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林州市世纪广场6#楼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原则 1.2 编制依据 1.3 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 企业文件及其他参考文件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实施目标 2.1 指导思想 2.2 实施目标第三章 工程概况 3.1 工程简介 3.2 建筑概况 3.3 结构概况 3.4 工程情况第四章 现场管理机构及施工部署 4.1 现场管理机构 4.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3 施工过程及顺序第五章 施工准备 5.1 施工现场准备 5.2 施工用水布置 5.3 施工用电 5.4 施工道路、临时设施 5.5 技术准备 5.6 施工机械设备、机具准备 5.7 物资材料准备第六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6.1 土建工程 6.1.1 测量工程 6.1.2 降水工程 6.1.3 土方工程 6.1.4 砼工程 6.1.5 钢筋工程 6.1.6 模板工程 6.1 .7 脚手架工程 6.1.8 砌体工程 6.1.9 门窗工程 6.1.10 防水工程 6.1.11 装饰工程 6.1.12 楼地面工程 6.2 安装工程 6.2.1 管道安装工程 6.2.2 电气安装工程 6.2.3 暖通安装工程 6.2.4 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 7.1 劳动力计划表 7.2 农忙季节劳动力保证措施第八章 主要机械及设备计划 8.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8.2 施工机械的使用及管理第九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9.1 质量目标 9.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9.3 质量责任制 9.4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9.5 主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 9.6 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措施 9.7 工程施工通病及其防治措施第十章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0.1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10.2 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0.3 安全防护设计及管理 10.4 安全防护措施 10.5 消防措施第十一章 确保文明施工、防止噪音和减少扰民的组织措施 11.1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2 施工现场防噪音污染措施 11.3 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卫生的措施第十二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2.1 工期目标 12.2 组织措施 12.3 技术措施第十三章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附后)第十四章 施工总平面图 14.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4.2 施工现场平面管理第十五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 15.1 冬季施工措施 15.2 雨季施工措施第十六章 服务承诺 16.1 施工过程中的承诺 16.2 工程的回访、保修承诺附页: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临时用地表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及劳动力动态曲线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 我公司在熟悉图纸和对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本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各项管理目标实现,体现业主至上、用户第一、为业主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精神。1.2 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 2、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招标和招标答疑; 3、我公司预算经营科经过详细计算出的预算文件中提供的主要工程实物量及材料用量表; 4、公司现有人、机、材、构件、加工品等的实际生产供应能力和配备情况; 5、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地形、地上、地下障碍物,周边建筑物的情况、交通运输道路、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用地等; 6、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等有效版本; 7、河南省、林州市关于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8、我公司的企业标准。1.3 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J8091 建筑机构安全技术规范:GBJ338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4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GBJGJ99 建筑采暖、卫生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1.5 企业文件与其他参考文件 本公司编制并经复审完善的IS09001质量管理手册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程序文件。 本公司编制并经复审完善的IS014001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保证体系的相关程序文件。 本公司编制并经复审完善的OH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及该保证体系的相关程序文件。 