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437189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总说明书目录CONTENTS规划总平面规划说明书第一掌 项目概况第一节 规划建设背景第二节 现状条件分析第三节 规划建设条件第四节 规划依据第二章 规划建设原则第一节 规划理念第二节 建设原则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布局第四节 规划设计总则第五节 建筑与景观设施设计第六节 植物配置与造景第三章 分项建设规划与环境设计第一节 道路系统规划与节点景观设计第二节 入口服务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第三节 水上度假区与日月岛景区设计第四节 漂流河地块旅游景区设计第五节 1、2号岛旅游景区设计第六节 神衫地块与各门区环境设计第四章 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总体规划图001 七星湖旅游区总体规划图002 七星湖总体区位图003七星湖旅游区景点分布图004七星湖旅游区景区结构图005七星湖旅游区旅游交通规划图006七星湖旅游区服务设施规划图007七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规划图008七星湖旅游区景观水系结构图九龙戏珠分项规划图第一部分:道路系统规划与节点景观设计101 区位分析及用地概况102 现状分析1103 现状分析2104 交通系统规划线路图105用地性质分析图106七星湖旅游区景点分布图107 七星湖旅游区功能分区图108 七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规划图109 道路示意说明110 节点景观设计1111 节点景观设计2112 节点景观设计3113 节点景观设计4114 节点景观设计5115 节点景观设计6116 节点景观设计7117 节点景观设计8118 节点景观设计9119 节点景观设计10120 节点景观设计11121 节点景观设计12122 标识系统设计123 标识系统、铺砖样式设计第二部分:入口服务区规划与环境设计201 区位与客源分析202 交通分析203 视线分析204 地形分析205 水位分析1206 水位分析2207 植被分析208 地域元素209 规划平面图210 功能分区图211 道路交通分析1212 道路交通分析2213 道路交通分析3214 景观视线分析215 竖向设计216 场地剖面图217 种植规划设计218 细部景点设计1219 细部景点设计2220 细部景点设计3221 细部景点设计4222 细部景点设计5223 细部景点设计6224 细部景点设计7225 细部景点设计8226 入口桥设计227 小型商务酒店设计228 高档酒店式住宅第三部分:水上度假区与日月岛景区设计301 区位分析与用地概况302 水上度假区现状分析303 日月岛现状分析304 规划总图305 规划平面图306 景观分析1307 景观分析2308 功能定位309“龙祥大地“概念分析310 规划理念1311 规划理念2312 规划理念3313 规划理念4314 规划理念5315 水上度假区剖面分析316 入口环境1317 入口环境2318 水上吊脚楼单体模型319 林间鸟语景点透视320 水上度假区环境透视1321 水上度假区环境透视2322 天然泳场概念分析1323 天然泳场剖面分析324 天然泳场局部平面325 天然泳场概念分析2326 建设用地地形模型327 天然泳场“变化的景观”透视效果328 天然泳场鸟瞰329 日岛了望塔概念分析1330 日岛了望塔概念分析2331 日岛中心建筑局部平面332 日岛静池局部平面333 日岛静池局部透视334 月岛会所局部平面335 月岛会所模型336 月岛星象台局部平面337 月岛湿地局部平面338 日月岛铁索桥339 日月岛铁索桥和码头透视340 日月岛驳岸剖面与植物配置341 日岛步行道及天然泳场透视342 日月岛大鸟瞰343 水上度假区大鸟瞰第四部分:漂流河地块旅游景区规划设计401 区位分析402 整体现状分析图1403 整体现状分析图2404 鱼尾北地块现状分析图405 鱼尾东地块现状分析图406 漂流河地块现状分析图407 现状景观元素分析408 概念主题阐述409 规划总平面图410 功能分区图411 景观分析图 412 道路系统规划图413 局部平面图1414 局部平面图2415 局部平面图3416 局部平面图4417 局部平面图5418 局部平面图6419 龙顶观光塔剖面420 鱼尾东地块局部剖面图421 漂流河局部剖面图422 鱼尾北度假酒店建筑形体概念构思423 鱼尾北度假酒店建筑形体与环境构思424 鱼尾东独立式度假公寓区425 鱼尾北地块鸟瞰1426 鱼尾北地块鸟瞰2427 鱼尾东地块鸟瞰428 漂流河开端效果429 鱼尾北集散广场效果430 河岸效果431 室外咖啡区效果432 度假公寓区效果1433 度假公寓区效果2434 竹林沙滩效果435 生态湿地效果436 漂流日记01437 漂流日记02438 漂流日记03第五部分:1、2号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501 区位分析502 现状风貌503 现状分析1504 现状分析2505 总平面506 模型分析1507 模型分析2508 道路分析509 功能分区510 植被规划511 场地纵横剖面图512 分时度假别墅视线分析513 户型A平面图514 户型A透视图515 户型A立面图516 户型A剖面图 模型图517 户型B效果图518 会所式服务中心平面图519 会所式服务中心效果图1520会所式服务中心效果图2521 全景鸟瞰图522 生态湿地变化平面图523 生态湿地效果图524 生态湿地剖面图525 太极堂效果图526 码头效果图527 蜜园效果图528 挡土墙护坡立塑第六部分:神衫地块与各门区环境设计601 神杉地块地形分析602 神杉地块场地植被分析603 神杉地块现状视线分析604 神杉地块规划设计总平面605 神杉地块规划景观分析606 神杉地块规划视线分析607 神杉地块规划道路分析608 神杉地块规划功能分析609 神杉B规划设计610 神杉B局部剖面图611 神杉B户型选择612 神杉B设计效果图613 神杉B设计效果图及景观意向614 神杉A规划设计615 神杉A设计效果图与意向图616 水杉林规划设计617 湿地景观鸟瞰618 各门区区位图619 1、2号岛入口门区平面620 1、2号岛入口门区建筑621 灯芯浪入口门区平面622 灯芯浪入口门区建筑623 灯芯浪入口广场624 简头坑入口门区平面625 简头坑入口门区建筑626 神杉入口门区平面627 神杉入口门区建筑628 竹坝入口门区平面629 实地测量门区平立面630 实地测量门区建筑编制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热带园林研究中心合作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综合甲级)主要人员:李 敏 (博士 教授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黄文龙 (高级工程师)罗艳艳 (硕士 建筑师)陈颖 (硕士研究生 助理工程师)唐健人 温炬星 张静雯 黄品君 郑智慧 梁博志二六年六月第一章 项目概况第一节 规划建设背景南昆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一山脉,北回归线正好穿过南昆山脉,自然地理条件与肇庆鼎湖山、封开黑石顶类似。