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设计说明(终)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4556470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设计说明(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坑设计说明(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坑设计说明(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呈贡雨花五号地块(一期)项目A4 地块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总建筑面积约 16万平方米。 A4地块上有 7栋高层住宅(含 6栋安置住宅和 1栋商业住宅)和一栋高层办公楼以及 4层安置商业裙楼、2层可售商品商业裙楼。该建筑面积约为 4.11 概况万平方米,边线周长约为910米。主楼基础型式为桩基础,0.00=1918.90 ,两层地1.1 工程概况下室底板板面标高为 1908.95m,底板厚度为 1800mm,垫层厚度为 150mm,故基坑底标呈贡雨花五号地块项目 (一期)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雨花片区,地块北面为昆明高为 1907.00m,结合现地面标高,将形成深度为7.5m11.2m的基坑。基坑周边大部医学院新校区;南面为云南省艺术学院;西面是云南省中医学院,交通发达,具有良分有放坡条件,无放坡条件地段进行垂直开挖,基坑为开挖面多为粘土、粉质粘土、好的城市交通、环境和区位优势。项目一期指土地上约254亩空地范围,其中安置房圆砾及卵石。高层电梯井距离基坑开挖边缘较远,电梯井超挖时对基坑稳定性影响较部分位于地块西南角的A4地块。小。地下室外墙基础为独立基础及独立承台,承台处需进行局部超挖,超挖范围小,在基础施工时,采取措施处理。图 1-1 拟建场地交通位置示意图(处为拟建场地)项目一期总用地面积254亩,净用地面积 211.3 亩,其中 A4地块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住宅1.2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拟建场地位于呈贡区郊区,雨花路与月华路交叉口东北角地块,周围建筑、居住小区和道路较为稀疏。场地西南侧为雨花路, 与基坑边缘相距 9.0m18.0m,路宽 40m,路面以下埋有灰口铸铁给水管线、供电 PVC管、交通信号 PVC管等,埋深最深处底标高为1911.8m;南侧为民院路,与基坑边缘相距4.0m,路宽 20m,路边埋有 PVC交通信号管线,埋深为0.2m(底标高为 1913.6m),混凝土排水管埋深 1.4m( 底标高 1912.4m)。场地东北侧均为呈贡雨花五号地块的其余片区,且均为闲置空地, 拟建场地东北角为雨花村,最近的民居距离基坑边缘为 100m,仅在基坑东北角 28m处有临时活动板房。基坑周边环境照片如下:照片 2.1-1场地现状地形地貌情况2.2 地层岩性构成根据钻探揭露表明, 拟建场地地层岩性复杂, 场地地基土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Qml)层人工填土;第四系植物(pdal+pl)层粘土、含Q )层耕土;第四系冲洪积( Q444al+l)层粘土、粉砂、圆砾、卵石;第四系残积(Qel)砾粘土和粉土; 第四系冲湖积 (Q44层红粘土;下伏基岩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 Zbdn)灰岩。现就场地地层情况根据钻探揭露顺序由上至下(由新到老)分述如下:2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2.1 第四系人工堆积( Q4ml )层2.1 地形地貌人工填土(单元层代号) :褐灰、褐黄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地段混少场地原始地形较平缓,总体东边略高,地面标高介于1914.281918.82m 之间。量碎石、砾石,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场地北西侧基坑外围有分布,层厚0.40 场地原始地貌为山麓斜坡洪积扇与湖积盆地接触地带。场地前期五号地块一期详勘3.00m,层底标高介于 1913.80 1919.27m 之间。报告项目设计基坑进行开挖, 形成了深约 23.5m 深的基坑, 开挖范围略小于目前2.2.2 第四系植物( Q4pd)层设计的地下室范围, 已开挖基坑的外围北西侧台坎上堆积厚度不等的人工填土,南西耕土(单元层代号 1):褐灰色,由粘性土混少量植物根系组成,结构松散,稍侧和东侧台坎上有农民种植的蔬菜。基坑内场地东边略高,地面标高介于1913.42 湿湿。场地中部分布较少,其余地段均有分布,层厚0.40 0.60m。1914.59m 之间,相对高差为 1.17m。基坑内沿基坑壁东侧、南侧设置积水沟渠,至南2.2.3 第四系冲洪积( Q4al+p l)层西侧偏东位置转向北东侧延伸,总长约480m,沟宽约 1.5 2.0m,深约 0.7 1.0m。1)粘土(单元层代号) :褐红色,局部呈褐灰色,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状态,勘察期间时逢雨季,沟内有水,基本处于满溢状态,为灌溉用水。稍湿。