一味追求更多的名利,而是安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退出了影视圈。而同样出名的张国荣却身陷名利场的尔虞我诈中,不得不以自杀收场。如果将不断攫取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人比作奋力冲上云霄的鸿鹄,那么安于现状的人也许会被比作燕雀。鸿鹄翱翔于长空之中,固然风光无限,燕雀偏安一隅也能玩赏春花秋月,看遍人间大美。鸿鹄安知燕雀之乐?抓住自己拥有的,才更能体会生之喜悦。点评:对比论证是写作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极大提升文章的说服力。这篇文章对比论证法的运用是成功的。贪心不足的葛朗台和随遇而安的苏东坡、功成身退的林青霞和自杀亡身的张国荣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论证了“珍惜所拥有的,享受人生快乐”的论点。此外,以直冲云霄的鸿鹄比喻欲壑难填的人,以偏安一隅的燕雀比喻容易满足的人,既对比鲜明,又形象生动,为文章增色不少。“腹有诗书气自华”,文中引用苏格拉底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妥切得体,所选用事例丰富典型,这些都体现了作者较为广阔的阅读面。知足,何以常乐?江西一考生有些人的人生姿态永远是挺直胸膛,不疾不徐地走,他们秉承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而另一些人却总是微躬着背,脚步匆匆,因为他们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同时执著地认为“知足,何以常乐?”23秒,32年,那场唐山大地震带给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痛苦。而那部唐山大地震以近乎真实的镜头还原那场国殇。而这么完美的电影画面就是冯小刚的不知足造就的。他曾经为了一个完美的180度大仰角,反复要求摄影师寻找角度,直至他满意。倘若冯小刚在179度时就满足了,不再追求那1度的完美,也许那画面带给我们的震撼力就差那么一度了。而真正震撼我们的,却是冯小刚身上那么一股不知足的干劲。凡事力求完美,才使得他创造了那么高的票房价值。如果生活是海,那么不知足的欲望如潮。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永不知足的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就是一朵永不知足的浪花。科尔文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奔赴最危险的地带。从车臣之战到东帝汶独立,从利比亚战争到叙利亚战乱,科尔文的生命最终静止在霍姆斯小镇。“这就是她的宿命。”科尔文的母亲如是说。科尔文的“宿命”就是“不知足”。她不知足,每次总是深入到战乱最真实最危险的地方;她不知足,每一次都在最后关头撤离。正是因为她的不知足,我们才得以了解到战乱中人们的苦痛,了解到那些近乎残酷的现实。尽管科尔文因为她的不知足失去了如花的生命,但她也应该欣慰地笑吧。刘翔永不知足,改“八步上栏”为“七步上栏”,为自己的体育生涯铺就了更为宽广的道路;杜丽安于现状,捧着两枚奥运金牌,不思进取,竞技状态江河日下。吴吉昌永不满足,创造了“冷床培育”“芽苗移栽”等九项科研成果;戴维功成名就,沉湎于享受之中,除了发明矿灯之外再无建树。人生就需要永不满足的精神,如果总是惦记着“拥有什么”,那么“拥有”也许会变成“没有”。平静的江湖泛不起涟漪,知足的人生平淡无奇;险恶的大海波涛汹涌,不知足的人生跌宕起伏。背上行囊,装上你的不知足,向山顶的美好风景进发。回望来路,你会发现,不知足,常乐!点评:“知足,何以常乐?”这篇文章一反“知足常乐”的惯性思维,琵琶反弹,提倡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立意新颖。在论证过程中,层次清楚,步步推进。从冯小刚追求180度的完美到战地玫瑰科尔文凋谢于霍姆斯小镇,事例新颖,有说服力。此外,运用对比论证:刘翔和杜丽、吴吉昌和戴维,两两对比,突出永不知足的精神之重要。本文语言值得借鉴。叙述事例的语言多变,简明得体。叙述唐山大地震时用“23秒,32年”一句,冷静客观,又带给人强烈的震撼。叙述科尔文的事例时,语言又带有强烈的赞美之情。议论性的语言生动鲜明,亲切自然,如“平静的江湖泛不起涟漪,知足的人生平淡无奇;险恶的大海波涛汹涌,不知足的人生跌宕起伏”等。照镜贵在“无”中生“有”江西一考生有些人站在镜子前,发现自己要么又长了个痘,要么身材不好,要么长相难看,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与此相反,有些人却总能发现自己“拥有什么”,每天都精神焕发,这些能够发现自身长处的人往往能够鹤立鸡群。“林疯狂”林书豪已名振NBA。他的成功与他善于发现自身优点息息相关。在成名之前,他曾被嘲笑为“小矮子”,因为他在身体对抗中处于劣势。但他知道他并非一无所有,他有他的长处,那就是头脑聪明,脚步灵活。终于,他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和灵活的脚步,在“肌肉丛林”中站稳了脚根,从一个“小矮子”变成了大明星。的确,林书豪付出了足够多的汗水和艰辛,但如果没有发现自身的优点,那他也许早就淹没在弱肉强食的NBA大海之中了。人生在世,不要盲目埋怨生活的不公,不要沉沦于既定的劣势,照照镜子,发现自身优点,成功就在不远处。严顺开非常喜欢演戏,但长相不佳,只能演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有时甚至只是出演舞台上的“一棵树”。有一次,上海芭蕾舞剧团排演芭蕾舞阿Q正传,严顺开知道机会来了,因为他身材粗矮、长得很“喜剧”的面相非常适合扮演阿Q。他毛遂自荐,导演也一下看中他。舞台上,严顺开把阿Q演得神情毕现,因而一举成名,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卓别林“金手杖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演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严顺开总是想着自己“没有什么”,那他还敢毛遂自荐?