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专家及一线教师就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相关讨论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4736263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专家及一线教师就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相关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课标专家及一线教师就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相关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课标专家及一线教师就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相关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专家与一线教师就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相关讨论2010-10-20备注:为深入了解中学物理课标及教材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2007年10月下旬中国物理课程网与*市教科所物理室联合筹划组织了一次专题网络教学研讨。为使研讨更有针对性,中国物理课程网特别邀请了*中学物理教师参与。坐客专家为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课标组组长廖伯琴教授和课标组核心成员赵保钢教授以及*师*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严文法博士。 研讨主题:中学物理课标及教材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讨论 研讨时间:2007年10月27号晚730930 在线专家:廖伯琴教授、赵保钢教授、严文法博士 特邀嘉宾:*市教科所物理教研员 李文波问题一: 钱志军: 我想提出一个关于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时我们提出问题后,下面什么反映都没有,一想干脆还是自己来吧。这样我们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怎能提高.问题的意识都没有,哪有问题可以提出!我想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首先您能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这就是敢于创新的表现,值得学习,因为这是一个理念问题。 更进一层便是如何进展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这只能循循善诱,逐步开展。 学生们提不出问题,这说明进展探究式教学更有必要,不过,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非一早一夕之事,开场需要引导,逐步才能给予较大的自由空间。 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提问的,不是没有提问能力,他们可能在课堂上还不太习惯提问,这需要我们引导,需要教学前进展深入的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 1、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1.1、借助生活、自然现象提出问题。 例如为什么在家用电路中,黄昏时分在用电顶峰,灯光较暗,深夜偶一开灯,灯光却很刺眼.太阳的质量是如何测量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如何测量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早是如何测量的.飞机为何怕小鸟.为了扑灭发生在六层楼的火灾,高压水枪的功率应该多大.帆船如何逆风行驶. 1.2、借助物理实验提出问题。 例如在托里拆利实验教学前,学生自己可在教师的诱导下,对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进展研究,有很多学生就可主动提出以下问题: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所用的水银可不可以用水来代替.如果不用液体,用固体器材来测定大气压,是不是也可行.比方用注射器、重物等器材。再如学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师安排学生用凸透镜作放大镜看指纹,发现是放大的;而看外面的物体却是缩小的,通过实验学生看到了科学的事实,不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同样是用放大镜观察,为什么看到现象不同呢. 1.3、借助资料介绍的现象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生阅读的科普资料中,介绍飞碟能够在极快的状态下瞬间静止,从而提示学生结合力与运动的知识提出这样的问题:飞碟难道就没有惯性吗. 严文法: 钱教师的问题提的很好。我想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这或许与长期以来我们忽略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古人也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 则怎么才能培养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呢,大家可以讨论.就我个人的观点看来,我觉得教师应该有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条件,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教师也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可提,那就貌似造成了冷场,即使是这时候教师也不要轻易的放弃而去选择自己讲,我觉得实在不行可以先通过点将的方式提问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往往缺乏的不是问题,而是提出问题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只要有一个人能积极提出问题,则就可能起到典范的作用,学生可能就会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假设。只要去思考,应该有解决的方法,也欢送钱教师和其他教师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问题二: 梅小兵: 在农村初中,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怎样操作才具有实效性.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很快乐梅教师在关注农村中学如何开展探究教学问题。农村开展探究教学遇到的问题肯定比城市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1、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2、探究教学方法的学习,3、实验器材相对更加缺乏,4、学校评价机制的制约.