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04189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平面构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平面构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课程教案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一、 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学习、启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起步,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而且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构成形态的观察力、直觉判断力和创意力,开拓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能力,并基本掌握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创造图形。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构成设计概念及理论有较深的理解,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及构成设计所需的形态语言,提高学生较强的设计意识、构思能力、激发想象力、掌握设计要领。在形与形构成方式的研究中,加强学生在平面设计中对形体的合理组合以及美感的理解,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拓展其思维与技法,发展其空间塑造与想象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个性不断完善。第二部分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一、 教学目的通过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維的构思活动及设计实践练习,注重抽象手法的训练及表现,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并科学地上升到理性境界,艺术地再现生活,从而为今后的专业设计生活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感知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了了良好的基础。二、基本要求1.要具有形态美感形式的素质;2.要求学生具有图形的判断力和审美能力;3.要有严格的学习态度;4.要有创新的想象能力。第三部分 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性质、地位,及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构成处于基础绘画到设计的过渡阶段,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点。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方式: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概念一、 构成的含义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行为其本身就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大到宏观宇宙世界,小到微观原子世界,都可以有自己的组合关系、结构关系。我们进行这种分解与组合关系的联系,就是要利用各种可能形,从不同角度做组合排列,从而产生新的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用一块石头和一根棍组合,形成了斧头、铲子、刀子等器物。现代社会汽车的发明、火车的出现也都是多种机械的组合,显现出各种新的功能。l 构成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构成就是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l 同时,构成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的功能显现。”l 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的排列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l 实际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被称为三大构成,是构成的主要内容。二、平面构成的含义l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策划多种视觉形式。l 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目的的手法,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和实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使我们有更多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开拓设计思路。在这种创造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设计过程,是一种更偏于理性的、逻辑的活动,因此它所创造的画面形式多数偏向于数学的美、秩序的美。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发展一、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现代设计开始于工业革命以后。构成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来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l 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这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俄国构成派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的讨论,认为设计具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工作的双重性。在构成主义的影响下俄国的平面设计领域也出现了构成派的形式特征。在一些海报和书籍装帧设计上采用了前卫的拼帖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此运动对当时的西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以及艺术新形式的探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构成主义艺术早在1913年随着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而在俄国产生。我们看见,在一块木板上钉着不同形状的竹片、皮革、金属片和铁丝。这些真实的物体被安排在真实的空间里。每种材料都清晰地显示着各自的质感。这些“真实空间中的直实材料”,在这里成为绘画浮雕的构成要素。它们组合在一起,彼此呼应和联系,产生节奏和意味,构成了一个与客观自然毫无瓜葛的独立的艺术世界。在此,塔特林以其全新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空间中形体的新秩序。1919年,李西茨基以概念为基础,把几何形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抽象画图式,即所谓的“普朗恩”(Proun),意思是“为了新艺术”。