本公司制定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本公司制定、颁发的施工现场工作实验细则。 河南省2002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及安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有关规定。 本公司编制的有关概算资料。 类型近似的工程经验材料。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实施目标2.1 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公司的指导思想、质量系列标准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管理法组织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全面履行合同,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2.2 实施目标 发挥我公司整体优势,科学的组织土建、安装与装饰的交叉配合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实现以下目标:2.2.1 质量目标总体工程确保达到“合格”。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主体分部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符合工程合同所确定的质量条款要求。质量保证资料准确、齐全、系统、完整,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单位工程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达到95%以上。2.2.2 工期目标 根据公司现有的技术、设备及管理水平,确保总工期为天。2.2.3 安全施工目标 安全有效的措施,杜绝死亡事故及重伤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2.2.4 安全施工目标 确保文明施工,创河南省安全文明施工工地。2.2.5 环保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确保施工期间不扰民,不影响城市道路及环境卫生。2.2.6 工程服务 按公司的“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在施工过程和工程竣工后提供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要求。第三章 工程概况3.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林州市世纪广场9#住宅楼,位于林州市市政广场以南,兴林路以北,开元区以东的区域。结构类型为剪力墙十一层,顶层为复式。建筑面积9177.06平方米。质量等级为“合格”工程,计划工期为 425 天。本工程为单元式住宅,商业网点层高(m)3.9/3.55.住宅层高2.900m,建筑高度为39.65m,室内外高差住宅部分为300mm,商业部分为600mm。基础垫层为C15混凝土;基础顶8.600m墙、柱、梁、板均为C35,基础、基础梁,地下室侧壁,顶板混凝土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 8.600m17.300m均为C30;17.300m以上均为C25,构造柱、过梁为C25。楼梯均为C25混凝土。0.000以下与土直接接触的围护墙基础隔墙等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用Mb7.5水泥砂浆砌筑;其他室内填充墙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A3.5,采用Mb7.5混合砂浆砌筑。第四章 现场管理机构及施工部署4.1 现场管理机构 我公司中标后将实施项目法施工,按IS09001质量体系标准进行施工管理。公司组织成立以一名一级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保证资源配置到位,促进和协调各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支持,全面履行合同。 项目经理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配具有改革开拓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项目经理部有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科、经营预算科、材料设备科、质量安全科组成管理层。 作业层由公司劳务办选配素质高、曾施工过类似工程的主体结构、装饰工程、水电等专业队伍组成。4.2 施工现成平面布置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本工程施工场地宽敞。设备及用电、水布置详见后面施工平面布置图。4.3 施工过程及顺序4.3.1 施工过程基本划分1、基础施工阶段 土方开挖基础处理垫层施工基础施工柱墙梁板施工自然地面以下回填土施工。2、主体施工阶段 主体结构柱钢筋施工柱模板施工梁、板钢筋施工梁、板模板混凝土施工安装配合施工。3、装饰、门窗、楼地面施工阶段 包括内装饰、楼地面、门窗制作安装等施工。4、屋面施工阶段 包括屋面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施工。5、安装施工阶段 包括电气、给排水、消防、暖通等设施的安装施工。4.3.2 施工顺序1、基础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处理基础验槽混凝土垫层绑扎、底板钢筋和柱子墙体插筋支模板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绑扎柱子钢筋、墙体钢筋隐蔽验收搭架子支模板支顶板模板绑扎板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回填土。2、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引测控制轴线抄平弹线绑扎柱、墙钢筋搭架子支柱墙模板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支梁底板底模板绑扎主次梁板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3、室内施工顺序: 砌体工程施工圈梁、过梁施工墙体粗装饰施工楼地面施工。 5、交叉作业安排 既实行水平施工又实行交叉作业。砌体、装饰、楼地面、屋面等在混凝土结构大部分完成后,及时插入进行。 安装预埋、设备随工程进展同步进行。 施工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先土建后安装原则。第五章 施工准备5.1 施工现场准备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根据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的电源,向场区敷设电缆线,在钢筋加工场地、模板加工场地、塔吊、泵车及施工现场等处设置配电柜,同时满足施工照明、办公的需要。