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期末复习指导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581469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统计》期末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统计》期末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统计》期末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秋期开放教育本科企业统计期末复习指导2011年12月修订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使学生能运用企业统计基本方法,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会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企业统计。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是纪宏主编,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统计学(2003年11月第2版,2004年8月第1次印刷);纪宏主编,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统计学学习指导(2003年12月第2版,2004年1月第1次印刷)。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企业统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5考试要求这次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指标、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考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6考题类型及比重本课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占20%左右)、多项选择题(占10%左右)、名词解释(占12%左右)、简答题(占18%左右)、计算题(占40%左右)7其它说明 考试时,要求考生携带计算器。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总论一、重点名词企业公司二、重点掌握1企业的含义及主要特征。2企业的分类。三、一般掌握1企业经营系统的运行。2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3企业统计体系的基本结构。4企业统计资料的收集。5统计资料的计量尺度。6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第二章:企业经营的统计描述(I)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一、重点名词经济环境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社会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层次分析法二、重点掌握1企业经营环境的含义及分类;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的特点。2企业社会环境的含义及其影响企业的社会环境因素。3企业市场环境的含义及其影响企业的市场环境因素。4层次分析法的含义、基本思想和步骤。三、一般掌握1企业自然环境统计的特点。2企业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3企业经营统计描述的职能和体系。4企业社会环境的统计测定,指标分析法和经验判断法的应用。5定性指标的回归模型。第三章:企业经营的统计描述(II)企业经营要素统计一、重点名词企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 实际工资能源原材料消费量原材料收入量二、重点掌握1企业经营要素的内容及其统计指标体系。2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计算及分析。3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及其关系。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劳动生产率指数及劳动生产率变动分析。4企业工资总额的含义及其内容、企业平均工资统计、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平均工资增长与物价增长的关系。5生产性企业生产设备利用指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6计算和确定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必须遵守的原则;确定产品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关系。7原材料单耗和原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区别。三、一般掌握1企业劳动力统计的范围和劳动力数量指标。2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及其企业固定资产的数量统计指标;企业动力设备总动力的计算。3原材料、能源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及能源消费量、消费水平指标。4企业技术投入统计。5企业资金筹集统计。主要包括负债统计和所有者权益统计两个方面。6企业流动资产的概念、构成及其统计分析,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统计。7成本、费用的含义、构成统计及其统计分析。第四章:企业经营的统计描述(III)企业经营成果及效益统计一、重点名词企业经营成果工业增加值 企业产品实物量折合实物量可比价格二、重点掌握1企业经营成果的含义及其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表现形式。2企业产品实物量的含义及其指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3企业产品品种统计的基本指标(如企业产品品种数量和品种计划完成情况等)的内涵及计算。4企业产品质量的分类、企业产品质量统计指标的内容及计算。5总价值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增加值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的具体内容。三、一般掌握1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及一般表示方法。2企业产品实物量指标的计算原则。3计算企业产品价值量指标采用的价格。4企业财务成果(如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等)指标的统计内容。5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第五章: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一、重点名词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二、重点掌握1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程序和基本方法。2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评价标准的种类和确定评价标准的原则。3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各自特点及其应用条件。4企业生产要素综合评价的含义和方法,着重掌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法的实际应用。三、一般掌握1企业经营综合评价的含义及职能。2企业产品竞争能力的含义、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的方法。3用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进行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4无量纲化方法和合成方法的种类。第六章:企业经营统计预测一、重点名词市场需求预测 市场潜量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市场占有率成本预测二、重点掌握1企业经营统计预测的职能、方法和种类;企业经营统计预测的步骤。2市场需求预测的概念、内容和预测统计方法,即关联指标法、时间数列方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的具体运用。