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兴隆煤矿瓦斯防治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101292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方县兴隆煤矿瓦斯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大方县兴隆煤矿瓦斯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大方县兴隆煤矿瓦斯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编 制 人: 工 程 师: 矿 长: 日 期: 二0一四年元月75 / 77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 录前 言第一节、瓦斯治理原因第二节、指导思想第三节、瓦斯治理基本要求第四节、瓦斯治理基本原则第五节、瓦斯治理目标第六节、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生产现状第一节、 矿井概况第二节、矿井生产地质概况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第四节、煤炭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第五节、瓦斯概况第六节、开拓方式及开采工艺第七节、矿井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瓦斯抽放系统概述第八节、矿井六大避灾系统概述第二章、瓦斯治理方案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成立机构第三节、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第四节、保证监控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第五节、建立完善瓦斯抽放系统,保证抽采达标第六节、加强煤与瓦斯防突管理,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第三章 、瓦斯治理保障措施第一节 、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第二节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第三节 、加强监督检查第四节、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第五节、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消除隐患第四章、资金保障前 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上级要求,搞好矿井灾害预防,保证安全生产。能及时处理和避免或减少矿井瓦斯灾害事故为目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三十条之规定,结合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2014年度生产安全情况,特编制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2014年度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编制2014年度矿井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瓦斯事故及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瓦斯事故时,可根据预先制定的方案,有效的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编制完成经会审批准后下发到各单位。各单位领导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并签名,要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掌握避灾知识、救灾知识及避灾路线,提高职工的保安全意识。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预防各种事故的安全措施,发生事故时要根据制定的处理措施进行救灾。矿井矿井瓦斯治理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确保其针对性、及时性、科学性。第一节、瓦斯治理原因为贯彻落实贵州省煤矿瓦斯治理能力评估标准要求,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行动,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我矿瓦斯治理,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上级有关煤矿瓦斯治理的指令、指示,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第二节、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国家煤矿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第三节、瓦斯治理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和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瓦斯治理工作到位。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到2014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四节、瓦斯治理基本原则1. 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2. 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3. 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4. 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5. 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6. 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7. 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严格监督。8. 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第五节、瓦斯治理目标1. 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2. 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3. 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4. 