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导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692400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动物的行为研究 导学案出品人:方春艳 郭金凤 审核人:史为民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难点: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过程:活动一:1、阅读新闻材料: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贝科夫博士是动物行为研究的专家,他目睹四只喜鹊在为一位死去的同伴举办“葬礼”。 他描述“葬礼”的场景:一只喜鹊发现了同伴死去了,它飞走了,取来了一些草叶,“献”在“遗体”旁。一会儿,又有一只喜鹊以同样的方式“献”上“花圈”;最后,四只喜鹊静静地“默哀”几分钟,然后,一只一只地黯然离去。问题:(1)喜鹊举行“葬礼”时,贝克夫在做什么? (2) 喜鹊举行“葬礼”后,贝克夫在做什么? (3)他是否改变喜鹊自由自在的生活条件?对动物的生活及行为施加了外界影响吗?2、(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阅读P33昆虫研究,完成下面问题:法国科学家 对昆虫研究,主要用 法,为什么?(用笔在案例中勾出)该研究描述了 ?活动二:1、“现代行为研究之父”奥地利科学家劳仑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提问:(1)小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是哪个?是哪个喂养小雁并保护他们?小雁学习的对象是哪个? (2)劳仑斯对小野雁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 (3)该实验研究为了说明什么问题?(自主学习二)2、请同学们阅读P33蜜蜂色觉研究和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研究,并完成下面问题。(1)奥地利科学家 对蜜蜂色觉研究,主要采用 法,为什么?(用笔在案例中勾出)说明了 。(2)英国科学家 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研究,主要采用 法,为什么?(用笔在案例中勾出)说明了 。活动三:请同学们阅读P35后相互讨论后完成交流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观察法实验法区别主要目标( )生物行为说明生物行为方法程序借助( )直接观察( )处理后再观察材料处理对动物( )施加影响对动物施加影响联系( )法以( )法为基础质疑点拨:1、观察法和实验法本质的区别 。(举例说明)2、 是能单独使用,而 离不开 。练习巩固: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A、观察法和文献法 B、统计法和推理法C、观察法和实验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2、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 )A、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B、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C、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程度3、阅读P35小资料,请回答:材料一主要采用 法,该研究说明 。材料二主要采用 法,该研究说明 。扩展思维: 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动物的行为?请同学来谈谈你的收获(讨论交流)课后作业:P36思考与练习1 第十五章 动物的动物运动第一节 运动的方式时间:8.28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三、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思考、练习四、知识链接:1、动物的运动方式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2、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3、动物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个体生存2、有利于种族繁衍五、导学过程:学生学校情况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教学过程标题收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讨论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4、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标题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4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一条腿举起而离开地面时,它就不再承担体重,身体重心落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5倍远。“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以列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 (讲评) P9思考与练习1、2、3题 .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七、学生反思:第十五章 动物的动物运动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导学案时间:9.9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学习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运动是怎样产生的。二、学习重点: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运动是怎样产生的。三、学习难点: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四、导学过程:(一)、运动的方式: 动物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哪些?你还知道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二、)运动的基础: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组成。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 、 、 。其中 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3、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人体的主要关节来。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 。 5、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 6骨骼肌包括 和 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 ,由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中间较粗的是 。五、知识链接:运动的实现:观察2.2-20屈肘和伸肘动作图1、请你做一个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伸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 2、由以上的情况,你想一想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六、视野拓展: 1、小明的下肢瘫痪,肌肉并萎缩,你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学校李老师得了关节炎,非常疼痛并且行走困难,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我的发现:我的疑问?七、达标检测 1、在人的运动中,骨起 作用,关节起 作用,骨骼肌起 作用。