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大气压力》教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736290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大气压力》教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年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大气压力》教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年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大气压力》教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大气压力教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以及大气压力的大小。教材分析:大气压力是小学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常见的力一单元的第三课。力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第二部分运动与力的内容,也是物理部分最基本的知识之一。在这部分学习内容中,需要学生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在本单元学习中,力的现象让学生明白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力有大小和方向之分,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力的现象存在。大气压力是继重力之后的第二个生活中的力的现象。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大气压力应用实例的观察,发现大气压力的存在,再在了解其存在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时间原因,老师把大气压力的存在和应用分为两个课时,带领学生分别研究。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两年的科学课程,对科学课的学习方式已十分熟悉,对探究过程也能熟练地进行;对于空气,同学们都能或多或少地说出它的特点,但是由于大气压力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感觉过大气压力的存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认知大气压力的难度。因此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这些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则成为本课的关键之一。教学方法:1、利用探究发现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大气压力的存在,并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利用实验探索法,在教师提出证明大气压力的大小时,让学生围绕着这个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从中发现问题,找到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为什么吸盘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吸得紧,表面粗糙的物体上吸不紧”和“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力的大小”两个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教学理念:本课教学中,教师所遵循的理念是: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参与探究、体验大气压力存在和大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达成多元目标。2、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既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又把探究作为教学的目标,既把探究大气压力的存在和大小作为学习的核心,又利用探究其存在和大小这个途径来实施。3、让学生学习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教学重点: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准备:马德堡半球 黄油 大吸管 分组实验准备(每组):钩码(5盒) 玻璃片(1片) 木板(1块) 吸盘(6个) 记录表(1张) 其它准备:课件 评价表(每人一张)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第二课时认识大气压力的应用,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 1、玩马德堡半球实验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跟大家一块来玩一个魔术好不好?师出示马德堡半球,演示抽掉半球内空气,请班上的大力士尝试拉开它。四个学生演示拉马德堡半球,但没有拉开。师:为什么四个大力士都拉不开这两个半球?生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所学知识高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时,兴趣更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当他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小小的铁球,居然四个同学用力拉都拉不开的时候,想知道为什么的那种强烈的欲望油然而生,为课堂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 2、引入课题师:这个游戏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年,德国科学家奥托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力存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大气压力。 3、解释“大气”和“大气压力”师: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空气,这些空气非常多,包围了整个地球,我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称为“大气”,地表上的所有物体,都要承受从地面到高空的空气的重量,这就是大气压力。(对于这些无法亲历的科学知识和概念性的知识,讲授仍是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 二、通过吸盘实验,初步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12) 1、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来研究大气压力。2、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自由玩吸盘,并学会自已发现问题。 3、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比比谁的发现多。