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中考化学中考化学 (安徽专用)A A组组2014201820142018年安徽中考题组年安徽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6安徽,2,2分)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答案答案D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A项错误;一氧化碳有毒,不能将尾气直接排放,B项错误;使用酒精炉时,禁止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以防失火,C项错误;家中天然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D项正确。思路分析思路分析A项,根据氢氧化钠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B项,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进行解答;C项,根据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容易造成火灾进行解答;D项,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2.(2018安徽,15,8分)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时间质量/g水饱和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氯化钠浓溶液 氯化钙浓溶液1天8.168.378.6411.189.3810.252天5.765.946.6912.558.4710.33(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填溶质的化学式)。(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g晶体,则该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6)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答案(8分)(1)D(1分)(2)Ca(OH)2+CO2CaCO3+H2O(2分)(3)CaCl2(1分)(4)不饱和(1分)(5)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6)不能。实验方案: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a的取值范围:4.00a5.30。(4分)(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解析(1)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水中的水分子比水面上的水分子多,故选D。(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浓硫酸和氯化钙浓溶液均具有吸水性,但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安全,所以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应该选CaCl2浓溶液。(4)NaCl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2.6%,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所以原溶液不饱和。(5)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原因是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判断浓度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测量敞口放置前后稀盐酸的pH的变化,判断浓度的变化等。(6)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水分蒸发使溶液质量减小;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使溶液质量增大,仅通过放置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不能求出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以将变质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g,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0g20%=4.00g,假设固体完全变质,则2NaOH+CO2Na2CO3+H2O2.26g10.00g36.1g36.1g100g801064.00gag80 106=4.00g aga=5.30由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4.00a,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图方案:你认为上述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答案答案(7分)(1)N2+3H22NH3(2分)(2)向上述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入少量水(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滤纸变红,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1分)(3)氨水受热分解,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4)增大(2分)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4分(5)不合理(1分)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HCl。(1分)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解析(1)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2)实验证明,干燥的氨气不能使酚酞变红色。向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少量水(或将湿润的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变红,说明氨气和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物显碱性。(3)加热滴有酚酞的稀氨水,溶液红色变浅,原因是氨水受热分解,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4)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表明稀盐酸中HCl未明显减少。由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质量可知,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水分减少,浓度增大。(5)方案不合理。因为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HCl。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4.(2014安徽,15,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有关(写一条即可)。【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图像回答问题。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A.小于30sB.3090sC.90140sD.140180sE.180280sF.大于280s答案答案【猜想与假设】从试剂用量、温度等角度考虑,合理答案均给分。【设计实验】(1)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隔绝空气不正确(2)CO2+2NaOHNa2CO3+H2OCO2气体中可能含有HCl气体(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3)NaOH溶液浓度越大,褪色越快NaOH溶液浓度越大,起始颜色越深(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F解析解析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颜色变红后又消失的原因有多种,如两种溶液相遇后温度升高可能会使酚酞试液发生变质,或酚酞试液用量过少等。(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先将溶液加热,温度升高会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从而排出溶液中的氧气,等冷却后加入酚酞再滴一些植物油,植物油浮在液面上能隔绝氧气,但仍然是溶液中出现红色,且一段时间后红色消失,说明甲的猜想是错误的。(2)乙同学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会含有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与碱性物质反应后使溶液显中性或酸性,溶液也会变为无色,故乙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3)对比20%、10%和5%三种溶液加酚酞试液后对应的溶液颜色及褪色所需时间的曲线c、b、a,可以发现溶液的浓度越大,褪色的速率越快;溶液浓度越大,起始的颜色越深。从图中看,向5%的NaOH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140s内色度从85%升高到92.5%,那么从92.5%升高到100%,所需时间要大于140s,故答案为F。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除了题目中的猜想,还可考虑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能还与仪器不干净、含有酸性物质有关;从试剂用量、温度等角度考虑都可以,但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学会猜想和验证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一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考点一常见的酸、碱指示剂B B组组20142018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年全国中考题组1.