2、人体内,使骨骼肌产生收缩的是:( ) A机械刺激 B电流刺激 C 神经传导的兴奋 D大脑的意识 3、同一骨骼肌的肌腱分别固定在:( ) A同一块骨上 B 两块骨上 C多块骨上 D至少相邻的两块骨上4、小林直臂提取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又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A同时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同时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八、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九、学生反思:16章 第一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导学案时间:9.20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能够):1、举例说出动物各种各样的行为。2、能够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 重点与难点:1、动物先天性行为的特点及意义。三、 导学过程:探究一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阅读“斑马的条纹”小资料,试着思考问题: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主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被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这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敌面前,遭到捕杀,最后灭绝,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1)通过阅读你认为斑马有哪些保护自己的行为?怎么得来的?(2)斑马的这些自我保护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3)你能否总结出先天性行为的特点?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2、对比阅读第二份小资料,思考问题:资料一:澳大利亚树林中有2种鹦鹉,一为卡拉鹦鹉,一为紫鹦鹉。两者都住在树洞中,有时在同一树洞中住着两种鹦鹉。平时它们相安无事,但在孵卵时就要争夺地盘发生冲突,紫鹦鹉比卡拉大,争夺的结果总是卡拉弃卵而逃,于是紫鹦鹉就把自己所产的卵和卡拉所产的卵一同孵育。经紫鹦鹉孵育出来的幼卡拉有些行为仍是卡拉的行为,有些行为却变成了紫鹦鹉的行为了。小卡拉发出的求食声仍是卡拉式的,但紫鹦鹉母亲居然乐于给它哺食。卡拉长大离巢后,在受惊时发出的声音仍是卡拉式的惊叫声,但在呼喊同伴时,却完全是紫鹦鹉的呼叫声。它飞翔的姿势也完全成了紫鹦鹉式的(扇翅缓慢而幅度大,不像卡拉那样扇动快而幅度小)。它的食性也变得和紫鹦鹉的食性一样。资料二:(1)阅读资料一,请你列举出卡拉鹦鹉哪些行为没有改变?哪些行为发生了改变?(2)你认为卡拉鹦鹉的以上行为哪些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3)你能否总结出学习行为的特点?学习行为是不是必须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4)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什么意义?(5)观察资料二的两幅图片,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探究二 社会行为观察课本图2.222和图2.223,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社会行为?除了这三个例子,你还了解哪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的语言是很丰富的。你知道群体生活的动物都采取了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吗?四、 知识链接:总结:看看我们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五、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动物都有 B.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C.是可以遗传的 D.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间有不同的表现2.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的成长中建立的行为 B.动物的行为主要是学习行为 C.一般能遗传给后代的行为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六、知识拓展与应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具有觅食行为。小明同学在观察金鱼时提出这样的问题:金鱼也有觅食行为吗?它会选择食物吗?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试着在课后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看看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1、提出问题:动物具有觅食行为,金鱼会选择食物吗?2、作出假设:_。3、材料用具:_。4、探究方案:_七、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八、学生反思:16章 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时间:9.24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2、通过探究实验“蚂蚁的觅食行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质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体意识和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探究实验结束后,提醒学生将蚂蚁放回,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四、学法指导: 观察、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课前捕捉蚂蚁并准备材料用具,如糖、面包、辣椒酱、纸盒、放大镜等,搜索有关动物行为方面的资料。五、知识链接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当雄蛙和雄蟾蜍在一起以美妙的鸣声向雌性求爱的时候,蝙蝠却能分辨出是可食的青蛙还是不可食的蟾蜍。响尾蛇的红外线感受器极其灵敏,能够感知鸟或哺乳动物的准确位置。六、导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世界”中的相关录像学生 观察、欣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欣赏,同学们可以看到,在自然界中,动物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果你留心观察周围的动物世界,你会发现蝴蝶飞舞、蜜蜂采蜜、虫鸣鸟唱、大雁南飞、亲鸟育雏等等,你会被这些奇妙的现象所吸引。其实,这种种现象都是动物行为的表现,那么,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探究过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学生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学生4人一组,讨论并制定方案,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生 讨论:1)蚂蚁是怎样觅食的?2)蚂蚁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回答,学会之间相互补充。学生4人一组,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动物行为的实例和图片,然后讨论并填写表17-1中的相关内容。 学生讨论:1)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相互补充。此外,动物的行为还有迁徙行为、洄游行为、攻击行为、节律行为等。 教师 过渡:上面列举的一些实例,都是动物个体的行为。而我们平时见过的像蚂蚁、蜜蜂等一些动物过着群居的生活,那么它们每个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又是什么行为呢?二、动物的社群行为 学生 观察:教学挂图和图17-2、图17-3阅读:教材62页-63页讨论:1)白蚁的群体是由几种形态不同的蚁组成的?它们各有何种功能?2)白蚁群体的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且互相补充。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不是同一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例如,白蚁和蜜蜂的群体都是由几种形态不同的个体组成,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七、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1 尺蠖在遇到敌害或休息时就伸直身体,伪装成_,目的是_,这种现象叫做拟态。