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庆: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75488100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吉庆: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吉庆: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吉庆: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吉庆:论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论干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武吉庆1997年03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注重史料的广泛搜集和严择慎取,是干嘉学风的显著特点。受其影响,一代宗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凡立一说,必凭证据;凡引资料,极为审慎。故而在史料学和史学理 论方面,颇多建树。一些充满真知灼见的全新理论模式被构建出来:如梁启超的近代史学新构想,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陈垣的史源学,陈寅恪的诗史互证以及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 等。这些史家的治史理论和实践,于今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和启 迪意义。一、广集史料,据实立说梁启超虽是近代今文经学的健将,为文崇尚微言大义, 追求经世致用,但其后期在治史门径上却服膺文风谨严、 言必征实的干嘉先贤。 他以自己的治史实践说明, 史学研究必须建立在 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对于古史中失载或缺略的史实,他总是博搜旁征,随处留心,无孔不入,每有所遇,断不放过【1】。为了研究春秋以前的部落分布情况,他不惮繁冗,爬梳剔抉,先从 左传、国语中整理出业已灭亡的六十多个国名,然后又从逸周书中辑录出三十多个,从金文款识中搜集到九十多个,从其它散见的各种书籍中发掘出三四十 个。最后,比照删除所获史料的相互重复部分,在余下的可以考见的三百多个国名的基础上,熔铸出这样一个确定不疑的结论:春秋前,半部落式之国家甚多。【2】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简短结论,梁启超不惜时间与精力,史海耕耘,孜孜以求。这种方法和精神,显系承自 干嘉学派。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和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等,是最能体现这种学风的精 品佳作。王国维强调历史研究当 以事实决事实。在再与林(浩卿)博士论洛诰书中一再强调: 吾侪当以事实决事实,而不当以后世之理论决事实,此又今日为学者之所当然也。【3】这一学术思想的形成,虽然受到了近代西方科学实证理论的激发,但其渊源仍应是干嘉学派注重证据,据实立论的实事求是 学风。王氏此论并非执意抵拒理论对于史学研究的指导 作用,而是要努力矫治近代以来滋生蔓延的游谈无根、无端妄断的恶劣治史习气。因此,他刻意追求对史料的广泛占有,以求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以他对西北地理与蒙元史的研究为例,从抄写校对杜环的纪行记、高居海的使于阗记起,直到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止,在史料整理方面,费时就达两年有余,其间除了写有古行记校注四种、蒙古史料校注四种和蒙古札记七则外,还编有元朝秘史索引。所有这些,都被 他视为元史研究前的必要准备工作。王国维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因其深受扬州学派 (干嘉学派的一支)的影响,敏锐地意识到了晚近新见实物数据的特有价值。据粗略估计,从辛亥革命时起,他先后研究过的实物史料不下20种:从甲骨卜辞、钟鼎款识、虎符兵革、封泥玺印、秦砖汉瓦、石经木简、玉贝古钱、历代权衡、碑刻铭志、人物塑像,直至唐人手迹、宋 元古书,甚而古墩木刻等,大凡当时所能见到的实物资料,他几乎都曾涉猎并潜心研究过, 而所有这些筚路蓝缕性的工作,都为他的古史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如此,才使他在为文立论时征引宏富,弃取自如,持论得当,比如他考证殷先公王恒其人其事,除了例举出卜辞中的三个显在证据外,又罗列出其它鲜为人知的左证14个【4】。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凿凿有据,确定不移,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感。这种广泛搜集和占有史料的学 风,是对干嘉先贤在继承基础之上的超越。虽然陈垣先生晚年服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但从学术渊源看,他直接师承并执意恪守的无疑仍是干嘉历史考据方法。出于景仰和叹服,他曾反复研究干嘉学者的著作手稿和论学书札, 着意探求他们的治学旨趣和门径。