南昆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从化、增城和惠州龙门的交界地区,是特大城市广州的后花园。森林公园内层峦逶迤,群山耸立,溪谷迴环曲转,水流急湍,飞瀑流泉,自然景观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回归线上绿洲”的美誉。其中,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地处惠州龙门县境内的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七星湖静卧于佛公谷笔架山下,是岭南地区罕见的高山森林湖泊。景区内年平均气温22,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在龙门县委、县政府“打造绿色经济,推动旅游事业大发展”的精神指引下,近年来有关部门全面挖掘整合南昆山旅游资源,以绿谋生,以水求财,做活南昆山,使之更具灵气和魅力。基于南昆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南铭企业(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并成立了七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经营运作。依照龙门县鼓励外来投资暂行规定(2001)和南铭企业与龙门县政府签署的关于开发南昆山七星湖旅游资源意向书,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开发将采取“科学规划、分期开发”的策略。2005年,南铭企业委托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编制了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6201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在保护南昆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宗旨下“整体规划、组团景区、分段实施”为原则,体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充分融合、互为衬托的特色,提出“都市生态游”、“避暑休闲游”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和山水自然生态为依托,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康体、商务会议为一体,建设南亚热带高山森林湖泊型生态旅游度假区。本项目规划用地的控制范围是:东起铁岗镇马岭村十八曲山脉至仙女石,西至佛公顶到从化市区域交界处;南达上禾仓、乌坭、麻埔、焦坑片区,北抵钓鱼岛漂流起始点,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开发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自然生态保护面积为2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对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开发的战略定位是: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 珠三角地区新兴生态旅游、休闲避暑的度假胜地; .珠三角城市群高端消费者的旅游度假别墅置业场所; 珠三角地区以会员制为特点的湖山型高尚体育运动区。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按照国家4A级标准进行规划,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国避暑氧吧养生旅游区、南亚热带高山森林生态湖泊的典范、珠三角独具魅力的游览休闲度假胜地。本规划的范围是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区域,即包括七星湖,及七星湖周边投资方征用及租用地的连片范围,面积约10平方公里。第二节 现状条件分析一、 区位条件南昆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利,距广州市区97公里,距深圳162公里,离著名风景区从化温泉34公里,距龙门县城54公里,距惠州市区129公里,南连增城,到增城市66公里。现有三条公路通道上山,一条是由从化市经增城市北部上山,另一条是由增城市往北经永汉镇上山,还有一条是龙门县城经铁岗镇上山。通讯已实现程控化和移动通讯,现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约800门;电力充足,有水力发电站6座,装机容量3600多千瓦,年电量1至2千万度,现有3.5万伏变电站一座,基本满足南昆山旅游开发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南昆山2005年接待客数量达40万人,接待游客的宾馆近60多间,接待床位4000多个,已形成一定的旅游开发规模。其中,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的游客占南昆山游客的大部分。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地处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境内,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部,横跨龙门,增城,从化三县。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现有三条主要的对外交通公路进入七星湖,一是从增城的西面经派潭镇进入;二是从增城的东面经正果至永汉镇进山;三是从龙门省道S355线贯穿南昆山镇。