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791105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人姓名: 钟 阳 所在院、(所): 经济学院 学 号: 2010211003 学 科 专 业: 世界经济 研 究 方 向:全球经济问题研究指 导 教 师: 丁一兵 开题报告时间:2011年12月21日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目录一、问题的提出.1 (一)选题背景. . 1 (二)选题意义. .4二、相关文献综述5 (一)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 5 (二)货币国际化的外部性与持久性 . . 7 (四)文献简评. .8三、论文结构及主要论点. 9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2五、参考文献. 13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一、问题的提出(一)选题背景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美元在全球范围占据主导地位。与过去的金本位制或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美元本位制的最大特征是一种信用储备货币体系。美元币值不再与任何贵金属或者实体商品篮子挂钩。各国投资者之所以偏好使用美元,是对美元币值的稳定性具有信心。 张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国的参与”,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第115页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频繁的汇率波动,这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开始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通常以美国的利益为准则而忽视广大非货币发行国的利益,只从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角度出发制定货币政策,使得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非货币发行国通过贸易顺差等经济活动获得外汇后却以购买货币发行国金融资产的方式使美元回流到货币发行国,即输出实际物质资源,获得的只是国际货币发行国印发的纸质债务凭证,这就是所谓的“斯蒂格利茨怪圈”。亚洲国家的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但是将本国外汇储备高度集中于美元资产也是一种不得己而为之的选择。 胥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显现出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亚洲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冲击。面临着不断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在寻求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同时,开始对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诸多疑问。一些人提议创建一个超主权储备货币,比如特别提款权(SDR),从而逐步取代主权储备货币并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困难重重,这种国际货币格局难以实现。如何维护货币主权以避免这种国际货币格局给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各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若能充分提升本国国力以推进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无疑会大大降低各种风险,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对一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最佳的选择。同时提升主要货币国际地位,对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增进世界各国的福利发挥重要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后,仅仅十年的时间一场更大型的金融危机再次爆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其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此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的经济基本面,而且激起了各界对美元国际地位的极大关注。当然,危机过后,美国经济会逐步复苏,美国金融市场也会重新有效运转,但是是否能够达到或者需要多长时间达到危机前的经济发展状态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各国政府和国际投资者对美元和联储的信心已经受到很大打击,美元已经开始受到质疑这样一个事实已经很难改变。因而,此次金融危机可能是美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美元在金融危机结束后,其独霸天下的局面将会发生变化,但世界经济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美元主导地位的动摇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证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称霸天下之主角的更换一般要明显滞后于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角色的丧失。比如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开始超过英国,但是到20世纪初英镑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仍远远超过美元的份额,直到1945年美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才超过英镑,而取得世界主导货币的地位。目前还很难预测美元国际地位的衰退将持续多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的世界货币出现的速度,现在尚不清楚什么货币将最终替代美元成为下一个世界货币。 金融危机后,为尽快摆脱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复苏,美国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该举措对衰退后经济的企稳回升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这种超常规模的货币刺激措施也为世界经济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随着经济复苏步伐的迈进,由流动性过剩引致的的资本和商品市场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加剧等政策风险已经逐渐显现,甚至使全球经济再次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另外,美国央行大量增发货币,会导致美元贬值,从而可能危及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近年来,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尽管积累了大量美元,但因未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很多美元又重新回流到美国的资本及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因此很自然地降低了融资成本,而对于中国来说,在新增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到四分之三以上,其所面临的困境却是所持有的美元资产正因为美国大量超发货币而蒙受贬值损失。也就是说,从国际货币的经济效应来看,因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通过超发货币,就可以减少持币方财富,增加发行方财富,进而获得较高的铸币税收益。