长期的学风濡染和方法训练,使他对干嘉学派的某些优良 传统信守不渝。他强调最大限度地占有史料,一贯倡导竭泽而渔的治史原则,搜集资料 务戒遗漏,力求完备。他告诫学子:考史者遇事当从多方面考究,不可只凭一面之词。【5】强调数据占有得越充分,考虑问题的角度就越新颖、独特,认识问题就越有深度,得 出的结论就越确切可信。所以他一贯坚持在主要材料未到手之前,决不急于动笔为文的治史信条。最能体现其学术旨趣的是, 他的每一论著,都是在参考数十种甚或成百种史料的基础 上辛勤着成的。如他在撰写元西域人华化考过程中,前后参考过二百余种数据,在五 代史辑本发覆写就前,以数据汇编形式结成的书稿就积有三尺多厚,而在此基础上提炼而成的正稿,纔不过二万余字。无怪乎史学界公认该书言言有据,字字珠玑。为了编撰元典 章校补释例,陈先生积累了一万二千余条的材料,故而在杀青成册时选定的一千一百余条史例,令方家难挑瑕疵。在陈寅恪先生身上, 干嘉遗风的痕迹更是清晰易辨。他认为:史料不全,论点的精确性便难以保障;论据不足,必然导致论证乏力。朱延丰曾将自己撰着的突厥通考一书交托陈寅 恪先生审阅,在通核全书后,陈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 该书数据疑尚未备,论断或犹可商。 似乎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竟要朱延丰十年增改之后,出以与世相见【6】。果然是在十年之后,陈先生才对经过大量补正之后的突厥通考一书不吝赞誉并欣然为之作序。在讲授中国中古史课程时, 他首先提示学生: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史料保存的完整程度是各不相 同的,上古史因材料奇缺,证据和反证随之亦少,故论断常流于推测;近代史资料丰富,搜 集相对容易,确切地诠释材料亦非难事,但若求史料完备,罕能如愿;中古史料得天独厚, 较遂人意,史家大有用武之地,但尤需注意的是,这些充足的史料,有时不但不足以构成确 证,反而却足以构成反证【7】。基于这种认识,他选定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作为自己的研 究范围。他虽然熟谙上古史,但却很少论及,个中原因,盖与其厌弃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 仅凭印象,徒托空言不无关系。尤为可贵的是,陈寅恪先生不但重视对新见史料的充分占有,而且还力倡并躬行践履对新见史料的开发利用。他曾高度评价新史料的特有价值: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采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8】敦煌写本是当时的新见史料,而在他的论著里,不乏用敦煌史料从事研究的成功范例。 如他利用敦煌写本李义府撰 常河碑来说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的时机和成功原因, 使人感到既新奇又可信,无不心悦诚服于他的不刊之论。顾颉刚先生长于吴派基地,自幼受吴派学者追求渊博风气的濡染,因此,终其一生, 都将最大限度地占有史料作为治史第一要义,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时,顾先生曾言:以前我听得几个今文家的说话,以为清代的经学是支离、琐屑、饾饤的到这时我才明白知道,学问必须在繁乱中求得的简单,才是真实的纲领;若没有许多繁乱的材料作基本,所定的简单纲领便终是靠不住的东西,今文家要从简单中寻见学问的真相,徒然成其浅陋而 已。【9】顾先生对今文家的菲薄之词或可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推崇干嘉学派之广 博务实、鄙弃今文学派之简约空疏的治学态度,的确成就了他一生的学术事业。目前保存下来的顾先生的读书笔记, 总计有一百八十余册,约四百余万字。这座浩瀚的资料宝库,是他数十年来如一日,如痴阅览,如狂抄录,铢积寸累,积微成巨的结果。正因有了这种博大的 基础,才做成了他精深的学问。二、精于考辨,严于取舍干嘉诸儒大多精于校勘,其目的概在于给当世和后世学者留下可信度较高的史料。王鸣盛曾坦言:予识暗才懦,一切行能举无克堪,惟读书、校书颇自力。尝谓好著书不如多读书, 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不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10】由此可见,王鸣盛把校书视若治学的基础性工作,视若避免著述错误的保障性手段。 干嘉学派之所以被称做考据学派, 是因其大多将毕生精力投注在了古籍整理和考订事业之中。治经者如此,治史者亦无二致。十七史商榷、二十二史考异、二十二史札记等,俱是考史、校史的经典性著作。 它们为古籍订正错误、补苴罅漏,将我国古代文献史料的可信度档次大大提高,施惠后人, 功在千秋。这种学风和旨趣,对近代史家影响深巨。严密的正误和辨伪。他在总结、概括干嘉考据学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一套系统的、 具有近代科学实证精神的史料鉴别技术。他强调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验证史料之真伪。 当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发生抵牾时,则以最原始、最近真者为可信。在辨伪方面,梁启超也持有独到的见解,其所归纳的辨伪求真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I这些方法源自何处? 