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疗器械项目推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8959468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医疗器械项目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复旦大学医疗器械项目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复旦大学医疗器械项目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2页 共32页复旦大学医疗器械项目推荐一. 经皮微创计算机辅助脊柱手术系统的研发项目简介:在临床手术中,每年都有大量的脊柱手术需要完成。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50,000例的脊柱腰段手术,耗资达到60亿美元之多。调查发现,在脊柱腰段手术中,椎弓钉固定术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手术结果却有21%31%是椎弓钉将骨膜打穿,甚至可误入椎管内造成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因此,提高脊柱手术的完成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手术过程中若能够提供脊椎和椎弓钉相对位置的三维(二维)图像,可以给医生提供清晰的位置信息,利于手术过程的精确控制和准确高效地完成手术,提高脊柱手术的成功率和质量。同时,在手术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有可能通过手术器械直接进行固定物的置入,减少创口尺寸。因此,建立一套计算机辅助脊柱手术导航系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保证手术准确性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的术中创伤。2)由于研发中将推出信息融合、点面结合配准、CT非接触自动配准、C-Arm图像变形校正等技术,使研发出的产品精度高于其它同类产品。课题目前完成脊柱外科导航系统的样机研发,样机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测(国医检(设)字ZC2007第361号);完成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 正在注册国家III类医疗器械,根据药监局要求,补充部分临床实验结果。市场前景:经皮微创脊柱导航系统是将多种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是传统外科手术理念上的巨大进步,是对普通脊柱手术导航系统的重大改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的新贡献,符合当前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无论给医生还是病人都带来极大的益处,手术导航系统给临床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减小了手术切口,减少病人和医护人员的X射线辐射,也减少了病人失血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从目前进入国内市场的手术导航系统产品来看,它们的价格都非常昂贵,只有极少数国内大医院购买得起,使用费用很高,因此,临床广泛使用受到限制。由于我们开发的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大大减少了医院的投资,在中型以上医院就可以得到应用,造福于广大患者。同时,也将推动我国数字化医疗器械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ZL200710173878.5一种手术导航系统中X射线透视图像标定方法:该专利是有关脊柱导航中X线标定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的实用新型2项:1)ZL200920073306.4脊柱微创手术导航专用X线图像校正靶。该专利具有下述优点:能够被红外空间定位仪跟踪,可以用于C型臂X光机的X线图像校正,同时结构紧凑,加工的精度可以得到保证。2)ZL200920073305.X 脊柱微创手术导航专用快速接头。该专利具有以下优点:脊柱微创手术导航专用快速接头在脊柱手术中,能方便地更换固定手术需要用到的锥子、开路器等穿刺、植入用手术器械。手术过程中,更换不同的手术器械,通过跟踪参考架,空间定位仪都可以跟踪到其头部进入脊柱的位置,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二.新型悬吊式仿生型PET人工韧带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简介:本研究项目主要应用于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中,以交叉韧带重建为主的各类韧带重建。目前只有法国LARS 韧带通过欧洲CE 认证和中国SFDA 认证,而国产自主人工韧带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自主研发国产化人工韧带可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地位,大大下降百姓医疗成本,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ACL 损伤患者治疗水平和效果显得极为重要。建设目标: 1与国内纺织相关专业高校合作,利用PET 聚酯纤维编制完全国产自主的人工韧带产品,申请相关编织专利及产品发明专利;2. 在成功自主编制人工韧带的基础上,对PET 韧带进行分段涂层(骨道部明胶/HAp 涂层,关节腔部SF 涂层),以促进韧带骨道内腱骨愈合和关节腔内自体诱导,从而大大提高人工韧带重建ACL 手术的成功率;3. 在成功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改善腱骨愈合的基础上,采用悬吊式固定方法优化人工韧带的外形设计并制备新型悬吊式分段涂层的生物型人工韧带;4. 与国内龙头医药企业合作,进行符合SFDA 要求的人工韧带产品的相关体外细胞学、生物力学、体内动物实验;5. 严格按照SDFA 植入物3 类器械要求,进行相应的人体临床实验和安全性观察,做好报批的准备。力争研制出国内首个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符合相应生物力学要求的新型悬吊式人工韧带,最终可投入临床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市场前景:美国每年有40 万ACL 损伤病例,相关治疗费用达70 亿美元。我国运动员ACL损伤的患病率为0.5-10.5,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的发展,ACL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应用LARS人工韧带逐渐增多,从2004年8月第一条LARS人工韧带在华山医院成功使用至今,每年以200%的速度扩展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已销售超过8000 余条。因此,若能研制出国内首个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符合相应生物力学要求的新型悬吊式人工韧带,并最终投入临床应用即可获得极大的市场价值。