施工现场所有用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施工现场用电布置按后面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5.3.2 施工用电量 电动机用电量 p1=272.7KW 电焊机用电量 p2=65.4KW 室内照明电容量 p3=15KW 室外照明电容量 p4=12KW总电用量: P =1.06(K1 p1/cos+ K23 p2+ K3p3+K4p4) =1.06(0.6272.7/0.70+0.665.4+0.815+1.012) =315KW 根据以上计算,需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电源,向场区敷设电缆线在钢筋加车间、模板加车间、塔吊、砼输送泵及施工现场等处设置配电柜,同时满足施工照明、办公的需要。电源至分电柜之间采用390+250铝芯电缆,埋底敷设,施工现场所有用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5. 4 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布置 本工程施工场地平整,道路沟通,施工现场用水、电到位,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施工现场布置临时道路,道路宽五米,采用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设置办公、工具房、木工作业房、钢筋作业房等临时设施。在适当位置进行场区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等美化环境,达到花园式管理的施工目标。 施工道路及各临时设施布置详施工平面布置图。5.5 技术准备 开工前认真组织技术、施工等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审查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学习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和施工各方面的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编制分项工程作业节,编制专项施工措施。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系和水准点,在工程区域内建立半永久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10m1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进行校核。5.6 施工机械设备,机具准备 现场主要机械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砼输送泵、砼及砂浆搅拌机、模板加工设备及钢筋加工设备。1、施工设备基础施工 现场设一部塔吊及两部卷扬机解决垂直运输问题。2、设备安装就位、调试及验收 塔吊及卷扬机由我公司专业设备安装队负责安装。安装调试完毕经公司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其他设备的选用及进场计划见8.1章节。5.7 物资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细致的月,旬材料进场计划,精心安排各类材料进场时间和堆放布置,既要作到避免进场的材料的大量堆积而浪费场地,又要避免由于材料进场太晚影响材料复验进而影响施工进度。第六章 主要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法6.1 土建工程6.1.1 测量工程6.1.1.1 平面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及基准方向线,使用DJ2经纬仪,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控制原则,结合建筑物的平面结构特点,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经复核无误后,采用角度交汇法建立平面坐标控制网,控制网尺寸误差限制在2mm以内。6.1.1.2 高程控制 由业主或相关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在该建筑物附近四周选择坚固稳定、通视良好,不易破坏且无振动的位置布置三到四个半永久性水准点,经复核无误后用红漆标注,形成闭和的场区高程控制系统,施工过程中应对水准点定期检测复核,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各楼层施工时,其高程可沿边柱用检定合格的钢尺上引,用水准仪进行楼层水平标高的测设。6.1.1.3 施工垂直度控制 在建筑物四周设置四个垂直控制点,精确测设出各控制点位置,用墨斗进行弹线,并用红色油漆画图做标志,做为垂直控制的基线,利用经纬仪,将控制线传递到相应各楼层。6.1.1.4 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在该建筑物四周中间埋设沉降观测点,高度离散水坡0.5米。利用半永久性水准点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由固定的施工人员操作,使用固定的水准仪、水准尺及固定的水准点,观测周期为在一层顶板完工后即开始,每完成一结构层观测一次,使用后第一年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半年观测一次。第三年一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均匀,并填写观测记录,上报有关部门。 待工程竣工后,依据各次的沉降观测数据,绘制观测曲线图编制成果表,同建筑物沉降观测平面图,一起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整理归档。6.1.1.5 外墙与装修的测量控制 砌体施工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已弹出的轴线进行控制。标高采用向上传递的+0.500m线控制。 建筑外装装饰利用经纬仪与50m钢卷尺相结合的方法,在外墙上用钢丝设控制线,转角两边均需设置。同时用经纬仪和50m钢尺在外墙上拉出每层的+0.500m控制线。6.1.1.6 测量资料整理 1、测量资料必须与施工同步,及时整理留底存档,以便指导施工。 2、需要经过业主和测控部门验收签字的测量资料必须在验收后马上办理签证,测量资料一个月总结检查一次。6.1.2 工程技术资料整理 1、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必须与工程同步进行,并及时报相关人员签字,盖章。 2、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必须真实有效,人员签字必须由本人签字,严禁代签想象。 