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特点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8696614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总体特点具体特点论文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 和时代性等总体特点,并在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师类型、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条 件、发展途径及教学管理等各环节方面表现出一些具体特点。概括而言,从类别上分析,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等其它类教育并列的一类教育。 作为 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涵括教育的一般特征,因为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 此,可以说,教育的一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特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 它具有自 己相对独特的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职业教育的相对独特的特点, 分别是总 体特点和各环节的具体特点。一、职业教育的总体特点一般意义上分析,职业教育与其外部环境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可称为总体特点,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专业性所谓专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 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 教育。这个特点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没有专业性,而具有基础性, 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点,但它的专业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不论是 初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 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 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 养。(二)区域性所谓区域性,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为区域办教育和依靠区域办教育。关于为区域办教育,是指其为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服务。社会与教育的互动发展表明, 教育的区域功能越来越重要,即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区域教育的联系更加 紧密,其中,职业教育的区域经济功能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职业教育真正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针对岗位需求状况, 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修订教学计划,改 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关于依靠区域(社区)办教育,是指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 它必须充分利用区域 (社区) 教育资源,依托社区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职业学校教育是一种学校和社会密切结合的教育,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与。尤其要重视组建有企业人士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修订培养计划,指导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并要选聘一定比例的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以加强技能、 技术教育。学校也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 以便建立起与社会、企业联系紧密、沟通及时的职业教育训练体系。(三)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 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要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不断培养第一线的各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都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实习、 实验和实践时间一般占总学分的 三分之一左右, 基本上每周都有一项实习。德国提出: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 生。在其职业教育 双元制”教学体系中,实践课和理论知识课比例为1: 1,有的学校甚至已调整为1.3 : 0.7。总之, 必须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必须考虑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训基地的融合, 加 大实践能力培养, 要多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 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四)开放性所谓开放性, 主要指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 教学时间等各方面注重灵活性, 实施弹性教 育。职业教育要强调在专业设置、 课程编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 职业教育的对象 不仅是应届学生, 同样还包括为转岗、 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 可以说职业教育对象的差异 性非常大,同时,他们对学习时间上的要求也是灵活多样的,必须安排白天、晚上、周末、 假日等不同时段的教学, 以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 因此, 弹性 化的学分制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五)生产性所谓生产性, 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 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 给学生 以良好的训练, 甚至强调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学生所具有的技能、 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 技术。 这就要 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 及时在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 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 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 不重视这个问题, 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 技术很快就会落伍。 因此, 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 突出新知识、 新技术及新工艺。 要尽可能为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 使学生在校期间可 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之上。而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工厂、 企业那样利用宽敞的厂房和流水线, 进行真正的生产, 主要是注重 生产内涵和流程上的仿真性。(六)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即关注时代变化,体现现代性,及时反映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势。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等的更新发展, 及时在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 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反映, 这无疑使职业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 职业教育在教学内 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同时, 职业教育还必须关注现代教育理念, 尤其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 承担起培养现 代人的责任,不仅仅关注人的生产功能, 还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学习能力、适应能 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等加强培养。二、职业教育各环节所表现出的特点从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上看,它所具备的具体特点是:(一)办学方针: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关于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在我国近期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体 现比较明显, 强调以服务促进就业, 以就业强化服务, 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 向。关于服务宗旨,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为宗旨,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要为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 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 转移服务; 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 业能力服务。 这四个服务, 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 变为 以社会需求为主,在地位上强调服务与适应的关系。关于就业导向,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 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 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 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 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 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 推动职业院校更 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二)培养目标:技能型、技术型人才 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 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强调学用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现场难题等能力, 强调对人员管理、 设备运行等有更强的组织协调与技术管理能力, 强调要具备适应地方、 区 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应本领,着重培养能适应本社区生产、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 即主要从事成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三)教师类型:双师型教师普通学校, 尤其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往往强调教学与科研能力, 强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 极强的科学探索能力, 而对技术转化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 职业教育的师资有自己的特 色,往往强调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要熟练掌握技术, 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即师资以 “双 师型”为主。