人们啊,不要总想着自己没有什么,要善于发现自己有什么。这样,才能活出自信,活出精彩,活出辉煌。有些人,乍一看,注定要成为失败的人,但是却成功了,这是由于他发现了自己拥有什么。比如,海伦凯勒,天生聋哑,但她却发现了自己的写作天赋,笔耕不辍,成为一位著名作家;布莱尔,双目失明,但他并不自弃,他发现了自己在文字方面的才能,创造了“点字”盲文,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盲文读本;刘伟,在双手截肢后,接二连三遭受打击,但他发现自己对钢琴有特殊的禀赋,终于,用脚趾奏响歌声飘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发现自己的优点,成就精彩的你!又是一个清晨,梳洗罢,朝镜中看,看到的不再是那一个痘,而是痘旁清澈而又明亮的眼睛以及灿烂的笑脸。点评:枯燥乏味,语言苍白,考生稍有一慎,所写的议论文便可能面目可憎。但这篇文章却如明眸善睐,俏皮可爱。这主要得益于文章在写法上的创新。文章以照镜子为喻,并贯穿始终。开头写两类人照镜子,一类人只看见自己的缺点,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点;第二类人却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以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极为形象。论证部分,以林书豪在NBA的成功和严顺开在演艺界的成功为重点事例,辅以海伦凯勒、布莱尔、刘伟的事例,古今中外,涵盖面广。结尾部分照应开头,依然以照镜子为喻,幽默活泼,令人忍俊不禁。原来,议论文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江西卷(新课标)历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例文展评(3)2014-05-07小大作者:刘金华来源:高中生之友戴着镣铐翩翩舞2011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评析及高分作文点评江西省玉山一中刘金华(特级教师)【真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审题点拨】多年来,江西卷的作文命题一直在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平衡方面大做文章,既鼓励考生大胆出新,考出灵气,又为避免考生套作而设置了重重限制,正如命题者所言,要让考生“戴着镣铐跳舞”。20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也是如此。这道作文题目,限制性和开放性是并存的。其限制性主要体现在:立意导向有限制。注意其题目中的限制语:“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赞同孟子的观点,即亲情之乐、坦荡之乐、教育之乐,而不能从否定方面立意,如,教师非常辛苦,但社会又缺乏尊师重教的氛围,因而认为当教师没有乐趣。这样的立意和题目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立意内容有限制。只能写孟子认为的“三乐”。第一乐是家庭天伦之乐。父母健在,兄弟平安,亲人与自己好好地活在世上就是最大的快乐。第二乐是坦荡之乐。心底无私天地宽,而心更宽永快乐。勾心斗角者,心为形役者是不可能体会到这种坦荡之乐的。第三乐是教育之乐。云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是以天下为己任者之快乐。孟子之“三乐”,一乐家人平安,二乐心地坦荡,三乐教育英才;一是为家,二是为人,三是为社会。如果写成“健康之乐”“环保之乐”“求知之乐”“助人之乐”“淡泊之乐”等等,那就和题目风马牛不相及。题眼有限制。必须紧扣“乐”来写:如果写记叙文,必须具体叙述和描写“亲情之乐”或“坦荡之乐”或“教育之乐”究竟是怎样的“乐”;写议论文,则必须论证“亲情之乐”或“坦荡之乐”或“教育之乐”为什么成为“乐”。如果只是一般叙述亲情天伦的纯厚、俯仰无愧的表现和教书育人的事迹,或者泛泛议论它们的意义、价值和可贵,而不归到“乐”上来,那就统统不合题意要求。如整篇文章阐述“诚信”的重要性,而置“乐”而不顾,这是严重偏离题意的。文体有限制。规定“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文体可以自选,但并非“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考生只能从议论文或记叙文中选其一。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三乐”中可任选一乐,没有限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既可以写现实的,也可以写将来的。如果写第一乐或第二乐,是写现实的;如果写第三乐,那就是写将来的。考生可以想象自己的职业是教师,这样也就有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空间。既可以写经历、见闻和体验,也可以写感受、体会和思考。这为不同类型的考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擅长形象思维的考生可以选择写记叙文,以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取胜;擅长逻辑思维的考生可以选择写议论文,以磅礴的气势、严谨的说理征服阅卷老师。从考生作文来看,以下几类作文均为不成功之作:审题有误。另立题旨,写成休闲之乐、健康之乐、享受自然之乐等;写了两乐甚至三乐;只写快乐,而没有点明是哪一乐。重点偏离。只写亲情之可贵、正直为人之高尚、教育之无私,而没有突出“乐”。文体不规范。写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发展、结果交待不清,人物形象不鲜明,细节描写不生动。写议论文,只是“事例+观点”,缺乏理论论证,没有说服力。【佳作展评】我与父亲不得不说的故事 江西一考生父亲字崇鹤,实乃一小文人也。闲来无事喜欢学陶渊明,独酌两杯。