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吸盘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吸得紧,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吸不紧。4、师:在刚才玩吸盘的时候,你产生了什么疑问?5、生:为什么吸盘的吸力跟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自由玩吸盘,目的并不是玩,而是让学生在愉快地“玩”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进而对所发现的现象提出质疑,这也是让学生亲历科学的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提出问题。)6、生讨论:为什么吸盘能紧贴在光滑的物体上,而不能紧贴在粗糙的物体上?(亲历科学的第二步提出假设,作出猜想。)7、生再利用手中吸盘做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师在适当时机为学生指出方向。如学生不知道实验如何下手时,师:我们把两个吸盘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木板上时,两个吸盘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吗?当学生看到玻璃板上的吸盘有变化而不知道抓住这个关键现象时,师:为什么玻璃上的吸盘会变扁呢?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扁了呢? 当学生想不到吸盘形状变化与空气有关时,师:当我们用力按下吸盘的时候,吸盘里的空气怎么样了?那吸盘外面的空气呢? (亲历科学的第三步验证猜想。学生看过了大气压力对马德堡半球的神奇作用,探究欲望被高高挑起;看过吸盘在不同材料表面的不同表现,探究欲望达到最高点,此时,他们的强烈地想找到答案,为自己的紧绷的脑神经找一个渲泄的对象,教师及时给学生这个对象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寻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个问题又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师的适时点拨当然更是必不可少。)D、师展示大气压力作用于吸盘的动画课件。指名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动画,把吸盘能紧贴在玻璃板上不掉下来的原因完整地说一遍。(活泼有趣的卡通空气在吸盘周围辛苦挤压,把学生在前一阶段所猜想和验证的知识形象地演示出来,比教师的枯燥讲解生动得多,把握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最佳时机。) 8、师:为什么木板上的吸盘没有被压扁呢? 9、师展示吸盘吸不住的动画课件,指名说明原因。(“举反例”。不是为了证明大气压力不存在,反而是为了进一次证明大气压力的无处不在。) 10、师指名回答:用什么方法可以轻松地拉开马德堡半球。(对课前实验的呼应,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的反馈。)四、实验了解大气压力的大小(10) 1、生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力的大小。(完成了第一个亲历科学的过程,学生明白了大气压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此时,教师把问题引入纵深继续探究,把第一个科学知识作为第二个知识的发现,又根据这个发现提出新的问题,环环紧扣。) 2、生汇报自己的方法,师生找出最佳方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师强调实验要求:A、小组内要分好工。B、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做三次实验,取它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结果,并记录下每次的数据。C、仪器轻拿轻放,实验结束后收拾好器材。(第二条要求是验证性实验的最基本要求,以期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生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准备实验器材,组内分工,并开始实验。5、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实验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用拉钩码多少的方法来验证吸盘所受大气压力的大小,把模糊的力的大小用实验量化,然后从实验中得出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的结论,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6、师生共同小结实验。 (亲历科学的最后一步得出结论。)五、思考讨论,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大气压力应用的例子。2、生看书,了解书中本课的内容。(举简单的例子说明大气压力的应用,既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延伸,也是下堂课知识的铺垫。)六、总结。1、生填写“我的探究足迹”。2、师展示部分同学的探究表。3、全课小结(填写探究足迹,根据各选项为自己的学生作一个客观的评价,不但让学生学会评价的方法和内容,还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不盲目自大自卑,也不偏激对对待他人。)七、课外作业。1、继续寻找生活中大气压力应用的例子。(把课内课外、上节下节有机融合,体现教学的统一性。)2、查找大气压力的知识,写一篇有关大气压力的科学小论文。(把学与做、知识内化与文字表述有机融合,体现学用的统一性)教学反思: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每天都生活在厚厚的大气层底下,可以说大气压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大气压力看不见摸不着,客观上增加了学生认知大气压力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作了以下的努力:一是激发兴趣,我们知道越难的内容就越需要集中精力来思考。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采用了魔术表演,将科学实验融入到魔术表演中去,迷一般的魔术表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上课伊始,学生就被神奇的大气压力吸引住了。另外让学生有目的地自由自主地玩吸盘,贴近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寓教于乐,让学生觉得学习有趣味。二是采用对比实验。通过吸盘操作感知大气压力的存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把大气压力对吸盘的作用力误认为吸盘或是玻璃的吸力。同时大气压力又看不见摸不着,又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为了让学生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个对比实验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有它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如果你单独用能吸住玻璃板的吸盘来引导,学生会把吸盘变扁的原因解析为手给了它一个压力,并且这个力会持续保持在上面,而不会想到手松开以后,还有一个力作用在吸盘上面。