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市发展战略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9088575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各市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安徽各市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安徽各市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4页 共44页芜湖一、总体发展目标1、城市性质和职能城市性质为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城市主要职能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2、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到2030年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完全建立,全面实现现代化。3、城市规划策略(1)区域联动芜马同城,打造安徽省域核心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加快推动芜马都市圈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同实现安徽省双核引领目标。(2)自主创新加速转型,确立核心竞争优势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五大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3)提升江南舞动江北,开启都市跨越篇章坚持组团发展与产城融合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实施跨江发展,形成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拥江发展格局。突出综合集聚、高端引领,完善城市各组团服务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4)江湖溢彩山水同城,建设拥江活力之城凸显“山水”、“文化”特色,本着显山露水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拥江魅力都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皖江明珠、创新之城。4、城市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203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左右,城镇人口450.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5%。市区(不含江北集中区,下同)城镇人口290万。(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3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8平方公里,市区城镇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二、区域协调措施1、构建宁合芜城市群坚持“区域联动、组群发展”思路。按照长三角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2、打造芜马都市圈整合城际铁路系统,协调跨江通道的建设与跨江交通系统的网络化,促进芜马都市圈内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整合芜湖、马鞍山的比较优势,强调品牌创新,突出自主品牌汽车和精品钢产业优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市域城镇体系1、规划思路按照市域一体、城乡统筹的思路,坚持“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两个延伸”(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2、空间结构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为“两带两轴”,“两带”为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和南沿江城镇发展带;“两轴”为合芜宣城镇发展主轴和滁黄城镇发展次轴。构建“1、4、7”组团式市域空间架构,以市区为主城,四个县城为副城(无城、湾沚、繁阳和籍山),打造七个新市镇(白茆、石涧、襄安、许镇、弋江、荻港和六郎)。3、副城职能与规模(1)无城由现状无城和高沟组成。定位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西部综合型滨江生态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4060万。(2)湾沚皖江城市群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基地,市域东南部综合型滨水园林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535万。(3)繁阳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市域西南部综合型山水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030万。(4)籍山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南部综合型生态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535万。4、产业布局规划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445”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光电光伏、新材料、智能家电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旅游五大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区域贸易物流中心、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坚持“节约集约、腾笼换鸟、整合提升”原则,引领城市重要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将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到2015年,力争将汽车及装备制造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销售收入达5000亿元级的大产业。蚌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二)城市发展战略。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2)交通枢纽借势:借助高铁、淮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3)适度极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发挥规模效应,不断强化蚌埠在皖北地区的优势地位;(4)设施超前:落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服务市域、辐射皖北。2、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战略。(1)立足优势: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2)凸显创新:利用创新优势建设皖北新兴产业高地;(3)增速提质: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3、空间圈层与集聚拓展战略。