我想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观念的改变。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科学,方法可多样,手段也可多样,核心主要就这这两点。问题三: bigben: 今年是我*市物理学科实施新课程的第六个年头。在这六年里,围绕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我市物理教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活动,在实践中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三维教学目标、对课程开展中的创新和继承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革、在开发教学资源等许多方面,教师们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也赢得了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对新课程的支持和认可。,!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教师是课程的实践者,但同时也是课程的建立者。作为国家课程,一线教师可参与研制,可提出自己意见,给予修改反应等;对于地方或校本课程,教师们可根据当地、本校的情况,创设或完善有关课程等。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践对课程开展与改良提出建议,对教材进展补充、调整等。这些都是课程建立者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取舍相关的课程资源。对市场上的教参教辅等,教师最好先筛选,然后再给学生补充;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教师最好首先完成课标要求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拓展。问题四: 钱志军: 几年来,通过参加物理课程改革实践活动以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标准?对于指导我们教学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由于它是纲领性文件,在一些表述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如:课程根本理念中,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则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哪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怎样转变角色.该扮演什么角色.因课制宜,怎样设计科学探究的内容及如何评价科学探究实施所到达的目标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花和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共同思考、探索,相信?标准?会越来越完善!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课标?确实比拟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有具体的要求。 至于,您问及在“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中,有哪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实相关内容在网上都可以查询,有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不过到底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具体情况应具体处理。例如,?课标?中要求通过探究性实验完成的学习内容,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而?课标?中要求的具体知识点,可通过实验教学方式,也可通过传授式的教学方式进展教学。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至于采用哪种,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校条件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等综合考虑。 bigben: 我想: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理解为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也可以理解为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包括生活中学习、交往中学习、娱乐中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还可以理解为文本学习、网络学习、调查研究学习等。问题五: 古树: 我总感觉现在司南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后面的习题,与教材有点脱节或者跨度过大,对此大家怎么看.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花无缺: 中国水墨画,讲究留白,在没有笔墨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天的空灵水的悠远教材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学生,我以为作为教材,课后习题宜少不宜多。多了,就可能拘住了教师的手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展调整。 whylh: 我认为教材后的习题一方面是稳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延续。有些习题,可以指道学生在可后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八年级P67第二题:透过一滴水珠看物体。对有些习题,我在教学中是有选择的使用。 廖伯琴: 关于习题,我们也将继续修改。您如果能具体指出哪些习题脱节或者跨度大,这样便更有利于我们修改了,也便于大家更好地使用。谢谢! 古树: 比方,在?让电灯发光?中,直接就画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在学生还没学习并联电路的情况下,有点困难,我个人认为,这节的习题,主要还是画最根本的电路图,让学生先熟悉符号;而在随后的?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习题似乎有太简单重复,所要做的习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已经与学生探讨过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作业的第1题,其实是实验探究活动中的一个简单重复;还有?测量电压?中第2题电压表量程的选择似乎不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薄看法,可能并不一定对的,呵呵我暂时只能举第13章的一些例子,刚上完这一局部。 李文波: 我想对习题的取舍也应该属于教材处理*畴,新课程提倡对教材内容进展适当处理,以适切教情学情。