二、 自然条件南昆山景区内山峦起伏,有被称之为“珠三角屋脊”的12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雄伟山峰和连绵30公里的壮观山脉,主峰天堂顶海拔1228米,平均高度海拔500米。极享万里视野,拥揽葱郁山色。南昆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5%,有著名的“冰川元老”穗花杉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和苏门羚、大灵猫等20多种珍稀动物。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南昆山自然保护区;1993年10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设立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昆山水文资源丰富,其森林公园的主体景区内现有七星湖水库、河下水库和万马坪水库等。南昆山内的河流,大都发源于天堂顶周围的西部山谷,水量充沛,四季长流,每条河都由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其中流量较大的河流有三条:南昆河、炉下河、响水河。南昆河是自上坪、中坪、下坪流来,与炉下河交汇于七星湖大坝下游的鱼尾地块,形成“两水夹金”的天然形胜。同时,这两大水系的汇集也使七星湖区形成了以山泉、溪涧、河流、水库、潭池、瀑布、跌水等水景类型兼备的水文景观。南昆山七星湖的主要水源为炉下河,其主流源于落坑尾,在金鸡峰与荷菜垅的另一条支流汇合,再与竹坝支流汇合至庙子角,由河下出山。七星湖水库建成后,发电站排出的尾水继续注入炉下河原有的河床,经青州、永汗增城汇入东江。经青潭流往麻布至梅州水库,汇入东江。南昆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四季宜人,常年平均气温23C,年平均降雨量2700mm,雨季多集中在4至7月,是广东省内少有的避暑胜地。空气清新,负离子浓度很高,堪称“天然氧吧”。境内森林面积18万亩,覆盖率达96.5,有植物2000多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景观并茂一林。七星湖地理区位图七星湖景观水系分析图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林,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以壳斗科栎、椆、栲、柯等和罗汉松科的竹柏为特征种组成的中国南亚热带森林的典型为代表。区内高等植物有2500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达52科,123属,500多种。除栎树、梧桐、栲树、柯树等经济林木外,还有在地球濒于绝迹的“冰川元老”穗花杉、“活化石”桫椤以及红花荷、格木、竹柏、银杏、福建柏、观光木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20余种,有野生猕猴桃、杨梅等野生水果40多种,兰花10多种,名贵药材50多种。南昆山还是一片竹子的海洋,漫山遍野生长着华南地区少有的6万多亩连片的毛竹林,景观独特。山中野生动物丰富,茂密的山林中栖息着动物13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90多种,如苏门羚、大灵猫、白熊、锦鸡、红嘴相思鸟等。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是南昆山脉的璀璨宝石,有深藏不露的神秘,更有世外桃源的境界,自然风貌极优。七星湖是南昆山景区内资源禀赋优越,地理位置最好的水库。水量丰富,生态环境质量高,且景致优美,是南昆山景区内独一无二的优势资源。湖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约40米。蜿蜒曲折,形似蛟龙。静谧的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块碧玉镶嵌在万顷翠绿之中。湖水由山泉溪水汇聚而成,透明度达10米,属于国家一级水体。七星湖四面群山怀抱,山峦叠翠,山与林相拥,溪与湖相接,形成树枝状水系。贯穿在七星湖周围的河流,因山势曲折迂回,形成了集湖光、山色、河谷、瀑布、森林于一体的生态绿地。第三节 规划建设条件广东省内旅游资源具有门类齐全、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体优势。地处南亚热带、濒临南海、生态类型多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广东开发各类旅游产品的丰富自然资源。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也蕴含深厚潜力,岭南文化具有客家、潮汕、广府、少数民族和西方文化相融合,以近代历史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为强势的地域文化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广东省在旅游入境人数、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等多项指标上,一直雄居全国首位。2002年,全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5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38%,占全国的24.97%。国内旅游收入达1011.9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6%;旅游业总收入达143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45%。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9225.88万人次,增长8.7%。其中国际游客1525.88万人次,国内游客7700万人次,分别增长18.1%和7.3%。三个“黄金周”游客人数3878.77万人次,增长8.8%;旅游总收入198.17亿元人民币,增长11.0%。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全国最富活力、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两市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近年来保持在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的前二位。