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化肥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7641870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0万吨化肥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年产20万吨化肥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年产20万吨化肥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20万吨化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z.-目录第一章 总 则- 1 -1.1 工程简介- 1 -1.2 评价目的- 1 -1.3 编制依据- 1 -1.4采用的标准和规- 2 -1.5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围- 5 -1.6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 8 -第二章 建立工程概况- 9 -2.1 工程名称及建立地点- 9 -2.2 工程规模及总投资- 9 -2.3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9 -第三章 工程分析- 10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0 -3.2公用工程- 18 -3.3工程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19 -第四章 建立工程所在地环境概况- 21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5 -5.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5 -第六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40 -6.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40 -6.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 40 -6.3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41 -第七章 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 42 -第八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4 -8.1环保投资- 44 -8.2环保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45 -8.3环境效益- 46 -8.4社会效益- 46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47 -9.1结论- 47 -9.2建议- 54 -. z.-. z.-第一章 总 则1.1 工程简介工程属于年产20万吨化肥厂建立工程。1.2 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调查,查清本工程周围环境质量现状,掌握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社会环境根本情况。2针对该工程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特征,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分析论述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阐述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围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以便控制或减轻影响程度。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工程的可行性,为工程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开展。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分布实施;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4?关于进一步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200288号文;5?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6?关于规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开展方案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文;7?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 152号文;8?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工程环境影响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 4号文;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方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10?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及?产业构造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国开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11?省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2关于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1.4采用的标准和规根据市环保局?年产20万吨化肥厂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意见的函?,本次环评执行以下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氨、硫化氢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标准,悬浮物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4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中表2标准限值。