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 考点总动员 考点10 机械运动(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3176457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 考点总动员 考点10 机械运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中考物理 考点总动员 考点10 机械运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中考物理 考点总动员 考点10 机械运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0 机械运动【知识回顾】考点一、长度与时间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a.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b.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3)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2.时间: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3.国际单位制(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量大小的标准量。(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考点二、相对运动、参照物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考点三、速度与速度测量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2.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考点梳理】考点一、长度与时间长度和时间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其测量属于基本测量。对长度、时间的测量和读数以及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高,但都是填空题或选择题,所占分值不高;但长度、时间的概念和测量作为学习物理学知识最基础性的内容,还是需要考生必须知道的。1.长度与长度测量:长度是基本物理量,了解并熟悉长度的概念,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但在中考中,考查长度单位之间换算关系的不多,但其他计算或应用中会涉及到单位换算。至于长度测量,在中考中出现的考题较多,主要是用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方法,目的是考查学生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此类考题出现的概率较高,但很少作为一个考题出现,一般情况下和其他测量结合在一起的较多。2.时间与时间测量:时间也是物理学中基本物理量,了解并熟悉时间的概念,以及时间单位之间换算关系是学习时间概念的重点。对于时间测量,常用仪器是秒表,在中考中出现对秒表进行读数的题目出现概率不大,个别考卷中也曾出现过秒表的读数问题,但很少。作为学习物理学最基本、最基础性的内容,对时间的概念以及测量与读数方法还要要掌握的。3.误差: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误差的概念。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是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要让学生准确值和估读值得概念,以及测量数据表示方法。对于误差的考题在中考试卷中也曾出现,但出现的概率不高。考点二、相对运动、参照物运动的描述是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1.机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是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的运动情况怎么样,与所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在中考考题中,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考题出现频率很大,也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考点三、速度及其测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也是机械运动的主要内容。在涉及到机械运动的中考题中,有关速度、平均速度的考题出现得更多,所以理解、会应用速度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有关计算,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以简单计算题形式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运动的快慢主要知识点有:速度、平均速度和运动图像。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要熟悉速度公式,各物理量的所表示的含义、单位以及速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一定要和物体运动的路程或时间相对应,计算平均速度也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运动图像:运动图像有路程图像和速度图像两类,分别表示的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运动图像在中考题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也是考查考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类型的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所以,学会读懂运动图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中切不可忽视。考点一、长度与时间【典例一】(2019宜宾)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答案】A。【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高度在身高的二倍左右,故A符合事实;B、十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1s走两步,每层楼间隔约为20步,时间应为3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举一反三】1.(2019苏州)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cm。【答案】2.25。【解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3.00cm=2.25cm。故答案为:2.25。2.(2019益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答案】B。【解析】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由生活经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0.15kg,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3.示例三:长度测量:(2019岳阳)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 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B。【解析】A、图中所示刻度尺没有放正,故A错误;B、图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故B正确;C、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会腐蚀砝码,故C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B。考点二、相对运动、参照物【典例二】(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答案】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时,相对高度减小,所以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答案为: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举一反三】1.(2019甘肃武威)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_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_m/s。【答案】高铁;50。【解析】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认为树木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与树木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的高铁。列车速度:v=180km/h=180m/s=50m/s。故答案为:高铁;50。2.(2019邵阳)学校大课间操时,小明同学在跑道上向前做慢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蹬地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后;B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以小明为参照物;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D小明在慢跑时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答案】B。【解析】A、小明向后蹬地时相对地面鞋向后运动,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跑道在往后退说明跑道是运动的,跑道和小明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故B正确。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速度不变,方向变化,所以小明的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D、小明无论是慢跑还是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的重力,所以压力不变,站立时受力面积是两只鞋底面积,跑步时是一只鞋底的面积,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D错误。故选B。3.(2018安顺)小亮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为参照物;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答案】火车;压强。【解析】(1)以火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与火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树木是向后运动的;(2)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答案为:火车;压强。考试三、速度及其测量【典例三】(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解析】在5s时,两物体的图像相交,说明两物体在5s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会相遇;故A、B错。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其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1.(2019河北)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答案】B。