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5. 建立完善的瓦斯防突体系,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方针。第六节、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我矿为新建矿井,现已进入试运行工作阶段,必须处理好生产、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做好通风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和防突体系的管理。 瓦斯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及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治理方案应以瓦斯抽放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通风系统、防突体系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生产现状第一节 矿井概况 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属技改扩能30万吨/年规模矿井, 2012年6月5日,贵州省能源局以黔能源煤炭2012174号文批复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30万吨/年开采方案设计(变更);2012年11月27日,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毕2012168号文件批复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30万吨/年安全设施设计(变更);2013年2月5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2011120122976,有效期10年自2013年2月至2023年2月;2013年4月11日,百里杜鹃经济能源局以百经能字201369号文关于批准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30万吨/年技改扩能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批准开工建设。矿井设计开采K5、K6、K7、K8、K9、K10、K11、K12号8层煤,采用斜井开拓,设计以一个水平(+1578m)开拓全矿井,将整个井田划分为二个采区,+1578m 以上为一采区、+1578m 以下为二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一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K9煤层10901采面,接替工作面为K9煤层10902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报告,K5、K7、K11、K6、K8、K9、K10、K1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为级(不易自燃),煤尘均无爆炸性,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矿井以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质量标准化现已通过三级,二级质量标准化验收现正准备资料。第二节、矿井生产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质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第三系,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较广,区域地层见表。 区域地 层 系 统 简 表系统组(群)地层代号及接触关系备注第四系Q侏罗系上 统遂 宁 组J3sn中 统上沙溪庙组J2s铜下沙溪庙组J2x油页岩、铁下中统自流井群J1-2zl三叠系上 统二 桥 组T3e中 统法郎组狮子山组T2fT2sh关岭组松子坎组T2gT2s下 统永宁镇组茅草铺组T1ynT1m飞仙关组夜 郎 组T1fT1y二叠系上 统长兴组P3c龙 潭 组P3l煤峨眉山玄武岩组P3中 统茅 口 组P2m栖 霞 组P2q梁 山 组P2l煤石炭系下 统大 圹 组C1奥陶系中 统宝 塔 组O2b十字铺组O2sh下 统湄 潭 组O1m红花园组O1h桐 梓 组O1t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中 统高 台 组2g下统清虚洞组1q金顶山组1j明心寺组1m (二)矿井地质区内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下面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茅口组第二段(P2m2):岩性、厚度变化均较大。以底部硅质岩在全区最为稳定;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岩相变化最为显著;上部普遍为浅灰、灰白色生物灰岩。各地剥蚀程度不一,厚0300m。生物群以富含Neomisellina及Neoschwagerina为主,可称“NeomisellinaNeoschwagerina富集带”。2二叠系龙潭组(P3l):底部主要由灰白、灰色粘土岩、含凝灰质粘土岩及凝灰质粘土岩组成,底部及下部常见茅口顶部硅质岩、灰岩形成的底砾岩或分散砾石,厚34m,是区内黄铁矿的主要产出层位。下部以灰色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粒岩屑砂岩、粘土岩、菱铁岩及煤层,常为湖泊沼泽泥炭沼泽湖泊浅海相的完整旋回结构;中部: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少量细粒岩屑砂岩与煤层组成湖泊沼泽湖泊的完整或不完整(一般厚15m)的陆相旋回层组成,砂岩中普遍夹菱铁质结核或条带,细砂岩岩屑成份普遍以绿泥石、玄武岩为主,少量为长石、石英或炭屑;化石主要为植物,偶见瓣腮类及腕足类,主要有Gigantopteris nicotianaefolia Schenk(烟叶大羽羊齿)、G.dictyophylloides Gu et Zhi(阔叶大羽羊齿)等。上部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灰岩与煤层组成韵律沉积,以海相旋回结构单元最为发育,夹少量细粒砂岩、菱铁质粉砂岩等。是区内的主要含煤部位,生物群以腕足类、瓣腮类为主,少量为蜓科、有孔虫等,植物不甚发育,主要有腕足类Leptodus richthofeni Kayser(李希霍芬蕉叶贝)、L.nobilis(Waagen)(美丽蕉叶贝)等。从下至上含可采煤层8层,本组平均厚127.77m。其中ZK001厚125.60m,ZK201厚132.59m, ZK101厚74.50m(未出露全)。3二叠系长兴组(P3c):主要由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燧石灰岩或泥质灰岩组成,常夹黄灰色砂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砂岩等,一般630m。生物群以含蜓Palaeofusulina及有孔虫Colaniella为特征。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 4.