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范文】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81438922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咖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咖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咖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咖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咖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目录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3一、 公司简介3二、 核心人员介绍3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5一、 项目概况5二、 结论分析5第三章 利润分配8一、 股利支付形式8二、 股利的发放程序11三、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12四、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15五、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17六、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20第四章 项目背景分析24一、 产业环境分析24二、 必要性分析25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7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27二、 建设投资估算27三、 建设期利息29四、 流动资金30五、 项目总投资3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33第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35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35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3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3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42五、 偿债能力分析42六、 经济评价结论44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简介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 核心人员介绍1、谢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余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3、任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许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任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79.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4080.5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283.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4%;建设期利息749.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流动资金8047.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6%。(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4080.5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8786.73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5293.84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98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80857.39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2966.5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8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6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7451.86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2667.00约79.00亩1.1总建筑面积100427.38容积率1.911.2基底面积31073.53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432.002总投资万元44080.572.1建设投资万元35283.432.1.1工程费用万元30061.7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211.022.1.3预备费万元1010.622.2建设期利息万元749.402.3流动资金万元8047.743资金筹措万元44080.573.1自筹资金万元28786.733.2银行贷款万元15293.844营业收入万元98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80857.396利润总额万元17288.697净利润万元12966.528所得税万元4322.179增值税万元3782.7310税金及附加万元453.9211纳税总额万元8558.8212工业增加值万元29380.6513盈亏平衡点万元37451.86产值14回收期年5.86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8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7689.20所得税后第三章 利润分配一、 股利支付形式企业在决定发放股利后,便要做出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的决策。企业分配股利的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等。(一)现金股利形式现金股利形式是指企业以现金支付给股东股利的形式。由于投资者一般都希望能得到现金股利,而且企业发放股利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因此现金股利是企业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股利发放方式。但这种形式加大了企业资金流出量,增加企业的支付压力,在特殊情况下,有悖于留存现金用于企业投资与发展的初衷。因此,采用现金股利形式时,企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二是企业要有足够的现金。(二)股票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形式是指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一般都按现在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来分派,对于不满一股的股利,则仍采用现金来分派。具体到增发股票,可以是在公司注册资本尚未足额时,以其未认购的股票作为股利支付;也可以是发行新股支付股利。在操作上,有的企业增资发行新股时,预先扣除当年应分配股利,减价配售给股东;也有企业发行新股时进行无偿增资配股,即股东不缴纳任何现金和实物,即可取得公司发行的股票。企业发放的股票股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股利,这既不引起企业资产的流出和负债的增加,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仅仅是直接将企业的盈利转化为普通股股票股利,即盈利的资本化,是一种增资行为,因而它影响的只是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由于普通股股数增加而引起的每股盈余和每股市价的下降,但由于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格总额仍保持不变。严格地说,股票股利不能直接称为分红,因为它既没有改变企业所有者权益数量,股东也未收到现金,所以是不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可见,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会发生资金在各股东权益项目之间的再分配。发放股票股利后,如果盈利总额不变,会由于普通股股数增加而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下降;但又由于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仍保持不变。尽管股票股利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也不增加公司的价值,但对股东和公司都有特殊的意义。如对股东的意义在于:在发放股票股利后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东会因所持股数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现金;事实上,有时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后其股价并不成比例下降,一般在发放少量股票股利(一般为2%3%)后,大体不会引起股价的立即变化,这可使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发放股票股利通常由成长中的公司所为,因此投资者往往认为发放股票股利预示着公司将会有较大发展,利润将大幅度增长,足以抵消增发股票带来的消极影响,这种心理会稳定股价甚至使股价略有上升。