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0.小组校园化探析———以XXX大学为例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8749726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40.小组校园化探析———以XXX大学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540.小组校园化探析———以XXX大学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540.小组校园化探析———以XXX大学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新生成长小组校园化探析 以XXX大学为例学 院:法学院专 业:社会工作班 级: 级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06月 23日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36 页目 录目 录I摘要III一、研究问题1二、研究目的2三、研究方法和过程3(一)研究的方法3(二)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3(三)抽样方案4(四)研究的场域5(五)调查研究的过程5四、研究分析6(一)新生成长需求分析61.学习目标不明确问题72.时间管理问题83.专业前景困惑问题9(二)目前高校满足成长需求的局限性91.各种围绕心理咨询的途径作用有限92.教师思想教育的作用受限123.原有的支持体系作用将会淡化12(三)成长小组校园化必要性分析131.对现有的需求满足途径的补充和拓展132.提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平台14五、研究结论15(一)成长小组校园化的涵义15(二)成长小组的特点151.成长小组注重个体成长152.新生成长小组给予个体情感支持17(三)小组工作员由社会工作者担任181.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182.社会工作者具有时间和专业素质优势19(四)宣传成长小组招募组员19(五)兼顾多方因素甄选组员19(六)从不同专业招募志愿者19结 语21参考文献22致谢23附录一24附录二28附录三:文献综述摘要本研究通过定量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和当面访谈法,对XXX大学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新生的成长需求及需求满足现状。研究立足于“人在情景中”的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一新生存在各个方面的成长需求,例如,“同一性危机”以及各种入学适应等问题。由于社会环境即学校需求满足途径的局限性,导致大一新生的成长性需求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本研究结合“人在情景中”的理论,强调社会环境的主导作用,认为应当注重学校在新生成长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寻求新的学校需求满足途径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研究表明,目前成长小组在社会工作专业新生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特点,符合新生的成长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成长小组校园化”的设想,使“成长小组”成为满足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以及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模式,实现大一新生良好的入学适应和顺利的过渡。关键词:人在情景 同一性危机 成长小组 校园化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choolization of growth group for freshmenAbstract:The research have 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freshmen of Guizhou University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hich a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plore needs of freshmen and present ways to meet their needs. On the basis of theory of “person-in-situation”, the author finds that current helping ways of the university can not satisfy the needs of freshmen because of their limitations. Theory of “person-in-situation”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on individuals, as the result,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individuals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stressed.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environment,the university should explore new measures to meet the individualsneed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growth group as an effective way to meet freshmens needs. The author thinks schoolization of growth group can help freshmen to adapt new challenges and get through crisis successfully.Key words:person-in-situation;identity crisis;growth group; schoolization一 、研究问题进入大学是发生在青年期的重要转折,大一新生处在“同一性危机”1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中个体发展在第五阶段(即青年期)所存在的危机。青少年在寻求自我同一的过程中,对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还常伴有激动的情绪和解脱困境的尝试。可能出现暂时或长久的同一性混乱,即对自我缺乏一个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不愿意考虑个人的品质、努力目标、须扮演的角色以及价值观等课题,甚至还未“发现自己”; 有的人可能在尝试错误中做出各种奇特或冒险的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有的感到社会环境阻碍或剥夺了他实现同一性的可能,于是就以曾经接触过的、为社会文化环境不予认可的人,乃至危险的人取得同一,以此反抗社会并取得社会的承认。到成年期,此种危机仍有可能再次或多次发生.(资料来源:中国百科网: 1时期,并且面临着诸如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等适应问题的挑战。