3、工程试验材料必须现场取样,经检测单位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6.1.3 土方工程6.1.3.1 土方开挖 挖土前协同业主查明现场的地下管线、管道。在各地下管线、管道改道后再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对不能改道的管线要经过加固或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开挖。 本工程拟采用以机械大开挖,人工挖土与之相结合的挖土方法进行基坑的开挖。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密切结合。基坑开挖采用1:0.75放坡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日夜不间断施工,挖出的可回填土除用于回填现场外均用自卸车运至甲方指定地点,但不可堆放在基坑的周围,以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6.1.3.2 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水平木桩,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控制桩控制线,检查距槽边尺寸,根据图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及时进行签证。 土方开挖过程中设专人用水准仪控制开挖深度,防止超挖,并密切观察各土层、土质及边坡的变化,若有异常或与勘察测量不符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及甲方。6.1.3.3 土方回填 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除基底杂物并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时应注意四周对称进行。回填应分层夯实,虚铺厚度小于25cm用蛙式打夯机或震动式打夯机分层夯实。严禁一次推土回填,夯实应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每层土方回填结束后,根据试验计划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计算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土方及基础施工时,基坑四周用标准护栏进行防护,搭设专用通道,以使人员和物资出入基坑。并作好基坑边坡的有组织防排水工作。6.1.4 混凝土工程基础垫层为C15混凝土;基础顶8.600m墙、柱、梁、板均为C35,基础、基础梁,地下室侧壁,顶板混凝土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 8.600m17.300m均为C30;17.300m以上均为C25,构造柱、过梁为C25。楼梯均为C25混凝土。6.1.4.1 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2、技术准备钢筋、预埋件绑扎安装完毕,并经过自检合格后,填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监理单位及业主签收。在模板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已进行模板安装,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并经过防倾斜计算。所需机具设备均已进场并经过复试或材料试验,其质量均能满足设计要求。6.1.4.2 混凝土制作 本工程施工中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在施工中项目部应对混凝土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和总体质量。1、混凝土必须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 施工现场搅拌站为全自动上料和搅拌设备,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指定的材料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应按重量计,在自动配料控制器上设定各材料的每盘重量,水按重量折算成自动水泵的上水时间进行计量。外加剂由一名固定人员用标准容器进行添加投放。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偏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值:水泥、参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拌制混凝土期间,如遇雨天,应及时测定含水率调整搅拌所用砂、石和水的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2、自动上料控制系统必须计量准确 自动上料系统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保持灵敏、可靠的良好工作状态,并应定期的校核检修制度。电子秤应每周至少校核一次。 使用的料斗应注意保持清洁,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工作班前在搅拌机控制台旁以文字形式标明所搅拌的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3、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在搅拌机每次开拌之始,应注意监视与检测开拌初始的前二、三罐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如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分析情况并处理,直至拌和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 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确定: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6cm,搅拌时间不少于90s掺有外加剂或掺合料时,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冬期的搅拌时间应比规定的时间延长50s。6.1.4.3 混凝土输送、浇筑1、混凝土运送 本工程混凝土水平输送及垂直输送均采用泵送工艺,固定泵管从现场搅拌站直接安装至浇筑位置。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主体施工时柱、梁、板一起浇筑。如浇筑高度超过3米时,用采用串筒、导管、溜槽等措施。