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司信息行业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1108133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公司信息行业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电子公司信息行业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电子公司信息行业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目 录上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提要1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1I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3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3二、行业规模分析3三、行业集中度分析3四、行业效率分析4五、盈利能力分析4六、营运能力分析4七、偿债能力分析4八、发展能力分析5九、成本结构分析5十、贷款建议7III电子信息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与负面信息8IV电子信息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10一、行业运行情况10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11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11V电子信息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12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12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12VI电子信息资本市场与同业动态14一、交大铭泰公司在挂牌上市14二、网通公司首次亮相资本市场发行五十亿企业债券16三、网通公司计划2006年实现集团整体上市17四、TCL将在2004年与汤姆逊成立合资公司18五、中国联通斥巨资回购九省移动业务18下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说明20I电子信息行业分析20一、行业运行分析20二、行业政策分析29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38四、上下游行业影响39五、国际市场情况39六、行业发展趋势43II电子信息企业分析50一、企业整体情况分析50二、主要企业分析50三、企业(按规模)区域分布55III电子信息市场产品分析59一、主要产品市场情况59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66三、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67四、主要产品库存情况68IV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分析70一、省确定未来几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70二、公布将要建设的IT产业重要项目70三、省电子信息类企业上市步伐加快71四、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市的支柱产业72五、信息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75六、省信息产业将占省GDP的2.5%76七、省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77八、IT行业景气指数创2003年以来最好水平7775 / 77上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提要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3年111月份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统计局。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我国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最新主要产品产能指标产品名称移动通信手持机台式个人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显示器集成电路单位万部万台万台万台万台万块企业个数34365102545 年初生产能力137822200441198762613341 本年新增能力90333554464297271136 其中:基建新增能力402315402534047930 其中:更新改造新增249422413927200709 本年减少能力901300013582 年末生产能力2191425254816511701884475 本年平均生产能力A2200025004816512000880000 2002年实际产量B12000 -34.9685 48757098658 生产能力闲置A-B10000 -13.04300 1725 -6218658资料来源:2002年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统计数据说明:由于2003年行业产能指标目前没有统计数据,因此以上数据为2002年年终数据。名称指标数量同比增减趋势预测本期市场供求特点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供应增长较快,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高。结论市场需求旺盛,供需基本保证平衡。下期市场供求趋势分析主要影响因素1、国际基础电子元材料的供应将紧。2、国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结论行业供需将得到同步增长。简要结论行业生产能力大体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行业增长迅速,建议对行业继续进入。企业指标参考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2002年末全国18万家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而得,单位为千元,仅供参考。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1/4、2/4、3/4位置企业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上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下所有企业水平。