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教学的舍与取苏教版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080085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课堂教学的舍与取苏教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注课堂教学的舍与取苏教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注课堂教学的舍与取苏教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关注课堂教学的舍与取 赵长岚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苏教版)第2章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习题课.教学目标1、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求法;2、通过学生通过编拟试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教学难点形如“,求”的构造法.教学过程师:从前面的数列学习,我们不难发现,重点涉及到两方面(1)通项公式(2)前n项和. 这堂课我们一起系统地研究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评析: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什么师:在学习数列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呢?评析:因为在学习等差、等比数列的过程中,求通项公式学生已有所接触,这样提问能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生:(大部分)观察法.师:(板书:1、观察归纳法)出示例子:例1 已知数列满足,写出前5项并归纳其通项公式.生:(动笔解题)生:,.师:归纳是否正确,如何判断?生:用代入的方法检验.师:(求通项公式)还有什么方法呢?生:公式法.师:(板书:2、公式法)(等差、等比数列)举例:例2 已知数列中,且,求; 已知数列,求.(留几分钟让学生思考、解答)生:(该生基础较差),为等差数列,且.生:(该生基础较好)的式子,感觉是等比数列!师:能说明其根据吗?生:,.师:先有感觉,大胆猜想,再小心求证,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 以上例子还告诉我们什么?生:要注意分辨等差、等比数列给出的形式.评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也符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师:我们一同简要回顾一下对数的运算性质:,.评析: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情况,实施查漏补缺,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师:(求通项公式)还有其他方法吗?生:两式相减法.师:(板书:3、两式相减法)它是针对哪一类问题处理的?生:已知求.师:其解题步骤是?生:(齐答)当时,;当时,最后检验,写出通项公式.例3 已知,求; 已知,求.生:(板演).生:(口答),师:是已知求,是已知和的关系,求,解题思路: 都是将一般数列化归成等差、等比数列,这是我们解决数列问题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化归思想.师:(求通项公式)还有其他方法吗?生:(优生)累加法.师:很好,你能编一个题目用累加的方法来求数列的通项吗?大家一起想想,生:已知,求.(作为例4)师:何谓累加?生:多个式子相加.师:如何得到多个式子呢?生:对中的进行赋值.师:(板书,学生齐答),将以上各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当时也满足,所以.师:(板书:4、累加法)何时用累加法?形如,求,用累加法.师:既然有累加法求通项,还有其他类似的方法吗? 生:累乘法.师:何时运用累乘法呢?生:已知.师:哪位同学能对以上作一个归纳?(两个同学互相补充)得出:若为常数,是等差数列,若为变数,则用累加法;若为常数,是等比数列,若为变数,则用累乘法.评析:将知识、方法经梳理系统化是习题课的一项主要功能例5 已知,求生:(思考以上几种方法均行不通)师:提示先证为等比数列.生:师:大家可能会问本题“1”是如何想到的?生:(点头)师:形如,都可以构造一个等比数列,如何求x呢?令,用待定系数法可得x=1.练习 已知,求.教学反思1.整体感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方式是在前两堂课(接受式和活动式)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以启发式为主、以局部探究为辅,吸收了前两堂课的优点,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暴露其思维过程,教师点拨得精彩、到位、有效,师生配合默契.2.存在问题:听课后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老师讲得比较细、比较实,对求通项公式的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解题步骤、注意问题、查漏补缺等都一一涉及,作业反馈:效果较好.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前四种方法在前几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已有所渗透,本课只是作一个归纳,学生是容易理解的,而第5种方法学生较生疏,构造新数列更难想到,本来应重点处理这类题型,但因为前面讲得多而细,导致任务没有完成,教学难点未能突破.“过细”是现行课堂教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3. 剖析原因:造成以上情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客观上,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不可回避,现行高中的应试教育给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压力都很大,教师对学生分数看得很重; (2) 在主观上,一些老师总不放心,怕学生这里不会、那里有问题,不敢大胆地“取”和“舍”,面面惧到而缺乏重点,因而课堂教学显得“细”且“腻”,有时还显得罗嗦,这个现象在基础较差的文科班尤为明显. 而现实的问题:新教材内容多,节奏快,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更需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活动时间,这是关系到学生发展的大事,但考试、成绩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可避免的.鱼和熊掌如何兼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显得紧迫而重要.4. 如何“取”“舍”:“取”什么?舍什么?需要有一定的理念支配.有考试存在的土壤,就必然需要教学成绩、分数,但学生的分数比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还只能是第二位的.所以(1)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空,需要动手时就让其动手,需要合作时就让其合作,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其思维及动手能力;(2)不少高中学生是很有创造力的,要相信学生,引导他们自己“走”,不要老搀着他们“走”,教师是起组织、引导的作用,该留给学生完成的(课内或课外)就坚决留给学生;况且取得高分有多方面因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对该老师的认可是至关重要的;(3)辨证法告诉我们:面对错杂复杂的事物,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课堂教学而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1、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求法”就显得比较笼统,由上述2的分析,可以定为“1、梳理、归纳数列通项公式的前四种方法,学习形如“,求”的构造法”.因此处理前四种方法只是梳理、归纳、系统化,就宜“粗”不宜“细”。比如可以设置两组练习题:第一组:将例1、2的三道,让学生先尝试,解完后再归纳方法,并适当穿插复习对数的运算性质.第二组:例3、例4的三道问题(处理同第一组),让学生由“累加法”类比“累乘法”编拟试题. 这样,能为后面节省10几分钟时间.而第五种方法是新授,需要比较“细”的处理:让学生先尝试前四种方法,体验到“行不通”, 促使学生动脑子;由前后四人相互讨论,教师巡视;小组交流,如有困难,教师再提示:尝试凑配;形式推广,构造新数列、待定系数求解;小结方法、巩固练习.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探索、合作、获得解答,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还交给学生一把通向知识宝殿的金钥匙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有“舍”才有“得”,这正如“退”是为了“进”,“舍”也是为了“得”,这些辨证思想对于数学教学,也同样能彰显其魅力. 如何“取”“舍”?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更需要具体的分析、扎实的研究和不断的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