李西茨基将其解释为“一种绘画与建筑之间的中介”。在李西茨基的画面上,那些具有体积感的几何形体,似乎漂浮在某种虚幻空间中,显得毫无份量。构成99又称为普朗恩99,它充分反映了构成主义的画风特点。画面上,一个立方体悬浮在一片网状透视线上方。一道宽宽的长条状深色块,垂直地贯穿在画面中央。色块顶端和底部各有一个半圆形,一黑一白上下呼应着。一道弧线跃过立方块,将两个半圆形连接。线状物、网状物和几何形体精心组构出一个带有三维错觉的空间形体结构。Trekhgomoe啤酒的广告画作于1923年,画面上没有微妙复杂的图案描绘,也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铺洒,但简洁的图案和简单的颜色却能非常有效地向人们传递出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啤酒,有售!仿佛大街上的喊叫声,直接、迅速、有力地捕捉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l 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受画家蒙德里安的影响,在1917年1931年之间形成了“风格派” 的一个集体。风格派的共同特点是绝对抽象原则,即用基本形象的组合构成来体现宇宙的和谐法则。风格派在平面设计上的特点是完全蒙德里安式德纵横构成,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构成采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矩形,没有其他装饰,显示出高度理性的抽象化特点。二、包豪斯确立了构成的设计基础地位平面构成的发展必须从包豪斯及其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始讲起。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l 包豪斯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1、 魏玛时期(1919一1924)2、 德绍时期(1925-1933),其名称根据学院所在地而来。格罗佩乌斯(1919-1927年任职)是其创立者和第一任校长。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了“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确定其设计宗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并提出集体创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构成”这门课正是这个学院首先开设的。包豪斯学院奠定了较为科学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包豪斯融合了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最先进的艺术与设计思想,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设计教育的发源地。l 早期包豪斯学院的学生作品不同形态的对比构成图中的背景是一个模糊的空间圆形,边界的不确定表明空间的不可捉摸性,以此拓宽了视觉中的空间。在中间偏右的上方垂下一根粗的长条,与后面的模糊空间形成对比,产生了新的空间层次。由于它的形态边缘是清晰的,形态是直线的,就对原来不够确定的空间带来明确性,使两种形体之间也有了一定的距离。由于粗直线处于画面的上方,有一半处于圆形的外面,这给本来具有一定重力感的粗直线带来稳定感。为了进一步加强直线的稳定性,设计师在画面的右上方加了一条细的水平线,跨过粗直线,形成对比。除了稳定性也给画面上方的形态增加了平衡。作品对各自形态之间的画面占有率作了适当的安排,使画面产生简洁的对比效果。白和黑的图形色块一个黑的圆形和一个白的圆形处在同一个平面中,白色的张力显得特别明显,它显示了明度对形体的张力有制约作用。而右下角带有黑圈的白圆是一个手绘的视觉效果,后面的背景色与黑圈内的颜色并没有什么两样,图形对空间的张力作用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作品成功的显示出:无论是圆形还是直线,都可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明度对比来体现其在空间的作用。其次,也可以看出,粗糙的手绘线条与机械线条在空间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模糊的形体与清晰的形体会产生不同的空间作用。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有两个方面的特点:l 第一:它以真觉为基础。平面构成不是简单的摹仿具体的物象形象,而是以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和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l 第二: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反映和视觉效果重新设计,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平面构成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有所区别。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是在非常有规律的反复中求变化,给人感觉是平面上产生一种规整统一,而平面构成突破了几何图案中的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在平面的纸上产生了一种空间起伏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平面构成所追求的三元立体空间和错视效果。在构成中以数量的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散,方向的转折等变化,在结构上整体或局部的运用重复、渐变、变异、放射、密集、对比等方法分解组合,构成有组织、有次序的运动。通过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松弛、平静、刺激、喜悦、痛苦、茫然等心态,并得以表现。第四节 平面构成的分类根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抽象形态。因此平面构成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构成二大类。一、自然形态的构成自然形态的构成是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形式,这种构成方法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二、抽象形态的构成l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几何形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其构成方法是以几何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l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抽象构成基本上是运用点、线、面等几何作为元素,并将它们进行有规律性的组合和非规律性的组合。有规律性的组合组成的效果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进深感、整体化一的视觉效果。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都属于规律性的组合。非规律性的组合比较自由,能够给人视觉上造成一种张力和运动感,能增加视觉上的醒目。清晰度及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对比、结集、肌理、变异等构成形式均是非规律性的组合。