指标名称净资产(千元)利润(千元)自然排序法较好值38611.00 3261.00 中间值10155.00 412.50 较差值2642.00 0.00 算术平均法较好值425287.66 65362.94 中间值75926.04 8784.15 较差值12928.95 -1004.48 I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指标名称平均利润率与全行业比较与top10比较与全部工业行业比较行业4.20 4.40 95.50 4.20 top106.54 4.40 148.58 6.54 二、行业规模分析(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规模指标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总资产118890868.30 1648013687.60 7.21 利润4995837.60 72516479.80 6.89 销售收入135295233.70 1245785800.80 10.86 从业人数2664035.00 56524091.00 4.71 (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规模指标总资产利润销售收入从业人数全行业118890868.34995837.601352952342664035Top 1013224505.2864622.602613927884238三、行业集中度分析指标名称Top 10(%)销售集中度19.32 资产集中度11.12 利润集中度17.31 四、行业效率分析单位:元指标名称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每万元资产利润420.20 440.02 95.50 每万元固定资产利润1903.07 1126.77 168.90 人均利润18752.90 12829.30 146.17 五、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名称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净资产收益率(%)7.43 7.24 102.67 总资产报酬率(%)4.94 5.55 88.86 销售利润率(%)11.47 7.05 162.77 成本费用利润率(%)3.84 6.28 61.13 六、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名称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总资产周转率(次)1.14 0.76 150.54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1.84 1.74 105.49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4.34 6.57 66.06 七、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名称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资产负债率(%)62.10 59.25 104.81 已获利息倍数6.73 4.81 139.78 八、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名称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资本积累率13.5513.49 100.42 销售增长率32.2527.69 116.48 总资产增长率22.6814.60 155.36 九、成本结构分析(一)成本费用结构比例(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三)成本费用变动情况指标名称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今年111月119619579.20 4354599.00 5267780.40 871940.50 119619579.20 去年同期85485299.22 3512906.58 4578289.94 793466.65 85485299.22 同比增长(%)39.93 23.96 15.06 9.89 39.93 (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保证的。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变动分析,可以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标方案。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指标名称今年111月去年同期同比增减(%)成本费用130113899.10 94369962.39 37.88 其中:销售成本119619579.20 85485299.22 39.93 销售费用4354599.00 3512906.58 23.96 管理费用5267780.40 4578289.94 15.06 财务费用871940.50 793466.65 9.89 销售收入135295233.70 102302634.18 32.25 利润4995837.60 3978101.20 25.58 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指标名称本行业A全部工业企业B与全部工业企业比较a/b(%)成本费用/利润26.04 15.83 164.53 成本费用/销售收入0.96 0.93 103.83 利润/销售收入0.04 0.06 63.11 十、贷款建议行业资金流向流入利润水平可接受度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建议开发热点区域、等产品手机、显示器、基站、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企业海儿、TCL、同方、联想、长虹、康佳、波导、中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等主要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监管逐渐完善、公平,通过享受特殊政策待遇的企业将逐渐失去保护。市场风险目前我国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主要核心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动将直接导致国企业面对较高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目前我国多数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单纯依赖于降价竞销、贴牌生产等经营策略来维持或增加市场份额。从长远来看将导致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技术风险我国的软件、芯片等高技术产品的瓶颈依然制约产业发展,并增加了行业的技术风险。III电子信息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与负面信息有关统计显示,尽管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从新兴产业到战略性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基本齐全、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宏观调控不断规的产业体系。但这些长足的发展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一、总体规模尚难以与跨国公司匹敌去年我国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约合691亿美元,相当于IBM同年营业收入(831亿美元)的83%;百强企业排首位的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5.8亿美元,仅为IBM公司同期的10.3%。二、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国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也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比:百强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002002年分别为4.2%、3.8%和3.8%,而2002年Cisco、Intel、Microsoft、Nokia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分别达到25.3%、17.5%、15.5%和10%。19972001年,百强企业前10家申请的专利数总计3886件,相当于IBM公司去年申请的专利数。