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重点总结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7359614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章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 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 完全安好的状态。2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 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3、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依据 .统计常模 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 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 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 是异常。社会规范 以社会规范作为心理健 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 行为和心理是否异常。生活适应 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 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 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 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依据的。 临床诊断 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 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 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主观经验 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 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4、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 行、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正确认识周 围环境、保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自我 的发展目标。5、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 智力正常是基础,关系协调是关键,情绪 状态是表现,人格完善是结果。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水平正常、自我 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 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人格统一 完整、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 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 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 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的教育活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 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 疗的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 教育人的过程; 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范 围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 改变方面是相似的;都注重建立助人者和 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 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 疗的不同之处: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正常的学生,心理 咨询的对象是某些适应和发展方面有 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的正常 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指患有较严重 的心理障碍的人; 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 在突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也即 重发展和预防,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对 来说工作具有被动性与滞后性,心理 咨询重在预防与矫治,心理治疗重在 矫治与重建;就内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认 知和行动上做文章,心理辅导注重资 料的提供与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侧 重于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 建与发展。就工作方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 导多在非医疗情境(学校、有关教育 机构)中进行,心理咨询多在非医疗 情境中进行,心理治疗多在医疗情境 中进行。就时间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出 现问题前进行预防性培养,心理辅导 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心理咨询是有来 访者有问题后进行的求助,心理治疗 师患者患病后求医治。就解决问题的深度而言:心理健康教 育与辅导只是处理一般情境中的问题 即表层性问题,心理治疗则要深入人 格结构的深层,即无意识层面问题, 心理咨询介于两者之间,即解决通往 深层的中层面问题,也关涉表层与深 层的问题。就工作模式而言:心理治疗是医学模 式,心理咨询是教育和发展模式,心 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教育模式。就工作任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 导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心理治疗是 解决某一局部问题,心理咨询整合局 部与整体的问题。就实施过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 导的工作是主动的,心理治疗肯定是 被动的,心理咨询工作可以是主动的, 也可以是被动的。就运作模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 导室一种义务工作,是非经营性的, 心理治疗是经营性的,心理咨询可以 是非经营性的,也可以是经营性的。3、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措施(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 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2)突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减轻学习负 担、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3)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 会局面安定和谐4、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基础与中介作用、操作与动力作用、激励 与增效作用5、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 1)心理健康与德育 不同点:理论基础 不同、学生观不同、目标侧重不同、工作 内容不同、工作原则不同、方法手段不同。 相同点: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学生,根本 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 面提高。( 2)心理健康与智育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 于智育的科学化和效率的提高。只有科学 的即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智育活动,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积极 作用。(3)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必要的生理 和体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体 健康获得了必要的条件。体育的目的在于 增进体质,促进健康。在具体的过程中, 也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塑造人的性格。(4)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 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 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的基础, 美育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没有心理 健康教育的美育,就会带有明显的不足和 缺陷。就人的美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就是美的基础和条件。6、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的目标可以分为基础目标、基本 目标和终极目标三个层次。心理健康的基 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由于心理疾病的产生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 质,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 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 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 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包括:使学生不断正 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 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 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 理健康水平。