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27.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73650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27.蒙娜丽莎之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27.蒙娜丽莎之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27.蒙娜丽莎之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27.蒙娜丽莎之约教案教材解读:一、教材解读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三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重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准备: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3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反馈交流。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5全班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提问: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A:引导读句子“我随着队伍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体会: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几经辗转,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课件补充资料:“它曾经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等待终于变成了现实,“近了,更近了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纸上。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B、引导读句子“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体会: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一切似真亦幻。过渡: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引导读句子“那微笑几分矜持”。体会: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她优雅的神态中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女人宽容丰厚的情感是那样令人动容,然而又是那样无法解读。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3)引入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资料。(4)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5)达芬奇的精湛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学生准备后做讲解员介绍)(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1)句子“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3)队伍移动很缓慢。(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1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2指名读。引导理解最后一句: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心灵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3引导激情朗读。4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六)结语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附送:2021-2022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伯牙绝弦名师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课件出示:杨柳依依)你能照样组吗?要求后面两个字是叠字。生1:白雪皑皑生2:流水潺潺生3:其乐融融生4:春风习习生5:书声朗朗师:(出示: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杨柳依依 芳草萋萋 炊烟袅袅 流水潺潺 春雨潇潇 白雪皑皑 云雾蒙蒙 霞光灼灼)有没有注意,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生:这些词描写的都是美丽的景物。师: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定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师: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大家己拿在手中的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和我们平时学的文章不一样,文言文我们有时简单地称它为古文,我们平时学的最多的文章叫生:(齐答)白话文。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开始喜欢古文,喜欢古文这种特有的魅力。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好吗?生:好。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多读几遍。开始。生:(自由读文)师:读通顺了吗?生:通顺了。师:读流利了吗?生:流利了,师: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生:(再读课文)师:我请同学读一读。来,男孩子。生1:(读课文)师: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闫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给这位同学鼓鼓掌。生:(鼓掌)师:开了很好的头,谁还想读一读?好,女孩子,你来试试。生2:(读课文)师:真好。我最欣赏她读的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个地方,她读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好一个“必得之。”强调得好;最后一个地方,“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终身不复鼓。”读得非常好,也把掌声送给她!生:(鼓掌)师: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生:(齐读课文)师:我们放慢节奏试一试,好吗?生:(放慢节奏再次齐读课文)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但七八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是不是大概的理解了?生:是。师: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怎么解?生1:就是伯牙从此不弹琴了。师:好一个从此不弹琴。“绝”怎么解?生1:“绝”是断绝的意思。师:“绝”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刚才这位同学没有直接说“伯牙断绝了琴弦”,他解释得真好!为什么呢?他不是机械地按照下面的注释把它翻译过来,而是用了我们能够理解的经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看来,他是真正读懂了这个题目的意思,他真会读书。我们学文言文就要这样,要学会变通。文章的题目是伯牙绝弦,课文还有哪个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生2:在文章中,“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也提到了“伯牙绝弦”。师:再来一遍,子期死,开始。生2:(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说得真好,文中最后一句也提到了“伯牙绝弦”,这个绝弦仅仅是把琴弦弄断,不再弹琴吗?它意味着什么?是在向世人宣告什么?生:他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从此再也不弹琴了。师: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他彻底地放弃了弹琴。而且,这里的绝弦绝不是一般的绝弦,它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从此永不弹琴了。当我们深入到课文中时,我们对这个绝弦就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我相信,如果我们多读几遍课文的话,我们就会对绝弦乃至于这篇文章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来,我们再读课文,这一次看哪些地方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地方你还没有读懂。呆会儿,我们一起交流,好吗?