知识产权:现已完成新型悬吊式人工韧带的初步设计并获得两项专利(人工韧带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920211687.8;人工韧带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00930229804.9),一项编织结构相关专利正在受理中(人工韧带用材料,受理号:201110358316.4),另有五项人工韧带的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获奖情况:本课题“新型悬吊式生物型PET 人工韧带的研发”受到863计划(课题编号:2007AA021902, 2007AA021903)、973计划(课题编号:2009CB930000)、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编号:1052nm03701)、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基金编号: 11JC1401700)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81271958)资助。三. 睡眠物联网医学诊治器械和新技术研究项目简介:中国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三千万,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发生夜间猝死,但是三分之二以上被漏诊。中山医院和凯迪泰联手打造世界领先的 “云加端物联网睡眠医学”,带动社区医院开展 “睡眠的早期诊断和现代管理”,每年服务数十万人次以上。具备独具一格的发展战略:云联睡眠专家,端享现代医疗;掌握利国利民的创新战术:云加端,诊加管,专带社,共发展。云加端:云加端物联网医学技术;诊加管:即诊断,又管理;专带社:由中山医院和某些有基础的大医院专家带领社区医师通过云加端物联网医学技术及早诊断和共同管理患者,使患者到了所在社区治疗即等于到了大医院。市场前景:建立睡眠物联网医学诊治器械和新技术研究中心。包括研发设备:诊断和管理睡眠呼吸暂停的无线传感器的“端”设备和智能计算机分析 “云”平台的软件,通过采集、分析相关生理参数。建立示范基地,可在家庭或社区中完成多导睡眠图检查和诊断,并实现无创通气的参数滴定和监护,最终达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目的,改善患者预后和节省医疗费用,医师为病人早期诊断,云加端联动,既减少大医院人满为患,又为社区医师解决了无法诊治睡眠疾患的问题。产生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知识产权:专利名称专利号远程呼吸监护医疗系统实用新型:ZL 2009 2 0078022.4一种用于建立心肺功能辅助分级预警的系统实用新型:ZL 2010 2 0530814.3一种用于辅助模块化心肺功能监护的系统实用新型: ZL 2010 2 0530813.9一种用于肺功能指标辅助诊断的系统实用新型:ZL 2010 2 0530812.4四. 整形美容精细手术器械的系列研发项目简介:整形美容外科是当前发展速度最迅猛,最具广阔前途的临床外科领域之一,其中,新材料和新仪器对学科前进的推动力无疑是最大的。大型医疗仪器的研究和创新为原本属于治疗禁区,或者无法达到良好效果的疾病都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精细实用性手术器械的研发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这些器械是要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对特定使用目的的器械最具发言权,但是目前却普遍存在着临床需求与产品供应脱节的现象,医生无法将需求准确地提供给厂家,而厂家同样不清楚临床需求所在,所以只能提供常规的、几十年不变的各科室基本通用的手术器械。就整形美容外科来讲,不但对医疗器械有精细的要求,而且由于涉及体表手术的项目有几百种之多,各个手术对器械的要求又均有差别,临床工作需要的常规器械实际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个体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快研发针对每种治疗项目独特的精密器械设备。针对这个现状,研究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临床手术需求,研究出针对眼整形、鼻整形、乳房整形及微整形的系列精细化手术器械,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初步建立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并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加以完善。市场前景:研究者的总体目标是:立足整形美容外科临床需求,设计和生产创新型系列精细手术器械,并不断完善和增加新产品,最终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线。这些新型的医疗器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有利于保证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临床需求量巨大;器械中一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耗材产品,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有些产品不但应用在整形外科,而且在普外科、乳腺外科、妇产科、皮肤外科等均可以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更为重要的是,本系列器械均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可以直接参与进入国内外的产品竞争。知识产权:国家专利授权:1.一种不损伤睑缘和皮肤的新型去眼袋器械,专利号:ZL 201020622095.8;2.鼻整形术中的软骨缝合固定器械,专利号:ZL 201020622093.9;3.手术切口保护器,申请号:ZL201120343441.3;4.一种多点注射针头及注射器,申请号:ZL201120343145.3。获奖情况:“一种不损伤睑缘和皮肤的新型去眼袋器械”获得2012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奖。五. 一次性呼末供氧气管内导管(简称:供氧气管导管)项目简介:机械通气技术是现代临床医学(重症复苏、手术麻醉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技术,而气管导管则是机械通气必备耗材。目前临床现状是:临床麻醉较之重症复苏使用的气管导管(机械通气)量多之又多;而对机械通气技术中气管导管环节的三大问题(死腔量、重复吸入、呼吸阻力)的研究,麻醉则少之又少。目前所用(普通)气管导管自身结构的缺陷以及麻醉、复苏中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及麻醉、呼吸装置的重大影响,在解决死腔量、重复吸入时所采用的TGI“腔内位置”供氧技术,不仅没有减免反而增加了呼吸阻力,使得临床上麻醉、复苏中机械通气技术气管导管环节所存在的三大问题至今不能得到完善解决。“供氧气管导管”“壁内结构”供氧新技术,实施壁内结构供氧(吹气);在解决死腔量、重复吸入的同时不增加甚至减少呼吸阻力。从而同时解决了临床上麻醉、复苏中机械通气技术气管导管环节所存在的呼吸阻力、死腔量、重复吸入三大问题,是对TGI、ASPIDS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样品图片)市场前景:气管导管作为一种必需的一次性呼吸通气用品,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及重症复苏领域。“供氧气管导管”即“一次性呼末供氧气管(支气管)内导管”新技术, 是较普通气管导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更新换代产品。它的开发研究可填补国内外该领域临床研究空白;它的推广、应用即可提高医疗质量受惠于民。又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成果项目可做为普通气管导管的一个型号即“供氧型气管导管”进行开发、生产、营销;也可以开发出其衍生产品如:“供氧型弹簧管”、“供氧型支气管导管”等产品。“一次性呼末供氧气管导管”的投资价值分析(中国招商引资研究院评估),大于7年26个亿(中等规模生产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所有人:上海市浦东医院李占芳(中国)。获奖情况:六. 