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临床意义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2175085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检验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血液检验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血液检验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BIL总胆红素】临床意义TBil和DBil临床上多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性质的鉴别。溶血性黄疸时血清TBil升高,DBil约占T.Bil的20。肝细胞性黄疸TBil升高,DBil约占TBil的35以上。而阻塞性黄疸DBIL占50以上。病毒性肝炎前期或无黄疸型肝炎时血清TBil往往不高,DBil已升高。 总胆红素增高:见于各种黄疸,包括隐性黄疸、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症等; 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结石症、胰头癌、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提示为溶血性黄疸、Gilbert病; 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提示为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及其他肝脏病变、医学水平红素(TBI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24umol/L此水平在参考值范围以上,若测定值超过此水平,各种可能引起TBIL增高的原因均应考虑,包括肝功能不全、肝外阻塞、溶血、Gilbert综合征(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此时进行ALT、AST凝血酶原时间和ALP测定,可帮助确认或排除肝脏疾病43umol/L测定值高于此水平往往出现黄疸,当出现黄疸,但TBIL测定值又在此水平以下的,则提示应根据这一情况查找原因。340umol/L婴胆红素超过这一水平,往往与脑损伤(核黄疸)有关,治疗时应根据临床及其他实验结果考虑换血。【DBIL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总胆红素增高:见于各种黄疸,包括隐性黄疸、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症等;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结石症、胰头癌、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提示为溶血性黄疸、Gilbert病; 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提示为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及其他肝脏病变、Dubin-Johnson综合症、Rotor综合症等。总胆红素减低: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各种继发性贫血等。【IBIL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AST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临床AST测定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肝细胞及骨骼肌疾病。AMI发作后68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高峰,约35天恢复正常。升高还见于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早期正常),胆道阻塞, 溶血性疾病,骨骼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神经性肌炎正常)、挤压性肌肉损伤,坏疽,急性胰腺炎等。 肝炎发病早期,由于肝AST含量高,往往血清AST/ALT1,但由于ALT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医学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0U/L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因此应考虑其他的诊断。这个参考范围内的值还可作为病人自身对照,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测定值进行比较。60U/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当AST测定值超过此水平时,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均应加以考虑,如肝细胞损伤、心肌梗塞、肌肉与骨骼疾患,肝后胆道阻塞等,此时同时测定ALT、ALP、TBIL、CK等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疾患有重要意义。300U/L高于此值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而一般酒精性肝炎、心肌梗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测定值均在此水平以下。【ALT谷丙转氨酶】临床意义1.ALT活性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胆管炎等。 (2).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 (3).药物和毒物:氯丙嗪、奎宁、水杨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引起ALT活性增高。 2.ALT活性降低:磷酸吡多醛缺乏症医学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U/L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他诊断。此值可以作为病人自身的ALT的对照,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较。60U/L高于此值时,对可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300U/L高于此值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性休克等,而酒精性肝炎的ALT往往低于此值,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肌炎等也都往往低于此值。【AST/ALT谷草/谷丙】临床意义肝炎发病早期,由于肝AST含量高,往往血清AST/ALT1,但由于ALT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GT-谷氨酰转移酶】临床意义GGT主要存在于肾、脑、前列腺、胰及肝等组织中,以肾组织含量最高,但血清中G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肝脏中GGT主要定位于胆小管内上皮细胞及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中。乙醇及*些药物(如新双香豆素、苯巴比妥及苯妥英)可诱导微粒体合成该酶,使GGT升高达正常上限的4倍。GGT升高是乙 醇中毒的敏感指标。酗酒者增高,但一般性饮酒不增高。 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升高,其GGT可能来源于胰腺。心肌梗塞后48天可升高,可能是继发于心功能不全的肝脏损害。GGT活力可用于鉴别ALP升高者:骨骼疾病及妊娠时GGT正常;青春发育期,由于骨骼生长ALP升高,如GGT升高则表明肝胆系统可能有病。胆汁郁积可诱导GGT合成,胆汁可使GGT从膜结合部位溶解释出,含高浓度的胆汁返流入血,以及细胞破坏和通透性改变导致血清中GGT活性增高,这是各种肝胆系统疾病血清GGT增高的原因。如肝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胰头癌均明显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均轻度或中度增高。