2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二级标准;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外排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的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标准限值。3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II时段标准。4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II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有关标准。5固体废物执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199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具体标准值见表1-1至表1-5: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备 注SO21小时平均0.50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日平均0.15TSP日平均0.30氨一次最高允许浓度0.20TJ36-79甲醇一次最高允许浓度3.00硫化氢一次最高允许浓度0.01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标准值mg/L标准来源1pH69GB38382002中类区标准2COD303总氰化物0.24硫化物0.55氨氮1.06悬浮物旱作200GB508492表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放浓度(mg/L)标准来源1pH6.58.5GB/T1484893中类标准2总硬度4503溶解性总固体10004高锰酸盐指数3.05挥发酚0.0026氰化物0.057氨氮0.28硝酸盐209亚硝酸盐0.02表1-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污染源污染物名 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排气筒高 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标准来源1锅炉烟气烟尘200100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SO29002造粒塔排气粉尘1206085GB162971996表2中二级NH375GB1455493表23尿素尾气吸收塔NH330204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烟尘20025GB9078-1996中二级SO28505常压尾气吸收塔H2S250.9GB14554936无组织排放甲醇12周界外GB162971996NH31.5GB1455493中二级H2S0.06表1-5水、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放浓度mg/L标准来源现有工程改扩建工程1pH6969GB134582001表1、表2标准2COD1501503SS1001004总氰化物1.01.05硫化物1.00.56氨氮100707石油类1058昼间夜间GB12348-90中II类标准1.5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围1.5.1评价等级1空气环境评价等级新建工程主要大气污染因子SO2、TSP。计算结果中SO2的Pi值最大,为5.8107m/h。该Pi值小于2.5108m/h,根据厂址所在地为农村平原地区及环评技术导则大气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空气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2水环境评价等级工程建成后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故本次地表水、地下水均为影响分析。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改扩建工程建立前后噪声值增加不大,且厂界周围200m围没有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4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建立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有关规定,本工程造气、净化生产装置及贮存罐区均存在重大危险源,尤其是液氨罐区,其贮量大于重大危险源识别中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故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1.5.2评价容及评价重点1评价容本次评价容包括在建工程的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清洁生产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风险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厂址可行性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方案等容。2评价重点根据新建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厂址所处区域的特点,本次环评工作以工程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风险评价为评价重点。1.5.3评价因子本次改扩建工程评价因子确定如下:1大气工程分析:烟尘、SO2、粉尘、NH3。现状评价:TSP、SO2、NH3。预测评价:TSP、SO2、NH3。2水工程分析:PH、COD、BOD5、SS、NH3-N、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类。地表水现状评价:PH、COD、氰化物、硫化物、氨氮、SS。地下水现状评价: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3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4固体废物造气炉灰渣、锅炉灰渣、废催化剂。1.5.4评价围1空气环境影响评价围以工程锅炉房100m烟囱为中心,东西各5km,南北各6km,整个评价区域为120k。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围为厂址周围的河流。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围根据地下水流向和改扩建工程排水路线,地下水评价围为以厂址为中心,东西2km,南北3km,共计6k围。4声环境影响评价围新工程厂界。5环境风险评价围工程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建立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有关规定,确定风险评价围为风险源强周围5km围。