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篇三)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67635340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篇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篇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篇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戴小瑾?【教学目的】?1?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课文 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差异。?2?理 论联系实践,积极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语言现 象,促进文言文的学习。?3?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 字。?【 教学重难点】?1?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2?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的变化。?3?古今汉语在语音方面 的变化。?【教学设想】?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 法、阅读法等。?媒体设计?教师可将语言演变各种 具体情况的实例、素材提前准备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 以便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 计?同学们学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特殊读音 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情况复杂,句子成分的排列顺 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等等。这是为什么呢?语言从古至今 经历了哪些变化呢?我们来听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 生是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的。?(解说:从学生的亲身体会入手,更容易使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再者,吕叔湘先 生的这篇文章也是用学生学过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开篇的。)?二、解题?吕叔湘,1904年生,江苏丹 阳人,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 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原题为古今言殊。?三、研习课 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查阅工具书,消除 阅读障碍,熟读课文。?(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与形 式。?(解说: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鉴于课 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且篇幅较长,学习时,学生在头脑 中先搭一个架子,是很有必要的,架子搭好了才能往里 面填充具体的东西。)?2?具体研习。?(1)全文由 三部分组成,能不能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共同确认。)?明确:??语言是变化的。孑孑语汇的变化。??语音、语法的变化。?(2)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依然是议论文的范畴,对议论 文而言,论证思路是很重要的。请大家结合课文题目、三个小标题和具体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的论证思路。(学生思考作答,师生探讨,得出结论。)?明确:本文题 目是语言的演变 ,作者先用一个大家很熟悉也相对浅 显的素材证实了语言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变 化的。这是一个前提,即我们先得确定“语言是演变的”,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讨“语言是如何演变的”,作者正是依照这个思路来谋篇布局的。?(解说:理清思路是当务之急,况且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很规 范、很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老师要引导得法并适量给 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经过以上这两问两答,思路 问题即可迎刃而解。)?3?着重研习课文第二部分。?(1)列出结构提纲。??默读课文,找出每一段承载作 者观点的语句。?(解说:第二部分的写作思路基本上 是先指出语言变化的情况,然后列举大量的实例。因此, 找出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对于列出第二部分的结构提 纲是很有帮助的。)??依据这些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相互讨论,完善课后练习第二题的答案。?(解说:这 一课时并没有直接告知课后练习答案,有三个原因:一 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二是养成学生严谨 的作风,不断完善思维,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 作。)??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2)质疑答疑。?吕叔湘先生对语言演变的每一 种情况都列举了大量实例,学生对不理解的例子提出质 疑,可以由已理解的学生解答,也可以由教师解答。?(解说:吕叔湘先生举了很多例子,其含义学生未必都 能准确理解。这个例子为什么能验证这种语言演变,有 的学生会想不通,师生在课堂上相互探讨,是必要的,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民主。)?四、课堂小结?学生 合上课本,教师结合板书中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让学 生开动脑筋、积极回忆、大胆发言,逐个为语言演变的 每一种情况举出实例。?(解说:学习一篇学术论文只 搭架子、列提纲是不够的,特别是这篇学术论文对中学 生的学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作为例子的语言现 象也要予以一定的关注。)?第二课时?一、导语设 计?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词语,有的是 与新事物相伴而生,如“随身听”;有的是从国外引进 的,如“作秀”,想必同学们都有体会。可是,语音的 变化好像很难察觉,语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二、研 习课文?1?阅读课文第三部分。?2?师生问答,共同 探讨,解决问题。?(1)语音的变化似乎是不易察觉的,但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发现语音的 变化,是哪三种情况?明确:??古诗不押韵了。孑孑古诗“平仄不调”。??形声字的读音跟它的声旁并不相同。?(解说:结合这个问题,教师可以 把押韵、平仄、形声字的有关知识复习一下,以便下面 的内容顺利进行。)?(2)语音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的?明确:声母、韵母、声调。?(3)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分别体现了语音哪一部分的变 化?明确:用普通话读古诗,有些已经不押韵了,说 明从古至今韵母有了变化;有些“平仄不调”说明从古 至今声调有了变化;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声旁不相同说 明从古至今声母有了变化。?(解说:为了把问题说得 更清楚,教师在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时,可以结合具体例 子讲解。)?三、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可以 发现,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不是没有目的 的。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的,只要证 明这三部分都是变化的,也就证明了语音是变化的。而 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恰好证明了声母、 韵母、声调的变化, 有的放矢, 在看似不经意间说明了问 题。?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方案 二(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一课时?一、导语设 计(同“方案一”)?二、解题(同“方案一”)?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同“方案 一”)?2?具体研习。 (同“方案一”)?3?课堂训 练。?选择一段浅易文言文,让学生尝试使用吕叔湘先 生在第一部分中的三种分类方法, 亲自分析、 体会语言 的演变。?(解说:这一练习的难度稍大,耗时也会较 多,教师也要作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以免归类有 误。)?4?着重研习课文第二部分。(同“方案一”)?四、课堂小结 (同“方案一”)?五、布置作业?这些 年,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们的语言中又出现了哪些新词语,可以尝试写一篇小论文(同“方案一”)?第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