“司南版初中物理教材后的习题选择其实凝聚了教材编委的许多心血,教师们应该用心体悟其中所蕴涵的课程理念,大胆地选择、取舍、甚至原创更适切自己教情学情的习题。 whjjjy: 九年级物理目前教学进度到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的第五节测量电压。我感到学生这一局部的学习,有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在按要求画电路图与连接实物图时,学生在空间想象力上表现的差异很大,为此用了 2节课练习,讲授根本的方法与技巧。我想教材中提供的是一些根本练习,是从更多的学生学习情况考虑的,而针对具体学生的教学,教师可以增加练习,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我认为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下子就解决得了的,是一个反复提高的过程。 古树: 谢谢李教师的答复。实际教学中我也确实按您所说的做了点取舍。问题六: 梅小兵: 在物理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发现:我们这里的学生对教材的利用方面有些不太适应包括教师。主要就是新教材的图片很多,感觉有些花,好似缺乏可阅读性。比方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页,可是很多学生不知要看什么,因为书本上文字太少,加上“见少识窄,对有些图片感性认识缺乏,再说我们教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图片资料都用动画或视频展示出来,所以感觉有些困惑。这里请教专家帮助解决我的困惑,谢了!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iijiii: 我觉得图片如果是照片,那就是一种真实的物理资源,比语言的描述更好,就看你怎么用了。 廖伯琴: 当课标修订毕后,我们将加强教材的修改,其中适当增加文字,帮助学生阅读是我们修改的一个方面。 严文法: 上面两位教师提到的问题很关键,我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教材教法栏目中的课程资源小栏目已经上传了局部课件资源,教师们可以选用.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物理课程网方案举办“物理课件大赛,欢送各位教师参赛,比赛完毕后我们将将这些课件上传到网上提供应教师们免费下载,详情请关注本站公告.大家可先与我个人取得联系,QQ:306971448。 古树: 个人觉得,统一课件是有点现实困难的,毕竟各个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不完全一样,而且面临的学生也不一样,同时,高质量课件的制作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 李文波: 对!个性化的教学就应该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统一课件我们并不提倡,针对这一问题,我想比拟好的处理策略是教学“积件的开发、运用和交流共享。 积件Integrable 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想作为一种关于CAI开展的系统思路,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展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进展简单的叠加,而是从课件的经历中开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立的重要观念转变,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系统和教学媒体。问题七: 小泽:“纸上谈兵是指只流于形式吗.我认为不应该这样认识。过程性评价关注的学生的开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应该流于形式。我坚持采用了成长纪录袋的形式,采用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自评互评的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法,当然了,如何结合终结性评价,比方在笔试过程中如何进展过程性评价,还需要大家一起探讨。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严文法: 这位教师能坚持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方法来对学生评价已经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而且相信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希望这位教师能继续坚持继续实践并把您的经历与其他同行分享。 赵保钢: 小泽教师说得好,“过程性评价关注的学生的开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应该流于形式。现在还有局部教师不太关注过程性评价,这主要还是对评价的意义和功能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时常都在运用诸如讨论,交谈,练习等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从*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过程性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过程性评价更强调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克制学习中存在困难,鼓励学生学习等,而不强调区分学生。因此,如果我们选择“笔试的形式,那所出的题目一定要为上述目标效劳。具体来说,不能向中考,高考那样,为了区分学生,把题目出得过难。小泽: 谢谢您的肯定,关于笔试中的过程性评价,是不是可以渗透而不是贴标签,举2道题比照一下: 例1:200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琴声这些都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 例2:2005*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声音产生后在传播过程中需要_。 评析:两题都有考察“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恰当地创设了物理情境,渗透了美的情感。而*题完全照搬课本的陈述句作为填空题的根底,容易导致学生不求理解而死记硬背。 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是让学生自己关注到自己学习的过程,我最初的想法是促进学生在不断的自省中成长,或许这也是评价角度的转变吧,谢谢您的鼓励。 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最终标准,以此来衡量学生学业的成功与否。“考试即评价这个观念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里当中,阻碍着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开展。问题八: sunshihao: 我是一个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新课标教材的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中很多例子都来源于生活,也很贴近生活,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改革,但大局部都贴近城市一些,农村的学生对这些也许并不太熟悉.