7、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 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 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 与辅导。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 展。8、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 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 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全体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 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 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 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 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 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 3)差异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 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似多样、 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4)主题性 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 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在的体现,把教 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 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主体性原则集中体 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 ( 5)整体 性原则: 是指在心里健康教育的过程 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 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 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 统分析, 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 ( 6)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 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 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 展。(7)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 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 8)保密性原则: 是指在心里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 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 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 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保密性原则是心 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学生 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同 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1、心理卫生的推动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 待精神病及患者开始的。法国著名的精神 科医生皮内尔在担任巴黎比萨托精神病院 院长是,把医院中所禁闭、封锁的精神病 患者全部解放,病给予人道主义的治疗和 待遇。皮内尔也因此成为现代心理卫生最 著名的倡导者。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做出直接贡献 的先驱者当属美国人比尔斯。2、心理测量运动的影响 比奈的贡献在于使用心理测量解决实际问 题的想法得以变成现实,因而成为现代心 理测量的先驱者。3、职业辅导运动的贡献 在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中,最负盛名的代 表人物是帕森斯。帕森斯强调职业辅导包 括职业的方向定位、个人的分析和咨询服 务三个方面。帕森斯的理论,对今天的职 业辅导乃至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影响意 义。他所创立的波士顿职业局,成为现代 心理辅导诞生的标志, 其个人也被誉为 “心 理辅导之父”。维特默还创立了第一个弱智儿童的临床心 理教育学校,并与同年创办了第一本临床 心理学杂志。 由于维特默在这方面的贡献, 他被人誉为“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也是起源于心 理卫生运动和职业辅导运动。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是训练个体对自 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周围 人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培育和发展个 体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我概念。2、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 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 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 识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 自我。3 、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 所谓自我接 纳,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 的态度。是否接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 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 具体措施:自尊心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 自尊自重、教师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 、自 信心的培养(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因材施 教发掘潜能、自我竞赛获得自信、创造机 会发挥特长、集体评说相互尊重)4、自我完善教育与辅导 自我完善的教育与辅导,是指教育学生如 何确立现实的有价值的自我目标及适当的 志向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掌握时间,妥当 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和 理想的实现, 同事引导学生自觉控制自我, 学会处理自我意识问题上的困扰,努力改 善自我。自我完善的教育与辅导措施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自我设定与自我激 励、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自我体验与自 我强化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 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是交往双方彼此心理 上的依恋与心理距离的一种反映,实质上 是交往双方的需求在交往过程中是否得到 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体现。6、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措施 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 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自身的教育行 为;了解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7、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措施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动; 了解学生同伴关系的现状,公正及时地处 理同伴之间的冲突; 建立班级活动的规则, 重视和利用非正式团体;创设积极向上的 班风,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提高人际认 识水平,调整交往认知结构;学习社会交 往技能,主动参与交往活动。8、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措施 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就是教育青少年学 生更多地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并帮助他 们有效地与父母沟通;同事也使父母更好 地理解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正确 处理代沟的问题, 以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父母的 教养态度和子女的心理需求之间的冲突, 在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阶段表现的尤为突 出。主要措施: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子 女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9、异性关系的教育与辅导 教师和家长应在了解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 基础上,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异性交往的 原则,并教育他们学会以正确的方式方法 与异性同学大方相处。青少年学生的异性交往教育 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青少年异性 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原则) ;青少年异 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真是坦诚、留 有余地);引导学生区分友谊与爱情。10、学习动机的教育与辅导 所谓学习动机的教育与辅导,主要是针对 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成就动机对学 习的重要作用, 进而树立恰当的抱负水平。 