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农村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791998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新农村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村新农村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村新农村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镇*村新农村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概况11.2 方案编制依据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32.1 项目建设背景3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第三章 工程与技术方案83.1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83.2 建设内容及规模83.3 建设方案9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84.1 投资估算依据184.2 投资估算184.3 资金筹措19第五章 效益分析215.1 社会效益215.2 生态效益22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236.1 项目实施进度236.2 项目组织管理236.3 资金使用监督机制256.4 保障措施25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267.1 结论267.2 建议27附件:1、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2、项目地理位置图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县*镇*村新农村综合生态治理项目2、项目单位:*县*镇*村3、项目负责人:*4、项目建设地点:*县*镇*村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村内1000米主街道硬化;(2)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绿化300m2,硬化1000m2;(3)村委大院硬化800m2;(4)老年活动中心装修60m2;(5)综合广场绿化200m2,硬化450m2;(6)长河河道治理长1000m,宽3m;(7)村内600m3集水池的维修;(8)村内主要街道的绿化。7、建设工期该项目从08年8月初至09年5月底结束,总工期10个月。8、项目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98万元。9、资金筹措申请国家扶持资金25万元,项目单位自筹73万元。1.2 方案编制依据1、*县*镇*村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61 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4、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5、*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关于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工作推进意见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7、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8、*县*镇*村村委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项目区域概况*村位于*镇东南5公里,主要河流长河两岸,距市区30公里。全村有3个自然村,由*、窑头、峨沟组成,共160余户,400余人,现有耕地1500亩,2007年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自建国以来,该村长河未进行过河道治理和防洪渠建设,由于人少地多尚有荒芜土地300余亩,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脆弱。 项目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2006年平均气温12.6,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7,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7,年平均相对湿度66%,年均降水量699.8mm,月最大降雨量187.8mm,年均日照时数2502.1小时。2.1.2 建设背景1、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指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进一步指出: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庄治理规划和试点,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省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发展的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新农村的全面部署下,*省省委、省政府针对农村现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具体要求,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晋发200613号)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搞好人居环境建设,以县为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搞好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引导农民按照规划建设和治理家园。针对多数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省组织实施以“四化四改”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四化”指街巷硬化,是在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搞好村内道路硬化,实现“户户通”;村庄绿化,是抓好环村绿化、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及公共绿地建设,做到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环境净化,是重点整治“脏、乱、差”,对污水、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做到垃圾集中堆放,统一处理;路灯亮化,是在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照明灯具,配套照明设施,方便群众出行和活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四化四改”工程的投入,确保村庄治理取得成效。要创新机制,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村庄治理,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家兴建农村公益事业,发动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防止城市和企业污染源向农村扩散。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符合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于改善目前*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小康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目前*村农户居住相对集中,虽然配套基础设施已基本齐全,但是居住区内植树较少、进村路两旁缺乏治理,水池损毁严重,没有基本的绿化,农民缺乏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绿地,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群众生活环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项目的建设,可以逐步实现村庄发展生态化,真正让群众生活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良好环境之中。