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政 治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65141221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政 治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政 治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2016年,我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即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这一做法A. 有利于扩大城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B. 目的是发挥市场对城镇化资源的有效调配C. 有利于完善初次分配,统筹城乡发展D. 能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答案】D【解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是为了扩大城市,A项不选;这一做法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不是发扬市场对城镇化资源的有效调配,B项不选;材料中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再分配政策的体现,不是完善初次分配的体现,C项不选;材料中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能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点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同,初次分配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本题中的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问题就属于再分配问题,不属于初次分配问题。2下图漫画用民众消费新需求为中国工业“健身”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人们的消费由客观的物质状况决定 消费方式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A. B. C. D. 【答案】B【解析】有民众消费新需求为中国工业“健身”体现的是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作用,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是体现人们的消费由客观的物质状况决定,不选;消费新需求促进“中国制造”,这体现了消费方式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对生产的升级和调整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3“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这有利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激活实体经济 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商业银行利润,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A. B. C. D. 【答案】A【解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的股权融资市场,这有利于促进资金融通,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激活实体经济,也有利于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正确;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会形成资本市场的有序竞争,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压力,商业银行利润不一定增加,不选;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不是为了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4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继续做好经济工作的“加减乘除”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加法扩大财政收支盈余,增育壮大新功能减法压缩落后生产、化解过剩产能乘法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A. B. C. D. 【答案】C【解析】扩大财政收支盈余不利于培育壮大新功能,不属于“加法”,不选;压缩落后生产、化解过剩产能是给经济“瘦身”,是“减法”的体现,正确;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经济向更深更宽发展,这是“乘法”的体现,正确;做“除法”应是提高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变“营业税”为增值税,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减法就是压缩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是结构调整的路径,而要做好这一四则运算,一要靠市场,二要靠创新,三要靠改革。市场是引航,创新是动力,改革则是依靠。5在现实 生活中,许多人大代表不敢监督政府官员,不敢对政府官员“挑刺”,即使是对政府官员提意见,也只是提建设性意见。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评论,正确的观点是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应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强化人大的监督和问责职能、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公众参与度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反映的是部分人大代表不认真履行职权,不敢履行职权。对此种现象,人大代表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行使职权,正确;面对部分人大代表不敢监督政府官员的现象,应该强化人大的监督和问责职能,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部分人大代表不认真履职的情况,人大代表认不认真履职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无关,不选;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并不能解决部分人大代表不认真履职的问题,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6政府决策应尊重民意,但又不能被其绑架和裹胁;一方面,民意不是唯一的参考因素,在很多问题上正当程序比民意更重要;另一方面,民意并非一定就是正确的,其中有很大的非理性成份,情绪化和民粹化的声音有时甚器尘上。因此决策机关应坚持群众路线,集中民智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减少失误坚持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依法决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科学决策A. B. C. D. 【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二个问题,一个是在很多问题上正当程序比民意更重要,一个是民意并非一定就是正确的。因此材料并没有强调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的问题,不选;材料说的是如何正确决策,不是强调决策失误后应该怎么办,强调的是决策错误后应如何做,与题意不符;“在很多问题上正当程序比民意更重要”这说明决策机关应坚持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依法决策,正确;“民意并非一定就是正确的”说明决策机关不能完全迷信于民意,应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科学决策,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7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十八以来管党治党的新经验,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新的制度遵循,这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从严治党,提高党的行政管理水平推进党内民主,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水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A. B. C. D. 【答案】B【解析】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正确;党不是行政机关,不行政,“提高党的行政管理水平”的说法错误,不选;推进党内民主与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无关,不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有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它负责“行政”工作;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它负责“执政”领导。不能把政府的“行政”看作是“执政”,也不能把党的“执政”看作是“行政”。8“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气、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材料表明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中只提及“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并没有体现它与外国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不选;“二十四节气”是在观察该区域天气、气温、降水等方面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为人民所采用,这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正确;“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确;文化遗产并不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9“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和日常生活。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今天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这告诉我们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事物对人类的价值虽是客观的,但也是变化的A. B. C. D. 【答案】C【解析】真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错误;“二十四节气”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事的,这说明改造世界才是认识世界的目的,正确;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有的认识可能会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这说明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正确;材料中“二十四节气”对人类的价值并没有改变,只是起作用的程度减弱,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10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7年“两节”“两会”期间粮油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监测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粮油加工和市场供应等情况,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密切关注、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定期发布粮油供求及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从哲学角度看,上述要求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对物质具有控制性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A. B. C. D. 【答案】D【解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是意识对物质具有控制性,“意识对物质具有控制性”的说法错误,不选;材料表明要根据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来引导市场预期,这体现了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根据国内外形势引导市场预期,这体现了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11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与作用。