3市场趋势预测的内容;市场潜量的含义、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预测方法。4市场占有率的含义、种类及其计算方法,市场占有率的预测,企业销售量的预测。5成本预测方法;利润总额的预测以及利润预测分析。三、一般掌握1预测精度和预测费用。2企业销售的主要影响因素。3企业经营环境的含义及企业经营环境预测的主要方法。4需求结构购买力投向预测。5企业销售预测的回归方法,特殊销售目标的预测。第七章:企业经营统计决策一、重点名词收益报偿 决策技术 货币的时间价值 盈亏分析决策生产产品品种决策企业销售决策二、重点掌握1企业决策的要素和种类;一个科学的决策应包括的基本要素;统计决策的方法。2企业投资决策的内容及决策方法;设备更新决策、技术引进决策的内容和方法。3企业生产决策、产品品种决策、生产总量及生产水平决策的内容和方法。4企业销售决策及销售目标的确定方法。三、一般掌握1统计决策的含义及应用条件;决策技术和决策程序。2决策表和决策树的含义及应用。3投资规模决策,改、扩建项目投资决策的内容和方法。4企业证券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八章:企业经营的统计控制一、重点名词企业统计控制 二、重点掌握1企业经营统计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2企业劳动力数量控制、企业劳动效率控制的内容和方法。3原材料供应量控制、原材料供应品种和质量控制、原材料供应时间控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企业生产进度的控制,注意均衡率、成套率指标的计算和应用。三、一般掌握1企业经营统计控制的含义及其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2企业经营系统及类别属性。3设备更新改造分析。4产品质量控制,注意直方图和控制图的作法和分析。5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分析。6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库存控制的模型与应用。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物质技术条件是(C)。A)企业是经济组织B)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拥有法定的义务和权力C)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D)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2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中,第三次产业的第一层次是(C)。A)生产部门B)生活部门 C)流通部门D)管理部门3房地产管理和电厂属于( D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D)前者为第三产业后者为第二产业4企业按行业分类时,渔业属于( C )。 A)工业企业 B)商品流通企业 C)农业企业 D)其他企业5被称为现代企业经营三大资源的是(A)。A)信息、物质、资金B)权力、物质、资金 C)信息、权力、资金D)信息、权力、物质6( C)是企业信息的主体。A)会计信息B)市场信息C)统计信息D)产品信息7下列资料中,不属于原始记录的是(B)。A)设备记录B)班组台账C)财务活动记录D)劳动记录8在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生态资源的是(B)。A)原油B)河流 C)森林D)煤9当社会环境的某种因素可以用指标表示,而该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不能直接描述时,那么测定该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应该采用(C)。A)指标分析法B)时间数列法 C)经验判断法D)功效系数法10一般来说,自然资源对采掘工业的影响较大,H表示某种自然资源的储量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下列哪种情况企业面临严重的资源供应问题。(A)A)H0.5B)H1 C)H2D)H411在下列社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因素中,属于政治环境因素的是(D)。A)通货膨胀状况B)失业率 C)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D)国家的政治制度12在资金来源困难、利率高、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企业应重点发展(A)经营活动。A)劳动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D)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13下列几种抽样方式中,(B)是严格遵循随机原则的。A)概率抽样B)任意抽样 C)判断抽样D)配额抽样14在下列社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因素中,属于经济环境因素的是(A)。A)通货膨胀状况B)政治形势的稳定性 C)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D)国家的政治制度15当社会环境的因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可以用统计指标近似地反映时,那么测定该因素对企业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B)。A)量化模型化B)指标分析法 C)经验判断法D)层次分析法16根据统计制度规定,确定企业劳动力统计范围的原则是(B)。A)按出勤人数统计B)谁发工资谁统计 C)按在编人数统计D)按在岗人数统计17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越多,则说明劳动生产率(A)。A)越高B)越低C)不变D)无法确定18在正常情况下,当企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小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时,工资相对增长系数则(C)。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大于或等于119实际工资指数与物价指数的关系呈(B)A)正比B)反比C)相等D)无关系20不属于生产设备数量利用指标的是(D)A)实有设备利用率B)实有设备安装率 C)完好设备利用率D)完好设备安装率21表明安装状况对设备数量利用的影响的指标是(A)A) 实有设备安装率B)实有设备利用率 C)已安装设备完好率D)完好设备利用率22某企业某日工人出勤率为98.10%,作业率为97.56%,则制度工时利用率为(D)。A)100.55%B)98.10%C)99.45%D)95.71%23某公司某年末的流动资产是800万元,流动负债是300万元,存货112万元。则速动比率为( A)。A)2.29B)1.94C)2.66D)4.2624商标权属于企业的(C)A)固定资产B)流动资产C)无形资产D)其他资产25职工货币工资指数为110%,职工生活费指数为108%,则实际工资指数为(C)。A)101.85%B)118.8%C)98.18%D)2%26下列指标中,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是(A)A)产品等级率B)产品合格率 C)废品率D)返修率27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时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A)A)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B)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C)政府所得企业所得职工所得 D)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28用“分配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时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C)A)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B)政府所得企业所得职工所得C)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D)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2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中间投入的是(D)。A)直接材料B)职工教育费C)利息支出D)劳动者报酬30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以(A)为基础。