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8568056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园区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经营平台,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优化布局和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载体,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有效平台,为实现经济转型,再造一个新黄石提供新的希望。目前我市现有市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开发区(省管园区)6个,分别为黄石经济开发区原名黄石团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8月12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大冶经济开发区原名大冶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5年1月6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阳新工业园区原名阳新县富池工业园,于2002年8月26日经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企指200246号)批准设立、大冶灵成工业园原名大冶市灵成工业园,于2002年8月26日经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企指200246号)批准设立、西塞山工业园区【原名河西工业园,于2008年8月份4日经湖北省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西塞山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858号)】、黄石港工业园区【原名江北管理区(江北农场),于2009年1月8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黄石港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81号)】,市级工业园区1个,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于2009年3月13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925号)。此外,在各县市区还分布有20来个规模较小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园区体系。为贯彻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武汉1+8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打造大园区”的发展思路。适时提出统筹推进黄石“三园一带”建设。在目前“三园一带”这个最新提法中,沿江经济带被纳入其中,即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黄石沿江经济带(包括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和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黄石有76.87公里长江岸线,系堤防数据),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三园一带”紧邻长江,位于黄石市区与大冶、阳新结合部,具有无法替代的区位优势。从“一区三园”到“三园一带”,黄石园区建设成燎原之势,园区建设步伐势不可挡,昭示了黄石人对未来发展空间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近几年来,黄石园区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市园区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尽管我市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级开发区和其他兄弟城市开发区比仍处于劣势,园区建设依然存在着招商难融资难、土地短缺、产业特色不明显、机制体制不活等一些突出问题。因此,需要以实施“打造大园区”战略为指导,统筹推进黄石“三园一带”建设,结合黄石园区建设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对策。一、黄石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坚持把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抓规划,园区特色初显亮点,集群效应初露端倪。围绕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三园一带”(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区工业园和沿江园区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发展思路,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武汉理工大合作,组织编制了黄石市“三园一带”主体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黄石“大园区”产业发展布局及功能定位,目前,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工业园区的建设根据制定规划、本地区位、产业基础和各种生产要素优势,选择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抓好产业集聚,用产业支撑园区经济。目前,我市开发区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黄石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宝钢薄板、东山彩板、业正镀锌、华亿带钢、山力板带、鑫鹏铜材、黄缆辐照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三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大冶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劲牌保健酒为龙头的保健食品产业;以登峰公司节能换热器为领军的机械电子产业;以中日合资明星制衣等服装企业为依托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力康药业等项目支撑的医药生物产业;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罗桥工业园为基地的铜材加工产业。阳新工业园区已形成轻纺和化工医药两大产业。大冶灵成工业园自去年初被列为黄石市发改委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工作联系点以来,重点探索园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由单纯钢铁冶炼拓展到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群的集聚,入园企业达到48家项目59个。今年5月13日,省发改委同意在大冶灵成工业园设立湖北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黄金山工业新区2006年6月黄石经济开发区实行托管,将打造机械制造工业园、黄金山科技产业园、创业中心产业园和鑫华轮毂工业园等特色园区,成为黄石未来产业“发动机”。与此同时,黄石经济开发区还通过大力发展特色高新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抓生态,园区生态建设意识日益增强,园区生态产业链初具雏形。我市各园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优先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型企业,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尽量减少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进入。园区严格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企业环保准入制度,实行入园企业环保审批“一票否决”。例如,有一投资5000万元的活性炭厂想进入灵成工业园,由于此项目粉尘多,污染大,被当地政府婉言拒绝。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选择一些技术先进、经济规模和副产品流量大的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关键企业与其他企业形成配套共生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产品的多次增值,从而延伸生态产业链。