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分著名的建筑物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91681592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部分著名的建筑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美国部分著名的建筑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美国部分著名的建筑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部分著名的建筑物美国费城的独立大厅(Independence Hall)17321756年建造。独立大厦原为殖民时期宾夕法尼亚州的议会大厦。1774年 9月和1775年 5月在此召开第一次和第二次美洲大陆会议。1776年7月2日,13个英属美洲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在此举行,7月4日通过了由 T.杰克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建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独立大厦是美国独立的象征。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国会曾在独立厅指挥作战,并在此创建联邦政府,订立了北美合众国永久性联邦条例。1787年5月25日,13个州的代表在此召开制宪会议,G.华盛顿主持,通过、签署了美国宪法。现在,独立厅的一切陈设仍保持原样,13张会议桌上铺着绿丝绒台布,放着纸张、文具盒、书籍及当年使用的蜡烛台。原先陈列在独立厅的著名独立钟,在美国独立200周年时移至独立大厅前面草坪上,建有玻璃保护房。钟上刻有“宣布自由遍施于全部国土,全民均得共享”铭文。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独立大厅及其周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加以保护,成立了国家独立历史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那里的房间不过三间,而这桌子不过几张、椅子不过十几把的三间房子,却是当年美国国会和高级法院的所在地,是签署独立宣言和批准美国宪法的地方。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从此开始,公正和公平在这个程序基础上建立起来。金门桥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史特劳斯设计。因其历史价值,于2007年由英、美两国合拍成同名纪录片。是旧金山的象征。金门大桥的设计者是工程师史特劳斯,人们把他的铜像安放在桥畔,用以纪念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金门海峡为旧金山海湾入口处,两岸陡峻,航道水深,为1579年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发现,并由他命名。金门大桥的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当船只驶进旧金山,从甲板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桥的巨形钢塔。钢塔耸立在大桥南北两侧,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为227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塔的顶端用两根直径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相连,钢缆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缆和桥身之间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钢缆两端伸延到岸上锚定于岩石中。大桥桥体凭借桥两侧两根钢缆所产生的巨大拉力高悬在半空之中。钢塔之间的大桥跨度达1280米,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又宽又高,所以即使涨潮时,大型船只也能畅通无阻。金门大桥包括从钢塔两端延伸出去的部分,全长达2737米,为此,又分别在两侧修建了两座辅助钢塔,使桥形更加壮观。大桥的桥面宽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宽敞的人行道。大桥的设计者是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人们为纪念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把他的全身铜像安放在桥畔。铜像形象生动,神情自若。 金门大桥于1933年动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时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朴素无华。桥身呈朱红色,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华灯初放,如巨龙凌空,使旧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壮丽。 布鲁克林桥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横跨纽约东河,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大桥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七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在这座大桥庆祝百年华诞的时候,美国曾发行1枚20美分面值的邮票来纪念,展现了大桥的雄姿和风采。美国近代诗人哈特克雷恩还专门为它写过一首长诗,诗名就叫桥。