1.6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工程区域位于农村地区,周围没有重要文物古迹和珍稀野生动物、植物等,因此本工程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为:1大气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厂区附近居民区及府镇,确保空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2地表水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周围河水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体的要求。3地下水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评价区域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III类标准的要求。4声环境保护目标:该厂生活区,噪声到达?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第二章 建立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及建立地点1工程名称:年产20万吨化肥厂建立工程。2建立性质:新建2.2 工程规模及总投资1工程规模:新建厂房、购置设备,年产化肥能力达20吨。 2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16677.68万元。2.3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工程建成后企业定员职工800人。2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250天。. z.-. z.-第三章 工程分析3.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工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见表3-1。表3-1现有工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工艺序号装置名称主要工段主要生产工艺1合成氨装置造气工段固定层半水煤气发生炉制取半水煤气净化工段三触媒配热钾碱法脱碳工艺,即中温变换、耐硫低温变换、一次苯菲尔脱碳、铜锌低变、二次苯菲尔脱碳、甲烷化。脱硫采用栲胶法合成工段合成塔31.4Mpa压力、450反响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H2和N2反响生成NH32尿素装置水溶液全循环法3.1.1合成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1合成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造气工段造气工段包括以焦炭为原料,采用固定层半水煤气发生炉制取半水煤气以及半水煤气脱硫。半水煤气主要成份为CO、N2、H2以及少量的CO2、CH4、H2S等气体。造气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吹风阶段: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的温度,吹风气送余热回收系统燃烧副产蒸汽,烟气自烟囱排放;上吹制气阶段:自下而上送入水蒸汽进展气化反响,燃料层下部温度下降,上部升高;下吹制气阶段:水蒸汽自上而下进展气化反响,使燃料层温度趋于平衡;二次上吹制气阶段:将炉底部下吹产生的煤气排净,为吹入空气作准备;空气吹净阶段:此局部吹风气加以回收,做为半水煤气中氮气的主要来源。制取的半水煤气含H2S约为23g/Nm,进入常压脱硫塔脱除H2S,脱硫采用栲胶脱硫工艺,气体穿过填料层与塔顶喷淋下来的栲胶溶液逆流接触,脱除气体中95以上的H2S,出塔气H2S在50 mg/Nm以下,脱硫后的半水煤气入气柜储存,再经电除尘器除尘,氮氢压缩机一、二、三段压缩至2.15Mpa,送往净化工段。厂现有一套硫回收装置,吸收H2S后的栲胶富液由脱硫塔底部排出,在喷射再生塔实现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贫液送入脱硫塔顶部循环使用,从喷射再生槽中悬浮出来的硫泡沫在泡沫槽中连续熔硫,再经硫磺斗冷凝成固体硫磺。造气主要反响式: CO2CO2402kJ2CO22CO237kJ2COO22CO2569kJCH2OCOH2122.7kJC2H2OCO2H280.4kJ栲胶脱硫主要反响式:吸收反响:再生反响:净化工段本工段主要包括变换、变换气脱硫、脱碳以及甲烷化等工序。来自氮氢压缩机出口的原料气进入中温变换炉,在中温变换触媒Fe2O3的催化下使CO和H2O反响生成CO2和H2,此时伴有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发生,出口CO在612之间。变换气进入脱硫塔,经栲胶溶液脱硫,出口H2S10mg/m,然后经CO2一次吸收塔、低温变换炉、CO2二次吸收塔、ZnO精脱硫塔净化处理后CO2 0.4,而后进入甲烷化炉,利用CO、CO2和H2发生甲烷化反响,使气体中COCO210ppm,送往压缩机四段。变换主要反响式: COH2OCO2H2甲烷化主要反响式:CO3H2CH4H2OCO24H2CH42H2O变换气脱硫反响同造气常压脱硫反响式。合成工段进入压缩机四段的气体经四、五、六高压段压缩,压力到达30Mpa,与循环机输送的循环气混合后进入合成系统,在合成塔31.4Mpa压力、450反响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H2和N2反响生成NH3。出塔气经冷凝别离,液氨去氨库贮存,未反响的H2、N2重新进合成塔继续反响。为了回收合成反响余热,合成系统设置了废热锅炉,副产3Kg/cm2的蒸汽并入全厂蒸汽管网。为了维持循环气中甲烷含量在615之间,需要排放一局部循环气,此局部气体经高压软水吸收氨、中空膜别离器别离氢后,再送造气余热回收系统燃烧炉。主要反响式:N23H22NH32合成氨装置排污节点合成氨装置废气主要包括造气吹风气、合成弛放气和液氨储罐气,其中合成弛放气和液氨储罐气经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纤维膜别离器别离氢后与造气吹风气一起经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并副产蒸汽;废水主要为造气废水和含油污水,造气废水经造气废水处理站处理,含油污水经油回收装置回收油;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造气炉渣、锅炉灰渣和各种废催化剂,造气炉渣、锅炉灰渣外售做建材,废催化剂均由厂家回收。现有工程合成氨装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1,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2。3.1.2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1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现有工程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主要反响式为:2NH3CO2NH2COONH4QNH2COONH4CO(NH2)2H2OQ二氧化碳的压缩和净化来自合成氨装置的CO2气体压缩后送往脱硫塔脱硫,经脱硫后净化气体压缩至21.6Mpa绝,约125,送往尿素合成塔。