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一)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6993174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的 “冲气以为和 ”理论与家庭和谐 (一 )摘要 道家和谐思想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 也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从老庄的哲思中, 可以延伸出很多家庭和谐的智慧,其中 “冲气以为和 ”理论认为执中之道才是和谐的正道,只有执中而“和 ”,才能使家庭稳定和谐。关键词老子;冲气以为和;家庭和谐人与人的关系, 是评价社会进步, 文明发展水平的一项基本尺度,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是历史性课题,也是人类当代社会的一项基本课题。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和观念。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他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 现代世界极为需要。 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一、 “和谐 ”探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显著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我国先民,早已存在 “和谐 ”的观念,但初始尚未用“和谐 ”一词来表达。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诗 小雅 常棣)意为: “夫妻感情很和谐,就像鼓瑟和弹琴。兄弟感情真和谐,团结和乐更高兴。和和睦睦一家人,妻子儿女情谊深。 ”句中 “合”、 “翕 ”都是 “和谐 ”之意, “和”在这里是 “团结 ”。在“和谐 ”一词出现之前,先秦古籍中一般单用“和”来表示和谐的观念。六亲不和,有孝慈。 (老子 十八章)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 子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其与物也,与之为娱也;其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已焉。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庄子 则阳)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荀子 荣辱)也有 “和 ”与 “谐 ”同时出现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 襄公十一年 )在上古汉语里,“和 ”就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构词词素。这就是它最终与“谐 ”组成一个合成词的物质基础。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墨子 尚同中)在此, “和合 ”指和谐同心。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礼记 月令)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感。(管子 五辅)以上两句的 “和同 ”也是 “和谐同心 ”的意思。 “和合 ”、“和同 ”可确定为双音合成词。还有与 “和谐 ”形似的合成词: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左传 隐十一年)此处, “和协 ”指同心协力,和睦无间。百姓昭昭,协和万邦。 (书 尧典)这里的 “协和 ”即指和谐。“和谐 ”一词,最早可能同时出现在晋书,“施之金合, 则音韵和谐。 ”(晋书 挚虞传)“夫任一人则政专,任数人则相倚,政专则和谐,相倚则违戾。 ”(后汉书 仲长统传)在这些古代经典中,把各种关系协调和连贯一致比喻为像悦耳的音乐一样 “和谐 ”。在古代, “和 ”与“谐”两字同义, “和,谐也 ”。(广雅 释诂三)辞海对 “和谐 ”一词的解释是“协调 ”。现代汉语辞典对 “和谐 ”的解释是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和 ”,从禾从口, “谐 ” 从言从比从白, “和谐 ”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像禾苗那样生长,自然是与大自然的规律保持一致;“比”为平等,白、比、言为“谐 ”,平等地对话,直白地发言,自然就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民主平等关系、思想得到了发挥, 创造得到了体现。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 “和谐 ”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 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柔和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作为处理人天(人类与自然) 、人际(人类与人或与社会)、身心(人的身体与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成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处理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二、老子的 “冲气以为和 ”理论与家庭和谐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家庭的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群体、初级生活圈。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成长成熟的摇篮,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生活力量的源泉和理想的归宿, 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必须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四十二章 )老子在这里首先论述了宇宙的创生过程:道生一, 是指道开始转化为一,一是道的别名,指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一生二,是指一派生出阴阳两种气,道的属性。二生三,是指阴与阳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其次论述了宇宙创生的动力。古代哲学思想确立由元气 (原始混沌之气)分衍成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产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因此它就充塞于天地之间,也深藏于人体之内。庄子 知北游说:“圣人故类一 ”,这个 “一 ”指万物来自 “一气 ”,而它的根源则是 “道 ”。说 “一气 ”时,是描写道;说阴阳二气时, 则是描写变化之过程, 因此有聚散现象。