二叠系大隆组(P3d): 以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硅灰岩、硅质岩、硅质页岩为主,时夹砂岩、泥岩,并普遍夹有15层灰绿色斑脱岩化凝灰岩,以富含Pseudotirolites为代表的菊石群的硅质岩,与下伏长兴组整合接触。厚132m。 5三叠统系下统夜郎组(T1y):下部由黄、灰、黄绿、灰绿色薄至中厚层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厚9163m,含Claraia wangi(Patte);中部浅灰、灰、深灰薄至中厚至厚层泥质灰岩夹少量泥灰岩,灰岩、鲕状灰岩,总厚78394m,含Claraia aurita(Huer);上部由暗紫色夹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粉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夹暗紫色、少量灰绿色薄至中厚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及灰、深灰、紫灰等色薄至中厚层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蠕虫状灰岩等组成,其中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等常含灰绿色粉砂质层纹及条带,厚63388m。富含瓣腮类Eumorphotis multiformis Bittner、Claraia aurita(Hauer)等。矿区未见顶。 6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龙潭组及夜郎组出露区域,特别是在地形较缓地带连续分布,其它区域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厚08m。 (三)、煤层1、含煤地层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组成。含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产大量植物化石,见栉羊齿Pecopteris Brongninart SP.化石等,组厚平均为127.77m。2、煤层(1)含煤性含煤地层龙潭组(P3l)平均厚度127.77m,含可采煤层8层,单层厚0.82.40m,可采煤层总厚9.46m,可采含煤系数0.07。(2)可采煤层区内可采煤层8层,由上往下编号为K5、K6、K7、K8、K9、K10、K11、K12,可分为中上部含煤组、中下部含煤组,其中K5、K6、K7、K8煤层产龙潭组中上部,K9、K10、K11、K12煤层产于龙潭组中下部。现分别描述如下:K5煤层厚0.850.95m,平均0.91m,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6煤层厚0.901.20m,平均1.03m,。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7煤层厚0.891.40m,平均1.00m,个别工程间夹1层0.10.30m夹矸,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8煤层厚1.802.40m,平均2.10m。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9煤层厚0.881.35m,平均1.04m,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10煤层厚0.800.90m,平均0.84m, 间夹12层0.080.16m夹矸,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11煤层厚0.851.22m,平均1.00m,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K12煤层厚0.911.70m,平均1.44m,间夹23层0.080.20m夹矸,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内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3)煤层顶底板K5煤层:顶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底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K6煤层:顶板岩性为粉质粘土岩,底板岩性为粉砂质粘土岩;K7煤层:顶板岩性为粘土质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粘土质粉砂岩、粉砂岩;K8煤层:顶板岩性为粘土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粘土岩;K9煤层:顶顶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底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K10煤层:顶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底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K11煤层:顶板岩性为细纱岩,底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K12煤层:顶板岩性为炭质粘土岩,底板岩性为凝灰质粘土岩。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 一、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1)矿井主要地层、地质构造情况矿区位于平寨穹隆南西缘,新场向斜南东翼。区内含煤地层产状走向120,倾向210,倾角1015,地表浅部局部达1025,向深部则变缓;无断裂构造。其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区内构造简单,仅在煤矿煤系地层龙潭组中发育有少量层间剥离、层间滑动或层间小断层。其构造面通常发育在两种能干性不同的岩石分界面或煤层与其顶底板间界面附近。由于断距小,一般为0.53m,延深短,一般在20m以下,地表不明显,但在开采煤硐中可见及。该类小断层使煤层局部变薄、增厚或短距离错位,破坏了煤层局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降低了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强度。 (2)矿井含水层、隔水层情况1、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隔水层夜郎组(T1y):厚度50m,分布于矿区的南西部,岩性为薄至中层状粘土岩、砂质粘夹粉砂岩。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该岩组分布面积小而裂隙不发育,地表未发现泉水出露,钻孔未揭露该地层,层位稳定能起到隔断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石灰岩与长兴组石灰岩水相联系的作用。具较好的隔水性能。