下陆区引导民营企业围绕辖区大中型的主导产品,发展配套和延伸加工,增殖新的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链。例如,围绕有色公司的主导产品铜,发展铜材、铜杆、铜线的延伸加工,汇集了明鑫铜材、冶新铜材、众鑫公司等一批企业。再如,围绕新冶钢集团的主导产品钢,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鑫宁公司、哈特贝尔公司等企业,利用其钢材,开展轴承、钢材深加工等,形成了规模效益。阳新县的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形成了原煤开发发电供电制砖的产业链;粗铝铝锭铝制品的产业链;原麻脱胶纺织品的产业链;油料食品油食用菌的产业链;煤灰、炉渣-水泥等5条产业链。产业链的拉长,延伸了阳新县的经济增长点。(三)抓项目,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园区经济不断壮大。我市大园区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园区发展,黄石市园区通过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新开工项目呈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市园区施工项目188个,同比增加52个,增长38.24%,增幅分别比全市和全省高19和8.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二成以上。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55个,大冶经济开发区65个,大冶灵成工业园26个,西塞工业园35个。在188个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83个,外商投资项目22个,省外内资项目23个。在新开工项目和亿元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园区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61亿元,同比增长46.92%,增幅比一季度高23.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的园区有3个,分别为黄石经济开发区、西塞工业园和大冶经济开发区。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完成23.72亿元,同比增长80.11%;大冶经济开发区完成11.51亿元,同比增长71.03%;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7.2和8.1个百分点。目前,黄石市政府委托市发改委制定黄石市迎接建国60周年,建市60周年“打造大园区”行动方案。按规划目标,到2010年,黄石“打造大园区”实施重点项目150项,投资总额596亿元。其中,2009年开工项目84个,预计竣工项目35个。(四)抓招商,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园区科技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我市各园区大力实施“绿色招商”,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污染物排放少、资源消耗低的项目,园区科技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黄石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园区完成招商引资总额31.54亿元,同比增长20.76%,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13.85亿元,增长35.78%;大冶灵成工业园5.93亿元,增长44.28%;大冶经济开发区6.76亿元,增长31.77%;增幅分别比全市高15、23.5和11个百分点。在招商引资总额中,省外境内投资资金达7.48亿元,同比增长8.64%;占全市园区招商引资总额的23.72%,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园区外商投资金额达6362万美元,占全市外商投资额的43.3,是黄石市吸收国内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园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园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9.65%,增幅比全市高39.7个百分点,占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的43.75%,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1.57%。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和大冶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高达76.17和56.87%。(五)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园区运营效率逐渐提升。一年多来,我们经与有关部门衔接,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和权限,积极协助做好统一规范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级别工作。2005年9月13日,经市编委批准,大冶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明确为副县级机构,核定管委会领导职数1正4副。2006年7月22日,市编委又下文明确阳新富池工业园区、大冶灵成工业园管委会为副县级机构,设领导职数1正2副。黄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家宏、胡超先后经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副厅级待遇。为了拓展黄石城市发展空间,打造黄石招商引资新平台,经过大冶市和黄石经济开发区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将大冶市汪仁镇、东岳街办和罗家桥街办部分村组委托给黄石经济开发区管理开发、建设黄金山工业区。由黄石经济开发区对大冶市汪仁镇、东岳街办和罗家街办部分村组实行托管,并没有改变辖区隶属关系,而是实行“区划不变、委托管理、封闭运作、利益分享、共同发展”的模式。为了给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的体制环境,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以黄发200716号印发关于加快黄金山工业新区开发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从加强对黄金山工业新区的领导,建立服务新区开发建设的“绿色通道”、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构建黄金山工业新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黄金山工业新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示范功能等三个方面共十五条给予政策扶持。明确黄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是黄金山工业新区的开发建设的责任主体,代表市政府行使市一级管理机构,要求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构建黄金山工业新区“大社会,小政府”、“多服务,不干扰、”“高效率,快节奏”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二、当前黄石市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市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水平低。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基础条件等原因,导致园内企业布局零散、园区建设规模小、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我市“三园一带”是不同时期建设和发展的各种园区的“拼盘”,各园区产业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发展钢铁产业的园区有西塞山工业园区、大冶灵成工业园,东一块西一块形不成规模,产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积聚效应不明显,既不利于大园区的发展,也不利于大产业的发展,更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园区内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高,清洁生产率低。入园企业的高新科技项目不多,部分企业虽与科研单位、高校进行合作,但在引导创办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仍显不足,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园区大部分是劳动密集的传统加工型企业,以中低层次技术为主。