能不能考虑将来编写教材时城市和农村兼顾一下.课后习题中的有些调查或报告的对象也是针对城市的学生所设计.比方说社区的调查,噪声的调查等都是农村学生无法完成的,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做。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wh*pjsh168: 我觉得*教师讲的很对,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活动,请两位教授提几条建立性的建议。 廖伯琴: 在新课程、新教材中,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将农村课程资源放进教材,不过在您看来似乎还不够,我们还有更加努力,请您也帮助提供一些农村的课程资源。谢谢! 从另一角度看,有时让农村孩子了解一些城市的课程资源,也让城市孩子了解一些农村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而言这无疑对他们开启了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问题九: 尔东呈: 实际高中教学中,限于实验条件,我们常常只能将“科学探究放在方案的设计与比拟上,也就是主要进展理论上的探究。我觉得结合当前的条件和可能,就*一个知识点发散开去,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或想到*一个规律或结论,这大致是我们目前的科学探究一种实际。请您批评点拔。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中学物理新课程中,科学探究的含义主要有二,其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二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在您们的教学实践中“限于实验条件,将“科学探究放在方案的设计与比拟上,我想这也是您们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所做的努力,很可贵。显然,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只动脑不动手还不好。有时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以一两个实验为重点,让学生能动起手来,那怕是用一些“瓶瓶罐罐做实验,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问题十: 三山物理: 新课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要求,如何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ahwh: 我想对于中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对于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学过程语言应该规*,准确,对于学生答复下列问题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更正.特别是中学生改掉一些日常生活中不规*的用语困难更大。问题十一: 元亨利贞: 实施新课程以来,从自身和本市同行来看,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学生考试成绩整体提高,而是大家做教育的观念上的改变。 从前,作为教师很有点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懵懂之态。 新旧课程观念的冲突,引起了所有教师的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有实践和探索。不同的只是教师们的步子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而已。 走入任何一间教室,你总会发现与以往教学的不同。即使是最原始的“讲授,你也会留意到教师关注的已不再仅仅是“知识和“结果。课堂上研讨交流多了、合作解决问题多了、动手多了、课堂上学生自主的空间大了, 因此,评价新课程、评价教师的工作不能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仅仅看升学率。 arbor所言我非常赞同。从新课程理念来看,一个很好的学生,高考落榜给了她学习生涯无情的终结,这不是新课程的失败。其中原因令人深思,有初高中衔接的问题,有学生心理的问题,更有当前评价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wh*pjsh168: 新课程和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变了。但新课程目前实施正如这位教师所说的。评价,其中更重要的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的不一致。我认为新课程有点超前于社会实际物质开展水平。问题十二: 钱志军: 谢谢教授,我还是想提提“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存在的实际问题: 1、班级的人数多,班额大,实施科学探究时,教师对实验的指导有困难。 2、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实验器材严重缺乏,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开展。 3、课程资源的严重缺乏,课堂学习效果不好。 4、学生的厌学现象严重,对物理学习有畏惧感。 怎样根据现有的教学仪器和实际情况,进展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我想这关系到农村初中融入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为存在着实际困难,教师有畏难情绪也在所难免,毕竟“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请各位专家指教!谢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沪科物理: 教师的设计探究与引导探究和创新探究非常有效。 nlylh: 课程标准中能否降低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如减少一些探究的实验? 钱志军: 我们也在试着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的负担太重了!谁来给教师减负! 严文法: 可参看廖教师在远程研修简报中写的?话说“粮草?,或许对您有启示,phys.cersp. ,在站内搜索“研修简报。 小泽: 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建议多利用身边的盆盆罐罐等小物品做实验,实验器材尽量考虑经济性,就地取材是一个好方法,教材只是一个知识载体,重要的是我们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自己尝试编写符合乡土实际的外乡教材。