同时,扩大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增加绿地面积,对*村的环境,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市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根据*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示范村要做到:布局优化村庄布局合理,个性鲜明,美观大方,建筑布局结合自然地形,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农民住宅实用、美观;道路硬化、亮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通村主干路达四级标准,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村庄绿化村庄和农户庭院有绿地,主要道路实现绿化;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普遍入户,村内有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达到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管理民主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村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会风尚良好。为了加快本村新农村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贯彻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十分珍惜和利用土地”等基本国策,2007年以来,*村被上级定为新农村生态治理重点村。村“两委”班子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全镇党建,经济工作中心,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继续发扬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完成目标。本项目完成后,可使该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市的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三章 工程与技术方案3.1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3.1.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动本村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发展经济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改革开放,聚合发展要素,实现经济转型,优化生产结构,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整洁、繁荣昌盛的新农村。3.1.2 建设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项目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种措施的紧密配合和相互作用,以及近景与远景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政府引导促进示范带动和项目互动,以新农村建设带动生态园林建设,以绿化环境带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3.2 建设内容及规模1、村内1000米主街道的硬化; 2、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绿化300m2,硬化1000m2;3、村委大院硬化800m2;4、老年活动中心装修60m2;5、综合广场绿化200m2,硬化450m2; 6、长河河道治理长1000m,宽3m;7、村内600m3集水池的维修;8、胜利街两边栽植雪松、冬青等树木。3.3 建设方案3.3.1设计原则1、统一协调原则,本次建设要符合*村总体规划,与村域整个新农村建设协调一致。2、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切实改善生态环境。3、生态原则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居住行为与环境的协调,并通过多样化的物质空间形态的组合,努力营造*村特有的人居环境,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3.2工程设计方案3.3.2.1街道硬化1、根据*村总体规划,该项目道路工程的设计范围为胜利街的道路硬化,长1000m,宽2.5m。2、道路纵断面设计该项目工程采用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0.5%,为减少土方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利用缓坡,路面排水利用横坡漫流方式排放,采取妥当措施不致造成积水现象。3、道路横断面设计根据交通需求及地理位置和规划红线,确定道路标准横断面为抛物线形路拱路面,车道拱形横坡为0.015,人行道横坡为0.02。4、路基工程设计根据道路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路基压实度,均需满足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5、路面工程设计根据区划特点,该项目拟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面板设计抗弯强度不得低于5Mpa,设计标准轴载为100KN轴载(重型标准)。道路面结构: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稳碎石基层+ 20cm厚水稳砂砾底基层+15cm厚砂砾垫层垫层。3.3.2.2新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整治1、设计范围该文化活动中心总占地1300平方米,其中绿化300平方米,硬化1000平方米。2、方案设计在文化活动中心修建100m2的圆形花池,四周种植小灌木及草坪;硬化采用水泥混凝土地面,具体结构从上向下依次为:20105cm的C20预制防滑渗水砖,3c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15cm厚3:7石灰土基层,土基压实。3、花卉设计花卉种植用苗选用经过12次移植,根系发育良好的植株,裸根苗应随起苗随种植,土球苗不得散球,注意保鲜不得萎蔫,目的是为了提高种植成活率。花坛种植时,应按设计要求分色彩种植,在起苗、运苗、分苗当中,应将不同品种,不同色彩分别置放,严防混淆。花苗种植时注意植株高低,冠径大小合理搭配。栽植深度以原种植深度为好,栽后及时浇水,注意浇水方法,不能沾污植株。4、草坪设计草坪种植可以选用播种、分株,茎枝繁殖、铺草块等方法。选择不同方式,应注意适宜季节和草种类型。草坪播种节省人工、收效快,适用大面积铺设,必须选择优良种子,播种前做发芽试验,确定合适的播种量。混播草坪可以使草种适应差异较大的环境条件,加速草坪形成,使草坪维持时间较久,但难以获得纯色草坪。发展混播草坪主要注意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草种之间的互为利用及配比,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分株种植也是发展草坪的主要方法。茎枝繁殖适用于暖季型草,在夏季和多雨季节进行。铺设草块需要掘块、装卸运输、铺设,费人工、投人大,一般不采用。近期推行铺设草卷,工艺先进,草卷规格大的可达1.2m5一10m,小的约3040cm,施工速度快,效果好,可缩短工期,适合各类草坪需要,国内已有大量生产,为今后草坪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草坪铺设以播种(含喷播)、分株、植生带、草卷等方法,可根据本地区条件采用。3.3.2.3村委大院1、设计范围该村委大院总占地800m2,全部进行硬化。