项目整体规划的水平、档次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2、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慢,空间、土地形成严重制约。除了黄金山工业区起步区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外,其它各个园区基础设施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仍停留在规划论证阶段,很难满足外来客商对“七通一平”的要求。受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征用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园区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园区发展的制约瓶颈。2008年全市5个园区批准规划面积仅增长3.4%,比实际开发面积增幅低36.2个百分点。目前,全市5个园区实际占地面积以近30%的速度在迅速增加,部分园区早已接近当初的规划面积。大冶市经济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1967公顷,目前实际开发1265公顷,仅剩35.7%;大冶灵成工业园仅剩32%。黄金山工业新区起步区20平方公里的用地也已全部出让完毕。大冶城西北工业园也存在着项目无地可用的状况。黄石港区的新港工业园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除去道路和公共设施用地及鄂州土地、企业已征土地外,实际可用面积仅114亩。而且园区地势低洼、交通不便、水电设施不配套,又缺乏下水管网。3、体制机制比较陈旧,不能适应园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不健全,项目建设效率不高。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园区产业布局、项目招商协调机制,各园区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不利于园区的整体发展。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统筹协调机制,突破行政区划制约,统筹安排进区项目,制定利益共享办法,充分调动各园区的积极性。二是利益分配机制没有形成。市、区在工业园区的资金投入与利益分成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城区与市开发区在共同参与黄金山工业新区建设的利益分配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市委文件只明确了五年内的税收和指标分配方案,对五年后如何处理没有明确意见,其它城区对参与黄金山工业新区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顾虑。三是投资主体不明确。由于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没有有效的融资平台,西塞山工业园区、棋盘洲物流园等几个园区在筹集开发建设资金方面难以有大的作为。部分园区管理体制不顺。如黄金山工业新区属于托管形式开发,虽然暂时解决了开发区用地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行政区划没有调整的情况下,在用地报批、项目供地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管理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4、招商引资难度大,开发资金筹措困难,制约全市园区开发进程。受园区开发建设成本高、区位因素等影响,全市多数园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引进的项目规模小、档次低,污染重、占地面积大、税收少、产业关联度弱;有的园区产业规划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存在“饥不择食”现象,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配套;有的园区场地平整进度较快,但引进的项目寥寥无几,造成土地闲置。全市入园企业属高新技术企业的也不多。多数园区开发模式仍较单一,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园区开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上级补助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资金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园区发展需求,且各园区都面临着建设资金投入高、回报期长的问题。据初步估算,黄金山工业新区在基础建设方面将需要3540亿元,内配资金需1015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依托开发银行、农发行借贷,将来还贷压力大,资金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全市园区的开发进程。另外,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矛盾较突出,融资困难,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新征土地综合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企业应收帐款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5、各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朗,难以迅速产生集群效应。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园区发展不平衡,特色经济不太明显,各园区的主导产业不甚明朗,不能形成以龙头产业为主的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群,各行业之间互不关联,难以产生规模效应,突出表现为聚集力量弱,辐射能力差。由于入园项目普遍偏小,技术含量不高,牵动效应不强,难以形成龙头,产业的集聚能力、辐射作用得不到发挥;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企业缺乏根基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基础。企业未能形成与自身产业和区域特色相适应的整体发展格局,园区产品特色不明显,企业间关联度低,严重制约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三、对策与思考针对黄石市园区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就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园区规划。“大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坚持高起点、严标准、大手笔编制好“三园一带”整体发展规划,实现规划的全面对接,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做到功能分区、互补发展。要尽快完成“一区三园”和“三园一带”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力争保持100年不落后,100年不留遗憾。要大力创新规划理念、规划方式和规划手段,精心组织好“一区三园”和“三园一带”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尽快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控制范围。实现园区统筹发展,需要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统筹兼顾,强化“三园一带”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政策导向,形成各园区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建议黄金山工业新区侧重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冶经济开发区侧重发展资源型产品延伸加工和先进制造业,西塞工业园优先发展冶金、建材、重化及物流等产业。通过统筹规划,“三园一带”一定能够打造成为黄石“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的聚集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打造成为黄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2、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载体。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着力打造园区开发建设的道路、配套设施、标准厂房“三大平台”,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前提条件。