氨的输送来自合成氨装置的原料液氨用氨泵加压送往液氨预热器,加热至7080进入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原料CO2气体、液氨及循环回收工序来的一甲液同时送入尿素合成塔底部,在约19.71Mpa绝,188的合成条件下,经足够停留时间,约有65的CO2转化为尿素,反响熔融物自塔顶排出。循环回收:合成塔出口物料有尿素、甲铵液、NH3、CO2等,减压后经预别离器别离,气相进一段吸收塔,液相进一段分解塔;分解后的液相经减压后进二段分解塔,经二段分解后的液相进入闪蒸槽。二段分解塔的气相进二循一冷却器、二循二冷却器冷凝;气相进尾吸塔,二循一冷的液相由二甲泵进一段吸收塔做吸收液,二循二冷的液相用氨水泵送惰洗器作吸收液吸收一段吸收塔外排气相中未凝气中的氨后进一段吸收塔作吸收液循环。尾吸塔外排的碳铵液进解吸塔进展解吸,回收NH3和CO2后解吸液外排至锅炉水膜除尘循环水系统,气相进二循一冷冷凝后循环。尿液加工尿液在闪蒸槽闪蒸后,液相再经过两段蒸发过滤脱去水份,浓缩后的熔融尿液由熔融泵送往造粒塔顶的旋转喷头造粒,造粒塔底部得到成品尿素颗粒,由皮带机送至包装车间包装。闪蒸的气相与一段蒸发别离后的气相经一段外表冷凝器冷凝后送往碳铵液槽,二段蒸发别离后的气相经二段外表冷凝器冷凝后送往二表槽做为二循一冷、二冷吸收液循环使用。2尿素装置主要排污节点尿素装置废气主要为尾气吸收塔排气和造粒塔排气;废水为尿素解析塔废液;固体废物为脱硫塔产生的废催化剂,由厂家回收。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2,主要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3。. z.-表3-2合成氨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废气编号污染源名称排放量Nm/hCOH2CO2CH4N2NH3排放规律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G*1造气吹风气 498001.16V0.7V19.25V0.12V78.65V连续去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副产蒸汽G*2合成弛放气3030.3550V1215V15%V8V连续G*3液氨储罐气757.5838.5V5%8V14%V2530%V连续废水编号污染源名称排水量m/hCODBOD5SS氨氮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类排放规律排放去向Kg/hmg/LKg/hmg/LKg/hmg/LKg/hmg/LKg/hmg/LKg/hmg/LKg/hmg/LW*1造气废水5006513029.55957.511547.5954.559.100.991.98连续送造气废水处理站处理W*2含油废水30.54180连续含油废水装置处理固体废物编号污染源名称产生量排放规律排放去向造气炉渣Fe2O3催化剂钴钼催化剂脱硫剂CuO催化剂ZnO 催化剂镍催化剂铁系催化剂S*1造气炉渣29000连续出售做建材S*2中变炉50t/次、2年/次连续厂家回收S*3耐硫低变炉20t/次、5年/次连续厂家回收S*4脱硫塔15t/次、8年/次连续厂家回收S*5低变炉20t/次、5年/次连续厂家回收S*6ZnO脱硫槽12t/次、3年/次连续厂家回收S*7甲烷化炉14t/次、7年/次连续厂家回收S*8氨合成塔15t/次、3年/次连续厂家回收表3-3尿素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废气编号污染源名称排放量Nm/hNH3尿素粉尘排放规律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mg/mKg/hmg/mKg/hG*4尾气吸收塔排气 214.652.5连续吸收处理后排放G*5造粒塔排气214646.47306.4410021.46连续直接排放废水编号污染源名称排水量m/hNH3尿素排放规律排放去向W*3解析塔废液80.070.92连续做为水膜除尘循环水的补水固体废物编号污染源名称产生量排放规律排放去向Fe2O3、Cr催化剂S*9脱硫塔30t/次、1年/次连续厂家回收. z.-3.1.3主要生产设备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4。表3-4 主要设备一览表20万吨/年尿素装置CO2压缩机4D12-55/2203台尿素合成塔1400mm H 28203mm2台一分塔800mm H 5000mm1台二分塔900mm H 5938mm1台CO2吸收塔1600mm H 7500mm1台预精馏塔1400mm H 7300mm1台造粒塔9000mm H 67000mm1台3.1.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现有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5。表3-5 现有工程运行生产装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1原料煤19.8104t/a2燃料煤7.07104t/a3水284.7104m/a4电21384104KW.h5蒸汽92.66104t/a6栲胶12 t/a7中变催化剂50t/次、2年/次8耐硫低变炉催化剂20t/次、5年/次9脱硫剂15t/次、8年/次10低变炉催化剂20t/次、5年/次11甲烷化催化剂14t/次、7年/次12氨合成催化剂15t/次、3年/次3.2公用工程3.2.1给排水情况该公司现有生产装置新鲜水总用水量为359.5 m/h,循环水量为6700 m/h,水的循环利用率为94.83,排水量为164.5 m/h,排入河流。1给水系统水源新建大口井三眼,总供水能力18002300m/h,能够满足现有工程用水量的要求。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分别为造气循环水系统、合成循环水系统、尿素循环水系统和水汽循环水系统。2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现有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排水量为 164.5m/h,其中生活污水量为2m/h,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其它生产废水混合后一并排入厂址南侧的小沙河,最终排入河流。3.2.2供电总降压变电站设变压器2台,容量分别为20000KVA和15000KVA, 110KV的电源进线两路,分别引自府变电站。3.2.3供热正常生产情况下由2台35t/h锅炉和2台30t/h锅炉供应全厂生产、生活所用蒸汽,剩余1台30t/h锅炉备用。3.3工程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1、工程废气污染源正常生产情况下由2台35t/h锅炉和2台30t/h锅炉和工艺副产蒸汽供应全厂生产、生活所用蒸汽,剩余1台30t/h锅炉备用。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2台35t/h和2台30t/h燃煤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以及尿素生产过程中造粒塔和尾气吸收塔产生的废气。