隐性血瘀诊断仪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简介: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风、心梗等)已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祖国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和心梗)是由于血瘀阻滞而致。而竭力寻找和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和心梗)发病前先兆,发出发病的早期预警信号,提前作出有效干预,乃是该项“治未病”课题研究之重点之重。目前,中、西医临床对已经发生的急发性或陈旧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明确诊断方法和技术已很先进(如采用核子影像术,血管造影术,彩色超声波术等),然而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还尚未发生前,患者处于“先兆前夕”,或称之为“隐性血瘀状态”,尚缺乏有效诊断方法。 “血瘀”或“隐性血瘀状态”能够导致“血脉不通”,进而引发中风或心梗的发生。因此,从中医学角度,要重点抓“血瘀”或“隐性血瘀状态”的预测、预治和预防。该项目着重研究开发用于诊断和发现体内“血瘀”或“隐性血瘀状态”存在,及中风、心梗发生之先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美国医学科学家发明的Chandler旋转环原理,设计、模拟血瘀形成技术,反映出人体血流变“浓、黏、凝、聚”特征状态,从而,根据血瘀形成指数,作出“血瘀”(此时临床上已有典型的相应症状或相应检查结果)或“隐性血瘀状态”(此时临床上尚无相应症状,且其他检查手段亦无阳性结果)存在之判断。市场前景:随着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增快以及饮食结构谱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将日渐攀升,而血瘀证是心脑血管病的常见证候。因此市场迫切需要能够早期诊断血瘀证的诊断仪器,做到早期预警,防患于未然,因此该仪器的市场应用前景良好。七. 自动多元化微流控免疫分析仪的研制项目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计全球3亿的哮喘患者中,其中50以上的成人及至少80的儿童患者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每年死亡人数25万以上,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同的国家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从1%至18%不等。目前的诊断主要借鉴临床诊断、过敏激发试验和皮肤试验,但是激发试验和皮内试验有一定危险性,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少、对患者绝对安全等优点,对临床诊断和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但是目前的诊断方法除了需要的血清量大、一次能检测的过敏原较少、操作时间较长和检测费用昂贵问题外,重要的是仍然没有我国原创的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低成本,高通量,和低血清消耗的过敏原检测仪器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工作并确定的多种国内外分布最广泛的变应原的基础,在微流控芯片以点阵的形式固定多种变应原,应用低背景免疫检测技术,完成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过敏原检测,研制高性能的体外过敏原自动检测仪器。市场前景:目前体外过敏原高通量快速分析仪器在国内尚无可投入实际应用的技术,国际上也只有极少数公司有产品推出,价格昂贵,实际测试效果、测量范围、测试速度并无详细报道。开发体外过敏原高通量快速分析仪器将填补国内空白,并且具有占领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知识产权:1. 基于免疫反应的微流控生物分析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0910247555.5)已授权;2. 重组尘螨二类变应原 (200610025388.6)已授权;3. 一种尘螨的培养方法 (200510023631.6)已授权;4. Microfluidic devices with chemical reaction circuits,PCT/US2005/044072,12/25/2005(该专利讲述了用于复杂的串行、并行反应的微流体芯片系统设计);5. Microfluidic sample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PCT/US2006/040276, 10/13/2006(该专利讲述了用于基于微流体芯片的自动微量采样系统);6. Method for microchannel surface modification, PCT/US2006/040505, 10/13/2006(该专利讲述了微流体芯片内部的表面修饰方法,和它在DNA、蛋白等生物分析中的应用);7. Integrated microfluidics for parallel screening of chemical reactions, PCT/US2007/005248, 3/1/2007(该专利讲述了基于微流体芯片的自动化的多路并行筛选系统设计);8. Microfluidic chips and systems for analyzing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ethods of us thereof, 11/19/2007 (provisional patent) (该专利讲述了基于微流体芯片技术的复杂的自动多路并行蛋白、基因分析仪器系统设计);9. 一种用于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的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0910247559.3);10. 一种用于石房蛤毒素(saxitoxin)的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0910247557.4);11. 一种用于烟气、唾液及尿液中可替宁cotinine的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0910247558.9);12. 一种用于富集空气中微生物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0910247559.X);13. 一种重组多主枝孢霉变应原Clah8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受理号:201010141209.1);14. 一种人源抗人IgE的抗体Fab片段、编码基因及用途 (201110325885.9);15. 基于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分析阿米巴抗体的方法及其应用(201110041607.0);16. 粉尘螨2类变应原特异的人源单抗IgG Fab片段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200910051875.3);17. 一种热带无爪螨的长期维持培养方法(201010545972.0)。八. 一种咽喉部局部麻醉用喷嘴项目简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一项半有创检查,其术前需进行咽喉部麻醉。目前主要采用喷雾法进行咽喉麻醉。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操作时,喷瓶的喷嘴伸入甚至接触患者口腔内壁,但咽喉麻醉使用的喷嘴消毒护理长期以来为临床所忽视,仅以75%酒精擦拭草草了事;此外,由于患者的咽反射作用常常发生呛咳,其唾液常常污染喷嘴并且喷溅于实施麻醉的医护人员颜面部,目前使用的喷嘴在设计上也没有也没有相应的防护装置,以上情况均存在医源性感染隐患;最后,由于咽反射的防止与缓解要求麻醉药物能够准确地作用于咽后壁及舌鄂弓,大多数患者很难配合将此部位暴露,因此理想的喷嘴应当能够协助患者更好的暴露麻醉药物需要作用的部位,并配有小灯用于改善医护人员实施麻醉喷雾时的视野。