如果危机不能够顺利渡过,适应问题不能够正确处理,接踵而来便是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诸如马加爵事件和高校跳楼事件的重蹈覆辙。2000年北京市高校心理素质研究会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的调查,抽样选取了北京23所高校的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此调查表明,进入象牙塔的学子们,需要更多来自心理问题和适应问题方面的帮助。而谁应当是给予心理问题和适应问题方面帮助的主体呢?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角度考虑,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对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目前针对学生的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以XXX大学为例,运用了各种围绕心理咨询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等方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这些措施的效果极为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来改善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大一新生成长小组”(以下简称成长小组)是一种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一新生的专业小组。它旨在促进个体成长的同时促进个体专业的成长,成长小组从时间管理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达到个体自身的成长,并使新生达到良好的入学适应。因此,本文提出“成长小组校园化”的设想,使其成为学校解决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另一种介入方式。 二研究目的目前,XXX大学对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采用围绕心理咨询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思想教育等方式。此外,XXX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还针对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新生成长小组,其目的在于使新生达到良好的入学适应。在实践中,发掘成长小组具有关注个体的时间管理,自我价值观的认识及团队意识的建立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应当将成长小组关注个体成长的社会工作方式推广至全校,使社会工作的助人方式服务于有需求的大一新生,使大一新生更好地渡过入学适应阶段。由于成长小组校园化在介入方式和服务群体上的不同,因此本研究将试图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大一新生的成长需求及目前高校满足新生成长需求的途径,分析成长小组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是否能够满足大一新生的成长需求,进而探索其介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一)研究的方法本研究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中的调查研究方法,而具体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中的集中填答法和当面访问法。选择定量研究中的调查研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1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80.1;因此本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短时间对10个不同学科专业的大一新生的需求及满足情况提供丰富、详尽的资料。另一方面,调查研究可以达到描述的目的,可以用来描述某一总体的概况和特征2。因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10个不同学科专业大一新生的需求及满足情况,可以用来描述XXX大学全校大一新生的成长需求及满足的概况。在资料收集方法方面,本研究选择了自填问卷法的集中填答法和当面访谈法中半结构访谈法。本研究选择集中填答法,理由如下:一方面,由于人力有限,因此,选择在被调查者的课间时间集体填答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出于问卷填答质量和回收率的考虑,调查者在场解答被调查者的疑问以及及时收回问卷,可以提高问卷的填答质量以及问卷的回收率。而当面访谈法是保证调查资料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访问过程中,由于调查员在场,因而即可以对访问的环境和被访者的表情态度进行观察,又可以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质量加以控制,使得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可以通过对被访者的追问得到更详尽的答案。(二)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成长小组校园化旨在将成长小组推广至全校大一新生,因此,理论上XXX大学的全日制本科新生是本研究的研究总体。由于人力与物力上的限制,本研究选择了涵盖各类学科的20个学院内所有专业中的全日制本科新生作为调查总体。理由如下:袁方认为,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首先,调查总体含于研究总体之中。XXX大学包含27个学院(其中包括独立学院,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出于从主要的不同学科即文史类,法学类,理工类,经管类及农学类学科类别选择调查总体的考虑,因此调查总体中的20个学院已经全面涵盖了主要不同学科类别,并且属于XXX大学学院设置的部分;因此,本研究调查总体属于研究总体的一部分。其次,调查总体与研究总体有同样的特征、现象、关系及过程。本研究的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在学科类别,调查对象方面都具有同质性。调查总体全面包涵了研究总体中所涉及的所有学科类别。对全日制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对象上也具有同质性。最后,调查总体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有关研究总体生活、群体态度、价值观和意见。综合性大学是研究总体的特点,研究总体涵盖多种5个学科类别,而调查总体全面涵盖了XXX大学所包涵的学科类别,因此调查总体在学科类别上是研究总体的缩影,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大致了解不同学科的新生的成长需求及需求满足情况,从而了解到研究总体的成长需求及需求满足情况。(三)抽样方案本研究采用了分层抽样法,是“为了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4. 1。因此本研究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的热门度及社会认同度的不同,抽取了600名全日制本科新生作为样本。