从1869年开工,到1883年竣工,前后长达14年,投入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而此桥的工程期间中,除了约翰A罗夫林以外,还有20名建筑工人丧命(桥塔上面的标志板是为了悼念他们而附设的),终于建成了这一座世界桥梁史上的丰碑。建成时,桥墩高达87米,是当时纽约最高建筑物之一。布鲁克林大桥启用后,它已成为纽约市天际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1964年成为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布鲁克林大桥是1883年5月24日下午二时启用通行的(维多利亚女皇诞辰日),开幕时,每辆汽车收费美金五仙。如今,每天从桥上经过的车辆约十四万辆,单车千多架,行人两千名。日落的时候,从布鲁克林沿着木道步行,可以观赏曼哈顿的高层建筑及美丽的街景,可说是纽约旅游的最亮点。每年7月4号美国独立纪念日在此放烟火。 布鲁克林桥建成于1883年,外观富丽典雅,高塔和铁索都是画家们竞向描绘的对象。这座桥与帝国大厦和昔日的世贸中心双子塔楼一道,一直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而工程师罗伯林一家两代三口人的传奇故事,更是给大桥增添了华美的光彩。 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创作者是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由女神置于一座混凝土制高46米的台基上,该底座是由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现在的底座已成为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在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Emma Lazarus)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新巨人: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一说罗马古代长袍),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世界七大洲。自由女神像腰宽10.6米,嘴宽91厘米,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长达12.8米,火炬的边沿上可以站12个人。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1776年7月4日”字样的法律典籍,象征着这一天签署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而其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当夜幕降临,神像基座的灯光向上照射,将女神照得宛如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象征自由的塑像,由法国人民捐款,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进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对成千上万个来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 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国的象征。 洛克菲勒中心是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第五大道的一个由数个摩天大楼组成的复合设施。设计者为Raymond M. Hood。由四栋大楼组成,各大楼底层是相通的。其中最大的是奇异电器大楼,高259米,共70层。于1939年完成全部建筑。东西向,从48街到51街,占了三个街区,南北向,从第五大道到的七大道,更占了三个纵向街区,在全世界大都会中间这样庞大的建筑群,除了皇宫之外,恐怕很少见了。这个建筑群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投资兴建的,位置是曼哈顿的中心的中心。这个建筑在1987年被美国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 (NationalHistoricLandmark),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拥有的建筑群,也是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标志资本主义的地标物,其意义的重大,早就超过建筑本身了。洛克菲勒中心几乎是费理斯画作的完美呈现,包括建筑群的分布与高低的配置,第五大道旁较为低矮的国际大楼缓缓起伏到第六大道旁最高的奇异电器大楼(69层楼),交错横贯之间的是供市民使用的广场海峡花园”ChannelGarden”、下层广场”LowerPlaza”等,这座迷你的小都市每天可容纳25万人次上班、观光、消费。严格来说,洛克菲勒中心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七大道,介于47街至52街之间,区内涵括餐厅、办公大楼、服饰店、银行、邮局、书店,甚至还有地下铁通道贯穿连结,建筑师聪明地利用大楼间的广场、空地与楼梯间制造人行流动的方向,让一天超过25万的人潮在此穿梭无虞。主楼高260米,共有70层,楼顶上是著名的观景平台,可以鸟瞰曼哈顿全景。1933年,观景台首次开放后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然而上世纪70年代纽约世贸中心双塔建成后,抢走了洛克菲勒中心不少风头,其观景平台在80年代被迫关闭。更“惨”的是,在80年代末,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财团买走,这似乎成为日本兴起、美国衰落的象征。所幸后来美国人趁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又把洛克菲勒中心买了回来。“911”以后,世贸大楼的倒塌使人们失去了一个鸟瞰曼哈顿的地方。于是观景台不失时机地得到修复,并于今年11月1日重新开放。由于洛克菲勒中心是由大块石灰石建成,站在观景台上,脚下就是巨石垒起的“山”,因此观景台又被叫做“巨石之顶”。 圣路易斯拱门圣路易斯拱门,就是美国向西开发的一个象征,这座雄伟壮观的不锈钢抛物线形的建筑物,高达192米,是1964年动工后仅用两年时间建成的。