联储扩张性货币政策受到广泛谴责,似乎联储的行动就是以破坏国际金融体系为代价来拯救美国国内经济,让全世界为其埋单。虽然这样的批评不够客观,但却使各国对美元信心大减。国际社会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批评,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与国际货币决策者之间的角色差异,尽管这两者之间的决策并不一定是相背离的。美联储于1915年成立,自从1944年国际社会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联储其实承担了调节全球货币与流动性状况的责任,时至今日,这一地位也未曾受到根本性挑战。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时,美元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着固定的比价。到1971年美国被迫使美元与黄金脱钩,将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在了美联储的信誉之上。现在,任何一个后起国家要建立这样的信誉绝非易事。 正在美国为其经济复苏忙碌之际,2011年4月18日,标普首次将美国政府债务信用评级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虽然这一评级结果只是对未来这种还款安排即减赤预算规模不确定性的预期,但也反映出美国庞大的预算赤字、上升的政府负债风险以及美国政府没有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明确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也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毕竟在还款能力得到公认的情况下评级被降低,会使其遭受损失。美国需要维持其在世界中的霸权地位,就必然要保持其货币和国债的主导地位。标普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事件犹如一颗炸弹,将国际金融市场再度引爆。作为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美国一旦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中国便会成为最大的损失者。以上事实使人们开始更多地担心美元的“霸权”之路究竟还能走多远。今后几十年或者更长时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则有可能出现群雄并起的局面,而可能会出现三分天下的格局:美元、欧元和一个亚洲货币。但是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扩散,欧元区经济成长的前景也蒙上了一层阴霾。欧洲经济的复苏以及金融市场的状况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这场连锁危机导致了欧元的弱势,为欧元重新恢复往日的辉煌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值得关注的是亚洲货币的未来格局。当前所有亚洲货币中只有日元能够跻身于世界储备货币行列。日本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也曾经大力推进日元国际化,但是目前,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仍然相对微弱,也令日元的前景变得十分黯淡。日元没有替代美元的潜力,而且日元能否长期保持储备货币的地位也是难以判断的。而印度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印度卢比在短期内仍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候选货币。过去几年,亚洲开发银行一直推动“亚元单位”的发展,不过进展比较小,亚元的实施存在着多方面困难。毫无疑问,当前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形势确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契机,其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种货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大体上是各国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关注人民币的情况,人民币国际化已初露端倪。另外,面对国际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诸多形势,中国必须在各领域提升自身能力,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中为消除各国(经济体)的经济波动对本国产品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影响,长期来看,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应对之根本,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会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后至今,中国的决策者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政府在扩大国际贸易中人民币使用范围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2003年央行分别为香港和澳门的银行开办的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开辟了早期渠道。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确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于7月2日,正式对外公布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这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自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持续增加,2011年前4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已达53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达到同期贸易量的5%。汇丰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内地,预计年内人民币将超越欧元成为贸易企业结算货币的第二选择,仅次于美元。通过参加区域多边金融合作机制,与更多国家建立货币互换关系,是推动人民币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一部分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除促进东盟(10+3)多边金融合作外,人民币货币互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07年7月,中国和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签订了总额达2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其中中日、中韩、中国与菲律宾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均使用了人民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周边国家与地区又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8年底和韩国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和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等分别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这些新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均使用了人民币和伙伴国货币。