梁启超自认其得自干嘉学风的启迪。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第二节论到其写作旨趣时,梁启超申明:本节论正误辨伪两义,缕缕数万言,所引例或涉及极琐末的事项,吾非谓治 史者宜费全部精神于此等考证,尤非谓考证之功必须遍及于此等琐事。但吾以为有一重要观念为吾侪所不能忘者,即前清干嘉诸老所提倡之实事求是主义是也。【11】就是说,虽然他因受干嘉学风影响而不惮其烦地反复例举和论证史料的鉴别方法与技巧,但并非意在引导人们趋向繁琐考证, 而是要提醒史家真正领悟干嘉学者所倡实事求是学风之真义所在。在史料考订方面,王国维提出了屡试不爽FM1的二重证据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文献与文献、文献与实物铭文、实物与实物的互证三种形式。它要求在互证前必须明晓互证双方是 否出自不同的观察。如果是地下材料和文献材料之间互证,因为两者显系出自不同的观察, 当然可以直接互证; 而在文献与文献之间, 由于可能存在着转抄关系,因而必先经过审慎的考察后方可互证。考察的基本程序是:通过目录学了解作者、 成书年代、地点及流传情况等。 经分析综合,如果确认两种文献出自不同的观察,那么才可以进行两者互证。这种方法的创用,更加完善了史料鉴别技术,使治史者既能敢于使用尚存疑义的史料,又可保证所引材料的确当。这既是对干嘉学风的继承,更是对干嘉方法的超越。陈垣先生认为:考证为史学方法之一,欲实事求是,非考证不可。彼毕生从事考证,以为 尽史之能事者固非;薄视考证,以为不足道者,亦未必是。【12】作为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作为实事求是的保障性手段,考证对于任何一个严谨求实的治史者来说,都是不可 或缺的。所以,陈先生强调,对于到手的材料,必须逐条核对,若有一手材料,拒用二手材 料;此书早于彼书,信此而必疑彼。这一史料征引原则, 显系承自干嘉历史考据学派的王鸣 盛、钱大昕等人。其所不同的是,陈先生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开创了一门新学科一一史 源学,其目的是探寻史料的源头及其演变情况以明史料之真伪。如果治史者在对待史料问题上,不问来源,盲目征引,那将极易使研究成果减色甚至会因误引误用而使研究徒劳无功。陈垣先生将探寻史源上升到学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史料考辨的重视程度。史源学的创设,是陈垣先生对史料建设的一个重大贡献,也使他的史学成就超乎干嘉史家之上。在史料的考订和择用方面,陈寅恪先生更是慧眼独具。他说:通论吾国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易流于诬妄,而官修之书,其病又在多所讳饰。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与私着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真相,而无诬妄之失矣。【13】认为无论官私著述,都可拿来为我所用,只是各有其弊,不可全信。只要史家能够详辨慎取,严择慎用,就可避免诬妄之失,得到真确史料。他还进一步提出诗文证史法,将诗文、小说等广泛用为治史之 左证。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任何文艺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情节渲染和虚构现象, 若无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湛的考证技巧,一般难以问津此道。 而陈先生学贯中西, 得益于长期严格的考据学训练并深得西方实证科学精神启迪,擅长文史互证,不乏成功力作。韦庄秦妇吟校笺FM2、元白诗笺证稿以及柳如是别传、桃花源记旁证等著作的 撰着,证明了诗史互证法的应用价值。这种根植于干嘉考据学基础之上的学术努力,既拓展了历史资料的取用范围,又提高了史料学的科学境界。顾颉刚先生是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在史料考辨方面尤具卓识。他勇于怀疑史籍记载, 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其基本理论是: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14】。根据这一理论,他断定许多古史记载都是后人附会的,因此要得到真实的材料以明历史之真相,必须大胆地疑古和辨伪。 这一传统是承自干嘉学派的崔述。顾先生对崔述推崇备至并曾投入了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其 人、其着及其治学旨趣,以致将崔述的疑古辨伪传统发扬光大到极致。这种学风提醒治史学人:对于既得材料不可盲目相信盲目采用,只有藉经过严格考订的、 谨慎选取的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才是治学的正确方法。干嘉学派厌弃空发议论,崇尚言必有据,凡立一说,广征博引,凡引资料,必经精审。