l 抽象形态的构成的形式主要是运用空间与形,形与形的重复变化,并运用光、色的运动规律设计出繁多的、眩目、单纯的、明快的、纯朴的、简洁的、收缩的、扩张的等形式。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全面认识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 面,学习点、线、面的构成形式,掌握三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平面构成三个基本要素的视觉特征教学难点:点、线、面在平面设计中的构成形式授课类型:理论课 练习课教学方式:讲授 指导教学内容:第一节 点的特征及应用一、点的概念l 几何学上的定义,点只具有位置,而不具有大小的面积,是零次元的最小空间单位。例如:两条线交叉形成了点,线段有两个端点;l 设计学上的观点,必须要以视觉表现为前提,因此点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l 点并无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只要与周围其他形态要素共同比较时,具有凝聚视觉的作用,都可以成为点。点的判断完全取决于它所存在的空间相互关系上。点通常是在比较的环境中得以确认自己的位置和特征。点的不同形态呈现了多样的视觉特征;点不一定是具体的黑点,也可以虚点存在;因点的大小变化而使空间形态呈现出变化;在黑与白的交错下,同样大小的点使空间形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二、点的性质和作用l 点是力的中心。单一的点造成视线的集中。点在画面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l 两点之间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和连接的效果 l 三点平均散开,其张力作用为一个三角形l 点的视错:点所处的位置,随其色彩、密度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而产生远近、大小等变化的错觉。l 点的线化点的排列产生虚线的效果 l 点的面化由不同的点构成的图形三、点的构成形式l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l 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l 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l 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l 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l 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四、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因素l 点在标志中的应用(点是设计的最小单位,也是设计的最基本的元素)l 点在招贴中的应用第二节 线的特征及应用一、线的概念 几何学上的定义: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运动起点,具有位置及长度,而无宽度和厚度,同时也是面的界限或交叉; 设计学上的观点,线以长度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只要将线的粗细限定在必要范围内,且与其视觉要素比较是仍能显出充分的连续性,皆可称为线。二、线的分类及视觉特征1、直线(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象征男性,简单明了,直率的性格表现出一种力的美感,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 l 粗直线表现力强、钝重和粗笨细直线表现秀气、敏锐和轻盈锯状直线表现焦虑、不安定l 积极的线,独立存在的线表现出向前突出,近的感觉消极的线表现出向后退,远的感觉隐藏的线,视觉上不存在l 线与方向:归纳为垂直(上升下落的运动紧张感;严肃高尚强直)、水平(广阔平静安定)、倾斜(飞跃冲刺向上)三种基本形式。2、曲线(当点的移动方向多变时)具有速度感,动力弹力的感觉;柔软、幽雅的情调。l 几何曲线是有一定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的象征,具有直线的简单明了和曲线的柔软运动的双重性。l 圆周具有对称和秩序上的美感,通过有组织的变化,视觉效果更加活泼。l 自由曲线是没有一定规律的曲线,富有自由、幽雅的女性美。自由曲线的美表现在其自然的伸展,并具有圆润及弹性。三、线的错视线所处的位置,随其色彩、方向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而产生长短、粗细等变化的错觉。四、线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态第三节 面的特征及应用一、面的概念 几何学上的定义,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同时也是立体的界限或交叉; 设计学上的观点,面是一种形,也是长度和宽度并同构成的二次空间。任何点的扩大和聚集,线的宽度增加或围合都形成了面。二、面的分类及视觉特征l 直线形(方形.三角形.菱形为基本)最能强调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具有数理性的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l 几何曲线形(圆.椭圆)比直线形柔软,具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生命的韵律和纯朴的视觉特征。l 自由曲线形(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具有很强的造型特征和鲜明的个性,幽雅、魅力、柔软,是女性特征的代表,富有人性化。l 偶然形(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它是不能随心所欲而产生的,也是无法控制的图形,具有一种不可重复的意外性和生动感。三、面的错视线所处的位置,随其色彩、方向和环境条件等变化,而产生长短、粗细等变化的错觉。四、面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构成的基本形式,并掌握其构成手法。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教学难点:矛盾空间授课类型:理论课 练习课教学方式:讲授 指导教学内容:第一节 形态之间的关系一、基本元素的关系l 基本形: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一个点、一条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基本元素。l 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我们用最简单的形圆来解释形态的组合关系。分离、相遇、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二、骨格 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是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l 重复构成l 渐变构成l 发射构成l 特异构成第二节 重复构成一、重复构成的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叫做重复。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二、重复构成的形式1、基本形的重复构成在设计中连续不断的使用同一的元素,称为重复基本型。应用形式上主要是基本形的排列方向和黑白关系2、骨格的重复构成重复的骨骼没有形的变化,只有疏密的变化。三、重复构成的类型四、近似构成骨骼不变,单位形微变。单位形的应用形式变化,有时也叫近似构成。