除了经食管超声之外,胃镜、气管镜及喉镜等软性内镜检查以及口腔科牙根尖片拍摄前也均需要进行咽喉部麻醉,其麻醉喷雾设备也均存在以上问题,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方便、价廉、有效杜绝患者之间以及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喷嘴装置。市场前景:目前接受经食管超声检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一次性喷嘴的研发则停于空白。因此,研制一种价廉、方便、有效的一次性咽喉麻醉喷嘴能够满足临床上的需求。鉴于该咽喉麻醉的临床应用广泛,一次性咽喉麻醉喷嘴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研制成本不高,具有良好的商业市场前景。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号:201220389876.6九. 一种经食管超声探头的保护套项目简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心脏超声检查开辟了新的窗口,由于探头位置的改变,由后向前,近距离扫查心脏深部结构,显示出清晰的图像,使心脏疾患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有所提高,因而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目前不但常规用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而且,对于心脏手术中的超声监护(如心脏外科开胸手术以及心脏内科对于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大部分都采用经食管途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涉及到探头的消毒护理。目前超声诊断室多常规采用新洁尔灭溶液等进行消毒浸泡。但是,鉴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患者对各型肝炎、艾滋病病毒等的恐惧心理,对经食管超声探头的保护套要求越来越多。特别在术中经食管超声监护时,由于时间紧张、经食管超声探头数量有限。除了经食管超声探头之外,胃镜检查探头等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患者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巨大隐患,临床上急需一种能方便、价廉、有效杜绝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保护装置。对经食管超声探头的保护套的要求最为迫切。市场前景:本研究的经食管超声保护套的优点为:1、操作方便,可迅速套在经食管超声探头上,并可迅速剥离;2、套体透明,可清晰显示经食管超声探头上的距离数据;3、可有效避免超声探头与被检查者内腔的直接接触,套体经灭菌处理,一次性使用,杜绝了病毒、病菌传染的可能性;4、能有效保护探头,防止探头的磨损,延长探头的使用寿命。本研究是对目前市场上已经批量生产的经食管超声探头隔离保护套的改良和优化。因此,本课题的技术风险较低,顺利完成的可能性较大。以2010及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食管超声检查的病例数估算,仅上海地区一年对经食管超声探头保护套的消耗量应在20000只以上,且鉴于目前国内市场上缺乏被临床医师满意认可的保护套,因此,本发明若投入市场,将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现有的国内和进口保护套将很难与本发明竞争。知识产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经食管超声探头的保护套,专利授权号:ZL201120128767.4。十. 荧光血气分析仪项目简介:每年国内外有大量的危重患者发生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有时还需进行体外膜氧合器的使用,因此迫切连续实时检测血气分析,以便为临床抢救提供及时参考。而目前国际上还缺乏公认、可靠的实时光纤传感器,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几乎空白。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实时监测血气分析仪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普遍性,心导管检查也日益普及,然而目前尚未有经心导管测定冠状动脉的设备,而在心导管检查的同时持续检测冠脉内的血气分析,对于了解局部组织代谢有重要的意义。而基于荧光技术的血气分析系统可以胜任这一工作。本发明采用荧光的方法检测血气分压,当血气分压在病理生理范围波动时,每个探头发出的荧光强度分别与相应参数的气体分压呈线性关系,且荧光强度稳定。样机(荧光法实时在线分析血气仪)包括探头、LED光源、光谱仪及其分析软件,其中核心部件是检测探头。利用荧光指示剂的荧光强度与血气分别呈线性关系的特征实现上述三个参数检测的目的。市场前景:本发明采用荧光光纤法,在体、实时检测病人血气值的动态变化,不影响血液动力学,具有灵敏、实时、准确、小型的特点。如能应用于临床,可极大地改善医疗监护水平,有于医护人员快速、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此外,本发明也可用于大气、土壤、海洋、太空等科学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知识产权:获得多项国内授权专利(201120082833.9;201120082862.5;201120059081.4;200510110731.2;200520046873.2;201020584801.4;201020584765.1;201020584802.9)。这些专利涵盖了三个感受器的成份和制作,荧光系统的设置等。十一. 一种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与应用项目简介:通畅引流不仅与引流管的放置技术有关,更主要的是与引流管的选择和维护密切相关。现有用于腹部手术的引流管主要有乳胶管、负压球、双套管。前者属于被动引流,后二者属于主动引流。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引流,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何时拔管?拔管以后会否再感染?拔管后积液继发感染怎么办?现有的乳胶管和负压球由于材料偏软,无法经原窦道口放置。而且,这两种引流管均为单腔,在冲洗压力下,感染性积液有向引流区域外弥散、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而双套管虽有一定的刚性,可经原窦道口放置,但柔软度不足,难以准确到位。虽然双套管亦有流入道和流出道,但流入道的冲洗液直接进入到流出道,起的作用主要是湿润,而无法对体内残腔进行冲洗。因此,如果有合适引流管,可以经原窦道放置,重新建立有效引流,则可作为重大手术引流管拔除后的过渡以预防残余积液感染,或者作为腹腔残余积液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理想的引流管还必须是流入道与流出道分开,不仅可引流,还具备冲洗功能,同时可避免单个腔道的冲吸使积液反复进入体内残腔,在冲洗压力下,向外弥散、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迄今为止,尚未有这种引流管,以及将这种引流管经原窦道放置,重新建立通畅引流,用于临床预防或治疗体内残腔积液感染的报道。