(2018广东广州,9,2分)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B.NaHCO3C.Ca(OH)2D.H3BO3答案答案CH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NaHCO3属于盐,故B错误;Ca(OH)2属于碱,故C正确;H3BO3属于酸,故D错误。2.(2018北京,1,1分)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B.O2C.NaClD.NaOH答案答案AA项,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项,O2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项,NaCl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项,NaOH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A。3.(2018广东广州,18,2分)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答案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而变质,故A正确;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B错误;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不反应,故C错误;D中未给出溶液的浓度,无法得知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故D错误。4.(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4,2分)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答案答案B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A不正确;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B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故C不正确;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5.(2018江苏南京,10,2分)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答案C大理石价廉质硬,可用作建筑材料,故A正确;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故B正确;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有强腐蚀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熟石灰属于碱,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6.(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答案D稀硫酸未过量时,溶液中增加的水来源于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水和稀硫酸中的水,稀硫酸过量后,溶液中增加的水只来源于稀硫酸中的水,溶液中水的质量增加减慢,故A正确;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和相同浓度的过量稀盐酸反应,镁消耗的稀盐酸多,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大,当消耗等质量的盐酸时,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比氯化镁的质量大,故B正确;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完全后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前相等,故C正确;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放热,反应开始时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增大,反应停止恢复到室温后,由于氧气被消耗,密闭容器中的压强比原来小,故D错误。7.(2018云南昆明,18,3分)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A.沉淀的质量B.氢氧化钡的质量C.溶液的pHD.溶质的质量答案答案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从原点开始不断增大至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A错误;氢氧化钡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小,直至为0,其质量不会增大,故B错误;常温下氢氧化钡溶液的pH大于7,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不断减小直至等于7,反应结束后,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不会增大,故C错误;氢氧化钡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为0,当加入的硫酸过量后,溶液中的溶质变为硫酸,溶质的质量又从0开始不断增大,故D正确。8.(2017河南,9,1分)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答案答案A石灰水敞口放置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于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析出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因此溶液的质量减小,A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后溶液质量增大且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质量会减小,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烧碱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增大,D不符合题意。错因分析错因分析忽略了碳酸钙是难溶物,误以为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质量变大而错选其他选项;若不认真审题,只看到溶液质量减小,忽略了发生化学反应易错选C。9.(2017云南昆明,17,3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答案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A描述错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描述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描述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不是白烟,D描述错误。10.(2017陕西A,15,2分)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答案答案A开始时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为0,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可溶于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铁元素质量逐渐增多,直至反应完全后不再变化,故A正确;因为稀盐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氧化铁会完全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0,故B错误;开始时氧化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质量增加较快,反应完全后,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加较慢,故C错误;开始反应有水生成,溶剂质量增加较快,反应完全后,溶剂质量增加较慢,故D错误。11.(2016浙江温州,11,4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氢氧化钙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D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硫答案答案B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说法正确;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故B说法错误;稀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C说法正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故D说法正确。1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7,9分)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猜想四:NaCl、Ca(OH)2和HCl【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填名称)猜想三成立【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答案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Fe2O3+6HCl2FeCl3+3H2O(2)【作出猜想】NaCl和Na2CO3(氯化钠和碳酸钠)【进行讨论】四【设计实验】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或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或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或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浑浊)(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迁移拓展】氢离子或H+解析解析(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D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2HCl+Ca(OH)2CaCl2+2H2O;E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E试管中的碳酸钠过量,D试管中的盐酸过量,由此可知反应后D试管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E试管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碳酸钠。