五、密集构成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明显的骨格,利用大量形式相同或者近似的元素群集在一张画面上。第三节 特异构成一、特异构成的概念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之上,某个形态突破了骨骼和形态规律,产生了突变,这种整体的有规律的形态群中,有部分突破和变化的构成叫特异构成。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一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1、大小特异:基本形在大小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是最容易使用的一种特异形式。2、形状特异: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达到强烈的效果。3、色彩特异:基本形在色彩上的特异,能丰富画面的层次,使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从填黑、勾线、空白等表现手法中得到色彩的特异。4、骨格特异:规律性的骨格之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动。另外特异还可以像哈哈镜一样,采用压缩、拉长、扭曲形象等等手段来设计画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第四节 渐变构成一、渐变构成的概念 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能使人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渐变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二、渐变构成的形式1、形态变化和过渡形态形成渐变; 1)单形渐变:大小、方向、位置、色彩、图底的渐变。l 大小渐变:基本形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给人以空间深度感。l 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排列方向渐变会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强立体感觉和空间感觉。l 位置渐变:基本形与基本形之间的距离渐次的变密或变疏。l 色彩渐变:基本形的色彩由明到暗渐次变化 2、骨骼按一定的角度,或一定的路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骨格渐变:单方向渐变、多方向渐变2)路径渐变:渐变的路径即为渐变的方向,分为直线、折线、曲线和发射等。第五节 发射构成一、发射构成的概念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格单位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自然界中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光芒四射、爆炸的辐射等现象,都属于发射形式。发射也可以说是特殊的渐变,具有渐变的特殊视觉效果。它有两个特征: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其二发射有一条深邃的空间、光学的动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渐变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空间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深浅、明暗、声音的强弱层次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二、发射构成的形式发射的形式主要由发射的骨骼决定,然后就是具体的形态应用在骨骼上,简单的点、线、面、字体或者具象的各种形态,都可以形成发射构成。1、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有两个方面:l 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一幅发射构成作品,它的发射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在画面内也可以在画面外。l 发射线:即骨格线,它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2、发射骨格的种类l 离心式: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中心,有向外运动感,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l 多心式: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第四章 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材料、肌理、质感与设计的关系,掌握构成方法及形式美法则。教学重点: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无 授课类型:理论课 练习课教学方式:讲授 指导教学内容:第一节 材料、肌理和质感一、材料、肌理和质感1、材料生活中纯粹的平面图形是不存在的,任何形态都是附着在材料上,通过肌理和质感把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细节展现出来,或者人为地再现某种材料的结构和纹路。2、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地纹理。“肌”皮肤;“理”纹理、质地、质感。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物质属性,因而就有其不同的肌理形态,例如:干和湿;平滑和粗糙;光亮和不光亮;软和硬等等,这些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多种感觉。 3、质感由材料的本质属性所显示的表面效果,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直接感受的。质感更偏重于对材料和质量的真实感受,如丝绸和钢铁分别给人柔软光滑和冰凉坚硬的感觉。二、材料与肌理创造1、自然材料:自然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材料库,同时每种材料在不同的状态下有着各种变化的形态。2. 人工材料:自然材料经过加工和处理,形成了丰富的人工材料和物品。现代人不但在自然材料中感知无穷无尽的天然肌理美,还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断涌现的新型材料的人工肌理美。三、肌理的种类1、肌理有平面性的视觉肌理和有起伏变化的触觉肌理。 l 视觉肌理主要完成视觉上的功能,不直接接触而只用眼睛就能充分感受。l 触觉肌理是用手抚摸有凹凸感觉的肌理,由物体的表面组织构造决定的。光滑的肌理给人以细腻、滑润的手感;坚硬的肌理形态给人刺痛的感觉;木质的肌理给人纯朴、亲切的感觉,使人恬静。 2、以形态面貌的可视性分为显肌理和隐肌理。l 显肌理又称为可视肌理,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肌理并接受肌理所传达的信息,如木纹肌理、石板肌理、布纹肌理等。l 隐肌理并非看不到肌理,只是由于物质的结构微小,肉眼不容易很清楚的将纹理辩识出来,如纸、金属、玻璃等肌理。有的隐肌理只有通过显微镜下才能显现出来。四、常见的肌理制作方法1、拓印法 将物质表面的真实肌理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画面上来,其原理同版画,碑帖拓印的制作方法。拓印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具有触觉的肌理材料剪成或拼成形状,做为原版。将准备好的画纸放在原版上,用带有颜色的滚筒或刷子在纸上加压后,将原版上的肌理拓印在画面上。