医学水平谷胺酰转移酶(GG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20U/L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部分与GGT升高有关的疾病。此值并可作为病人以前或将来的对照值。60U/L高于此值应考虑GGT升高的各种可能情况,测定值在60150U/L范围内,且ALP在正常范围的病人,很可能在测定前有服药和饮酒的情况。150U/L高于此值常有肝胆管疾病,应采取各种确诊措施,并进行积极治疗。【ALP碱性磷酸酶】临床意义血清中ALP的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在胆道梗阻、肝细胞损害、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再生或癌变等情况下,血清ALP均可升高。升高原因是ALP漏入血液,或阻碍胆汁排泄的因素诱导肝细胞合成ALP,或蓄积的胆汁酸溶解细胞膜释放出ALP。 氯丙嗪、甲基睾丸酮及*些抗生素可引起胆汁郁积性肝炎,导致血清ALP增高。 肝病患者若血清胆红素逐渐升高,ALP反而下降,系病性恶化之兆;反之表示肝细胞有再生现象。 骨病患者主要由于成骨细胞增殖致血清ALP升高。变形性骨炎(Paget氏病)显著升高,相当于正常上限的10倍到几十倍。 原发性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累及骨骼者、胱氨酸贮积病、骨骼愈合升高;骨软化病、佝偻病升高经维生素D治疗后下降; 成骨骨癌血清ALP特高。 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升高,是正常生理性升高。 此外安妥明、硫唑嘌呤、摄入高钙可降低血清ALP。 医学水平碱性磷酸酶(ALP)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60U/L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水平时可以排除许多与ALP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它的诊断。此值可作为病人自身ALP的对照值,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200U/L此水平高于成人参考值范围上限,高于此值时,应考虑能引起ALP升高的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如肝脏病变、胆管结石、肿瘤等引起肝外胆汗积郁、成骨细胞瘤、肿瘤等。为进一步鉴别肝胆或骨骼病变,可进行血中r-GT测定。400U/L此为儿童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高于此值时,多种可引起ALP升高的病变均应列入考虑范围,但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同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测试。【TP血清总蛋白】临床意义 1)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 2)降低:体内水份过多、各种渠道的血清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甲亢、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受损等。医学水平总蛋白(TP)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45g/L 低于此值往往与水肿有关,应考虑给以相应治疗,同时可作更全面的检查如尿蛋白、肾及肝脏功能等。 60g/L 此为参考范围下限,等于或低于此值时,多种可引起总蛋白偏低的原因均应考虑,并可选择上面的一些试验项目,作进一步检查。 80g/L 高于此值已超出参考范围上限,能引起总蛋白升高的各种原因均应加以考虑,还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等项目作进一步检查。【ALB白蛋白】临床意义升高: 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降低: 与总蛋白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医学水平白蛋白(Alb)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20g/L 低于此值,一般在肝病病人提示严重预后不良。还应测定尿蛋白,以查明有无过多的蛋白丢失。35g/L 凡低于此值时,各种引起白蛋白降低的因素均应列入考虑范围,如肾病、肝功不全、严重的营养不良、急、慢性炎症、恶性肿瘤等。 57g/L 在此值以上的,应考虑脱水的可能性,并进行红细胞比积测定,以检查其是否增高。【G球蛋白】临床意义球蛋白浓度增高的原因,除水分丢失的间接原因外,主要有下列因素:(1)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3)多发性骨髓瘤。球蛋白浓度减低主要是合成减少。【A/G白球比】临床意义减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类脂质肾病、低蛋白血症等。【TBA总胆汁酸】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药物引起肝损害时。T BA测定对肝外胆道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TG甘油三脂】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的影响。血甘油三酯增高可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大量甘油三酯和继发于*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和胰腺炎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等。医学水平甘油三酯(TG)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0.45mmol/L此值正常下限附近,低于此值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应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1.69mmol/L年轻男性此值接近参考范围上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应给予病人提供合适的预防建议。 2.26 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4.52mmol/L高于此水平常预示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应给予适当治疗,如控制饮食和用降脂药物等。 【TCH总胆固醇】临床意义增高: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常由遗传因素引起,继发的见 于肾病综合征、甲脏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胆总管阻塞、粘液性水肿、妊娠等。减少:低总胆固醇也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常由遗传因素引起,后者如甲脏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 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肝脏是胆固醇及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合成的器官。严重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不一定低,但由于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活力低下,血清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比例可低达50%以下。【HDL-C高密度脂蛋白】临床意义一般认为H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DL-C或HDL-C/TC比值较TC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HDL-C增高:提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HDL-C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激反应(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慢性贫血等。