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撑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 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 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对道家文化情感美、哲理美的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并继承道家的优秀思想。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 知识;理解道家“有” “无”的关系和“大道无为”的精神实质。教学方法 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示范研读老子四章。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新课白岩松说:“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什 么是有用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老子四章,了解 老子是如何论述“有”与“无”的。结合课文的注释,初读课文,标记重要的文言知识,初步感知 课文内容。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而有用,只 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学习活动二:字词积累1.重要字音五石(din)之瓠(hi)口号(xiGo)然(pou)龟(jM)手鬻(yU)2 .通假释义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皮肤冻裂)我世世为济源统丝绵絮)3 . 一词多义为之于未有我世世为济僻统-君王为人不忍为使子婴为相瓠(hub)落拙(zhud)济(ping)潞(pi)统(kuang)(“龟”同“皴”,(僦”同“纺”,(动词,做)(代词,从事)(动词,对待)(动词,担任)窃为大王不取也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何辞为4 .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吴王使之将*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形容词的活用其坚不能自举也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5 .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括:吾为其无用而搭之拙: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说:以说吴王使:吴王使之将6 .文言句式(介词,表被动)(语气助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将领)(名词活用为动词,充实,填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硬程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的东西)(动词,击破)(动词,不善于)(动词,游说、劝说)(动词,派遣)判断句则所用之异也则所用之异也(“也”表示判断)状语后置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正常语序是“夫子固于用大拙矣”)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正常语序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乎江湖浮”)定语后置句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正常语序是“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宋人”)省略句剖之以为瓢(省略介词宾语,“以为”应为“以之为”)学习活动三:理解观点1 .文章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 用”和“有用”的观点的?明确: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搭之”的诘问,庄 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 “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 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 境界。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 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 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 自我价值。2 .主题归纳选文利用寓言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 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 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学习活动四:鉴赏技法寓言说理,情感鲜明借用寓言说理。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把自己的思想隐含其中,而 且使情感更加深邃,寓意更加深刻。本文运用了 “五石之瓠”和 “不龟手之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深入浅出,含义更加丰富。鲜明的感情色彩。文中庄子的态度非常鲜明。如当惠子讲了 “五石之瓠”的故事 后,庄子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一个“拙”字鲜明地表达了 自己的态度,他极不赞成惠子的说法。而在文末庄子又说“则夫子 犹有蓬之心也夫”,则直接批判惠子,认为他为尘世所牵绊,为世 俗所累。三、落实群文阅读任务学习活动五:畅谈收获1 .在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 “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 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观点一: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亚当斯密曾说过:“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 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好的竞争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会促进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坏的竞争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甚至会导致社 会的分裂、动荡。区分竞争的好与坏的标准,就是其是否符合社会 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要求,以此为标准,儒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符合 “礼” “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区别于只顾谋求一己之私利的 “小人之争”。我们应提倡“君子之争”,拒绝“小人之争”。观点二:过度竞争导致无序。如果竞争没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会导致混乱。战争是这 样,经济发展是这样,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人类进行军备竞赛,导 致核武器泛滥成灾;人类进行太空竞赛,导致太空垃圾的“乌云密 布”;而人类的物质占有竞赛,已使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回过头 来,再听听老子说的“知足之足,常足矣”“多藏必厚亡。知足不 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要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 序竞争。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 “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发展的争,这是不争之德的体现。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 地。这既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又表达了i种人格力量。纵 观滚滚红尘,凡好争者,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则终是得而 不失。德者自得,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唯在一个“德”字上。2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故不积藤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明确:结论不同。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 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 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 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簧的结局。3 .对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这里蕴含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的问题。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用必 须超然物外,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最好是无用,无用无害,也无 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是大用,这是庄子 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识,自然局限于一般的理 解而有所困惑。2.背景介绍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 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 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以自己 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 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二、文本研读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结合课文的注释,初读课文,标记重要的文言知识,初步感知 课文内容。