具体策略: 阐述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成就动机;进行 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11、学习策略的教育与辅导 学习策略的教育与辅导就是要教会学生掌 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他们学会学习。 具体措施: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列提纲、 做示意图、利用表格) 、精细加工策略(记 忆术、做笔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背景 知识)、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知识、元认 知控制)、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 (统 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 活利用零碎时间) 、努力管理策略(情绪管 理、动机控制、环境管理) 。12、考试焦虑的教育与辅导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考生在 考试期间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 等情绪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主要措施: 端正应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做好充分 准备, 形成良好的应试状态; 冷静处理 “怯 场”。13、情绪教育与辅导 情绪辅导又称情感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 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 帮助学生认识、 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 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疏导不良情 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 冲突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的一种 教育活动。情绪辅导主要包括:情绪认识、情绪识别、 情绪沟通、情绪控制、情绪熏陶。14、休闲教育与辅导 休闲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 论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观念 和态度,获得必备的休闲知识与技能,学 会选择安排有益的休闲活动方式,拥有充 实而丰富的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才能与 个性的一种教育活动。休闲辅导的措施:认识休闲的功能、学会 休闲的选择、懂得休闲的伦理。15、职业教育与辅导 职业辅导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价值 观等个性特点,结合国家需要和有关职业 信息,帮助个体选择恰当的职业,以便为 今后的升学就业做好准备。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本质特征是“人本 化”,即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 学习经验,协助学生发展其价值观、责任 感、知识和能力,以此陶冶其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人本主义的课程类 型。从教育目标看:要让学生变得健康、 快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教育内容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 素质和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从教学方法看:重在引导学生参与; 从教学关系看: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 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合作; 从教育效果看: 强调“三重”:重参与、 重过程、重转变。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 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等主要方式来开展 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坚持: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 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相容 性原则。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 利于优化课程的结构;有利于完善课程的 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是传授较为系统的 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 形式,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 系的基础部分。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性质 知识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是以 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的,它的主要 任务是传授给学生必需掌握的心理发 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传授 给学生的是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 最基础的知识。问题逻辑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的内容选择和编排应遵循问题逻辑 性。5、心理健康的活动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 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项目和方 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 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形 式。6、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性质活动性、系统 性、主体性、互动性7、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 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关于心 理发展方面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的一种课 程形式。8、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特点全局性、 导向性、陶冶性、规范性9、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常 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传递知识、掌握技 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挖掘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内在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的方法和技术, 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技能、 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机能 的一种课程形式。 7 、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的性质整合性、潜隐性、依附性、融合性10、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目标在于促 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实现对自己心理 的“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目标 着眼于心理品质的“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课程的目标着眼于心理品质的“陶 冶”;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与某 种学科的学习及某种形式的活动相关心理 品质的认识与训练。1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主要包 括五个基本要素:认知经验要素、意志品 质要素、情感经验要素、社会经验要素、 生活经验要素。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 逻辑式组织: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形式来组 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式组织: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 兴趣与需求。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 应采取折衷式组织。1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认知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 (讲授法、 阅读和讲故事、 艺术欣赏、 参观访问) 操作法: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 作活动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叙事法、 测验法、 游戏法、 作业法、 演讲法) 集体讨论法: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 看法,表述自己的意见,进行研讨的 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辩论式 讨论、配对式讨论、脑力激荡法) 角色扮演法: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 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 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 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进而 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 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哑剧表演、角色互换法、镜像法、 空椅子表演、小品表演) 行为改变法:通过奖惩等手段来建立 和消除某些不良行为(示范学习、行 为训练)1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1)一般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实施是按照课时一节一节地进行的。