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听教授评课》有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34493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听教授评课》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品《听教授评课》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品《听教授评课》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教材 驾驭教材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品听教授评课有感我们常说,教育专家,就是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研究,有一定的造诣的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专家越专其对教学研究就越深,其观点理论就越独特。最近,我在教学之余,抽出了一定时间拜读了先生的听教授评课一书,感受良多。王教授的全书共有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等五部分。王教授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认为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场变革,有助于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有助于语文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其自序中的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人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我们作为基层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关注语文教学内容,关注语文的本质,但更要面对、要正视当前的教学内容,而不能一味的指责于它,要善于改变自我,努力去适应现行的教材,走进教材,注重自我教学方法的提升,最大限度的服务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大的本领。当前,尽管新课改不断深入,但是语文课堂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学生缺乏自主、缺乏合作、缺乏创新的现象也常有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教材,驾驭教材,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应该是没有围场的广袤的生态之地、应该是一道真实朴素的富有营养的家常菜,应该是师生和谐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一、关注教材,开放教学时空,建设开放型课堂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我们不可否认其所有教学内容是完美无暇的。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习惯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三大文体模式,如果不关注教材,忽视了文本的个体性差异,这样的教学,有时候是本末倒置,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我们要在课堂上突破封闭性,努力建设思维开放、时间空间开放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处境、学习的需要与感受,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走进教材,让学生自信、自主、自觉地学习与探索。老师要扮演一位底蕴深厚、喑熟音律的“指挥家”,引导好自己的“乐队”(学生)启承、抒情、激荡。整个过程不一定要有现代化辅助手段,可以完全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要充分体现“探究本位”“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正如王教授评价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教学时说,这就是语文课堂的生态!因为郑老师能让学生从近乎麻木,到对事情的感觉,到对课文的感觉,到对课文语句的感觉;从读有感觉的语句,到说出自己的感觉,到聆听同学的感觉,到同学们相互交流感觉。在短短的一节课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调教成这样,值得我们去研究。其实,原生态的课堂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和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文本的语境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教师、学生、文本进行深刻的对话。正是如此,学生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独特感受,实现了主动的学习活动,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二、正视教材,实施简捷教学,建设简单型课堂语文教学应该有一种“绚烂之极归与朴素”的理性追求。教材一经审定后,我们一线教师只有正视教材,才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我认为,在课堂上,要摒弃一切枝蔓性的教学环节,主动远离任何“形式大于内容”,形式损害内容的教学行为,不要过分参照教学参考书,毕竟它也只能给我们参考用的,而不是标准的、单一的教学规范。我们要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美丽。在教学“凿壁偷光”一词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向我发难:为什么用“偷”不用“借”?另一位学生起来为我解难:“借”是要还的,所以不能用“借”,不过“偷”也不太文明,不如用“引”或“透”。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简简单单的回答,使学生们萌生了向约定俗称的成语挑战的勇气。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障碍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那么深奥。其实,简单也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堂“简简单单”的课,起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我想,我们大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期待着这“简单之美”吧。三、走进教材,开启学生灵性,建设智慧型课堂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让每一个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敢想敢为,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首先,也要和学生一起走进教材,熟悉教材。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生听师描述火烧赤壁的经过之后。问学生这一战打得漂亮吗,并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把文中有些地方改动一下,这个历史结局有没有可能改写?请学生把找到可以改动的地方写到黑板上。使学生在自己研读、改写、归纳、思辩与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原来火烧赤壁之所以成功,既要识人,又要识天,方方面面都必须考虑得及为周到。以往许多教师执教赤壁之战,往往纠缠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目标指向的是火烧赤壁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即让学生知道这样一个结论,获得一种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视阅读教学为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通过让学生走进教材、改写教材,让阅读过程成为充满智慧、挑战的探索和创造过程,成为学生充满热情与作品及作者的对话过程。这种创造性的阅读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慧的生成。当学生将自己零星找到的,需要改写处非常自信、自豪地写上黑板,相互交流,相互启迪时,教师大大赞赏学生是发现者,更是创造者,将学生思维的零星、无序,朝清晰、有序提神。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引领,促进和谐发展。四、融合教材,捕捉生成资源,建设精彩型课堂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要突破预期目标和即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的创造天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充分表现而达极致。要做好这一点,就是要使教材与学生能很好的融合,成为有机的一体。在听古诗寻隐者不遇一课时,一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老师摸了摸那孩子的脑袋,赞许地说:“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诗,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学生兴味盎然,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那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僚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还有的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了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老人。”讨论至此,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笔把想象中的“隐者”画下来,学生意趣横生,课堂高潮迭起。在上面片段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融合教材,即时捕捉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巧施点拨,“从诗中的一些词语中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让形象的画为学生深入凝练、简约的古诗搭起一座美丽的引桥,所以学生兴奋、积极、踊跃。诗的意境仿佛就在桥的那头,是那么明显,那么诱人,又那么意境深远。只是具体的画也仅仅是手段而已,却把学生领到诗人画前,使学生与诗人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随着“画意”的铺展,学生对“诗情”的真实体验也就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这堂课中,教师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生共同融合教材,所以学生情绪高涨,精彩“生成”不断,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五、驾驭教材,注重师生互动,建设民主型课堂新课程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必须驾驭好教材,才能达到驾驭整个课堂,使自己与学生一起发展,共同成长。猜一猜,是一首关于自然现象的谜语,谜底是风。一位老师进行了以下训练说话的扩展活动:师:同学们,你们坐在教室里能感受到风吗?生:老师,风在电灯开关拉线上,你看开关拉线在左右摆动。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你们想想,拉线左右来回摆动,好象风在干什么呢?生:好象风在荡秋千。师:是啊,风就象一个调皮的娃娃,拽着开关拉线荡秋千,多自在呀!我们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叫“风娃娃”,好吗?生:好(一阵风吹进教师,学生书桌上的书被吹得哗啦啦的响)师:风娃娃又跑进我们教室了,我们看看她在干什么呢?生:老师风娃娃在掀我的书呢!师:风娃娃为什么要掀书哇?生:风娃娃也想读a、o、e,她也想学普通话。师:风娃娃多可爱呀!她跑进我们教室,想和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看,风娃娃又跑到外面去了,说说,风娃娃在做什么?生:风娃娃在吹老师的毛巾,她想快点把毛巾吹干。生:风娃娃在扫地,一会儿就扫了一堆叶子,比我们扫得还快呢。生:坐在这样的课堂中,仿佛看见教师和孩子们正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这样的课堂就象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你们坐在教室里能感受到风吗?”、“说说风娃娃在做什么”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地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风”虽然还是“风”但“山已不是原来的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的那个水了”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的收获。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只因为老师驾驭好了教材,使老师和学生共同从生活积累中体察到“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雨果语)这节“原生态”的课堂,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紧紧围绕“学生”二字真实地教学,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既而打开了孩子心中的大自然的课本,使学生的身心都随“风”而动了。语文应该是“最具魅力”的一门学科。面对现行的教材和层出不穷的先进教育理念,直接站在学生面前的我们,要关注教材、正视教材,更要走进教材、融合教材,达到驾驭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既不能盲目跟风,亦不可固步自封,必须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和检验,注重学生自主,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朝着简单、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从而建设起和谐的语文课堂。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