尺蠖的拟态属于_行为。2 动物的行为是对_的适应表现。动物个体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寻找_和_,并对_做出适当的反应。3 冬季来临,燕子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属于动物的_行为。八、布置作业: 1、课后思考题。(先由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2、课外探究:蚂蚁是如何进行交流的3、课外阅读:动物的节律行为和生物钟自我问答: 蚂蚁的社群行为十分复杂。如上图,一群兵蚁守卫着筑在枯树上的蚁穴的洞口,随时准备击退入侵者。(1)蚂蚁的社群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2)你能说出这一蚂蚁“王国”内的社群组成以及各成员的只能吗?九、学生反思:16章 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 研究时间:9.30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关学伟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2通过阅读和讨论,概括动物行为的概念和归纳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讨论,对学生进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倾听、交流和辩论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重点、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学校一般不具备应用观察法或实验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的条件,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上,没有实践的机会,不易理解、掌握科学方法。 三、知识链接:建议教师在学习“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时,可设法用电教手段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动学生就近取材,设计实验;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力争实际应用科学方法研究一个简单的动物行为方面的问题,使学生亲自经历研究方法。四、学法指导:纵览:纵览就是先尽量弄清楚所读材料的目的之所在,阅读作者的序言或后记(如果有的话),迅速浏览一下全书,以便对整个概貌有一个了解。 提问: 浏览自己准备细读的那些章节时,要认真琢磨其中的某些观点,并且把它和已掌握的有关观点相对比、相联系;并随手记下所想到的问题。 阅读:通常要求读得慢而透彻,要把各章节中的大小标题牢记在脑子里,没有大小标题的,自己应当概括地予以写出。 背诵:不是逐字逐句复诵或默记,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章节的中心思想能提纲挈领地复述出来,当然也可以把某些极其重要的东西背诵出来。 复习: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材料必须反复复习。 学习法原则上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科领域。至于这一学习法的各个阶段应当分配多少时间,那就要取决于学习的学科,不能说死讲绝。 五、导学过程:准备一些有关动物行为的幻灯片、投影片或动物行为的录像片。上课时,先用23分钟演示准备好的片子,根据片子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入新课。明确提出,本章要研究动物的行为。本节要解决三个“W”,即什么(What)是动物的行为,为什么(Why)要研究动物的行为和怎样(How)研究动物的行为。 2读书指导: 本章适宜以学生自学为主,在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教学生阅读的技巧。纵览教材。 看本节内容。看文字、看插图,看“动动脑”提出的问题。迅速浏览一下本节内容。 提出问题。 浏览“动物行为的概念”,认真琢磨自己是否同意书中介绍的概念,有什么问题;浏览观察法和实验法,试想自己是否可以按照该方法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能否对家禽、家畜、宠物或昆虫做类似的实验。随手记下自己的问题。 阅读、背诵和复习。 带着问题慢而透彻地读课文;记黑体字,能复诵动物行为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观察法和实验法;利用课上时间及时复习。 3组织小组讨论: 在自己阅读本课时提出了哪些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制订一个就近观察动物(学校或住家附近可以找到的动物,如家禽、家畜、昆虫等)行为的计划,设计记录表。课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观察、记录和交流。也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对某种刺激动物行为发生的因素进行研究。 4小结:建议由学生进行本课小结: 引导学生将动物行为的概念、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及方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教师在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应倾听学生的发言,并注意学生的观察与实验思路是否有新意,对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 六、本节小结:观察法实地观察和观察手段的现代化。 实验法单一因素研究;进行对照实验。 七、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八、学生反思: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导学案时间:10.12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教学目标 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3、通过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3、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难点 1、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2、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讲授导学过程 联系学生已知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促使他们思考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作用如何,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对主题进行研究。 首先设问:动物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动物获得营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进一步设问: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吗?从动物的食性上,引导学生区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在学生进行“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逐渐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到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设计的问题有: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如果没有某一种动物,食物网会如何?人类的食物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 讨论:1、分析说明不同食物链之间的关系。不同食物链之间通过特殊生物联结在一起,形成食物网。2、找出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有几个环节? 3、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只剩下植物,使得人类的食物结构变得简单营养获得不全面。 