主要废水治理措施2、造气废水治理措施造气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再经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排污水经塔式生物滤池处理达标后排放。3、尿素解析废液治理措施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水膜除尘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废水经15米30米5米的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尿素解析液做为水膜除尘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4、含油废水治理措施氮氢压缩机排放的含油污水先经油回收装置回收油后外排,回收的油外售。第四章 建立工程所在地环境概况4.1 地理位置及交通凤阳县位于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北隔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部和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市、怀远县、市接壤。县人民政府驻地府城镇距省会市公路147公里。县境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49.5平方公里。工程所在地府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城镇功能较为完善。镇政府驻地府社区居委会距凤阳县城约26公里,距市区约13公里,距铁路西泉货运站约2公里。境道路纵横相连,有6条省、县级公路,其中凤淮公路(省道S310)纵贯东西,是全镇的交通枢纽,承载与外界的联系。目前,正在建立中的蚌埠淮南高速公路(连接合徐、南洛高速公路)将在我镇建上下口,并修建一条连接市的高等级公路。图4-1 地理位置示意图4.2 自然环境概况4.2.1自然条件凤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9摄氏度,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9摄氏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0.9摄氏度;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发量1609.7毫米;无霜期212天,初霜期为十月三日,终霜期为四月一日;大于10摄氏度以上积温为4516-4700之间,年日照时数2248.7小时,年辐射总量为121.6千卡/平方厘米。4.2.2水文条件凤阳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间。年分布:3-5月占21%;6-8月占52%;9-11月占17%;12月和1、2月占10%。境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全县有鹿塘、官沟、凤阳山、燃灯寺四座中型水库和花园湖、月明湖、方丘湖、老塘湖四面湖泊,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34座和塘坝总库容6491立方米。4.3 社会经济概况凤阳县隶属市,地处淮河中游南岸,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北濒淮河与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市大通区、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21年底,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全县辖14个镇、1个乡。省历史文化名城。4.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4.4.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1.1 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根据拟建工程工程废气的污染特征,结合厂址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区分布情况,本次空气环境监测仅在评价区域布设一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布点位置在厂区下风向居民点。2监测工程、采样时间及分析方法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工程建成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锅炉烟气,因此选择TSP、SO2作为空气环境监测工程。本次空气环境监测4天。采样及分析方法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大气局部执行。4.4.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3.1 现状监测为了解拟建工程厂址周围声环境现状,在拟建厂址四周共布设了四个噪声监测点,监测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进展,分昼、夜两个时段监测,各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附图二。4.4.3.2 评价标准及方法评价标准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3类标准,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即昼间等效声级为65dBA,夜间为55dBA。采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的等效声级Leq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相比较,确定厂址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好坏。. z.-. z.-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5.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1 地面气象资料分析本次评价选用气象站近五年的地面气象资料进展统计、分析。1风向、风速气象站所在区域年主导风向为SSW风,出现频率7.40%,次多风向为NW风,频率分别为7.11%,年最少风向为W风,出现频率均为3.58%,年静风频率为12.12%,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北方向输送。最多风向随季节变化各不一样,冬、春、夏、秋主导风向分别为NW、SSW、S、N,频率分别为13.39%冬、10.17%春、10.65%夏、8.39%秋。各季次多风向与对应最多风向偏差1-2个风向方位,冬、春、夏、秋次主导风向分别为WNW风频率9.35%、S风频率8.00%、SE风频率9.68%、NNE风频率7.90%。