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大赛知识试题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65102100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大赛知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诵读大赛知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诵读大赛知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诵读大赛知识试题一:问答题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 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说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是不是就犯法了?为什么?答: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干涉语言文字的个人使用,只对公务、教育教学、宣传、公共服务用语用字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其中,对部分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要求。 4.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危害是什么?答: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5.什么叫普通话?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6. 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10年7. 请说出至少两种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答: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8.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9. 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方面,请至少指出三种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况?答: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10. 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 答案:说文解字11. 第一部词典是? 答案:尔雅12.琼瑶小说中很多书名实际上来自古典诗词,比如: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爱情名篇什么? 答案:蒹葭,13. 当今流行歌坛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某些流行歌曲是对古典诗词的化用,如小刚的寂寞沙洲冷化自谁的诗词?,张宇月亮惹的祸中“再怎么心如钢也成绕指柔”一句化自”谁的诗词?答案: 1(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刘琨 )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14. 我国明朝时编写的一部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答案: 永乐大典 。15. 文不加 点的意思?答案:“ 点 ” 是 涂 上 一点,表示删改,而不是“标点”。“文不加点”并非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连标点也不会用;而是形容文思泉涌,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连涂改都没有。 16.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题目?作者是谁?答案:饮酒陶渊明17.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这首诗句的名字?作者? 答案: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18.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的题目?作者? 答案:马致远19. 艾青的给太阳 中 的 :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下一句是? 答案: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20.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段话出自谁的诗句?名字 答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21.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出自谁的诗句? 答案:虞美人 赠杨开慧(毛泽东 ) 22. 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意思?答案:是雄鸡相斗,每次接战前都要先将嘴磨得更尖利。比喻继续不断努力,一次比一次勇猛。“厉”同“砺”,是“磨砺”,而不是“勉励”、“鼓励”,因此,不能将“厉”写成“励”。23. 待人接物“物”指什么?答案:指众多的人,并非“物品”。这一成语是指与别人相处。24. 不刊之论什么意思?答案:“刊”并非“刊登”,而“修改”。古人消除刻错的字叫“刊”,“不刊”就是不必更改。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而不是指报刊不刊载的文章。 25.“背井离乡”的“背”? 答案:是离开,不是背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