市场前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进行转化研究及产业化,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解决经原窦道放置引流管,重建通畅引流以预防或治疗体内残腔积液感染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此外,由于能过通过重建通畅引流,避免因积液感染或脓肿形成进行的二次手术,抢救病患生命,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号:201210191445.3十二. 一种通气面罩中央面板项目简介: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往往需要紧急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尤其是伴有严重低氧血症者。但传统的经口气管插管方法采用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或光棒等器材,需要中断通气和供氧。现有的各种规格通气面罩可以在通气和供氧同时,仅能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法进行无创正压通气下气管插管,由于患者气道情况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插管需要较长时间,这更加恶化了患者的原有的低氧血症,导致机体缺氧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发生心脏室颤或心跳骤停等。由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时,只占据面部很小的空间,使得在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的这个过程中,面部扣上面罩进行辅助通气成为可能,现有的通气面罩无法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纤维气管镜和气管导管不同孔径变化时,既要保证可通过性,又要保证通气回路的密闭性。本项目涉及一种可装卸于常规通气面罩中央面板。用于危重患者实施不间断密闭通气和供氧的同时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市场前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院危重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如何针对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进行准确及时的抢救治疗,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该项目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能产业化,将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在审核期内。十三.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自动化局部枸橼酸抗凝装置 项目简介:本发明属血液净化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改良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方法。本发明第一次提出CRRT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时补钙需要分成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补钙量包括钙体外循环清除量和体内蓄积量之和,第二阶段仅需补充钙体外循环清除量。本发明方法能定量计算出CRRT时局部枸橼酸抗凝时枸橼酸和钙的输注速度,大大扩展了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应用范围。经对需要实施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治疗的危重患者进行相应的应用和验证。结果证实,本发明方法安全、有效,能使体内和体外循环离子钙水平稳定在合适范围内,滤器使用寿命延长,并显著减少监测次数。市场前景:本装置的研发成功,可以使原本非常复杂、繁琐的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可以利用本发明研制一种全自动局部枸橼酸抗凝装置,从而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理论上,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单位均对该装置有需求,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18853.4;公开号: CN102309785A)获奖情况:本研究获得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项目(编号:09411961500)和科委重点项目(编号:11441901400)的资助。十四. 医用高分子材料接枝抗凝药物颈动脉支架涂层的制作与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由于现使用的动脉支架为金属材料制成,采用支架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均需服用大剂量抗凝、抗聚药物以保证治疗中的安全性,同时为了保障金属支架后效果的长期性,术后仍然需长期、甚至终生不同剂量服用抗凝、抗聚药物。其带来的药物副作用日渐增多。金属支架植入体内后,如何减少或不使用抗凝、抗聚药物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实验探索合成了一种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并携带抗凝药物,利用高分子可以涂覆的特点制作动脉金属支架的携带物质,使原有金属支架具备自身抗凝、抗聚的特性,从而减少或不使用术前和术后抗凝、抗聚药物。实验证明:新型基质涂层的动脉金属支架,从根本上改变了其金属表面性质,具有自身抗凝、抗聚的特点;光滑整洁的支架表面,可以防止金属支架坚硬表面对血管壁组织产生的机械损伤,是防止支架后继发再狭窄的基础;同时,新型基质可以携带不同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或杜绝再狭窄。可以使用于所有金属支架表面,实验证明新型基质分子量适中、粘附稳定性好、弹力变形参数适合。但由于试验中仅对自膨式支架进行了力学断裂实验而没有对球囊扩式支架进行测试。市场前景:本实验探索合成一种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并携带抗凝药物,可以避免漏服药物造成治疗效果的减低或失败,以及长期服用抗凝、抗聚药物的患者,如果进行其他外科手术时,其术中、术后出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方便实用,市场前景广泛、良好。知识产权:2011年7月国家专利申请(公示)获奖情况:2010年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系统脑脊髓血管病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第2位)2012年Onyx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2位)十五. 制作用于人体手术的近红外实时显像荧光仪项目简介:该项目制作用于人体的荧光显像仪,在手术中实时显像肿瘤转移淋巴结。目前我们利用小动物荧光成像仪,对胃肠道肿瘤淋巴结转移实时显像取得了进展,但小动物荧光显像仪是一个密闭的小空间,不能用于临床。成像仪主要包括:a.高灵敏度的近红外荧光相机;b.高灵敏度的彩色图像相机;c. 两种相机连接和分离装置;d.活动自如的操作手臂;e.滤镜;f.激发光源;g.光线收集装置;h.配套电脑及电子设备;i.强大功能的软件。关键问题:a.干扰光线的排除,在术中成像的过程中,外界光线容易对手术视野成像形成干扰,如何分辨出并且排除他们的干扰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难题;b.简单灵活的操作手臂的制备,是成像过程中焦距的良好的控制,激发光源最佳位置的选择的重要保证;c.功能强大软件的研制,可以实现后期图像的处理,及操作过程的控制。