偶存雅兴,即吟一吟明月诗,歌一歌窈窕章。自幼父亲便爱寻一两篇文章给我讲诵。我当时十分喜欢电视剧里那些舞刀弄枪、神功盖世的大侠们,豪情万丈,对酒当歌,该是何等潇洒!偏偏父亲独独喜爱那班口吐莲花的文弱书生。令我不得不感慨:知己难求!古语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家里,父亲就像是君王,而我是臣子。不违父命,是我从小就遵从的礼仪。故只要有父命,我必不辞辛苦地背诵那些诗章。久而久之,也熏陶了一些文气。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虽比不上那些大文豪,却也能写出一些不错的诗文。我以为父亲一定是高校毕业的,很久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父亲仅仅是高中毕业。因为,他并没有参加过高考。由于那个年代的种种原因,祖父被打成右派,父亲被迫中止了学业。后来恢复高考,父亲却因为学业已荒废多年而没有去应考。母亲说,父亲本是不爱读书的,即便是在念书时也是一副“不务正业”的模样。直到我出生,他才又重拾书本,并煞有介事的教导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直到我的出生?直到我的出生?打小,我就是一个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久,而且又急于求成。父亲为了让我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放下了手中的扑克,转而拿起渔竿带我去钓鱼。我的浮躁,我的坏毛病,父亲都能一一想到方法来治好。也许,父亲就是我的“克星”。父亲陪伴我走过了十几个春夏,如今,他眼神不大好了,耳朵也听不太清,头发花白,眼角更是爬满了皱纹。我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不说出口。因为我并不想提醒父亲,他老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古人认为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可是在我心里,只要有父亲的陪伴,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与快乐。点评:考场作文要博取高分,就要善于把自己的长处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给阅卷老师,使他刮目相看,拍案称奇。看来,本文的作者深谙此道。从文中看,本文作者受父亲影响,确实“也熏陶了一些文气”,语言运用娴熟,笔调幽默,在带有调侃的语言中塑造了一位有文学素养、更有慈爱心肠的“文人父亲”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这把作者的长处展露无遗,想不得高分都“难于上青天”。从结构来看,文章先概写父亲“小文人”的形象,然后以时间为顺序,从“自幼”写到“如今”,最后点明亲情之乐的主旨。结构安排合理,结尾点题巧妙,同样展示了考生布局谋篇的不凡才华。许多考生在考场上不顾自己的优势,盲目跟风,非议论文不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告诉我们:文体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君子坦荡荡,乐也 江西一考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孟子的三乐之一。是啊,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对得起苍天大地,对得起社会百姓,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都是这世间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快乐。然而,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不是索取。那些类似于“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论,让人嗤之以鼻;而那些坦坦荡荡全心全意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人,则值得尊敬。坦坦荡荡的人生,才是最快乐的人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坦坦荡荡的人生需要有乐于奉献的品质。在我心里,郭明义就是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最真实的快乐的人。他每天提前两小时开始工作,他的工资不是用来给自己的家庭增衣添粮,而是投入到资助贫困家庭的爱心事业中。他自己依然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而他的爱心撒下的种子,却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郭明义是单纯的,他愿为他人而付出;他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既对得起人们,也对得起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坦坦荡荡的人生需要有顽强坚守的精神。坚守岗位,坚守品质,在急功近利的大潮中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此刻,我想到了凯文加内特。年轻时,加内特拥有令人佩服的才能和完美无瑕的球技,他原本可以去一支能为他带来总冠军戒指的球队。然而,他却苦苦坚守在明尼苏达他家乡的球队“森林狼”,那是一支看似无法给他带来应有荣誉的球队。然而,他却依然坚守着信念,直到年纪渐渐大了,体能下降,他才离开。他得到的不仅仅是后来的那个总冠军,更是所有人的敬仰。坦坦荡荡的他是快乐的,因为他守住了最初的信念。君子坦荡荡,乐也。有一种快乐只在为人类奉献和坚守自身的过程中实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坦坦荡荡的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其中的快乐,不足与外人道也。