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跟单信用证潜在风险与防范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65268470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跟单信用证潜在风险与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析跟单信用证潜在风险与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析跟单信用证潜在风险与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析跟单信用证潜在风险与防范姓名:邓焕丹 学号: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 指导老师:熊珍琴摘要:实务界由于对信用证审单原则和单证一致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导致单证不符被拒付屡见不鲜这给信用证项下的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妨碍了信用证业务的有效开展。本文将对严格的相符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借鉴国际惯例,提出完善我国的信用证法律制度的建议。关键词:跟单信用证 风险 防范 国际银行界提供的跟单信用证这种服务形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发展削弱了货主的风险的,但也不是像银行本票那样基本无风险。要厘清跟单信用证潜在风险及如何防范,我们首先要了解跟单信用证的特点及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一 跟单信用证的特点(一)跟单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是开证行出面对出口商承担付款责任。信用证都是不可撤销的文件,在符合信用证以及国际惯例的条件下的单据提供下,开证银行向受益人或指定人进行承付或议付。(二)跟单信用证的开立以买买合同为依据。但是,信用证有个特点:只要开出就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法律文件。开证银行及其有关此业务的银行只要符合跟单信用证的规定就行。(三)跟单信用证是一种单据的买买。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各有官方所处理得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所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其他行为。只要求受益人所提供的单据表面上与信用证条款相符合,对于所装货物的实际情况如是否中途遗失,是否如期到达目的港,货物与单据是否相符等等概不负责。 二、跟单信用证风险利害关系人各自面临的风险 对于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的使用过程中,进口商、出口商和银行都有可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一)进口商面临的风险1、卖方伪造提单。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银行在审单时,如认为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即履行付款,而对单据是否伪造则可不予过问,不发出口商利用这一缺陷,不发货,然后提交伪造的提单等,骗取贷款。伪造提单有两种情况:遗失以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某船公司的名义签发提单;二是冒充某船公司的名义签发提单。不发出口商伪造提单后,一并伪造相应的商业发票、保险单及其它单据,全套提交银行,银行审单认为其表面与信用证相符即履行付款责任,结果是进口商承担风险,进口商付款后,拿到的提单却提不到货。由于此种提单是伪造的,所以保险公司不承担货物未上船的索赔,进口商无法要求赔偿损失。2、卖方虚假清洁单。由于英航和进口商一般不接受清洁单提单,因此有些出口商在货物表面或包装有事常会向承运人出具赔偿保证书,请其不要再提单上加不良批注,以利于安全收汇。这种做法出口商显然掩盖了装船时货物及其包装缺陷的实施,会使进口商面临收到受损货物的风险。3、预借提单和倒签提单欺诈。根据国际贸易法和海商法的有关规定,信用证都规定最迟装船期。受益人超过最迟装船期交货,买方有权拒绝接受货物,并根据实际情况索赔其应有的实际损失。当货物迟于最迟装船期装船,受益人为了能够结汇,便在事前通过船东或承运人的代理人拿到符合信用证要求的装船期的提单,这便是倒签提单。二货物还没有装船甚至没有到装运港,卖方便拿到了相应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有效期的提单,既是预见提单。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卖方和船方都是违法的。因为卖方勾结船东把没有装船或晚装船的提单变成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提单,这都构成了对买方或收货人的欺诈。4、出口商以次货、假货行骗。不发出口商利用信用证中银行只审单不验货的特点,在装运时将次品、废品等冒充真货出运,由于运输单据的签发人不负责所装载货物的内在质量,只要货物表面包装看起来没有问题即签发提单,诈骗分子这些单据去议付,得到款项后则逃之夭夭,等进口商自目的港提货发现上当,为时已晚。5、信用证的打包贷款风险。打包贷款是指出口商收到信用证后,在装运之前,为了组织货源,以正本信用证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短期资金通融。打包贷款是银行对出口商的一种资金通融,但如果出口商可以欺骗,则对进口商有时可能是一种间接风险,会给进口商带来一定的损失。因为不发出口商有时会利用它来骗取贷款,他们打着出口旗号,骗进口商开来信用证,然后申请打包贷款,将款项用于燃眉之急或其它投资,出口商根本不备货,结果没能在信用证规定时间内交货,致使信用证过期而作废。从表面上看,进口商为收到货也未付款,但其中申请开证时保证金押在银行,浪费了资金,失去了市场信誉也受损了,损失同样很大。(二) 出口商面临的风险1、 单证不符。在信用证业务中,单证一致,单单一致是付款的前提条件。进口商有时会利用信用证“严格一致”的原则。蓄意设置一些陷阱,如开出规定不确定,有文字、打印上错误以及条款内容相矛盾的信用证。出口商在审证时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致使小瑕疵而接受了本身有错误或有矛盾的信用证,就会为日后遭拒付埋下伏笔。2、 进口商伪造信用证。进口商伪造信用证,或以根本不存在的银行名义开立信用证;或冒充真实银行名义开立伪造信用证;或窃其它银行印好的空白格式信用证;或与已倒闭或濒临破产多的银行职员串通开出信用证等。 3、信用证“软条款”。