将两试管中的废液混合后,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作出猜想】滤液中溶质可能只有NaCl,也可能是NaCl、CaCl2,还可能是NaCl、Na2CO3。【进行讨论】氢氧化钙与氯化氢在溶液中不能共存,因此猜想四错误。【设计实验】猜想二不成立说明不含CaCl2,则加入Na2CO3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要证明猜想三成立,只需验证溶液呈碱性或溶液中存在C即可。【迁移拓展】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23O疑难点拨疑难点拨首先根据废液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先有气体后有沉淀),判断D、E试管中分别剩余什么物质,然后根据现象推断出反应的先后顺序,最后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或其中一种反应物剩余等情况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13.(2017北京,33,4分)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答案答案(1)碱性(2)2和5(3)3(4)2NaOH+H2SO4Na2SO4+2H2O解析解析(1)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3)运用对比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可知用水作空白对照实验;(4)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14.(2017黑龙江哈尔滨,34,6分)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1)。【提出问题】A是哪一种酸?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猜想假设】甲同学:A是稀盐酸;乙同学:A是稀硫酸。【实验探究】【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2)(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3)(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6)除去。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除去溶液中干扰离子的一般方法是: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7)除去。答案答案(6分)(1)(溶液中)有气泡冒出(1分)(合理即可)(2)不能(1分)(3)能(1分)(4)Na2SO4+BaCl2BaSO4+2NaCl(1分)(5)Na+、Cl-、N(1分)(6)气体(0.5分)(合理即可)(7)沉淀或气体或水(0.5分)(合理即可)3O解析解析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现象为有气泡冒出。【评价交流】由乙同学的实验2可知溶液B中有剩余的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银反应也产生白色沉淀,故甲同学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在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钠过量;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可以得出A是硫酸,故乙同学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钠、氯化钠,故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Cl-、N。3O15.(2015江西南昌,20,6分)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由上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显示的颜色是。(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答案答案(1)滴瓶(1分)红色(1分)(2)碱性(1分)7时溶液呈碱性,故草木灰水属于碱性溶液;白醋和盐酸一样使紫薯汁显红色,故其呈酸性,因此其pH7。(3)A操作会污染被测试剂;C操作中试纸湿润,相当于溶液被稀释,被测溶液的pH可能发生改变。1.(2018广东广州,14,2分)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厕所清洁剂pH=1B.牙膏pH=8C.肥皂pH=10D.炉具清洁剂pH=13考点二中和反应考点二中和反应pHpH答案答案D常温下碱性溶液的pH大于7,pH越大,碱性越强。题给物质中炉具清洁剂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2.(2018辽宁沈阳,10,1分)常温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显酸性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物质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0.81.57.357.4510.212.2答案答案C常温下人体血液的pH为7.357.45,显弱碱性,故A错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B错误;两者均显碱性,洗涤剂的pH比肥皂水的pH大,pH越大碱性越强,故C正确;肥皂水显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3.(2018湖南长沙,11,3分)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常温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A.3B.7C.13D.5答案答案C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可能是13。4.(2018重庆A,14,2分)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答案答案BA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B项,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错误;C项,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氢离子,醋酸属于酸,因此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正确;D项,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因此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正确。5.(2018广东广州,13,2分)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B.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氧化钙与水反应D.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答案答案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A不符合题意;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与水,反应无明显现象,故B符合题意;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故C不符合题意;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反应开始时,铝丝表面会出现银白色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6.(2018江苏南京,13,2分)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 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答案答案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加入溶液的体积为VmL时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所得溶液的pH越大,故A正确。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B错误。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不相同,浓度越大反应越快,故C错误。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当加入溶液体积小于25.0mL时,溶液中酸过量,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当加入溶液体积等于25.0mL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均呈中性;当加入溶液体积大于25.0mL时,溶液中碱过量,溶液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故D错误。7.(2017天津,7,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3.54.52.93.36.36.67.68.0答案答案B常温下,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A正确;鸡蛋清显碱性,牛奶显酸性,B错误;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C正确;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因为二者都显酸性,D正确。8.(2017浙江杭州,16,3分)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氯离子B.表示钠离子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答案答案D分析可知表示氢离子,表示氢氧根离子,表示氯离子,表示钠离子,故A、B、C均错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D正确。