在股东需要现金时,可以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出售,有些国家税法规定出售股票所需缴纳的证券交易税比收到现金股利所需缴纳的所得税率低,这使得股东可以从中获得税收方面的好处。股票股利对公司的意义在于: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余而无须分配现金,这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发放股票股利往往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也会被认为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征兆,从而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加剧股价的下跌;发放股票股利的费用比发放现金股利的费用大,会增加公司负担。股票股利相比于现金股利,其作用在于:在企业现金短缺又难以从外部筹措现金时,股票股利可以达到既节约现金支出,又使股东分享利润;从而对企业感到满意的目的;股票股利有助于企业把股票市价控制在希望的范围内,避免股价过高而使一些投资者失去购买股票的能力,促进其股票在市场上的交易更为活跃;股票股利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比率,又可保留现金,可对投资者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即传播给投资者企业利润将增加的信号;对股东来说,虽然企业盈余不增加,股票股利不增加其实际财富;但如果在发放股票股利之后,维持现金股利的发放,则股东可以多得现金收入,或者股权增加,但股价并不成比例下降,股东财富会有所增长。二、 股利的发放程序股份公司分配股利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一般是先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才能进行分配。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分配预案后,要向股东宣布发放股利的方案,并确定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这几个日期对分配股利是非常重要的。(1)股利宣告日,是董事会宣布发放股利的日期。股份公司董事会一般根据股东大会关于发放股利的决议,确定股利发放的具体政策及有关事宜。在股利宣告日,公司将决定支付的股利总额作为负债确认,同时通知股东办理必要手续,届时领取股利。(2)股权登记日,是指股份公司规定的能获得此次股利分派的最后日期界限,这是决定股东能否取得此项股利的期限。凡在这一天前列于企业股东名册上的股东,都将有权获得此次分派股利。证券交易所的中央清算系统为股权登记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一般在营业结束的当天即可打印出股东名册。(3)除息日,是指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相互分离的日期。在除息日前,股利权从属于股票,持有股票者即享有股利的权利。从除息日开始,股利权与股票相分离,新购入股票的人不能分享股利。通常在除息日之前进行交易的股票,其价格高于在除息目老后进行交易的股票价格,其原因在于前种股票的价格包含了应得的股利收入在内。所以除息旧对股票价格有明显影响。在不考虑股市波动的情况下,在除息日时,股票每股股价的跌幅般相当于每股股利。(4)股利发放日,是将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也称为付息日,公司应从衬息日开始,以各种手段(如邮寄支票、汇款等)将股利付给股东,同时冲销其负债记录。三、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四、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集权和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从聚合资源优势,贯彻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角度来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显然是最具保障力的。但是,企业意欲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除了企业管理高层必须具备高度的素质能力外,在企业内部还必须有一个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并通过信息传递过程的严格控制以保障信息的质量。如果这些要求能够达到的话,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势便有了充分发挥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信息传递及过程控制有关的成本问题也会随之产生。此外,随着集权程度的提高,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复合优势可能会不断强化,但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应变能力却可能在不断削弱。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把决策管理权在不同程度上下放到比较接近信息源的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这样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从而使信息传递与过程控制等的相关成本得以节约,并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决策价值与利用效率。但随着权力的分散,就会产生企业管理目标换位问题,这是采用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通常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成本或代价。集权型或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本质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决策,是企业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考虑顺势而定的权变性策略。依托环境预期与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企业总部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取向等因素,对不同财务管理体制及其权力的层次结构做出相应的选择与安排。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作为实体的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上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如果说客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企业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特征则是企业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指派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响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也只有这样,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事实上,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除了受制于以上两点外,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术”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此外,集权和分权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由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因素所决定的企业及各所属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财权的集中和分散也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五、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六、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集权和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从聚合资源优势,贯彻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角度来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显然是最具保障力的。但是,企业意欲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除了企业管理高层必须具备高度的素质能力外,在企业内部还必须有一个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并通过信息传递过程的严格控制以保障信息的质量。如果这些要求能够达到的话,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势便有了充分发挥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信息传递及过程控制有关的成本问题也会随之产生。此外,随着集权程度的提高,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复合优势可能会不断强化,但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应变能力却可能在不断削弱。