(1)产业园区化与集群化: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2)设施城乡网络化集聚:通过设施的服务能力集聚引导产业和人口的集聚;(3)区域统筹:加强区域统筹,尤其是中心城区与怀远、凤阳的统筹发展;(4)区域协调:东融沪宁、南联合淮、西引皖北、北接苏北。4、新型城镇化战略。(1)科技创新:彰显科技教育优势,建设智慧城市;(2)低碳示范:建设低碳示范区,打响蚌埠“低碳城市”新名片;(3)彰显山水:保护重要生态区域,凸显蚌埠山水园林城市格局;(4)弘扬文化: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建设沿淮文化名城。马鞍山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1.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为: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范围,约340平方千米。2.中心城区范围为:西到长江,南到当涂县界,东至东部山体,北到省界的区域,总面积195.3平方千米。城市性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城市人口规模1. 现状人口78万人;2. 2020年为106万人;3. 远景2050年为180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马鞍山市城市(不含当涂县城)现状建成区用地面积82.5平方千米,人均建设用地106.0平方米。2建设用地控制在110.0平方千米,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3.8平方米左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中心城区主要向东发展,适当向南发展。城镇经济分区 规划形成沿江经济区、丹-博经济区、大公圩经济区3个城镇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与结构构建“1+2+6” 中心城副城中心镇的三级城镇等级体系。1个中心城,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06万人左右,建设用地约为110平方千米。2个副城:姑孰,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4万人左右;建设用地约为14.5平方千米;博望,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2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约为20平方千米。6个中心镇:向山、太白、石桥、黄池、年陡、江心,共22万人左右,建设用地为22平方千米左右。依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2010-2015),在马鞍山当涂太白、年陡镇境内规划15平方千米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淮北1. 发展目标近期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10年末全市GDP达到450亿元(按当年价计,以下同),人均GDP达到27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达到5:60:35,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经济效益良好,高新技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地区性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地位基本形成,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远期GDP年均增长10以上,2020年全市GDP达到1500亿元,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达到3:52:45,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2. 发展战略通道利用战略: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地缘优势产业,发挥区域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集聚效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外向拓展、区间联合、市域整合等手段,整合内外市场,塑造城市整体形象,与徐州、宿州等城市开展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协作。多元化发展战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一信息化促进现代化,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环境优先”的思想,形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机制。有选择的提高技术和环境的准入限制,以提高产业层次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庆城市性质为: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主要职能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商贸物流中心,安徽省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安徽省以石化、轻纺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基地。 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宜居城市、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旅游胜地。 安庆市域规划总人口规模:2015年为656万人左右,2020年为675万人左右,2030年为710万人左右。 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为52%,2020年为58%,2030年为72%。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5级:市域中心城市,1个(安庆中心城区);市域次中心城市,3个(桐城、潜山、宿松);县域中心城市,5个(怀宁、枞阳、望江、太湖、岳西);中心镇25个;一般镇42个。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从分散型向点轴集中网络型转化,呈“一圈两带一轴”的布局。“一圈”,即安庆中心城区与枞阳、怀宁县城及周边海口、月山、茶岭等城镇共同组成圈状的安庆中心都市区。“两带”,即依托长江水运和规划的江北高速公路形成沿江城镇发展带;沿沪渝高速、合九铁路的山前平原城镇发展带。“一轴”,即安庆沿206国道和318国道纵向延伸的至怀宁、潜山、岳西的 “安怀潜岳”城镇发展轴。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由“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国道、省道构成区域的快速公路交通系统,连接各县(市)城区的公路建设,提升道路等级,加强国道和连接各中心镇的一级公路建设,尤其是加强各发展轴线的通道建设。区域过江通道规划12处公路跨江通道和1处铁路跨江通道。宿州1、城市发展目标与区域谋发展,与区域共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实现集约增长和效率增长,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将宿州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宜创业与居住的区域中心城市。2、城市发展策略(1)产业集群中心化。以中心城市为载体,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宿州市在区域中的经济竞争力。(2)空间一体重点化。