春和夏季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南方向输送,秋和冬季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北方向输送。该地区不同时刻最多风向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02时最多风向为E风,频率为8.06%,08时最多风向为NNE风,频率为8.55%;14时和20时最多风向均为SSE风,频率分别为10.16%和13.06%。夜间至清晨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西和偏南方向输送,白天至黄昏,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北方向输送。年、各季代表月和各代表时刻风向频率、平均风速见表5-1和表5-2,风频玫瑰图见图5-1。表5-1 站风向频率表%时间风向冬1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年02时08时14时20时N3.713.336.618.395.535.488.394.353.71NNE3.066.834.527.95.576.778.554.352.9NE4.355.675.486.135.417.16.293.874.35ENE4.354.835.974.194.847.95.163.233.06E6.947.337.264.196.428.067.583.556.94ESE2.744.675.652.743.944.681.943.235.81SE2.426.339.683.555.493.064.687.746.29SSE2.426.338.714.845.573.063.067.428.71S3.87810.654.686.794.193.067.4212.9SSW3.5510.179.196.777.43.063.2310.1613.06SW4.035.337.96.295.894.683.238.716.77WSW4.844.173.065.484.391.773.068.554.35W2.93.831.615.973.584.843.0651.45WNW9.355.171.455.165.286.455.815.972.74NW13.395.52.267.267.116.776.779.355.48NNW7.263.51.945.974.674.8455.163.55C20.829.018.0610.4912.1217.2921.131.947.93表5-2 气象站各风向平均风速m/s 时间风向冬1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年02时08时14时20时N1.282.941.582.061.911.361.422.982.6NNE2.073.742.252.932.912.0733.643.19NE2.263.071.631.992.231.742.233.32.14ENE1.62.011.21.391.531.121.462.441.95E1.411.791.831.351.631.21.61.882.07ESE2.131.881.581.711.781.211.52.531.93SE1.131.741.881.121.631.441.21.841.79SSE1.482.882.211.482.161.2213.152.03S1.482.572.061.311.991.061.732.492.1SSW1.833.452.391.872.561.471.353.692.24SW1.352.821.672.11.991.21.1931.6WSW2.054.041.962.382.61.251.013.652.23W1.843.960.81.832.271.411.33.72.14WNW3.254.951.262.33.282.552.814.213.98NW3.474.11.952.933.332.552.764.213.45NNW2.83.861.732.282.711.982.173.673.08总平均1.82.781.71.832.021.331.493.172.09从表5-2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年平均风速为2.02m/s。春季平均风速四月份最大为2.78m/s;夏季平均风速七月份最小为1.70m/s;秋、冬季平均风速均分别为1.80m/s和1.83m/s。从各时刻的平均风速可以看出,白天平均风速大,夜间平均风速小,平均风速14时最大为3.17m/s, 夜间02时风速最小为1.33m/s。年各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最大,为3.33m/s,东南东风最小,为1.53m/s。综合以上分析,从全年风速的季度变化看,春季平均风速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冬、夏、秋季平均风速小,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另外,从风速的日变化看,夜间风速小,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不利。午后风速大,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有利。另外,还对风速大小在不同风速段的出现频率进展了统计,结果见表5-3。年平均风速小于0.5m/s,出现频率为12.11%,0.51.5m/s风速出现频率36.29%,静风、小风1.5m/s出现频率之和为48.40%,风速大于1.5m/s频率之和为51.60%。除春季外,其它季节静风、小风频率之和都在51%以上。一天四个代表时刻中,14时静风、小风频率最低,为22.02%,02时最高,为67.13%。该评价区域夜间至清晨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午后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低,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2污染系数污染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P-污染系数;f-*风向的频率;u 0-*时段平均风速m/s;u -*时段*风向平均风速m/s。计算结果列见表5-4污染系数综合考虑了风向和风速的作用,反映了下风向的污染程度。本次统计结果说明气象站风向频率玫瑰图与污染系数玫瑰图大体相似,年污染系数最大的方位是东,污染系数值为9.73,对应的下风方西受污染的机率大。污染系数最小的方位是西。冬春两季最大污染系数均出现在东风向方位,最大值分别为12.36和12.46,对应得下风方西受污染的机率大,大气污染物主要影响偏西方。夏、秋两季污染系数相对较小,最大方位为东南和北,污染系数分别为9.92和8.65,对应的下风方西北和南受污染的机率大。