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用脚手板铺设走道,以保护楼板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严禁随意留设施工缝,必要时应按设计及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执行。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振捣,振动棒移动距离为50cm左右。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抽、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分层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振捣时间。3、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落实质量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严把原材料进场关。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振捣时,不得漏振、过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降,在两个责任区交叉1米范围内再由一专职振捣手负责振捣。在每个责任区挂牌上岗,作出标识明确责任人。这样循环下去,一环套一环、向前推进,以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做好计量控制: a、校验电子秤等有关称量衡器,作到计量准确。 b、现场制备混凝土工作班至少检查一次坍落度。把握好浇筑的大环境:选择连续晴朗无风天气进行浇筑。提前作好准备,请业主与主管部门协商,争得在浇筑期间20h不停供电的保障。6.1.4.4 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在浇筑12h后即进行浇水养护。 2、对竖向结构混凝土,拆模后用麻袋进行外包并浇水养护。 3、对梁、板等水平结构混凝土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对施工缝处要进行薄膜和草袋养护。 5、一般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施工缝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6、冬季施工时,不得进行浇水养护,在铺设塑料薄膜后覆盖草垫,进行保温养护。6.1.4.5 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1、施工缝的留置 地下部分先浇筑底板混凝土,然后浇筑剪力墙、柱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0.000以上部分柱、墙、梁、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尽量不留施工缝。但考虑到浇筑混凝土时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特殊情况下施工缝的留置应提前予以考虑。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单向板留设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必须经过以下处理,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将表面凿毛,冲洗干净并保持充分湿润,但不得积水。在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在混凝土浇筑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10-15mm厚水泥或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方可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施工缝接缝处应加强养护。6.1.4.6 后浇带混凝土处理 后浇带按图纸设计规定在其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60天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将其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剔凿,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并调直其附近的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洒水养护,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良好结合。6.1.4.7 基础底板、梁混凝土施工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基础底板、梁砼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6.1.5 钢筋工程6.1.51 钢筋制作 本工程钢筋堆放及制作均在现场钢筋制作棚进行,原材料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批分次进场。 在施工现场设钢筋加工车间,配备钢筋切断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对焊机1台,冷拉卷扬机1台。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场设在钢筋车间附近,原材料及半成品必须挂标识牌,以防错用。 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优化下料,钢筋的加工应按钢筋下料单加工,钢筋的规格、形状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6.1.52 钢筋连接 根据图纸要求,钢筋连接以结构施工图标注钢筋连接方式单、双面搭接焊和闪光对焊为准。 钢筋的连接应该注意: 1、同一截面处钢筋接头率:梁板柱的钢筋接头率小于等于50%。 2、水平钢筋以机械套筒连接为主要连接方式。 以上几种钢筋连接方式是我公司常规技术装备,不仅能保证施工质量,加快进度,同时能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6.1.5.3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时严格按施工图的数量及规格施工,严格实行三检制度,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钢筋绑扎顺序为:剪力墙、柱插筋梁、板钢筋 柱四角插筋均应伸至基础底部,与基础底板钢筋固定牢固,根据测量放线定位布置,在基础底板钢筋上设置一道钢筋(水平筋)并与基础底板钢筋点焊牢固,以保证柱插筋位置准确,防止钢筋位移。