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20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5036775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2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2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2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120( 总分: 72.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 B 论述题本大题。 /B( 总题数: 18,分数: 36.00)1. 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 (分数: 2.00 )A. 赞科夫B. 皮亚杰 VC. 布鲁纳D. 根舍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 在西方,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在 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某 些特点和规律。2.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分数: 2.00 )A. 遗传B. 环境 VC. 教育D. 社会活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 了这个道理。居住环境及人群、邻里的交往与影响,都会影响人的发展。3. 美育即【 】 (分数: 2.00 )A. 审美教育 VB. 艺术教育C. 社会美教育D. 自然美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美育的概念。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 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又叫作审美教育。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 给【 】(分数: 2.00 )A. 国家B. 地方 VC. 学校D. 家长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985 年,我国正式颁市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5. 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 】 (分数: 2.00 )A. 认识和情感特征B. 认识和个性特征C. 个性和性格特征D. 生理和心理特征 V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不同 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6. 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分数: 2.00 )A. 课程标准 VB. 课程纲要C. 课程要素D. 课程规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标准的概念。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 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7.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分数: 2.00 )A. 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VB. 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 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 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包括: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 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8. 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 2.00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 育要求 ( 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 ) 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 中的反映。9.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分数: 2.00 )A. 观察法 VB. 问卷法C. 谈话法D. 调查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可以经常深入 到学生学习、劳动、课余生活和课外活动中去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最真实可靠的材料。10. 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 】 (分数: 2.00 )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终结性评价 VD. 多元性评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在 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 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划分等级。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就是终结性 评价。11.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分数: 2.00 )A.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VB. 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 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 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三结合的教育。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其中学校教 育起着主导作用。12.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分数: 2.00 )A. 衣着整洁B. 言行一致 VC. 举止端庄D. 谈吐文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 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13. 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错误。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解析:14. 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 正确答案:正确。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 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 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 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解析:15.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分数: 2.00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 教育内容; (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5)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解析:16. 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 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3)掌握师生沟通的艺术。 ) 解析:17.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任务。(分数: 2.00 )正确答案: ( 正确答案: (1)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 (3) 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解析:18.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上自然课时,张老师带来一只乌龟, 他要求同学们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 判断乌龟是否是脊椎动物。 王红同学说:“乌龟和螃蟹一样,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 李明不同意。 他走上讲台,把乌龟放到地上,用脚踩了踩,没踩碎。他便对大家说:“乌龟属脊椎动物,因为踩不破龟 壳,说明它体内有坚硬的脊椎骨。” 赵强说:“我爸爸剖乌龟时,我只看到它的背面和腹部两块硬壳,不 见脊椎骨。” 李明说:“它的脊椎骨可能与甲骨连合在一起,不然的话,为什么它那么硬而螃蟹壳一踩就 破?” 张忠说:“乌龟是用肺呼吸的,不可能是无脊椎动物。” 在争论过程中,张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脊 椎动物的特征,把讨论引向深入,最后得出结论,马龟属于脊椎动物。问题:这一教学片断主要运用了哪 一种教学方法?请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及运用要求。(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 正确答案:含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 育学生集体,依靠和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 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又称 为“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 建立健全学生集体; (2)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 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解析:二、 B 论述题本大题。 /B( 总题数: 18,分数: 36.00)19. 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 】 (分数: 2.00 )A. 反馈B. 反映C. 反射 VD. 感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 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 分泌等。20. 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分数: 2.00 )A. 表象B. 联想C. 感觉 VD. 知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 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21. 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分数: 2.00 )A. 注意的转移B. 注意的广度C. 注意的分配 VD. 注意的分散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分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 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 征。22. 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2.00 )A. 斯皮尔曼B. 艾宾浩斯 VC. 斯腾伯格D. 麦克里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的规律。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 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23. 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分数: 2.00 )A. 分析、比较B. 分析、综合 VC. 综合、抽象D. 分析、抽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 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24.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哪一种情绪状态【 】 (分数: 2.00 )A. 激情B. 心境 VC. 应激D. 热情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分类。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人 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25.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分数: 2.00 )A. 生理与社会需要B. 物质与精神需要 VC. 爱与隶属需要D. 成就与交往需要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需要的类型。 根据需要的起源, 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6. 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分数: 2.00 )A. 合乎法则的 VB. 不随意运动的C. 遗传获得的D. 知识经验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技能的特征。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 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27. 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分数: 2.00 )A. 思维能力B. 观察、记忆力C. 特殊能力D. 一般能力 V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 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28. 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 】 (分数: 2.00 )A. 性格B. 气质 VC. 能力D. 意志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 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29. 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 】(分数: 2.00 )A. 认知、情感、行动 VB. 认知、情感、知识C. 情感、知识、认知D. 情感、行动、知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概念。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 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30. 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2.00 )A. 荣格B. 罗杰斯 VC. 卡特尔D. 阿德勒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本主义疗法。交朋友小组是罗杰斯开创的一种集体心理治疗,由背景或问题相似 的人组成小组,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参加者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可以用于 希望提高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正常人。31. 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因此,为提高记忆效率, 应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及时复习就是要在新学过的材料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 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去长久保存。 )解析:32. 人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斗争是双趋冲突。(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 正确答案:错误。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一回避型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 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 )解析:33.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 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 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 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 )解析:34.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惩罚; (4) 合理设置课堂结构,适当组织学习竞争; (5) 正确指导学习成绩 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解析:35.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 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 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 情绪积极稳定; (6) 人格结构完整。 )解析:36. 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分数: 2.00 )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采取决定阶段。动机的斗争。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及多重趋避冲突。确定行动的目标。确定目标在意志行动中非常重要。是否能通过动机斗争而正确地树立行动的目标,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动机间的矛盾较大,斗争越激 烈,确定目标时所需要的意志上的努力也越大。 意志的力量表现为正确地处理动机斗争, 选择正确的动机, 确定正确的目标。(2)执行决定阶段。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是在目标确定之后 由实现目标的愿望所推动的。它是一个人根据欲达目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规律,适当地设计自己行动的过 程。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因为即使有美好 的行动目标,高尚的动机,拟定的计划也很完善,如果不去付诸实际行动,所有的一切仍是空中楼阁,仍 然只是头脑中的主观愿望而已。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