2010年6月7月和201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冰岛中央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西兰储备银行签署了金额分别为35亿元、1500亿元和25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截至目前,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已达到8285亿元人民币。从当前的形势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表现出持有或购买人民币资产的偏好。目前韩国正在计划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境外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吸收人民币存款,截至2010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达3149.4亿元。预计至2015年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政府在开放金融市场方面做了初步尝试。中国政府于2002年实行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8月修订完善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这一举措有利于对QFII投资和资金汇出入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健康运行和稳妥开放。2006年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调整六项外汇管理政策,这是管理层对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的突破性尝试,是继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截至2010年末,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投资额度已累计达到197.2亿美元和696.61亿美元。在现有QFII和QDII框架下,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限制的减少,将有助于实现人民币的投资化和储备化。同时,允许境外合格企业与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股票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他国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有助于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范围的扩大。2004年底,央行出资2.22亿美元储备资产,认购了亚洲债券基金二期,利用其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启动了国外央行间接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2007年又允许中资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是公开的官方高层文件中首次提及人民币国际化。可见我国目前正在采取的一系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使得人民币越来越接近自由使用货币。可以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和国内经济健康发展的共同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够顺利推进便可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资本流动,也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良好运行。另外随着美元国际地位的下降,世界将进入储备货币多元化时代,这意味着汇率总体的不确定性将有增无减。这不仅会使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加大,也会给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带来更大的风险。如果人民币能够国际化,那么必定会有一部分对外经济交易将以人民币结算,减少汇率波动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原有的外汇储备规模。国际上尤其是亚洲各国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已经大为增强,主要表现在人民币被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特别是在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已被广泛用作计价和结算货币,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不断增加。人民币作为边贸结算货币首先集中在港台澳地区。据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调查课题组(2005)的调查显示,港澳地区的人民币滞留存量约占全部人民币境外存量的一半左右。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加深,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的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带动了人民币的流通。同样,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扩大,台湾居民公开使用人民币作为边贸结算货币的现象越来越多。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其他一些周边国家也由于同中国边贸往来频繁,带动了人民币在其境内的使用和流通。这些国家包括: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孟加拉、泰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有的国家人民币在当地的流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蒙古流通中的现金约有60%是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要求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条件,但条件和改革也可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被动地等待所有条件都成熟,也许改革永远无法进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是个过程,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之效果,需要我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独霸天下的现状也将有所贡献。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案仍存在诸多的技术性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许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做出合理的评估,以保证我们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降低风险,获得最大收益,并且力图做到在这一过程中或者货币国际化成功之后减少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反会给国际社会带来相应福利。 (二)选题意义货币对于现代经济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对货币的分析却远没有达到与其相匹配的高度。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就是货币国际化。国际货币在一系列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国际金融交易日趋融合的今天,国际货币还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关系到整个国际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遭受了美元不断贬值的不利影响,可见对于国际货币的研究已成为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的职能从国内向国际延伸的过程。