XXX大学大一新生总人数近7000人,根据经验确定样本数的范围(见表3.1)表3.1经验确定样本数的范围总体规模100人以下100-1000人1000-5000人50001万人1万-10万人10万人以上样本占总体比重50%以上50%-20%30%-10%15%-3%5%-1%1%以下 (资料来源:袁方,1997,p.228)从总体规模来看,XXX大学大一新生的总人数属于总体规模中“5000-1万人”的范围,因此按照15%-3%的比例,样本范围为216人-1080人,此范围样本占总体比重的中位值为648。实际抽取的样本数为600,7000人处于总体规模中位值(7500人)与下限(5000人)之间,因此抽样比例基本符合经验定性样本数的抽样范围。此外,若按照各学科占总体的比重进行抽样,由于理工科占比重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子样本之间的差距过大,最终从文史类,法学类,理工类,经管类以及农学类学科中分别抽取了120人,100人,170人,110人及100人作为样本。此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看法,对40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半结构当面访谈。(四)研究的场域本研究选择了XXX大学花溪南校区北校区及蔡家关校区的学生寝室教室以及校园为研究场域。寝室和教室是被调查者较集中的场域,在这些场域进行调查,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选择校园中人较少的场域,使被访问者受外界的干扰少,同时在较封闭的场域使被访者减少顾虑,使被访问者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五)调查研究的过程2007年12月4日至2008年1月10日为调查研究的时间。12月4日对调查者进行了50份试调查,经过一周对试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2007年12月11日至2008年1月10日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设计为两份,一份针对经历过成长小组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旨在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成长小组的看法。发放问卷30份,收回问卷27份,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为27份。一份针对从各学科中抽取的样本,旨在了解新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学校及学院满足新生需求的概况。发放问卷共600份,回收问卷590份,回收率为98.33,有效问卷为590份。对各学科专业总共40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半结构式的当面访谈。四、研究分析(一)新生成长需求分析本研究针对5种学科类别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个体普遍存在入学适应问题。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问卷的统计,关于“进入大学后,有不适应的方面吗?”这一变量的频数统计中,文史类法学类理工类经管类和农学类新生对“有不适应方面”的频数统计分别为70%83%70.6%72.7%和72%。说明新生普遍存在入学适应问题。而通过对“进入大学后,你觉得在哪些方面最难适应?”的变量统计中学习方面的适应问题较为突出。SPSS软件频数统计如下表:表4.1“进入大学后,你觉得在哪些方面最难适应”的变量统计学科 选项文史类法学类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生活10.0%8.0%14.7%7.2%7.0%学习43.3%56.0%49.4%60.0%60.0%与他人相处10.0%21.0%12.4%19.1%24.0%而在与新生的进一步的访谈中,了解到新生的学习不适应问题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不足和目标不明确专业困惑及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当与被访者谈及“你觉得进入大学后,与高中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高中的时候,老师都是按照书本来讲,大学老师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觉得可以就记记笔记,更多的是下来考自己琢磨。而且高中的学习是被动的,老师一天24小时都看着和管着,但是大学的学习是主动的,是自己去选择看什么书,自己找到合适的学习的方法,但是这个老师说他是以某种方式学习成功的,另外一个老师说他以那种学习方法成功的,所以也不知道该选择那种方式。”被访者B:“原来(高中),每天的时间都被上课和做作业给占满了,尤其是在高三的时候,虽然觉得很累但是觉得每天都有事情做,但是现在除了上课,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课后也没有作业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候就找不到事情做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学,想学但是不知怎么学,学什么,听师哥师姐讲应该先把英语四级过了,再考计算机证书,反正不知道应该怎么学。”被访者C:“现在要学什么都是自己安排和决定了,原来老师不知作业,家长要我考大学,现在应该学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安排。但是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被访者D:“现在,没有作业了,下课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谁强迫你去学习。”被访者E:“在学习上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原来做什么都有家长和老师安排好的,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记笔记要不老师会来干涉你在干什么,作业一定要交而且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爸妈还每天都好吃好喝的看着自己做作业,但是现在,记笔记想记就记记,觉得可以的就记下来,几乎没有作业,父母也不会管着盯着,比原来自由多了。”通过问卷和访谈说明,新生的学习方式由于从被动向主动方式的变化,新生成为了管理个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而处于“同一性危机”阶段的新生,对个体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今后的人生发展并不清楚或者还未趋于稳定的状态。因此在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及专业困惑方面产生的问题,正是“自我同一性”形成阶段给予新生的机遇及挑战。1.学习目标不明确问题当与被访者谈及“你觉得进入大学后,与高中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高中的时候,老师都是按照书本来讲,大学老师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觉得可以就记记笔记,更多的是下来考自己琢磨。而且高中的学习是被动的,老师一天24小时都看着和管着,但是大学的学习是主动的,是自己去选择看什么书,自己找到合适的学习的方法,但是这个老师说他是以某种方式学习成功的,另外一个老师说他以那种学习方法成功的,所以也不知道该选择那种方式。”