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历史第1轮 第1单元第4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902959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考历史第1轮 第1单元第4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广东省高考历史第1轮 第1单元第4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广东省高考历史第1轮 第1单元第4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第4 4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 1:(2011年上海单科)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解析】C。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通的联系欧亚的商贸大道,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并非只是一种贸易活动,A与B不对;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D也不对;C正确。 备选题备选题 (2011年深圳三模)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 ( )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解析】C。18世纪中期,西方积极对外进行海外探险、殖民扩张,故称“选择了海洋”,与此同时,清王朝却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故言“选择了陆地”,选C。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2 2:盐铁论力耕中提到“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应该重视商业 B需要提高关税 C必须重农抑商 D可以闭关锁国【解析】A。据材料,“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可看出作者认为富国并非一定要依赖农业,发展商业亦可,故选A。 备选题备选题 (2011年南昌一中月考)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 (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解析】A。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保护农耕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在明清时期,它阻碍商品经济发展,迟滞了资本主义萌芽,不利于社会进步,但对于封建经济而言仍有推动作用。答案为A。针对训练针对训练3 3:(2011年辽宁鞍山二模)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解析】A。材料大意:公开允许中外贸易,我们得到的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但却会便利外国得到它们本无的火器,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这表明作者反对中外贸易,是典型的“海禁”思想,A正确。 备选题备选题 (2011年江苏联考)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可能做到( )A在北京学京剧 B在山西平遥办票号 C在上海看电影 D在广州从事涉外贸易【解析】D。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排除A;乾隆年间并未对外国人开放我国金融市场,他不可能办票号,排除B;近代电影才传入中国,排除C;D项正确。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4 4:(2010年日照一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材料二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请回答:(1)材料中,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原因何在?(2)比较上述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不同发展状况,分析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你认为决定一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自然经济高度发达;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人口众多。(2)原因:英国已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近代科技世界领先,中国科技水平落后;英国海外贸易发达,中国经济保守封闭。关键因素:科技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 备选题备选题 (改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故明人圻圻谓“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领之,许带他的,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其许市非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特以此为怀柔远人之政策。许市乃为对外之一种恩惠。永乐元年十月,西洋琐里国遣使来贡,附戴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税,命勿征。材料二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日本传云:“而倭人贪利,贡物外所携私物增十倍,例当给直。札官言:今若仍旧制,当给钱二十一万七千,银价如之。宜大减其直,给银三万四千七百有奇。从之。使臣不悦,请如旧制。”此种朝贡贸易制度,在财政收入上,不惟无利,且属一种负累;因此入贡必限定期。宋元时曾禁止人们私往海外贸易,然其目的在于防止漏舶,为其有碍于政府之权利也。明则根本禁止人民私往海外市易,其动因在于防止海寇,亦即始于洪武时。 宋元明清经济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外贸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特点:政治色彩大于经济色彩;政府垄断对外贸易且不计较经济效益;与各国贸易有固定的时间(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原因:明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朝贡贸易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必限定期;让步海寇,维护封建统治。(2)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落后于世界,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2010年浙江文综)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C。史料中,“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说明之前有私贩(民间贸易),A不对;明代仍重农抑商,B不对;明王朝并未废除“海禁”政策,D也不对。选C。2.(2010年四川文综)“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解析】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观念并未瓦解,封建统治者仍不时强调“农本商末”。选D。3.(2009年山东文综)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BC D【解析】B。从材料中“地多烟草、木棉”和“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可知正确,从材料中的“转卖四方”可知正确,和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B。 4.(2011年珠海调研)“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解析】C。题干强调了海禁政策出台与朝贡贸易的关联性。结合所学知识,海禁政策是因日本浪人与国内非法商人勾结在一起,侵扰沿海地区,为维护统治秩序,实行海禁政策,A、B、D都片面理解,答案为C项。 5.(2011年莆田质检)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解析】D。资本主义萌芽重要特征是存在雇佣关系。民间机户生产的丝织品由中间包揽人收购,再转手给织染局。中间包揽人与民间机户存在雇佣关系,故D正确。6.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明清时期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 )A“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岿然而独无恙”B“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C“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D“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解析】D。明清时期世界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选项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故选D。 7.(2010年北京丰台期末)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州哪些历史现象?“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这些人靠什么生活?(2)我国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3)明清时期对内、对外采取怎样的商业政策?实施这些政策的后果如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人口增长;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工罢工。以出卖劳动力为生。(2)大量的农产品成为商品;在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城市;私营工商业占主导地位;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商帮。(3)政策:对内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后果: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解题方法指导】 此题能力要求较低,如第(2)问的特点,第(3)问的政策及后果,都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得高分的关键是基础扎实。列举材料反映历史现象,切记不可照抄材料,将之简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