通过城市空间的一体化发展,注重分工协作,合理选择重点发展区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3、城市发展职能中国中部地区新兴的制鞋业和纺织服装业基地;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现代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基地;面向华东地区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省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流通中心;皖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4、城市性质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加工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安徽省新兴的煤电化产业基地,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5、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75万人;远期(2030年):110万人。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为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人;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1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人。淮南1、城市性质定位本次战略规划进一步研究了淮南的城市定位和职能。其内涵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华东战略性能源基地,安徽省北部战略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合肥经济圈重要城市;转型为宜居、宜游、宜学、宜业的新型智慧能源城市。2、产业转型路径本次战略规划提出淮南应构筑多元产业集群,走复合式转型道路。提升发展以高效煤电与新型煤化工为主的主导产业集群;接续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合淮同城产业走廊与淮蚌合作产业走廊;重点培育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群,重点发展淮阜山水旅游走廊,持续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3、调整人口规模伴随高城镇化率和逐步式微的人口红利,要以“精简城乡结构层次,实现乡村精明收缩;吸引要素集聚,促进中心城镇繁荣”为淮南当前城乡空间优化的基本指引。至2030年,市域直接辐射圈总人口规模有可能达到270-300万人,城镇化率达85%。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020年为165万(现行总规指标),2030年达200万。4、优化市域城乡空间体系淮南市城乡空间结构,将由现行总规的“一主两副四片区”逐步演变为“一主两副、三片区四走廊”。一主即中心城区核心区,是淮南市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凤台县城为西部副中心,以发展能源、煤化工、生态旅游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空间发展衔接寿县,突破行政区划视其县城为南部副中心,以生态旅游、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为主。三城即中心城区、凤台县城及寿县县城。四廊即指与产业空间布局紧密结合的合淮同城产业走廊、淮蚌合作产业走廊、淮(凤)阜山水旅游走廊、淮(寿)六历史文化走廊。5、调整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逐步构筑“一河映三山,四水筑四城”的空间格局。东城即以田家庵和大通区为主的东部商贸综合区。依托田家庵安成经济开发区、田家庵城区、淮南经济开发区和淮南东站区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未来更强调发展商贸金融、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南城即以山南新区和谢家集区为主的行政商务区和战略新兴区。依托淮南高新区、山南行政商务区、南部科技服务城和合淮工业走廊共建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未来更强调发展金融保险、文化教育、交通集散、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西城即以大八公山旅游,淮河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区。依托八公山区、李冲乡和豆腐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西城将与一水之隔的凤台县城和一山一湖之隔的寿县县城,共建同山共河的空间结构和景观体系,加强三者之间的区域交通衔接。北城即以北岸新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平圩经济开发区和袁庄为主的绿色能源区。发展新型煤电化产业、煤炭装备制造业及能源科技、能源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北城强调产城融合;同步推进北岸新区建设和塌陷区治理,打造泥河生态走廊。6、优化城乡综合交通本次战略规划充分考虑并梳理周边区域性交通设施与淮南城乡交通的对接。依中原经济区规划,新增沿淮铁路,北接蚌埠,南联商杭客专;新增规划高速公路向北直达规划皖北机场;同时,在潘集区泥河以南增加高速连接线,贯通绕城高速公路。此外,加强各区之间的快速交通以及淮河跨河交通,通过等级提升和局部改线,充分梳理并改善城市快速路与干线一级公路、重大交通性主干道与一级公路的衔接。结合轨道交通规划,根据本战略规划提出的空间发展格局,未来拟建设6条轨道交通线。1号线联系淮南东站和淮南南站;2号线向西联系凤台县城;3号线向南联系寿县县城;4号线向东延伸至高塘湖;5号线为城市核心区环线;6号线向东至上窑风景区。7、凸显山水景观特质本战略进一步优化淮南的山水文化特质,提出“三山四水筑淮南、双横双纵织五彩”的生态景观格局,进一步确保中心城区各组团及周边县城均能由自然山水走廊获得绿色屏障。三山即指舜耕山、上窑山、八公山;四水即指淮河、高塘湖、瓦埠湖和泥河-花家湖;三城即指中心城区、凤台县和寿县;双横即指淮河沿淮景观带和八公山-舜耕山山景景观带;双纵即指花家湖-瓦埠湖滨水景观带和泥河-高塘湖滨水景观带。亳州亳州市城市性质确定为: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商贸、旅游、食品工业为主的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其主要职能有:1、亳州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承担着保证全市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领导和行政管理职能。2、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是著名的古城,已有3000多年历史,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其它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保护和弘扬亳州市的历史文化,应是城市主要职能之一。3、商贸城市。亳州是省际边境城市,又享有药都美誉,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已具有历史传统和规模,享誉国内外,又由于它地处独特区位条件,贸易发达。所以商、贸、工应是城市主要职能。4、食品工业城市。