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饮料项目利润管理_范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576230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蛋白饮料项目利润管理_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植物蛋白饮料项目利润管理_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植物蛋白饮料项目利润管理_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植物蛋白饮料项目利润管理植物蛋白饮料项目利润管理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利润分配程序4二、 利润管理的要求5三、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6四、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8五、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11六、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13七、 销售价格的制定16八、 销售收入的概念及其分类18九、 产业环境分析24十、 必要性分析26十一、 公司概况27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8十二、 项目投资计划28建设投资估算表3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1流动资金估算表3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5十三、 经济效益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4十四、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5一、 利润分配程序(一)非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等的规定,非股份制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应按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做相应的调整,然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照规定,企业当年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不够弥补时,可以连续5年继续弥补。但超过5年仍未弥补的亏损,则用净利润弥补。(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净利润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它主要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按照国家规定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3)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按当年净利润5%10%的比例提取,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再加上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即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现行制度规定,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应按以下顺序进行:(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法定公益金。(4)支付优先股股利。(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提取和使用。(6)支付普通股股利。股份制企业当年无利润时,原则上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为了维护企业股票的市价和信誉,避免股票价格大幅度波动,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例,用法定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但在分配股利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二、 利润管理的要求利润既是生产经营成果的反映,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起着一定的作用。为了加强利润管理,在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向的前提下,要把效益放在应有的位置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开展利润预测,制定切合实际的利润目标。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利润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同时,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利润必须首先用以纳税,然后才能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企业各项福利支出。三、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集权和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从聚合资源优势,贯彻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角度来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显然是最具保障力的。但是,企业意欲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除了企业管理高层必须具备高度的素质能力外,在企业内部还必须有一个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并通过信息传递过程的严格控制以保障信息的质量。如果这些要求能够达到的话,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势便有了充分发挥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信息传递及过程控制有关的成本问题也会随之产生。此外,随着集权程度的提高,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复合优势可能会不断强化,但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应变能力却可能在不断削弱。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把决策管理权在不同程度上下放到比较接近信息源的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这样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从而使信息传递与过程控制等的相关成本得以节约,并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决策价值与利用效率。但随着权力的分散,就会产生企业管理目标换位问题,这是采用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通常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成本或代价。集权型或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本质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决策,是企业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考虑顺势而定的权变性策略。依托环境预期与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企业总部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取向等因素,对不同财务管理体制及其权力的层次结构做出相应的选择与安排。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作为实体的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上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如果说客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企业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特征则是企业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指派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响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也只有这样,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事实上,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除了受制于以上两点外,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术”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此外,集权和分权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由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因素所决定的企业及各所属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财权的集中和分散也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四、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五、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集权和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从聚合资源优势,贯彻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角度来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显然是最具保障力的。但是,企业意欲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除了企业管理高层必须具备高度的素质能力外,在企业内部还必须有一个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并通过信息传递过程的严格控制以保障信息的质量。如果这些要求能够达到的话,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势便有了充分发挥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信息传递及过程控制有关的成本问题也会随之产生。