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三单元xia)石学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7042858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三单元xia)石学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六年级第三单元xia)石学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六年级第三单元xia)石学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负数计划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第24页及练习一的第13题。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同时还能扩展对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教材选用了“气温”和“海拔”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掌握负数的读、写法。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4、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三角板、挂图等。教学设计思路教法设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法指导: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问老师。3、共性的问题仔细听老师讲解。4、进行当堂训练测试。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过程课始一、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负数”(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齐读学习目标课中三、出示自学指导:四、先学:五、后教:认真看课本第2至3页的例1和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并思考:1. 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2. 正、负数表示什么意义?(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检测(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课本第4页做一做的第1、2两题。1、要求:找两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到黑板上。(一)更正师: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用黄颜色粉笔更正。找差、中、好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正。(二)讨论1、看第一题,(1)认为正数写对的请举手,认为负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2)0呢?板书:像-7、-5.2这些数叫负数。像16、+35、+2.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第 2题,认为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板书:师总结比海平面高的用正数来表示,比海平面低的用负数来表示。3、评板书、正确率,并让学生纠错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自学课本练习做题个别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完成课中六、补充练习: 1、甲处海拔-180米,乙处海拔-160米,两处相比( )出的低。2、在-1、2、3三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3、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西走300米记作( )米。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汇报交流课尾七、当堂训练(课本练习二,15页)第1、2、3、4题填书上。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负数像-3、-6、-5.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像16、+35、+2.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负数大小的比较计划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第57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教材先编排“生活中的负数”,再编排“正负数”,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的。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直尺或三角板、挂图等。教学设计思路教法设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法指导: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问老师。3、共性的问题仔细听老师讲解。4、进行当堂训练测试。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过程课始一、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负数”(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课中三、自学指导:四、先学:五、后教:认真看课本第5至7页的例3和例4,,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和数轴。1、知道什么是数轴?2、根据数轴怎样比较正数、0、负数的大小?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检测(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课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道题。要求:认真做题,把字写端正,写大。1、找三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到黑板上。(一)更正师: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用黄颜色粉笔更正。找差、中、好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正。(二)讨论1、看第一题,认为五个点表示正确的请举手?师: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2、认为第2题表示正确的请举手?3、认为第3题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师小结: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比0 小,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4、评议板书、正确率、学生更正错题。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自读自学提示看书,自学试做练习指名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完成课中六、补充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大小于号。 -32.1 -5-4 6-6 -10 -2-8 0.25-29 -2.3-20 -3839 +20-14 2、背一背: 所有的( )都在0的左边,( )都比0 小,( )都在0的右边,( )都比0大。( )都比正数小。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课尾七、当堂训练课本第9页,练习一,第4、5、6题写作业本上,完成练习册练习一。做练习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负数大小的比较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比0 小,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整理复习计划课时2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的内容及补充练习。本节课是习题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知识,以学习的练习和作业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和评讲,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2、 熟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测量器或体重计;设计实验表格。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设计思路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负数的定义、数轴与数,特别是负数的大小比较。二、课堂练习三、课堂作业。 四、课堂实验。1、复习。在前几节课里,我们认识了负数,学习了负数的定义。哪位同学告诉我,什么是负数,什么是正数? 正数前面一定要有“+”吗?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很好!我们后来介绍了数轴的概念。并把数与数轴上的点相对应。根据数轴可以比较数的大小,其关系是什么呢?(指名回答)除了通过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哪些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1、快速认识负数。 第8页第1题。 在黑板上画出表示正数与负数的两个椭圆,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再请一名学生读出各个数。再次提醒: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 认识时区时间与正负数的联系。第8页第3题。教师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把时间对应到数轴上进行理解。以北京时间为起点,可把北京时间所在的点设置为0点,往左为负,往右为正。设置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学会用正负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问:悉尼时间是伦敦时间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鼓励和纠正。布置课堂作业:第4、5、6题。 巡视,关注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 进行课堂实验。 根据情况把学生分组,每组分发一个体重计或测量器,让学生测量组内每个成员的身高和体重,算出平均值,然后记录相对于平均值的高度或重量。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以身高为例) 姓名身高(m)相对身高(m)身高平均值为( ) m,记录员( )。1、学生听讲,想上几节课所讲的内容,积极回答。回答:一个数,如果前面有:“”号,就叫负数。如果前面有“+”号就是正数。齐答: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齐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被抽到的学生回答: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负数02,所以32。(5)今天最低气温是 2,明天最低气温是 1,所以明天比今天冷。2用正负数填表新华书店每月的营业成本是10万元。2004年下半年月收入分别是:7月份15.6万元,8月份14万元,9月份8万元,10月份12.5万元,11月份9万元,12月份7万元。(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本用负数表示)3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1)7、0.2、0、9、2.9 (2)、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姓名 身高(m)相对身高(m) 身高平均值为( )m,记录员( )。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六第 三 单元课时2课题课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校八小备课人石学彬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教材32,33页的例1,做一做及练习六的1,2,3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教材34页内容及做一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所有比例具有的普遍规律,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深化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同时也为学习解比例提供理论依据。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4: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5: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教学难点:1、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法指导: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问老师。3、共性的问题仔细听老师讲解。4、进行当堂训练测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2页到第34页的内容(“做一做”除外),边看书边填空,思考: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检测(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要求:1、认真做题,把字写端正。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五、后教(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二)讨论 1、看第1题组成的比例,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生说:因为它们的比值都相等。师追问:这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比例的意义)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谁能说出两个比值是5的比,并组成比例。(多找几名学生回答)3、在6:10=9:15中,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4、看第2题,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题,追问为什么错了?5、看“做一做二”的四道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生说,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过渡: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六、练一练1、填空。(1)12:15的比值是( ),:的比值是( ),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 )(2)在 = 中,( )和( )是外项,( )和( )是内项。(3)如果6x=8y,那么x:y=( ):( )。(4)根据24=18。可以写出两个比例( ),( )。(5)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外项是( )。2、判断。(1)组成比例的两个数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2)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它的周长和半径的比值可组成比例。( )(3)在一个比例里,两外项的积除以两内项的积,商是1。( )(4)因为a:b=3:4,所以a=3,b=4。