三、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制造业、软件业的比例失调,软件、芯片等高技术产品的瓶颈依然制约产业发展,地区发展仍不平衡。四、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技术创新、持续盈利能力、信息化水平、员工素质、管理体制、质量保障、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与跨国公司还有较大差距。五、开拓国际国市场缺少得力措施多数企业仍热衷于对高新产品(如手机、高档彩电等)的快速跟进,或者单纯依赖于降价竞销、贴牌生产来维持或增加市场份额。IV电子信息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一、行业运行情况运行特点1、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7090亿元,占国生产总值的6%。2、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子产品产销衔接较好,1至11月全行业产销率为98%。3、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至11月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2433.3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7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7%。主要产品变动1、计算机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至11月增速达到65.9%,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1.5%,仍是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2、通信制造业1至11月增长速度为19.9%,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12.1%,对全行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3、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累计生产增幅25.8%,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18.1%。存在问题1、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总的来说不多,进入产业化阶段的高技术产品相对更少。2、高附加值的集成电路、网络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产品制造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低附加值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上下游变动1、据2003年年底的市场初略统计来看,目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部分产品出现了供应紧的局面2、我国整机生产企业因退税率下调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将部分转嫁给元器件厂家,整机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又会直接影响国产元器件的采购量,从而波与到上下游企业。技术进步变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通信技术进步和基础电子产品的进步。国际市场变动1、经历了两年多的持续低迷,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在2003年看到了复的曙光。2、国际半导体芯片业、个人电脑业、软件业以与互联网业等的盈利状况2003年较2002年都出现明显改善。行业前景预测2004年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8550亿元,通信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2.37万亿元,增长26%,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2100亿元,增长31%;利税总额1160亿元,增长16%;出口总额1400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业对策建议行业整体获利水平相对较高,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信贷业务可以重点考虑的行业。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强势1、目前我国电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2、我国用户总数、普与率和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电子产品出口等四项指标已经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弱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核心技术、管理水平、综合效益、普与程度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机会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已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坚实基础,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制造业、运营业由大到强转变,努力向电信强国和电子强国的目迈进。风险行业的上游零部件产品和终端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大,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太高。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说明:带*数据为根据协会数据计算整理而得。指标名称本行业A同比增长全部工业企业Ba/b总产值(变价)136849990.833.44 125326017810.92 总产值(不变价)191769651.533.39 113911813616.83 产品销售收入135295233.732.25 124578580110.86 利润总额4995837.625.58 72516479.86.89 税金总额1774220.512.25 64904114.52.73 应收账款31151713.534.39 189500531.616.44 产成品7671364.222.12 84078455.69.12 