一是突出道路先行,以加快主干道建设为重点,抓紧完成路网体系,拉开园区建设的总体框架。二是配套设施要跟进,统筹推进水、电、气等项目建设,形成园区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体系。三是突出载体建设重点。抓紧各类专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为项目落户创造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进区项目不断增多,园区用地将日益紧张。对此,各园区要千方百计寻求政策,力求突破土地瓶颈。一是高起点规划好建设用地,协调好建设性用地和非建设性用地的关系,对那些投入强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带动不明显、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企业,要从严审批,使有限的土地尽量向优质项目倾斜。二是加大对园区用地的清理整顿,对规定时间内未能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收回土地,以提高土地使用率。三是鼓励企业兴建多层厂房,提高容积率。鼓励中小企业单独或联合租赁标准化厂房,切实提高园区的投资强度。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园区产业集群优势和高科技优势。建设大园区,必须要有大产业作为支撑。每个园区都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情况、基础条件,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产业,突出发展好2-3个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主导产业。一是要大力实施产业链延伸战略。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园区的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培育主导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战略伙伴,迅速壮大产业规模,推进和形成具有园区产业特色及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要大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根据区位、产业现状、资源条件等差异,找准各园区比较优势,使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黄金山工业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重点发展资源型产品延伸加工和先进制造业;西塞山工业园和棋盘洲则要发挥临港临路优势,优先发展冶金、建材、重化及物流等产业。三是要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的原则,依托产业集聚各类研发资源,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保持园区发展的持久活力。把园区作为“两型社会”先行试验区和“特区”来对待,努力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是要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坚持“特事特办”这一总的原则,把园区作为特区来办,全力推行封闭式管理、零费率收费和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努力打造项目入园发展的“绿色通道”。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要求,鼓励各部门对园区实行最大限度的放权和授权,确保园区的开发建设拥有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二是着力推进园区人事分配制度创新。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机制,允许园区打破现行的工资制度、人事关系终身制和干部职位终身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以责任定分配、以贡献论奖惩”的原则,在园区内推行“绩效分配”的激励机制,将管理责任、工作绩效与奖励分配挂钩。三是完善园区政策。包括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谁引资、谁投资、谁收益”的要求出台鼓励县(市)区项目跨区域进入园区的利益分配政策。要组织专班将“一区三园”打捆作为一个整体,向上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利于向上争取用地、信贷、项目立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西塞山工业园区,可以通过减免市级收取费用的方式,切实解决地价过高的问题,同时建议在园区内参照城区扩权试点政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大冶城西北工业园,要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解决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对于棋盘洲物流园,要尽快明确建设主体,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对于黄石港、铁山等区,要明确跨区域发展的利益分配政策,调动其参与黄金山工业新区开发建设的力度。要加大市级投入力度,支持黄石港区加快江北工业园建设。四是完善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职能。为统一组织管理全市园区建设,应组建黄石园区管理办公室,按照“三统一”的要求整体推进全市园区开发建设。一方面要明确“一区三园”开发建设的管理模式。建议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管理模式,实行行政管理和功能开发分设,管委会和园区只负责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功能开发,房屋拆迁、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其它社会性事务,则按原行政隶属关系由园区所在地县(市)区政府承担。另一面要明确“一区三园”开发建设主体。建议在现有的黄金山工业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基础上,按照“一区三园”所涉及的范畴,把大冶、阳新、西塞、开发区及交通部门的负责人全部纳入进来,组建 “一区三园”开发建设指挥部,代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一区三园”开发建设。同时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把“一区三园”内的四个园区负责人纳入进来,组建“一区三园”管委会,并明确为“一区三园”建设的主体。五是统一项目布局。避免各园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无序竞争。5、进一步解决招商引资和融资难问题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大力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按照建立8个主导产业招商专班、1个台商招商专班的“81”招商模式,推进产业招商。同时创新招商思路,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多种形式,形成更加合理、有序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引导市内企业进园。要紧紧抓住城区产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的时机,充分发挥我市大中型企业集中优势,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推动市内骨干企业,按照一企一园、一企多园、多企一园的模式进区发展。另一方面要引进外资入园。重点盯住世界和国内500强以及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实行专班跟踪,重点突破,促成一大批目前已有意向的在谈项目落实,迅速形成外地大企业、知名品牌纷纷进入园区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聚精会神抓融资平台。融资难是制约园区建设的最大瓶颈,解决资金难题除了要争取国家投入、银行贷款外,最关键的还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到市场中找资金、求突破、谋发展。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关键是要引导企业走出“一个老板一家企业”的经营模式,推动企业相互参股、吸纳民间资本走股份制改造的道路:一是通过争取金融部门在园区创立中小企业贷款试点;二是通过园内企业入股,组织成立担保公司;三是通过把民间资金转化为民营资本等方式帮助企业构筑融资平台,争取金融扶持,获取发展资金。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