拱门底部有电梯可以直达顶层。圣路易斯拱门为圣路易斯市的地标, 这是美国最高的独自挺立的纪念碑。这个高192米的“大拱门”类似我国甘肃的嘉峪关,出了嘉峪关就会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感。而在早年的美国,人们也普遍认为圣路易斯是通向西部的门户。“大拱门”的设计师萨里恩是1923年移民到美国的芬兰人,他的构想起始于1947年,但拱门的施工直到1965年10月28日才竣工,全部造价1300万美元。遗憾的是,没等到“大拱门”剪彩,萨里恩就在1961年因脑瘤去世了。如今的“大拱门”已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比华盛顿纪念塔还要高。根据设计要求,拱门顶端的正常摆动幅度可在46公分之内,但据科学家计算,“大拱门”即使遇到时速80公里的大风,其摆动幅度也仅有5公分。由于整个拱门是用不锈钢建成的,因此每年都会遭到数百次雷电的袭击,这也创造了超高建筑物被雷电击中的最高纪录,但由于拱门有非常先进的避雷电系统,至今没有任何地方损坏或人员伤亡。人们在几里之外便可望见其雄姿。拱门系用钢板制成,恰似一道长虹冗然飞架于大地之上。它被阳光照射的地方,是那样夺目,被阴影遮盖的部分,又显得那样雄伟坚强。凡是亲眼见过圣路易弧形拱门的人,无不对它的壮观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大拱门”每天可接待游客6400人。游客乘坐斗式升降电梯,4分钟就能到达顶部;如果沿楼梯攀登,则需要爬1076个台阶。在两米多宽的拱门顶部内,每侧各有16个小窗户,据说晴天时游客用肉眼就可看到圣路易斯市的全貌和48公里外的伊利诺伊州。大拱门的下面是西部开发史博物馆。 五角大楼五角大楼(The Pentagon),又称五角大厦,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西南方的西南部波托马克河畔的阿灵顿区,是美国国防部办公地,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于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中,五角大楼遭到袭击。从空中俯瞰,该建筑呈正五边形,故名“五角大楼”。它占地面积235.90万平方米,大楼高22米,共有6层,总建筑面积60.80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34.40万平方米,当时造价8700万美元,于1943年4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启用,可供2.3万工作人员(包括军人、文职人员)在此办公。楼内走廊总长度达28km, 线总长至少16万km,每天至少有20万个 进出,每天接收邮件逾120万封。楼内设施齐全,各种时钟4200个,饮水器691个,盥洗室284间,各种电灯16250个,餐厅、商店、邮局、银行、书店等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楼外的4个大停车场可停放汽车约1万辆。另外,五角大楼包含有一个五英亩(20,000平方米)大小的中心广场,广场呈五边形,非正式的称呼是“零地带”。五角大楼始建于1941年8月。1941年初,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部分,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迅速壮大的美国陆军部(存在于1789年至1947年)急需一座新的指挥基地,于是五角大楼开始动工。1953年起,五角大楼成为不符合美国国家规范的建筑,每天平均停电20次至30次。唯一一部客运电梯属国防部长专享。如今,五角大楼有70部电梯。 为了说服国防部高层和国会同意翻修,五角大楼主管人员把生锈的管道、老化的电线、脱落的石棉送往国会,让议员们“过目”。他组织高级官员参观大楼,展示凹陷的地板和漏水的管道。 工程进行得也不容易,军方高层抱怨施工噪音大,震动令人难以忍受,威胁要停止这一项目。 “911”袭击时,五角大楼遭一架客机撞击,125人死亡。如果没有翻修,人员伤亡可能更多。 西雅图太空针塔太空针塔是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座主要地标,位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市中心区。其兴建因于1962年世界博览会,当时约有每日20,000人次利用电梯登塔;该届博览会共有230万参观者。目前属于私人产业。太空针塔塔高184米(610呎),最宽处宽度为42米(138呎),总重9,550吨。它可以承受每小时320公里的风力和9.1级的地震,且有25支避雷针来抵挡电击。耗资四百五十万美元建造的太空针塔在1961年12月落成,四个月后,也就是世界博览会开幕的第一天,1962年的4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西雅图的太空针塔Space Needle是西雅图的地标之一,太空针塔是为1962年在西雅图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所设计的,如今已成为西雅图的标志之一。太空针塔的高度有605英尺,离地面五百二十英尺高度的瞭望台和旋转餐厅能提供俯看西雅图360度的全景,市容及围绕其间的雷尼尔山Mt. Rainier、奥林匹克国家公园Olympic National Park及普吉湾Puget Sound也都能一览无遗。太空针塔比同区很多建筑物都还要矮,但西雅图的相片中,它往往出现在一个显著的位置。这是因为太空针塔离开这些建筑物群一公里多,当摄影师拍摄照片时,太空针塔就在那些建筑群的前面,故看落去就比其他建筑物高了(一般的相片都从北面向南面影,那就影到太空针塔、市中心和瑞尼尔山了)。很多第一次到西雅图的游客亲身去到太空针塔时都很惊讶,因为这座60层的建筑物真是不太高,而且又远离市中心,在塔顶看的景观只是很一般。游客可以乘坐时速16公里的升降机上到塔顶,全程大约43秒,有时因为多人参观而要排队大约一小时才可入内。到西雅图,没到过太空针塔,就像到巴黎,没看过巴黎铁塔一样的扫兴,曾有三人从太空针塔上跳下来自杀而死。无独有偶,这三次自杀事件都发生在70年代,其中二人在1974年跳楼身亡,当年安全网还没有安装。第三次自杀事件则在1978年发生。除了以上三人,还有一些人试图在塔顶跳下来自杀,但幸运地被安全网救回 联合国大厦联合国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东河沿岸,是1949年10月至1951年6月建成的,包括秘书处大楼、会议厅大楼、大会厅和哈马舍尔德图书馆4栋建筑。