亳州市工业经济经过50余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目前以酒业为支撑、化工、机械为两翼,造纸、医药、建材、烟草为后备的工业经济格局,白酒酿造企业主要有古井酒厂和高炉酒厂,此外还有一批乡镇办、个私办中小酒厂,其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0%,贡献能力占全市工业的90%,根据亳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与对策,白酒工业要摒弃粗放型经营方式,追求集约化经营目标,适应国家“限制总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供求平衡”的白酒发展策略,稳定10万吨生产规模,走“科技兴企、多角开发、复合经营、综合发展”的路子,在新一轮市场份额再分配中争得一席之地。此外,亳州市为一个较典型的农业大市,集“粮、油、棉”生产大基地,黄牛养殖“金三角”和山羊改良示范区于一体。粮、棉、油、畜、禽、蛋储量十分丰富,向纵深加工的层次多、潜力大。食品工业除稳定酿酒业外,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1)积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的粮油加工;2)积极运用畜牧改良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的肉食加工业;3)积极引进、吸收和开发、利用方便食品速冻(成)食品、妇幼食品、老年食品、营养保健品、绿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技术,不断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符合各层面消费群体需求的精制食品。综上所述,食品工业为亳州市重要职能之一。5、旅游城市。亳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博大精深的老子、庄子思想和源远流长的汉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旅游资源。拥有一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和两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涡阳、蒙城),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同时,以“三花”(牧丹、芍药、桐花)和涡河水上生态旅游为代表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近几年来,随着旅游投资规模的加大,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旅游接待能力正在改善,1999年初,亳州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地级亳州市的成立,将为亳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张力。通过加强与曲阜、开封、商丘等旅游城市的优势互补与协作,形成曲阜、开封、商丘、亳州旅游热线。6、皖西北中心城市之一亳州市地处皖西北,与河南省接壤。亳州北有商丘,南有阜阳,目前地级亳州市刚成立,与商丘、阜阳相比,各具特色,加快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竞争力和幅射力,使其成为皖西北中心城市之一,形成大京九铁路线上阜阳、亳州、商丘协调发展的格局。亳州市的加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省边境竞争实力,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肩负着带动和辐射皖西北地区特别是市域“三县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阜阳(一)空间结构形成“强核多心三组群”的多层级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周边城镇密集区为市域城镇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四周辐射。强核:中心城区。多心:界首市区、颍上县城、太和县城、阜南县城、临泉县城。三组群:中部综合型城镇群:由阜南县城、太和县城、西湖镇、程集镇、滑集镇、闻集镇、田集镇、三塔镇等小城镇组成的中部专业化城镇群。东部特色专业型城镇群:由颍上县城为市域东部的中心,包含迪沟镇、杨湖镇的旅游商贸特色及北部的工矿城镇特色,形成阜阳东部特色专用型城镇群。西部门户商贸型城镇群:界首市区、临泉县城、光武镇、杨桥镇、泉阳镇等小城镇组成的西部门户城镇群,是阜阳市域衔接豫东南的重要门户及商贸产业平台。(二)规模等级结构形成四级城镇体系。(1)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规模200万人。(2)次中心城市5个,包括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南,人口规模为4560万人。(3)重点镇30个,其中一级重点镇5个包括宁老庄、程集、插花、袁寨、王店,各镇人口规模610万人;二级重点镇25个,包括闻集、行流、伍明、口孜、正午、杨楼孜、光武、陶庙、泉阳、三堂、李兴、税镇、倪邱、迪沟、杨湖、滑集、杨桥、鲖城、三塔、黄岗、田集、八里河、西湖、三合、袁集,各镇人口规模36万人,。(4)一般镇39个,市辖三区5个,界首4个,太和8个,颍上7个,临泉7个,阜南8个,各镇人口规模0.51.5万人。表格1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2030年)等级城镇个数(个)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名称中心城市100万1200阜阳城区次中心城市4560万5282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南重点镇一级610万540宁老庄、程集、插花、袁寨、王店二级36万2580闻集、行流、伍明、口孜、正午、杨楼孜、光武、陶庙、泉阳、三堂、李兴、税镇、倪邱、迪沟、杨湖、滑集、杨桥、鲖城、三塔、黄岗、田集、八里河、西湖、三合、袁集一般镇1.5万3928市辖三区5个,界首4个,太和8个,颍上7个,临泉7个,阜南8个合计75630(三)市域城镇职能结构以城镇主要职能和特色将市域各城镇分为综合型、都市型、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和农村服务型等六种类型。以综合型城镇为枢纽,以专业和特色型城镇为发展支点,形成城镇协调发展的职能结构。表格2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2030年)等级职能类型城区、镇名称数量城镇人口(万人)中心城市综合型中心城区1200次中心城市综合型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南545-60重点镇30个以及一般镇39个都市型宁老庄、插花、袁寨、袁集、王店、三合、程集73-10工业型李兴、行流、口孜、杨楼孜、陶庙、泉阳、倪邱、滑集、杨桥、黄岗10旅游型西湖、八里河、迪沟、田集、王家坝5商贸型杨湖、三堂、税镇、正午、伍明、闻集、三塔、光武、鲖城9农村基层服务型其它小城镇380.5-1.5合肥1 城镇化发展战略 强化合肥的区域中心地位,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优化配置区域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有效发挥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作用,加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加强与淮南、六安等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协调,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构建市域统筹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形成以城镇密集区为中心,与东部、西部、北部综合发展区一体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 产业化发展战略 (1)合肥市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支柱产业发展强劲 