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三年级思品与社会上册 我懂事了教案1 北师大版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我懂事了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大”学生了,第一课我懂事了这一单元分为三个主题活动:我懂事了、我与小伙伴、珍惜时间。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变化。本课是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的起始课,学生从品德与生活的学习过渡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来,进入三年级是小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情况,为体现新课标中“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以及“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的内容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 方法与过程:通过讨论,搜集汇报资料、辨析、讲故事等方式,感受父母、老师、同学在自己成长中的关心与帮助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对父母、老师、同学等关爱自己成长的人产生感激、尊敬之情。重点:感受自己成长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难点: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萌发对它们的感激之情。二、 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预设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游刃有余,从容施教。新课标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儿童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法、交流谈话法、辨析法、直观对比法等。使学生在直观发现自己成长的基础上,畅谈自己的思想行动的成长,从自己的成长中感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从而解决重难点。(二)说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杨,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的学法有:交流汇报法、讲故事法、讨论探究法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达到理解陶情、感悟积淀的作用。三、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观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保证,精彩的导入自然会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创设一个请客人来的情境,展示班级同学一年级的照片让学生找自己和同学,通过对比和交流发现自己长大了、长高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点拨,你还有什么变化?从而揭示课题你懂事了。(二)交流成长经历,展示才能。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与小组同学共同交流,讲讲自己成长过程中有趣的、难忘的故事。在比较和讲述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受成长的乐趣。在全班的汇报中,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懂事的变化。通过学生的汇报启发学生在学习、家庭生活、自制力和珍惜时间等良好习惯方面畅谈自己懂事了。在学生提到自己的能力上的增长时,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中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达到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的教学目标。(三)感悟成长的帮助,积淀升华情感。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中的三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注重知识,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教学观念。学生在交流自己成长经历,体验成长的快乐后教师抛出问题:“你们的成长懂事,谁看了最高兴?还记得亲人、朋友鼓励你进步时说过的话,关心帮助你的事情吗?”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感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积淀感恩的情感。教师适时提问:你打算怎样感谢这些帮助过的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并抛出辨析题,请学生说说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让学生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学习、听父母长辈的话也是成长懂事的表现。四、 情感升华,感恩教育。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仅要在内心铭记他们的关爱,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去感激他们,在父母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悄悄的送上一份祝福,也是同学们感激他们的表现。使学生知道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是老师和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等多的进步!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附送:2022年三年级思品与社会上册 我懂事了教案2 北师大版(一)学生准备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 (二)教师准备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主题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引导学生理解长大后的变化。接着,通过乐乐的感想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引导他们对爸爸、妈妈说一说心里话,并说一说自己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最后,通过教师、家长、听课教师的评价来揭示课题,以达到情感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完成教学目标。 实施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 (二)引导对比 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 (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三)交流感悟 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 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 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7.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 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采访父母 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 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 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五)全课总结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六)布置作业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