所谓的 “双师型 ”教师,实质上是指教师既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普通 学历证书),又必须掌握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或第一线工作经 验)。在国外,职业教育对教师的 “双师型 ”素养的高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德国,高职教 师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理论水平 (博士学位) 之外, 还特别重视教师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能 力(必须有 5 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包括有 3 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并且 教师大都要有两个职称,即工程师和教师。在奥地利,对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 除了要有相应的学历外, 还要求他们有几年以上的行业(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其中不少 教师是本行业的专家。 (四)专业设置:以 “发展需求 ”为驱动一般而言, 普通大学专业设置按学科分类而设,且强调宽泛性、融合性、 稳定性和宏观 性。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却有自身特色, 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 职 业岗位不像学科那么相对稳定, 而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 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有 实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进一步讲,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强调根据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 强调社会 需要 “我”干什么,而不是 “我”能干什么,即以 “发展需求 ”为驱动: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 社会发展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 因此, 专业设置应注 意把握住市场的需求特点, 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搞好社会调查, 并通过对详尽地占有资 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之后, 再决定设置哪些专业。 办职业教育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 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 设置新的专业。 此外, 专业设置也需考虑学校师资情况和设施情况 (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及实训基地情况) 。(五)课程: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 市场需要的是经过职业的基本训 练的工作者, 所以它要求职业的基本训练在学校完成。 职业教育适应这种需要, 按照职业岗 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基础知识以 “必需、够用 ”为限,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 性,而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 这意味着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 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甚至要求达到 40%以上,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 用能力。实践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 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非学科本位。要 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 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 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六)教学条件:突出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要完成技能型、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 “实用 ”、“实训”、 “应用”等特点。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除了进行验证和探索的实验室之外, 还要大力建设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 加大实训力度, 培养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 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强调针对性强、 仿真性高、 模拟性实、开放性大的实践教学基 地,形成好的技术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面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由学校与 企业共同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 培养技能、 技术型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现教学方案 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应依靠企业进行实训教学, 同时, 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 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 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对 外辐射、 服务功能。 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要求决定的, 是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根本途 径,是学校生存的一个根本条件。被视为 “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 ”的“双元制 ”职业教育,就 是企业与教育成功合作的一种典型模式,其中的 “双元 ”分别指学校和企业, 对学生进行二元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 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 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操作, 锻炼实践技能。产学结合,学校可以得到政策、经费、项目、科研的支持以及学生、教师实 际训练场地的支持。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敞开校门,走向社会,密切与社会、企业的联系, 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 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 又掌握实 践技术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七)发展途径:产学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是系统工程, 它与就业、产业部门关系密切。加强教育部门、就业部门和 产业部门的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原理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还是教学内容的改进及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 都需要就业、产业部门的参与和支持。 “为了加强合作,许多国家成立了国家职业教育和培 训委员会,委员会由来自雇主、劳动者、政府和教育机构的代表组成。例如, 1987 年,澳 大利亚把教育部和劳动部合并, 成立了联邦就业、 教育和培训部。 通过这一改革, 对职业教 育、训练、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资源进行了整合, 从体制上解决了协调不力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1992 年,澳大利亚又成立了以企业界人士为主的澳大利亚国家训练局,负责对国家职业技 术教育宏观政策、发展目标和经费分配作出决定。英国也从改革管理机构入手,于 1995 年 将原来的教育部和就业部合并为教育和就业部, 把对教育、 培训和就业的管理置于同一个部 门之下。”德国的 双元制”、北美的“CB”职业教育模式也都是产学结合的经典代表。可 见,职业教育部门、 就业部门、 产业部门间的密切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重要途径。(八)教学管理:柔性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尤其在经济体制转型条件下,出现了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学生的个性需求持续高涨, 就业制度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等等新情况, 学年制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当前,人们对教育活动要 “以人为本 ”、 “以学生为主体 ”已达成共识,学分制 的引进和创新, 就是“人性化 ”的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 它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 展的需要。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学分制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良好学风; 有利于学校充分挖掘办学潜力, 合 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解决特困 生的经济困难,学生可暂时离校,以工养学,等等。可以说,学分制是当前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推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开放、 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从各国教育发展 趋向看, 实行大范围的全面学分制, 以提供大量的课程和课程模块, 开发出符合不同需要和 标准的课程, 实行进出自由、 弹性的学制和学程是职业教育最佳的教学运行模式。 这样做既 有利于适应社会需要, 也适应学习者的个人需要。 进一步分析, 学分制的思想体现了美国当 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著名论断 “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即学生学习成绩 好坏并非决定于学习能力的高低,而是 “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校所 教的知识 ”,适当的学习条件就是以学习时间多少为根本特点的。因此,只要给予学生足够 的学习时间或机会, 再加以正确的指导, 学生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可以说,在学分制下, 几乎没有学会、 学不会的学生的区别,只有花少或花多时间学习的学生的区别。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和推广, 它必将为职业教育发展及更好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 才提供切实的保障, 而且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性和边缘化更需要这种以 “柔性 ”管理见长的教 学管理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注释: M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吴雪萍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8. 浩明实事求是建立符合中国高校实际的学分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0,(17):35-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