含水性极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2、龙潭组(P3l)隔水层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泥灰岩及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及煤线;中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及煤层;下部为泥质灰岩、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全层平均厚127.77m左右。呈扇形分布,出露面积约2.71km2。龙潭组在矿界内裂隙发育程度差。地面调查泉水8个,发育标高1585-1643(其中有7个水点已干涸),水量0.08l/s。出露部位均在地表浅部的泥岩强风化带,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带浸出成泉,久晴即干。老窑出水点1处,流量在6.894l/s。当钻孔在深部穿过此层时回次水位及消耗量均无明显变化或变化甚微,含水性极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其水质类型为SO4Ca型水。3、长兴组(P3c)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顶部为中层状硅质灰岩、钙质粘土岩夹砂岩、泥灰岩。下部为中至厚层燧石灰岩、泥灰岩。平均厚度7108m,呈扇形分布,出露面积约2.35km2。覆于煤层之上,距K5煤层30m左右。地表露头多呈平缓的倾向坡,在矿区南部形成地表水分水岭,出露标高一般在1710m,最高处为香樟南东方向675m处,海拔标高1790.2m,最低点为水磨洞南,海拔标高1526m,本层未发现落水洞,发现6个泉水点,标高1555-1627(其中有3个水点已干涸)总流量为0.010.32l/s,其中S8(水质分析点)标高1627m,水量0.32l/s,水质类型为HCO3Ca型水。地水水位标高在1670m,长兴组石灰岩浅部(标高1710m以上)裂隙较发育,含岩溶裂隙水,含水性中等,富水性弱。4、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2m)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灰、深灰色块状石灰岩、沥青质石英灰岩,含燧石结核。厚0300m,出露于矿区北东部,呈峰丛洼地,地表多封闭洼地,大气降水入渗条件极好。共发现各类岩溶点17个,其中占全井田岩溶总数的100(见含水岩层岩溶、泉水一览表),其发育标高多在1565-1621m之间,尤以1600m1650m的标高最为发育。从北东向北西岩溶发育标高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层段看,位于上部居多。勘查区内无泉水点出露。m2岩溶落水洞地处茅口组上部,距煤系地层约15m,落水洞洞口高程1600m,由石灰岩溶蚀而形成。呈似长条形,长是宽的2.3倍,长约70m,宽约2m,接受四周冲沟地表水汇集补给,暴雨几天后消泄于北西侧溶蚀裂隙中。m5岩溶落水洞地处茅口组上部,距煤系地层约20m,落水洞洞口高程1545m,由石灰岩溶蚀而形成。呈漏斗形,上直径约50m,下直径约1.5m,接受四周冲沟地表水汇集补给,向北西方向排泄。 (3)矿井各煤层与含水层、隔水层的关系 区内龙潭组含煤地层出露于岩溶裂隙与裂隙岩溶含水层之间,底板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距K12煤层3.206.72m,平均5m。距顶板长兴组灰岩130左右,距K5煤层90m左右。 (4)矿井地表水体情况 兴隆煤矿处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属长江水系,地表水通过溪沟由北向南流入六冲河,六冲河由西向东流入乌江。区内无大的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地表水为山间雨源型小溪,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形控制。矿区内山脊以西冲沟发育,但多为季节性流水冲沟,南端水磨洞,北端庆脚、黄家坝的庆丰溪沟常年有水,但水量较小,随降雨变化,它们都在矿界外排泄,后流入小坝汇入下洞河。区内无溪沟,主要溪沟在矿界外400950m处,溪水靠降雨及泉水补给,一般流量在2.71540.725l/S,流量随降雨而变化,雨后猛增。流经长度约2400 m,发育在龙潭组碎屑岩和长兴、大隆组石灰岩地层中,横切地层后流出区外,汇入下洞河。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南东北西向的地表分水岭将矿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庆丰溪沟为相对侵蚀基准面,标高在1526m以下;西部以m5为相对侵蚀基准面,标高1525m以下,即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525m。 (5)矿井周边煤矿及老窑情况离矿区最近的前进煤矿(现已关闭)位于矿区范围南东端边界外南东20m处,斜井开拓,由龙潭组粘土质粉砂岩中部开口,硐口标高1647.5 m,开采K8、K9、K10、K11、K12、煤层 ,硐口掘进30m左右见煤,年产煤约9万吨左右,现K8煤层已基本采空。在龙潭组运输巷道的碎屑岩中基岩裂隙较发育,共揭露3个出水点,目前矿井实测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6.0m3/h,最大涌水量20.0m3/h,最小涌水量4.0m3/h,最大涌水量为平均流量的3.25倍。流量随降雨变化明显,具滞后性。由于当地煤矿开采有较悠久的历史,矿区老窑比较多,本矿是由老兴隆煤矿、娃娃洞煤矿和黄平煤矿整合技改,该三个煤矿都为3万吨/年的矿井,主要开采K8号煤层。根据对矿区的实地调查,矿区内K8煤层现已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采空面积约22727m2,矿井目前还在开拓新系统,首采K9号煤层,巷道现阶段干燥无充水现象。 (6)矿井各煤层开采情况兴隆煤矿是整合技改矿井,矿区内可采煤层8层,从上到下,分别为K5、K6、K7、K8、K9、K10、K11、K12,矿井设计首采为K9煤层,现为建井期间,新系统还未进行煤炭回采,根据对矿区的实地调查,以前的老窑主要是开采K8煤层,K7煤层少量受到开采破坏,在矿区范围内,其余煤层还未开采。 (7)矿井实测最大、最小涌水量情况矿井目前还在开拓新系统,首采K9号煤层,还未进行煤炭回采,巷道现阶段干燥无充水现象。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5.2m3/h,最小涌水量为1.58m3/h。 (8)矿井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南东北西向的地表分水岭将矿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庆丰溪沟为相对侵蚀基准面,标高在1526m以下;西部以m5为相对侵蚀基准面,标高1525m以下,即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525m。 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情况本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单元的补给区,主要充水含水层浅部节理、裂隙发育,富水性弱;井田最低开采标高1500m 以上,茅口组 (P2m)地下水位已低于采矿标高1500m,该标高以上茅口组 (P2m)岩层为透水不含水层,茅口组 (P2m)地下水对煤层的底板充水基本无影响,大气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本矿区是以顶板节理、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二类”。