2、方案设计村委大院全部进行硬化,基层为100厚3:7灰土垫层,面层为钢砖。3.3.2.4老年活动中心1、设计范围老年活动中心占地60m2,高3米,全部进行装修。2、方案设计活动中心的地面在原来砼垫层的基础上铺设600600规格的地板砖;内墙采用混合砂浆抹面刷乳胶涂料;外墙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刷外墙涂料;顶棚采用纸面石膏板吊顶。3.3.2.5综合广场1、设计范围该综合广场总占地面积为650平方米,其中绿化200平方米,硬化450平方米。2、方案设计在广场四周种植小灌木及草坪;硬化采用水泥混凝土地面,具体结构从上向下依次为:2001005mm的C20预制防滑渗水砖,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150厚3:7石灰土基层,土基压实。3、草坪设计草坪种植可以选用播种、分株,茎枝繁殖、铺草块等方法。选择不同方式,应注意适宜季节和草种类型。草坪播种节省人工、收效快,适用大面积铺设,必须选择优良种子,播种前做发芽试验,确定合适的播种量。混播草坪可以使草种适应差异较大的环境条件,加速草坪形成,使草坪维持时间较久,但难以获得纯色草坪。发展混播草坪主要注意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草种之间的互为利用及配比,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分株种植也是发展草坪的主要方法。茎枝繁殖适用于暖季型草,在夏季和多雨季节进行。铺设草块需要掘块、装卸运输、铺设,费人工、投人大,一般不采用。近期推行铺设草卷,工艺先进,草卷规格大的可达1.2m5一10m,小的约3040cm,施工速度快,效果好,可缩短工期,适合各类草坪需要,国内已有大量生产,为今后草坪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草坪铺设以播种(含喷播)、分株、植生带、草卷等方法,可根据本地区条件采用。3.3.2.6河道治理1、设计范围该河道长1000米,宽3米,深1.8米。2、治理原则(1)坚持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治理,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注重实效;(2)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等多种措施相结合,形成层层拦蓄的防护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3)坚持把河道综合治理与村容建设紧密结合。3、河道清理村中河道治理,主要是垃圾、淤泥、乱石的清理和河堤修建, 根据实际情况,对河道进行机械清淤,彻底清理河道内的淤泥。清淤1米深,总工程量为3000m3。4、河堤护坝河堤需进行打坝,坝长880米,高1.8m,底宽1.1m,顶宽0.5m,总工程量约1200m3,采用材料挡土墙M7.5水泥砂浆砌块石砌筑,底部采用干砌石铺底,厚30cm。3.3.2.7集水池的维修1、设计范围水池的容量为600立方米,长20米,宽10米,深3米,2、方案设计该水池用于村庄绿化用水和雨水的收集,但由于年久失修,水池四周已出现坍塌,所以对水池的维修是该村的一项重点工程。四周采用石块砌筑,然后用防水砂浆抹面。3.3.2.8村内街道的绿化1、工程内容胜利街道路两旁栽种冬青、雪松等树种,其中冬青160株,雪松160株。胜利街长1000米,两边种植雪松、冬青,间距6米,共320株; 2、选用原则(1)综合运用植物的生态功能、造景功能、空间分割功能,进行合理搭配,创造丰富多变的植物景观,使其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满足行人漫步、游览、欣赏、活动等多种功能需要。(2)因地制宜,适地种树,在绿地周边以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和已经在当地驯化成功的园林树种为主要基调,力求形成具有自生能力的植物群落组合,从而使环境能自我养护,减少人工养护的时间和资金。(3)绿化布置上强调植物的群体效果、色彩组合、复层式种植,种植设计在总体上要充分体现层次感和个性化,营造既独特又统一的景观效果。3、植物配置项目区植物配置包括雪松、冬青等树种。4、技术措施(1)土壤处理及整地设计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有害物质及杂物必须清除,达到植物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土壤化验,对不合格土壤,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土地要求平整干净,如遇建筑垃圾、矿渣、岩石地段,必须清除废物,换土平整。(2)植树设计a、起苗时要保持根系完好无损,运苗不干根,保持根系湿润,栽植时裸根苗全部加保水剂或生根粉、根宝蘸根;带土球苗木栽植时分层往坑内喷施保湿剂或生根粉。b、树木植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种植穴。在栽植以前应浇水一遍,以保持坑穴的湿润。c、株行距根据树种要求“一”字型排列,种植的树木要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重观赏面的合理朝向。d、栽植时种植穴内底植土呈半圆土堆,植入树木填土至1/3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后分层踏实;栽植深度要求,裸根乔木苗(馒头柳),应较原根茎土痕深5-10cm,灌木应与原土痕齐,带土球苗木(黄杨球、桧柏、刺柏、雪松、油松)比土球顶部深3cm。e、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在穴底铺10-15cm沙砾或铺设渗水管、盲排水沟。f、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新植树木应在当日浇第一遍透水,3-5天浇第二遍透水,15天内浇第三遍透水,之后随天气而定。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1 投资估算依据1、2005年*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估算指标3、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4、2002年*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5、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6、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4.2 投资估算根据工程方案,参考估算指标,并结合项目区市场价格,确定下列各项的造价如下:4.2.1街道硬化街道硬化2500m2,按120元/m2估算,小计30万元。4.2.2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绿化300m2,按30元/m2估算,小计0.9万元;2、硬化1000m2,按80元/m2估算,小计8万元。4.2.3村委大院硬化800m2,按80元/m2估算,小计6.4万元。4.2.4老年活动中心1、地面铺装60m2,按80元/m2估算,小计0.48万元;2、外墙装修100m2,按25元/m2估算,小计0.25万元3、内墙装修160m2,按20元/m2估算,小计0.32万元4、顶棚吊顶60m2,按40元/m2估算,小计0.24万元。4.2.5综合广场1、绿化200m2,按30元/m2估算,小计0.6万元;2、硬化450m2,按80元/m2估算,小计3.6万元;4.2.6河道治理1、清淤3000m3,按30元/m3估算,小计9万元;2、护坝1200m3,按260元/m3估算,小计31.2万元。4.2.7集水池维修集水池600m3,按1.6万元估算。4.2.8街道绿化1、雪松160株,按180元/株估算,小计2.88万元;2、冬青160株,按160元/株估算,小计2.56万元。4.2.9总估算结果项目总投资98万元。4.3 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金额98万元,其中申请扶持资金25万元,其余由该村村委自筹。