2、梁、柱节点钢筋绑扎 现浇钢筋砼结构柱节点的钢筋绑扎质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该部位又是钢筋加密区,因此应严格控制该部位的施工程序。 剪力墙、柱、梁、板钢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固定好垫块和撑铁,以防止出现露筋现象,同时要控制内外排钢筋之间的间距,防止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浇注砼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护钢筋,以确保钢筋绑扎质量。3、钢筋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 钢筋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场钢筋绑扎的质量与进度,施工中应抓好半成品的管理,半成品的加工按现场的施工流向和进度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按绑扎顺序挂牌堆放,并实行发料、领料登记制度,以便查询及追溯。钢筋成品亦要加强管理,柱钢筋严禁攀爬、蹬踩,板筋(尤其是直径较小的负筋)要加以保护,保证钢筋几何形状,不得使其变形。6.1.6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结构处观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本工程模板方案的确定是以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经济成本分析,以达到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提高模板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6.1.6.1 基础模板施工 基础底板侧模、侧模板采用竹胶合模板。 地下层剪力墙、柱、梁、板采用木模板施工,止水拉丝杆连接固定模板,拉丝杆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木模板采用无翘曲、无变形、刚度大的模板。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接缝处采用附加海绵条方法减少模板拼缝,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并注意留好预留插筋的钢筋孔。6.1.6.2 柱、墙、梁、板模板施工 当柱、墙、梁、板钢筋绑扎完毕且隐蔽验收通过后,便可以进行竖向模板施工,首先在墙、柱底部进行标高测量和找平,然后进行模板定位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经检查后支设竖向柱模板。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模龙骨规格,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梁板支撑休系,模板的组装形式,连接点大样,并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1、柱模板的支设 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模板,采用套PVC套管的双向对拉螺拴固定模板。对螺栓的竖向间距不大于800mm。2、墙模板的支设 墙模板采用木胶合板,先用标准尺寸(整块模板)配模,不足部位留在顶部及侧边,按实际尺寸配足,墙体模板采用木枋做背楞,就位后,采用双钢管加对拉螺栓进行固定,钢管间距不大于600mm,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必须加有止水片,以防止室外地下水通过施工缝渗到室内。3、梁、顶板模板支设 本工程现浇楼板及梁采用木胶板作面板,配以50mm、100mm方木作次龙骨,48钢管作主龙骨,按结构平面图的需要进行裁割、组合、镶边,拼装工作量少、施工方便、快捷,施工时先测定标高,铺设梁底模,梁底模按规范要求起拱,根据楼层上弹出的梁边线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固定,较浅的梁支好侧模,再绑扎钢筋,而较深的梁先绑扎梁钢筋,再支设侧模,然后支平台模板和柱、梁、板交接点处模板。6.1.6.3 楼梯模板施工楼梯模板采用封闭式模板,楼梯底板采用胶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50厚木板,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使砼浇后踏步尺寸正确、棱角分明。由于浇砼时将产生顶部模板的升高,因此在施工时须附加对拉螺杆,将踏步顶板与底板拉结。6.1.6.4 模板拆除 对竖向结构,当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不缺棱掉角时即可拆模。梁板等水平结构模板部位的拆模时间,通过同一条件养护的砼的砼试件强度实验结果结合规范要求来确定,模板拆除后即进行清理,然后集中堆放,以便周转使用。6.1.6.5 后浇带模板的处理 该部位模板支设时必须注意与其附近的模板支架相互隔离。因为该部位的砼要求两侧砼浇筑60天后施工,该部位的模板等后浇带施工完毕砼强度达到相应要求后再进行拆除。这样会避免后浇带两侧的梁会形成悬臂结构。减少结构的安全隐患6.1.7 脚手架工程6.1.7.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1)地基处理。四周外脚手架以硬化的回填土作为基础,所有的基础必须平整。基础上、底座下设置垫板,其厚度不小于50m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并在四周距脚手架外立杆50cm处设一浅排水沟。(2)立杆 全楼脚手架采用双排双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檐口上皮1.5m,双立杆应采用双管底座。 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3)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住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cm。 (4)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间距设置增设1-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15cm,且长度不大于44cm。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6)剪刀撑 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双立杆部位采用双杆通长剪刀撑,单立杆部位则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7)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cm、宽35cm45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以上每隔三层也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旋转,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8)连墙件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垂直间距为3.60m、水平间距为1.05m。