此外,随着集权程度的提高,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复合优势可能会不断强化,但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应变能力却可能在不断削弱。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把决策管理权在不同程度上下放到比较接近信息源的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这样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从而使信息传递与过程控制等的相关成本得以节约,并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决策价值与利用效率。但随着权力的分散,就会产生企业管理目标换位问题,这是采用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通常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成本或代价。集权型或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本质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决策,是企业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考虑顺势而定的权变性策略。依托环境预期与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企业总部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取向等因素,对不同财务管理体制及其权力的层次结构做出相应的选择与安排。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作为实体的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上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如果说客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企业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特征则是企业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指派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响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也只有这样,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事实上,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除了受制于以上两点外,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术”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此外,集权和分权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由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因素所决定的企业及各所属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财权的集中和分散也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六、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七、 销售价格的制定在市场竞争中,形式上享有定价权的企业,实际上受价格的支配,即任何企业都不能单独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只能接受由市场供求和竞争决定的价格,并据以调整自己生产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企业确定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主要有:(一)标准产品定价的基本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成本加成定价法,这种方法最为简单,企业只需按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即为产品价格。(二)新产品定价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讲,新产品定价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1.撇脂定价这是一种高价策略,即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迅速从市场吸取高额利润,有如从鲜奶中提取奶油。运用这一定价策略的时机为:一是短期内不会遇到竞争压力(如具有专利权保护、市场进入障碍很高或不易模仿的新科技产品);二是由于产品具有独特性,故价格需求弹性不大;三是在产品普及以前,市场需求极为有限;四是企业希望能快速收回所投入的资金。2.渗透定价这是一种低价策略,即企业把它的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迅速打入市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这种定价策略通常在以下情况应用:一是想迅速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三是防止竞争者进入;三是估计竞争者不会展开价格大战;四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与投资报酬率为目的。这是一种考虑未来利益的长远的定价方法。(三)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发生特殊变化、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等。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前述的定价方法无法应用。此时,可按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定价法确定价格。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总额减去相应的变动成本总额后的差额。单位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单位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余额,即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可提供的贡献。边际贡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盈亏水平的高低,产品销售能否保本以及产品销售利润的高低将取决于边际贡献能否“吸收”全部固定成本,并有剩余额及剩余的大小。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边际贡献的增减意味着利润的增减。只有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将会亏损。当企业有多余的生产能力,暂时又不能作为其他利用,此时的订货价格,可以不考虑价格对总成本的补偿,只考虑价格对变动成本的补偿,只要所确定的价格不低于单位变动成本,即边际贡献大于变动成本,其超过部分的收益可用以补偿固定成本。只要边际贡献能用于补偿固定成本或形成利润,该价格即为可行。如果企业遇到较强的竞争对手,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也可以以变动成本为基础而把价格暂时定在全部成本之下;如果市场上某产品需求突然减少,迫使企业不得不降价出售时,只要价格略高于变动成本就能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比完全停产损失要小些。八、 销售收入的概念及其分类(一)销售收入的概念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因此,收入属于企业主要的、经常性的业务收入。收入具有以下特点:(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有些交易或事项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因为固定资产是为使用而不是为出售而购入的,将固定资产出售并不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不能作为收入核算。(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现金、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商品销售的货款中部分抵偿债务,部分收取货币资金。(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如上所述,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二者兼而有之。因此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企业取得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这里仅指收入本身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收利息等。代收的款项,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产,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负债,因此不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不属于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作为本企业的收入。(二)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销售商品时,能否确认收入,关键要看该销售是否能同时符合或满足以下5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买方。风险主要指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报酬是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商品因增值以及直接使用该商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如果一项商品发生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本企业承担,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不归本企业所有,则意味着该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买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能否可靠地计量是确认收入的基本前提。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售价通常已经确定,但销售过程中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也有可能出现售价变动的情况,则在新的售价未确定之前,即使款项已经收到,也不应确认收入,而应将其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预收账款处理。