的矿床。第四节、煤炭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报告,K5、K7、K11、K6、K8、K9、K10、K1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为级(不易自燃),煤尘均无爆炸性第五节、瓦斯概况 一、瓦斯等级鉴定: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煤炭【2012】498号文件关于毕节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毕节市2012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报告的批复: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59m3/min,相对涌出量为32.23m3/t。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煤炭【2011】567号文件关于对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K9、K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兴隆煤矿K9煤层在鉴定范围(标高+1609.1m以上)内、K12煤层在鉴定范围(标高+1589.2m以上)内无突出危险性。第六节、开拓方式及开采工艺 开拓方式:斜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抽出式)。 一、井筒数目及用途全矿井共有三条井井筒,即一条主斜井,担负全矿的运煤、进风;一条副斜井,担负矿井的运料、排矸、排水、进风、行人,敷设管线;一条回风斜井,担负全矿井的回风、安全出口。 二、井筒长度、位置及服务范围 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大致位于井田北东部煤层露头处,井筒长分别为299m、289m、289m,倾角分别为13、13、13,为全矿井服务。 三、井筒装备及断面 主斜井:安装胶带运输机,净断面10.06m2,半圆拱形断面,表土段砌碹支护,其余锚喷支护; 副斜井:敷设30kg/m轨道,轨距600mm,净断面8.03m2,半圆拱断面,表土段砌碹支护,其余锚喷支护; 回风斜井:净断面8.03m2,半园拱形断面,表土段砌碹支护,其余锚喷支护。井筒位置及特征表 井筒位置及特征表井筒名称井口座标井口标高(m)井筒方位角()井筒倾角()井筒斜长(m)断面形状支护形式井筒断面XY净()掘()主斜井3009380.035585975.016465513299半圆拱锚喷10.0610.9副斜井3009316.035585997.016445513289半圆拱锚喷8.0310.82回风斜井3009297.035586018.01638.15513289半圆拱锚喷8.0310.82 四、采煤方法选择我矿现有采煤工作面10901工作面,采用高档普采,备用工作面10902及2015年-2016年的接续工作面(10801、10802、10501、10502)都采用高档普采,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五、工作面采掘机械配置采掘机械配置:回采工作面采用型号为MG150/111-TPD单滚筒采煤机采煤,电机功率2*150KW,适用采高0.8m-1.5m,配备 SGB-620/75刮板运输机运输,采面运输巷采用SD650/30型皮带运输机运煤,顶板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每个工作面配备3台ZY28风动凿岩机打眼,矿车运输排矸,并配ZDY750型探水钻,采用FBDNO6/230kw压入式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采用梯形断面,工字钢架棚支护。 第七节、矿井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瓦斯抽放系统概述 一、提升运输系统 煤矿运输方式及设备选型:主斜井选用DTL100/40/2x75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带宽1000mm胶带输送机运煤,副斜井选用JTPB-1.61.2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提升。(1)运煤线路 10901工作面(刮板运输机)10901采面运输巷(转载机和带式输送机)溜煤眼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 (2)排矸路线 109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0902运输巷(人工推车)10902轨道斜巷(调度绞车)副斜井(绞车提升)地面。 109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10902回风巷(人工推车)10902轨道石门(调度绞车)副斜井(绞车提升)地面。 (3)运料方向 副斜井(绞车下放)10901轨道斜巷(调度绞车)10901回风巷(调度绞车)10901回采工作面。 副斜井(绞车下放)10902轨道斜巷(调度绞车)10902运输巷(调度绞车)109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副斜井(绞车下放)10902轨道石门(调度绞车)10902回风巷(调度绞车)109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二、排水系统 在+1578m水平以上生产,在主斜井井底(+1569m标高)设水泵房及主、副水仓,水仓有效容量为820m3,安设了D46-308F型矿用多级离心泵3台,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时2台工作。井下涌水自流至+1569m水仓后,经排水管(排水管径2094.5mm无缝钢管两趟)从主斜井排至地面污水处理站。 三、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双回路电源一回路引自林泉110KV变电站10KV电源,另一回路引自百纳110KV变电站10KV电源。煤矿地面设置10KV变配电房。地面变电所安装3台容量为630kvA的S11-630/10,10/0.4型变压器供主井、副井和风井地面设备用电。安装1台容量为160kvA的S11-160/10,10/0.4型变压器供地面其它设备用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井下采用10KV高压入井,设置中央变电所,安装2台容量为200kvA的KBSG-200/10,10/0.69型变压器作为局部通风机专用供电;安装2台容量为315kvA的KBSG-315/10,10/0.69型变压器作为井下其余设备供电;安装1台容量为315kvA的KBSGZY-315/10,10/1.2型变压器作为采面采煤机和刮板机供电。井下变压器中性点均不接地,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四、瓦斯抽放系统 矿井已建成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安装水环式真空泵4台。