这几年,合肥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做大做优做强产业基础,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新兴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软件、动漫、电子信息服务外包、集成电路等多个产业发展基地,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在我市的顺利动工,打造了我市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市成为国家“十城千辆”工程的重要支撑力量;公共安全产业在反恐安全、火灾安全、信息安全、矿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电力安全等领域,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3)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近两年,随着招商引资步伐的深入,重大项目储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给我市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产业发展战略 1)壮大提升优势产业。产业提升是合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要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大力提升优势产业。以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家电研发制造基地,世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和汽车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新型平板显示、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5个千亿级产业,打造化工、冶金、新材料、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5个500亿元级产业,扶持发展1家1000亿元、2-3家500亿元、20家百亿元企业,形成一批全国行业内龙头企业。 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现有和潜在的优势,选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药医药和公共安全等六个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群。启动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工程和专项,加快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物流、会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合肥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3)中心城区产业空间布局选择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应该顺应历史的选择与发展趋势,结合现实的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东部为传统的工业基地,工业传统及设施条件均良好,特别是东部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应该重点发展传统产业、物流加工业等。 城市西南部是现在发展良好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结合城市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具备成为新兴产业基地的客观要求,应重点发展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并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实施本地转化的平台,是合肥最为重要的产业基地。 城市西部自然环境良好,又有科学文教区的建设传统,应该以新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有机整合科教资源,大力发展科教产业,成为城市的研发基地,并适当发展旅游产业。 北部生态敏感度较高,不适合污染工业项目的布局,应该结合该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以及居住产业的发展。 城市南部环境好,是城市滨湖发展理念的体现实体,应适当控制工业企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居住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 城市中心区应集中力量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3 空间发展战略 31 合肥都市圈发展构想 (1)关于合肥都市圈的理解 基于区域发展以及省内发展重心的要求,有必要以合肥为中心,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内部分协作和城乡统筹发展,以此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合肥都市圈的形成有利于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合肥的区域中心地位,有效发挥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 合肥都市圈应该是合肥立足于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效融入区域合作的空间载体,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结构系统。 合肥都市圈应该充分依托合肥主城的辐射能力,与其边缘地区一体化发展,协调周边城市发展,进而实现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目的。 合肥都市圈应积极运用区域都市圈规划理论,由极化发展走向网络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发展过程。 (2)合肥都市圈的三个空间层次 内部圈层中心城区,合肥中心城区及其拓展范围; 中部圈层外延拓展区,以半小时交通距离为划分依据,基本圈层半径为50公里;外部圈层协调发展区,以一小时交通距离为划分依据,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 合肥都市圈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心集聚阶段重点发展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应该在300400万人。 轴向生长阶段重点是在中心城区外围,沿交通轴线连片拓展,形成都市区,人口规模600800万人。 都市圈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完善都市圈的结构与体系,人口规模在2000万以上。 这一发展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心扩散的单向发展模式,而是一个双向的发展模式。最终合肥通过都市圈与南京构成合宁联动发展的态势,并实现立足皖中,辐射皖北,联动皖南的战略设想。按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考虑,至2020年,城市发展主要是处于中心集聚阶段,并且有可能在规划期末过渡到轴向生长阶段。 32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合肥的城市空间拓展经历了单中心发展、三翼拓展、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模式,目前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确立,合肥的空间拓展呈现出内部“摊大饼”,外部指状无序发展态势。 