被访者B:“原来(高中),每天的时间都被上课和做作业给占满了,尤其是在高三的时候,虽然觉得很累但是觉得每天都有事情做,但是现在除了上课,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课后也没有作业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候就找不到事情做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学,想学但是不知怎么学,学什么,听师哥师姐讲应该先把英语四级过了,再考计算机证书,反正不知道应该怎么学。”被访者C:“现在要学什么都是自己安排和决定了,原来老师不知作业,家长要我考大学,现在应该学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安排。但是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通过与被访者访谈,发现新生对如何选择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困惑,其原因与衡量学习目标的标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高中阶段,成绩是衡量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标准,但是进入大学衡量学习是否达到标准由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取代,而标准的变化需要新生慢慢地适应,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对于新生来说,衡量学习目标的标准并不明确,因此,新生表现出了对如何选择学习方法的困惑。而其困惑的根源是便是由于衡量学习目标标准的变化,产生的对学习目标的不明确问题。2.时间管理问题当与被访者谈及“你觉得进入大学后,与高中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访者谈到:被访者D:“现在,没有作业了,下课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谁强迫你去学习。”被访者E:“在学习上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原来做什么都有家长和老师安排好的,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记笔记要不老师会来干涉你在干什么,作业一定要交而且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爸妈还每天都好吃好喝的看着自己做作业,但是现在,记笔记想记就记记,觉得可以的就记下来,几乎没有作业,父母也不会管着盯着,比原来自由多了。”当与被访者谈及“在闲暇时间会做些什么?”,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有时候上上自习,去图书馆看看书,周末去同学那里,和同学逛逛街,有时候也上上网。”被访者B:“开始去找贵阳(在贵阳其他地方读书)的同学,后来好像也玩得差不多了,有时候就上上自习,上上网。”被访者C:“周末会去上上网,平时上上自习。”通过与新生的访谈发现,与高中三年三点一线的生活相比,进入大学后由新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加了。但是,怎样支配这些课余时间又是新生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对自我以及对其他事物的不了解,使新生在选择时徘徊不定,面对不同的学科和新的事物无法选择。因此,在时间的安排和支配方面,感到困惑和迷茫,在时间管理上的困惑和迷茫与新生处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密不可分,没有确切的学习目标使新生难以做到有的放矢。而如果新生在寻找适合的学习目标的探索过程中,无法对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做出合理和有效的安排,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诱惑例如网络游戏的诱惑,会将新生的生活带进网络游戏的世界而无法自拔,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躲避现实的选择。除此之外,其他各种诱惑都将使新生走上人生的不归歧途。因此,是否能合理有效的安排课余时间,将对个体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专业前景困惑问题 在对“你在哪些方面感到困惑”这一变量的统计显示,文史类法学类理工类经管类和农学类选择的比例分别占50.46%45.56%40.23%42.56%和52.26%,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前景都感到困惑。新生对专业前景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困惑受到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的影响。当与被访者谈及“你现在所学的专业了解吗?”时,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不是太了解,也不知道学了以后出去做什么工作,考公务员吧,但是觉得那种工作的方式太单调了,不太喜欢,所以也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好。”被访者B:“了解一些,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反正现在学着吧!”被访者C:“了解一些,以后出来可以做从事某某职业,但是某某证太难考了,除了考某某证还可以考公务员,其他的也就不知道了。”被访者D:“不是太了解,老师上课时偶尔会提到些,但是实际上,自己今后能做什么也不知道,没有实践过,也不清楚。”被访者E:“不了解,不知道除了考公务员还可以干什么,还不如学一些技能出去工作好了。”从两方面分析访谈结果,一方面,进入大学的新生渐渐开始关注今后从事的职业,这与新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是新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重要过渡时期,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结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开始不同于学校生活的全新生活,而全新生活的质量如何与所从事的职业有相关的联系,因此,新生渐渐开始关注今后从事的职业。另一方面,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导致了新生对专业前景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而这种困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新生的学习动力。对专业的不了解意味着今后从事职业的不确定性。新生就有可能选择其他的学科和技能使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能使自己的生活富足。但是在面对选择时,新生却难以进行抉择,从而可能受到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诱惑而开始堕落的生活,可能怀着勉强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迷迷糊糊地走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因此,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怎样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以及怎样看待将长期经历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将是新生面临的又一大课题。