进出口总额*2433.353.47609.27(全部总值)31.98V电子信息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业按销售收入排名前十位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单位:千元/人排名销售收入资产利润从业人数1500365462584604610247852100024297445916488986258095783333317596923039859-2730810782424714914796157715855163770524032188678757322665222362255503478421282120697226471953601528237066309608719616815437682545828483046686491466097053917301597007656101426900551918031189564230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地区类型企业总量亏损企业数亏损比例全国全部5814150525.89%市全部30010334.33%市全部25510641.57%省全部641625.00%省全部271140.74%蒙全部16425.00%省全部1294837.21%省全部221150.00%省全部221045.45%市全部43011526.74%省全部96621622.36%省全部6237512.04%省全部702231.43%省全部2696524.16%省全部401230.00%省全部3096220.06%省全部401127.50%省全部1302519.23%省全部792430.38%省全部172746827.10%全部381539.47%省全部8675.00%市全部22627.27%省全部1293124.03%省全部181372.22%省全部7342.86%省全部592135.59%省全部11545.45%省全部200.00%全部11100.00%全部100.00%详细分规模企业分布情况参见下篇企业分析部分VI电子信息资本市场与同业动态资本市场一、交大铭泰公司在挂牌上市1月9日,中国知名信息本地化专家交大铭泰软件正式在联合交易所(“联交所”)创业板挂牌,股份编号为8148。作为中国最大的信息本地化服务机构,交大铭泰作为国首支“翻译概念股”上市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交大铭泰将配售70,000,000股股份予专业投资者、机构性投资者与私人投资者。根据每股配售价下限0.43港元计算,在扣除有关开支后,集资总额估计约达3100万港元,将用作扩展集团业务。京华山一企业融资为本次上市活动之全球协调人兼保荐人;金利丰证券为牵头经办人。1、融资概念锁定“信息本地化”交大铭泰于1998年在中关村成立,主要从事研究、开发与销售四大系列软件产品,其中尤以翻译软件为主,其余则包括信息安全软件、互联网应用软件与娱乐软件。凭借在翻译软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资源优势,集团于2002年10月,透过建立互联网平台“翻译工厂”,成功展开翻译与信息本地化服务业务。集团相信翻译与信息本地化服务业务不仅可扩大集团的收入来源,更可作为宣传集团翻译软件产品的有效市场推广渠道。交大铭泰在过去两年的业绩表现十分出色,其于2002年的营业额与纯利分别较2001年大幅上升27%与30.5%,毛利率亦维持于60%的高水平。而这些业绩的取得主要来自公司的信息本地化业务。交大铭泰拥有完善而高质量的产品体系,包括辅助翻译软件雅信CATS与雅信CAT,和著名的实时自动翻译软件快车系列与词典类翻译软件大典系列等。雅信CAT产品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快车系列曾获选电脑报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的美誉。而“翻译工厂”(Lingoworld)则可为政府组织、行业机构、企业客户提供不受区城限制、多语种以与互动的翻译服务。“翻译工厂”的语料库横跨74个专业、拥有约700万词条,每日翻译量高达120万字,而“翻译工厂”亦拥有庞大的译员数目,包括超过1,2000名经严格甄选的翻译人材。目前交大铭泰拥有超过300家优质企业客户,它们包括跨国企业如诺基亚、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国大型企业如一汽、联想与人民银行等。集团独特的业务模式得以成功,有赖其主要股东的全力支持,它们包括上市公司实达科技控股(股份编号:0706)以与中国五大一级学府之一的交通大学。公司于2002年与交大签订合作协议,就人才培训、技术开发与成立研究中心各畴展开合作,以推动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交大铭泰总裁何恩培表示:“我非常高兴能见证集团这个重要的时刻,并带领集团踏上新的里程碑。本次成功上市,将加速我们的业务扩展步伐,并同时加强我们向企业、个人与专业的翻译人员提供先进的信息本地化软件产品与服务平台的能力。我们将继续专注在中国蓬勃的信息本地化市场寻求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在跨国企业与国企业市场的占有率。”2、获海外投资青睐盈利前景广阔交大铭泰公司此前公布的股份配售反应理想,公司所发行的70,000,000股配售股份获约4.77倍的认购额,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交大铭泰良好的发展前景的认同和积极追捧。业专家也对翻译和信息本地化行业的赢利前景看好。随着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与日俱增以与多项盛事,例如2008奥运会与2010世博会等即将在中国举行,令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这些因素将使市场对优质的翻译软件产品与本地化服务需求旺盛。同时,根据AlliedBusinessIntelligence(“ABI”)于2001年第二季报告显示:亚洲的翻译市场规模于2001年已经达到110亿人民币,预计2005年将达2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将占其中的30%。另外,中国的翻译行业仍属起步阶段,而信息本地化行业服务更未形成规模,这些都为交大铭泰缔造了庞大的业务发展商机。为把握这市场商机与推动未来增长,交大铭泰将积极推广其“”品牌产品,突出公司的专业与优质的服务形象与地位。此外,交大铭泰也正积极物色有潜力的公司合组策略联盟,在产品开发与服务素质上获取协同效益,致力改善网络营销策略与通过合并与收购,务求使业务发展上取得突破。二、网通公司首次亮相资本市场发行五十亿企业债券中国网通集团12月宣布发行五十亿人民币的企业债。这是网通集团自2002年5月成立以来首次在资本市场融资,也是中国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企业债券。网通企业债券于十二月八日到九日正式发行,五十亿元中有四十亿为十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十亿为十年期浮动利率债券,这也是近两年首次推向市场的浮动利率债券。目前债券市场不太乐观,网通企业债的发行对债市再次走向火热有重要意义。据悉,网通集团募集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省际长途网改造、省长途网增容扩建、本地网建设项目,这些工程总投资为454亿元。网通集团指出,募集来的资金有助于优化网通北方十省网络,增强南方二十一省网络覆盖,有助于优化网通债务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在发行结束后,网通将积极争取债券上市,促进它的流通。三、网通公司计划2006年实现集团整体上市2004年1月,重新融合重组后的中国网通集团下属三大通信之一的网通北方公司正式挂牌运作,此举同时也拉开了网通集团上市的帷幕。参加挂牌大会的网通集团总经理兼网通北方公司董事长春江透露,网通集团已经计划于今年首次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到2006年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届时,目前的中国网通集团将演变为“中国网通股份”。网通北方公司是中国网通所属北方10省(市)通信公司以与原吉通公司和网通控股(即小网通)在北方10省(市)分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目前主业员工15万,固定资产2000亿元,2003年业务收入700亿元。网通北方公司总经理冷荣泉表示,新成立的网通北方公司相对于去年底挂牌的网通国际和本月中即将挂牌的网通南方而言,更多地继承了传统电信企业丰富的运营经验和业务基础,但是也背上了较重的历史包袱,因此改制任务很艰巨。冷荣泉表示,网通北方公司今年的收入目标是765亿元,利润45亿元,并要实现10个省(市)通信公司全部盈利。冷荣泉同时透露,网通的小灵通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户。