9.(2017北京,20,1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答案答案C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推知反应放热,故A正确。30s时pH小于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Cl和生成的氯化钠,故B正确。结合pH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反应开始前pH7,溶液显酸性,应该是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结合pH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D正确。思路分析思路分析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像变化的原因。酸液中滴碱液时pH由小于7逐渐变大;碱液中滴酸液时pH由大于7逐渐变小。10.(2017甘肃兰州A,34,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HCl猜想三:CaCl2、HCl、Ca(OH)2你的猜想:(2)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设计】设计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丁同学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一正确戊同学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4)猜想二正确【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5)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6)。【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7)(填一点)。答案答案(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8分)(1)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2)CaCl2、Ca(OH)2(3)2HCl+Ca(OH)2CaCl2+2H2O(4)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5)戊(6)猜想中都有CaCl2,加足量Na2CO3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7)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合理答案均可得分)解析解析(1)澄清石灰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其与氢氧化钙反应,碱性减弱,溶液的红色变浅,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红色刚好褪去。(2)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废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钙,若盐酸有剩余,则废液中还含有HCl;若氢氧化钙有剩余,则废液中还含有Ca(OH)2,故废液中溶质成分还可能为CaCl2、Ca(OH)2。(3)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二者不可能同时剩余,因此猜想三错误。(4)废液中若含有HCl,加入锌粒,锌粒会逐渐溶解,产生气泡。(5)戊同学的方案合理,溶液中含有HCl,放入锌粒后,一定会反应生成氢气。(6)丁同学方案不合理,因为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在废液中加入足量碳酸钠,都能产生白色沉淀。(7)废液中含有盐酸,直接倒入下水道,盐酸会腐蚀下水道,也会污染水质。11.(2017陕西A,20,4分)小青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答案答案(1)浓硫酸(2)2NaOH+H2SO4Na2SO4+2H2O(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3)氯化钡溶液或BaCl2溶液解析解析(1)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因此甲烧杯中为浓硫酸。(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3)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一定有硫酸钠,可能有硫酸。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可以检验硫酸是否存在;氧化铜可以和硫酸反应,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可以检验硫酸是否存在;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检验硫酸是否存在;氯化钡和硫酸钠、硫酸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确定是否有硫酸存在。12.(2017四川成都,16,10分)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1)盐酸中阳离子符号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写一种)。(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HCl7.3g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答案答案(1)H+烧碱(火碱,苛性钠)(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产生白色固体(3)解:设可中和NaOH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36.5x7.3g=x=8g答:可中和NaOH的质量为8g。4036.57.3gx解析解析(1)盐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盐酸中阳离子符号是H+;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钠固体,现象是产生白色固体。(3)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7.3gHCl可直接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考点一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考点一常见的酸、碱指示剂C C组教师专用题组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8重庆A,3,2分)安全事故无小事。下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A.食盐B.鞭炮C.烧碱D.酒精答案答案C食盐没有腐蚀性;鞭炮是易燃易爆物品,不是腐蚀品;烧碱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应张贴腐蚀品警示标记;酒精是易燃物品,应张贴易燃液体警示标记,故选C。2.(2018陕西A,15,2分)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答案C根据题图可以判断出该实验是向氧化铜中逐渐滴加稀盐酸,A错误。n点表示氧化铜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表示稀盐酸过量,因此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是相等的,B错误。n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铜,m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氢,在蒸发时氯化氢挥发,因此两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所得固体均为CuCl2,C正确。纵坐标是溶液的总质量,因此题中曲线可以反映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D错误。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图像曲线起点为0,因此可以确定是向氧化铜中逐渐滴加稀盐酸,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固体氧化铜发生反应进入溶液中,溶液总质量增加较快,达到n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加变缓慢。3.(2017上海,32,1分)氢氧化钙俗称()A.烧碱B.纯碱C.熟石灰D.石灰石答案答案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故选C。4.(2017广东,3,2分)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答案答案C图示标志表示物质有很强的腐蚀性,氯化钠、蒸馏水和葡萄糖均没有腐蚀性,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故选C。5.(2017吉林,3,1分)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A.石墨、C、金属B.酒精、C2H5OH、无机物C.火碱、NaOH、碱D.臭氧、O3、氧化物答案答案C石墨属于非金属,故A错误;酒精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属于碱,故C正确;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误。6.(2016广东,6,2分)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比先变红,不变红B.比先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变红,不变红答案答案A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和变红,和不变红。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比先变红。7.(2016湖北黄石,10,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D.