(二)目前高校满足成长需求的局限性1各种围绕心理咨询的途径作用有限一方面,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限制其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已有约30%的大学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1张日晟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XXX大学也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存在的误解,从求助者本人来看,求助者认为自身已经无法应对和处理自己的问题,因此增加了求助者的“无能感”程度;从外界的影响来看,通常人们认为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而如果求助者一旦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将会影响求助者今后的正常生活。因此即使有困惑也不愿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在个案访谈中,访问者问及“你会选择心理咨询中心帮助你解决困惑吗?”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应该不会吧,应该会找一些比较亲密的人,说说就好了,除非是有向跳楼的想法的时候,才会去看看。”被访者B:“觉得在心理上真的有些困惑,如果走到心理咨询中心,很多人觉得好像是有精神病,所以也不会去。”被访者C:“应该不会去吧,又不是有什么严重的精神问题。”因此,心理咨询的作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对心理咨询固有的观念。另一方面,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作用有限。学校及学院针对新生心理问题和入学适应问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宣传和引导新生入学适应和个体发展。活动形式包括放映电影发放宣传册讲座知识竞赛等等。但是其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宣传册的影响不够广泛。例如,由“XXX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编印的一套宣传册。包括十份小册子,册子的标题分别为“心理咨询心灵对话神秘的心理测量大学新生适应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给家长的一封信直面贫困认识心理危机你了解情商吗拒绝自卑”。从调查研究中,被调查者对“学院在关注心理健康方面,采取过哪些措施?”的变量调查统计的显示,被调查者对发放宣传册的知晓率仅分别达到了30.07%36.6733.26%26.32%和25%。对被调查者的调查反映出,宣传册并没有广泛地发放给大一新生,使其宣传的作用并没有广泛地影响到大一新生。其次,讲座方式对学生的作用并不持续。除了发放相关宣传册子外,学校还针对新生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规划方面,开展过多场讲座。被访者认为,讲座能够使被访者在讲座现场有无限的动力和激情改变其行为,但是,当讲座过后,激情与动力随着讲座的结束而消失。访问者问及“觉得讲座对自己有哪些方便的帮助?”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可以了解一些关于人生规划方面的东西,知道怎样规划大学的四年,听讲座的时候是很有冲劲改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但是,讲座之后,也就没有那么的动力了。” 被访者B:“讲座的内容涉及原来没有关注的方面,也有关于我们新生怎样渡过大一生活和学习的,教了很多方法,但是(讲座)过后也就忘了,没有去实施。”被访者C:“听完讲座回来我们寝室会讨论讲座中的内容,还商量怎么怎么做,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没有再坚持了。”学校通过讲座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受益,通过讲座改变或者唤起了学生的行动和改变的意识,但是这种意识由于没有监督以及自我控制力的薄弱,而使其在摇篮中被扼杀。最后,班级心理委员由于时间和知识及经验的限制,也使其发挥的作用有限。学校针对全校学生组织各种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的同时,也针对班级设有了班级心理委员,其旨在通过朋辈间的支持和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显示,由于各种原因,被访者认为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访问者:“你们班有班级心理委员吗?”被访者A:“心理委员?没有吧!”访问者:“你觉得班级心理委员对你有哪些方面的作用没有?”被访者B:“我们有班级心理委员但是没有作过什么活动!”被访者C:“我们班心理委员组织过一次活动,觉得效果还可以。”被访者D:“组织了一次活动,后来好像就没有了。”如果有一个平台让他们找到来自同伴的支持,会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大一入学适应阶段。但是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受其时间和经验的限制。一方面,班级心理委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其主要的精力还是在学习方面,而对于心理疏导和心理关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班级心理委员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班级心理委员有热情帮助和关心个人认为需要帮助的同学,但是由于在知识结构上,对相关知识的欠缺以及在实际的经验经历有限,因此,应当怎样帮助个人认为需要帮助的同学以及如何甄别哪些同学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辅导,是班级心理委员力所难及的方面。班级心理委员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2.教师思想教育的作用受限目前,高校除了采取心理咨询的方式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高校的一种方式。高中阶段,班主任是思想教育的主体,在学生思想指导和纠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大学,教师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由班主任以及院系辅导员所取代。但是教师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慢慢淡化了。在个案访谈中,访问者问及“辅导员及班主任,在入学阶段给予了你什么方面的帮助?”被访者谈到:被访者A:班主任在入学时,觉得我们对专业有些情绪了,来班上开过一次班会,希望我们能够在入学阶段认真学习专业,以后会从中受益的并且会慢慢喜欢上这个专业的。被访者B:开过两次班会,其他时间很少见到班主任和辅导员,有什么问题,也就自己找办法解决了。被访者C:很少见到班主任和辅导员,开班会的时候会来给我们开一下,其他时间很少见到。被访者D:一般除了一些关于书费,交材料时,才会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主动联系,有什么问题就找同学和朋友说说。觉得这些问题和老师说好像不太好。被访者E:班主任来开过班会,军训的时候经常见到,但是开始上课后,就在班会上看到。