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地内基坑外围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基坑内的土层已被前期人工开挖挖除。层厚0.60 4.0m,埋深 0.50 4.0m,层场地未揭露。层厚 0.40 5.60m,埋深 2.70 15.00m,层顶标高介于1900.73 顶标高介于 1914.61 1918.13 m 之间。 2)粘土(单元层代号) :褐黄色夹浅兰灰1914.75m之间。色团块,硬塑状态,稍湿。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地基坑外围3)粘土(单元层代号 2):灰色、褐灰色,局部浅蓝灰色,软塑状态,饱和。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 基坑内浅表部均有分布, 层厚 04.60m,埋深 0.00 12.90m,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浅表部有分布。层厚层顶标高介于 1907.171925.75m 之间。0.40 5.30m,埋深 0.30 4.8m,层顶标高介于 1910.031916.51m 之间。3)含砾粘土(单元层代号 1):褐黄褐灰色,可塑硬塑状态,湿稍湿。4)粉砂(单元层代号 3):灰黄、白灰色,石英长石质,混粒结构,稍中密,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低。含2040%的全强风化砂岩、玄武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及砾砂,呈条带状、透镜体状。场地绝大多数地段均有分布。岩砾石。场地内部分基坑外围地段有分布,基坑内场地未揭露。层厚0.30 3.50m,层厚 0.40 6.80m,埋深 4.50 31.00m,层顶标高介于1883.35 1913.01m之间。埋深 1.00 3.90m,层顶标高介于 1912.71 1916.70m 之间。5)圆砾(单元层代号 4):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玄武岩,局部地段有胶结块,4)圆砾(单元层代号 2):褐黄、灰黄色,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玄武岩,局粒径 0.2 2cm,亚圆形,充填 2535%的青灰色及褐灰色砂土及粘性土,局部间夹卵部地段有胶结块, 粒径 0.2 2cm,亚圆形,充填 2535%的褐黄色及褐灰色砂土及粘石。稍中密,饱和。场地绝大多数地段均有分布。层厚0.40 7.90m,埋深 0.50 性土,局部间夹卵石。稍中密,饱和。场地东部21 栋、22 栋、23 栋浅表部局部地32.90m,层顶标高介于 1883.37 1914.61m 之间。段有分布。层厚 0.50 2.00m,埋深 02.5m,层顶标高介于 1913.06 1919.30m 之6)卵石(单元层代号 5):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玄武岩,粒径一般24cm,间。大者达 7cm,个别达 10cm,亚圆形,充填 2535%的青灰色及褐灰色砂土及粘性土。2.2.4 第四系冲湖积( Q4al+l)层稍中密,饱和。场地内南侧、东南侧少数地段有分布。 层厚 1.00 7.20m,埋深 2.70 1)粘土(单元层代号):兰色、绿灰、褐灰、深灰夹浅兰灰色,硬塑状态,稍8.70m,层顶标高介于 1908.06 1913.61m 之间。湿。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圆砾及粉砂。整个场地2.2.5 第四系冲洪积( Q4al+pl )层均有分布。层厚 0.50 18.70m,埋深 0.50 34.50m,层顶标高介于1881.77 1915.56m1)粘土(单元层代号):棕红、灰黄、灰白色,夹少量浅兰灰色条纹,硬塑状之间。态,稍湿。无摇振反应, 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场地绝大多数地段均有分布。2)粘土(单元层代号 1):灰色、深灰色,局部浅兰灰色,可塑状态,湿。无层厚 0.60 18.60m,埋深 21.40 47.30m,层顶标高介于 1870.46 1896.00m 之间。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场地内部分基坑外围地段有分布,基坑内2)粉土(单元层代号 1):灰黄夹白灰色,稍中密,很湿。局部夹薄层粉砂。摇振反应中等, 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场地内北西侧、 南侧少数地段有分布,埋藏较深,层厚 0.70 2.60m,埋深 30.60 45.00m,层顶标高介于 1872.76 1885.32m之间。2.3 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根据现场调查及区域资料的收集整理,场地位于昆明盆地东侧边缘,区域上属金沙江水系,滇池次流域,场地东南侧约1.5km 处有关山水库,关山水库蓄水面积约1000 亩,主要为其下游下庄村、雨花村等村庄农业灌溉蓄水。地下水地层渗透性及含水层勘察期间,为查明场地内地下水的类型、 埋藏条件,了解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利用五号地块一期详勘报告土样垂直渗透试验结果,试验结果统计如下表。