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与阳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与统一, 即达到 “冲气以为和 ”的状态。 所谓 “冲 ”者,即阴阳之和合, 故亦名 “冲和 ”、“中和 ”。唐玄宗曰 “冲者,中也,是谓大和。 ”“冲”是涌动、激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冲突、对立,表征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它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 “和 ”是和谐、统一的意思,如果把 “冲气以为和 ”简缩为 “冲和 ”,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古代表述方式。阴阳是两端, “冲气以为和 ”才是用其中。唯有执中之道才是和谐的正道,执中才能在阴阳两端的相互激荡中得到整体的和谐。那么,怎样以老子的 “冲气以为和 ”理论来指导家庭和谐、实现家庭和谐呢?(一)树立 “阴阳冲气以为和”的理念老子的 “阴阳和谐论 ”并不是以矛盾斗争为理念, 而是以 “冲气 ”为方式、 做法,以 “和 ”为方向、目的、结果。易曰: “一阴一阳谓之道,阳得阴而成,阴得阳而序,刚柔相适谓之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万物都有一个阴一个阳,阴阳两极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构成了一切自然现象的流动和运转,构成了生命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与死亡。家庭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有阴阳。阴代表女性、阴柔等性质,阳代表男性、阳刚等性质。阳在前,阴在后;阳主外,阴主内;一前一后,一外一里,一男一女,一阴一阳,自然就是和谐。夫妻之间只有唱和相随才能出现和谐局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阴盛阳衰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人认为这是造成家庭失和的直接原因,其实不然。 因为阴盛阳衰仍然是正常的阴阳转换,仍在阴阳总格局里面,只不过是转换了位置,此消彼长而已。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庄子 在宥)在这里,庄子认为,阴阳要是弄得不安静又不欢愉,便是违背常德。违背常德而可长久,这是天下绝没有的事。不管谁处于主导地位,只要这一阴阳和谐、长久,整个家庭就能处于整体的稳定的发展状态。所以一个家庭要和谐,男女双方必须有这种“和 ”的理念,不管阴阳位置是否正常,男性是否处于主导地位,只要“家和 ”就“万事兴 ”。(二)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人是家庭的主体, 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的。只有处理好家庭中阴与阳的关系,家庭才能和谐、长久。1.平等尊重,求同存异家庭和谐的第一要素是平等。缺乏平等, 家庭成员之间只能是一种倾斜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甚至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与和谐的含义相悖。 万物中的阴阳地位无高下尊卑之分,它们都是统一于阴阳循环转化运动之中。尊重既包含尊重各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职务,也要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年龄、性别、社会地位、 职务的不同, 家庭成员必然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时候,这些兴趣爱好可能会发生冲突。 如全家在一起看电视, 老人们比较喜欢看京剧等古典形式的节目;中年人由于种种需要,比较关注社会政治新闻;而年轻人则喜欢流行歌曲、港台电视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势必会产生不愉快, 甚至一些矛盾和争吵,这就需要每个人的配合、 协调和让步。 比如大家商量着规定不同的时间段看各自喜欢的节目,这样既不伤和气,又能让满足每个人不同的要求。鲁遽曰: 是直以阳召阳, 以阴召阴, 非吾所谓道也。 吾示子乎道。 于是为之调瑟, 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庄子 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宫角相应和,皆音律相同之因矣。家庭中也是同理。要想弹奏出悦耳动听的家庭之音,阴阳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同声相应。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庄子 外物)大自然中阴阳错乱就会引起各种天灾动乱如雷霆雨电这些大的震动,自然尚且如此, 更何况是一个家庭。如果一个家庭中阴阳错乱,就会引起震动、争吵甚至打架。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坚守“七善 ”,向水之性。2.坚守 “七善 ”,向水之性“老子善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显著的特征和作用是: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和行为。”2把这种上善人格运用到家庭中,同样能促进家庭的和谐。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 八章)“居善地 ”。一方面,要善于选择安居之处,每个人各得其位。比如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家庭,而不是网吧、游戏室;对于丈夫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家里、工作单位,而不是赌场、酒楼等地方。另一方面,在家里每个人也要善于选择好自己的位子,要善于居于谦让的地位, 不要争往高处, 要像水一样甘于处在下方。晚辈让长辈一步,天地不是很宽广吗?“心善渊 ”。运用到家庭中, 就是心胸善于保持沉静, 拒绝浅陋, 拒绝平庸。 平凡的是大多数,不要求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多么高, 但要善于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深沉, 要有深渊一样的心胸、心智、心灵,以沉静祥和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琐事和摩擦。“与善仁 ”。有的本子作“与善人 ”、 “与善信 ”。这是说,与人交往要真诚仁爱。要真诚仁爱地对待你的家庭, 把自己的爱多施予一点给家人, “施于人而不忘, 非天布也 (”庄子 ?列御寇),保持一种施恩不图报的心态,关心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家里就会充满温暖欢笑。“言善信 ”。说出来的话要算数,要守信用。要对自己的各种承诺负责,对自己的虚情假意、伪言谎话说不,这样家人才会信任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