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宝宝建新房1教案 鄂教版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二、教学重难点: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三、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3.为蚕宝宝建新房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4.讨论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5.观察蚕茧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蛹的形状蛹的颜色蛹与蚕宝宝的区 别(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 附送:2021-2022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宝宝建新房2教案 鄂教版一、教学目标: 1.蚕蛹是蚕的一身中又一种生命形态及其特点。2.了解蚕茧是蚕一生变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3.培养学生对蚕茧的观察能力,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自己 动手抽丝。 二、重点难: 1. 对蚕蛹的观察和描述2. 指导学生如何抽丝三、教学准备:学生:蚕茧 、小剪刀、手电筒、竹签教师: 热水、小碗四、教学思路: 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的 印象,自然的过到本节 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建新房。在学习新知的时候,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进行。在活动之前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在这一活动中,我打算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老师应对拉丝方法做适当指导。在两个活动完成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一、导入新课(7分钟)上节我们学习了“可爱的蚕宝宝”知道蚕前一阶段的生长过程。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当蚕宝宝住进自己的新房以后,猜测一下蚕宝宝的形状仍是原来的样子还是发生了变化。既然大家的猜测不一样,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来看一看到底蚕宝宝变成什么样。请大家用剪刀把蚕茧剪开进行观察。蚕宝宝变样了没有板书课题1学生思考回答(1-2名学生)(2分钟)2学生讨论回答(2分钟)3学生想办法。讨论并回答(2分钟)4学生用剪刀剪开蚕茧观察(1分钟)6学生回答(1分钟)二、观察蚕蛹(18分钟)既然蚕宝宝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变成了蛹。那请大家想一想这一节课重点研究了什么?板书蚕茧请大家把自己的蚕蛹放在比较安全的位置进行观察,讨论,小组长做好讨论记载准备发言。教师来回巡视做适当指导。教师指导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预以评定。请大家想一想蚕蛹和宝宝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蚕茧里面还有什么东西?蚕变成蛹以后是否还会变成其他的形状呢?教师小结。(是否变成其他形状是我们下一节要研究的内容。)请大家画一个蚕蛹。1生答:(1分钟)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小组长记载。(6分钟)3学生汇报,并把蚕蛹放在实物投影上予以说明。(5分钟)4学生思考回答(3分钟)5学生观察回答 (1分钟)6学生思考后回答(1分钟)(1分钟)三、观察蚕茧(12分钟)刚才我们对蚕蛹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蚕宝宝的房子我们还研究不够,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蚕宝宝的房子蚕茧。(板书)请同学们把一个完好的蚕茧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观察,并要求汇报。(教师适当点拨应用眼手耳对于蚕茧的长度可以用尺子量一下。)4蚕茧有什么作用呢?5请大家选一个蚕茧试把蚕丝抽下来。大家想容易吗?6请大家想办法怎样使蚕茧变得容易抽丝?7指导学生抽丝。 (点明蚕丝是极细的纤维容易断,请大家小心地绕在木板上。看谁的断头少。)1学生观察蚕茧。(注意应用各种器官)(3分钟)2学生交流回答 (2分钟)3思考回答 (1分钟)4生答5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指导。(3分钟)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抽丝 (3分钟)四、拓展延伸(3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讨论蚕丝制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学生归纳。学生讨论。(如有时间请学生回答,如没有时间做为课外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