近年来,中国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这说明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观念他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动性活动A. B. C. D. 【答案】B【解析】中国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这说明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联系,正确;观念创新并不是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错误;材料表明多个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但不是表明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不选;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是一个实践活动,我国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是为了应对全球性挑战,也是为了争取好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地位,这体现了实践是有目的的,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动性活动,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12“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式扶贫”提出来的。我国领导人指出,要实现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倘若不深入贫困地区,不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材料蕴含的哲理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统一物的分解、平衡的破坏不利于事物的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没有针对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正确;“精准扶贫”是针对我国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这说明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正确;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统一物的分解、平衡的破坏会导致事物“质”的改变,但事物“质”的改变也可能有利于事物的发展,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二、探究题13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会议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会议认为,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经济增长 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材料二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表所列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部分)。要求经济意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让农民真正成为村集体的股东材料三 会议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国家非常重视耕地保护,但情况却不容乐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每年减少耕地600多万亩。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不足、缺乏有效的纠纷调处和裁决机制,从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逐年增多。(1)联系材料一,从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我国发展势头可能长期保持”的原因。并简要说明材料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措施的经济意义。(2)运用政治生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知识,请你为材料三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答案】(1)原因: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意义: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和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障消费安全。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增强农民收入。(2)坚持依法行政,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征地行政行为,严禁滥用征地权。审慎行使权力,增强征地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统筹考虑,系统设计、协调推进,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自觉接受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征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解析】本题以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受监督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我国发展势头可能长期保持的原因考生可从我国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角度去分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措施的经济意义考生可从它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粮食供给和安全;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等角度去分析。(2)针对材料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考生可从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征地行为;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增强征地决策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等角度提出相关解决措施。14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忽视家风建设有很大关系。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某校高三(12)班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甲同学: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风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风的浸润中,受到教育训导和打磨熏陶。要把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乙同学: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家风不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本身。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廉洁修身,树立“底线意识”,常想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时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正确行使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丙同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政风,领导干部应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甲、丙同学观点的认识。(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论证乙同学观点的正确性。(3)从辩证法角度,请简要说明丙同学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答案】(1)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每个家庭成员都会受到教育训导和打磨熏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家风关系党风政风,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相承接。家风建设要发挥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2)在分析事物的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家风不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本身,领导干部必须高度廉洁修身。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积累。领导干部应树立“底线意识”,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行使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如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组织答案,也可得分)(3)联系是普遍的。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政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解析】本题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物发展的内因(内部矛盾)、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联系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甲同学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风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风的浸润中,受到教育训导和打磨熏陶”这是看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家风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甲同学认为“要把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这是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承接;甲同学认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这是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丙同学认为“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政风,领导干部应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这是看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故甲丙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2)结合材料,考生可从乙同学认为“家风不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本身”这是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乙同学认为领导干部应“常想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是因为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乙同学认为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这是因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正确行使权力等角度说明乙同学观点的正确性。(3)结合材料,考生可从丙同学认为“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政风”这是丙同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丙同学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角度回答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