对于 每一节课的进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课 程的引入、课程的开展、分组讨论、课程 的升华、课程的延伸。(2)心理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系统之一。 课程评价集中在三个方面: 课程起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1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 确立主题名称、确定主题的教学目标、确 定课时和教学场地、选择教学活动方式、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拟定教学活动程序1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1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是指为完 成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师生按一定 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 它的教学过程应体现出自身明显的特点: 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 学校教育要交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 自然的、关于社会的、关于自己的。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建立关系、确 立教学专题;课程导入:热身法、发问法、案例或 故事导入法、自我测试法、开门见山 法、引导回忆法;课程开展: 引导、 反馈、面质、明朗、 连接;课程结束: 回顾与反省、 计划与展望、 祝福与道别。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辅导1、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涵义 心理治疗的开山鼻祖是弗洛伊德。心理辅 导源于 20 世纪初帕森斯的职业指导运动, 他所创立的波士顿职业局,成为现代心理 辅导诞生的标志,其个人也被誉为“心理 辅导之父”。心理咨询则源于 20 世纪 50 年 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并将“心理咨 询”与“心理治疗”一词交替使用。 心理咨询与辅导室一个专业化的助人自助 的过程。它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应 用心理学的原理及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 者了解自己,引导他适应环境,与人建立 和谐关系,发挥长处,成为一个内心平和、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2、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 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个别咨询与小组咨 询、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现场咨询、电 话咨询、网络咨询3、心理咨询的过程与环节 信息收集阶段(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访者的心理困 扰)、分析诊断阶段、目标确立阶段、方案 探讨阶段、行动实施阶段、结束阶段4、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 心理咨询员主动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 关系,有利于来访者的成长与改变。良好 的咨询关系式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相互尊 重、相互接纳、相互信任、携手共进的关 系。这种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要求咨询员自始至终具有较强的、内化在 观念和态度中的专业能力。这些专业能力包括: 同感:指咨询员放弃自己的立场,从 来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体验和感觉; 尊重:体现了咨询员对人所持有的根 本观念和态度,也是咨询员与来访者 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核心与关 键; 真诚:指咨询员表里一致,人格和谐 统一,真心诚意地对待来访者; 积极关注: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应 将注意力聚焦在来访者身上,关注来 访者所表现出的微小的变化与改变, 无条件地给予支持与鼓励,以提供温 暖、安全的心理环境,使来访者感到 被重视,逐渐积聚起成长与改变所需 要的心理能量,从而催化心理咨询进 程。5、问题及评估 心理评估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评 估人的心理状态、 心理差异以及行为表现, 并确定其性质和程度。问题的基本类型:智能评估、行为评估、 人格评估 评估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预约并进行 初次会谈,第二阶段:对来访者的心理状 态进行评估,第三阶段:在咨询过程中和 咨询结束时进行评估。问题评估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 法、调查法,常用的方法:会谈、心理测 量。6、会谈评估 会谈是通过谈话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设计会谈提纲:会谈根据咨询进程以 及评估目的的不同,主要可以划分为 搜集资料式会谈、诊断式会谈、治疗 式会谈;一般会谈提纲涉及:开始、 促进、深入、结束四个阶段。会谈中的提问技术: 提问有两种方式: 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在双方信 任关系尚未建立之前,咨询员宜多采 用开放式提问;提问既要注意时间、 场合、气氛,更要关注来访者的表情、 动作,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个人隐私 权,所以咨询员要有理、有利、有节 地使用提问技术。7、使用心理测验的意义 心理测验可以帮助咨询员界定来访者的基 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心理测验有助于咨询 员提出具体的、符合来访者情况的咨询目 标和咨询计划;心理测验有助于咨询员判 断是否需要把来访者转介到其他机构;心 理测验有助于咨询员及时了解和调控咨询 过程,并检验咨询的有效性。 在心理咨询中最常用的测验是: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8、使用测验的注意事项 防止心理测验滥用、合理解释测验结果、 测量工具和测验材料的保密问题。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干预技术主要分为三大 类:情感干预技术、行为干预技术、认知 干预技术。9、情感干预技术 运用情感干预技术帮助来访者疏通情感通 路。情感干预的方法主要有:情感表达技 术、情感辨析技术、情感整合技术。 情感表达技术:是指在心里咨询中,咨询 员通过积极关注、倾听和回应,促使来访 者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宣泄和表达被否 定、被压抑的情绪及情感的方法。 情感辨析技术:指咨询员启发或激发起当 事人的自我觉察后,使当事人辨析自己的 情感状态,深入探索和澄清情感来源、挣 扎及矛盾的方法。情感整合技术:指咨询员帮助来访者整合 内心各种情感、处理好自我与外界环境的 关系的方法。10、行为干预技术 行为干预技术可归为三类:一是提高行为 发生率的技术,二是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 术,三是培养良好行为的技术。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术包括(强化、行为 契约、代币系统) ;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 (消退、隔离、反应代价、矫枉过正) ;培 养良好行为的技术(塑造、渐隐、连锁)11、认知干预技术 认知干预技术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不合 理的思维、不正确的假设以及认知歪曲所 采取的一系列治疗和改变的方法。 认知改变技术(去灾难法、再归因法、排 除自我中心法、理解特殊意义法、质疑绝 对化法) 自我管理技术(家庭作业、活动规划表、 渐进性作业) 团体咨询是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带领 小组,在保密的原则下营造一种安全、支 持的环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 使个体在交往中不断观察、学习和体验, 主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努力学习 新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生活 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12 团体咨询与活动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预防的功能、 治疗的功能13、团体咨询的作用机制 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归属感、集体环境给 人以希望、集体给人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 会、了解组员间的共性,增加信心、组员 间可相互交流和学习、通过帮助他人以帮 助自己。14、团体咨询的主要技术(1)入组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小组的性质与目标,设计活动计划, 确定小组规模,筛选组员,规定活动场地、 时间及频率,准备必要的资料和教具,组 长的知识、能力的准备,团体咨询效果的 评估。首要的准备就是确定团体的性质和目标。 一般分为三类团体:发展性团体、预防性 团体、治疗性团体。(2)小组成员间的同质性 为确保小组咨询效果,尤其是初学者做组 长,考虑组员的同质性是非常必要的。(3)小组的构成与活动规律 小组的人数、封闭与开放、活动频率与时 间、场所的要求(4)团体咨询的一般方法 团体讨论、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心理 剧、15 团体咨询的运行过程 任何一个团体咨询都会经历从启动、 过渡、 成熟到结束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咨询过程 中,每个阶段都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 准备阶段:指团体建立之初的起始阶段, 通常是整个小组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也 是小组发展中比较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时 期。实施阶段:小组成员积极投身于小组活动 中,试图找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和在团体中 的位置。结束阶段:是团体咨询过程的最后阶段, 也是总结团体成效和处理离别情绪的不容 轻视的阶段。16 团体咨询组织者的作用 组长的基本职责(注意调动全体成员的参 与积极性、适度参与引导、提供恰当的解 释、创造接纳融洽的气氛) 、组长的人数及 要求(一般团体由组长 1 人担任)、咨询组 长常犯的错误(事无巨细,包办代替;权 威自居,说教过多;过渡自我开放,角色 混淆)17.