问题十三: gaolei_1138: 新课程的理念很好,但总觉得评价的过程不好控制,在我们“教与“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评价,如何合理地利用新课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是每个物理教师非常关切的一个问题,而目前的主要方式是学业考试,即使如专家所说这只是一个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会实现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但考试依然是最主要的评价手段,于是有很多教师就实行两手抓包括我,一手抓根底知识,一手抓实验探究。很累很辛苦,也给学生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们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新课标的理念在我们*物理教改中已深入人心,本着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展为目标导向,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合理地在基于课标的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拓展教材,将探究伸入生活,实现“一标多探同一目标,多种类型的探究方式不拘泥于课本探究要求使探究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开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古树:“一标多探,很有创新的提法。现在的教材是“一标多本,所以,我个人觉得,正如专家们所说的,要“教课标而不是“按课本教。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本地区特色,适当地创造性地表达课标。问题十四: arbor: 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物理新课程实施六年来,在这方面的变化是十清楚显的,但进一步向纵深开展却似乎有极大的困难。请问课标组对如何推进初中物理新课程的纵深开展,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坦率讲,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很多地方的改革力度仍需要加强。 目前,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初中课程标准的修改在即,在修改中我们将综合考虑实验区及其他方面的反应意见。接着,我们还将根据实验区意见及修改课标中的要求对教材进展修改。因此,请各位教师多提修改建议。谢谢! 赵保钢: 前期对新课程的实施再全国*围做了一些调查,目前正在研究反应意见,为修改课标做准备。完善,促进初中物理新课程的纵深开展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问题十五: hjc780:我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努力改变教学方式,运用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教材中很多需要探究的问题、结论同学们已经知道,使学生对探究的过程失去兴趣和耐心,探究式教学很多时候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比方,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之前同学们就知道结论,而且认为这样的问题没有探究的意义,如果仍按常规的探究思路上课,这样的课堂显得有些做作。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您们谈到了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的协调问题。正如您们所讲,有的结论学生都知道了,没有必要再做过场。我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探究性实验调整为验证性实验。 在编写教材时,如何在教材中表达出探究性因为后面有答案,学生常常提前阅读了,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能否请教师提提建议,如何在教材中呈现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问题十六: fuzeyongzh: 对于刚刚毕业的教师对这本教材根本无法把握,不知道讲多少才算好,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不能进展课前预习.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建议您向已上过新教材的有经历的教师讨教。当然,我们也需要加强教师用书的调整。不知您对教师用书修改有何建议. arbor: 刚刚毕业的教师确实有比拟多的困难。建议学学黛玉的方法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了一个故事: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做诗,黛玉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的这种方法,实在是相当高明,既简单,容易操作,有利于激发兴趣;又符合学习规律,科学而高效。对刚刚毕业的教师,学习如何教学,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建议增加教学案例、探究案例等。 赵保钢: 谢谢您给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目标。问题十七: arbor: 我和我的学生都非常喜爱司南版教材,用了6年,非常有感情。但是每次进展到8年级下的时候,总是感觉比拟困难。这局部的难点太过集中了。下次修订时能考虑并设法解决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古树: 是啊,我也有同感。浮力、压强和功、功率、机械效率集中到一起了,学生压力陡增。 赵保钢: 谢谢!司南版教材是我们与教师共同建立的。我们一定会在修改时认真研究您们的意见。 廖伯琴: 感谢您对司南版教材的认可!能请您提提修改建议吗.如何通过修改教材,解决您说的问题.我们今年的修改力度将比往年大。问题十八: 王伟峰: 请问两位教授,我对司南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提出这样一点看法,把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中的第一节?温度与内能?能否移至物态变化之前,这样好似对于教学要更好一些。不知如何,请指教。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我们正在为进一步修改教材做准备,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会认真研究。问题十九: fcthcb: 我觉得司南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八年级下学期的力学计算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不知李教师怎样看.九年级的有关电学知识编排不够连续,造成学生的理解上存在障碍,特别是在电路分析方面存在缺乏,不知课标组专家在这方面是否考虑有所改良.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电路分析方面,是否需要计算电阻的串并联是教师们时常提出的问题,也是课标修订反复研究的问题。教材会根据课标的修订在这方面不断改良。 liqiang888525: 电学更注重动手,对农村中学实验器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应对考试一点感觉都没有。 