在场地内选择钻孔9、14、25 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方案每孔按3次降深进行抽水试验,试验成果见附录9-1 9-3 ,同时利用前期XK205、XK222勘察资料,试验成果统计见表。表 2.3-1土层渗透试验结果统计表岩土名称及代号粘土 粘土 含砾粘土 1粘土 渗透系数5.22E-072.23E-064.67E-075.04E-061.31E-062.05E-05 (1)3.49E-067.41E-07(1)kv(cm/s)(5)(3)岩土名称及代号粘土 1粘土 2粉砂 3粉土 1渗透系数5.25E-082.18E-051.59E-051.11E-041.51E-051.49E-043.73E-063.30E-05(1)5.04E-058.75E-05kv(cm/s)(18)(8)(4)表 2.4-2抽水试验数据计算结果统计表静止降深抽水涌水量渗透系影响含水层抽水孔含水层水位数半径厚度s(m)3(m)Q(m/d )K(m/d) R(m)H(m)0.63.5406.512.60.890.62.0288.08.00.80.61.0158.54.10.81.54.0639.016.91.614圆砾 4层1.52.03510.08.91.61.51.02011.44.81.61.84.5789.920.01.9371.83.05510.413.71.91.81.02112.04.91.9XK205粉砂 3、圆砾1.822.68/3.751.213.5( 利用资料 )4、卵石 5层XK222粉砂 3、圆砾3.341.35/6.734.87.5( 利用资料 )4、卵石5层本次计算公式 : K 0.366Qlg(R/r)/(MS),R=10S K , M 为含水层厚度。利用前期勘察资料,根据抽水试验结果,结合相关工程经验,场地内粘土层、粘土层、粘土层、粘土 1 层、粘土 2 层、粘土层渗透系数介于 8.99E-08 6.52E-06cm/s ,透水性为极微透水微透水, 判定场地内粘性土层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内含砾粘土 1 层、粉砂 3 层、粉土 1 层为弱透水层, 圆砾 4 层综合渗透系数为 K=9.5m/d,即 1.1 E-02cm/s,为中等透水层,卵石 5 层为中等透水层。圆砾 4 层、卵石 5 层为场地内主要含水层。基坑开挖揭露这些地层时, 将产生涌水,设计及施工时应考虑其对基坑施工的影响。3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本次室内试验所得渗透系数及 五号地块一期详勘报告 结合相关工程经验,3.1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场地内粘性土粘土层、粘土层、粘土层、粘土1 层、粘土 2 层、粘土层(1)主体结构基础图;渗透系数介于 8.99E-08 6.52E-06cm/s ,透水性为不透水微透水,判定场地内粘(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性土层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内粉土 1 层、粉砂 3 层、圆砾 4 层、卵石 5 层为弱(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透水中等透水,为场地内含水层。(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3.2.2 地下水类型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勘察期间时逢雨季, 勘察钻孔均揭露地下水, 场地内地下水位埋藏不深, 静止水(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 111-98);位离地表介于 0.60 4.90m,标高介于 1909.151915.60m。根据场地地层岩性分布,(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并结合区域资料分析, 场地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孔隙水和岩溶水。对基坑工程造成影响(8)基坑工程手册 ;的为孔隙水。(9)云南省昆明市建设局建筑工程深基坑 (槽)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规定 ;1)孔隙水(10)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总平面布置图、基坑周边管线图及基坑开挖图;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上覆第四系冲湖积粉砂 3 层、圆砾 4层、卵石 5 层等含(11)呈贡雨花安置房基坑专项报告 。水层中,场地内粘土层、粘土层、粘土层、粘土1 层、粘土 2 层、粘土3.2设计原则层、红粘土层等粘土层为场地内相对隔水层。 含水层呈薄层状、 透镜体状以互层形(1)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原则。式分布于相对隔水层中, 水位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承压性, 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2)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可行”原则。水位年变化幅度在 2.0m 左右,水量较大,对工程建设的有不利影响。 接受大气降水、(3)考虑与后续工作结合的原则。