连墙杆用483.5的钢管,它与脚手架、建筑物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cm)。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cm。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靠近框架柱的小横杆可直接作连墙杆用。(9)防护设施 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1.86.0m的规格,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3.6m处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5步距设隔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及1.2m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2、脚手架出入口的构造出入口处挑空两根立杆、跨越三步三跨,大小为4.5m5.4m(宽高)。出入口处再搭设6.0m4.5m6.0m(长宽高)的防护棚,上铺50mm厚的双层脚手板。 在出入口两侧的内、外排单立杆处分别增设一根辅立杆,并高于门洞口12步,立柱用短管斜撑相互联系。上方悬空立柱处增加两根斜杆,斜杆与各主节点相交处用扣件固定。洞口上方增设两道横向支撑,应伸出斜腹杆的端部,以保证立柱悬空处的整体性。门洞两侧分别增加两根斜腹杆,并用旋转扣件固定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在15cm内。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应在相交的大横杆处增设一根小横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必须接长时用对接扣件连接。6.1.7.2 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1、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一基础承载实验、材料配备一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尽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势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双管立柱应采用双管底座,底座下垫枕木,并垂直于墙面设置。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其余组件的搭设要求参见构造要求。2、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水平挑杆纵向扫地杆立杆一横向扫地杆其后的搭设顺序与落地架相同。3、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手托住中心,再解端头扣。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加固。 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如附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6.1.8 砌体工程6.1.8.1 材料准备本工程砌体材料为烧结砖和蒸压加气砼块。根据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按日计算出砌筑工程量,并结合现场施工人员实际情况做好砖、水泥、中砂、石灰膏、预埋件、木砖等材料的供应计划,材料供应部门应保证按计划供应。 砖、加气块、水泥等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场使用。6.1.8.2 作业条件 1、砌筑前应根据设计要求作好砂浆配合比和砌筑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2、砌筑前应弹好砌体墙身边线和门窗口位置线,经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砌筑用砖和砌块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砌块每面厚度1.5cm为宜,砖的含水率宜控制在1015之间,加气块含水率宜控制在58之间。冬季施工不宜提前浇水,可适当调整砂浆的稠度。 4、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皮数杆。当第一层砖下的水平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砼打平。 5、搭设操作架子,配制异形尺寸砌块(同材割制)。6.1.8.3 施工方法 1、为确保砌筑的质量,砌筑时应采用双面挂线的方法,内外控制。 2、填充墙加气块砌体采用混合砂浆砌筑。(拉结筋竖向间距视填充墙砌块模数在50mm范围内调整)。 3、砌体水平灰缝均控制在10mm,竖缝控制在2cm,加气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接,搭砌长度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和150mm。 4、当填充墙墙长大于5m时,填充墙顶部与梁或板采用固定件连接,当填充墙高度超过4m时,在填充墙高度的中部或门窗洞口顶部设置与砼墙、柱相连接的通长钢筋砼水平墙梁。 5、砌块的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布置,其强度不应小于砌块的强度等级。铺罢灰浆,砌块安装时,旋转砌块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水平下落,对准位置,并用托线板挂直校正。 6、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即进行水平及竖直灰缝的勾缝工作,深度为35mm。 7、砌体填充墙顶部斜砌砖,必须待下部砌体沉实后(大约56天)砌筑,斜砖应用砂浆填实,敲紧砌实。 8、需设置过梁的门窗洞口均设置预制或现浇砼地梁,梁宽同填充墙厚,断面类型为矩形。6.1.9 门窗工程6.1.9.1 中空玻璃塑钢窗1、材料准备:本工程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门窗工程施工前,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的门窗品种、规格、数量提前向生产厂家定制,然后由厂家将半成品送至施工现场,厂家应提供安装预埋件及提供安装技术资料及门窗合格证。