古树: 现在有一些虚拟实验的课件,在农村中学现有实验器材缺乏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用互动式虚拟实验课件作为补充。wh: 我想教学手段应该多样话,我曾经去过一个农村中学听课,上课的的教师因地制宜,利用简陋的器材,课上的也非常精彩。 古树: 其实也可以因陋就简,自己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做一些简单的器材来适当弥补缺乏。我们学校的一些物理教师就曾经组织学生自制了“验证液体压强“连通器、“开关、“灯座等。专家们以前也提倡过,要“瓶瓶罐罐做实验。现在,*的洪杰教师他们正做的一个课题中有个子课题,就是“如何利用身边物品开展实验探究。 李文波: 上面这位教师的发言让我想到了大家反映比拟多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有关司南版初中教材的编排顺序。 很多刚刚接触新课程的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不好理解,甚至难以承受,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传统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如:力热声光电磁,教师们习惯了这样的教材顺序和教学方式,老教师是传统的教学惯性,新教师则是源于自己的学习经历。 新课程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根本理念,我想这一理念不仅仅表达在*个或*节知识内容呈现上,也在教材编排的顺序上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大家纵览“司南版8、9年级整体编排,不难发现,司南版新课标教材编写风格是彰显“从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的应用。8年级从学生熟悉的声光力说起,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基于他们的经历常识,实验器材也随手可得,这让物理教学更易于被学生承受,并且容易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9年级逐渐有物态变化谈到热机、进而电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较8年级有深度和难度,有些远离学生的感性经历,需要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我认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年龄成长特点,另一方面,也较好地落实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几年的教学实践也应验了这一点。作为新课标公布以后的第一本实验教材,司南版这样编排的举措和探索无疑是大胆而成功的。但是,教学实践中确实也有一个不容无视的问题学时,如果严格按教材编排顺序教学,8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校对说来过于饱和,*些地方教师教、学生学都比拟吃紧,我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方案、有准备地处理教学顺序和内容安排。当然我们也建议教材编委在下一轮的修订时,如何在保存教材原有的编写的风格的同时,考虑实际的教情学情,优化教材内容编排,使教材更趋完善、更具可操作性。教师们如果有好的建议,也可以直接跟教材编委会提出。问题二十: *跃平: 当前,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们为了不被他人说闲话,不管是否需要和真正效果,都要做一些课件,有时真的觉得许多课件很牵强,我一直认为,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可用可不用时,应该不用!无需作秀。廖教师,赵教师同意我的观点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ahwh: 作为一线教师的体会是:信息技术只是多种教学手段之一,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廖伯琴: 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 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的模拟实验只能起辅助作用,它们不能代替真正的实验。问题二十一: 芜聊江湖: 我是一名带过二届毕业班的教师了,与上了高中的学生在交流时,学生有一个感觉就是初中的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感觉初中重物理现象的研究,而高中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感觉到了高中又要重新探索如何学好高中物理之路了,还有初中物理的物理计算应该到怎么的一个度.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教师,您好!正如所言,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却是存在许多不同。我想目前最为突出的有二。一是由于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学习重点不同反映出来的,如初中更重现象,感性的知识要多些,而高中抽象的知识要多些。二是高中的课改比初中要晚些,从初中新课程毕业出来的学生又回到老课程的构架下学习,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过渡、解决。 bigben: 在新课程中,初高中物理的梯度确实很大,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偏重于生活和现象,高中则更富有理性; 2、初中更关注“科学探究,而高中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3、初中简化和淡化“计算,而高中却要求“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4、高中教材从“力学开场,而力学局部恰好是高中物理的“难点所在。 尔东呈: 对!科学探究应该有偏实验的探究,也有偏理论的探究。高中的科学探究也应该偏向理论的探究,补充理论的背景,提醒矛盾的要害,体味突破的方案,思考可能的应用,我觉得都是科学探究的内容,而不仅仅只是实验的观察和处理。问题二十二: liqiang888525: 初中热学局部是否先介绍温度再学习物态变化是否恰当些。还有燃料的热值提到热机前.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感谢您的建议,我们正在考虑您提及的问题。 其实,当时我们未将温度置于物态变化前也是一种尝试。其一,希望通过“加油站让学生先简单地使用温度计,这样产生的问题可以为后面出现“温度与内能内容时设置一个“惑,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方式,希望学生带着问题学;其二,温度与内能放在一起,两者联系更严密、更本质物态变化的体例改变也有类似的意图。 不过,从目前实验情况看,似乎教师们仍习惯以前教材的内容顺序。因此,我们在考虑是否照顾教师们的这种偏好,重新修改教材。问题二十三: wgguo: 现在司南版的教材中有太多被阉割了的探究课,从提出问题到设计试验书中都明确的列出条条框框。学生由此一步步做下去一般很容易就能得到正确答案填入书中空格中。与其如此,不如减少探究的量而提高质,找几个简单的学生较容易找到探究方案的问题在一个较为开放,宽松的条件下真正去探究。