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把决策管理权在不同程度上下放到比较接近信息源的各所属单位或组织机构,这样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从而使信息传递与过程控制等的相关成本得以节约,并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决策价值与利用效率。但随着权力的分散,就会产生企业管理目标换位问题,这是采用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通常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成本或代价。集权型或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本质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决策,是企业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考虑顺势而定的权变性策略。依托环境预期与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企业总部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取向等因素,对不同财务管理体制及其权力的层次结构做出相应的选择与安排。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作为实体的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上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如果说客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企业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特征则是企业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指派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响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也只有这样,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事实上,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除了受制于以上两点外,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术”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此外,集权和分权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由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因素所决定的企业及各所属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财权的集中和分散也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第四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节能门窗是一种性能系统完美有机组合的门窗,其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保温节能、隔音降噪、防热、防盗、遮阳、耐候性、安全性、操作便捷性等一系列功能和性能缺一不可,对门窗配件的质量、性能要求很高,是高端建筑艺术和品味的体现。节能门窗属于高科技节能产品,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有益于居民身体健康和居住舒适度。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损耗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节能门窗行业应运而生,在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兴起。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95%以上的建筑耗材都属于高耗能性质的,能源消耗量极大,能源利用率也相对较低,其中门窗的能耗量占据建筑能耗的48%左右,门窗的节能降耗能有效促进整体建筑行业节能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节能政策,规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国内节能门窗行业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众多建筑型材行业的厂家陆续加入节能门窗行业中,节能门窗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行业规模扩大趋势更加明显。从节能门窗产品的技术来看,节能门窗对门窗及建筑幕墙的周边性能要求高,要求合理运用太阳能、地下热能、风能等能源,同时要考虑门窗的气密、水密、隔热、保温、隔声等物理性能以及型材的设计和选择等,总体而言,节能门窗对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资金投入量也较大,很多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足,再加上资金缺乏,在行业中很容易被淘汰,因此节能门窗行业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高,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竞争优势较强。从节能门窗产品的市场需求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群体的节能减排意识在不断增强,节能门窗拥有良好的特性,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节能门窗将会更加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创新型的节能门窗大多拥有独特的优势,性能上有所改进,使得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符合消费者预期,发展潜力大。二、 必要性分析(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二、 建设投资估算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5283.4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一)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30061.79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12912.50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6153.62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995.67万元。(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211.02万元。(三)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1010.62万元。表格题目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12912.5016153.62995.6730061.791.1建筑工程费12912.5012912.501.2设备购置费16153.6216153.621.3安装工程费995.67995.672其他费用4211.024211.022.1土地出让金1904.851904.853预备费1010.621010.623.1基本预备费549.20549.203.2涨价预备费461.42461.424投资合计35283.43三、 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15293.84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749.40万元。表格题目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749.40187.35562.051.1.1期初借款余额7646.921.1.2当期借款15293.847646.927646.921.1.3当期应计利息749.40187.35562.051.1.4期末借款余额7646.9215293.84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749.40187.35562.05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749.40187.35562.05四、 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8047.74万元。表格题目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流动资产0.0056978.7460777.3275971.651.1应收账款0.0025640.4327349.7934187.241.2存货0.0019942.5621272.0626590.081.2.1原辅材料0.005982.776381.627977.021.2.2燃料动力0.00299.14319.08398.851.2.3在产品0.009173.589785.1512231.441.2.4产成品0.004487.084786.225982.771.3现金0.004558.304862.186077.731.4预付账款0.006837.457293.289116.602流动负债0.0050942.9354339.1367923.912.1应付账款0.0018339.4619562.0924452.612.2预收账款0.0032603.4834777.0443471.303流动资金0.006035.816438.198047.744流动资金增加0.006035.81402.391609.555铺底流动资金0.0017093.6218233.1922791.49五、 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4080.5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283.