市场前景:可以装在手术室无影灯上面,帮助外科医生手术,有较大的市场。十六. 可微调上弯喉手术器械项目简介: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手术处理喉部病变的常规和主要的经典术式。然而,对于一些存在诸如肥胖、上呼吸道解剖异常等特殊情况的病例,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声门暴露困难、只能部分甚至完全不能显露喉部术野的情况,从而导致手术不彻底或完全无法进行,并且支撑喉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高。使用与上呼吸道生理弯曲度一致的可视喉镜来暴露声门是处理声门暴露困难病例的有效方法,我们也曾经借助上弯型可视喉镜成功处理了部分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中声门暴露特别困难的患者。然而,应用上述手术方式处理声门暴露不佳的情况,由于无相关器械配套使用,常常会出现看得见够不着的尴尬局面。目前,国外已经研发了前部具有一定上弯曲度的喉显微手术器械,然而,这些器械的弯曲度是固定和有限的,不能根据术中的需求进行调整,是其缺点。我们的前期工作中也制作并试用了一套前部可微调的上弯型喉显微手术器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有相关论文发表和专利授权。但临床试用经验发现,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前部可微调上弯型喉显微手术器械存在可微调部分设计缺陷而易于折断以及器械头端的设计角度不合理等不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市场前景:随着肥胖患者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颈椎活动度下降患者的增加,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过程中声门暴露困难情况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有必要对喉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改进,使之能够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对手术器械的弯曲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这类手术器械是耳鼻喉科必备手术器械,它的成功研发,有利于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知识产权: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0 2 0654035.4)十七. 多方位免漏气举宫器 项目简介:本项目涉及一种多方位免漏气举宫器,适用于各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现有的举宫器再阴道切开后就不能保证满意的气腹,而且子宫各方位也不能满意的暴露,尤其在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时,难以准确把握需要切除的阴道长度,因而给术者的手术带来困难。本项目提供一种多方位免漏气举宫器,可根据人体宫颈及阴道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宫颈杯和阴道杯,以防止气腹泄露,满足不同年龄段,适合不同阴道大小和不同子宫大小患者的需要,并可防止子宫穿孔等损伤的发生。市场前景:该举宫器结构设计人性化、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避免漏气、子宫方位易于控制,在医疗行业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可观。知识产权:现已完成新型悬吊式人工韧带的初步设计并获得两项专利(人工韧带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920211687.8;人工韧带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00930229804.9),一项编织结构相关专利正在受理中(人工韧带用材料,受理号:201110358316.4),另有五项人工韧带的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获奖情况:专利号:ZL 2007 1 0067395.7十八. 多功能V型自动复位持针钳项目简介:在人体内部创面缝合的手术过程中,需要用持针钳作为缝合工具,现有持针钳的夹针部位呈平面,在手术缝合时,会导致缝合针左右摆动、不稳固。而有些持针钳为保证能够牢固夹持圆针,由两把手术钳组成夹针钳和夹线钳,不具有既可夹针又可夹线的双重功能。医生在手术中必须轮换使用,不仅操作不便,还延长了手术时间。本项目拟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同时具有牢固夹针和夹线功能、使用方便、易清洗的多功能V型自动复位持针钳,能实现在手术中无需换钳,可一次性完成手术,使操作更方便、更快捷。市场前景:该钳人性化设计,操作易于掌握,提高缝合的精准度、加快缝合打结速度。在医疗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可观。知识产权:专利号:ZL 2005 2 0014477.1十九. 简便微型缺氧培养盒项目简介:O2作为细胞内有氧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最终受体,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必需因素。在缺氧状态下,细胞许多基因的转录、表达发生变化,如编码酪氨酸羟化酶、生长因子(VEGF、PDGF等)、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红细胞生成素及参与糖酵解的许多酶的基因,缺氧均可诱导它们转录改变。因此,对细胞感受缺氧并诱导基因转录和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都是研究热点。例如,肿瘤的缺氧状态在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缺氧研究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肾脏疾病等众多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等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主要应用缺氧培养箱进行细胞培养,该类培养箱:体积庞大,不易移动携带;购买费用贵,一台培养箱费用平均在10万人民币左右,相关实验室很难常规配置,极大限制了缺氧相关研究的开展;在维系缺氧环境的使用过程中,需持续大量消耗氮气等,完成一次实验费用不菲;维修困难,目前国内多数实验室购买进口培养箱,一旦零部件损坏,更换维修费用昂贵、耗时,极为不便。 有鉴于此,我们发明设计了一种简便微型缺氧培养盒,简单易携带,便宜,易于推广使用。市场前景:我们发明的简便微型缺氧培养盒,有如下优势:生产简单,只要在培养盒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即可;使用方便,通过接驳送气管,并便携式数字测氧仪监测内环境氧浓度,完全可以获得与昂贵进口设备一样的缺氧环境;生产成本低,使用消耗氮气少,经济。相对缺氧培养箱而言,我们发明的简便微型缺氧培养盒具有经济、实用、方便等特点,应用该发明所完成的实验,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多篇研究论文已分别发表在国内及国际学术SCI期刊上。该发明简便微型缺氧培养盒,由于简单易携带,便宜,细胞学,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实验动物学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非常具有市场,且易于推广使用。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0685962.2二十. 