在广州、深圳的带动辐射下,珠海、佛山等旅游城市也纷纷崛起,共同构建成珠三角旅游城市带,是目前我国最具活力的旅游区域之一。香港、澳门回归以后,由于区位和传统的因素,港澳游客市场仍然十分具有潜力,在商务、探亲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度假市场也有显著增长。目前,广东省的旅游类型已从观光型向观光型与度假型并重的方向发展,休闲、度假市场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众多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纷纷出现。广东省已有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十四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还有一些已建成营业但尚未申报等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些景区、度假区的出现,对广东省旅游度假市场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滨海、山地休闲度假,已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拳头旅游产品之一。在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规划中,拟将广州南湖、惠州南昆山、梅州阴那山、佛山西樵山等作为重点发展的山地度假项目进行建设,突出生态休闲度假主题。为了体现南昆山旅游开发的“休闲、度假、生态、保健”主题定位,几年来,在南昆山129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后审批了多个以大型生态旅游度假村为特色的开发项目,如云天海原始森林度假村、棉花庐度假村、永利生态度假村和中恒伟业生态旅游度假村等,均属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的旅游配套项目。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以七星湖水库上游及其周边景点为主体,构成方圆30平方公里左右的规划景区。本规划以湖区为核心进行分项规划与详细环境设计,力求实现规划建设与旅游度假项目的互动互补,充分体现山水相融的景观特质,促进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星湖景点设置规划图第四节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6.25)(中发20039号);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林业部);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提供的相关文件; 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62015),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编。第二章 规划建设原则第一节 规划理念本规划旨在突出 “南亚热带高山森林湖泊” 的主题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围绕南亚热带高山森林湖泊的核心景观,优化景区结构与功能布局,在妥善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营造宜人的森林旅游景观序列和休闲度假空间,使之成为广州郊区最富有自然生趣的高档次、高品味、纯生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第二节 建设原则(1)景区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国情、省情,因地制宜,突出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特性。(2)依据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兼顾,综合安排。(3)七星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与建设,应按照“整体保护,重点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自然生态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森林景观的培育。(4)七星湖区为核心,划定15平方公里范围的周边山体作为核心生态保护圈,禁止乱砍滥伐、喷洒剧毒农药、搭建新住宅、打猎、炸鱼等破坏性活动,确保水土不流失、不污染,保持动、植物原有生态的完好。(5)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环保与生态平衡要素,防止产生较严重的人为活动污染;建筑设施要与生态环境有机相融、和谐共存。充分发挥景源综合潜力,展现湖光山色,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加强旅游区运营管理机能,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旅游境域。合理权衡湖区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优化景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旅游区有度、有序地持续发展。旅游区建设规划应与相关的国土、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与衔接。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布局本项目建设的重点规划区域,以七星湖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形成“面”;以入口服务区、漂流河景区、鱼尾地块酒店度假区、1、2号岛分时度假公寓区、日月岛景区等组成多个“点”;以环湖车行、水上游船、沿湖步行等交通联系各分区形成“线”。七星湖景区功能结构分析图第四节 规划设计总则一、设计要点(1)突出南亚热带地区特征。