其中秘书处大楼位于中心,是联合国总部的核心建筑。由于其四四方方的长方体外形而被称为“火柴盒”,这是由包括我国建筑家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在内的世界10位建筑师共同讨论设计的。秘书处大楼前方的150多个旗杆,悬挂着联合国成员国的国旗,主旗杆上则是蓝色的联合国旗帜。秘书处大楼一侧较低的长排建筑,其高度由低至高形成一道弧线,这就是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厅大楼,其内有各个规格的会议室。紧连会议厅大楼的是联合国大会厅,联合国成员国代表的表决会议都在此举行,因而此地也成为联合国总部出镜率最高的地方。大会厅对面的哈马舍尔德图书馆是1961年加建的。近年来,使用多年的联合国总部隐患不断被披露,联合国总部的整修也被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关于联合国总部的整修计划终于获得通过,整个整修事件中的重重难关,都是联合国内部各种关系作用的结果。这一建筑所包含的意义已然超越建筑本身,这也正是它吸引游客之处。大会是中央机关,192个会员国在此聚会讨论当代的紧迫问题,其中大多数问题涉及许多国家或洲,因此需要国际合作。大会不是世界政府,它的决议对会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通过大会的建议,可以使全世界集中注意重要的问题,从而促成国际合作。在某些情况下,大会的决定可以导致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和公约。为了给树木、灌木和鲜花提供肥沃的土壤,几十吨的表土和肥料从别处运到这些绿化区域。种植的各种植物花草包括:大约1500支获过奖的玫瑰花枝、140棵日本樱花树、95棵沼生栎、59棵皂荚、48棵伦敦悬铃木、30000只黄水仙球茎以及一些品质优良的山楂、美国枫香树、沼生栎和悬铃木。这些植物花草的种植把这个原先堆满石子和钢筋的区域美化成为一个满眼绿色的花园。在花园的沥青林荫道两旁种有圣栎、加洲女贞、杜鹃花、洋长春藤、紫藤和其它花草。花园里种植的许多植物花草是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的。 查科国家历史公园查科国家历史公园,位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有全盛时期印第安人代表性的文化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查科国家历史公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科国家历史公园的中心是一条长16公里,宽2-3公里的峡谷,北面有高达50米的悬崖。在向阳的一侧,从公元9世纪-11世纪后期,普韦布罗部落建造了用城墙环绕的12座大村庄。村庄内的房屋从2层到5层不等,由数百间房间和粮食仓库组成。也有利用地下室贮藏食物的。在背阴的一面也有400多小村庄。充分显示出他们在工程和建筑方面的才能。许多房屋是供举行仪式用的,也有供远道而来的人们住宿使用的。为了解决供水,还在岩石上凿出水渠引向贮水槽。北侧的大村庄是在公元 900年以后建成的,有砂岩城墙围绕。这座大部落为建在地面上的半圆形建筑,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座4层建筑,有约800多房间。这座建筑朝南有开口部,包括有大小不同的36座地穴。 由查科遗址中心地向四周分散的村落以道路网相互连接,放射状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仍可看到道路遗迹。向东南西北方向延伸的区间道路,其总长度超过了600多公里。这些道路通常宽4米-6米,呈直线向远处延伸。从出土的陶器、孔雀石、贝壳以及热带生存的鸟类骨骼、羽毛来着,当时的商业活动相当发达。 从公元12世纪30年代开始,持续的干旱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了这里,迁往他处。查科文化消亡了。 普韦布罗部落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茂。厚重的石墙、很小的窗户和门,对查科不稳定的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整个遗址坐北朝南,从北向南依次降低,使每末级房屋都能在寒冬最大限度地享受光照。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一栋著名的摩天大楼,共有102层,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1930年动工,1931年落成,只用了410天,它的名字来源于纽约州的别称帝国州(Empire State),所以英文原意实际上是“纽约州大厦”,而“帝国州大厦”是以英文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之译法,但因此帝国大厦的译法已广泛流传,故沿用至今。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继续接任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直到自由塔建成。381米高的帝国大厦,自1931年以来,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达40年之久,直到1971年才被世贸中心超过。这时,世贸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帝国大厦也只能从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上退了下来。但后来几十年里,又有很多建筑超过了帝国大厦,如马来西亚的双子塔等。“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帝国大厦也只能重新成为纽约最高的建筑。此大厦在美国经济最萧条,最不景气的时候,以仅仅不到2年的时间建成。 在86楼及102楼有瞭望台,由于是露天的望台,台上的风力相当大。晴天的时候可远望至100公里远的地方。帝国大厦耸立于曼哈顿(Manhattan)市区,高达443米,在上面可以日夜像“金刚”(King Kong)一样环视四周的地平线的美景。天气晴朗时,游客可以从102层观景台和86层观景台外步行道眺望五个州。