(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当堂训练试题(课本第36页练习六)一、必做题:3、4、5、62、 练习题:课本第36页的1-2题。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六第 3 单元课时1课题解比例学校八小备课人石学彬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35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六7,8,9题.解比例的关键是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形式的方程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方程形式,同时解比例是后面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能综合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应用比例知识解比例。教学难点:会应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法设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法指导: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问老师。3、共性的问题仔细听老师讲解。4、进行当堂训练测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5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1、什么叫做解比例?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解比例时应注意什么?3、例2和例3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比例!四、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检测(课本第35页“做一做”) 1、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五、后教(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二)讨论1、看三道题的第一步,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生说,师板书: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2、看三道题的解方程步骤和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问: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为什么?3、看这三道题,想: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式子,即普通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4、评正确率和板书,并让学生改错。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六、练一练1、练习第九页“做一做”的第3题。2、课本第37页的第7题的第一列(只让学生写出第一步),第8题和第九题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又端正。当堂训练试题(课本第37-38页)作业:第7题第二列(写书上)、第10题和第11题(写作业本上)练习:第12、13题板书设计解比例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式子,即普通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正比例的意义计划课时2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教材3941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1,2题. 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法设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法指导: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问老师。3、共性的问题仔细听老师讲解。4、进行当堂训练测试。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过程课始一、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课中三、自学指导:四、先学:五、后教:认真看课本第39页到第40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将例题补充完整。思考:1、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的量?2、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检测(课本第41页的“做一做”)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二)讨论1、看第一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路程时间=速度。2、看第二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因为速度一定,路程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变大,路程也相应变大;时间变少,路程也相应变小,而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3、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4、追问:正比例关系用什么式子来表示?板书:=k(一定)5、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板书:1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6、谁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正比例关系?如:(1)商一定,被除数和除数。(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7、看第三问,认为对的请举手。8、评正确率、板书,并让生改错。自读自学提示看书,自学试做练习指名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完成六、补充练习: 课本第43页第1题。判断: (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课尾七、当堂训练课本第43-44页练习七作业:第2、3题练习:4、5(写练习本上)做练习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课题三:正比例的意义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2、字母式子:正比例关系:=k(一定)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1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反比例的意义计划课时2教学内容分析教科书第42、43页例3。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教材通过研究装水实验中,水的高度和水杯底面积的关系来认识反比例的意义。编排思路与例1相类似。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2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积一定,概括出成反比例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法设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学法指导: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问老师。3、共性的问题仔细听老师讲解。4、进行当堂训练测试。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过程课始一、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反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课中三、自学指导:四、先学:五、后教:认真看课本第4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思考:1、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成反比例的量?2、反比例关系是两种量的什么一定?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3、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二)检测(课本第45页的第6题和第7题)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二)讨论1、看第6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因为每块地砖的面积数量=教室的总面积(一定),所以数量是随着每块地砖的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块地砖的面积变大,所需的数量反而减少;每块地砖的面积变小,数量反而变大,而且它们的乘积(教室面积)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数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2、看第7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因为这批醋的总容量一定,数量是随着每瓶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每瓶的容量变大,数量就变少;每瓶的容量变小,数量就变大,而且它们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瓶容量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每瓶容量和数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3、谁能总结一下,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说,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4、追问: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式子来表示?板书:xy=k(一定)5、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板书:1认定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生改错。自读自学提示看书,自学试做练习指名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完成课中六、补充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圆的周长和直径。(正)(2)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不)(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反)(4)修一段路,总长度一定,未修的长度和已修的长度。(不)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课尾七、当堂训练(课本第45-46页练习七)作业:第8、9题练习:10、11(写练习本上)做练习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课题四:反比例的意义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2、字母式子:反比例关系:xy=k(一定)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1认定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计划课时2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4547页练习七的一些习题。学生虽然初步理解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但正、反比例的概念和判断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因此,本节课安排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把两种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认识,提高判断能力。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3、 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教学难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过程课始一、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比例和反比的比较”(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做题。回忆整理汇报交流课中第一次检测第二次检测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如果有错题,找学生更正,并追问为什么。(一)判断:(找两人上台板演)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二)后教1、认为对的请举手。错的问:为什么错了?2、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关系?生回答,师屏幕出示: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看书填写后,汇报交流课尾:当堂训练1、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被除数定,( )和( )成( )比例。(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3)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种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完成练习册第27页的内容。板书设计课题五: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整理和复习计划课时2教学内容分析 1.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何比例做出判断,然后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再如,比例尺的应用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要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如比例的概念与比,除法、分数等相关知识,解比例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要用到方程的相关知识。所以学习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梳理本单元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订一、知识整理二、复习概念三、基础练习四、综合练习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5/x=10/3 40/24=5/x3 、完成26页2、3题a、A1/6=B1/5 A:B=( ):( )b、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c.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4、63页2、3、4题回忆本单元知识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回顾,回答后同学互相补充学生练习后订正板演后订正小组讨论后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作业设计(可附页)练习十13题。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解比例 比例的性质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