一种利用电穿孔辅助基因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项目简介:以视网膜色素变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为代表的一类主要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的病变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对上述病变传统的给药方法为:眼表给药,药物无法到达球后部的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口服或者静脉滴注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往往在血眼屏障处被阻断。通过手术,经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到视网膜前或经巩膜注射入视网膜下,药物虽可直接弥散到病变的视网膜,但由于药物有半衰期,需要定期反复注射,对于上述的各类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的慢性疾病来说,显然不宜反复注射以维持药物浓度,因而难以达到长效治疗的目的。本发明属眼科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体电穿孔辅助基因转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一系列双勺式电极,设计多组电刺激脉冲条件,通过电穿孔的方法辅助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转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并确定了最适宜的电脉冲条件,建立了针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基因治疗的方法。本方法所使用的电极被设计为双勺型,角膜侧电极主要与角膜面积、曲率相符,巩膜侧电极略小,仅置于质粒注射部位,并且根据几种眼科常用实验动物不同年龄段的角膜半径和曲率制作了一系列不同规格的电极。市场前景:本发明方法借助电场,可以有方向性的控制基因转染,具有操作便捷、高效等优点,并且可同时实现多种质粒的转染,弥补了传统转基因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具有省时省力省经费、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定向转染、无毒副作用等优势。本发明为眼科基础研究的基因导入提供了新方法,并为眼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054738.5获奖情况:本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资助二十一. 一种组织工程化的人工视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项目简介:很多眼科疾病可以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而最终致盲, 由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治疗效果差,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随着神经科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人工视神经移植治疗视神经损伤成为研究热点。本发明属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移植领域,涉及一种转基因雪旺细胞修饰的PLGA人工视神经及其制备方法。由PLGA细丝编织的中空导管、PGA细丝、转基因雪旺细胞悬液、壳聚糖聚合体组成。PLGA中空导管构成人工视神经的外部支架;PGA细丝填充在其内构成人工视神经的内部支架,增加转基因雪旺细胞的黏附的面积,并对再生神经轴突起到诱导作用;转基因雪旺细胞悬液填充在PLGA导管内,可持续分泌包括CNTF在内的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为再生视神经轴突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壳聚糖涂布在PLGA导管表面,以增加导管的弹性、柔韧性和细胞粘附性,并中和人工视神经降解后形成的酸性微环境。市场前景:本发明能有效促进损伤视神经轴突的再生,具有持久提供神经营养支持和对再生神经轴突起到诱导作用等优点,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均较好,能够很好的用于视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并且通过进一步改良形态,很有希望在临床上用于促进损伤视神经的再生修复。知识产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055463.7获奖情况:本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资助二十二. 检测人血浆中MR-1S含量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项目简介:MR-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1,人肌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蛋白, 有L-、M-、S-三种亚型。其中MR-1S是一种新肿瘤标志物,与恶性肿瘤(卵巢癌、肝癌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更参与促进肿瘤细胞粘附及转移。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S亚型人肌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含量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由以下试剂组成:抗人MR-1S抗体(或抗原)预包被板;抗人MR-1S抗体酶标记液;系列浓度的标准液;质控液;洗涤液;样品稀释液;封闭液;底物液;终止液等。市场前景:本发明使用自制的抗原及抗体、酶标板、辣根过氧化物酶、铝箔袋、封口机、常规酶标仪等,可对MR-1S浓度实现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反映人MR-1S的变化范围和发展趋势,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需求,且可在120分钟内完成测试,试剂、方法稳定、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对水电亦无特殊要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知识产权:专利公开号:CN102368070A获奖情况:上海市第二十四届优秀发明银奖。二十三. 一种检测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项目简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主要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肿瘤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细胞学、生化学和免疫学检验。