即考虑为今后作地下车库围护设施尽可能降人工排灌水、地表水及层间孔隙水的补给,流向不明显,但受地形控制,总体上,地低费用和留够今后地下室结构主体操作面,不影响地下室结构的施工。下水由东往西运移,最终向滇池排泄。(4)满足招标文件及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原则。(5)根据场地条件及基础结构, 基坑安全等级分为两个等级, 东北两面为三级,西南两面为二级。3.3 总体设计思路3.4 设计重点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呈贡雨花片区,基坑开挖范围约41000 ,开挖深度为7.5m11.2m,建设场地现状地面标高为1914.97 1918.82m,场地规划标高 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1918.95。基坑西面离雨花路约 17 米,南面离月华路约 10 米,且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含、透水层;东、北面 40 米范围内无建筑物,仅东北角距离临时活动板房约 28 米,且基坑开挖范围内未见含水层。本着基坑工程“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图纸资料、地勘报告、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设计规范及标准, 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和我院在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经验,采取基坑综合支护方案如下:基坑西面:离雨花路约 17 米,采取止水帷幕 +预应力锚杆 +挂网喷砼 +放坡的综合措施进行支护;基坑南面:离月华路约 10 米,采取上部放坡 +中下部止水帷幕 +支护桩 +锚索支护的综合措施进行支护;基坑东、北面:东、北面 40 米范围内无建筑物,仅东北角距离临时活动板房约 26 米,采取放坡 +挂网喷砼表面防护即可;基坑隔、降、截、排水:在基坑西南面设置止水帷幕进行在基坑隔水;基坑顶周边设置截水沟, 排向市政排水管网; 基坑底周边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 集水抽排到基坑顶周边截水沟; 土方开挖过程除采取超前降水井进行抽排降水外, 还设置临时排水沟、集水井,集水抽排到基坑顶周边截水沟。基坑土方: 计算好基坑土方回填量, 把可用于回填的土方堆存于基坑东、 北面距离坑边不小于 20m的空旷地段,节省部分土方外运费用。充分利用场地条件,降低工程造价基坑东北两侧相对较空旷,距基坑 40 米范围内无建筑物,仅东北角距离临时活动板房约 26 米,具备放坡条件;同时,绝大部分地下水含水层均处于基坑底以下,采取放坡 +挂网喷砼表面防护即可,降低基坑工程造价。基坑西面离雨花路约 17 米,采取止水帷幕 +预应力锚杆 +挂网喷砼 +放坡的综合措施进行支护,既保证道路的安全,又降低基坑工程造价。把可用于回填的土方堆存于基坑东、 北面距离坑边不小于 20m的空旷地段,节省部分土方外运费用。局部增强支护措施,确保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安全基坑南面离月华路约 10 米,采取上部放坡 +中下部止水帷幕 +支护桩 +锚索支护的综合措施进行支护,确保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安全。基坑西南面采用止水帷幕止水由于场地西南面内含水层透水性能较强, 分布范围广, 连续性及贯通性较好, 基坑开挖时涌水量会较大, 加设止水帷幕可用于复杂地层、 止水效果好、 施工速度快的优点,采用止水帷幕,达到良好的止水效果。3.5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结果利用圆弧滑动法、朗肯土压力理论等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抗隆起、水力、抗管涌验算,以确定隔水墙的插入深度。以基坑各段开挖深度进行相应验算。基坑结构稳定性计算图表详见计算书,计算成果统计见表3.6-2 。土层计算参数设计参数的选取主要根据该场地地质勘察报告、我公司多年的基坑支护经验,如表 3.5-2 所示。表 3.5-1基坑支护设计使用参数指标名天然容重粘聚力内摩擦角称C岩土名称( kN/m3)(kPa)()人工填土 17.5154耕土 116.0104粘土 18.0258粘土 18.53210含砾粘土 119.0228粘土 18.53210粘土 118.0207粘土 216.5155圆砾 421.01025卵石 523.01030基坑计算条件1、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二级,基坑工程重要性系数取1.0 。土钉墙支护段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安全系数为1.0 。放坡段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侧壁重要性安全系数为0.9 。2、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1.30 。3、抗倾稳定性系数: 1.20 。4、计算软件:北京理正深基坑软件7.0PB1 版本。5、计算荷载:荷载考虑范围为23 倍基坑深度,距离基坑顶边缘5m内不得堆载, 5m外按 20kN/m线荷载考虑;道路车载可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确定,可按为3040kN/m线荷载考虑。