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宏观命题,但也是一个源自微观的问题。从宏观领域经济体的协调到微观领域个体的协作,都对国际货币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国际交易中经济主体对交易媒介的选择是货币国际化的起步。因此,我们可以把货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分成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两个方面。同时,在国家信用货币已经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国家信用货币被微观主体选择为国际结算媒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货币竞争的情况,发行国需要找出货币国际化的各种条件,为本国货币走出国门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提高本国货币的竞争力。然而这种与货币国际化有关的制度安排又将通过跟进本国货币金融业务来实现,因此货币发行国的金融行业将因货币国际化而得到发展机会,从而提升其在货币发行国国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涉及货币领导权问题的应用研究很少,即使是现存的一些实证研究也没有充分利用到一些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国际货币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解释为什么在一个区域中,在国际货币流通这一大环境中,只有一种货币凸现出来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比如17和18世纪的荷兰盾,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英镑以及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的美元。根据传统观念,理论研究一直在强调交易成本和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这些金融机构选择某一种货币作为资产储备时,一直在遵循一个最主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货币币值要稳定。而流动性也是国际货币产生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但是,现有的文献很少针对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作系统的递进式研究,并且对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仅局限于几个方面,有些因素也没有作细分性研究。基于以上考虑,本课题拟对货币国际化的相关决定因素、货币国际化的网络外部性和持久性、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具体来说,进行这项研究的理论与实际价值在于:一方面是在总结前人有关国际货币及货币国际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尝试通过对有关理论假设条件进行放松来构建新的理论系统,试图加入一些新的因素指标构建新的研究框架并加以验证,使研究结论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离现实的经济社会也更近了一步,为今后对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为有关因素指标的实证检验作出些许贡献。另一方面,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寻主要货币的国际化规律,这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货币领域的政策取向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有助于中国对外战略的适当实施。另外,本研究有利于中国政策制定者全面权衡货币国际化利弊,在看到货币国际化利益的同时,正确判断并想方设法规避其将带来的风险与成本。 二、相关文献综述(一)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对于国际货币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较早文献是Matsuyama 等人在1993年所发表的文章。该文献首先运用货币搜寻原理构建了一个“两国两货币”模型。货币搜寻模型 (search monetary models) 最早是由Kiyotaki和Wright(1989)提出。在Kiyotaki和Wright(1989)的基本模型中,基于对商品和货币不可分的假定,证明了货币均衡的存在性。由于易货贸易需要“需求的双重一致”,为法币的产生提供了契机。模型还对商品的内在特点和人们对法币使用的共同信念的前提下,得出了货币具有内生性的结论。但此时的货币搜寻模型并没有对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研究。而Matsuyama,Kiyotaki 和Matsui(1993)在两个重要的方面对Kiyotaki和Wright的模型进行了修改:第一,主要关注点是基于法币间的选择,而非商品货币和法币之间或易货贸易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的选择。并且假定只有生产者能储存他所生产的物品。也就意味着 ,没有中间商会基于消费以外的目的而接受商品。模型要求所有的交易中都使用法币。第二, Kiyotaki和Wright(1989)的模型中同其他大多数随机匹配模型一样,假设交易双方的随机匹配过程是均匀的,所有的匹配概率都是一致的。而在Matsuyama等人的模型中,将居民分成两个组,并且假定处于同组的居民比处于不同组的居民匹配的可能性更大。非一致的匹配概率更接近于两地区经济的初始状态。最后通过货币搜寻理论分析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第一,根据博弈分析,两国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均衡:本国货币各自在境内流通;只有一种货币在国际间通用;各国货币都可以在别国流通。第二,一国货币是否被用于交换媒介关键取决于战略安排的外部性、经济规模和经济一体化程度。人们更愿意接受的货币,在某种程度上,是那种人们有信心认为将来其他人也会接受的货币。另外,在分析国际货币的内生性时,两个经济体的相对规模和经济一体化程度同效用贴现率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一起被看作是关键性指标。20世纪中期以来,学术界从各种视角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假说和推论。为货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些经济学家从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货币的公信力和货币币值的稳定性、货币的可兑换性、政府制度等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具体因素进行了分析,也有一些文献对其中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具体来说形成了以下成果:有些学者从一国经济规模对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展开了讨论。Eichengreen(1998)根据19711995年的数据对美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与这些国家GDP在全球GDP中的份额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一国在全球GDP中的份额每增加1%,则该国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将增加5%。在增加了滞后变量和出口份额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结论:在加入滞后因变量情况下,国家经济规模的影响显著下降;在添加了出口份额的变量后,得到更一般的模型。结论表明:一国GDP在全球份额中的比重增长1%,该国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增加0.8%。