在2004年5月1日以前,网通小灵通将实现与中国电信小灵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之间的短信互通。四、TCL将在2004年与汤姆逊成立合资公司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在表示,新公司明年上半年成立。“目前TCL国业务占77%。但是,合资后的新公司将有三分之二的业务在境外。”TCL与汤姆逊的合作建立在一种对等的关系之上,TCL集团把其在中国大陆、越南与德国的所有彩电与DVD生产厂房、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等业务投入新公司;而汤姆逊则将拿出其所有位于墨西哥、波兰与泰国的彩电生产厂房、所有DVD的销售业务以与所有彩电与DVD的研发中心。这种全面的融合帮助TCL一举绕过专利和反倾销两块巨大的“绊脚石”。汤姆逊6%的收入来自专利许可,其拥有传统电视机的所有主要专利和大部分数字电视与DVD专利。合资公司成立以后,TCL虽然仍会按照市场规则支付专利费用,但TCL表示,合资公司有能力产生新专利。新公司采用多品牌策略,在亚洲以TCL为主,在欧洲以THOMSON为主,在北美则以RCA为主。不能忽视的是,汤姆逊的彩电业务一直都是亏损的,这对于TCL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中银国际称,这次合作产生的重组费用将损伤TCL未来两年的利润。著名投行DBS唯高达说,TCL-汤姆逊公司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扭亏为盈,然后成为重量级企业。五、中国联通斥巨资回购九省移动业务11月,中国联通股份(简称“中国联通”):CHU)宣布将以三十点一五亿港元(人民币三十二亿元)收购母公司九省移动业务,同时以二十五点九一亿港元(人民币二十七点五亿元)出售国信寻呼。中国联通宣布已订立有条件收购协议,将回购母公司中国联合通信(简称“联通集团”)在、省和、回族与自治区的移动通信服务。联通新世界通信(简称“目标公司”)持有联通集团在这九省的业务。这次总收购价为三十点一五亿港元,代表目标公司截止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年度的预测净利润(约二点三四亿港元)的十二点八倍。中国联通将使用部现金资源完成收购。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中国联通的间接全资子公司。中国联通同时宣布,向中国联合通信股份(简称“A股公司”)出售国信寻呼的全部股权,本出售所得的款项将用作中国联通的一般营运资金。截至二零零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国信寻呼的净负债总额为负七亿港元,考虑到将由A股公司承担的净负债额与本出售的总售价,国信寻呼的企业价值为十九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国信寻呼将成为A股公司的直接全资子公司。中国联通这次所收购的九省移动业务在近年来增长迅速,移动用户数从二零零一年底的四百零五点二万增加到二零零三年九月底的一千零七万,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三点五。中国联通将于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由独立股东对本次收购与出售进行表决。如果相关的先决条件均获满足,本次交易将于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下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说明I电子信息行业分析一、行业运行分析1、行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2003年1月至11月我国电子信息全行业规模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增幅明显加速。2003年1至11月全行业销售收入增幅达到35%,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国工业整体增幅19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6%,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中的2.6个百分点,在所有工业部门中位居前列。从行业结构来看,计算机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至11月增速达到65.9%,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1.5%,仍是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通信制造业1至11月增长速度为19.9%,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12.1%,对全行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累计生产增幅25.8%,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18.1%。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子产品产销衔接较好,1至11月全行业产销率为98%。从信息产业部重点产品监测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子产品产销形势良好,其中移动通信手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至11月产销增幅分别达到42.6%、41.7%。计算机产品产销增长强劲,其中台式微机产销增幅分别达到90.8%、90.6%,笔记本电脑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销比例为20%左右,成为拉动计算机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至11月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2433.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52%,进口总额达到1179.3亿美元,同比增长54.2%,实现贸易顺差7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7%。2、行业主要四项指标提前实现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四项指标提前实现,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全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7090亿元,占国生产总值的6%。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4000亿元,通信业3090亿元。全年宏观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用户总数、普与率和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电子产品出口四项指标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通信业投资已连续三年超过2000亿元,新增用户在连续两年超过9000万户的基础上,去年突破了1亿户;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前年突破1万亿元,去年达到1.88万亿元,电子产品出口额已接近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有关各部门和企业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装备保障和通信服务保障,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通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5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电信4620亿元,增长13.9%;邮政530亿元,增长3.9%。