所以当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时,我马上展示用对比实验中的吸盘在木板上吸不住的现象给学生看,并问学生:这个吸盘我也给了它的力,它怎么没有继续被压扁呢,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看来这个压扁的力,并不是由于手的力的继续作用,而是另外一个力,这个力就指向了大气压力。这样纠正了学生认知上的误区,也就突破了难点。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以外,我还注意到了科学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培养。大气压力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何我们难以发现甚至误解?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科学素养与科学思考观察问题的方法,因此,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观察问题,才可冲破日常生活经验的束缚,从而发现科学问题。于是我结合教学内容我就有意识地在这个方面作了努力。比如说,魔术结束后,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原因,学生大多说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老师对这些用生活经验的解答一一作出否定,制造认知矛盾与冲突,将目标引向科学结论。这就给了学生一个经验:以后碰到科学问题,就不能太多地依靠直观生活感觉,应该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另外,在测试大气压力大小的引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科学问题不能仅靠感觉,用大气压力“很大”等模糊的字眼来作一个粗略的概括,而是要通过做实验来量化结果,做到力求精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学生在这堂课中,两次经历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亲历科学,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则甘当配角,只是在适时的时候利用恰当的方法,给予他们以援手,帮助他们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最后,学生学完后作自我评价,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不但是对这堂课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探究方法的回顾,有利于学生把这堂课中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迁移到后续的学习生活中。更是让学生学会评价的方法和内容,为自己为他人作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让他们懂得:学习,不要只学习知识、方法,更要学会做人!附送:2021-2022年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我设计的卡通形象互联网搜索教案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 美术、年级 五年级、课题:我设计的卡通形象3,课时数:14,学情分析与课前准备:卡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十分喜爱卡通画,尤其是现在的儿童更是在卡通世界里成长的一代。孩子的衣、食、住、行,无处不与卡通画相联系,可爱的卡通形象更是紧紧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在我们现行的苏教版的美术教材中不同年段都有“卡通”内容的出现。从一年级的卡通卡通,三年级的快乐卡通直到五年级的我设计的卡通形象,一层层递进,让孩子们从认知卡通,了解卡通的特点,体会卡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中提升为自己设计卡通。本课让学生通过对卡通形象的欣赏与对比,从而了解卡通形象的特点,并大胆想象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卡通形象。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卡通艺术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相关图片二、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卡通以及卡通形象设计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感受卡通形象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操作目标:学习卡通形象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能够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卡通形象。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卡通形画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卡通艺术的热爱之情。三、 教材分析本课为苏少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三课内容,这是一节由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两大学习领域相结合的美术课,力求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卡通画进行创造性的造型表现,开展美术创作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课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在卡通画中汲取艺术的养分之外,还进一步与生活相联系,感受卡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领悟卡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上这课时,便利的网络条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欣赏、讨论、感受卡通形象的色彩美和造型美,让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与直观的视觉刺激中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拟人、夸张、添加、变形等是卡通的基本特点,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在本课中我巧妙的运用了百度的多种搜索引擎如百度百科、图片、mp3、视频使学生兴趣更浓更易掌握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四、 教学方法教法:视觉图像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所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我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卡通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视频:绿豆娃百发百中剪接片断,时间1分56秒【百度视频】同学们,你们喜欢卡通吗?