孙海霞,杨玲玲(2010)运用非线性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动态分析角度看,一国经济规模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显著因素。元惠萍(2011)计量分析了美欧日英四国货币国际地位实际影响因素,得到货币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GDP,换言之,货币国际地位需由实力决定。从国际贸易视角对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进行论述的文献有:Gerald(2000)认为,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国内货币所涵盖的区域越广,这种货币越有前景;Shams(2002)的“世界货币理论”从贸易数量角度出发,认为在世界贸易额中占有最大份额的国家的货币有更好的机会承担国际货币的职能。此外,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必然伴随着货币的流出,从这个角度来说贸易逆差更有助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Dwyer Jr和Lothian(2003)对中世纪之前及13世纪的国际货币史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17世之后的国际货币、共同货币及货币联盟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有重要影响。Cohen(1971)的观点是:一国的金融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强、发展程度越高,则该国货币会更多地在国际金融交易中使用。从经验来看,世界上先后最主要的三种国际货币荷兰盾、英镑、美元都产生于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国家。针对这一特征,Cohen从“交换便利”和“资本确定”两个视角进行了讨论。Tavlas(1998)提出了相似的观点,指出国际货币“发行国应拥有稳定的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并且金融市场要具有广度和深度。黄梅波(2001)指出,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中央银行及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有助于进出口商对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Hartmann和Otmar(2002)认为,以往在探讨货币国际化的问题上,往往强调产品贸易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成熟的金融市场是一种货币发挥功能的潜力保障和制度支撑。一般来说,金融市场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能减少市场摩擦,降低货币等金融资产的交易成本,增进货币的流动性并刺激货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使用。货币的公信力来自货币价值的稳定和预期未来稳定的信心。Hayek(1978)的关于货币竞争的研究认为,币值的不稳定就会产生不确定性,如果金融代理机构不能获得足够的补偿,其便不愿接受那种币值不稳定的货币。只有那些信誉度较高的货币才能代替以前的(国际)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国际货币的更迭会使曾拥有货币领导权的国家因失去铸币税而遭受损失。Barro(1986)认为,政府声誉是解决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可行办法。当政府因严格遵守承诺而建立良好声誉,继续保持良好的声誉的延续是防止政府欺骗公众的重要动机,这种动机会使政策达到最优效果。货币价值不稳定容易造成人们对货币信心的紊乱,不利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所以价格稳定是一国货币发展和维持国际地位的重要先决条件(Tavlas,1990; Maehara,1993)。Craig和Waller(2000)在Kiyotaki和Wright (1993)的基础上,引入了货币的持有成本,认为当一种货币的持有成本相当大时,个体会被迫选择使用持有成本小的货币,从而发生了货币替代现象。Li和Matsui (2005)在一个两个国家、两种货币的搜寻理论模型下,分析了一国制定不同的通货膨胀政策对于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影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时,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可以通过降低货币的通货膨胀率以使得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而在它成为国际货币之后,它仍然受到通货膨胀率的约束,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将会使它丧失国际货币的地位。有些学者从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角度考察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陈彪如(1998)认为首先应该实现人民币的充分自由兑换,因为可兑换性仅仅是国际货币三大基本特征之一,但它是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要前提。吴念鲁(2002)建议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环境中研究人民币逐步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李晓(2004)认为,资本项目管制限制了人民币区域化的潜力,它决定着各国投、融资者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进而决定着居民和非居民对持有人民币的信心。国内学界从多种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胡智(2002)通过对瑞士法郎的分析之后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走“弱经济强制度”的道路。强制度指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建立有效的货币金融制度和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目标,发挥制度创新在金融开放中的作用,缩短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蒋万进(2006)认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策制度安排的演进都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李晓、丁一兵(2006)认为,在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下,判断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区域关键性货币应从一国经济规模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一国货币在区域内被接受的程度、一国政府的国际公信力及其同本地区其他成员的协调能力和一国货币所面临的内外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考虑。王丰(2006)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有:人民币可兑换性、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中国国际收支情况、人民币币值稳定性、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等。何慧刚(2007)分析得出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应走“弱经济强制度”模式。李稻葵,刘霖林(2008)通过对各国央行国际储备、贸易结算、以及国际债券中的各国货币比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显著因素包括:一国的经济发展总量、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水平、汇率升(贬)值率及波动幅度等。