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长的学生学 (2)

上传人:wkd****90 文档编号:76396544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校长的学生学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校长的学生学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校长的学生学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校长的学生学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校长如何认识教育,如何认识学生,如何对待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校园环境,无不与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本期,周刊将重点关注新校长的“学生学”。嘉宾葛徽(河南省洛阳市梅森学校校长)刘凤军(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校长)孙建广(河北省巨鹿县育蕾小学校长)主持金锐1.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中国教师报:作为一名课改校长,应该怎样认识学生?对于校长来说,学生意味着什么?葛徽: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最重要的主体,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作为一名课改校长,要了解学生的基本特点,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学生增强自觉、自主、自治的意识。对于校长来讲,学生意味着希望与未来。所以,校长应该选择一种适合学生长远发展,能够全面培养学生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方式。刘凤军: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要成为学校的主人。因此,作为一名课改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对于校长来说,“学生是最好的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而不是对抗学生、限制学生。在一名成功的课改校长眼中,每一名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是学生激发了校长的教育智慧,是学生开启了校长的思想源泉,是学生丰富了校长的工作经验。校长成就学生的同时,学生也成就了校长。孙建广:作为一名课改校长,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正确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包含智慧、能力、意志、信仰、理想等方面的精神力量,以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把握自己的命运。校长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应该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充满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各种心理品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培养个性化的学生,正是通过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爱护、交往和沟通来实现的。2.重构校长与学生关系中国教师报:课改改变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那么对于新校长来说,应该与学生建立怎样的关系,相对于传统的校长学生关系,会有哪些变化?葛徽:课改学校的校长应该着力打造新型的校长与学生关系。校长与学生是“伙伴”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有了学生,才会有学校,有了学校,才会有校长。校长与学生是“交易”关系。校长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喜好,要向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适合学生应该是校长经营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学校的教育应该面向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校长与学生是“亲人”关系。校长要热爱学生,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向他们传递父爱、母爱,打造一种特殊的亲人关系。刘凤军:校长、教师、学生是构成学校教育体系的3个重要元素。课改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不再在教师权威的阴影下唯唯诺诺、按部就班,沦为教师的“奴隶”、“配角”。同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校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重构。在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中,校长总是让学生感到虚无缥缈、不可亲近。相对教师而言,校长更是权威和真理。对于校长,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没有任何反对与争辩的机会。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校长应该打造与学生间的平等关系,应该让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学校管理,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后,他们自然会对校长产生亲切感、信赖感,他们会希望校长成为自己学习、成长中的伙伴。同样,作为校长,也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创造出自己生命中的精彩。重构校长与学生关系之后,学生将会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共同发展,这也是学校能够培养出会思考、有能力,头脑充满智慧、内心充满自信的学生的重要前提。孙建广:教育是一种服务,一种为学生提供受益终身的人格、知识、技能的综合服务。所以,校长应该是一个愿意并且能够为学生未来幸福承担责任、提供前瞻性服务的人。相对于传统的校长,新校长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亲密伙伴。此外,校长还应该和学生一起成长。研究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本身也是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3.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中国教师报:学生需要怎样的校园环境?为了让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校长应该如何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葛徽:学校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作为校长,要大力建设硬环境,打造静态的校园文化,从布局、造型、色彩、功能、安全等方面出发,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典雅、绿色、环保、实用、安全的校园环境。同时,校长也要明白,对于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而言,软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软环境就是动态的校园文化。校长在打造软环境前,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明确“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成这样的学校”等问题。明确办学理念后,校长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组织机构,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其次,校长要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引导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风气。在建设软环境时,校长应该注意,校园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照顾学生的内心世界,换句话说,学生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校园文化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只是校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就不可能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刘凤军:校园文化建设分成3个层次,依次是环境、制度、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校长最根本的要求是改善校园环境、制定规章制度。更进一步,校长应该引导学校形成优秀的文化,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培养学生。从环境到制度,再到文化,是校园文化由外而内,不断内化的过程。校长应该拥有一种建起“大育人环境”的观念。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的过程,不应该局限在教室这个有限的狭小的空间中。校长应该意识到,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灵性,都会说话,都能育人。校园中许多不起眼的角落都能展现出潜藏的文化,校长要重视它们、挖掘它们,把学校的每一个点都融入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之中,不能只是把它们当成校园环境的点缀。孙建广: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集中体现,它对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人格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学生需要的校园文化应该是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文化,是具有引领作用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精神领域。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校长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构筑学校的发展愿景,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活动以及生活的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在打造校园文化时,校长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应该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统一部署、综合安排。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园地。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校长应该经常巡视,提出指导意见,并综合考虑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如果两者格格不入,就会导致学生缺少归属感与认同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长应该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校长可以让学生参与校歌的作词与作曲,参与校园格言的征集,参与校规的制定、校园的布置、校服的设计,等等。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不但能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还可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视为学校的主人,关心学校的发展与变化,更加热爱学校,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文化环境之中。4.好校长成就好学校中国教师报: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对于学生而言,校长应该用哪些行为去影响他们?葛徽:校长的办学理念。有的校长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坚持素质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这样的学校,也许升学率不是第一,但是学生的发展潜力非常大。相反,有些校长功利思想严重,像“榨油”一样压榨学生成绩,唯成绩论,唯升学率论。这种理念使得学生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会造成他们知识面狭窄、创新思维薄弱等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校长的人格魅力。如果校长关心教师、热爱学生,如果校长一身正气,充满朝气和锐气,就将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校长的精神就是学校的精神,校长的精神就是学生的精神。所以,校长的仪容仪表、衣着风貌、举止言谈、兴趣爱好等,都像校园文化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刘凤军:一名合格的校长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工作技能、执着的教育精神。这些素质会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甚至可以说,校长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目标,校长在人格、学业、生活等方面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孙建广:校长的人格、办学理念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旗手”,学生会对校长产生一种特殊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甚至会超过对教师的信任。他们将校长作为崇拜的对象,校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感染着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校长必须以身作则,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校长要教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校长要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