“软条款”信用证又称为“陷阱”信用证,是指开证申请人开立的此种信用证中规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或条款不清,责任不明的未生效条款,使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具有单方面随时解除付款责任的主动权,以达到诈取保证金、佣金,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课撤销信用证。4、开证行资信欠佳。在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对受益人承担凭单表面一致付款的责任。因此开证行的资信及经营作风直接影响出口商的收汇。如果开证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严重,债务累累,开户人纷纷抽走资金,那么开证行就要可能不顾自身信誉而设法赖账,更为严重的是开证行与进口商串通起来诈骗出口商的货物,使出口商蒙受损失。(三) 银行方面的风险1、 进口商无理拒付合格单据或因破产给银行带来风险。在信用证方式下,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当进口商破产,无力偿还或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进口商拒绝付款账单时,只要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做到单证相符,单单相符,开证行必须承担付款责任。2、 信用证打包贷款给银行带来风险。近年来打包贷款盛行,给进出口商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如果进出口商串通起来,合谋欺骗银行,则这种融资方式也给银行带来许多麻烦。三、跟单信用证风险形成的分析 (一)信用证制度存在的风险。根据国际惯例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出口商就可从银行拿到货款,而其他原因则不在银行的考虑范围之内,银行对任何单据的形式、完整性、准确性、真伪性概不负责。因此就容易使银行只是在表面核对单据的相符,不能杜绝欺诈行为。 (二)出口商与船公司的信用风险。利用上述的缺陷,伪造提单销售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货物或者提单所指的货物不一致。 (三)我国信用证条款法律制度不全所引起的风险。由于我国的法律条款不完善,导致在我国进口商和外商解决关于信用证的问题是,会因为无法给足法律依据而处于被动状态。四、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一) 重视资信调查,慎重选择交易伙伴 信用证欺诈多数是由于对交易伙伴的资信情况没有很好的调查了解而造成的。资信情况好有如下标准;一是有履约能力;二是能诚实守信的履约。外贸企业应建立客服信息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客观分析客服资信情况。资信调查的途径很多,比如通过银行调查;通过国家的有关工商团体、专门资信调查机构等调查;通过驻外机构和在实际业务中调查,通过国际经济贸易联系网络调查等。(二) 慎重订立货物买卖合同信用证条款,认真审核单证。 进口商在付款赎单前对卖方提交的单据应全面、及时审核、以避免由于欺诈单据而遭受损失。对假提单的预防,进口商可在信用证中加列要求出口地船方装船后,将信用证号码、装运日期、提单号通知开证行或进口商的条款。对虚假清洁提单的预防,可要求船公司出具其未凭出口商的保函签发清洁提单的证明,要求出口商议付时须提示此证明方能收款。为防止出口商以次货假货行骗,进口商可要求出口商提供由权威机构出具检验证书,也可派人亲自验货并监督装船。(三) 加列商品检验条款。为了防止出口商不发货,少发货或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进口商可在信用证中加列有关条款来要求出口商提交出口商当地政府检验部门出具的商品检验报告,或进口商指定的在出口地经营的第三国公正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或进口商在出口地自己指定的委托人出具的检验报告,进而有效防止出口商欺诈行为。 (四)提高信用证贸易商业务素质,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外贸业务人员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是防范风险的关键。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业务人员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贸易做法也越来越灵活多变,业务上如果不熟,碰到问题看表面而不看实质,对风险缺少充分的估计,盲目乐观,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作为信用证贸易商必须具备船舶、海运、海上保险等国际货物买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熟练的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业务技能。只要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信用证欺诈。结论信用证是一种相对于托收、电汇等方式而言信用度较高的一种支付方式。交易双方通过信用证业务,就某笔交易,建立起商业信用加银行信用,这样的双重信用给了买卖双方更大的安全。信用证业务由于有了银行的参与,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可以帮助降低国际贸易风险,并使双方得到资金融通。但在具体业务中,贸易双方要清醒地认识到信用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预防在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利于业务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王综,刘凯.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2徐志闵.浅析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与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5(1)3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4. 孙桂莲.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欺诈J,经济与管理,2002(4)5 刘宝成.现代企业进出实务 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6谢晶.经济研究导刊 J,2013 (4)7 王景磬.跟单信用证项下进口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企业导报,2009(3)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