根据合肥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建设传统以及都市圈的空间发展策略。合肥城市空间的拓展应体现中心集聚轴向拓展的根本思路,真正在城市未来的长期拓展空间领域确定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策略。 本次规划根据城市建设传统与现状发展趋势,契合合肥都市圈长远的发展框架,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出“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既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一个主城是指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及312国道之间的城区,主要负担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四个外围组团分别是东部组团(包括店埠、撮镇、桥头集);北部组团(包括三十头、双墩、磨店);西部组团(包括南岗、小庙、桃花);西南部组团(包括严店、上派镇)。一个滨湖新区指在巢湖东北岸建设滨湖新区(包括包河工业园区)。在城市各组团之间保留有城市生态廊道和绿色过渡空间。 “141”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是城市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空间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突破行政区划束缚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该框架不但对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规划期以外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和控制作用。同时,该框架不但指导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拓展,也指导城镇密集区范围内的城市空间有序拓展。 4 生态发展战略 41 现状与问题 合肥市生态环境总体处于相对良好状态,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突出表现在水生生态系统趋于退化,生态示范区未形成规模,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弱等方面。 具体存在问题是:城市绿地增速偏慢,城区绿地分布不均,楔形绿地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不佳,污染严重。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不科学、粗放、低效率,导致大量宝贵水资源被浪费,同时又导致高污染排放;江淮分水岭地区植被低,水土流失有加剧趋势,危害甚大。乱开采矿石及滥砍滥伐林木现象在三县时有发生,造成局部地区严重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土地超载、土地退化,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土地酸化趋势明显,水体受到广泛污染,农膜残留量对土壤污染逐年加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森林总量少,覆盖率低,使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工矿开发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林业用地被侵占、蚕食。 42 生态发展战略重点 (1)对城市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相应制定不同的管治策略,保障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构筑生态体系,城市拓展阶段与生态保护措施相配合,建设城乡生态网络。 (3)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对农村禽畜排泄物管理,制止其直接排入河道,大力发展有机肥。加大城乡水环境治理投资力度,禁止污水直排河道;运用高新技术治理水环境。建设节水型城市。改造现有自来水厂,分期分批建设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管理。(4)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节上,严格执行排放强度准入制度,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生产环节上,强化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上,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生态生态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5)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设备。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 (6)对于城市重要的生态区域、生态廊道、生态隔离区段制订绿线保护政策。 43 生态发展战略思路 (1)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 根据合肥发展的地域自然条件、地域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目标等要求,合理安排工业发展布局,化工、机械等污染较大的工业严格控制在城市东部地带,继续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2)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 竭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把重点放在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上;更新落后的老设备,淘汰落后工艺;加大重点污染行业的环境保护投入;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逐渐按污水类型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生产力布局优化。 (3)确立与城市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地位 重点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 (4)大力宣传和树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 首先是树立起环境道德观念,就是要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基础作为人类的环境道德准则。其次要加强全民包括领导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宣传,使公众感受到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利益所在,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去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44 生态发展战略对策 划分三种生态功能区,确立不同用地区域的管治策略。