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答案答案B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故A错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B正确;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如NaHSO4溶液,故C错误;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D错误。8.(2017福建,14,7分)下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1)A不可能是(填标号)。a.Mgb.Fec.Agd.Zn(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C为碳酸钠:C与D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种。答案答案(7分)(1)c(2)Fe2O3+6HCl2FeCl3+3H2O(3)复分解反应2HCl+Ca(OH)2CaCl2+2H2O或2HCl+Ba(OH)2BaCl2+2H2O3解析解析(1)单质A与盐酸能反应,镁、铁、锌均能与盐酸反应,银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c。(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C是碳酸钠,D是碱,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碱与新盐,属于复分解反应;D能与碳酸钠反应,D可以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钡)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或Ba(OH)2+2HClBaCl2+2H2O;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除了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外,还有水,故反应物有3种。9.(2017黑龙江哈尔滨,31,4分)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用氢氧化铝作胃药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ABC答案答案(4分)(1)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能与盐反应)(1分)(或)(1分)(2)C(1分)两者都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1分)(合理即可)解析解析(1)碱的化学性质有: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故可以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或能与某些盐反应,如。(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两者都是利用生成物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明显现象来证明生成物的存在,故选C。10.(2016山东泰安,23,6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下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答案答案(1)碱性(2)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钙、氯化氢(或CaCl2、HCl)(3)氯化钠(或NaCl)氯化钙(或CaCl2)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aCl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解析(1)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甲同学所得溶液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稀盐酸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酸碱指示剂外还有氯化钙、氯化氢。(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静置后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说明不含碱性物质,即不含氢氧化钠、碳酸钠;底部有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没有剩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11.(2016江苏宿迁,15,7分)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提出猜想】.NaOH和Na2CO3.NaHCO3.Na2CO3和NaHCO3【查阅资料】Ca(OH)2与Na2CO3、NaHCO3均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CaCl2与Na2CO3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3不反应;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设计实验】限选试剂: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不成立2.将操作1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振荡猜想成立【拓展应用】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答案答案(1)集气瓶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2NaOH+CO2Na2CO3+H2O(2)【提出猜想】Na2CO3【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CaCl2溶液2.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拓展应用】密封解析解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A中的压强减小,集气瓶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提出猜想】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一方面要考虑生成物,另一方面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当NaOH与CO2恰好完全反应时,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CO3,所以猜想是Na2CO3。【设计实验】由实验操作1中的现象和题中资料可知,应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欲验证猜想成立,即证明操作1所得滤液中含有NaHCO3,所以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拓展应用】空气中的CO2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考点二中和反应考点二中和反应pHpH1.(2018云南,13,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葡萄汁(3.54.5)B.鸡蛋清(7.68.0)C.苹果汁(2.93.3)D.牛奶(6.36.6)答案答案B常温下,pH=7的物质显中性;pH7的物质显碱性,故可判断出葡萄汁显酸性,鸡蛋清显碱性,苹果汁显酸性,牛奶显酸性。2.(2017福建,4,3分)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唾液(pH约6.67.1)B.胃液(pH约0.81.5)C.胆汁(pH约6.87.4)D.血液(pH约7.357.45)答案答案B常温下,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B。3.(2017山东潍坊A,20,2分)25时,向2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30%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答案答案Db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7,d点对应溶液的pH大于7,故A错误;题中没有给出两种溶液的密度,无法确定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B错误;b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7,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故C错误;d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D正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判断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一定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4.(2017重庆A,14,2分)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答案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线段ab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a点溶质质量没有减小到最小,说明硫酸过量,因此溶液显酸性,A正确;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bc段表示向水中加入Ba(OH)2溶液,因此c点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钡,C错误;b点反应已经完全,因此b、c两点沉淀的质量相等,D正确。5.(2016福建泉州,6,2分)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答案答案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C;用氨水处理工厂的硫酸,氨水属于碱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6.(2018贵州贵阳,3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甲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