表5-4 气象站污染系数时间风向冬1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年02时08时14时20时N7.283.458.068.657.157.1912.524.533.37NNE3.715.563.875.724.735.836.043.712.15NE4.835.626.486.545.997.285.983.644.8ENE6.837.319.586.47.8112.587.494.13.7E12.3612.467.646.599.7311.9810.045.857.91ESE3.237.566.893.45.476.92.743.967.11SE5.3811.079.926.738.323.798.2613.048.29SSE4.116.697.596.946.374.476.487.310.13S6.579.479.967.588.437.053.759.2414.5SSW4.878.977.417.697.143.715.078.5413.76SW7.55.759.116.367.316.965.7599.99WSW5.933.143.014.894.172.536.427.264.6W3.962.943.886.933.896.124.994.191.6WNW7.233.182.224.763.984.514.384.41.62NW9.694.082.235.265.274.745.26.893.75NNW6.512.762.165.564.264.364.884.362.72平均6.256.256.256.256.256.256.256.256.253大气稳定度采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推荐的Pasquill分类法对大气稳定度进展分类。A、A-B类型天气出现频率很低,因此将其合并到B类进展统计。年、各季代表月及代表时刻稳定度分类统计结果列表于6-5。全年不稳定类占23.18%,中性类占34.51%,稳定类占42.32%,地区全年稳定类型天气比不稳定类型天气出现的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表5-5 气象站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统计稳定度时间BB-CCC-DDEF冬1月6.1307.9030.8130.9724.19春4月11.1758.33237.6721.8314夏7月21.774.844.350.4837.4217.4213.71秋10月12.91.618.710.8129.0319.5227.42年13.012.857.320.8133.722.4419.8802时12.7403.23036.7728.0619.1908时27.581.133.870.9729.1917.120.1614时13.876.139.843.234016.1310.8120时25.975.976.770.8124.3517.119.03从季节变化来看,冬1月、秋10月季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55.16%和46.94%。不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低,分别为14.03%和23.22%,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春4月、夏7月季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5.83%和31.13%,不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比冬、秋季高,频率分别为24.50和30.96%,较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5.1.2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条件分析1大气边界层的风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稀释主要在大气边界层进展,大气边界层的风是决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因子。风向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方向,风速主要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输送、稀释速度。风速愈大稀释愈快,而在风速小的情况下,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稀释,易形成大气污染物的高浓度。因此,边界层各高度处的风向、风速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至关重要。利用本次基线测风结果,对大气边界层不同高度的风向频率进展了统计,结果见表5-7。表5-7 各高度各风向出现频率%风向高 度 层地面100m200m400m600m1000mN19.21.4NNE5.56.94.22.81.5NE8.24.24.25.63.3ENE9.76.98.58.81.7E9.44.29.75.610.35ESE5.65.65.62.910SE12.34.22.81.42.91.7SSE1.42.84.277.45S2.74.26.95.65.910SSW1.412.513.912.713.211.7SW5.513.91814.116.116.7WSW1.46.96.914.113.213.3W2.74.22.84.28.910WNW1.48.38.35.64.43.3NW19.28.35.65.61.56.7NNW6.92.71.63.11.6C2.6表5-8 平均风速时空变化表(m/s)高度时 间平均7:009:0013:0016:0019:00-地面2.23.13.32.91.82.71005.15.54.654.34.93006.46.25.665.86.06007.56.65.86.78.37.09007.47.46.98.5108.0风向随高度的变化从表5-7可以看到,观测期间地面主导风向为N和NW风,频率为19.2%,大气污染物主要向S和SE方向输送。100m-1000m主导风向均为SW,主导风向频率围在13.9-18.0%之间,大气污染物主要向NE方向输送。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表5-7统计了观测期间各高度不同时刻下的平均风速和各高度平均风速。从表6-8中可以看出,大气边界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平均风速随高度升高呈逐渐加大的趋势。从地面到300m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加最为迅速, 600m至900m平均风速随高度的增加变化较为平缓。近地面风随高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地面摩擦力和温度层结的作用,越贴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就越大,反之越小。因此,贴近地面风速较小,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越来越大。另外,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还受温度层结的影响,逆温层风速较小。风速高度幂指数描写风速廓线的幂指数公式一般比对数公式适应的围更为广泛,适应的高度也较高,本次观测试验选用幂指数公式进展计算。幂指数公式:u2=u1(z2/z1)p式中:u 1为z 1高度处的风速;u 2为z 2高度处的风速;p为风速高度指数,依赖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根据观测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