有什么问题,觉得自己想办法处理就好了,找老师解决还是觉得不太好,不知道怎么说。由于班主任及辅导员身兼教师或者院系行政人员的职务,时间及精力有限,因此,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不可能从每个个体入手而是从班级或者院系的宏观方面把握,因此,由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带来的问题,并不能够通过现有大学的统一的思想教育方式解决。如果学生需要寻求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帮助解决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必须由学生采取个人的主动性,而传统的师生关系的观念-认为老师一定是严厉的,学生对于老师的看法和意见一定是服从等等,因此学生并不会通过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自己内心真实的困惑和问题。教师思想教育的作用也在多方因素的限制下也渐渐地淡化了。3.原有的支持体系作用将会淡化对于“在面对困惑时,你会向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变量统计中对选项“家人”及“高中同学”的统计,在文史类法学类理工类经管类和农学类分别占38.82%34.35%37.78%37.62%和41.58%。调查说明原有的支持体系即父母和高中同伴的作用仍然对新生的入学适应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和高中同学在新生入学适应方面产生的作用也将渐渐淡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在外求学的新生,不希望家人担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在每次与家人的联系都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上好的方面告诉家人,将不好的一面和不适应的方面留给自己承担。此外家人的关心也往往更多是在生活的吃饭穿衣方面,而对于新生在学习方面产生的各种困惑大多也爱莫能助。另一方面,与高中同学在接触的事物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也将渐渐地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使同学间原有的理解和支持开始淡化。因此,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新生在入学阶段所面临的一大任务。总而言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新生在学习适应问题方面有各种具体的需求,但是作为对新生产生主导作用的学校,在需求满足方面的措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为成长小组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奠定了实践基础。(三)成长小组校园化必要性分析目前,学校通过组织讲座,发放传单等方式来帮助大一新生了解入学适应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中心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以及教师思想教育工作等方式来帮助大一新生渡过危机和发展的转折时期。但是这些措施具有的局限性,是本文提出“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校园化”的前提,而“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校园化”在工作方式和人员管理上的不同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对现有的需求满足途径的补充和拓展。因此,本文认为“成长小组校园化”是有其必要性的。1.对现有的需求满足途径的补充和拓展首先,成长小组采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式,而小组的工作方式在现有的需求满足途径中并没有被运用,因为虽然在心理咨询中,团体咨询也是其工作的手法,但是面对面的咨询方式仍是目前XXX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运用的主要方式。因此成长小组在工作方式,是对现有需求满足途径的补充。其次,成长小组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式,对班级心理委员的朋辈助人的方式也是一种补充和拓展。一方面,专业的成长小组拥有从开组到追踪的系统的工作过程,在小组结束后,成长小组还包括转介,建立自助网络,安排探访等跟进。因此,成长小组能够通过专业的和系统的方式为大一新生提供较有效的服务。而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生,课业负担需要自己花时间与精力解决,此外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知识学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在助人的成效上显得不明显。因此在工作成效上,成长小组是对班级心理委员的补充。另一方面,班级心理委员的助人方式实质上是朋辈间的互助方式,而成长小组组员的个体成长,也来自于其他组员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成长小组也是一种互助小组,小组的方式使班级心理委员的助人方式的拓展。最后,成长小组由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组织和管理,社会工作者在时间上,较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较充裕,因此,社会工作者能够兼顾个体的差异,处理好由于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2.提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平台成长小组校园化为新生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了平台。组员是处于同一阶段,并生活和学习于大致相同的校园环境,因此组员的同质性为组员获得来自小组成员的支持和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组员间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形成相互信任的同时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Sharp的研究也表明,不论哪个社会经济阶层的青少年在解决问题时都宁愿向朋友求助而不愿意求助于老师和父母。在成长小组的过程中,组员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友谊,并将此延续至组外。组员间以朋友相待。友谊的产生使组员间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和支持网络。五.研究结论(一)成长小组校园化的涵义本文将尝试分别从小组的类型小组目的和服务对象三个方面诠释“成长小组校园化”的涵义。第一,从小组的结构来看,成长小组属于正式小组,因为组内有确定的组员和工作员角色,并且有不同的特定目标指引小组的进行。从组员的界限来看,成长小组属于封闭小组。固定的成员能够使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更多的归属感,将自己内心的更多的想法和困惑表达出来,与组员建立真诚和友好的关系,以使在组后组员间支持网络的建立。从小组的性质来看,成长小组属于互助小组,组员相互间的支持和帮助,形成了组员间的互助。