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4%;建设期利息749.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流动资金8047.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6%。表格题目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44080.57100.00%1.1建设投资35283.4380.04%1.1.1工程费用30061.7968.20%1.1.1.1建筑工程费12912.5029.29%1.1.1.2设备购置费16153.6236.65%1.1.1.3安装工程费995.672.26%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211.029.55%1.1.2.1土地出让金1904.854.32%1.1.2.2其他前期费用2306.175.23%1.2.3预备费1010.622.29%1.2.3.1基本预备费549.201.25%1.2.3.2涨价预备费461.421.05%1.2建设期利息749.401.70%1.3流动资金8047.7418.2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44080.5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5293.84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表格题目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44080.57100.00%1.1建设投资35283.4380.04%1.2建设期利息749.401.70%1.3流动资金8047.7418.26%2资金筹措44080.57100.00%2.1项目资本金28786.7365.30%2.1.1用于建设投资19989.5945.35%2.1.2用于建设期利息749.401.70%2.1.3用于流动资金8047.7418.26%2.2债务资金15293.8434.70%2.2.1用于建设投资15293.8434.70%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第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一)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986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73950.0078880.0098600.002增值税0.003205.463419.163782.732.1销项税0.009613.5010254.4012818.002.2进项税0.006408.046835.249035.273税金及附加0.00384.65410.29453.923.1城建税0.00224.38239.34264.793.2教育费附加0.0096.16102.57113.483.3地方教育附加0.0064.1168.3875.65(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782.73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80857.39万元,其中:可变成本69990.44万元,固定成本10866.95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78177.28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49292.6352578.8065723.502工资及福利费0.004266.944266.944266.943修理费0.00908.26908.26908.264其他费用0.007278.587278.587278.584.1其他制造费用0.00693.00693.00693.004.2其他管理费用0.00529.71529.71529.714.3其他营业费用0.006055.876055.876055.875经营成本0.0061746.4165032.5878177.286折旧费0.001892.611892.611892.617摊销费0.0038.1038.1038.108利息支出0.00749.40749.40749.409总成本费用0.0064426.5267712.6980857.399.1其中:固定成本0.0010866.9510866.9510866.959.2可变成本0.0053559.5756845.7469990.44(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453.92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7288.69(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7288.6925.00%=4322.17(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7288.69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4322.17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7288.69-4322.17=12966.52(万元)。表格题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73950.0078880.0098600.002税金及附加0.00384.65410.29453.923总成本费用0.0064426.5267712.6980857.394利润总额0.009138.8310757.0217288.695应纳所得税额0.009138.8310757.0217288.696所得税0.002284.712689.264322.177净利润0.006854.128067.7612966.52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6168.7112812.82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6854.1214236.4725779.34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685.411423.652577.9311可供分配的利润0.006168.7112812.8223201.4112未分配利润0.006168.7112812.8223201.4113息税前利润0.0012172.9414195.6822360.26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一)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83%。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1.83%,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二)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17689.20(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17689.20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三)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5.86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5.86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表格题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0.0073950.0078880.0098600.001.1营业收入0.000.0073950.0078880.0098600.002现金流出17641.7217641.7268166.8765845.2586276.562.1建设投资17641.7217641.722.2流动资金0.006035.81402.387645.362.3经营成本0.0061746.4165032.5878177.282.4税金及附加0.00384.65410.29453.92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7641.72-17641.725783.1313034.7512323.44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7641.72-35283.44-29500.31-16465.56-4142.125调整所得税0.003043.243548.925590.06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7641.72-17641.723498.4210345.498001.27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7641.72-35283.44-31785.02-21439.53-13438.26计算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9.53%;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1.83%;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12%):34073.20万元;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12%):17689.20万元;5、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5.21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86年。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全部现金流量来看,计算期内各年累计盈余资金都大于零,运营期不需要增加维持运营所需投资,说明本期项目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活动,而且,累计盈余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