(2)调控自然及相关社会人文因素的动态发展。(3)重在综合协调。(4)贵在整体优化。二、岸线规划(1)园内湖岸线应以自然倾斜湖岸为主,种植适当生长的沿岸植物和水生植物,为鱼类和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尽量减少湖岸硬质景观。(2)岸线的设计应该不影响基本的实用功能,景观设施与岸线相结合。三、种植规划(1)该区水体为淡水,堤岸、湖岸主要种植适宜的亲水植物。(2)区内植物应该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当地的毛竹、杉树、枫香。四、道路照明(1)尽量实现人车分流,旅游道路不宜过宽,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会车场地。(2)照明应该满足安全、充足、美观等要求,重视夜间灯光效果。第五节 建筑与景观设施设计一、建筑设计影响风景区旅游形象的敏感因素,往往是景区内的建筑,如宾馆酒店、度假公寓、服务中心、管理用房、建筑小品等。这些建筑的设置是否合理,风格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旅游区的品味、形象、特色和能否可持续发展。风景旅游建筑如能鲜明地反映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则将使旅游区的知名度更高。本规划对景区内的建筑设计提出如下原则要求:(1)符合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总体规划。(2)重视乡土民居建筑的保护,建筑形式应与生态环境和乡土民居相协调。七星湖旅游区内现有的乡土建筑,多数是客家民居。在七星湖边的一些滩涂区域还有一些石砌的客家围拢屋遗址。这些民居有其自身形式与格调上的模式化机理,用材与质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协调,构成了旅游区的重要人文特色。拟建建筑应在研究与认识乡土民居的基础上,创造与环境协调,与乡土民居协调的高品味的风格特征。(3)继承当地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有着较丰富的文化底蕴,包括客家移民文化、竹文化、中药文化、祈福文化等。建筑设计应在吸收与继承传统当地文化的同时,更要适应新时代的审美与需求,体现时代特色。(4)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突出个性。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多为山坡地,建筑结构与布局应顺应地形地势,可适当选用构造较轻巧而耐用的形式,如底层柱支承的“吊脚楼”形式,或顺应山势将较大型建筑的底层局部架空成为生态停车场等。(5)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超过林木高度为宜。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旅游区陆地面积的2。酒店、饭店、观演广场等大型永久性建筑必须建在游览观光区的外围地带,以保持景区自然景观。二、服务设施在景观设施的规划布置上,要根据规划设计理念及主题定位,结合客源分析预测与游人发展规模的选择,结合旅游区各场所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公共艺术品:依据功能分区设置,并根据旅游区总体风格主题定位与场所性质特点,统一形式与格调。 公共厕所:是旅游区休闲空间中必要的配套设施。除在较集中的服务建筑中设置外,应在适当地点适当地间距设置室外厕所(含残疾人厕所)。 休息亭:风格与选材体现南亚热带特色,格调与整体协调,并考虑形式多样性与使用的灵活性。 电话亭:一般设置在不防碍游人的道路旁,同时保持使用者安全通话的最低环境标准,形式上与周围环境协调。 座凳(椅):选择石质材料或石木组合结构,要求使用坚固耐久不易老化,格调上应具有高雅品质,选材上应尽量乡土化。风格易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融合。设置地点应避免对视,尽量形成相对的阴角空间。 垃圾筒:设在用餐长时间休憩滞留的地方,形式上要功用耐久及景观效果兼顾。三、标识系统标识系统应遵循形式新颖、内容规范、布局合理、设置适当、环境协调、与自然相融合。主要包括景区介绍牌:采用导游图的形式介绍景区,标有重要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和路线;景点介绍牌:介绍旅游区景点,通过对景点环境的艺术概括,帮助游人了解景点内容;指路牌:指明前方的路名、地名、景点名等,起指路引导作用;警示牌:警示游人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四、交通设施景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公交车停靠站1、公交车停靠站注意其易识性和自明性。候车廊的造型、色彩、材料、设置位置等做统一连续;尽量靠近道路树木,树木可起到突出位置和局部遮蔽日晒雨淋作用;凹进的站台是路面景观中较引人注目的设施,一般情况下可利用地面铺装予以强调;站牌规格统一,且设置醒目。与环境协调,反映地域环境特点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候车廊选材要新颖独特,造型别致,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候车廊的设置与街道关系密切,其位置应便于人们换乘。缩短行车距离,同时邻近的候车廊不宜连接且应有一定间隔。为乘客自身和车辆的安全,要留有充足的空间。保持乘降空间的地面清洁,注意排水、防滑和防绊。2、停车场主要是以室外、地面为主的停车场。其次是利用基底面积较大的建筑底层架空,顺应山势,形成半开敞的地下生态停车场。 本规划区所有停车场为生态型、绿化式,要求均为树冠覆盖率不低于80%的生态环保停车场。 设置主要入口附近的停车场,应不破坏入口形象和景观。 设于主要干道旁的停车场,应用绿化将其围合。庭院灯3、路灯路灯设计应在满足安全和照明的条件下,根据规划区道路等级不同采用不同的路灯照明形式。登山道采用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草坪灯区内支路照明采用庭院灯,绿化区域道路采用草坪灯、地灯,配节能灯。4、游步道游步道设置首要目的是便于步行,为保证行走安全,设置防滑板和安全护手。在平缓地区,可以石材或木材进行铺设,为保留其原生态,以木材栈道为主,局部考虑架空设置。木材游步道在陡峭地区,如登山步道设置台阶步道,台阶的宽度既应利于步行,又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性。