等新的售价确定后,再按预收款销售产品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收入、补收或退回多收款项的账务处理。(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销售商品的交易中,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即为销售商品的价款。很可能是指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有把握收回,是收入确认的一个重要条件。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5)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根据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子以确认。因此,如果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即使其他条件均已满足,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如已收到价款,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一项负债。(三)销售收入分类企业的收入按经济内容分,可以分为业务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按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其主要的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也称基本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在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是企业组织收入的重点。主营业务收入的范围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施工企业的承包工程价款结算收入等,均属于主营业务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其次要或者附带的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亦称附营业务收入,与企业的基本业务收入相比,在企业中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如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的出租、无形资产的转让、包装物的出租和出售等,均属于其他业务收入范畴。把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目的是为了指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使企业能够按主次顺序有重点地实施管理工作。(四)销售收入管理的要求销售收入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加强收入的管理也就是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各环节的管理,做到以市场为导向,高效、协调、有序、高质量地组织好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达到企业人、财、物的最佳配合,才能使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高水准的运行效率以及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来扩大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销售收入管理具有如下要求:(1)识别市场机会。识别市场、抓住机会,投放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销售收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这是营业收入管理的目标和重要要求,同时还要提高服务意识,巩固市场地位,通过开发新的产品,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不断扩大销售量和增加销售收入。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方向与条件。(2)准确的市场定位。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条件和地位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了解对手,把握自身,扬长避短,主动出击,寻找和大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不断增加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营业收入的稳定和不断提高,使企业得到发展。(3)合理的价格定位。价格定位是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合理的价格通常能使企业保持市场地位并获取满意的利润,实现营业收入的最优化。价格策略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情况、竞争程度、消费倾向和消费心理状态、产品质量及经营实力等综合因素。(4)明察市场动态。企业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状态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的,而企业又必须适应环境、把握市场,这就需要进行经常的市场调查,分析可变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决策,适时地调节行为动向,使得企业市场占有量巩固和发展,使企业保持住旺盛的竞争态势。对市场动态的把握,一是要明确企业产品所处的不同寿命周期;二是要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动向和实力;三是要洞悉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四是要储备竞争优势力量,这里既包括产品,也包括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九、 产业环境分析当前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业分工格局、能源资源版图等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十三五”时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发展格局将初步形成,新兴产业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省将继续实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方针,抓住新常态下的发展机遇,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打造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凭借先进的制造业基础,经济总量始终位列省经济发展前列。但随着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需拉动效应明显减弱,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达到上限,以传统外向型、粗放式发展为主的东莞面临巨大压力,亟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社会三期叠加的关键期,东莞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坚持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近年来,由于我国碳酸饮料及含乳饮料行业面临瓶颈,再加上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诉求越来越强,使得饮料市场逐渐向营养和健康类饮料方向发展升级。而与其它饮料相比,植物蛋白饮料拥有比动物蛋白更加完善的营养结构,原料来源上更有保障,因此在近些年来,低脂肪、无胆固醇的植物蛋白饮料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巨大。随着消费者健康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饮料的选择也更加趋向健康和营养化,富有营养价值的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我国从事植物蛋白饮料制作的企业也加大生产力度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产量方面,从2014年的56.3亿升发展到2019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产量已经增长至88.7亿升以上,与上一年82.8亿升的产量相比,增长率达到7.1%。在市场规模方面,从2014年的1041亿元发展到2019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283亿元。整体来看,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从市场格局来看,近年来我国植物蛋白饮料需求旺盛,行业也在迅速崛起,国内从事植物蛋白饮料企业数量众多,发展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4000家以上,市场格局也从过去的豆奶一枝独秀渐渐转变成百花齐放,核桃乳、椰子汁、杏仁露等新品种在市面上相继出现。由于我国植物蛋白饮料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导致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另外,我国植物蛋白饮料细分市场发展迅速,企业主要以核心单品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养元饮品的“六个核桃”、承德露露的“杏仁露”、椰树椰汁的“椰汁”等,在各自领域中均占据着领先地位。从进出口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植物蛋白饮料仍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逆差。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出口额1.49亿美元,进口额4.06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2.57亿美元;发展到2019年,出口额达到1.67亿美元,进口额高达5.76亿美元,贸易逆差突破至4.09亿美元。可以看出,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对进口产品依赖程度较深。十、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十一、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闫xx3、注册资本:53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9-87、营业期限:2016-9-8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2456.441965.151842.33负债总额882.49705.99661.87股东权益合计1573.951259.161180.4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6157.044925.634617.78营业利润1263.511010.81947.63利润总额1117.60894.08838.20净利润838.20653.80603.