有些学者从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记账单位和交换媒介职能的角度对于货币国际化实现条件进行了相关研究。Grassman(1973)研究了瑞典和丹麦的贸易中计价货币的运用,发现两国在贸易中都倾向于用生产者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由此Grassman定律被提出。Giovannini(1988)通过对垄断型出口企业从预期利润最大化出发所做的货币选择进行分析,认为在汇率波动不确定情况下,计价货币的选择依赖于利润函数的形状。Donnenfeld和Zilcha(1991)侧重研究了计价货币选择的微观基础,他们证实了单个经济个体在汇率未知的情况下在产品出口和定价过程中的货币计价行为。他们的研究把关注点集中于市场需求和成本弹性上,即在按照出口方货币定价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利润具有凸性(凹性),出口企业将倾向于用出口方货币(进口方货币)计价。Friberg(1998)认为,还应考虑除了以本国货币或贸易国货币之外的第三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可能性,指出计价货币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利润函数的形状,同时还依赖于两国汇率波动的程度。从货币的供给弹性来看,Devereux和Engel(2001)通过建立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得出本国和外国的企业会选择有最小货币供给弹性的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即当本国货币供给弹性较小时,本国企业就会选择生产者货币定价(PCP),外国企业选择当地货币定价(LCP);而当本国货币供给弹性较大时,本国企业会选择LCP,外国企业会选择PCP。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4)通过一个“新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证明了进口商品的市场份额是决定是否采用进口商货币计价的关键因素。在Philippe和van Wincoop(2005)的研究中,他们将将计价决策的宏微观层面因素有效地整合起来,结果发现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决定了出口企业的货币计价行为。一般而言,在出口国市场占有率很高且产品差异化程度很大的条件下,该国出口者更倾向于用本国的货币计价;相反,在出口国市场占有率较低且产品存在相互替代性的情况下,出口企业为获得收益只能选择进口国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Kindleberger (1967)认为:市场大小决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所承担成本的大小。在更大的市场上有利于货币的周转,进而加快货币国际化进程。Swoboda(1968)进行的早期研究强调交易成本在不同货币交换中的作用,指出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应该是那些与低交易成本相关的货币。 Brunner 和Meltzer(1971)分析了货币交换的信息效率,认为随着一种货币被使用的频率的增加,获取任何该货币特性的信息的边际成本将随之减少。Krugman(1980)对作为交易媒介的本币和外币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交易量的增加,平均交易成本呈递减趋势,而有最低交易成本的货币,会成为国际货币。Rey(2001)把货币交换的交易成本引入了一个三国之间的一般均衡模型,从贸易关系的实力和交易成本的大小角度证明了媒介货币选择的多重均衡如何出现。他指出媒介货币的出现是由各国的商品需求偏好决定的,而不是由它们的相对规模决定的。而当一国拥有最大的开放度,并且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拥有最小的交换成本时,该国的货币会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二)货币国际化的外部性与持久性由一国货币在其他市场流通所产生的搜寻(交易)成本大小而最终引发的外部性、持久性效应会对货币国际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Krugman(1980)认为:世界上使用统一的货币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降低,使货币产生外部性,接着国际货币的持久性发挥作用。有些国家贸易和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发达的程度,但货币却没有国际化。Matsuyama et al. (1993)、 Kiyotaki和Wight (1993)指出,利用搜寻理论建立模型解释到:一些金融机构因持有不合适的货币遭受损失,打破平衡,产生外部性。通过所建的模型也可对持久性进行预测。Cohen(1998)认为,货币国际化产生于规模经济或减少的交易成本。这和物物交换类似,当各国货币不同一的时候,会有较高的搜寻成本,效率低下,而当国家间使用一种或者少数几种货币的时候,交易成本也就随之降低。通过单一货币进行的交易量越大,收集的信息和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成本就越小。Colacelli和Blackburn(2009)则通过研究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代和2002年的阿根廷大衰退时的货币流通数据和个体的交易状况,支持了利用搜寻模型分析的观点,认为外来货币的接受度随着本国货币供给的下降、外来货币的交易成本降低、以及个体之间交易效率下降而提高。Flandreau和Jobst(2009)还通过19世纪后期英镑作为国际货币流通时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以及策略外部性问题。他们通过分析交易成本和货币持有行为相互作用,证明策略外部性是存在的,而由策略外部性导致的结果就是货币国际化的持久性发挥作用。同时,Flandreau和Jobst也分析得出这个相互作用的力量比较小,从而不能形成严格的路径依赖性。马丹,陈志昂(2010)对美国国际货币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外部性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四)文献简评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际价值。对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学界一方面是从一些具体因素如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贸易规模、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货币的公信力、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货币的外部性等几个方面或上述因素的综合考察进行了详细分析;而另一方面是从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记账单位和交换媒介职能的角度对于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条件进行了相关研究。已有文献对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条件及经济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国际货币的相关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这类问题的研究逐步趋向于成熟化。从实践层面来看,上述学者的研究也为各国货币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增强各国对外战略实施的效果。但前人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国内外文献较少对货币国际化进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作系统的递进式研究,而本课题试图在研究货币国际化决定因素的同时,融合新经济学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来探讨货币国际化问题。货币问题历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对货币的相关研究需要服务于社会,所以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外部性及持久性问题有待于我们作更深入的研究。