基坑计算结果本工程部分土方堆存于场地内,因场地东北两面较为空旷, 土方堆存区域距坑边不小于 20m,其对基坑壁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表 3.5-2基坑支护稳定计算成果统计表(典型剖面)1:1 放坡 +钢管锚杆顶部放坡 +支护放坡 +KiKi桩+锚索挂网喷(二级)二级三级支护方式(三级)锚区域划分1-12-23-34-49-9开挖深度 ho(m)9.19.19.010.07.0整体稳定 K o1.5101.3511.4111.8191.4901.301.25抗隆起公式1.6271.6304.5935.5991.601.40抗管涌 K1.7481.5803.3942.8971.501.50由以上计算结果可见, 安全系数均大于允许值, 表明支护体系能满足基坑的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 场地内堆存的土方对基坑稳定不会构成威胁,对周边道路不会造成破坏。3.6 基坑降排水与支护结构本着“安全、经济、快速”的原则选择支护方案。根据场地土层分布及场地情况,结合地下室的设计条件、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及我院大量的工程实际经验,经过多种方案比较,形成以下方案。基坑主要采用的支护方案:土钉强、人工挖孔桩+预应力锚索及放坡,各支护段设计如表 3.6-1 所示:表 3.6-1 基坑支护设计汇总表基坑支护剖面号支护段支护方案深度 (m)长度 (m)1:0.75 放坡,五排钢管锚杆, 80mm1 1AB9.183.9厚 C20挂网喷射混凝土。1:0.75 放坡,五排钢管锚杆, 80mm2 2BC9.136.9厚 C20挂网喷射混凝土。直径为 800 的支护桩, L=14m,间距3 3CD8.9152.33.0m,二排预应力锚索。直径为 800 的支护桩, L=14m,间距4 4DE9.993.83.0m,三排预应力锚索。直径为 800 的支护桩, L=14m,间距5 5EF10.5100.63.0m,三排预应力锚索。1:1.5 放坡, 80mm厚 C20素喷混凝6 6FG7.573.6土。1:1.5 放坡, 80mm厚 C20素喷混凝7 7GH7.581.6土。1:1.5 放坡, 80mm厚 C20素喷混凝8 8HI7.5170.2土。1:1.5 放坡, 80mm厚 C20素喷混凝9 9IA7.490.2土。隔水措施根据本场地地下水的特点、 基坑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及建筑物基础埋深情况。基坑隔水采用 500mm型深层搅拌止水帷幕,搭接150mm,在深度 1012m 间分布有厚1.5 8.5m 的层和 1 层粘土隔水层,止水帷幕底端位于此隔水层中,用以解决基坑开挖的止水问题。止水帷幕设置于西、南两面,紧邻春雨路及月华路。西、南两面因紧邻道路,为避免因东、北两面的降排水措施造成的路面沉降,设置止水帷幕, 从而实现道路下方的地下水不会流失。支护措施根据本场地基坑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及建筑物基础埋深情况,将基坑支护方式分为三个类型。AC段(基坑西面):采用 1:1 放坡 +钢管锚杆的支护形式,外围设置止水帷幕;钢管锚杆长度为6.0m,间距 2.0 2.0m,挂网喷砼厚度为80mm,止水帷幕直径为 500mm。CF 段(基坑南面):采用上部 3m的高度为 1:0.75 放坡进行卸载,下部为支护桩+锚索的支护形式,外围设置止水帷幕;支护桩直径为800mm,间距3.0m,锚索长 15.0m,锚固段为 8.0m,挂网喷砼厚度为80mm,止水帷幕直径为 500mm。FA 段(基坑东、北两面):采用 1:1.5 放坡的支护形式,喷砼厚度为80mm。4 施工技术要求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止水帷幕与支护桩同时施工基坑顶周边排水系统和降水井施工基坑分台开挖分台支护(基坑变形监测)基坑底排水系统施工。4.1 材料要求1、混凝土:人工挖孔桩、冠梁为C30,保护层厚度40mm50mm;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壁为 C20;2、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其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必须满足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44的规定;3、钢筋:A 为 HPB235钢筋,f y =210MPa,B 为 HRB335,fy=300MPa,C 为 HRB400,f y=360MPa;s2钢绞线: 17A ,fpy=1320N/mm;4、细骨料应采用天然洁净、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者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 ,且不大于 40mm;6、砼、水泥土墙的外加剂质量应符合GB8076-1997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4.2 支护桩1、支护桩设计参数:桩径:0.8m,桩长:见图纸。2、支护桩施工采取自上而下、间隔跳桩、由两侧向中部推进的施工顺序,各桩混凝土浇筑完毕 15d后,方能进行邻桩的开挖。