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C)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均可D)以上均不正确31反映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指标是(A)A)成本利税率B)资金利税率C)资金产值率D)优质产品率32反映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效益指标是(D)A)成本利税率B)资金利税率 C)资金产值率D)优质产品率33在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是(D)A)目的性、可比性、同一性 B)目的性、可比性、重要性C)目的性、稳定性、全面性 D)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34当统计资料缺乏时,应采用的预测方法是(B)。A)指标预测法B)概率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D)时间数列方法35市场潜量是指一定时期某种产品(C)。A)消费倾向B)购买力投向 C)最大可能的市场销售量D)最大可能的市场需求量36市场需求预测的中心内容是确定未来市场的(B)。A)销售总量B)需求总量 C)生产总量D)消费总量37企业保本销售量即目标利润为(A)。A)0B)1C)10D)10038某产品每吨价格150元,每吨变动成本100元,固定成本5000元。预计明年销售量可达到1000吨,销售利润的预测值为(C)。A)500000元B)400000元C)450000元D)350000元39对企业日常生产、销售管理的作业性决策属于(C)。A)战略决策B)战役决策C)战术决策D)基层决策40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A)。A)决策目标B)决策方案C)约束条件D)决策效果41评价备择方案的基础是(C)。A)决策目标B)决策方案C)决策效果D)约束条件42某设备的原始价值11000元,设备的维修费等支出平均每年的增长额320元。则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C)。 A)5年B)16年C)8年D)68年43质量管理中最常见的分布是(A)。A)正态分布B)二项分布C)泊松分布D)01分布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经营系统包括物资运动和资金运动两个方面,其中资金运动包括(ABCD)。A)产品资金B)货币资金C)储备资金 D)生产资金E)贷款资金2以下属于第二产业的企业有(AD)。A)工业企业B)金融企业C)地质普查企业 D)建筑企业E)保险企业3企业对职工技术考核的百分数可以用(AC)。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比尺度 D)定序尺度E)定量尺度4影响企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ABCE)。A)政治环境B)经济环境C)技术环境 D)自然环境E)人口环境和文化环境5主要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竞争力指标包括(CDE)。A)价格比B)成本比C)生产量 D)销售量E)市场占有率6企业市场调查的调查方式有(CDE)。A)全面调查B)统计报表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7企业劳动力包括(ABCE)。A)固定工B)合同工C)临时工 D)退休职工E)计划外用工8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下面可以归为本企业的劳动者有(BD)。A)为外厂代培的学徒工、借入人员B)送厂外培训和送到专门学校培养深造的人员C)临时参加企业生产的学生D)出国援外人员 E)临时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9企业劳动者实际工资的增长说明(AC)。A)货币工资的增长快于生活费的增长B)货币工资的增长慢于生活费的增长C)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降低D)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提高 E)货币工资的降低快于生活费的降低10决定工业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因素有(ABE)。A)设备数量B)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C)设备完好率D)设备时间利用状况 E)单项设备生产能力11在企业的全部费用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有(CDE)。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E)管理费用12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BC)。A)资产周转率B)流动比率C)速动比率D)资产产值率E)成本利税率13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应包括(BCDE)。A)试制期B)试销期C)成长期 D)成熟期E)衰退期14固定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与产量变动无关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下列费用属于固定成本的有(ACE)。A)固定资产折旧B)原材料燃料费C)保险费 D)计件工资E)租金15某企业根据预测,固定成本为116000元,目标单位变动成本为81元/台,预计销售量为4000台,那么目标总成本和目标单位成本分别为(BD)。A)目标总成本324000元 B)目标总成本440000元C)目标单位成本为81元D)目标单位成本110元E)目标总成本116000元16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包括(BC)。A)收入预测B)结构需求预测C)总量需求预测 D)平均消费倾向预测E)收入弹性预测17企业统计决策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ACDE)。A)决策目标B)决策技术C)决策方案 D)约束条件E)决策效果18根据决策目标和概率分布的不同,期望值决策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BCE)。A)最大化最小值决策B)期望损益值决策 C)机会损失决策D)最小化最大值决策 E)贝叶斯决策19设备更新决策包括(BCD)。A)设备最佳使用率决策B)设备最佳使用期决策C)新旧设备替换决策D)设备购置决策 E)设备最佳折旧率决策20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表现在(ABCDE)。A)持有者与发行者之间的法律和经济关系不同 B)期限性不同C)收益的影响因素不同D)风险程度不同 E)流动性不同21企业经营系统的基本特征有(ABCD)。A)整体性B)关联性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E)独立性22常用的统计控制方法有(ABCDE)。A)分层法B)排列图法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E)散点图法三、名词解释企业自然环境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社会环境能源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企业市场占有率可比价格企业经营成果成本预测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统计控制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生产产品品种决策四、简答题1简述企业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答:企业是直接组合生产要素,为社会消费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或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谋求盈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在理解企业这个概念时要特别注意企业应具备的几个特征。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2)企业是经济组织;(3)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4)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拥有法定的义务和权利。2简述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的特点。