表4-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内容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万元)一街道硬化m2250012030二文化活动广场1绿化m2300300.92硬化m21000808三村委大院3硬化m2800806.4四老年活动中心装修m21地面装修m260800.482外墙装修m2100250.253内墙装修m2160200.324顶棚吊顶m260400.24五综合广场1绿化m2200300.62硬化m2450803.6六河道治理1清淤m330003092打坝m3120026031.2七集水池维修m36001.6八街道绿化1雪松元/株1601802.882冬青元/株1601602.56合计98第五章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可全面改善*村的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该村人居环境,从而促进*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该项目的实施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1 社会效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该项目的建成正是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全面改善*村的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该村人居环境,提高绿化面积,吸引更多客商共谋发展、共建和谐,从而促进*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5.2 生态效益新农村生态环境改造的实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的“脏、乱、差”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项目的实施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增进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绿地面积,修建生态景观,整治原有脏乱的环境,修建河道工程,大大的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奠定建设生态效益型新农村开了好头。农村环境的改善为农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观,有利于吸引投资,吸引人才,为发展农村投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建设亮化绿化、整洁美观、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6.1 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村容环境治理和绿化工程两部分,参考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10个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阶段;第二阶段为工程设计;第三阶段为工程施工阶段;第四阶段为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表6-1 工程实施进度表6.2 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主要是指业主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高效、合理的筹划、实施、组织协调及控制。6.2.1 管理的目的1、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计划建成和投入使用。2、努力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3、保证项目建成后在功能和质量上达到设计要求。6.2.2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为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在项目实施期间,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直接进行项目组织管理,负责项目实施的全面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施工资料、进度和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6.2.3 工作职责1、负责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策划、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报批工作,取得有关方面的批复文件。2、选择适宜的工程监理机构,并选派合格的现场代表。3、负责协调施工与监理之间的关系;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政府、社会各有关单位等一切外部关系。4、确定工程进度,落实有关资金来源,合理安排投资计划,按合同规定支付相关费用。5、定期召开工程建设碰头会,及时了解工程有关进度、质量及费用的情况,做好有关变更工作。6、组织有关方面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及决算审查工作,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做好项目的有关资料的接收与管理工作。6.3 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若省补助资金申请成功,将严格按照以下制度使用该资金:1、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规定支出,严格做到专款专用。2、任何部门和任何人不得挪用、串用、挤占投资贴息资金。3、对资金的使用建立检查和监督机制。6.4 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做好组织保障。成立以村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村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及国家有关政策,搞好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预算内资金。3、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前置,工程项目“公开、公正、透明”。要引入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加大财务审计力度,强化资金与实物的监管,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鼓励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进行监督;接受人大、政协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新农村建设成为廉政工程。4、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庄管理长效机制。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7.1 结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重要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项目的实施正是从这一关键点出发,紧抓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综合环境治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发展原则、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出发点,从生产、生活、生态多方面进行改造,综合整体地提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既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既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项目的实施为*村向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了一大步。是可行的,是必须的,是关键的。7.2 建议1、在项目实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计划准备工作,并有完整的建设规划,使工程安排尽然有序。2、项目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3、项目工程的建筑对主要由村民自行组织,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管理监督工作,抓好质量关,做好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