团体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在团体咨询过程中,小组成员身上会出现 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有:沉默行为、 支配行为、审讯行为、依赖行为、顺从行 为。这些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团体的发 展,干扰当事人和其他成员的进步。第七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 理学理论与技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 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 地学习和发展。1、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 值的途径。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 标的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有:激发学习动 机、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实施 潜能开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人际 交往的能力、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2、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要遵循以下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 则、差异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愉悦性原 则、激励性原则。3、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 的心理素质4、社会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通过剖析课文主题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通过分析人物命运的描写和一些细节 描写来揭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作文、 日记等作业的批改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 行心理健康教育。5、自然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教材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6、艺体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适当整合教学目标; 创设参与的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准确把握渗透的主要 内容。7、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 树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 生关系(教师要以情感沟通为桥梁,以真 诚、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建立 起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掌握必 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首先,要挖掘教 材中心里健康教育因素,其次,营造愉悦 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第三,恰当运用心 理咨询技能);运用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8、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 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 来的心理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 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一般认为, 课堂心理气氛主要受到教师的教风、学生 的学风、 教学的时空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风的好坏是影 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在通常情况 下,课堂心理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 的、对抗的三种类型。9、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评估策略:准确评估课堂心理气氛是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和基 础。评估方法主要有观察法、 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 期待策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 师期待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确实存 在的。 情感策略: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 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智与情感交互 作用的动态过程。 威信策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 大的精神力量, 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 气氛的重要因素。 信息策略: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影 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交往策略: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活 动形成了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度的 交往。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 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维持策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 状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相 对稳定的状况与水平,是直接影响其 学习效率和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条 件。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 状态激发,更要重视这种状态的维持。10、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职业因素: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有 外在的期望压力,有内在角色冲突; 社会因素:社会发展使当今教师面临更多 的选择; 学校因素:学校的管理策略与组织气氛、 竞争与激励、学生的行为与教师的教学环 境; 个人因素:如遗传、人格特征、意志品质、 成长经历以及自我认识与调节的能力等;1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优化社会环境,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度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其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最 后,搞好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提高教 师心理承受能力。(2)完善学校管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开展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 首先,学校要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 围,其次,学校领导要端正领导作风,树 立民主平等的观念,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多激励,多鼓励,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 生活,第三,学校要建立健全有效地竞争 和激励机制,实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估,第 四,优化学校的人际关系,第五,积极倡 导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 生活。(3)注重心理的自我调节和维护,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 概念;其次,教师要保持乐观积极地心态; 第三,教师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 调适的方法;第四,教师要掌握一些压力 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压力免 疫”机制,避免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第八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实施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心1、家庭在心里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家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不能喝学校教育配合是学校教育 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是孩子第一任 老师,家庭式孩子的第一间教室。(2)家庭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 家庭为孩子提供温暖和保护,使孩子获得 了最初的安全感。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离 不开父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家庭不仅 提供给孩子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支持,也给 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从而保障 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父母养育和保护孩子,协助子女获 得需要的满足,不仅包括生理的需要、安 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而且包括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家庭承担着 促进子女智力发展、提供情绪支持、促进 子女社会化、学会悦纳自己和悦纳别人等 许多重要的功能,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 基础和基石。