高负压2台,型号:2BEC-420,电机功率132kw;低负压2台,型号:2BEC-500,电机功率160kw。铺设高负压抽放主管为350mmPVC管,支管为200mmPVC管;铺设低负压抽放管为450mm PVC管,无缝钢管,支管为200mmPVC管。在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布置本煤层钻孔及穿层钻孔对煤层瓦斯进行抽放,在采面上隅角埋管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 五、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选用FBCDZ-8-No21B型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式风机两台,选用FBCDZ-6-275KW型防爆轴流式对旋通风机二台,风量48107m3/s,风压6702600Pa,配备电机功率2132kw,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掘进通风采用FBDNO6/230kw型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通风系统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第八节、矿井六大避灾系统概述一、监测监控系统矿井使用的是煤炭科学总院重庆分院仪表所研制的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主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KJ90-F16A分站4个。传输电缆:主机与分站之间采用MHYVR 147/0.43,分站与传感器之间采用MHYVR 127/0.28。信号电缆之间采用防爆三通接线盒(K-3)和防爆二通接线盒(K-2)连接。并与县级监控中心进行了联网运行。 二、通讯联络系统井下通信系统按设计安设,各施工地点安设的电话、分机均可以保证通信畅通。 三、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地面安装了KJ251型人员定位系统,与监测监控主机联网,井下主要进出口和重点区域安设了分站,满足人员定位监控的要求。四、供水施救系统在工业广场西北侧建750 m3井下消防、防尘水池一座(池底标高1679m)。由750m3井下消防、防尘水池敷设DN100无缝钢管一趟至井和地面,采用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上、下用水地点供水。井下消防洒水系统主要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带阀三通,采面运输巷及回风巷每隔50m设置一带阀三通。消防用水水量、水压由矿井生产、消防水池供给。 五、压风自救系统地面修建了压放机房,安装JG-250A型螺杆式空压机二台,电机功率185KW,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28m3/min。主管选用1594.5无缝钢管;支管选用894.5无缝钢管。 六、紧急避险系统井下修建了能满足60人的紧急避险硐室,硐室内安设了通讯电话、压风、供水设施,安设了各类监控传感器,配置了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第二章、瓦斯治理方案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严格遵循国家煤矿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第二节、成立机构成立以矿长为组长,总工、通防副总为副组长的矿瓦斯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矿井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 组 长:黄家河(矿长) 副组长:詹会虎(总工)、周永祥(通防副总) 成 员:肖红卫(法人代表)、陈泽军(安全矿长)、周永祥(生产矿长)、孙延(机电矿长)、吴承善(机电副总)、赵志远(技术员)、刘余(技术员)、黄克仕(调度室主任)、张义波(监控室主任)、黄海(瓦检员)。主要工作职责:组长全面负责公司瓦斯防治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的工作,并完成自己本职工作;成员负责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做好互相配合协调工作。 第三节、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一、按设计和专篇要求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 二、矿井为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系统已形成全负压通风,各采掘工作面及供风地点均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三、完善通风系统设备设施(一)井下通风设施布置根据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和巷道布置以及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计在必要位置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为保证各采掘工作面和硐室的风量,并使风流按规定方向流动,在通风系统中设置有双向风门、调节风门、密闭等构筑物。风门设计选用普通双向、两道为一组。风门设置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避免在弯道和倾斜巷道中设置风门;(2)风门的前后5m内支架完好,门墙厚不小于0.80m,四周掏槽至实帮实底(必须见硬帮硬底)深0.20.3m;(3)结构严密,漏风小,向关门方向缓倾斜1015度;(4)正向风门应迎风流开启;(5)风门要求设置两组以上;(6)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应坚固稳定,并加强通风管理,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需要调节风量的绞车房回风道安设了调节风门,其技术要求与风门相同:(7)、永久性挡风墙。采用不燃性材料(如砖、料石、水泥等)建筑,墙上部厚0.45m,墙下部厚1.00m,墙前后5m内的支护要完好且为防腐支架;无积煤、片帮、冒顶;四周在煤中掏槽深度1.00m,在岩中0.5m,墙面要严实、抹平、刷白、不漏风。密闭必须留泄水孔。(8)、对于服务期限短的临时性挡风墙,可用木柱、木板、可塑性材料等建造,木板需鱼鳞式搭接,用黄泥、石灰抹面,无裂隙,不漏风;要设在帮顶良好处,四周在煤中掏槽深度0.5m,在岩中0.3m;墙前后5m内的支护要完好且为防腐支架;无积煤;同时墙外要设置栅栏和警标。(9)、为了防止爆炸性气体爆炸时冲击主要通风机,在回风井井口处设置防爆门,防爆门至井筒内引风道的开口位置长1015m,同时其距离应比引风道的距离短。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一次。