石材游步道为增加登山探险性,个别登山步道不设置安全扶手,供那些“与自然为邻”的无畏艰险的陡步旅行者所用。生态停车场在岩石外露地区,建造过程中,具有层化特征的基岩直接加以利用或复制,台阶两壁岩石应在水平和高度方向校正,并不时地、无规则地向两侧植衩伸出一定长度,以与自然场景融合,施工过程毋须灰泥涂抹,以增加台阶的自然观感。石材游步道木材游步道砌砖游步道木材游步道砌砖游步道木材游步道当步道所处环境没有突出的岩石特征,且对其自然化处理非常困难时,可用木制坚板加以协调,并在踏面上填以砾石和泥土。这类步道建造不应强求与自然完全一致,而应重视其自然和谐性和使用安全度。本质坚板都应剥去树皮,以减少安全隐患和垃圾来源。台阶的坚板必须固定在特定位置,确保其不会随意移动,外露的树桩必然安全压在踏板下方,以免其突出物绊碰行人脚后跟。竹制护栏五、护栏设施护栏要精致规划,具体建设要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护栏分金属质、石质、木制等,选择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质要求,景观要求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来确定。本区护栏应以石制、竹木制等生态材料为主。石制护栏木制护栏粹石游步道六、无障碍通行设施服务设施规划图1、通道:为便于轮椅的行走,步行道铺地应尽量保持平坦,铺地材料不宜光滑,地砖应长向铺装为主。在人行横道处的路牙应设坡道。为便于盲人行走时的方向识别,在人行道上应铺设专用的安全带。2、坡道:在步行道出现高差并需设置多段阶梯的地方,应设置坡道,最大坡度为6%。坡度超过此限须设扶手和采用人力推行。3、公共厕所:为残疾人专设的厕间。确定便器的位置应给轮椅的转向、并置留有充分空间,同时在另一侧墙壁上设有把手和吊臂把手,以便于残疾人挪位时使用。厕间的平面选型和开门位置都要满足轮椅走向和极限动作的需要。4、公用电话和服务设施:公用电话亭(间)的平面尺寸和电话机位置在为轮椅进入、转向、使用留有活动余地。电话听筒、按号盘、投币口的最大高度不超过1.2米。售货亭、问询台等服务亭点的开窗高度要在1.1米以下,亭前地面与路面没有高差。座椅、饮水器的造型、设置和高度,不仅适用于健全人,也要兼顾坐轮椅的残疾人。5、公共建筑:残疾人专设区段应尽量靠近建筑出入口,走廊宽度在1.3米以上。门的开启以平开门为宜,门(包括电梯门)宽在0.85米以上,门把手不高于1米。在残疾人通过的过道、走廊,地面应尽量取平。为使盲人能了解公共建筑内各部门的位置和运行的便利,在走廊的中轴线以及楼梯段的起止点处都设有引导和提醒性的专用地面铺装带;在门厅到交通转换处的壁面上设有可以触知的路标和地图,其板面凹凸高差在0.4毫米以上,内容宜简洁明快。6、专用国际标志:电子监控其具体的规定:色彩采用高反差的蓝白两色,两幅规定在10厘米以上,但最大不可超过45厘米。残疾人标志牌通常与引导性路标、标识牌结合一体,设置于城市环境和建筑场所中。七、安保系统为了实现“生态优先,共享开放”的原则,规划区必须打破围墙界线,改用绿化或水体系进行空间界定,达到空间开放。这样会带来一定社会问题:社会安全问题和环保卫生问题。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旅游安全保障系统。1、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配置足够的保安人员,以维护整个规划区的社会秩序。在建筑外围和各主要通道场所设立电子监控系统,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控。配合规划区夜景照明体系,在各功能区外围和主要通道、场所布置灯光照明,以降低社会犯罪。2、保持环境清洁必须根据有关规定,配置垃圾箱、垃圾收集站和环卫工人,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的、卫生的度假、娱乐、休闲环境。清洁卫生设施维修电子监控室第六节 植物配置与造景一、规划目标以绿为本,以自然、生态、艺术、美观为准则,通过运用丰富的植物种类,宏观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复层人工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并通过多样性的植物种类构建不同功能的生态群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七星湖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满足旅游度假目标人群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回归心理。二、设计原则植物造景配置,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上的适应性,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绿化骨干树种,宜采用适应南昆山地区生长的梅花、桃花、李树、小叶榕、白兰、毛竹及当地乡土树种竹柏、杉木、中华椎、枫树等。同时配置红花继木、假连翘、朱樱花等灌木,使整体植被景观具有柔和、平静、舒适的美感。在地被植物上,主要选用地毯草、沿街草、蔓花生。在局部地段种植凤凰木、荷花玉兰、木兰等园景树,丰富植物景观层次。整个景区宜在保护原生态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局部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组成具有多层次、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人工群落。如毛竹红花继木假连翘,小叶榕假连翘蔓花生等。以乡土树种为主,发挥乡土植物的景观优势,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七星湖旅游区的植物配置还要注意控制不良因素,如水质污染、堤岸垮塌、蓄水渗漏、行进障碍、空气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等。具体原则如下:1、岸畔环境安全 水岸景观步道的植物隔离带和路旁行道树,不宜种植带刺或枝干尖锐的植物,以免伤害游人。2、避免破坏水质 在水中栽种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应分区域适量种植,不宜过多,以免破坏水质。对于生长性极强的如水葫芦等植物,必须严格控制避免进入水域,杜绝造成水域生态的破坏。3、堤岸保护 水岸护坡、堤坝不宜栽种板根发达的树种,如小叶榕等,避免植物根系破坏护坡、堤坝,引发渗漏和水土流失,造成护坡、堤坝的垮塌。4、避免行进障碍 水岸景观步道旁栽种的植物隔离带、行道树和其他游人活动较集密的植物,需根据生长状态进行修剪、整理,避免造成活动障碍。