曼哈顿岛上有数千座摩天大楼,但驾车行驶在新泽西州或纽约州等地,从数十公里外就能看到的庞大建筑群中,最醒目的还是帝国大厦。帝国大厦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夹在34大街与33大街之间,建筑历史学家威里斯说,今天的帝国大厦一方面象征美国工商业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纽约,甚至是全美国的永远地标。 白宫白宫,The White House,直译是“白色的房子”,由于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办公室。供第一家庭成员居住,所以中文译成“白宫”。位于美国华盛顿市区中心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一直被称为“白宫”。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对人们来说白宫总是充满了神秘感。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的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世界公民开放,因此成了游人观光的热点。 也是全世界最好客的元首官邸,两个世纪以来四十多位白宫主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它的每个房间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新的主人为了显示其统治权总喜欢改变原有的装潢或摆饰,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感使人到神秘吧!以表明新主人的不同品味,白宫总是以新的面貌迎接它的主人。白宫现在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1834年,泉水引入白宫,结束了白宫外出拉水的历史;1848年,煤油灯进入白宫;1877年海斯总统入住白宫后,建立了图书馆;1882年,第一架电梯在白宫内使用,不久,人们在白宫里架设了电线,白宫的夜晚从此灯火通明。 世贸中心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1973年2001年9月11日)在纽约曼哈顿岛西南端,为美国纽约的地标之一,西临哈德逊河。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中倒塌。由两座并立的塔式摩天楼、4幢7层办公楼和1幢22层的旅馆组成,建于19621976年。业主是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港务局。设计人是美籍日裔建筑师M雅马萨基(Minoru Yamasaki,日本名为山崎实)。世界贸易中心曾为世界上最高的双塔,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世贸大楼共110层,411米高,是由几幢建筑物组成的综合体。其主体(北楼和南楼)呈双塔形,塔柱边宽63.5米。地基扎在坚固的岩石层上。大楼采用钢结构,用钢7万8千吨,楼的外围有密置的钢柱,墙面由铝板和玻璃窗组成,有“世界之窗”之称。大楼一切机器设备都用电脑控制,不论热暑寒冬,均能自动调节,被誉为“现代技术精华的汇集”。 大楼有84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可容纳5万名工作人员,同时可容纳2万人就餐。其楼层分租给世界各国800多个厂商,还设有为这些单位服务的贸易中心、情报中心和研究中心,在底层大厅及44、78两层高空门厅中,有种类齐全的商业性服务行业,为5万名办公人员和8万登楼游览或洽谈业务的人们服务。 世贸中心新主楼“自由之塔”的效果示意图地下车库分4层,可供停车2000辆,并有地铁在此经过设站,整个世贸中心可谓是服务齐全的办公城,高耸云天的立体城。107层是观景台,极目远眺,方圆可及72公里。 1993年2月26日,纽约世贸中心姊妹楼地下停车场曾发生大爆炸,造成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被称为“美国本土历史上最有破坏性的恐怖主义活动”,迫使这两座高110层的大楼关闭数周,经济损失达55亿美元。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飞机先后撞向世贸中心的双塔楼,由于撞击引起大火,双塔楼在几十分钟内相继倒塌。 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C)。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称为Capitol,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国会大厦1793年9月18日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国会大厦建于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亦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又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 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站在大草坪上看去,国会大厦圆顶之下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门廊内的3座铜质“哥伦布门”,质地厚重,其上雕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浮雕,大门内即为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在圆形大厅,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缩影。