门窗在进行实际制作时应对洞口尺寸实测,以所测尺寸为准。 2、安装前准备: 查并处理洞口,验收半成品门窗规格、外观、尺寸,不合格品及时退返厂家重作,门窗框靠墙、地面的一面进行防腐处理,现场搭设安装用脚手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3、中空玻璃塑钢窗安装 1)按设计图纸中铝合金窗位置、尺寸、标高以窗中线为准往两侧量出窗边线,以顶层窗安装位置为准,分别找出各层窗的安装位置线及标高。 2)按图纸编号要求,将窗运至安装地点,并靠垫牢固。待浆活及油漆工程完成后,即可安装塑钢窗五金配件,安装工艺详见产品说明,五金配件要求安装牢固,使用灵活。 3)塑钢窗窗框采取后装法施工,即预留门窗洞口粉刷完毕后进行安装,框与墙体间缝隙宽度控制35mm之间,用发泡胶填塞严实,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嵌缝密封膏,确保框与墙体弹性连接。 4)为提高塑钢窗防渗水的密闭性能,除在其安装过程中对拼装部位注胶外,窗台的内外高差不得少于1520mm,做到里高外低。 5)铝合金窗固定件应与梁柱内接地钢筋连通,以达到防雷击效果。6.1.10.2 木门工程 本工程采用的门,按设计要求制订采购计划,集中采购材料,分类加以堆放,并加以保护。 1、木门的制作 施工工艺:配料截料刨料画线凿眼开榫、裁口整理线角堆放拼装。 木门制作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表面应净光或砂磨,并不得有刨痕,毛刺和锤印。 框扇的线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割角、拼缝应严实平整。 扇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木门的安装(1)木门框采用后塞门法安装。 后塞门窗框前要预先检查门窗口的尺寸、垂直度及木砖数量,如有问题,应事先修理好。门窗框应用钉子固定在墙内的预埋木砖上,每边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两处,其间距应不大于1.2m。 在预留门窗洞口的同时,应留出门框走头(门框上、下坎两端伸出口外部分)的缺口,在门框调整就位后,封砌缺口。当受条件限制,门框不能留走头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将门框固定在墙内木砖上。 后塞门框时需注意水平线要直。门在墙中的位置,应在一直线上。安装时,横竖均拉通线。当门框的一面需镶贴脸板,则门窗框应凸出的厚度等于抹灰层的厚度。 3、木门扇安装。 安装前检查门扇的型号、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如发现问题,应事先修好。 安装首先量好门框的高低、宽窄尺寸,然后相应的扇边上画出高低宽窄的线,双扇门要打迭(自由门除外),先在中间缝处画出中线,再画出边线,并保证挺宽一致,上下冒头也要画线刨直。 画好高低、宽窄线后,用粗刨刨去线外部分,再用细刨刨至光滑平直,使其合乎设计尺寸要求。 将扇放入框中试装合格后,按扇高的1/81/10,在框上按铰链剔槽厚度相适应,槽底要平。 门扇安装的留缝宽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4、安装五金配件。 待浆活修理后,油活刷完后方可安装五金配件,安装工艺要求详见产品说明,要求安装牢固,使用灵活。6.1.10 防水工程6.1.10.1 屋面防水 本工程层面防水材料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分刚性防水屋面和柔性防水屋面两种。 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燥,以含水率小于9为宜,简单测试方法为在基层上放置一片1m2的油毡1小时后,上面无明显湿印即可。 1、防水卷材施工:(1)铺贴防水时应从檐口开始平行屋脊往上铺,对墙根部、落水口、屋面穿管处铺设附加层。(2)施工顺序: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3)卷材的粘贴采用热融法。(4)搭接缝的粘贴:防水卷材长、短边搭接长度为100mm。施工时严格控制。 2、屋面防水、防渗漏措施(1)屋面防渗漏首先要保证屋面防水层的施工质量。雪雨天及五级以上大风时不得施工。(2)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卷材接头收头等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施工。(3)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等处要加铺卷材附加层。(4)严格检查、控制防水层的厚度,发现有破损时要及时修补。(5)防水层完成后要进行闭水试验,没有渗漏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6)屋面排水管必须保证畅通,使屋面不积水,不存水。(7)加强细部做法的控制,进行旁站监督。6.1.10.2 卫生间的防水施工本工程卫生间防水屋拟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四周沿墙上翻一定的高度。1、防水施工(1)基层要求:基层表面必须把尘土杂物等认真清理干净。(2)穿越结构楼面的管道必须做套管,先做管根防水,用建筑密封材料封严(管根周围一圈凿成斜坡槽),于做地面防水层并与建筑密封材料连成一体。(3)涂布底胶:将聚氨酯甲、乙组份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再用长把滚刷蘸满混合材料,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涂布量一般以0.3kg/m2左右为宜,涂布底胶后应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用长把滚刷蘸满已配制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混合材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和干净的基层表面。涂完第一度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h以上,至基本不粘手时,再涂布第二度涂膜,但对平面的涂布方向,后一度应与前一度的涂布方向相垂直。楼板与立墙连接的阴角,均需铺设绦纶纤维无纺布进行附加增强处理,具体做法在涂布第一度涂膜后,立即铺贴涤纶纤维无纺布,铺贴时使无纺布均匀平坦地粘结在涂膜上,并滚压密实,不应有空鼓和皱折现象存在,经过5h以上的固化后,方可涂布第二度涂膜。 2、卫生间防渗措施 卫生间水的渗漏,主要是通过预留洞口的缝隙或由于防水层破裂,而引起渗漏。或者由于管道堵塞,排水管连接处漏水等。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立管套管须高出设计楼面20mm.(2)预留洞口的缝隙采用膨胀混凝土捣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