学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内容,同样地,“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实验前,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除捕食和被食关系外,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本实验受条件限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在课堂上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 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 结论:1、在探究动物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积极作用的过程中,你组是怎样追踪观察对象的? 2、动物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互惠互利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蜂与蝶的取食与有花植物的传粉,动物活动与种子果实的传播等。3、绿色开花植物离开动物能否传宗接代? 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引来动物传粉,它们离开动物不能传宗接代,还有一部分绿色开花植物不依赖动物,它们离开动物依然能传宗接代。 布置作业1、 P44思考与练习题2、 同步练习册学生反思:17章 第二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 导学案时间:10.19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教学目标: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教学重点: 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教学难点: 体验对动物尊重的认识.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导学过程:一.活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讨论动物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提供食物 提供药材 预报地震 供人观赏 动物与仿生 伴侣动物宠物 美化衣着的原料 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而献身 动物在现代生物学中的贡献 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二.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三.简介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1. 中国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少数地区,目前仅有 1000 只左右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2. 食盐兽扭角羚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 1 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西藏、陕西等地。雌雄均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得名。雌牛在孕期有个特点,爱到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所以也叫它“食盐兽”。3. 鸟中斗士褐马鸡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目前约有 2000 只。褐马鸡性情粗暴、健勇善斗,有“鸟中斗士”之美誉。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部山地。4. 长江特产扬子鳄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有 7 千万年的历史,生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目前已不到 500 条。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四其他动物(金丝猴 白鳍豚 朱鹮 中华鲟 丹顶鹤 黑颈鹤 白唇鹿 大鲵思考: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 (随着人类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的开发,已经使世界上300多种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和近200种兽类灭绝。濒临灭绝的鸟类有6000多种,兽类有4000多种,两栖、爬行类有3000多种,比自然淘汰的速度快2000倍。)学习小结: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但有许多濒临灭绝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写出一句宣传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语句。学生反思:17章 第三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导学案出品人:方春艳 郭金凤 审核人:史卫民 时间:10.22教学目标:1.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3.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教学难点1.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学法指导:以讨论法为主,辅之以自学法教学方法.导学过程:1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并提问:既然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又怎样去保护呢?2新课学习 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解动物的多样性?(1)动物多样性包括几个要素?(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3)如何理解这几个要素的保护与动物资源保护的关系?3. 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吗?4、看书讨论1).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5.提问:1)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2)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3)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学习小结1)动物多样性的认识。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2)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分布范围的多样性:在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都有多种生物分布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学生反思:18 章 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导学案时间:10.26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学习目标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2、了解病毒、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二、学习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2、了解病毒、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三、学习难点:描述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四、知识链接:1、病毒的形态有 、 、 。病毒 细胞结构,由 和 构成。2、细菌的形态有 、 、 。细菌有细胞结构。3、酵母菌一般呈椭圆形。五、导学过程:1、比较 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病毒细菌2、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 状结构,上面长有青绿色成串的 。曲霉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 状结构,上面长有黑色成串的 。蘑菇的地上部分由 和 构成,依靠 吸收营养物质。