3、支护桩开挖应严格遵守 边坡及相关洞井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4、施工次序应力求避免井筒开挖与边坡施工间的相互干扰。5、对于桩井开挖爆破后的岩石开挖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用高压风冲干净,并清除岩石碎片、尘埃、碎屑和爆破泥粉。6、桩井开挖不允许欠挖,超挖值20cm;垂直度误差 1%。7、桩井口应设防护栅栏,并有醒目标志,确保施工安全。8、混凝土的施工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9、混凝土粗细骨料、 水和速凝剂的质量标准, 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规范的规定。10、浇筑钢筋混凝土前,必须对护壁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凿毛处理,并冲洗干净。11、竖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螺纹钢筋,使用前应进行测试并清除锈蚀、油污,并保持清洁直至浇筑完毕。12、 纵横钢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靠,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不移动走样。13、原则上一根桩宜连续一次浇筑完成。若分段浇筑, 其分缝位置及缝面处理应进行验证。314、质量检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每100m左右取一组试样,检测其材料性能指标。15、检验桩底下 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16、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按照相关的规范规程进行桩身质量检验。17、钢筋笼制作(1)纵向主钢筋采用通长筋,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无油渍和铁锈、漆渍等。(2)钢筋笼制作完,经验收合格后。对其进行编号,编号与桩号对应。(3)钢筋笼就位后用利用卷扬机进行安放。桩身较长时钢筋笼采用焊接,双面焊缝长 5d,单面焊缝 12d。钢筋笼的外侧在定位后须加焊水平短筋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笼位置准确对中。18、桩身直径应严格控制。一般不应超过桩长的3,且最大不超过50mm。19、支护桩允许偏差表 4 支护桩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钢筋笼主筋间距10尺量检查钢筋笼箍筋间距20尺量检查钢筋笼直径10尺量检查钢筋笼长度100尺量检查桩位中心轴线10拉线和尺量检查桩孔垂直度3L,且不大于 50吊线和尺量检查桩身直径10尺量检查4.3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为普通拉力型锚索,锚索极限值为锚索设计值的1.4 倍 1.6 倍,锁定值为设计值的75%85%。钻孔要求1) 锚索钻孔不得扰动周围地层;2) 根据设计图纸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孔位纵横误差不超过100mm;3) 锚索钻孔直径为 150mm,采用跟管成孔工艺进行施工。实际使用钻头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实际钻孔深度与设计孔深误差不大于 0.5m;4) 钻孔轴线的偏斜率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 2%;5) 向钻孔中安放锚杆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钢绞线制作、安放要求1) 钢绞线应清除油污、锈斑,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下料长度大于设计长度1.5m。2) 钢绞线应平直排列, 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 1.0m1.5m设置一个隔离架, 注浆管和排气管应与杆体绑扎牢固。3) 体自由段应用塑料布或塑料管包裹,与锚固体连接处用铅丝绑牢。4) 对于锚固段,应避免锚索安装时自由段与锚固段交界处产生剧烈弯曲, 以防止注浆体开裂离。5) 推送锚索时用力要均匀一致,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伤锚索配件和防护层。注浆要求1) 清孔完毕后立即下放注浆管 (随锚索同时下放) ,然后用压力泵将纯水泥浆注入锚孔(水灰比约 0.5 ,水泥选用),进行一次注浆,注浆压力为约 0.6MPa0.8MPa。2) 当孔口流出浆液时,封堵孔口 , 一次注浆结束,在 12h24h小时内进行二次注浆,注浆压力为约 0.8MPa1.0MPa。注浆水泥用量每米不少于 65kg。3) 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4) 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 再作业时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5) 注浆要保证水泥浆饱满,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6) 锚索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和负重。