(10)、防爆门必须设为两扇,轴部在巷道的两帮,门扇向外和两帮开启,每扇门外必须设置风门开启平衡锤,重量为10kg左右,同时在防爆门两侧壁上设置门杠窝,反风时将门杠放入门杠窝内,防止反风时防爆门直接打开导致风流短路,平时将门杠取下。 对密闭构筑设施的要求:(1)报废的巷道必须封闭。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密闭墙必须留泄水孔。(2)所打密闭必须牢固可靠。(3)需要封闭多条巷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封闭顺序。(4)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时,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5)密闭的火区中发生爆炸密闭墙被破坏时,严禁派救护队恢复密闭墙或探险,应在较远的安全地点重新建造密闭。(6)对密闭应作警示性标志。(二)、测风站设置要求(1)在矿井采面回风巷设置测风站;(2)进风井和回风斜井风流平缓地段建测风站;(3)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合理计算风量,达到以风定产。(三)、通风机房设置要求(1)井口房及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2)主通风机房设置有通风机开停传感器2台,负压传感器1台,通风机开停传感器安装在通风机电机电缆上,负压传感器安装在通风机进风口处;地面主要通风机房设置1个监测监控分站;(3)井口房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等焊接工作;(4)在通风机房高噪声源附近种植长绿灌木,高矮搭配,形成一定宽度的吸声林带。(5)地面的通风机房必须设有应急照明设施。(6)地面通风机房的电话,应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7)严禁主要通风机房兼作他用。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主要通风机的运转应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应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转记录簿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四)、防止瓦斯积聚及处理矿井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 (1)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电源停止供电后,另一回路必须马上投入运行。主要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矿井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要有排除瓦斯和送电安全的措施,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都必须经过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所有安装电动机及其开关的地点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开启。(2)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通风必须保证通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侧10m外的新鲜风流处,防止产生循环风。风筒出风口应随工作面掘进及时移动,确保掘进工作面有足够风量。(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三专两闭锁”供电。局部通风机通风必须保证通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侧10m外的新鲜风流处,防止产生循环风。风筒出风口应随工作面掘进及时移动,确保掘 进工作面有足够风量。(4)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引起其供风的掘进头无风,可能造成瓦斯积聚。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8%或二氧化碳不超过1.3%时,且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m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5)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调度室报告。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6)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如风门该关的未关,风道堵塞、临时改变通风系统、掘进通风风筒脱节或破坏等),都会造成局部或区域风量不足甚至无风,产生瓦斯积聚。出现这些异常,必须及时修复,采取措施恢复正常通风。(五)、确保风流稳定(1)、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不必要行人的通风巷道设置挡风墙,需行人通车巷道,按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设置风门。(2)、在各通风网路上,应按设计和需要安设风门、调节风窗和密闭等通风构筑物,并随生产的进度进行及时调节补充,风门间应尽可能设置闭锁装置。确保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确保风流稳定。(3)、及时清除巷道的杂物和障碍,尽量避免在主要进回风巷道内停放矿车,堆放材料及其它物品,确保风流畅通。(4)、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掘进工作面、绞车硐室均为独立通风。 (六)、风量计算及分配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1=4NK=4561.25= 280m3/min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4按井下每人每分钟4m3的单位风量计算矿井总风量。K风量备用系数,K= 1.25。2、按分别法计算(1)回采工作面需风量机采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稀释和冲淡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要求,并考虑工作面气温、风速以及人数等因素分别进行计算后,采取其中最大值。经分析和计算认为,本矿井地温不高,机采工作面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因此,影响工作面风量确定的主要因素是瓦斯涌出量和风速。按瓦斯涌出量:Q采=125q瓦采K采通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 q瓦采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12.51909/(2460)=7.9m3/min; 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该数值应经过观察实测后取得;通常机采工作面取1.42.0,取1.8;根据前面瓦斯涌出量计算,采取预抽措施后开采K9煤层时瓦斯涌出量为7.23 m3/t,在开采K6煤层时瓦斯涌出量最大为12.51 m3/t,因此以预抽后K6煤层采面瓦斯涌出量为计算依据,其绝对瓦斯涌出量7.9m3/min。