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有氧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和 ,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无氧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和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酵母菌以 的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环境不良时,进行 。而霉菌和蘑菇依靠 繁殖后代。4、在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菌的形态时,为什么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对象?5、当环境变的不利细菌生长时,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 ,对 、 、 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六、达标测验:1、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大肠杆菌 B 蘑菇 C 噬菌体 D 放线菌2、下列动植物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A 肺结核 B 艾滋病 C 动物口蹄疫 D 烟草花叶病七、能力拓展:据青霉图回答问题(1)青霉的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因菌丝具有 ,故属于多细胞生物。(2)图中1是 ,作用是 。(3)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长在橘子表面向上生长的菌丝叫 ,其顶端长有 状结构,该结构的每一分枝上生有成串的 ,成熟的呈 色。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感染烟草叶片能使叶片出现斑点,从而降低烟叶的质量。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分析:(1)烟草花叶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无 结构,它是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2)把有病斑的烟叶榨汁,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烟叶,烟叶会得病吗? 为什么?实际应用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八、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九、学生反思:18章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间:10.29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三、学习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四、知识链接:微生物平常肉眼看不到,却时刻存在我们的周围,虽然不好理解,但前面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且同学们对此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学习这节课,既复习旧知识又可以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复习相关知识,情景引入,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合作学习,激发兴趣五、学习方法:生动讲解,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六、导学过程:1 什么是生物?2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3 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4 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5 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6 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七、知识拓展: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2有些微生物可直接食用,或间接用于加工食品,但有些使食物腐败。3微生物可引发疾病。4微生物致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中毒八布置作业:1. 归纳总结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方面和有害方面2. 到图书室查找一些关于”根瘤菌”的知识.九、学生反思:第一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案时间:11.16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2】 概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观察男女两性生殖系统的结构(挂图、模型);【3】培养学生通过查找字典、词典、青春期教育课本、网络资源和询问家长、医生等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1】 自主学习,尝试学习获得新知识的成功和喜悦【2】认同母亲生育了“我”,不容易,父母把“我”养育成人更不容易。教学重点、难点:概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查找字典和词典等资料 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准备:1直观教具: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图、模型等; 2多媒体资源:人的受精、胚胎的发育、分娩等;3教学课件:Powerpoint 课件识别人类的生殖系统结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环节:1、 出示本节课的关键词语:1睾丸2卵巢3阴茎4阴道5输卵管6输精管7前列腺8附睾9子宫10精子和卵细胞11胚泡和胚胎12胎儿和胎盘13脐带14怀孕15分娩2、 1)、学生按照小组的组合(10人为一组),共六个小组;2)、实施组织负责制:12名组员查找字词典,其他组员记录查找的结果,组内讨论。3)、组长或代表归纳本组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结果,形成书面形式;3、 1)、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查找方法2)、与学生一块对各个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的疑点或难点,及时给予引导或解答;3)、关键培养【1】学生进一步运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发法;【2】各个小组内分工合作学习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学生竞争发言,各抒己见的表达能力。二、合作探究环节1、出示生殖系统的挂图、模型,学生派代表来给大家讲解,认识生殖系统结构名称,说明有关的功能。教师补充说明讲解学生陈述不准确或不清晰的内容。播放Powerpoint 课件,与学生共同进一步认识人类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加强直观认识,巩固学生自学的结果。2、生殖的过程:观看图片资料讨论并总结人的生殖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营养物质的获得: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废物的排出: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排出各个小组内分工合作学习来获得新知识三、知识小结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四、课堂检测环节:1、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_结合,通过_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_来完成的。2、 男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_,其作用是_。3、 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_,其作用是_.4、 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_输送生殖细胞的分别是 _.5、 人体发育的起点是_.