第二,成长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成长小组”的介入方式帮助大一新生在行为和态度等方面获得改变,达到良好的入学适应。第三,目前的成长小组服务对象针对社会专业的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校园化”将服务对象拓展至全校的大一新生。因此,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校园化是一种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大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封闭式和正式的互助小组。其服务对象针对全校大一新生并旨在通过“大一新生成长小组”的介入方式帮助大一新生在行为和态度等方面获得改变,达到良好的入学适应。(二)成长小组的特点1.成长小组注重个体成长“大一新生成长小组”虽然只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但是其更加注重个体的成长。成长小组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环境的适应”“人际沟通方法”“团队合作”“自信心提升”方面。以某组的小组计划为例,其中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专业的成长,更多包括对个体成长的内容。如表5.1。表5.1小组计划书次数活动名称 目的 环节设计 活动一 相见欢(一)使组员相互了解,培养小组凝聚力一. 叠罗汉二. 相见欢三. 定组歌组名以及契约四. 放飞希望(提出对成长小组的希望) 活动二相见欢(二 )使组员进一步了解,培养小组凝聚力一. 回顾上次小组所经历的内容二. 传表情三. 画心情(通过图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进校时的感受)四. 唱组歌 活动三找目标使组员了解自己迷茫的原因,制定出计划一. 回顾上次小组所经历的内容二. 找原因(通过自己和组员找出自己感到迷茫的原因)三. 制定计划(学习)四. 唱组歌活动四价值观澄清使组员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专业的价值观一.计划验收二.多手多足三.验收时刻四.沉船记五.唱组歌活动五自我探索之家庭使组员思考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一.计划验收二.回顾上次经历的内容三.家庭分享四.用肢体语言展现组歌的内容活动六自我探索之个人使组员了解自己一.计划验收二.回顾上次经历的内容三.优点和缺点轰炸(从他人和自己的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四.唱组歌活动七回顾过去回顾共同走过的成长历程,发掘自己的成长,并祝福组员在成长路上一路走好一. 唱组歌二. 冥想(通过冥想词,一同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成长之路)三. 分享四. 祝福从该组的小组计划内容来看,成长小组一方面,关注新生的时间管理。高中时期,个体的时间大多数被上课和学习占据,给予个体支配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大学期间,课程安排占据的时间与以往相比,明显少了很多。因此,需要个体支配的时间增多了。而小组内容中涉及的“找目标”的环节,旨在通过组员对自身入学阶段的迷茫原因的分析,找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制定出短期的学习计划,在行动中慢慢发掘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目标和人生方向。通过每次小组的“计划验收”分享自己的计划实施情况,对于计划未顺利完成的组员,小组其他成员给予完善计划的建议,实施未完成计划的惩罚的监督以及坚持计划的支持。另一方面,使个体了解自身的价值观。大一新生正处在“同一性危机”时期,探寻“我是谁”的答案,在小组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也涉及到个人成长的内容。处于“同一性危机”时期的个体,他们在寻求“我是谁”的答案,在小组中涉及的关于价值观澄清内容可以使个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从而也能够帮助个体更加的了解自己,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2.新生成长小组给予个体情感支持在对经历过成长小组的XXX大学法学院某级社会工作新生的问卷调查中,对“在小组中,是否从组员那里得到情感支持?”变量的调查统计显示,选择“从组员那里得到很多情感支持”的被调查者占44.44%,“从组员那里得到部分情感支持”的被调查者占48.14%,仅有7.42%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从其他组员那里得到情感支持”。调查结果说明成长小组给92.58%的组员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情感支持。同时,在成长小组小组活动的最后一次,组员对小组的书面评价中,他们这样写到:“它(成长小组)让我们体验团结合作关爱成长,走过迷惘,知道自己该怎样走好这四年,一些指引,确实让我明白很多。”“在这里(成长小组)我可以尽情地放松倾诉发泄自己的忧愁。”“感谢她(成长小组)陪我走过大一最迷茫的那段日子,让我即使迷茫也不孤单。”通过问卷调查和组员的反馈意见,成长小组组员得到来自其他组员及小组工作员的情感支持。解开了新生部分的迷茫和困惑。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组员处在同一个体发展阶段,他们面临着相同的危机和挑战,由发展阶段带来的组员间的同质性,使组员之间更能够相互理解。组员之间能够通过倾诉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得到其他组员的更多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小组工作员经历过和大一新生相似的感受和不适应,他们也有过和大一新生相似的疑问和好奇,所以作为“过来人”的工作员可以和组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工作员表达他们的感受与经历使组员慢慢对小组产生归属感,从而使新生得到情感支持。(三)小组工作员由社会工作者担任目前,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的成长小组,采用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作为工作员的操作模式,但是,由于服务对象的扩大,因此学生作为小组工作员的操作模式,在时间以及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的考虑,学生作为工作员的操作模式应当有所改进。本研究认为,成长小组校园化中的小组工作员应当由社会工作者担任。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设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1王婴.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4.1。决定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2008年即将进行的助理社会工作师及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考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并将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因此,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校园化作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发展的时期,应当吸纳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带领大一新生成长小组,与新生共同成长,渡过入学适应阶段,获得良好的入学适应。