张拉要求1) 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2) 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率定。3) 锚索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锚索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索的相互影响。4) 锚杆正式张拉前,应按轴向拉力设计值的 10%20%进行预张拉,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5) 锚索张拉时,注浆体强度及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应大于 20MPa。6) 锚杆张拉至 1.05 倍张拉设计值时,对于粘性土保持 15min,然后卸荷至锁定荷载设计值进行锁定。7) 锁定后预应力损失大于设计值的 10%时,应进行补偿张拉。8) 补偿张拉、锁定后,灌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时,割掉端部多余的锚索。锚索防腐要求1) 自由段防腐保护,采用 PVC软管保护,并在护管内充满防腐油脂。2) 锚固段防腐保护, 采用级防腐构造 ( 注浆方式 ) ,水泥浆与自由段保护管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0.3m,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0mm。3) 锚头防腐保护,采用过渡管,管内注入防腐剂,锚头用混凝土封闭。锚索检测与试验1) 锚索承载力设计值需根据锚索基本试验数据确定, 并根据基本试验情况调整设计参数。2) 锚索抗拔力按 5%锚索总量验收,拉至设计承载力的 1.1 倍。3) 现场锚索基本试验,现设计锚固段在 78m之间,拟对 9m11m的锚固段各进行 2根基本试验。现场施工时,锚固段根据锚索实验来确定。表 4.3-1锚索试验一览表锚固段自由段全长 /m锁体组号长度 /m长度 /m角度试验类别试验位置试验根数第 1 组9615154S 7 15.243-3 剖面极限抗拔(2 根)试验4S 7 15.24第 2 组1161715( 回收试4-4 剖面(2 根)验)第3组9615154S 7 15.244-4 剖面(2 根)第 4 组11617154S 7 15.24 蠕变试验5-5 剖面4.4 挂网喷喷混凝土设计参数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800mm,采用 P32.5 普通水泥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2:2.5 ,水灰比宜为 0.45 。网片见图纸。施工技术要求网片制作前, 应先除锈,宜在坡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与壁面的间隙宜30mm;在喷射时,应减小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混凝土的密实性;喷射过程中,如有脱落的混凝土被网片架住,应及时清除。4.5 截水沟、排水沟、集水井1、采用 MU7.5机制砖, M5.0 水泥砂浆砌筑,沟内抹1:2 水泥砂浆厚 20mm,沟底浇筑 C15素砼垫层厚 60mm。2、排水沟沟底排水坡度拟按0.3%坡度保证水流通畅;3、沿排水沟每隔 25m,设一口集水井。(1)支护桩顶冠梁水平位移监测4.6 冠梁、腰梁监测项目:监测支护结构桩顶的水平位移;(1)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光滑、平整、清洁、易于脱模,不监测点布置:监测点设置于支护桩顶冠梁上;得有翘曲和变形。模板加固应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跑模。监测仪器:采用全站仪监测。(2)冠梁钢筋施工前,先将围护桩顶混凝土凿除并清洗至设计标高,检查桩头,如(2)支护桩顶冠梁垂直位移监测有未破至新鲜混凝土面的继续向下破除, 直至达到新鲜混凝土面, 再支模浇筑至设计监测项目:监测支护结构桩顶的垂直位移;标高。监测点布置:监测点设置于支护桩顶冠梁上,与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于一点;(3)钢筋应顺直,表面无裂纹、无污秽、无油渍。监测仪器:采用水准仪监测。(4)钢筋、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木屑、泥土及垃圾等清(3)监测频次:土方开挖后每天进行 1 次监测直至基坑土方回填,遇到特殊情况需除干净。加大监测频率,每天 2-3 次。(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2、基坑侧向变形监测(6)桩主筋伸入冠梁的钢筋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不够时采用10d长搭接焊接长,(1)坑壁侧向变形采用预埋测斜管监测,测斜仪采用钢弦式测斜仪;保证冠梁与桩连接牢固。(2)监测频率:土方每开挖一层进行一次监测直至基坑土方回填,遇到特殊情况需5 变形监测加大监测频率,每天 2-3 次。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及地下室施工完毕并回填前, 均须对基坑及周边的变形进行3、锚索应力监测监测。