后者为主要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由于T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较为经济,检查时痛苦少,且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TM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or type M2 pyruvate kinase,TU M2-PK)是上世纪末始受关注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在肾癌、肺癌、胃肠道肿瘤等的临床诊疗中已显现出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常用的测定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酶免疫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等所述的定量测定法需用特殊的仪器和试剂,且出报告时间长,不适合广泛的推广筛查使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基本为酶免疫测定法。但该方法尚存在操作相对繁琐、需要反复多次洗涤,需要借助酶标仪读数,不能达到单个快速检测的目的。市场前景:本发明使用自制的抗原及抗体、塑料底板、胶体微粒、铝箔袋、封口机等,所建立的测定TU M2-PK的有色纳米微粒标记的免疫层析测定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快速、操作简便、试剂稳定、不易污染等特点而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步快速检测,适用于人群普查,尤其适用于基层和边远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知识产权:专利授权号:ZL 200810033501.4获奖情况:上海市第二十二届优秀发明铜奖。二十四. 双气囊免期手术小肠转流管项目简介:有关小肠转流管的研究我们始于2010年,主要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及各种创伤需临时肠造口等手术中,可免去腹壁肠造口,减少一次肠造口回纳手术,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及病人的痛苦。基于此研究撰写的论文已发表于2011年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学术年会上,此项装置所采用的技术和成果也已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市场前景:近几年来,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国内低位直肠癌更是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为避免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对低位直肠癌必要时作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今后期手术予以回纳,既增加费用又增添了病人痛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普通导尿管在第一次手术时置于回肠末端作肠内容物的转流,2周后待确认远处结肠吻合口安全后予以拔除,应用了6例,效果佳,免去了第二次手术的痛苦。该项目临床应用较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1205150153)二十五. 多侧孔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项目简介: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多年,但仍然存在定位难,双肺隔离失败,或者隔离不彻底,给手术操作带来难度,术中气道管理难道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即使应用了纤支镜定位,在手术过程中也会发生导管移位,导管开口错位、不吻合,也不能确保定位准确;且纤支镜价格贵,不是每家医院都能具备的,临床上只能凭医生经验,手术中的气道管理困难可想而知。新型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应用的优点:由于多侧孔多数多,距离长,解决了支气管导管开口吻合保证气体畅通的问题,即使导管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轻度移位,也不会出现通气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导管明显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的缺陷,除了一般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具有隔离左右肺通气的功能外,突出体现在其次支气管导管具有多侧孔开口,多侧孔开口不易引起通气不足,避免了以外一个开口难定位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调整好主支气管的位置,次支气管导管具有的多侧孔开口,始终能保持次支气管的通气。应该说该导管特别适合主支气管侧手术。该导管和以前双腔管一样适合在纤支镜下定位。市场前景:该导管在主支气管侧胸腔手术时,次支气管能够保持右肺的通气通畅,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新型多侧空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解决了原来左右支气管导管开口与左右肺支气管开口相互牵涉的问题,现在只要把主支气管的开口位置放在适当位置,另一开口的位置不需要调整就已经符合要求。以往的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即使在纤支镜下定位,定位后病人的搬动,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导管受温度变化后的变性,都有可能导致导管移位而影响一侧甚至双侧肺的通气,而新型的双腔双囊支气管导管就没有这种问题的发生。该新型导管并不影响纤维支气管的定位,定位方法同以往。科学、实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知识产权:专利:ZL20162623获奖情况:2010年10月获得“中国医学领域原始创新产学研一体话发展项目”优秀奖。二十六.下肢骨折康复病人应力监护装置的研制项目简介:康复锻炼对下肢骨折患者至关重要,为了减少致残率,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我们研制一种下肢应力监护装置,给骨折康复病人提供一个直观量化的应力数值,使病患在行走锻炼时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脚部用力过猛或者不足而达不到应有康复效果,帮助下肢骨折病人的康复。此课题研究的装置是能够帮助骨折术后病人在下肢恢复期锻炼时对相应部位的起到一个监护的效果,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创新点在于通过病人脚掌底部的应力传感器,将病人监测部位的受力情况传输给数据采集卡,之后由计算机通过特定的程序来分析、监测实时数据,帮助病患达到一个最佳的康复效果。市场前景:该装置作为辅助性康复医疗器械,主要适用于医院康复科,残疾人康复中心,家庭等。作为康复性监护仪器。此装置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可以帮助下肢骨折患者合理科学的进行康复训练,有一定的市场前景。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号:2012203365259 二十七. 多功能喉罩项目简介:现在的双管喉罩存在着以下几大致命缺点:1.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可能,导致肺损伤;2.气体误入胃内,有可能导致胃损伤;3.喉罩移位问题;4.喉罩位置不恰当,堵住声门,导致通气不能。现在的双管喉罩虽然具有吸引功能,但它吸引的能力很有限,对液体效果好,对固体和粘稠物体没有效果。该多功能喉罩是在目前双管喉罩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革新,在双管喉罩胃管吸引管的前端继续延长数厘米带气囊的气管导管作为食管导管,该食管导管的材料是用目前气管导管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