设计采面上隅角采用埋管低负压抽放,抽放率为50%,低负压抽放纯量为3.95 m3/min,采用风排瓦斯纯量为3.95 m3/min。则:Q采=(1253.951.8)60=14.8m3/s。按工作面风温计算Q采=VCScKi式中:VC采煤工作面适宜的风速,按2023风温选取为1.01.5m/s,本矿取1.5m/s;SC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采用错梁错柱支护方式,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4.6m2;Ki采煤工作面长度系数,工作面长度100m时,选取为1.0;则:Q采=1.54.01.0=6.0m3/s。按工作面人员数量计算Q采=4Nc式中:Nc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30人;则:Q采=430=120m3/min=2.0m3/s。按风速验算15SC采240SC15SC=154.0=60采根据上述计算,即机采工作面最小配风15.0m3/s,否则如果配风量小于15.0m3/s瓦斯就容易超限,本设计采面配风15 m3/s,工作面的风速为3.75m/s左右。(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照冲淡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并考虑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工作面温度、炸药用量、风速和人数等规定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经分析和计算认为,本矿井地温不高,掘进工作面人数10人,掘进工作面的炸药用量10kg,影响工作面风量确定的主要因素是瓦斯涌出量。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25q瓦掘K掘通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 q瓦掘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m3/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该数值应经过观察实测后取得;通常,炮掘工作面一般取1.82.0,取2.0;根据前面瓦斯涌出量计算,在煤层采取预抽措施将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后,K9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0.47m3/min,K8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0.75m3/min,根据第三章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K8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最大,因此取K8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计算依据。则:Q掘=1250.752.0=187.5m3/min=3.13m3/s。选用FBD6.3/230,其电机功率230kw,电动机型号YBFh180L-2,风量范围5.5-8.7 m3/s,风压范围780-5200 pa,最高全压效率85%,比A声级噪声dB25,计算时取8.0m3/s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掘=25Ac式中: Ac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5kg;Q掘=255=125 m3/min=2.08m3/s。经计算,掘进工作面风量为2.08m3/s。按工作面人员数量计算:Q掘=4Nc式中: Nc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0人;Q掘=410=40 m3/min=0.67m3/s。经计算,掘进工作面风量为0.67m3/s。根据以上计算方式,掘进工作面最大风量为8.0m3/min,校验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最小配风量:Q掘=QfIKf式中: Qf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 K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21.3,进风巷中无瓦斯涌出时取1.2,有瓦斯涌出时取1.34,取1.34;则:Q掘=8.711.34=11.66m3/s。掘进工作面需风量在局部通风机供风范围内,局部通风机选型符合要求。按风速验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满足:9SjQ掘240Sj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满足:15SjQ掘240Sj式中: Sj掘进工作面巷道过风断面,8.0m2;Qmin=15s=98.0=72m3/min=1.2m3/sQmin=15s=158.0=120m3/min=2.0m3/sQmax=240s=2408.0=1920m3/min=32m3/s式中:s掘进工作面断面,8.0m2根据上述计算得Q掘=11.66m3/s,即掘进工作面单台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配风量不得小于11.66m3/s,否则会造成局部通风机不够吸及产生循环风现象,但掘进工作面迎头最大风量取8.0 m3/s。(3)用分别法按各需风地点实际需风量计算矿井需要风量独立硐室:采区变电所配风5.0m3/s,水泵房配风4.0 m3/s。故Q硐=9.0 m3/s其他巷道需风按Q其它=(Q采+Q掘+Q硐)5考虑,则Q其它=(14.8+11.662+9.0)52.36m3/s矿井实际需风量Q3(Q采+Q掘+Q硐+Q其它)K矿(14.8+11.662+9.0+2.36)1.2561.8m3/s经上述计算后,以分别计算法风量为准,即总风量确定为Q=62m3/s。3、风量分配1)分配原则:确定矿井总风量后,应将其分配到各用风地点,其分配原则主要是:(1)分配到各用风地点(包括回采面、掘进面、硐室等)的风量,应不低于计算风量;(2)为维护巷道,防止坑木腐烂,金属锈蚀,以及行人安全等,所有巷道都应分配一定的风量;(3)风量分配后,应保证井下各处瓦斯浓度,有害气体浓度,风速等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各项要求。主斜井、回风斜井和副斜井为全矿井服务,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副斜井采用绞车提升。2)分配方法(1)确定矿井总风量后,首先按照采区布置图给各回采面、掘进面、硐室分配风量;(2)从总风量中减去各回采面、掘进面、硐室用风量,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