(1)监测仪器:采用锚索应力计测量;5.1 基坑监测一般规定(2)选取的监测锚索位置紧临支护桩测向变形监测位置,在锚索锁定前读取稳定初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GB50497-2009)确定本基坑支护的监测内始值;容,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 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锚索拉力监测、4、基坑临近建(构)筑物监测支护桩中钢筋应力监测、基坑侧向变形监测。(1)临近建筑物及管线位移监测1、支护桩顶冠梁变形监测监测点根据周边建 (构)筑物结构特征布置, 主要布置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部位置,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管线上监测点根据现场各管线观测井口位置布置,采用目测法测量;土方开挖后每天进行一次监测直至基坑土方回填,遇到特殊情况需加大监测频率,每天 2-3 次。( 2)临近建筑物裂缝监测基坑开挖前进行调查,基坑工程施工前仔细检查周边建(构)筑物原有裂缝,对发现的每个裂缝做详细标记及记录;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天由专人对周边建(构)筑物进行巡视, 检查旧裂缝的发展并测量裂缝宽度值,测量仪器用小钢尺、游标卡尺或测缝仪。(3)临近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监测点采用埋入式标志, 测站点采用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监测墩,在基坑开挖前埋设标志;监测方法:采用投点法和测水平角法,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5、基坑开挖过程地下水监测( 1)主要监测坑外地下水位,利用坑外回灌井进行监测;( 2)在回灌井施工完毕、降排水开始前,统一时间联测所有回灌井的静止水位,并统一编号、量测基准点;(3)降排水开始后,每天监测回灌井内水位2 次,如发现井内水位低于基准点时,应立即回灌,并查明原因。5.2 监测项目一览表监测醒目名称监测点布置位置监测点布置数量观测目的观测方法桩顶位移冠梁16 个监测桩顶水平及全站仪及水准仪垂直位移桩身测斜支护桩中16 个支护桩水平位移钢弦式测斜仪桩身内力支护桩中的钢筋10 个支护桩钢筋应力钢筋应力计锚索应力锚索张拉端头10 个监测锚索拉力GMS型锚索测力计周边建筑物位移周边建筑物15 个监测周边建筑物全站仪及水准仪位移情况坑外水位周边回灌井8 口监测周边地下水标杆位情况5.3 主要监测控制指标1、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周边环境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具体如下:基坑类别施工进程监测频率51 次 /1d开挖深度( m)5101 次 /1d 102 次 /1d二级72 次 /1d7141 次 /1d底板浇筑后时间( t )14281 次 /1d 281 次 /3d2、监测报警值根据基坑监测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的控制要求。基坑施工前,应布置好基坑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监测点,对周边建筑物和重要设施地带进行位移、 沉降监测,各项。我院根据我方及第三方所监测的数据做相对表 5.2-1主要监测项目一览表应的措施。基坑土方开挖前, 会同相关单位对周边建筑物等重要设施裂缝做标示,拍照保留。基坑报警值如下。各监测项目界限报警值表(二级基坑)序号测量项目报警值1桩顶水平位移累计达 50mm或日变化量 6mm/d累计达 30mm或日变化量 4mm/d桩顶沉降位移2周边地表沉降累计达 50mm或日变化量 6mm/d累计达 50mm或日变化量 6mm/d道路沉降3道路裂缝累计达 3.0mm或持续发展地表裂缝累计达 15mm或持续发展4地下水位累计达 1000mm,日变化量 300mm/d备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5)基坑及周边大面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备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曲、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 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渗漏等。6、基坑应急预案6.1 基坑出现裂缝、变形过大潜在滑动失稳险情的应急防护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基坑开挖后,在进行地下室、基础( 箱、筏基础 ) 施工期间,常常会存在一些超过基坑稳定设计计算的条件,造成地面开裂,土体变形及滑塌等险情。因此在整个基础施工期间, 必须备有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及抢险工作所需的设备、材料和组织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