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而55米高的穹顶上,则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布伦米迪及其学生所绘的大型画作,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大厅所立的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国会大厦的东阶通常是举行总统就职仪式的地方,从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就职之时到20世纪末,大多数总统就职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偶尔也有例外,里根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均在国会大厦的西阶举行过就职仪式。 林肯纪念堂是为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设立的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NationalMall)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ArlingtonMemorialBridge)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成一直线。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国家园林局(NationalParkService)管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纪念堂于1914年破土动工,完成于1922年。纪念堂气氛庄严,鼓舞人心,每天更有不少游客和学生乘车来此参观。已故总统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国总统之一,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解放奴隶和维护美国统一。 也正是他从社会最低层看出奴隶制的丑恶,揭穿人人生来平等的虚伪面纱。 虽然他被残酷暗杀,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林肯纪念堂中。 一座大理石的林肯雕像放置在纪念馆正中央,他的手安放于椅子扶手两边,神情肃穆。雕像上方是一句题词“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林肯纪念馆不仅是对这位已故总统的称颂,同时也是对整个国家人民的称颂。在这里保存着美国最不朽的雕像之一。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他第二次就职演讲词也刻在大理石墙上。馆内36条圆柱代表林肯总统逝世时美国所划分的36个州。 沿着纪念馆的阶梯往上走,绕过林肯雕像背面,你所能看到的就是美国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塔的壮观景色。 在池中还隐约透着华盛顿纪念塔的倒影。 这里也是那些热心革除社会弊端人士的聚集地。自从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这里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后,林肯纪念馆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作为争取公民权利的地点。同时,这里也是黑人歌剧演唱家马利安德逊在一九叁九年被拒于宠法厅演出后,为全场合共七万五千名观众表演歌剧的地方。林肯纪念堂临近NationalMall和Ellipse,极受游人们的欢迎。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观赏景色方面,林肯纪念堂都绝对值得游览。 拉什莫尔山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有一座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 多米,刻有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4 个巨大的石雕像,石像的面孔高18 米,鼻子有6 米长。4 个巨像如同从山中长出来似的,山即是像,像即是山,巨像与周围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有200 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到此来领略巨像的风采。山上的雕像凝视着远处布莱克山区的乡村。与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或者埃及古萨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这类成百上千年前的雕像不一样,拉什莫尔山雕像是20世纪相对现代的杰作,因为它们仅仅雕刻 于1927年1941年间。 时至今日,拉什莫尔山不仅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还成为了美国文化中美国总统的象征。同时,在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之下,拉什莫尔山也衍生出了许多其他含义。拉什莫尔山上的4 个巨人雕像,生动地刻划出了4 位总统的形像特征与神态。这组巨型雕像既突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又巧妙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构图之中。如果按照年代排列,罗斯福应该排在林肯之后,但是出于艺术上的考虑,把罗斯福放在林肯的左边使它与两旁的雕像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4 座雕像的面部虽然不朝向一个焦点,但是他们都看着远方,而且排列在相同的高度,左边3 座雕像颈项以下的横线都是连贯的,隐去了3 人的胸肩,彼此融为一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了雕像间形与神的联系。 为了表示对4 位总统的崇敬之情,也为了防止雕像受到损害,拉什莫尔山禁止游人攀登,前往观瞻的人可以山脚下的观瞻台上一睹石像的风采,每年6 至9 月间,为了使游人在晚上也能欣赏到这一艺术巨作,这里还备有照明设备,在灯光下观赏石雕,自然又有另一番情趣和特殊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