人体内完成受精作用的场所是_。6、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_.胎儿产出的通道是_.7、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_。六、学生反思19章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案时间:11.20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学习目标 1、说出家蚕和蝗虫、青蛙、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重点) 3、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表演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辨证的认识昆虫和人类的关系。二、导学过程:1、 生物界中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2、 昆虫的生殖特点以及它们的生殖场所:3、 解释蜻蜓点水和了解玉米螟的防治阅读P43昆虫的发育过程,回答列问题1、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那几个时期?2、 幼虫与成虫的外部形态有何异同?3、 蝗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共蜕几次皮?4、 从食性、生殖特点、发育时期几方面分析,控制蝗灾应采取那些措施?5、 结合蝗虫特点,说说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6、 何谓不完全变态?举例说明。7、 何谓完全变态?举例说明。8、 比较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异同。9、作茧自缚是蚕由什么时期吐出的丝,进入了什么时期?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否科学,若不科学,如何改动。10、青蛙为什么成为两栖动物?11、鸡卵的结构。12、鸡卵的发育过程。三、当堂达标1. 蚕蛾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 ()。 A. 幼虫期B. 成虫期C. 蛹期D. 若虫期2. 家蚕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其特点是 ()。 A. 有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B. 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C.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D. 雌雄同体,自体受精3. 下列哪项不是若虫的特点 ()。 A. 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B. 与成虫相比身体较小C.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D. 生殖器官没有发育4.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叫不完全变态。A. 卵 幼虫 成虫 B. 卵 幼虫 蛹 成虫C. 卵 若虫 蛹 成虫 D. 卵 若虫 成虫5. 下列昆虫其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依次是 ()。 A. 菜粉蝶、蜜蜂B. 蝗虫、菜粉蝶C. 蝗虫、蜈蚣D. 蜜蜂、蜘蛛学生反思:19第3节 其它生物的生殖时间:11.25 出品人:郭金凤 方春艳 审核人:史卫民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 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2 技能目标 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学会进行组织培养。 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霉菌的孢子生殖。 3 情感目标 体会生物生殖的多样性。 体会无性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提前准备 教师: 准备培养基质和营养液 酵母菌和根霉的培养 相关的课件材料 学生: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有关无性生殖的资料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活动 难点: 植物营养繁植活动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境导入: 教师:通过对前几节内容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和动物的生殖方式。那么在生物圈中,其它的生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如,植物、微生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其它生物是如何生殖的。 (课件展示 第3节 其他生物的生殖) 探究新知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所学习的人和动物都是怎样生殖的? 学生:都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课件展示 受精作用的过程) 师生归纳:人和这些动物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生活力较强。(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你能举出自然界中还有那些生物进行有性生殖呢? 学生回答:(各种植物名称) 教师引导: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植物又是如何进行生殖的呢? (课件展示 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绿色开花植物又是用什么来繁殖的呢? 学生:种子 教师引导:种子形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呢? 学生:经历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胚的发育。(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你能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吗? 学生:(讨论回答)在植物花里有雌蕊和雄蕊,雄蕊产生花粉,花粉里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花粉形成的花粉管伸入胚珠后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由胚长成一株幼苗,形成新个体。(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的方式是不是属于有性生殖呢? 学生回答:是 教师归纳:对。种繁殖方式也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所以也是有性生殖。 教师引导: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他的产生后代的方式吗?请举出用其他方式繁殖的例子。 学生:(举例) (教师补充举例)(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象上面我所举到的这些植物的产生后代的过程中有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学生:没有 教师:对。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殖方式呢? 学生:无性生殖 师生归纳: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同有性生殖相比较,无性生殖又有什么特点呢? 师生归纳:产生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无性生殖后代的生活力下降。(课件展示) 教师:上面我所举到的用马铃薯的块茎、蒜、草莓的茎等是植物的是营养器官还是生殖器官呢? 学生:是营养器官 教师:这种利用绿色植物营养器官的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做营养生殖。你能说出营养生殖的特点吗? 学生: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课件展示) 教师:既然营养繁殖有如此多的优点,你能举出生活中见过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补充后引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