答: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的特点:(1)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与企业素质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企业素质是企业内部条件或环境的集中表现。企业的外部环境与企业素质是相互了解的。外部环境比较规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2)单项环境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企业外部环境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每一种要素既单独地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各种要素又相互了解,交叉着约束企业的行为。(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企业经营环境十分复杂,经营环境统计既要研究外部的状况,还要分析环境变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3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含义和基本思想。答:层次分析法是对定性指标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把复杂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了解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即按照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及隶属关系将因素依据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根据对具体问题的主观判断,就每一层次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最后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并以此进行分析研究。4简述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及其关系。答: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率,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有两种表现形式:(1)用单位劳动消耗量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表示。计算公式为:公式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劳动消耗量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成正比。因而该指标称为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2)用单位生产经营成果所耗用的劳动量表示。计算公式为:公式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单位生产经营成果所消耗的劳动量成反比,因而该指标称为劳动生产率的逆指标。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和逆指标在理论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正指标较为常用,逆指标一般用于劳动定额的制定和检查。5确定产品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辅导书52页6简述企业经营统计预测的步骤。答:(1)确定预测目的和预测对象,即预测的选题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明确开展一项预测的确切原因和所要达到的目的。(2)收集、审核、调整资料。预测的基础和依据是尽可能地占有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种信息。(3)预测对象的描述和分析。这是正式预测之前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尽可能将预测对象、预测对象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具体化、明朗化,以便判断何种方法更适于该预测对象。(4)选择预测方法并正式进行预测。这是预测的主要环节,应根据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5)对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这是预测质量的检验阶段。如果一项预测质量不高,可能追溯到资料收集到产生结果之间的任何阶段或环节上,需要预测者一一加以核查,找出原因,予以纠正。(6)报告预测结果。如果预测通过了质量检验,就到了出成果阶段,预测者可以用书面报告或口头形式汇报预测结果。7简述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基本步骤。答: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一般步骤为:(1)选择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即根据被评价现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定所用的无量纲化方法和合成方法;(3)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确定评价标准值,即确定指标的有关阈值和参数;(4)确定合成时所使用的反映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不同的权数;(5)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无量纲化;(6)将各指标评价值合成为综合评价值,并依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和其它分析研究。8简述市场需求预测的概念、内容和预测统计方法。企业经营统计决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面对未来的客观状况提出各种备选行动方案,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并加以实施的工作过程。一个科学决策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指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未来行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2)决策方案。决策方案是指可能采取的不少于两个的各种备选行动方案。(3)未来状况。未来状况是指决策时面临的未来的各种客观情况,又称自然状态或状态变量。(4)收益报偿。收益报偿是指每一种行为方案在每一种未来状态下的得益或损失。收益报偿是对每一种状态下实行每一种方案的结果的价值大小的测度。9一个科学的决策应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答:企业经营统计决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面对未来的客观状况提出各种备选行动方案,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并加以实施的工作过程。一个科学决策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指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未来行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2)决策方案。决策方案是指可能采取的不少于两个的各种备选行动方案。(3)未来状况。未来状况是指决策时面临的未来的各种客观情况,又称自然状态或状态变量。(4)收益报偿。收益报偿是指每一种行为方案在每一种未来状态下的得益或损失。收益报偿是对每一种状态下实行每一种方案的结果的价值大小的测度。五、计算题1某机床厂某月份生产机床100台,第一次送检有60台合格。40台返修。返修后再送检,有30台合格,10台返修。返修后再送检,有8台合格,2台废品。试计算该月产品合格率、废品率以及包括重复返修的返修率。解: 产品合格率=100%=98100=98% 废品率=100% =2100=2% 返修率=100% =(4010)(1004010)=33.33%2某企业某月有关生产资料如下:产品计量单位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出厂价格(元)计划内甲乙丙台台台600040002000620038002000140160170计划外丁台600300要求:(1)计算该企业产品品种数计划完成率。(2)分别按产量和产值计算该企业品种计划完成程度。