5、人群健康保护 在人群活动集中地,应避免采用部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植物种类。三、植物造景空间布局本规划中植物造景的主导思想是自然、生态、可持续。植物空间布局要运用造景艺术布局手法,适当配置其他园林要素形成。组合植物空间主要分为:由草地和乔灌木围合成的草地植物空间;由湖岸、水体和亲水植物组成的人工湿地环境;由观景廊等构筑物及亲水植物围合成的封闭、半封闭空间等。各景区的植物空间布局,由一种或多种组合植物空间布局构成。四、水景植物配置水景植物景观在本规划的植物配置中有重要作用。水景植物在生长方式和滨水关系上,分为四个方面生长在岸畔的岸边植物,根系在水底生长在水上的挺水植物,生长在水面的浮水植物,生长在水里的沉水植物。(1) 岸边植物适应生长在潮湿的土壤和气候环境的植物,规划采用小叶榕、水杉、垂柳、竹、枫杨、鸢尾、紫云樱等作为岸边植物。这些草本或木本的植物,形态各异,配合驳岸设计以及岸边环境设计,可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变化丰富的生态景象。(2) 挺水植物指根系在水底、茎、叶长出水面的植物,挺水植物种类较多,由于姿态优美,色彩丰富,生长在水上观赏性强,是适合滨水景观环境中最常选用的植物种类。本规划可采用荷花、芦苇、纸莎草、千曲草、香蒲、水芋、燕子草等。(3) 浮水植物指漂浮生长在水面的植物,随风飘逸、逐浪起伏,是水景环境中重要的配景要素,如睡莲、浮萍、菱角等。(4) 沉水植物指整株生长在水里、少量叶尖和花露出水面的植物,如黑藻、金鱼藻、苦草、狐尾草等。五、主要绿化树种规划区内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上应以当地乡土品种为主,在入口道路,游人接待区及重点景区,可适量采用外来品种。尽量采用色叶植物和观花植物,丰富季相变化。规划按不同地点采用以下搭配形成规模和特色:(1) 接待区景点:七彩迎宾区(重点处理入湖主路,处理成开花乔木群与特色花灌木形成相间景观,每50米变化一次,每200米形成一组)。(2) 七星湖沿岸 在湖周边及沿湖景观带,有选择性地形成赤橙黄绿青蓝紫、四季自成景观起伏不断地组团式花圃,种植开花的乔木及灌木,形成冲击力景观,形成花海或花潮,如李树、桃花、梅花、杜鹃、龙船花等。 千彩花园(大量种植彩叶植物形成色块) 百草园(珍稀植物园) 在下观音处,以药圣李时珍来此采药为典故,兴建集观赏、养生、科普教学为一体的“百草园”。 林相改造(将单一林相如竹林、杉木林改造成水源涵养林,即单一林荫改造成混交林) (3) 景点、景区和旅游专线 竹坝幽谷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景观带营造; 凤凰溪谷以桃林、桃花为特色的景观带营造; 佛公河谷以热带雨林、阔叶乔木类植物的景观带营造; 灯芯翠谷以色叶植物为特色景观带营造; 石河氧谷以观花乔木为特色的景观带营造。 (4) 现有林地内林相改造树种 色叶植物:红乌桕、千层金、红叶木继球、色木槭、五角枫、石楠、黄栌、红檵木、杜英。 观果植物:沙棘、火棘、荚迷、山楂、海樘、枸子、花楸。 观花乔木:珙桐、石粟、凤凰木、桃花、梅花、李花等。 观花灌木:杜鹃、龙船花、红榕球、灰莉、大红花、桂花、茉莉等 珍稀植物:格木、绞股蓝、山茶、黄省藤、穗花彬、长柄木莲、飞天禽椤(莎椤、苏铁蕨)、走马胎、石蟾蜍、鸡血藤、溪黄草、接骨草。植物造景规划图第三章 分项建设规划与环境设计第一节 道路系统规划与节点景观设计一、道路现状分析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现有3条主要的对外交通公路进入南昆山。这三条公路均为两车道设计,既满足交通的要求,也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旅游区内原有交通道路基础薄弱,基本格局是以县道X222为贯穿西南至东北向主干道,其余道路呈枝状沟通各个村庄和景点。目前沿湖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接待中心至凤凰谷景区;为3m宽土路;另一条从大坝到简头坑,道路较为狭窄,为单向车道。各功能分区间缺乏联系,在规划中应大力改善景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问题。二、道路系统规划原则(1)对外交通以原有交通体系为主,加强内外交通间的联系; (2)对内交通应建立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形成等级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体系; (3)道路与停车场的拓宽和修建必须以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为首要条件,决不破坏人文与自然景观; (4)步行路的开辟要结合地形,利用现状,既要注意景观效果各有特色,又要注意经济效益,节省造价; (5)人流和货流,车行和步行,内部和外部等流线应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不同素质游客的实际需要。 (6)道路系统的建造以原有道路为基础,减少填挖方,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7)新开辟道路尽量不占用甲方征地,保护甲方利益。 (8)水上交通应作为是联系各功能分区的重要形式,以缓解陆路交通的压力。三、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与节点景观设计对外交通规划 景区的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所以在规划中沿用原有的对外交通系统,不仅能满足功能求,还能大大节约开发成本。 内部交通规划 景区内部道路网络主要由车行道路系统和步行系统组成:(1)车行道路系统 车行道路交通系统主要由环湖主路、支路两部分组成: a.环湖主路 作为七星湖景区主干道的环湖路,将七星湖西侧道路延伸经过笔架山、乌树头、简头坑等各个景区后与县道贯通,不仅提高了各景区的可达性,同时也形成了完善的道路框架。采用与山地生态旅游区相协调的沙石路,路宽为3m,设多处会车回避场地。 b.环湖支路 由环湖路通向各景区的车行路,路宽34m,针对不同需要可设柏油路面及混凝土路面;(2)步行系统 a.主游步道 在景区内由主游步道串联各景点,宽度1.21.5m左右,根据不同地段的游览需要,可采用不同质感的多种材质铺砌,如石板、卵石、青砖等; b.步行小径 步行小径也有一定的游赏功能,虽不是景区内的主游路,但也可用于形成整个景区的环线系统,规划宽度0.81.2m,石材铺砌或沙土路; (3)水上交通 规划在七星湖上设置若干载客游船线路,使得游客能够游览湖区风光。 