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38.20653.80603.50十二、 项目投资计划(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4622.7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3935.23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2016.71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821.51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97.01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56.17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131.37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2016.711821.5197.013935.231.1建筑工程费2016.712016.711.2设备购置费1821.511821.511.3安装工程费97.0197.012其他费用556.17556.172.1土地出让金289.03289.033预备费131.37131.373.1基本预备费77.5277.523.2涨价预备费53.8553.854投资合计4622.77(六)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2250.15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55.13万元。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55.1355.130.001.1.1期初借款余额2250.151.1.2当期借款2250.152250.150.001.1.3当期应计利息55.1355.130.001.1.4期末借款余额2250.152250.15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55.1355.130.00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55.1355.130.00(七)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1192.70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4584.045348.056494.067640.071.1应收账款2062.822406.622922.333438.031.2存货1604.411871.812272.922674.021.2.1原辅材料481.33561.55681.88802.211.2.2燃料动力24.0728.0834.0940.111.2.3在产品738.03861.031045.541230.051.2.4产成品360.99421.15511.40601.651.3现金366.73427.85519.53611.211.4预付账款550.09641.77779.29916.812流动负债3868.424513.165480.266447.372.1应付账款1392.631624.741972.892321.052.2预收账款2475.792888.423507.374126.323流动资金715.62834.891013.791192.704流动资金增加715.62119.27178.90178.915铺底流动资金1375.211604.411948.222292.02(八)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870.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622.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74%;建设期利息55.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流动资金1192.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5870.60100.00%1.1建设投资4622.7778.74%1.1.1工程费用3935.2367.03%1.1.1.1建筑工程费2016.7134.35%1.1.1.2设备购置费1821.5131.03%1.1.1.3安装工程费97.011.65%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6.179.47%1.1.2.1土地出让金289.034.92%1.1.2.2其他前期费用267.144.55%1.2.3预备费131.372.24%1.2.3.1基本预备费77.521.32%1.2.3.2涨价预备费53.850.92%1.2建设期利息55.130.94%1.3流动资金1192.7020.32%(九)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5870.6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2250.15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5870.60100.00%1.1建设投资4622.7778.74%1.2建设期利息55.130.94%1.3流动资金1192.7020.32%2资金筹措5870.60100.00%2.1项目资本金3620.4561.67%2.1.1用于建设投资2372.6240.42%2.1.2用于建设期利息55.130.94%2.1.3用于流动资金1192.7020.32%2.2债务资金2250.1538.33%2.2.1用于建设投资2250.1538.33%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十三、 经济效益(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1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6060.007070.008585.0010100.002增值税227.70277.20351.45425.702.1销项税787.80919.101116.051313.002.2进项税560.10641.90764.60887.303税金及附加27.3233.2642.1751.083.1城建税15.9419.4024.6029.803.2教育费附加6.838.3210.5412.773.3地方教育附加4.555.547.038.51(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425.70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8126.36万元,其中:可变成本6616.49万元,固定成本1509.87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7771.47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3775.394404.625348.466292.312工资及福利费324.18324.18324.18324.183修理费171.63171.63171.63171.634其他费用983.35983.35983.35983.354.1其他制造费用63.6063.6063.6063.604.2其他管理费用66.9666.9666.9666.964.3其他营业费用852.79852.79852.79852.795经营成本5254.555883.786827.627771.476折旧费238.85238.85238.85238.857摊销费5.785.785.785.788利息支出110.26110.26110.26110.269总成本费用5609.446238.677182.518126.369.1其中:固定成本1509.871509.871509.871509.879.2可变成本4099.574728.805672.646616.49(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51.08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922.56(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922.5625.00%=480.64(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922.56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480.64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922.56-480.64=1441.92(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6060.007070.008585.0010100.002税金及附加27.3233.2642.1751.083总成本费用5609.446238.677182.518126.364利润总额423.24798.071360.321922.565应纳所得税额423.24798.071360.321922.566所得税105.81199.52340.08480.647净利润317.43598.551020.241441.92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285.69795.811634.459可供分配的利润317.43884.241816.053076.3710法定盈余公积金31.7488.42181.61307.6411可供分配的利润285.69795.811634.452768.7312未分配利润285.69795.811634.452768.7313息税前利润639.311107.851810.662513.46(四)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54%。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7.54%,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五)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845.12(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845.12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六)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6.03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6.03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6060.007070.008585.0010100.001.1营业收入0.006060.007070.008585.0010100.002现金流出4622.775997.496036.317764.318120.732.1建设投资4622.770.002.2流动资金715.62119.27894.52298.182.3经营成本5254.555883.786827.627771.472.4税金及附加27.3233.26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