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根据生态功能差别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并按照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相应保护、管理、建设,以构造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区域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为合肥市的生态建设提供生态架构。 合肥的城市建设应体现良好的城市建设传统,对原有的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有所继承,并发扬光大。城市建设拓展与老城区改造相结合,并注意对自然山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中有多条生态廊道绿楔贯穿,主要的环境敏感地带在于山水之间,特别是北部的江淮分水岭及水源集水区;两山一湖成为城市中的重要绿色斑块;其他具有生态维护基础的地段基本上沿现有的河流水系分布。因此,城市空间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创造适居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空间生态体系构建是在更大的空间概念上构筑生态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和蓝色生态网络。通过生态功能分区对城市建设中不同的地段予以有效的控制。特别需要明确立法保护区域、建设标准引导区域和城市建设控制区域。另外,城市拓展阶段与生态保护层次相配合。从园林城市走向山水城市,创造适居的人居环境。生态体系的构建原则为保护山,利用水,增加绿。六安市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行政辖区,即五县、两区以及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 2、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近期(2005年)达26,城镇人口150万;中期(2010年)达35,城镇人口192万;远期(2020年)达50,城镇人口305万。 3、人口控制规模 由于六安是劳务输出大市,按照异地城镇化,综合增长法,趋势外推法预测,六安市域的常住人口为:近期(2005年)580万人;中期(2010年)590万人;远期(2020年)660万人。 4、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体系。 城镇的规模结构规划分为50万人以上、2050万人、1020万人、510万人、25万人和2万人以下6个层次。 重点城镇人口规模:六安城市60万人;舒城县城20万人;寿县县城25万人;霍邱县城25万人;霍山县城15万人;金寨县城15万人;叶集镇15万人。 5、城镇空间结构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重点解决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及区内空间点轴系统组织。规划城市点轴系统的组织为:一个主要集聚区(中心城市集聚区),五个次要集聚区(寿春正阳集聚区、梅山叶集姚李集聚区、舒城龙河杭埠集聚区、霍山佛子岭与儿街集聚区、霍邱马店集聚区),以中心集聚区为核心,以312国道,宁西高速公路,宁西铁路为横轴,203省道和南部的105国道为纵轴构建十字形主轴线,并通过环状联络线加强外围集聚区和主要城镇的联系。实现城乡协调有序发展。 6、城镇体系发展模式 本次规划综合集中的点轴式和分散的均衡式发展两种模式的特点,针对六安市城镇发展的早期向心集聚的现状特征,采取兼有集中和分散特征的多中心集聚发展模式,把集聚区作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增长中心。滁州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预测滁州市2010年总人口455万人,2020年480万人。城镇化水平预测:2010年,44%;2020年,60%。(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空间结构:未来滁州将形成“一区三轴”的扇形空间模式一区:一个城镇密集区,也是一个大核心。由滁城、来安、全椒、乌衣组成的大滁城地域。三轴:滁、来、全、天发展轴,滁、乌、明、凤发展轴,滁、定发展轴。发展轴:“两主一副”主轴:滁、来、全、天发展轴,滁、乌、明、凤发展轴副轴:滁、定发展轴。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滁州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为滁州中心城市滁城,发展为95 万人口的大城市。第二级为天长、明光、全椒、定远、来安、凤阳、南谯(乌衣)等各县域中心城区7个,人口规模达到1530万人。第三级为一些现状规模较大或发展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其规模级分为510万的炉桥、铜城、古河、汊河。25万的半塔、武店、二郎口、藕塘、汊涧、张桥、秦栏、张八岭、管店、沙河两个等级,共14个。第四级是2万人以下的其他建制镇,共36个。二、大滁城地域城镇发展规划(一)大滁城地域构成大滁城地域由滁州市琅琊、南谯二区和来安、全椒两县构成,总面积为4472平方公里。在大滁城地域统一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城镇密集区,提高区域竞争力。(二)大滁城地域城镇空间结构以滁城为主中心,全椒、来安、乌衣为副中心,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路为交通联络线,在规划期内,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空间结构。一主:以滁城为主中心;三副:来安、全椒、乌衣为副中心;多点:在滁州市区及来安、全椒县域,分布众多小城镇。(三)发展规模近期规划2010年城市总人口87万人(滁城55万人、来安12万人、全椒15万人、乌衣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8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市总人口157万人(滁城95万人、来安22万人、全椒25万人、乌衣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7平方公里。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一)城市规划区本次滁州城市总体规划将琅琊区、南谯区、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划定为城市规划区。规划区面积1404平方公里。(二)城市性质滁城城市性质为:皖东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新兴旅游城市。(三)城市规模2010年城市规划总人口55万人,建设用地在55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城市规划总人口9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总指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四)城市总体布局1、滁城总体布局结构:规划滁城为三大片区六个组团和一个风景区构成的开放型、生态化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三大片区是滁西、滁东、滁南,片区之间由铁路、河流、生态绿地分隔,并由环路和城市快速道路相连;六个组团是老城区组团、城西组团、城南组团、高速铁路站前组团、城东组团、城北组团;一个风景区是琅琊山风景区。六个组团的功能如下:老城区组团:铁路以西、明光路以北划为老城区,是一个特别的城市组团。对于老城来说,主要是疏解中小学校,市级办公和大型的商业设施。规划疏通环城水系,保护老城的道路网格局。老城中主要是安排旅游、文化、休闲、居住、小型商业设施用地。城西组团:铁路以西、明光路以南、花园路以北的用地为城西组团,是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综合片区。城南组团:环滁西路与京沪铁路、花园路与外环路之间的用地是城南组团,主要布置市级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工业、仓储用地。新城市中心区布置在城南组团城市双中轴线之间。城东组团:铁路以东、外环北路以南为城东组团,是以工业为主的组团。