生:(自由读课文)师: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生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意思是说:伯牙非常擅长弹琴,钟子期非常喜欢听伯牙弹琴。师:这个“善”字怎么解?生1:擅长,喜欢。师:真好,有没在注意,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生1:4次。师:那么,每次出现都是同样的解释吗?生1:不是。师:那么,你能说一说吗?生1:善鼓琴,就是非常擅长弹琴,善听,就是非常喜欢听弹琴。师:那么,这个“善”字你刚才怎么说?生1:擅长,喜欢。师:这里的“善”作擅长、善于解,擅长,就必然喜欢,这中间有个因果关系。那么,后两个“善”字呢?生1:是感叹词。师:怎么解释?生1:啊!师:啊!峨峨兮若泰山!你们同意吗?生2:我觉得这个“善哉”的“善”应该是“好”的意思。“善哉”就是“好啊!”师:善哉,就是对别人的生:(齐)赞叹。师:这个“哉”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生:(齐)啊!师:“善哉”就是“好啊!”表示赞叹,是我们变通过来的,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止“好啊”一个解释,那么,表示赞叹时,我们常说“好啊!”,还可说什么?生1:真棒啊!师:你也真棒!生2:真行啊!生3:不错啊!生4:了不起啊!生5:真厉害啊!生6:妙极了!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善哉”可以有多种解释,不管是好啊,真棒啊,妙极了都是表示赞叹。在古汉语中,一个字有不同的用法,现代汉语中,一个字也往往有不同的用法。刚才这位同学读懂了第1句,其他同不学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生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认为意思就是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在曲子中弹出了高山的感觉,就是像泰山一样高大,像泰山一样巍峨。师:这一句你理解得非常棒,我也可以对你说一声:“善哉”。后面一句你也能读懂吗?生1:就是伯牙弹琴弹到了有关流水的,伯牙心中想到了流水,钟子期就说:“真棒啊!真好像江河一样广大。”师:有不同意见吗,或者你的表达方式和他不一样?生2:我有补充,这两个句子说明伯牙弹琴技术高超,他似乎想到什么,他的曲子中就能透露出什么来。师:他能够用琴声表达自己的心情,的确是像文中所说他善鼓琴,其他同学呢?生3:我也看懂了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的时候,他想到了泰山的巍峨和江河的辽阔,然后,钟子期就听懂了。他们两个好像是心灵相通一样,可见,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师: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文章开头就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什么地方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又看出了伯牙的确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我从这两句看出来。师:看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生:(齐)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假如此时你是钟子期,看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琴声,你就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巍峨的泰山。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假如你还是子期,看到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长江、黄河。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伯牙善鼓琴,我们的课后资料里就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那么,作为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是表现了高山流水。请你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肯定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生1:还会表现鸟语花香。生2:还会表现秋天落叶满地的景象。生3:还会表现无边无际的蓝天。生4:还会表现繁花似锦的景象。生5:还会表现冬天雪花纷飞的景象。师:白雪皑皑的景象。生6:还会表现春风习习的景象。生7:还会表现霞光灼灼的景象,生8:还会表现春雨绵绵的诗情画意的景象。生9:还会表现春天,竹子拔节的景象。师:作为一个善鼓琴的人,作为楚国一个有名的音乐家,正如同学们所说,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 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灼灼霞光(课件出示这些词语。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这徐徐清风了吗?生:看到了。师:于是,你怎样赞叹?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了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怎么赞叹?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请想象这幅画面,伯牙在鼓琴,钟子期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当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怎么赞叹?生:善哉,善哉,萋萋乎若芳草!师:志在炊烟。生:善哉,袅袅乎若炊烟!师:志在流水。生:善哉,潺潺兮若流水!师:志在春雨。生:善哉,潇潇兮若春雨!师:志在白雪。生:善哉,皑皑乎若白雪!师:志在云雾。生:善哉,蒙蒙乎若云雾!师:志在霞光。生:善哉,灼灼兮若霞光!师: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这就是知音。(板书:知音)无论伯牙志在清风,志在明月,还是志在杨柳,志在芳草,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师:同学们,伯牙当时己是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在子期没来之前,你想,他会缺少赞美吗?生:不会。师:那他为什么独独把钟子期作为知音呢?生1:因为伯牙每想到了什么,子期总能听到。师:而别人呢?生1:别人感受不到伯牙内心深处的感觉。师:不能真正听懂伯牙的琴声。生2:在钟子期到来之前,伯牙听到的都是空虚的赞美,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伯牙内心深处的心声,听懂伯牙曲子的韵味。而钟子期听懂了。所以伯牙把钟子期视为知音。师:你能设想一下,别人空虚的赞美会是一种怎样的赞美?他们会怎样赞美?生2:他们会说:伯牙,你真厉害!真不愧是楚国有名的音乐家。师:可是,伯牙的琴声到底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所以,这种赞美是空的,不着边际的!生3:一般人的赞美有许多是肤浅的,而且都是表面的,根本不知道哪里好。师:别人那种肤浅的赞美到底是怎样的呢?生3:伯牙,你的琴声真是太美了!我从没听过像你这么美的琴声。师:这样的赞美并没有像子期那样真正道出妙在何处,这样的赞美是肤浅的,是毫无价值的,是不着边际的。生4:钟子期能听出伯牙哪个地方弹错了,但是其他人就算伯牙弹错了也听不出,他们只知道伯牙弹得非常好。师:他们并不知道伯牙的琴声美在何处。所以这样的赞美也没有价值。生5:钟子期最能体会伯牙内心深处是怎样用音乐来表达那些意思的,而别人却永远做不到,所以伯牙要把子期视为知音。师:只有钟子期的赞美真正听得懂伯牙琴声的妙处。可以想象,当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前,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那样去说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他鼓琴志在流水,也没有人像钟子期那样去说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你们想想,当伯牙听到别人那些毫无价值的、不着边际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是怎样的心情?生1:他觉得很失望。因为听的人没在真正听懂他弹出的韵味。生2:他非常的无奈。别人无法听懂他琴声的高潮部分。生3:他会觉得寂寞。他感到听他弹琴的人都是一些庸俗的人。师:有道是“曲高和寡”啊!生4:他肯定很忧郁。他十分渴望找到一个心有灵犀的人。师:他一定非常渴望,他渴望遇到一个真正的知音。他内心定会千万次地发出怎样的呼喊?生:我的知音到底在何处呀?师:然而有一天,俞伯牙终于遇到了这样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子期这样善听、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生1:一定是激动的,心潮澎湃的。生2:一定是快乐的,他会想:我一定要在音乐这个事业上在所成就。生3:我认为是很欣慰,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知音。师:伯牙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这万千感慨最终都化为一句话,他一定会对钟子期说什么?生:知我者,乃钟子期也!师:传说 ,俞伯牙和钟子期有着深厚的情谊。钟子期也把俞伯牙视为知己,最后一次见面,两人依依不舍。此时的伯牙和子期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生1:我觉得不只是,他们还是生活方面的知音。