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来看,把三个问题融合到一起做一脉相承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对货币国际化进程影响因素多是从一国或几国货币相关指标的世界总量角度对货币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较少针对市场国进行分国别(地区)的详细分析。一种国际货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流通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影响这种流通差异的因素也各有特点,前人从总量角度研究得出的影响因素未必就是在不同市场上决定货币地位的重要原因,同时总量分析还无法加入一些重要的因素指标,另外要想找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势必需要考虑一些双边因素及市场国自身的因素。由于构建总量模型容易混淆国家差别,忽略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论有些模糊,而分国别(地区)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有利于区分美元在不同市场上流通状况的决定因素,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结论也更为清晰。因而本课题将尝试分国别(地区)构建模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现有文献尚未出现通过构建包括多种货币和多个市场国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来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片面性。因此,本课题将对诸如交换结构等理论的假设条件进行适当的放松,从分析角度上进行相应变换(把多种货币和多个市场国整合在一个模型中),在数理推导过程中以三维数组(矩阵)为工具,以试图对货币交换结构理论进行改进与发展。三、论文结构及主要论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1.1.1 选题背景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1.2.1 影响货币国际化的经济因素1.2.2 货币国际化的外部性与持久性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1.3.1 论文结构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第2章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探讨与历史经验2.1 国际货币的性质与货币国际化的内涵2.1.1 货币的含义、职能与性质2.1.2 国际货币的性质与特点2.1.3 国际货币的形成:初步理论探讨2.1.4 货币国际化的内涵2.2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2.1 货币效用实现模型在货币国际化中的应用2.2.2 基于搜寻模型理论的分析 2.2.3 基于交换结构理论的分析 2.2.4 基于持有成本与收益理论的分析2.2.5 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归纳2.3 货币国际化规律的初步总结2.4 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 2.4.1 国际货币的总体发展历程2.4.2 英镑的国际化2.4.3 美元的国际化2.4.4 日元的国际化2.4.5 德国马克与欧元的国际化第3章 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1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分析3. 2 基于国别或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3. 3 基于国别或地区贸易细分角度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3.4 美元国际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3.5 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及其外部性、持久性3.5.1 理论与计量模型的构建 3.5.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3.5.3 实证结果讨论 3.5.4 相图分析 第4章 日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4.1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分析4. 2 基于国别或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4.2.1 理论及计量模型的构建4.2.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4.2.3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4.3 基于国别或地区贸易细分角度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4.4 日元国际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4.4.1 理论及计量模型的设定4.4.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4.4.3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讨论 4.5 日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及其外部性、持久性4.1.1 理论与计量模型的构建 4.1.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4.1.3 实证结果讨论 4.1.4 相图分析 第5章 欧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货币国际化与货币区域化 5.2 区域性货币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发展状况 5.2.1 最优货币区理论 5.2.2 欧元的发展与运行现状 5.2.3 欧元国际化程度及其变化 5.3 欧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6.2.1 模型的设定6.2.2 变量描述及数据说明6.2.3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5.4 货币区域化的外部性与持久性分析第6章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6.1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现状6.2 基于交易媒介职能的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考察6.2.1 模型的构建6.2.2 变量及数据的说明6.2.3 实证结果分析 第7章 多种国际货币并存条件下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7.1基于储备职能的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考察7.1.1 模型的构建7.1.2 变量及数据的说明7.1.3 实证结果分析7.2基于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检验7.2.1 基于国别或地区贸易细分角度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7.2.2 基于国别或地区融资分类视角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7.3货币国际化的外部性与持久性分析:以亚洲市场为例7.3.1 货币国际化的外部性7.3.2 货币国际化的持久性结论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选题来看,本课题试图在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所产生的外部性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持久性效应,这种把三个问题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的国内文献还较少,本文将在弥补现有文献不足的基础上就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其中在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部分,本文对于交换结构理论的假设条件进行适当的放松,从分析角度上进行相应变换,在数理推导过程中以三维数组为工具,以试图对货币交换结构理论进行较大的改进与发展。