高速铁路站前组团:高速铁路站前为高速铁路片区,主要布置工业、公共设施、居住用地。城北组团:外环北路以北、蚌宁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北组团,主要布置工业、物流、居住用地。琅琊山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城市郊野公园。2、水系整理:在尽可能保护自然水网的前提下,对现有水系要加以适当的整理。滁东的湖泊渠道要尽可能沟通起来。滁西琅琊山的山洪应该通过水库和截洪渠引导到南部的低地汇入清流河,新建的小区中都有活的水面,使将来的城市四面有水,使整个城市的大格局和古城的水景观格局相互呼应。3、滁城中轴线:将新安路向南延伸至对高速铁路客站,作为滁城的第二条中轴线,和南谯南路共同形成双中轴线的城市结构。4、老城整理策略:老城整理的重点是重新沟通环城水系;适当搬迁人流量、车流量大的用地,疏解、减轻交通压力,改善环境。一些市级办公用地搬迁以后,可以改为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如图书馆、民俗博物馆等。5、规划迁出滁西片区的军事训练场。巢湖(一)市域城乡统筹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指导,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大项目为突破口,增强县域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 促进市域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重点城镇的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力和吸引力。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的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蔓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二)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 (1)市域产业发展战略 结合巢湖市域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分布以及主要交通干线布局等基础条件,引导产业集聚,构筑以“产业转移集中区”为主要载体的“一带三组团七产业区”市域产业空间总体布局框架。一带是指沿江产业发展带,三组团是指省直管“产业转移集中区”中重点打造的二坝、姥桥、沈巷等三个产业组团,七产业区是指省直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中区、高沟电线电缆产业聚集区、巢含综合工业聚集区、历阳乌江工业聚集区、庐西休闲产业聚集区、庐南工矿加工聚集区和同大白山特色产业集聚区。(2)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拥湖沿江、强化核心、三区协同、多极联动、区域协调、合理分工”,并且形成“两带三轴三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拥湖沿江”的战略目标是强化 “环巢湖城镇发展带”和“沿江城镇产业发展带”两带,充分利用巢湖岸线资源,优先发展巢湖北岸的城市综合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注重南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的进程;同时依托皖江岸线资源,贯彻实施“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进而在皖江北岸形成百万人口城镇聚集区。 “强化核心”战略是指依托 “合巢芜城镇产业发展轴”、“合巢宁(马)城镇产业发展轴”和“合铜黄城镇产业发展轴”的集聚功能,进一步强化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心城镇的集聚,增强中心城镇的竞争力和辐射力,进而提升巢湖城市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龙头作用。 “三区协同、多极联动”战略中的“三区”是指“巢含发展一体化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一体化区域”、“庐江发展一体化区域”。 “多极”是指多发展极点,包括“巢湖含山城镇集聚区”、“黄麓中庙城镇集聚区”、“无城高沟城镇集聚区”、“二坝沈巷姥桥城镇集聚区”、“历阳乌江香泉城镇集聚区”、“庐城万山汤池镇城镇集聚区”、“庐南工矿城镇集聚区”、“同大白山城镇集聚区”。要积极培育各极点并形成城镇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人口、产业等资源的集聚,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区域协调合理分工”的战略目标是从区域高度统筹巢湖市域的城镇化发展,重点推进皖江北岸、巢湖北岸、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沿线等地区的建设发展,实现人口及产业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和空间对接;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巢湖水环境及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治理工作为重点,通过空间管治等措施来确保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跨区域交通,包括京福高铁、商杭客运专线、庐铜铁路,以及沿江港口和过江通道等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交通设施服务区域的一体化。(三)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以提高市域城镇化质量为目标,以“优化城镇布局、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重点城镇、合理发展一般镇”为指导思想,以 “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乡)” 为四个等级,完善城镇的等级结构。(四)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的规划目标是建构4个规模等级。其中,级:人口=50万的大城市,即巢湖市中心城区;级:人口20-50万的中等城市(镇),为4个县政府所在城镇以及二坝镇;级:人口5-20万,包括4个小城市(镇);级:人口5万以下,包括56个建制镇和5个乡集镇(五)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按市域各城镇的比较优势和在区域中的定位,规划分为5种职能类型,即综合型、交通型、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同时保留乡集镇的农业型职能)。支持城镇的差别化发展,旨在引导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六)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标准 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总体原则,确定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基本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分别为人均建设用地90.1-105.0平方米和人均建设用地105.0-120.0平方米。(七)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铁路网规划 京福高铁(巢湖段):京福高铁从京沪高铁的蚌埠合肥巢湖(市区、无为)铜陵黄山江西上饶福建福州。 庐铜铁路:该铁路经合肥南站引出经庐江、无为,利用京福高铁公铁两用桥到铜陵。该铁路作为一条重要的煤炭、原材料运输通道,将沟通从漯河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