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353484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掌 握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历史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搜集整理资 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比较分析理性说明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探索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局限性的探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问题。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情感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思想意识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设计理念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体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补充适当材料,降低教学内容难度,让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让学生在思维水平能接受所学习在历史概念,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有效发挥教师在主导作用,充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言,大胆想象,锻炼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总结篇,中国人民从洋务运动陆续开始从物质、制度、思想文化层面向西方学习,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探索先后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为什么有了先进的装备还会惨败,为什么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迟迟建立不起来,于是他们对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侧重点调整到了思想文化领域,于是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新青年的创办。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前期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新世纪的曙光。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后期内容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抽象思维能力依然有限,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方法不断的启发、点拨、纠正。教法与学法1.联系讲解法。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高阶段。因此,必须联系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2.讲述法。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此法。3.举例分析法。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必须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4.整合教材。指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5.切入评价法。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作出评价。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出任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那么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中国在民主与专制的抉择中将走向何方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这节课的新课内容?讲授新课板书第9课 新文化运动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一下,袁世凯上台以后为实现其专制独裁甚至复辟帝制,从事了哪些活动?学生看书回答教师总结: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大搞祭孔、祭天活动;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教师引导那么袁世凯的行为人民愿意看到吗?请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谈一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不愿意,因为辛亥革命使民主与共和的深入人心,人们此时向往的是民主,板书也渴望得到民主。这样在新旧思潮激烈冲突的背景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面对袁世凯的复古逆流采取了直接的行动来追求自己的民主。在追求民主的先进知识分子中,板书陈独秀是杰出的一位,那么请大家结合教材概述一下,陈独秀是如何追求民主的。学生回答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板书展示图片教师引导青年杂志从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那么陈独秀为什么要把这本杂志命名为新青年呢?这是因为他把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身上,那陈独秀会用什么武器来培养和启迪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呢?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 【课件展示内容】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教师引导结合教材,想一想这里说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英语课代表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德先生是英文“Democracy”意思是民主,赛先生是英文“Science”意思是科学;具体就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板书这样陈独秀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挥舞起了民主与共和这两面旗帜,同时挥动这两面旗帜的还有胡适、鲁迅、李大钊;板书他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教师过渡我们再来看一个新文化运动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课件展示内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父亲生了重病,家里人给他父亲请了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给他父亲算了一卦,算你们家要冲喜;于是他的家人安排他和一个从未某面的女子成亲。他不敢忤逆家人的意思,于是回家和那个女子成亲了。回到学校之后他渐渐接受了新思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荒唐,于是他写信回家要求和他妻子离婚,但他妻子想不通,认为自己生是这家人,死是这家鬼。收到来信后,她上吊自杀了。教师引导针对故事中的现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了什么口号,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这是封建社会中某一个家庭的故事,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学生回答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家长专制、迷信思想、女子三从四德这样的旧道德。教师引导针对故事中的悲剧,新文化的倡导者们又提出了什么主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体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板书新道德指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新思想道德;旧道德指的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大力提倡新道德,猛烈抨击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这里解释一下,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充满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上面材料故事的悲剧也就是“夫为妻纲”的带来的,所以三纲应予以批判;而五常“仁、义、礼、智、信”,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想一想,客观的说,五常是不是应该区别对待呢?教师过渡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又提出了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改革文学内容。首举文学革命大旗的是胡适先生,1917年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板书教师引导大家已经接触文言文了,那位同学能谈谈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感受?语文课代表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难懂教师引导语文课代表说难懂,大家认同吗?我再补充一点,还很难背吧。一般文言文结尾都会留下四个字给你们.背诵全文。大家可能觉得文言文学习很辛苦,那我可要告诉你们,其实你们已经很幸运了。1922年以前的所有教材都是文言文;勾三、股四、玄五。数学课代表这是什么定理。学生回答勾股定理教师总结很好,大家看到了吧,数学都是文言文啊。那么胡适先生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你们支持还是不支持呢?学生回答支持教师过渡可使用文言文是传统知识分子文化的象征啊!胡适先生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让很多人不能接受,甚至是一些青年学生。我们来看一段材料。【课件展示内容】有一次,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候,说白话文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候;有个学生举手就站起来了,对胡适先生说,胡适先生你说白话文比文言文简单,我认为不对,比如说你妈死了,白话文拍电报该这么拍吧,“尊敬的胡适先生你好,你母亲不辛病逝,收到来信后请速回家”文言文就简单了“母亡速归”瞧文言文比白话文简单吧。胡适听了也不生气,他说这么着吧,我出了一道题,你们呢用文言文,我用白话文,我们看谁简单。题目是这样的:“有人请我去做行政院做官,可我不愿去,你们帮我写封信回绝他。四十多个位学生在下面写,最简单的十二个字:“才学疏浅,难堪大用,不堪从命。”胡适先生五个字: 我不干,谢谢。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故事你们觉得白话文简单还是文言文简单呢?在文学革命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鲁迅,他为我们留下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教师过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板书,也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请大家阅读教材,找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李大钊热情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欢呼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他还办了每周评论这份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从此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作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教师引导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教师过渡【课件展示内容】材料一:钱玄同认为要想破除封建思想的束缚,“唯有将中国书籍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止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教师引导你认为这种看法准确吗?由此你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教师过渡【课件展示内容】材料二:日本明治天皇在明治维新时期曾说过,我们今天穿上了西装、吃上西餐,坐上了火车、轮船,跳起了西式的交际舞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谁,来自那里,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什么,如果我们丢弃了这些,那我们日本人还用什么来向世界证明自己是日本人呢?教师引导两段材料对比,同学们你们更认同谁的观点?我们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广大。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本课的新课内容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这个表格把这节课的内容用来总结一下。【课件展示内容】(师生共同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依据本课板书体系内容归纳本课内容并制作表格,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阶级,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及意义制作表格,并依据表格内容总结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板书设计第9课 新文化运动一、 向往民主二、 追求民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旗帜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新世纪的曙光”教学反思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