2)浮色拓印法 将墨或颜料滴在在水面,在颜色还没有完全混合在一起时,将吸水的纸张铺在上面,将浮色贴在纸上晾干即可。2、自流法 将颜色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其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的肌理。其形态自然,活泼生动。3、压印法 利用树皮、叶、米粒、木刻等自然材料,在上面涂抹颜色后, 压印在画面上,即可创造出随心所欲的肌理。4、喷洒法5、拼贴法五、材料和肌理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肌理是具有可识别性的。它会通过视觉产生联想,通过联想产生对艺术形态语言性的认知,从而在任何类型的设计实践中发挥其视觉、触觉上的创造作用,以丰富各类形态的表情、扩大形态的视觉。肌理在画面结构中的存在有四种情况:1、作为一种物质材料的视觉和意义存在,能直接体现物质2、在画面与结构中用材料的形式再现物质表面的肌理形态。3、塑造某种肌理附着在形态的表皮,为形态服务,并使肌理处于只要的表现形态,成为一种装饰手段。4、用肌理的形式构成画面,成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我们常用绘画的方法逼真地再现物体不同的质感特征,使其成为画面肌理的组成部分。现代设计更注重画面肌理的整体组织,用各种方式营造不同的气氛,构成画面质地的表情特征,影响人们的情绪。有的作品更直接以肌理构成做抽象的表现设计。第二节 构图与分割一、构图与分割把整个画面空间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安排适当的内容,这就是构图和分割。构图与分割不仅对画面元素的安排起作用,还决定了整个画面的精神,以及观者对画面的感受。1、 构图构图相对于分割来说,更讲究其艺术性和表现性。与绘画的关系更为密切。一幅作品中的构图选择往往是艺术家个性和意念的表达方式的一部分。构图可以分为:l 水平构图:平稳安定l 垂直构图:积极向上l 倾斜构图:富有动感l 中心构图:直截了当2、分割l 等形分割:各部分形态相同、面积相同l 等量分割:形态不一定相同,面积比例相同l 数列分割:带来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l 自由分割:用形式美法则调整画面第三节 矛盾空间一、空间的概念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也叫物理空间。而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所谈到的空间形式,是就人的视觉感觉而言的,它具有平面性、幻觉性和矛盾性,即平面构成中的空间只是一种假象,三度空间是二度空间的错觉,其本质上还是平面的。 二、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元素l 重叠: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l 大小变化:由于透视的原因,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这种变化,平面形象的大小变化愈大,就越会产生一种空间深度感。l 倾斜变化: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以一种深度感。l 投影效果: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应,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l 弯曲变化: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平面形象的弯曲,就会产生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l 透视效果:在真实世界中,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而且是愈在前面者愈大,愈在后者愈小,所以透视关系会造成空间感l 面的连接:在平面设计中,面的连接、面的弯曲、面的旋转都可以形成体,面体是空间中的实体,因此,能够形成体的面都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 三、矛盾空间l 矛盾空间是指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l 在平面构成中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地制造出矛盾的空间。这是因为这种空间存在不合理性,而有时还不容易找出矛盾所在,这样就会增加观者的兴趣,引人遐想。四、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l 公用面: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公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有一种透视变化的灵活性。l 矛盾连接: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起来。第四节 形式美法则一、统一与变化l 统一是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态并置在一起,造成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统一的手法可以借助均衡、调和、秩序等形式法则。l 在统一之中求变化,在变化之中求统一。二、对称与均衡l 对称和均衡都是达到画面平衡的手法。l 对称达到的平衡方式如同天平,对称轴两边的形态面积是相等的。l 均衡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如杠杆原理,画面中的面积、形态不一定相等但元素彼此的位置和对比关系的力量相互平衡。三、对比与调和l 对比是差异的强调。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如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浓淡、动静、远近、软硬、曲直、高低、锐钝、轻重等等。l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对近似性的强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1、 对比由于平面构成的各元素在形态、颜色、材质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视觉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范围很广,如形的圆与方,点、线的疏密、曲直,颜色深和浅等等,强烈的反差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般来说,对比代表了一种张力,能够挑起观看者的情绪反应,能够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 2、 调和为了避免画面的混乱,在对比之余,我们还要做到画面的调和与统一。调和有两种状态:l 大对比,小调和。即总体是对比的格局,局部调和;l 大调和,小对比。即总体上调和,局部存在对比。四、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对应视觉流程的动态过程,借用的是音乐的概念。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是由音符、旋律、拍子、强弱处理等体现的。而对应于构成和平面设计,节奏是由点、线、面、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形态轮廓和空间组织总的看来起伏变化、流畅但不平铺直叙就是韵律。五、夸张与简化夸张的方法有:形态和体量的夸张,数量的夸张;色彩的夸张;细节的夸张;效果和作用的夸张等。简化的方法有:保留轮廓和总的形态特征,忽略细节;用几何形归纳形态的特点,使形态简化;忽略色彩和调子,形成类似剪影的形态等。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