从接待中心到各景区如乌树头森林生态度假区; 竹坝棉花庐顶景区、佛公顶景区、凤凰谷景区、观音脑笔架山景区; 在游客接待中心和各主要景区设置可停靠小船的码头。节点景观设计(1)节点景观设计风格应统一协调,符合环境特征并各具特色;(2)用材尽量乡土化,具坚固与耐久性。小品造型应体现高尚品味;(3)景区环境设计应结合地形和地域文脉,尽量保持自然植被和水系景观。四、道路相关经济技术指标以大坝为中心,北湖岸道路(环湖路主入口下观音)总长约为6201m,其中: 环湖路主入口简头坑 1143m 简头坑大坪 784m (1927m原有可通车小路,需拓宽)大坪下乌树头 1618m 下乌树头下观音 2656m (需重新开路)另:灯心浪大坪接口全长约为2500m南湖岸道路(二厂村入口新村村)全长约1270m,为可通车混凝土道路;新村村竹坝全长约1796m,为可通车泥路北湖岸道路(竹坝下观音)全长约4065m,全程皆为可通车泥路。其中:竹坝水上休闲度假区路口 1657m水上休闲度假区路口骆坑口 525m骆坑口下观音 1883mX222道路各节点及路程关系: 芦仙石壁717m天子峰远眺1021m黄牛坪村745m 黄金坑停车场940m长寿村(二厂村)2074m大坝区 1057m环湖路入口815m神杉1963m灯心浪入口 1365m龙门口 (全长约为10697m)环湖步行道全长约为9185m第二节 入口服务区规划与景观设计一、用地现状分析本分项规划属于度假区中的入口区,包括接待中心和星级酒店。该区域主要覆盖碧翠源山庄周围的半岛、大坝以及大坝居民区另一边的山头。主要景点有:大坝观景点、酒店接待区、七星湖观景亭一号等。项目定位:七星湖旅游区的“开发龙头”。近期建设核心区、各景区起点站和交通中心枢纽。功能定位:散客、团队以及商务游客的住宿接待、餐饮服务;景区内外交通设备的换乘;举行商务会议;以及满足大众型娱乐需求。二、规划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形变化,创造多层次观景与活动空间。 以水为魂,营造各种不同的场所氛围。瀑、溪、湖、泉、雾闲静跌水、喷泉、水幕 热闹 以当地原始资源为主造景,如应用竹子、石头、瓦片、灰泥作为建筑材料,以动物的活动、植物的季相变化形成动态景观。体现生态性和地方风格的延续,降低开发建设成本。 注重不同时段不同的娱乐休闲活动,延长游人的停留时间。考虑了服务目标人群层次、类型的多样性,分单位团、旅游团、家庭、自驾游等大众级消费或高层次消费。三、入口服务区细部景点设计 接待服务区 入口水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售票咨询处、风情购物街 餐饮住宿区 小型商务酒店、高档酒店式住宅 安静休息区(1)双瀑景观入口处的引水和泄洪两条瀑布,一年中不同时期,瀑布不断变化。春、夏季,由低水位上升到高水位。引水瀑布水势逐渐增大,两段变为一段;达到高水位时,泄洪瀑布形成。 秋、冬季, 由高水位下降回低水位。引水瀑布水势逐渐减弱,重新分化作两段;而泄洪瀑布很快消失,在水覆盖过的地方会长满湿生草花,如当地一种紫色的小花紫云英。鼓励当地村民种植蔬菜,增添田园乡土趣味。将自然和人文结合;(2)瀑语清心三面有茂密的树丛围绕,仅面对引水瀑布的一面是开敞的。茅草茶座沿开敞的一面布置,一边品茗,一边聊天。瀑布的声响为你隔开了城市里的烦嚣,使君子花开时节,湿润的空气中还夹着淡淡的清香。 庭院中间的寿池里,生活着几只小乌龟,在假山里玩耍,寓意健康和长寿;(3)渔乐湾顺着地势设计的多级带状钓鱼台。克服了地形的不理条件,且无论水位如何变化,都可以享受小儿垂钓的那份简单的快乐;(4)梨园接待中心的后花园,以开白色花、树型优美的沙梨树为主造景,配植红花继木、彩叶草、含笑等色叶灌木和芳香花卉作点缀,营造清雅的环境;(5)VIP码头顺应地形设计,将一个全圆分割成三块,成为了三级码头,各自用于高、中、低水位时VIP游客游艇停靠。低水位时,下船后从最下一级走到最上一级,回头一望,恰好可以看到一个全圆。从高水位到低水位,1/3圆逐渐变成全圆,寓意蕴涵着人生哲理:人生道路从高到低,从低到高,就像圆的循环;无需因为一时成就过喜,或因一时失意而过悲;应以平常心对待。(6)双泉印月此处为整个入口区的最高点,观景视线极佳。.北是层叠的群山;南面与水上舞台隔湖相对;东面可望见山谷中忽然高起的观星塔;西面则是平静而深远的七星湖。夜幕降临,和风虫鸣、明月成双印照于两泉中; 休闲活动区(1)飞鸟坡以大坝为画纸,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石头拼出连绵的山,不时在石缝间撒上鸟食吸引山上的鸟儿前来啄食。“山”是静的,鸟是动的,一静一动,便是一幅灵动的天然画卷。人们可以在坝上散步,或是坐在石头上和鸟儿嬉戏。石缝间,青草仍然可以自由地生长。(2)坝体 “七星湖”字样修改方案:大叶红草开花后有落叶时期,影响标志的观赏性,规划用常绿开花植物代替,用深绿六月雪和浅绿花叶假连翘形成对比。(3)缘香经丛林中的散步道,林中分段种着各种芳香植物,散步时,阵阵清香扑面而来。 群众娱乐区(1)层云台用整齐的灰白色块石堆叠而成的观众席,犹如层层白云,供游客游船上落及等候;(2)水上舞台(码头)白天作游船主要码头,晚上则成为歌舞演出的平台,随水位升降而移动;(3)滴水洞刻水帘为门,洞内墙面上的石刻向游人们讲述南昆山及七星湖的故事与传说,激起游人参观其他景区的兴趣;(4)湖光塔影(灯塔游园)灯塔与湖水、天光互相交织。既是一处标志景观,又是一处观赏湖景、夕阳下佛公顶的好地方。可以坐在树荫底下的座椅赏景,还可以透过特色观景墙(魔幻墙)看湖。(5)魔幻墙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湖光山色会变得不同。紫色如近黄昏、蓝色如冬、橙色如秋、绿色能让萧瑟的山恢复生气;(6)观景风廊在湖畔加建观景风廊,实现人车分流和临湖观景。四、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用地红线内面积 34861 m2总体规划面积 66320m2建筑占地面积 5316m2建筑总面积 10987m2【小型商务酒店】建筑占地面积 3158m2建筑总面积 7029m2接待大堂 528m2中餐厅 784m2西餐厅 357m2会议室 327m2多功能 320m2厨房部 671m2客房部 2784m2(单间面积:32m2 共87间 客容量174人/日)【A岛高档酒店式独立公寓】建筑占地面积 720m2建筑总面积 1440m2双层一梯两户式 3栋 6户双层一梯一户式 9栋 9户(单户面积:48m2 共21户 客容量84人/日)【住宿区总客容量】 258人/日第三节 水上度假区与日月岛景区设计一、用地现状分析七星湖水上旅游度假区和日月岛景区位于七星湖中心区的中部,是整个中心区最核心的景观区,属于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自然景观保存良好。在空间上又是七星湖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