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中产生的电能等于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QW克.2利用能量守恒求解。第17课时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其临界问题考点1圆锥类运动及其临界问题1关于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第37课时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考点1洛伦兹力的理解及应用1定义。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2位移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Tag内容描述:
1、第55课时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考点1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应用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定性关系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一般用i表示.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一。
2、第43课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力学问题1电磁感应与力学的联系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因此,电磁感应问题往往和力学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一方面要考虑电磁学中的有关规律。
3、第44课时电磁感应现象的能量问题1能量转化特点2求解电能电热的三种思路 1利用克服安培力做功求解:电磁感应中产生的电能等于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QW克.2利用能量守恒求解:其他形式的能的减少量等于产生的电能.QE其他.3利用电路特征来求解:通。
4、第18课时竖直面内斜面的圆周运动及其临界问题1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两个基本模型的比较2斜面上的圆周运动及其临界问题常见类型有三种1物体受摩擦力在倾斜圆盘转动.临界问题在最低点.2光滑斜面内轻杆拉着物体转动.临界问题与竖直面内的轻杆问题相似.3。
5、第16课时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公式考点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1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定义:如果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实质: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
6、第19课时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考点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例12013江苏高考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
7、第20课时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考点1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与比较1理想模型:认为卫星绕中心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2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种应用.3卫星的运行参数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由Gmamm2rmrm42n2r。
8、第17课时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其临界问题考点1圆锥类运动及其临界问题1关于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主要是临界速度和临界力的问题,常见的是与绳的拉力弹簧的弹力接触面的弹力和摩擦力等相关的问题,通过受力分析来确定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是常。
9、第56课时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相对论考点1光的干涉和衍射一光的双缝干涉1产生条件两列光的频率和振动方向均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2杨氏双缝干涉1原理图:如图所示.2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当光的路程差rr2r1kk0,1,2。
10、第35课时电学实验基础考点1游标卡尺如图所示为游标卡尺:1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2精确度:10分度对应的精确度为0.1。
11、第34课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考点1电阻的串并联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3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1负载R增大I减小U内减小U外增大外电路断路时R,I0,U外E.2负载R减。
12、第25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考点1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对功能关系的理解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2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例1山东。
13、第3课时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考点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特点:v00,ag.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例1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木杆长5 m。
14、第23课时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考点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公式:Ekmv2.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4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2动能定理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做。
15、第36课时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考点1磁场的理解及安培定则一磁场磁感应强度和磁感线1磁场1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或电流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磁体和磁体之间磁体和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基本性质:对。
16、第22课时功功率考点1功的正负的判断与计算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2公式:WFlcos.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为Fl的夹角.3功的正负判断1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290,W0,表示力对物体。
17、第37课时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考点1洛伦兹力的理解及应用1定义: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叫做洛伦兹力.2大小1vB时,F0.2vB时,FqvB.3v与B夹角为时,FqvBsin.3方向1由左手定则判定: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
18、第7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1力的合成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相互关系:等效替代关。
19、第26课时动量动量定理考点1动量冲量动量的变化量1动量冲量动量定理1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pmv.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是矢量.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即IFt.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是矢量.3动量的变化量:物体的末动量减去。
20、第6课时摩擦力考点1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1两种摩擦力的对比2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三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21、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1质点和参考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3对质点的三点。
22、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理解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分类2基本规律和推论的应用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四个推论1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v1。
23、第4课时运动图象考点1三类基本运动图象的比较1位移时间xt图象1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2位移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
24、第46课时变压器电能的输送考点1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式1构造和原理如图所示1主要构造:由原线圈副线圈和闭合铁芯组成.2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的互感现象.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1功率关系:P入P出.2电压关系,若n1n2,为降压变压器。
25、第45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考点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最常见的交变电流是正弦交变电流.2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图象1产生: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可产生。
26、第40课时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考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1磁通量1定义: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与B的乘积.2公式:3单位:1 Wb1Tm2.4标矢性:磁通量是标量填标量或矢量,但有正负.若规定磁感线从一个方向穿过。
27、第39课时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实例分析1质谱仪1构造:如图所示,由粒子源加速电场偏转磁场和照相底片等构成.2原理:粒子由静止在加速电场中被加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关系式qUmv2.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偏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
28、第38课时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和复合场中的运动考点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组合场是指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分区域存在,这类问题运动过程较复杂,要通过判断计算等方法做出粒子运动轨迹图,再根据运动特征选择确定几何关系,再运用相应规律解题.例12017河。
29、第9课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2考点1动态平衡问题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是高考的重点热点,主要考查动态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与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考查.物体从一个受力平衡状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一般题目中会出现缓缓缓慢慢慢等关键词,体现。
30、第52课时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考点1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2表达式:UQW.2热力学第一定律符号意义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
31、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考点1卫星的变轨问题1卫星的变轨就是卫星在原来轨道上运行,由于速度突然变大或变小而偏离原来轨道的过程.2分类1椭圆轨道2圆轨道椭圆轨道由一个圆轨道到另一个圆轨道至少要经过两次变轨.3卫星发射及。
32、第54课时机械波考点1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1波源;2介质.2机械波的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
33、第53课时机械振动考点1简谐运动的特征1定义: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3回复力1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2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3来源:属于效果。
34、第29课时电场能的性质考点1电场中的电势高低及电势能大小的判断与比较1比较电势高低的方法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2判断出UAB的正负,再由UABAB,比较AB的大小.若UAB0,则AB;若UAB0,则AB.3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正电。
35、第42课时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象问题考点1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1内电路和外电路1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相当于电源.2该部分导体的电阻或线圈的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内阻,其余部分的电阻相当于外阻.2电源电动势和路端电压1电动势。
36、第32课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综合问题考点1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一带电粒子在周期性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不同时段受力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也就不同,若按常规的分析方法,一般都较繁琐,较好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用。
37、第14课时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考点1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与轨迹的分析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做曲线运。
38、第41课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考点1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感应电动势1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2产生:只要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应电动势,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3方向: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电路导体或线圈相当。
39、第13课时动力学图象问题连接体问题考点1动力学图象问题常见动力学图象1vt图象分析好斜率变化交点意义是受力分析的提示和运动过程的衔接.2at图象实际上a随t的变化间接反映了合外力F随t的变化,所以基本等同Ft图象,不同之处就是有时Ft图象中。
40、第30课时电场中的图象问题1静电场中涉及的图象主要有1vt图象;2x图象;3Ex图象;4Epx图象;5Ekx图象.2应对策略1vt图象:根据vt图象的速度变化斜率变化即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确定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进而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