2.社会工作者具有时间和专业素质优势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时间上具有的优势,可以将成长小组更加系统和有效地进行。由于成长小组目前在本校是一个实习项目,因此,成长小组的作用会随着小组的结束而慢慢削减,因为没有系统的评估和小组结束后的追踪,成长小组结束后,组员有哪些变化,组员还需要什么帮助等等,都没有进行追踪。但是,社会工作者可以完成小组结束后的追踪,更加了解组员的变化和需求,便于及时地提供服务和更好地达到小组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素质上具有的优势,可以对关于成长小组的一系列工作进行专业地管理和组织,例如,如何将组员分组,如何招募志愿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组员特点涉及小组环节等等工作。(四)宣传成长小组招募组员成长小组在高校学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因此,对新生成长小组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因此,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新生知道和了解成长小组。可以具体通过发放宣传单、与新生聊天、学校广播和组织讲座等方式,旨在让更多的新生知道和了解新生成长。并开始着手小组组员的招募的工作。只要有意愿参与的大一新生都可以报名。但是,报名的新生,并不必然成为成长小组的组员。要综合多方因素甄选组员。(五)兼顾多方因素甄选组员通过开组前的面谈,了解潜在组员的多方面情况,综合面谈了解的情况甄选组员。一方面,工作员将通过面谈了解潜在组员的个人情况以及潜在组员报名参与小组的动机和目的,使工作员了解双方(小组和潜在组员)的目的是否一致。而目的的一致性是甄选组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工作员通过面谈使双方的了解程度加深,便于双方的互相选择。工作员了解组员的基本情况,诸如性别,民族,特长,小组经历和课余时间等基本情况,使工作员更好地结合小组的规模甄选适合的组员,此外潜在组员对小组的活动时间,小组的原则及小组的具体形式获得更多的了解,从而使组员确定是否选择成长小组的助人方式。(六)从不同专业招募志愿者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大二以上的学生以及学校老师招募志愿者。一方面,志愿者可以处理小组外的一些工作,比如,组员的招募工作向新生宣传的工作等等组外的工作。另一方面,工作员可以了解不同的专业的情况以及获得热河了解专业的途径。由于志愿者的不同专业背景也可以为工作员提供对专业的了解以及获得如何了解专业的途径。这将对工作员的工作提供帮助。使工作员了解不同专业的信息,可以在小组中向不同专业的组员提供。结 语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从“人在环境”的角度评估个体的需求,不单单评估单独的个体,因为“人在环境”的角度认为个体的行为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成长小组”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的助人方式,其推广至全校的设想,也立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主导作用。从个体的需求以及社会环境提供的需求满足途径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有的需求满足途径存在局限性,因此寻求更多的需求满足途径是应当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而成长小组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优势和特点,值得对其进行探析并将其作为寻求更多需求满足途径的新的尝试和探索。这“成长小组校园化”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同时深知,处在危机阶段的新生,如果不顺利地渡过发展危机,将对个体产生很多无法预知的负面影响,而社会环境的主导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并探索更多的需求满足途径,因此,“成长小组校园化”符合了现有需求满足途径的发展趋势。总之,如果学校与社会不希望各种因学生心理问题或者适应问题而导致的各种悲剧发生,那就应当从各种预防开始,探索新的途径尽可能满足新生的成长需求,“成长小组校园化”自身的特点以及实践中取得的成绩,本文认为“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是一种适合在全校推广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参考文献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山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罗伯特.费尔得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62.刘斌志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其社会工作处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2(4).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陶沙从生命全程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欧阳霞高校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应对措施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田晓宇,张婧,闫宏强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方法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田玉荣从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质看专业导入教育的课程设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魏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略论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7,5.11王涛, 李文刚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教育对策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12王婴.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3浙江青年专修学院社工系“成长小组”课题组专修学院学生自我成长的小组介入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1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7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8张日晟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