2、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所谓家庭结构,是指家庭 的外在形态特征,如家庭结构的完整 性、兄弟姐妹的多少、家庭的社会经 济地位等。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 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 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 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 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它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儿 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稳定的亲 子关心。教养方式:指父母关于如何教育子女 的信念、情绪和行为构成的统一体, 它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 的影响。,包括: 父母的情绪、 父母的 行为、父母的信念。3、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父母自我改变做起、身教重于言教、提 供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己成长、快 乐比成功重要。第二节 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1、有效亲子沟通的基本态度 尊重与信任、民主与平等、理解与关心。2、了解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表现不良行为,是因为 其追求价值感的导向错误,父母的任务在 于帮助孩子用建设性的方法重新获得价值 感,孩子不良行为通常有四种目的:获得 注意、争取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除了 这四种目的外,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往往还 有 3 个原因:寻求刺激、表现优越感、寻 求同伴接纳。3、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指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让他们 明白父母已经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已经觉 察到隐含他们话后面的感受,使孩子感觉 到被了解、被接纳,从而能够更清楚地看 到自己的问题,协助他们建立一个解决问 题的基础。这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 斯的同感技术。4、问题所有权 如何界定问题所有权?可以依据三项原 则:一、若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属 于孩子的问题;二、若孩子的需要得到满 足,但妨碍了父母的权利或职责,属于父 母的问题;三、若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 且不妨碍父母,这时亲子关系没问题,皆 大欢喜。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是:对于孩子的问题, 父母需要积极倾听;对于父母的问题,父 母可以表达自己的信息,让孩子了解他的 行为对父母造成了困扰。5、表达我的信息 如何表达我的信息呢?通常包括三部分: 描述行为(只描述而不评价) ,指出行为的 后果,说出对这个行为后果的感受。第三节 鼓励与批评孩子的方法1、鼓励与批评的作用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批评与鼓励, 鼓励与批评既是一种手段, 又是一门艺术。 鼓励是鼓舞的力量,促使孩子勇敢地向前 走。批评是鞭策的力量,要求孩子正确地 向前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 个快乐的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 励,讨厌别人的批评。2、鼓励与称赞的区别 称赞只是奖励的一种, 着重于比较和竞争, 孩子必须表现优异、有超群的成绩,才能 得到称赞。而鼓励,则会不时地出现在孩 子的任何进步和努力中。鼓励可以肯定孩 子自我能力的发挥,而无须和别人比较。 总之,称赞的话语专注在 的评价和优秀, 教孩子和别人比较, 只为个人所获而努力。 而鼓励则重视内在的评价和贡献,鼓励型 的父母能使他们的孩子接纳自己不够好的 地方,对自己有信心并让他人知道他是有 用的人。3、鼓励的原则 真诚接纳孩子、着眼积极的一面、重视努 力和进步、肯定个别能力、从自我鼓励做 起4、批评孩子的方法 批评孩子要注意方法、批评孩子要注意尺 度、批评孩子要注意场合、批评孩子要陈 述理由、批评孩子要避免重复。5、订立适当的规范 称职的父母对孩子不仅有无条件的爱,也 提供适当的保护与限制,并赋予适合其发 展阶段的任务。适当的教导、亲子协商订立原则、行为后 果的处理、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教育的一 致性、适当的弹性。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关心1、社会环境在心里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具有推波 助澜的作用,社会是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大 课堂,我们在这里学习和成长、耕耘和收 获。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 充和延续,保持和强化这种作用是至关重 要的。社会教育系统承担着优化社会心理 环境,为个体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的 任务。2、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最直接 的体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代性和 社会性。社会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社 会发展变化影响心理健康、社会整体氛围 影响心理健康。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优化 所谓社会环境的优化,就是指充分利用社 会现有的条件,或者创造良好的必备条件 以达到社会环境的最佳状态。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必要性 尽管家庭和学习啊偶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 动因,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复杂多样 的社会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对于塑造我们 的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和会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我们通常意义上 理解的社会环境仅仅局限于物理环境、硬 件设施,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物 理环境固然重要,但更要的是有意义的、 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社会组织环境主要指社会各个机构、社会 组织制度所形成的整体风气和氛围,各相 关机构携手并肩所创造的环境。 社会舆论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也是环境因 素中非常关键的因素。通过积极地社会舆 论宣传,培育和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 环境,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产生 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与途径 保障前提,优化组织环境(政策支持,提 供制度保障;社区宣传,各机构共同协作) 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传统媒体、网 络舆论)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优化的前景展望 (1)媒体作用的适度发挥 首先,从内容上,可以有意识的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宣传的内容。其次,从程度上, 一些虚假的或虚张声势的信息以及过度描 述的信息都有可能在无意中对公众产生重 大影响,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最后,从 方向看,媒体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清 楚这些舆论对民众产生的后续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了信息 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认识到信息化 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要,以及信 息化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冲击问题,提 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 要求。(3)“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和协调 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网络 在具体实施预防的过程中,要遵循“三早” 原则:早进行、早准备、早干预。1、传统心理卫生的三级预防 传统的心理卫生三级预防包括: 初级预防: 向人们提供心理卫生的知识,以防止和减 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尽早发现 心理疾病患者, 并提供心理和医学的干预; 三级预防:防止住院病人的心理异常转为 慢性,使他们尽快回到社会生活中去。2、学校组织体系的三级预防 心理社团学生和社会工作者或心理系学 生、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心理咨询中心 专兼职老师共同组成的心理健康的三级预 防网络。3、心理教育对象的三级预防 初级预防对象:是针对一般学生和适应困 难学生进行一般辅导; 二级预防对象:针对濒临偏差行为边缘的 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辅导咨询; 三级预防对象:针对偏差行为和严重品行 困难学生进行专业的矫正咨询和身心康 复。第十章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与价值1、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 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 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 咨询与辅导纪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 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 在联系的体系, 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原则是指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过 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一般遵循七条 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性 原则、多样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 原则和经济性原则。