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古树: 探究实验并不能拘泥于7个环节司南版教材上也并非所有探究都给定了7个环节,其实,有些版本的教材上提出的就不是7个环节。我个人觉得,教材上的*些“实验探究为教师和学生制定好了固定的环节,并不是强调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完全按照这样的环节去做,可能更主要的目的是为探究提供一种指导。*市的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探索中就摸索出了“循环探究的模式,对涉及问题比拟多的探究,分成几个探究模块,由小而大,由浅入深进展探究。 arbor: 您说的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但如果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方面多下些功夫,是可以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平衡点的。*市的很多教师都有成功的探究教学案例。建议与wuliedu联系。 wgguo: 我并不是说探究一定要是7个环节。制定好的环节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且学生从中很容易得到探究想得到的结论,而知道结论的情况下设计的试验算探究试验应该有点牵强。这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探究课想让他们完成的任务。个人浅见,恳请指正。 whjjjy: 我认为对教材中探究内容的编写可以提出的合理的建议,而探究课的教学价值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道答案,说明他看了书未必就是坏事,只是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是我们要多考虑的。 严文法: 古树教师说得有道理,如果可能的话,请您介绍下你们的成果“循环探究模式。 古树: 实验探究有“探究性探究和“验证性探究,完全让学生经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是不现实的,所以,有时给出结论也是可以的。问题二十四: flzhiying: 我是高中的教师,但遇到的问题与各位一样。对我们的课题研究,领导及大多教师冷眼相看。对我们的高中教学,高考出成绩、出清华北大才是硬道理。而一线教师总结出的经历就是,高考出成绩就是要“苦教、苦学、苦练。其它都是空的,这才叫踏踏实实做事,新课程理念的实施,难啊。但我们还是要困难地思考并探索着,一种观念的改变也许要太多的努力。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严文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惟有不断探索。恰如学习中学生的前概念难以转变一样,教师们观念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李文波: 同意严博士的意见!几年的课改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观念的转变仅靠专家教授们的集中灌输是远远不够的,一线校长、教师在课改工作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课改新理念和新思想的自觉和认同,进而在实践反思中内化为自身的理念则更为重要。问题二十五: 三山物理: 以往我在做学生时被要求课前预习 ,新教材学生如果预习 好似学生也没有多大的效果,请问学生是否有预习的必要,怎样预习.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古树: 需不需要预习,也是要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的,有些预习一下肯定有好处,比方?超声和次声?,预习了课堂交流才有内容;但?提高机械的效率?,让学生预习,学生根本无从下手。 arbor: 您可以不要求学生预习,但是有局部学生有预习的习惯,您不能要求学生取消已经养成的这种良好习惯。建议:对做过预习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判,在教学设计中做好预设。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挑战。问题二十六: 元亨利贞: 新课程的课,我认为不要不管什么都拿来,像模像样的“探究一下。只要是课堂教学,那就必须讲究“经济性。探究一方面有个层次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个适宜性问题与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水平匹配。因材施教,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fcscms: 这个“经济性,看我们怎么去理解,只要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得利,多花点时间值得。不能“经济只有少局部学生有收获,而大局部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展。问题二十七: 小泽: 两位专家教师好!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学难度控制到“保底课程标准封顶考试大纲就行了,不知道您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这是一种基于应试的看法,不可取。 廖伯琴: 课程标准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是中考命题的根据。考试大纲的制定也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在2007年的为*、*、*及*出台的考纲中,有个别条目与课标有些差异,这是因为考虑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后提出的。问题二十八: fengdi: 专家您好!我问五个问题。 1.我看了一下现行的人教版,苏科版,北师大版、沪粤版教材对电能表上的名牌解释不同,我们教研组的教师也把握不住,特向您求教10(20)A中10A与20A的意思您怎么认为,北师大版说10A是电能表稳定平安工作的最大电流,20A是最大承载电流.;而苏科版说10A是电能表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20A是电能表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人教版说10A是标定电流,短时间允许电流大些,但不能超过20A;在沪科版教材上就没提这个事.但在中考试题中不断出现求电能表所承载的家庭电路的最大功率?我想问你怎么对待这个最大功率?我们*省05、07年实验区中考试题的计算题都考到了这个问题,我也参于了两年的阅卷工作,发现学生也是两种理解,要么用10A计算要么用20A计算,最终我看不是学生不会而是教材的模糊导致学生理解出现了偏差?他提供的答案是: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10A,我对此答案不敢苟同.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根据国家标准GB/T15283-94和国际标准IEC521-1988电能表标有两个电流值,如1020A。这里所标10A为根本电流basic current,符号Ib,是确定仪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也有称此电流值为标定电流。