其次,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外学者多是从一国或几国货币相关指标的世界总量角度对货币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较少针对市场国进行分国别(地区)的详细分析。另外,针对货币国(地区)与市场国(地区)之间的双边互动指标以及市场国自身的经济指标的研究较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弥补这些缺点,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结论也更为清晰。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对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外部性问题多进行规范的理论分析,进行计量检验的文献相对较少。基于此,本项目在系统的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种计量模型,运用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计量模型进行检验,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受限于研究水平、研究时间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本文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以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具体来说可能存在的不足有:第一,对于区域性货币,比如最有代表性的欧元的国际化研究尚未找到一种很完善的办法对影响其国际化的因素较好地整合在一个理想的模型中,主要是由于欧元历史较短且欧元区频繁出现成员国的变化,这给实证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的研究只是做近似估计,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第二,在有些实证检验环节因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小样本容量,可能会出现考察的某些层面货币国际化决定因素并不全面,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与真实情况存在一点偏差,但对于通过检验的因素指标还是有说服力的。第三,由于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在对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的研究中可能未做到有效估计货币国际化所带来的诸多间接或隐性的效应,并且对货币国际化经济效益的研究没能准确地分离出其带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福利水平改善的大小。这需要今后克服一些困难,在更加合理的口径下对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进行计量考证。五、参考文献图书文献:1 Bergsten, C. F. The Dilemmas of the Dollar: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5.2 Cohen, B. The Future of Sterling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71.3 Cohen, B. J. The Geography of Money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4 Frankel, J. A., Galli, G., Giovannini, A. The Microstructure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5 Giovannini, A., Mayer C. European Financial Integr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6 Hamada, K., Horiuchi A. Monetary, Financial and Real Effects of Yen InternationalizationM. S.W. Arndt, J.D. Richardson, RealFinancial Linkages among Open Economies, Cambridge: MIT Press, 1987,167-191. 7 Hartmann, P. 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The Dollar, the Yen and the Eur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8 Hayek, F. A. Denationalisation of Money: The Argument RefinedM. 2nd ed. London: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1978.9 Irigoyen C., I., Rossi-Hansberg E., Wright, M. L. J. Solutions Manual for Recursive Methods in Economic Dynamic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 Kenen P. B. Managing Exchange RatesM.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88. 11 Kindleberger, C.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World Language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No. 61)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12 Krugman, P. R. Exchange 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Nishimura, S. The Decline of Inland Bills of Exchange in the London Money Market 1855-191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13 Swoboda, A. The Euro-Dollar Market: An Interpretation 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8.14 Walsh, C. E. Monetary Theory and Policy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3.15(美)安迪森维金(著),刘寅龙(译).美元的衰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6(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美)奥博斯特弗尔德、若戈夫(著).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8(日)奥田宏司(著).美元体制与欧元、日元M.日本经济评论社,2002.19(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20(美)本杰明J科恩著(著).货币地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1(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高祖贵(译).世界经济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