梁启超认为,这种方法,就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所倡用的逻辑归纳法,其步骤是:第一步,必先留心观察事物, 觑出某点有应特别注意之价值;第二步,既注意于一事项,则凡于此事项同类者,或相关系者,皆罗列比较以研究之;第三步,比较研究的结果,立出自己一种意 见;第四步,根据此意见,更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证据,证据备则泐为定说,遇有力之反 证则弃之【15】梁氏将干嘉学派的治学方法简单地比附为近代科学归纳法, 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归纳法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渐趋缜密的一种由个别到一般概括和推 理的逻辑方法,干嘉学派虽亦偶或使用归纳法,但却是不自觉的和不明确 的,尚未成熟完备到近代科学归纳的高度。事实上,干嘉学派的主要方法是,广泛细密地搜集各种相关材料以 比较其异同,从而判断出何者正确,何者讹误。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地解决古代文献中以讹传讹或混淆不清的问题,顺利清除通解古籍的路障一一疑文滞句,严格说来,称之为比较的方法更为妥切。 从方法论意义上讲, 它确乎寓有西方实证科学的某些因子,但却难以从个别现象中推导出一般规律。尽管如此,干嘉学派以史实为根据, 以求真为旨归,勤搜数据,严于取舍的朴质学风还是值得取鉴的。恩格斯曾指出:不论是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16】,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 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17】。 因此,史料的搜集与考辨,是历史科学和其它许多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干嘉学派尚未意识到倾其毕生精力所做的一切仅只是史学研究的始端,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由表及里地去努力探求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但我们必须承认,在他们的治学方法中,的确孕育着近代实证科学的胚芽,对近代史家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代史家的辉煌成就,无疑得自于对干嘉学风的合理扬弃。史学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既需要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推 广应用,又需要对传统史学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和弘扬。我们不能想象传统史学如果是一片沙漠,却可以在此之上矗立起现代史学的参天大厦。目前或明或暗地滋生的传统史学虚无主义认识倾向,无助于史学走出困境,摆脱危机。在形形色色的史学新模式被争相鉴用的今天, 对传统史学的客观重估,绝对不是老生常谈。注释:【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75、76页。【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71页。【3】王国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卷一,第16页。【4】王国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卷九,第67页。【5】励耘书屋问学记,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6页。【6】陈寅恪:寒柳堂集,朱延丰突厥通考序,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1页。【7】俞大维编谈陈寅恪,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第32页。【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上海古籍出版 1980年版,236页。【10】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光绪六年王氏刻本,第2页。【11】第 105 页。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12】励耘书屋问学记,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 114页。【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第 225页。【14】顾颉刚:古史辨第 1 册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第 60 页。【1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51 页。【1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469页、第 118页。【17】同上所引。【9】版社1982年版,第2930页。顾颉刚: 古史辨第 1 册自序,上海古籍出【资料来源: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FM1此处不如改为至今颠扑不破。(孟繁之注)FM2 原文阙韦庄二字,孟繁之斠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