括号内所标20A为额定最大电流rated ma*imurn current,符号Ima*,为了仪表能满足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最大电流值。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可高达其根本电流的二倍、三倍、四倍,有的高达八倍,达不到二倍的只标根本电流值。您怎么认为? 2.有关浮力问题: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现行教材依然给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但这个公式是F浮G排,而不是F浮液V排g,我认为阿基米德原理说的是“浮力等于重力,而不涉及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计算方法。后一个公式给出了比阿基米德原理更多的内涵,它只能方便做题,无助于认识原理本身,对学生有不好的导向。 我认为这局部教学应该抓住两点,一是阿基米德原理本身,即浮力与所排液体所受重力的等量关系;二是浮沉条件,即物体的浮沉决定于浮力与物重的关系,它是二力平衡条件的延伸。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书中给了一些计算题,但只限于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运用。过多的综合计算会冲淡学生对这两个重要物理规律的认识。可是我们许多命题人员抓住F浮液V排g不放,包括05年许多实验区的试题仍然有许多这方面的命题.我也与局部命题人员讨论了,他们却说课标是下限没上限.这样命题也不为过,不知你怎么认为? 3.我省现在是人教版,沪科版,苏科版,北师大版并存,这样多版本如何命制实验区的中考试题是个问题.我们说是按照课标命题,但实际上命题人员毕竟不是课标研制组成员,他们仍然是以课本为主的,尤其命题偏重于*一版本,跟本是对课改的摧残.去年我省实验区的试题就是这样的.许多问题素材来源于人教版和苏科版.比方对斜面机械效率的探究,探究容丝熔断的原因等,这些是人教版和苏科版的重要探究活动,而北师大版及沪科版并没有,这是不是失去了考试的公平性.你怎么认为,你没有想过为一些省命制中考学业评价试题.我觉得可能课标研制组成员命题可能更合理些. 4.我是一名的读者,从2001年订阅到今天没连续过,我通过Wljttswnu.edu.;发过好多中考试题和资料,就是没回音。最后我看你们沪科版教材后记里介绍每个章节编者说方便一线教师联系这些教师,但怎么联系呀!没人联系的上呀。 5.我从网看到实验稿修订了,不知有没有这回事,修订本发行没?我看到人教版教材修订了,好象是按照网上哪个修订稿进展教材修订的,比方它增加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内容。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廖伯琴: 感谢您提了则多问题! 第一、二问题,我们下去查查,仔细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三问题,确实命题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命题。当然,课标过于原则,对命题者而言也可以参考教材,不过,假设用的是多套教材,命题者确实应考虑不同教材使用者的公平性问题。 第四问题,现在由于合校,杂志社办公室的电邮地址已经变了。而且,杂志社办公室通常不承受电子稿。您假设需要在?物理教学探讨?发文章,可以用邮寄方式。另外,您假设希望提建议、讨论问题等,可以进入新思考物理课程网在首页,或者参加每周的在线答疑活动等。 第五问题,现在课标正在修改正程中,未修改毕。因此,目前,有些版本的教材修改不是依据的修改课标,因为修改的课标还未出来。问题二十九: arbor: 如果司南版教材修订,请务保存其优点和特点。05年修订时把压强下放到8年级,我认为不好。这也是8年级下难点集中的原因之一。 最初司南版的体例安排,也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比方为什么把“从水之旅谈起放在了9年级第一章等等。有幸得陈峰教师指点,才对教材的体例构造有了初步的理解。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是独具匠心的。建议两位教师能对司南版教材的构造设计思路,做一个说明,要教师们去悟,太难了。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赵保钢: 谢谢!以课标为基准,构建符合初中物理教学规律,教师、同学喜爱,有特色的教材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问题三十: fengdi: 您好!我想问的是“课改到底现在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又不是实验田.这个是一位学生家长问我的话,我无法答复,总之现在我们按照上边的意思在搞课改,可考试评价体系一点没变,大家一片喊声课改成功了,省上专家调研时,校长告戒大家只能说好的,说课改多多好,我们如何如何注重学生的平时评价,其实这些平时那搞过,平时都是应试教育,等毕业时找些教师和学生编写一些数据资料就成为平时的评价资料了。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及讨论: 钱志军: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我们心里是这么想的,课改到底怎样了?有什么些具体的成果吗? whfangning27: 关于“课改到底现在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又不是实验田.这个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请专家指教。新课程提倡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家长是欢送的。如果评价(考试)符合新的方法,学生是可以考的更好。 廖伯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样的教育对学生开展真正有价值。显然,答复这个问题时大家都不会认同得高分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学生、家长都能认识到,学习不仅是做题,甚至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这是一个前提!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目前考试得高分似乎是学生跳 “龙门的唯一通道。似乎课程改革了,学生就吃亏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还不真正了解课程改革。当然,目前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解决过程。另外即是出现一些外表应付的现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课程改革目标是逐步实现的,不可能迅速地一步到位。 课程改革显然让很多学生受益了,不过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bigben: 很显然校长带头造假说明没有真正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没有实践和探索,当然只能说假话、空话。新课程正是因为“新才不完善,也正是因为还有缺陷和缺乏,才需要实验和探索。我们不能因为“新就排斥,更不能因为不完善就着力于“批驳。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实践、探索、完善、创新 评论这* 转发至微博 .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