3、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价值 可以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宏观的决策依 据;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 加强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 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水平。为 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态的监测手 段。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资料搜集 1、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种类 团体资料和个人资料、专项资料和综合资 料、量化资料和非量化资料。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搜集方法 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作品 分析法、心理测验法。(1)观察法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观察学生在 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 加以纪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 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为使观察法所获得的资料具有一定的信度 和效度, 在运用观察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执行观察的人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观察应 有明确的目的;不要以任何方式干扰观察 对象的行为;应建立特殊的观察代码;在 记录观察结果时,应注意记录行为出现的 情境。(2)访谈法 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 方式来搜集对方有关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数 据资料的一种方法。按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 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按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得中介物,分为: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按访谈对象的特点,分为:一般访谈和特 殊访谈。(3)问卷法 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搜集 研究对象有关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数据资料 的一种方法。按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的结构程度可以将问 卷划分为:结构化问卷和非结构化问卷; 按问卷传递的方式分为:发送问卷、访问 问卷和邮寄问卷。(4)作品分析法 是研究者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 学生的作品,来搜集研究对象有关心理和 行为特征等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5)心理测验法 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最主要和最为 常用的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验量 变进行施测。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 1、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 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解到得有关学生心理 状况、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 程、效果等方面的资料。一般包括:学生 本身的有关资料(学生综合资料、心理测 评资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有关资料。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程序 统计及结果解释、提出教育对策与建议、 撰写测评报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与管理 1、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在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手中,使用应遵循保密 性原则,要研究并确定档案保密类别和保 密等级。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才有权 建立和处理, 如一定要知道学生个案内容, 专业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案重新加工、重 新编制,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 道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有效保 证。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使用的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资料来源主要有测验 资料和非测验资料。对资料的处理方式有机械的和非机械的两种方式。3、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使用的策略 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反映出来的 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 方面的特点来进行分班、分组,选拔学生 干部,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效益。其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所提 出的教育培养建议,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 好个别辅导工作。最后,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所提供的信 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4、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室;建立和健全心理健 康教育档案的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 育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 1、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模式 目前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 主要有五种模式: 教研组模式、教科室模式、德育管理模式、 班主任工作模式、独立模式、全面渗透模 式2、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 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心理健康教育 中心、家长(社区)委员会3、心理健康教育室的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设置应选择明亮、 舒适、 安静、隔音和稍具隐蔽性的地方。设备的 购置要视学校的经济状况和教育室的面积 大小,不过一般最基本的设备是应具有的。 心理健康教育室内的布局对整个心里咨询 与辅导的气氛协调是有影响的, 布局整齐、 协调则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 育室的开放时间可视人员数量和经费情况 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开放,全天开放和择时 开放。4、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投入与经费:是一个服 务机构,非经营性的赢利机构,需要一定 的经费投入来支持和保障它的运行。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收费: 对学生是免费的; 家长、一般社会其他人员,收取一定的费 用。5、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组成与职能 心理咨询室:接待咨询;心理测量室:进 行各种心理测量;心理阅览室:提供心理 资料的阅读;心理松弛室:心理放松和调 整训练;心理活动室:小组咨询与辅导而 设置的心理活动场所。6、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涵义 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目标,运用可操作 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 分析和整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过 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 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7、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功能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 能、研究功能、管理功能。8、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原则与过程 (1)原则客观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2)过程: 建立评估组织、 确定评估目标、 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搜集评估信息(听取 汇报、查阅材料、实地考察、座谈讨论、 问卷调查、考查测验) 、整理评估信息、形 成与利用评估结果9、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评估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评估、活动场地与 设施评估、档案材料评估、课程评估、组 织管理评估。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和家长 服务2、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