师:他们还是人生的知音。生2:我觉得他们还是生命上的一种知音。师: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绝对不是音乐上的心有灵犀,而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相遇,而这样真正的知音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真是太难得了,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感受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和欢悦。自由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师:请这位同学读。生:(饱含感情地读文)师:这个同学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欢聚在一起的那份融洽。多么难忘的时光啊!无奈,世事难料,钟子期不幸染病而死,读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是何等的决心,怎么就会以为世无知音了呢?生1:伯牙以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没人更懂他的内心深处了,所以就终身不复鼓。生2:因他们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想,再也不会有子期这样的知音了。生3:因为只有子期知道伯牙的心声。生4:伯牙的内心非常痛苦,以前,钟子期给伯牙带来了希望,子期一死,伯牙对生活也就绝望了。师:在伯牙看来,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子期了。伯牙不由得想,当他鼓琴志在高山,再也不会有人像子期那样去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志在流水,再也不会有人像子期那样赞叹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子期一死,伯牙的心也跟着死了,课题是伯牙绝弦,这断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生1: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音乐道路上那辉煌的前程。师:还断绝了什么?生2: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的心弦。他已经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生3: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师: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因此而断绝。生4:伯牙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的人生,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再也没有一件事能引起他的注意力,没有一件事能够点燃他的希望之火。师: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向整个世界关闭了心灵的大门!生5:我觉得还断绝了他的快乐,因为平时钟子期都在听他的琴声,钟子期去了,伯牙觉得非常伤心。师:所有的快乐都随着子期的离去而化为泡影。同学们,伯牙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希望,断绝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留下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孤独、寂寞和心灰意冷。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你再读这段话。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同学们,死的不是别人,而是这个世界上自己唯一的知音,而这个知音一死,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知音了。再读。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伴低沉悲凉的古典音乐)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墓前道别。在墓前,伯牙回忆起与子期在一起时那快乐的一幕幕(深情地朗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据说,在子期墓前俞伯牙曾写下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课件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无人理解的日子中去,想起与子期共处的种种欢乐,他又怎么能不加倍思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呢?同学们,读。 生:(齐读课文)师:这真是(课件出示):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园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子期一死,谁是知音?那一曲高山流水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读。生:(齐读课文)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难受吗?面对伯牙的痛苦和绝望,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想赞美他;也许,你还想到别的。孩子们,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吧!生:(写)师:孩子们,请暂时把你手中的笔放一放。没来得及写完的呆会儿你就把它说出来。生:去觅人生的第二个知音。师:她希望他,她劝说他,去觅人生的第二个知音。生:我也希望伯牙能找到第二个知音。我现在就有一个知音师:我祝贺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自己的知音,你很快乐,是吗?生:俗话说得好,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你和钟子期虽然是音乐上的知音,生活上的知音,生命上的知音,你不要太悲伤,不要把内心的大门永远关上,再一次振作起来吧!师:人生在世,聚散乃是家常事。所以,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心放开,不必把整个心灵关闭。人在什么时候,都要走一条宽阔的路。师:子期己死,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个动人的故事却并不因为子期的死,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光彩。老师忍不住想,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苦苦地寻觅自己的知音呢!知音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知音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可以成为我们的知音。自古知音最难觅,我若有幸遇到知音,那是人生的幸运,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假如没有遇到自己的知音,或像伯牙一样曾经拥有但又最终失去,那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把寻觅知音作为人生的一种追求。也许我们最终会一无所获,但幸福往往不在结果而在于这种追求的过程。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读了这个故事,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悲剧,老师更希望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去见证一份美好,感受一份人生的温暖。我们再读一读这个故事。生:(齐读课文)师:对知音的追求是超越时空的,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两千多年来,这些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比如吕氏春秋、列子汤问我们今天学到的文章就是选自列子汤问,但是,关于这个故事最生动的记载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关于这个故事,人们有赞叹,有遗憾,更多的人思绪万千,没有人会否认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己成为知音的代名词。师:对于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这乐曲的名字就叫高山流水。(欣赏名曲高山流水) 师:这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后来成为我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而这个“伯牙绝弦”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的我们和将来的我们看法也会不一样。对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也完全可以留在今后去慢慢地思考、去品味,让我们伴着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来读一读这个动人的故事。生:(伴乐曲再读课文) ( 梁幼华根据录像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