【解析】A、一张纸的厚度为100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故B符合实际;C、一支普通圆珠笔的质量约为10g0.01kg,其重力Gmg0.01kg10N/kg0.1N,故C不符合实际;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2019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到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到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3.(2018襄阳)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h。【解析】由于地球的周围存在地磁场,所以地球周围的小磁针(指南针)都要受到地磁力的作用而指向南北方向;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步行的时间为:t=4h。答案:地磁场;4。一、 选择题1(2019保定市莲池区中考一模)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成人的体重约为10N; B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C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答案】B。【解析】A、成人的体重约500N;故A错误;B、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1.0105Pa;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故B正确;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C错误;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错误;故选B。2.(2019濮阳市中考二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B. 正常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约为10s;C.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400g; D. 夏天石家庄的平均气温约为【答案】C。【解析】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m。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在2、3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在650g左右,一个篮球的质量与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差不多。故C符合实际;D、夏天石家庄的最高气温约为40,平均气温低于25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3.(2019泰安市中考最后一模)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关于火箭和导航卫星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全部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B. 火箭加速上升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C. 导航卫星随火箭升空过程中,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D. 导航卫星和地面的联系是利用电磁被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A、燃料燃烧的化学能只有一部分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被损失了。不合题意。 B、火箭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不合题意。 C、因火箭与卫星同步,所以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卫星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D、太空中的信息是通过无线电波把信息传递到地面指挥中心。所以卫星工作时靠无线电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符合题意。故选D。4.(2019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二)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答案】C。【解析】A、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从而增大了摩擦,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运动员冲到终点,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运动员通过的距离是一定的,根据t可知,跑的越快,速度越大,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少,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2019自贡市中考模拟)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0.6m处; B. 甲在乙前面1.2m处;B. C. 乙在甲前面0.6m处;D. 乙在甲前面1.2m处【答案】A。【解析】根据图象,经过6s,甲车行驶1.2m,乙车行驶0.6m,因为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6s时甲在乙的前面0.6m处。故选A。二、填空题6.(2019临沂市平邑县中考二模)人们佩戴智能运动手环,用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 的;它还可通过 以无线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答案】静止;电磁波。【解析】(1)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2)智能运动手环是通过电磁波以无线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的。故答案为:静止;电磁波。7(2019玉溪市红塔区三模)如图甲所示,铜块的长度为 cm;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铜块放入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铜块的质量为 g。【答案】2.25、0、31。【解析】(1)物体末端对应刻度值是2.25cm,起始位置对应刻度值是0.00cm,物体长度L2.25cm0.00cm2.25cm。(2)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若游码不在“0”刻度线处,则在未测铜块前就增加了右盘砝码的质量,所以测量不准确;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读数时:铜块的质量为m20g+10g+1g31g。故答案为:2.25、0、31。8.(2018遵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的小红旗长度 cm,小红旗呈现红色是因它 红光(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答案】9.00;反射。【解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9.00cm;(2)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故答案为:9.00;反射。9.(2018遵义)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s末速度为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 的,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解析】(1)小迪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小迪与小杰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运动的;(2)小迪百米比赛时的平均速度:v=8m/s。故答案为:运动;8。10.(2018武汉)2018年4月1日,“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开通了交路1和交路2两条线路。交路2全长约20km,若电车某次跑完全程需要50min,则电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光谷量子号”采用了能量回收系统,例如电车下坡时,为了保持匀速运动,会带动发电机发电进行“刹车”,即将 能转化为 能供电车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答案】24;机械;电。【解析】(1)已知路程s=20km,时间t=50min=h,则电车的平均速度:v=24km/h。(2)当电车下坡时,会带动发电机发电进行“刹车”,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电车使用,更加节能环保。故答案为:24;机械;电。三、综合题11.(2019菏泽市中考模拟)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1)在5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要多少时间?【解析】(1)从速度表中可知,轿车行驶速度为v70km/h,t5minh,根据v可得,在5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svt70km/hh5.83km;(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要的时间:t2h。答:(1)在5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5.83km;(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要2h。12(2019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三模)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明学习小组利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挡片、停表完成实验,测得下表数据。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全段s11m10sv1_m/s上半段s20.5m5.8sv20.09m/s下半段s30.5m v3_m/s(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2)完成表格中空白数据。v1 m/s,t3 s,v3 m/s。(3)比较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在通过相等路程时,所用时间不等, (选填“s2”或“s3”)段速度最快。该小车全程在做 运动。【答案】(1)v;(2)0.1;4.2;0.12;(3)s3;变速直线。【解析】(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t,根据v求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全段的平均速度v10.1m/s;下半段所用的时间t3t1t210s5.8s4.2s,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12m/s;(3)由上述数据可知,在通过相等路程时,所用时间不等,s3段速度最快,s2段速度最慢,该小车全程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v;(2)0.1;4.2;0.12;(3)s3;变速直线。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