“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求成为一个君子,只求拥有坦坦荡荡的人生,实现真正的快乐。点评:考场作文和平时作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考场作文要受阅卷场合和时间的限制。一般而言,阅卷老师给一篇作文评定分数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甚至可以用“瞬间”来形容。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让阅卷老师对自己作文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成为考生写作考场作文最为重要的技巧之一,而这篇作文则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坦坦荡荡的人生需要有乐于奉献的品质”,二是“坦坦荡荡的人生需要有顽强坚守的精神”,最后全文总结,得出“只求拥有坦坦荡荡的人生,实现真正的快乐”的结论。尤其是文章主体部分,用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概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既使文章结构匀称,又方便阅卷老师一目十行把握文章内容,可谓一箭双雕。当然,能够联系现实针砭时弊也是本文能获得高分的原因。如联系“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现象,对拜金主义进行了断然否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也 江西一考生常有人说父母和睦、兄弟无故是一种快乐;常有人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是一种快乐;也常有人说怀德一身是一种快乐。而我要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大快乐!天下英才,多为有志之士,教之,乐也。孔子弟子三千,而大多是知志立礼之人,孔子得之,大幸也,非在讲学,而在叙道也,遇天下英才并与之共叙心中之志,乐矣。毛泽东耕从革命,曾写信招致有学之才,教之以共产主义理论,这是一种遇见志同道合者的快乐。同样,在当今社会,自己如能遇天下英才,并携有志之士,谈人生哲理,谈理想抱负,这难道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再者,在奋斗高考之前期,我们都有梦想,而我们辛勤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为我们鼓劲,这便是他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啊!倘若我们走向社会,与天下“英才”共叙心志,这便是快乐之源。天下“英才”,不论长幼贵贱,可与之相互学习,乐之本也。孔子弟子三千,其贤七十二,既有贵族,又有平民,既有求道者,又有干禄者。然孔子有教无类,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弟子,故常受弟子谬驳,但他却欣喜不已,言此是教学的至高境界;毛泽东与革命主义“信仰”者一同学习,相互切磋,这也是一种独有的快乐呀!而我们,与朋友一起学习,与老师共同探讨,两者并驾,这不仅是战胜困难的法宝,更是教学得乐的前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却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而是一种融洽的互动学习,这不愧是人生的快乐啊!传天下“英才”于道,是快乐的缘由;与英才互学互动,是快乐的前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并将道传遍九州,人生极乐也!快乐不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种君子心灵的独乐,快乐需要共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把这种快乐传递给“英才”,在这种传递中会有更加多的“英才”涌现,营造一种良性循环的环境。这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极乐了。快乐,不必言谈占有;快乐,不等于以君子自居而言他人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之叙志,乐之由也;与其互学,乐之本也;传递快乐,乐之极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的大快乐。点评:这篇文章以严谨的逻辑推理取胜。作者采取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先是在反复比较中引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大快乐”的中心论点,然后紧扣这一主旨,分层阐述,逐层推进:第一层,阐述孔子及革命先驱毛泽东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乐;第二层,阐述教育“英才”并与之互相学习是“乐之本”;第三层,又推进一步,阐释“育人之乐”的传承与传递也是一种快乐。层层分析,渐次推进,剖析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大快乐。全文层次清晰,有非常完整的阐释说理过程。以逻辑思维见长的学生可以学习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模式,或许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高分。当然,本文有些文白夹杂的语句影响了语意的准确表达,这不是值得学习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