新增用户1.12亿户,用户总数达到5.32亿,居世界首位。其中固定新增4900万户,达到2.63亿户;移动新增6300万户,达到2.69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780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固定主线普与率和移动普与率分别达到20.5%和20.8%,通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9.2%。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亿元。业务结构日趋多样化,各类新业务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消费者对业务使用和服务提供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取得积极进展,单系统测试已经完成,网络技术试验开始启动。邮政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1600亿元,增长45%。实现利税1000亿元,增长16%。完成出口额超过1400亿美元,增长52%。计算机、手机、高档视听产品等产销量大幅增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有8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1家企业超过700亿元,电子百强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继续在全行业保持较大比重。认真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的进展,方舟、龙芯系列芯片和LInux软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了新突破。国家批准、等六城市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8582家,登记软件产品1.8万件,企业享受税收优惠100多亿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发展基金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积极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服务,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国家发布了信息产业行业标准74项,部制订发布了行业标准62项。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协议吸收外资约30亿美元。开拓新兴市场取得积极的进展,企业“走出去”迈出新的步伐。3、中国电信业正在酝酿新的一轮改革信息产业部目前正组织各路专家对我国电信运营体制改革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报告已于11月提交。据了解,这份报告涵概了电信业对外开放、体制创新、3G发展等各方面容,而不管是哪方面的改革,其最终都将涉与到电信市场竞争模式的选择即到底是采取分业经营还是全业务经营这个电信业改革必须面对的根本性问题上来。经过改革重组,我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电信业发展进入了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以促进电信企业做大、做强的新阶段。据知情人士透露,信息产业部目前正组织各路专家对我国电信运营体制改革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报告已于近日提交。据了解,这份报告涵概了电信业对外开放、体制创新、3G发展等各方面容,而不管是哪方面的改革,其最终都将涉与到电信市场竞争模式的选择即到底是采取分业经营还是全业务经营这个电信业改革必须面对的根本性问题上来。分业经营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治模式,它限制了运营商的市场行为,更多地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调控市场,但这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了。随着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为主题的上一轮电信改革的尘埃落定,目前我国电信业各个业务领域都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固定领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与中国铁通等相互竞争的局面;移动通信领域,移动与联通双寡头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并展开了激烈竞争。同时,不同业务之间的异质竞争也呈现日益激烈的发展态势。那么,目前这种分业经营的局面坚持下去能否最终达到实现公平有效竞争的改革目的吗?从目前市场格局来看,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流,整个移动产业正处于阶段,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固网则明显动力不足。竞争上的不公平使得固网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的处境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固网增量不增收,日子越来越难过,同时还要接受资费、业务上的不对称管制;另一方面移动运营商却因为利润空间大而有恃无恐地大打价格战。目前,愈演愈烈的准单向收费已经严重扭曲了中国电信业尤其是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心态,破坏了市场理性竞争的基础,长此以往将肯定会拖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开资费管制,从长远讲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操作上,首先要做到全业务经营,然后再放松资费管制。否则,不同层面上的竞争只能通过锄强扶弱来达到势均力敌的目的,而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赶走了狼,又来了虎,容易形成新的垄断,永远没有有效的竞争。目前,在3G牌照问题上存在的所谓各方利益摆不平问题便是最好的佐证:利益配置才是市场经济,所谓各方利益摆不平实际上还是计划经济思维的延续。固然,在以“破除垄断,引进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电信业改革初期,分业经营对电信业发展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促使新兴运营商迅速成长起来。而如今电信业已发生沧桑巨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分业经营正在日益成为电信业持续发展的一道障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电信监管工作作为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容,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上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好“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专家指出,电信市场要全面开放首先必须对开放。