医学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0.91mmol/L(男) 1.03mmol/L(女)低于此值提示易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42mmol/L(男) 1.68mmol/L(女)高于此水平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很小。【LDL-C低密度脂蛋白】临床意义 LDL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增高:见于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其他如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肝病、糖尿病、神经性厌食和妊娠亦可增高。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等。【BUN尿素氮】临床意义各种肾脏疾病,肾小球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或肾血管的损害都可引起血尿素浓度的升高。但血浆尿素并不是肾功能的特异指标,它受肾脏以外因素的影响。血液中尿素浓度升高引起的氮质血症可分为三类:1.肾前性氮质血症:由于肾血液灌注减少或尿素生成过多引起。后者见于高蛋白饮食、饥饿、发热、脓毒血症所致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以及胃肠出血后血液蛋白重吸收等。脱水、休克、心衰引起肾供血不足,使血浆尿素浓度升高。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浆肌酐浓度往往不伴随升高。2.肾性氮质血症:由于急性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等引起。肾结核、肾积水的血浆尿素增高与肾组织破坏程度相关。3.肾后性氮质血症: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尿流受阻引起的血尿素升高。如:尿路结石、泌尿生殖系的肿瘤、前列腺肥大、阻塞造成肾小管内压力升高,使管内尿素倒扩散入血液。血浆尿素浓度降低见于婴儿、孕妇以及低蛋白高糖饮食的正常人,一般无意义。医学水平血尿素(BUN)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3.0mmol/L 低于此值常见于血液释放过多或肝功能不全7.1mmol/L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如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时测定血清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价肾脏功能。 14.2mmol/L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应选择其他有力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Cr血肌酐】临床意义肌酐浓度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等。通常血浆肌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及肾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升高。因此,肌酐浓度时评价肾脏损害、肾小球率过滤、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医学水平肌酐 (CRE) 40umol/L在婴幼儿超过此值,应考虑肾功不全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进一步作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评价。141umol/L 成人值若超过此水平,应考虑进一步进行其他肾功能检查试验,如肌酐清除率试验。530umol/L 高于此水平,几乎肯定有肾功能受损,所以此值具有重要的诊断及评估意义,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UA尿酸】临床意义增高:1、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常增高。但有时也亦会呈现正常尿酸 值。 2、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时,血中尿酸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较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 显著,出现更早。由于肾外因素对尿酸的影响较大,故血尿酸升高程度往往与肾功 能损害程度不平行。 4、其他: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饮食中脂肪过多、肥胖、糖尿病 等。减少: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GLU葡萄糖】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相对平衡时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1、生理性高血糖: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紧张训练、剧烈运动和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 2、病理性高血糖: 原发性糖尿病 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毒症、肢端肥大症、巨人症、Cushing综合征、高血糖素细胞瘤 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腮腺炎、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胰腺肿瘤。3、生理性低血糖:饥饿和剧烈运动后 4、病理性低血糖: 胰岛素细胞瘤、高血糖素缺乏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使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严重肝病患者,肝细胞糖原储存不足及糖原异生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HBsAb乙肝表面抗体】临床意义感染产生乙肝抗体、接种过乙肝疫苗,普便认为是一种保护性抗体。【HBeAg乙肝e抗原】临床意义HBeAg是HBV的核心部分,故一般认为HBeAg阳性是具有传染性的标志。在乙型肝炎潜伏期乃至整个病程中,HBeAg均可检出。抗HBe是HBeAg的相应抗体。一般认为HBeAg消失和抗HBe出现是病情趋向好转的征象。但并不意味着HBe DNA停止复制,或传染性消失。尤其是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b乙肝e抗体】临床意义HBeAg是HBV的核心部分,故一般认为HBeAg阳性是具有传染性的标志。在乙型肝炎潜伏期乃至整个病程中,HBeAg均可检出。抗HBe是HBeAg的相应抗体。一般认为HBeAg消失和抗HBe出现是病情趋向好转的征象。但并不意味着HBe DNA停止复制,或传染性消失。尤其是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临床意义1、抗HBc是HBcAg的相应抗体,也是HBV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V的标志性抗体。持续时间长,甚至 终生存在。几乎所有个体在接触HBV后都能产生抗HBc,故它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 标。2、接触HBV抗原者,血清中可出现低滴度抗HBc抗体。3、抗HBc有IgG、IgA、IgM三类,IgA类和IgM类抗HBc在乙肝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出现。在HBV感染 的窗口期,抗HBc常常是唯一可测出的HBV血清标志物。.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