第1自然段:论述“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以车轮、器皿、 房屋等为例来说明“有”与“无”是互相依存的。第2自然段:讲了有道者不会“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的道理。第3自然段: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 养。第4自然段:讲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成大事者,要由小做起 等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规律。学习活动二:字词积累.重要字音辐(fU)毂(g口)蜒(shdn)埴(zhi) 户牖(yiu)赘(zhui)行 易泮(pdn) 累(16i) 土1 .通假释义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其脆易泮九层之台,起于累土*3.古今异义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其脆易泮九层之台,起于累土*3.古今异义(“行”同“形”,形体)(“泮”同“判”,分离)(“累”同“票” ,土筐)(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古义:不能远行。今义:不可以。)(古义:指办事,处理事务。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古义:不能远行。今义:不可以。)(古义:指办事,处理事务。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蜒埴以为器 跨者不行 民之从事 *去。)4. 一词多义自伐者无功此五霸之伐也伐十年春,齐师伐我坎坎伐檀兮.摧金伐鼓下榆关自是者不彰是1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唯利是图(动词,夸耀)(名词,功绩,战功)(动词,讨伐,攻打)(动词,砍伐)(动词,敲打)(动词,认为正确)(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聚族而谋之日(名词,家族,同姓亲属)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族庖月更刀(形容词,一般的,众多)自见者不明(结构助词,的)此三者,吾遗恨也(放在数词之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放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士大夫之族士大夫之族(名词,种类)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筋骨)交错聚结的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有车之用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结构助词,的)为之于未有(代词,它,这件事)民之从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请与之(代词,他)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助词,补足音节)辍耕之垄上之(动词,至I,往)(代词,这)L之二虫又何知.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是以圣人欲不欲动词的活用学不学 *容词的活用自见者不明 *不贵难得之货.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蜒/埴:蜒埴以为器 企:企者不立明:自知者明强:自胜者强彰:自是者不彰儿:常于几成而败之复:复众人之所过.文言句式(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欲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明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蜒,揉和;埴,黏土)(动词,踮起脚)(形容词,圣明)(形容词,刚强)(动词,明辨是非)(动词,接近)(动词,弥补、补救)(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判断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意义上的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正常语序是“合抱之木,于毫末生”)学习活动三:理解观点1 .老子第十一章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有之以为利”, 实际上是“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明确:“有”与“无”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 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 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 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 .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 含义?明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 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 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 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 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3 .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知足”“强行”?明确: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 “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 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 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 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说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一 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 足”,就永远不会满足,懂得“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唯 有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 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4 .老子第六十四章阐释了什么道理?是怎样论证的?明确: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本章首先指出事物在“安” “未兆”“脆”“微”的阶段容易 处理的四种情况,由此提出做事就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其次列举三个事物由小而大、由近至远的事例,由此提出做事就要 “慎终如始”,心意不可松懈,一点一滴去完成,这样才能“无败 事”;最后,老子又重申“自然无为”。具体来说,老子首先指出“持于安,谋于未兆,泮于脆,散于微” 的四种现象,是为了提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方法。这 就是说,见事相之未显,睹事理之微茫,即治之于事物将动未作之 际,这样既可用力优省,又可避患蔓延。反之,若等事相已显而为 之,则欲其成而反败;等事态已乱而治之,则欲其平而反乱。学习活动四:鉴赏技法以喻说理,富有哲理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 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应的双方来说理。如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 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 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行文简洁凝练,句句警言,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 映出深刻的哲理。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自主研读五石之瓠。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导入新课好朋友在一起,难免会有争论,就如我们的庄子和惠子。惠子 是战国中期很有影响力的一位名流,是当时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 素以与人争辩为专长,而庄子和惠子之间的辩论,最有名的莫过于 “濠梁之辩”,也就是同学们熟悉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又是一次庄子和惠子的对话。2 .写作背景庄周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 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孟子所说的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 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周对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 诸侯”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 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改变现状 一展抱负,但他心有不甘,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 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 追求之歌一一逍遥游。3 .题目解说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 “瓠(Mi)”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 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