谁来说说喜欢的理由?总结并揭题:卡通因为它的风趣幽默,造型可爱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卡通设计师,体验一下设计卡通的乐趣。(板书课题我设计的卡通形象)二、欣赏卡通卡通可不是同学们的专利,老师也很喜欢卡通,今天我带来了一些世界著名的卡通形象,考考大家,看看谁是真正的卡通迷。(出示图片【百度图片】小熊维尼 米老鼠 加菲猫哆啦A梦 海绵宝宝 蜡笔小新 龙珠悟空等)你能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并介绍一下它吗?三、了解卡通的历史从大家的举手和回答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卡通迷还真不少,其实“卡通”一词是由英文中的Cartoon音译而来.就是漫画, 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百度百科】todayonhistory/upic/xx05/19/3121416850.jpg)他被称为动画史上的第一位大师。四、学习卡通的特点,揭示卡通来自生活【百度百科】他是迪斯尼公司的创始者,他曾经穷困潦倒,租用人家的车库画画,在车库里他遇到了一只偷面包吃的小老鼠(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老鼠的形象【百度图片】)迪斯尼非常喜欢它,并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把这只小老鼠设计成了一个世界著名的卡通形象,它就是米老鼠。(课件展示米老鼠照片)【百度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讨论,真实的老鼠和米老鼠之间的形象和色彩发生了什么变化。(形象简洁,色彩鲜艳)这就是卡通的第一个特点(板书:形象简洁,色彩鲜艳)。那迪斯尼是怎样把一只生活中的老鼠变为米老鼠的呢?(课件出示线描老鼠,半卡通造型。)小结: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卡通形象就是源自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形象。五、了解卡通的外形的绘制方法同学们想像迪斯尼那样当一回卡通设计师吗?那我们就来跟沃尔特迪斯尼学画卡通的第一招。(出示大力士照片)谁来说说这个大力士的形体有什么特点?你能看出他的身体像一个什么形状吗?头部是什么形状呢?(课件展示:用红色的倒梯形显示在卡通形象的身体上)(出示卡通大力士形象)【百度图片】你能从这张卡通画身上找到几何形吗?为什么形状由倒体形到倒三角形呢?这样之后我们有什么感受?(肌肉更发达了。)老师这还有2个卡通形象,你能来找找几何形吗?这就是迪斯尼画卡通的第一招:用几何形来概括卡通的外形,使形象更精练、概括。六、夸张变形拟人的方法画表情好的表情就决定了卡通形象成功了80%,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第二招呢?(出示三个眼睛)眼睛反映了卡通形象的内心与性格,同学们猜猜这几个眼睛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卡通形象?(课件出示五官)加上嘴巴五官表情就更明显了。这三个形象你比较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它用了什么方法。拟人,夸张,变形。他把什么地方夸张了?给我们什么感觉?这就是迪斯尼的第二招,用夸张变形拟人的方法画出卡通的表情。总结:夸张、变形、拟人是卡通画中最常用的表现方法,(板书:表现方法 夸张、变形、拟人)通过形体的夸张,让胖的更胖,圆的更圆,方的更方。通过表情的夸张变形可以让眼泪像小河水,口水像大瀑布。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七、小试身手(出示几何形体,三角形 椭圆,梯形,菱形) 我们也来学学迪斯尼用几何形来画卡通。刚才我们看到有动物卡通,人物卡通,还有一块海绵的海绵宝宝,那还有哪些东西也能是我们的表现对象呢?(杯子、铅笔、橡皮)是啊,我们之所以喜欢卡通形象就是因为我们可以把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和性格使之栩栩如生。你们想不想来看老师呢?你们想看老师把哪个几何形变为卡通形象。教师实物投影示范。(边示范边讲解)你也试一试吧。用铅笔大概地来变一变画一画,如果一个形不够可以再添一个,音乐停下,你们也要停哦!【百度mp3】班得瑞八、作业点评你用了什么方法,把什么形夸张了,你的创意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点评2-3张)九、教师继续示范绘画教师继续进行范画:边画边介绍。画好后提问老师的做画步骤是怎么样的?出示步骤图1画形2表情3色彩十、说说你想设计什么相信卡通画家的两招加上同学们的聪明和智慧定能让你创作出有趣可爱的形象?老师这里有6幅图画也许对你会有所启发。这几幅画你比较喜欢那幅,画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人物,动物,食物,作文插图,等)谁来说说你打算画什么?其实卡通作品原自生活想象你周围有趣的人或者事,你一定能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十一、学生作业,大显身手教师出示 “卡通形象展” 展板,画好的同学将作品贴在展板上。十二、作品展评评一评,你喜欢哪个作品?你觉得她设计的是什么?你觉得她画的什么地方比较吸引你?用了什么方法?作者谈谈自己的创作感想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画卡通,亲手设计了卡通,体会了设计的乐趣。其实,除了在动画片中,卡通形象还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欣赏生活中的卡通形象:【百度图片】生活用品卡通喷水池公园里的卡通人偶卡通外墙:)今天我们看到了许多著名的卡通形象都来自国外,希望同学们将来一定能创造出更优秀的卡通形象,让我们的卡通形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六、 教学反思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绿豆蛙导入新课,在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出了良好的铺垫。虽然说本课是一节由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两大学习领域相结合的美术课,但在课堂上,我收集的卡通形象过多,而学生的兴趣又很浓。所以在第二个环节欣赏著名卡通中,学生欲罢不能,从而导致了在此环节中所花时间过多,导致了在课堂中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作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挑选一些比较典型的、能更好体现卡通的基本特点的形象让学生进行欣赏。除此之外,在本课教学中,用第一招、第二招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归纳出绘制卡通画的方法,同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确绘制卡通的方法与步骤,从而设计出一个个生动有趣、活泼可爱,造型独特的卡通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