基础电信业务的开放应遵循电信业本身的规模经济性特点展开竞争,目前一般认为我国在基础电信领域有4到5家运营商为宜。但目前只有联通拥有全业务经营权,因而国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都要求全业务经营牌照能够尽快发放,电信业发展必须实现全业务经营,从而在通信市场展开有效的竞争。在中国目前的通信业务市场环境下,全业务运营已经成为市场发展之需。实现全业务运营是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电信业新的竞争格局下,分业经营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电信竞争形势的需要。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各大电信运营商都或多或少开始试水全业务经营。移动运营商虽然表面上似乎并不热衷于全业务经营,但在实践中却也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固网领域,试探全业务经营。固网运营商面对传统业务被先进的IP和移动通信业务所分流或替代,企业陷入增量不增收的窘境,也不得不另寻出路,于是小灵通就成为其抵抗移动业务分流的惟一武器。尽管运营商试水全业务经营违反了现有的政策体制,但另一方面,用户有需求,运营商就要想方设法去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运营商试水全业务也是无可厚非。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电信业分业经营模式已越发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当前,大客户对电信运营商“一站式”服务需求的日益急迫,这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尽快实行全业务经营。2003年美国实行新政:固定用户转为手机用户还可以保留原号。业人士评论,这项规定将促进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业的竞争、以与移动通信业的部竞争,消费者将从中受益。但中国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这也是携带业务无法在中国开展的根本原因。专家指出,现在的分业经营模式降低了电信业的竞争效率,不利于市场的开发,破坏了产业链的发展,造成电信业政策、股市、市场的风险,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全业务经营是大势所趋。由此可见,全业务经营不仅是市场发展的趋势、电信竞争的需求,更将成为影响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全业务经营不仅可以为电信运营商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加经济的配置与共享,从而分散运营风险。从国际电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电信业已经到了综合化、全业务经营的时代,全业务将成为电信业下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全业务经营已经成为国际电信业发展的潮流。有业人士指出,无论从电信技术的发展还是从世界各国电信运营的趋势和潮流来看,我国电信运营业开展全业务竞争势在必行,倘若稍有延迟将严重影响我国电信业的发展,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以与电信企业纷纷海外上市,国电信运营企业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电信“巨鳄”都把建立全业务能力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电信需求。如果中国的电信企业依旧坚持当前所实行的单一业务经营,那么我们将很难在与世界电信巨头面对面的交锋中占得先机。目前,打破移动市场垄断已成为各方共识,到底是通过开放市场,让市场机制来打破垄断还是依旧沿用旧有的行政手段则成为争论的焦点。回顾历史,电信改革伊始采取的1+1的全业务竞争模式之所以无法奏效关键在于联通实力太弱,无法同中国电信展开有效竞争。因此剥离中国电信,采取分业经营就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分业经营已经逐渐背离当初的设想,转而变成一种行业垄断。实行全业务经营意味着从一个全业务经营商增加到几个全业务经营商,整个市场格局发生本质变化,行业垄断将不攻自破。同时,运营商可以通过实现各种业务的交叉和渗透,抵制和缓冲同质竞争和异质业务替代的压力,从而增加企业的“造血”功能,使企业经营逐步走向良性运作。专家指出,从一国电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民族主导电信企业实现全业务经营,是一国电信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扶持具备条件的民族主导电信企业进行全业务经营,使其快速成长,是一国电信业走向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专家认为,实行全业务经营可以达到三大政策目标:在国市场培育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适应网络技术和业务融合的需要,增进消费者福利;迎接WTO的挑战,塑造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跨国电信公司。与此同时,基于分类业务市场管理的监管政策将得到完善,监管重点可以转向全业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行为,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无论新一轮改革将走向何方,要想为电信业真正提供一个透明、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电信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行全业务经营是核心。4、全球电子巨头扩大在中国的制造和研发投资全球电子制造业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国,包括英特尔、英飞凌科技、飞兆半导体和日立环球存储科技等世界半导体巨头在的厂商纷纷宣布扩大在华投资,总金额接近15亿美元。其中英飞凌科技、飞兆半导体和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在中国的投资被认为是战略性的,因为这些公司在华的投资扩预计将对其全球业务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大规模投资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中心的地位已经得到进一步巩固,而本地的市场和产业链更加成熟。这些半导体巨头已经认识到,中国的优秀电子工程人才和低制造成本是加强其产品全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英特尔已经宣布将在中国投资3.75亿美元兴建一座芯片封装测试厂。在建厂主要是考虑到那里独特的战略地位、出色的教育体系和大量训练有素的员工。公司还强调英特尔在的投资是英特尔在中国总体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包括研发中心、客户支持、封装与测试工厂、分销渠道、销售和市场支持、英特尔投资部门的战略投资等。目前,英特尔在浦东还拥有一家封装测试厂,主要生产Flash产品。该工厂从1996年开始建设以来,英特尔已经投入近5亿美元。全球芯片厂商排名第六的英飞凌科技这次在华投资显得更加雄心勃勃。英飞凌科技总金额为四亿美元的一揽子投资计划包括:2.4亿美元在工业园设立一座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厂;4,500万美元用于扩大英飞凌在研发中心的规模;7,000万美元用于在华的信息技术和研发设施的投入。