3某企业4月份平均每日生产工人人数为100人,该月公休节假日数4天,每天制度工作日长度8小时。根据4月份考勤记录和工时记录得到:缺勤工时数800工时,停工工时数200工时,非生产工时数300工时。试计算时间利用指标。解:日历工时数报告期生产工人平均人数日历人数制度工作日长度10030824000(工时)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休工时数240001004820800(工时)出勤工时数制度工时数缺勤工时数2080080020000(工时)实际生产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2000020030019500(工时)4某公司所属两煤矿的资料如下:煤矿采煤量(万吨)平均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吨/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40369925.280012001800800500300550315110105合计76124.220002600380477.7125.7要求: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报告期比基期劳动生产率总提高由于甲、乙两煤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甲、乙两煤矿职工结构变化使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吨/人)相对数分析:125.71%108.95%115.38%即:该公司总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71%,是由于各煤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8.95%和各煤矿职工结构变化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5.38%共同作用的结果。绝对量分析:97.7(吨/人)39.24(吨/人)58.46(吨/人)即:全公司劳动生产率每人提高97.7吨,是由于各煤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公司劳动生产率每人提高39.24吨和各煤矿职工结构变化使劳动生产率每人提高58.46吨。5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和劳动生产资料如下:基期报告期年平均工资(元)年劳动生产率(元)915070400950085500依据上述资料,要求:(1)算工资相对增长系数。(2)计算人均工资费用降低(或增加)额。(3)分析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解:(1)工资相对增长系数0.8549=85.49% (2)人均工资费用降低额报告期平均工资(1)9500(110.8549) 1612.41(元)(3)工资相对增长系数为0.8549,小于1,说明该企业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企业在提高平均工资的同时,工资费用却有所降低,人均降低额为1612.41元。6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元)价值(万元)一、成品价值1用自备材料生产的成品其中:已经出售成品2已经出售的半成品3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其中:料价加工费4自制设备5出售上期生产的成品二、工业性作业价值1对外修理设备2为本企业基建部门修理设备三、在制品、自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台台只台台台万元万元万元8020303430300030006003000275030002461.80.90.720.181.190.40.21.2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工业总产值、商品产值和销售产值。解:(1)企业工业总产值241.80.91.10.40.21.229.6(万元)(2)企业工业商品产值241.80.180.40.226.58(万元)(3)企业工业销售产值61.81.190.40.218.5(万元)7某企业经进行调整的统计资料如下:成品生产价值:600万元对外加工费收入:5万元自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3.5万元外购材料:380万元外购燃料:10万元 外购动力:5.5万元对外支付的修理、加工费:4.8万元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摊销:2.5万元办公、水电、劳保及其他中间物质消耗:6万元差旅费、保险费、利息支出、广告费等支出: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45万元工资:86万元职工福利、奖金:8.2万元生产税:33万元政府生产补贴:2.5万元营业盈余:22万元要求:(1)用“生产法”计算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2)用“分配法”计算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解:(1)生产法: A)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工业总产出包括当期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和在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则: 工业总产出60053.5608.5万元B)中间投入的计算:中间投入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向外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修理费、利息支出、保险费、职工教育费等各种服务费用,所以,中间投入为:中间投入380105.54.82.568416.8万元C)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608.5416.8191.7万元(2)分配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45(868.2)(332.5)22191.7万元8某企业某产品价格200元/件,变动成本150元/件,固定成本10万元,原计划明年销售量5000件。经过预测:明年销售量可达5500件;销售价格从200元/件提高到21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由150元/件升为152元/件;固定费用从10万元降低到9.8万元。要求:(1)计算原销售计划的销售利润。(2)预测由于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两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变化的影响。本题的参考答案为:(1)原销售计划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预计销售量固定成本(200150)50001000000150000(元)(2)由于产品销售量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预计利润增加量(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预计销售增加量(200150)(55005000)25000(元)即:增加了25000元。由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预计利润增加量(变动前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单位变动成本)原定销售量(150152)500010000(元)即:降低了10000元。9某企业某产品价格220元/件,变动成本150元/件,固定成本10万元,原计划明年销售量5000件。经过预测:明年销售量可达5500件;销售价格从220元/件提高到228元/件,单位变动成本由150元/件升为152元/件;固定费用从10元降低到9.8万元。要求:(1)计算原销售计划的销售利润。(2)预测由于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两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变化的影响。(与第8题相似)10假定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预计销售量为500件,获利1000元。试计算(1)目标单位变动成本(2)目标总成本(3)目标单位成本。本题的参考答案为:(1)(2)目标总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100065004000(元)(3)目标单位成本目标总成本销售量40005008(元)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