这些资金分配还将包括在设立英飞凌中国总部和软件开发中心,以与与一些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嵌入式应用等。英飞凌科技称,该投资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在未来5年里,使其在华半导体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10%。同时,英飞凌的重点将放在存产品和安全移动通讯解决方案上,特别在存产品上,其目标是拥有中国市场40%的份额。据英飞凌科技介绍,目前联想是英飞凌存产品在区域的最大客户,而联想占有中国计算机市场近25%的份额。在中国本地生产存,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公司还表示,英飞凌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电子供货商,而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目前正经历高速增长,英飞凌产品的客户德尔福(Delphi)、博世(Bosch)等已在中国有大量业务,因此英飞凌必须紧跟这些客户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市场,四冲程发动机正在取代两冲程发动机,而四冲程发动机几乎无例外的需要大量电子控制芯片,这个市场之大可想而知。公司规模不如英特尔和英飞凌的飞兆半导体公司此次在制造工厂上的投入与前两家几乎不相上下。飞兆半导体宣布其在新工厂的投资将超过2亿美元,是飞兆半导体全球发展策略的基石,将对公司在中国和整个亚洲的扩展计划产生重大影响。另外,飞兆半导体还计划设立一个环球技术创新中心,利用本地的优秀人才,协助客户有效地实施电源系统设计。飞兆半导体()介绍:公司在的测试封装工厂已经可以生产合格的分立半导体元器件,不久,我们的工厂还将生产逻辑系列和电源芯片等模拟产品。此外,的工厂将来还可以补充公司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封装业务量,而且将要在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需极大的。工厂有望为公司贡献30%的营收。与飞兆半导体一样,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最近在中国的投资也是属于战略性的。该公司宣布斥资数亿美元,将其全球磁盘生产基地迁往,成为首家在中国开设磁盘生产工厂的公司。日立环球存储科技的产品尽管和以上三家半导体产品厂商有所不同,但其在中国下注的原因却是类似的,就是利用中国的人才优势和中国市场业已成熟的产业链来降低制造成本,加强其自身的竞争力。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指出:把工厂设在中国,我们的产品将更具成本效益。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而且在物流方面,由于我们的工厂更靠近区域的主要硬盘制造地,物流开销将更低,库存和库存管理费用也可以大大降低。到2006年,工厂可以提供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全球磁盘产能的50%。工厂的业务和中国大陆的整个PC产业有紧密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市场和客户的层面,也体现在PC制造业方面。公司把在中国的业务看成是整个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在全球事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从长远来看,在中国的业务也是公司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的一个关键。二、行业政策分析(一)我国确定明年电子信息产业11项工作重点2003年12月召开的2004年全国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全行业2004年须要重点做好的11项工作,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其工作重点主要包括:1、有序推进股份制改造电子信息产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善于创新,加快发展,扎扎实实制订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划,确定适应本地区的企事业股份制改造的框架、模式、措施、步骤和日程表。要按照建设现代产权制度“四个有利于”的原则,总揽全局,先易后难,搞好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有序推进。有条件的研究院所、事业单位也应按照股份制的要求启动新一轮的体制改革。部将根据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关于电子信息产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切切实实抓好这项工作。2、探索依法行政和规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部正在起草制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企业在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设计过程中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环保设计方案,同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从源头上控制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这在国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在华的全球知名企业,外资企业均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积极提出意见建议。近期有关部门还起草了电子信息产品维修资质管理办法、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投诉处理程序规定、软件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电子信息产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四个法规,明年将推出二手电子产品市场管理办法。同时要继续抓好行业规和相关条例的制订工作,拟定配套措施,逐步建立行业规管理体系。3、做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国家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将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外商投资、国市场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部经运司曾组织人员,开展专项调研,召开出口企业座谈会,并就实际影响程度作了全面测算。按新规定,历史上拖欠的退税款有望全部清退,这有助于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状况,2003年19月,全国出口退税1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2亿元,地方政府也通过全额贴息方式解决了部分旧账的资金成本。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将受到影响:一是退税率下调对出口产品的影响面约为60%;二是按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