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利施工管理章节笔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962374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水利施工管理章节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水利施工管理章节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水利施工管理章节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施工管理1、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成本、质量、进度的控制)。2、 项目管理的目标业主方:包括项目的投资控制、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设计方: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标、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供货方:包括供货方的成本目标、供货方的进度目标和供货方的质量目标。总承包方: 包括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和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和项目的质量目标。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安全管理、投资控制和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建设项目总包方有关的组织协调。3、 工作流程组织包括:管理工作流程组织 : 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和设计变更等流程;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4、 工作流程图:用矩形框表示工作, 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菱形框表示判别条件。 也可以两个矩形框表示工作和工作的执行者。5、 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类 :施工组织总设计(以整个项目为对像而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施工的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如深基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特大构件的吊装、 大量土石方工程、定向爆破工程等为对象编制的,其内容具体、 详细,可操作性强,是直接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重视工程施工组织对施工的作用;提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重视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合理部署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工。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其核心工程的施工方案; 全场性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全场性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施工工期、劳动生产率、 项目施工质量、项目施工成本、项目施工安全、机械化程序、预制化程度、暂设工程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依据:计划文件;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建设地区基础资料;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和经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施工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建设单位的意思和要求,如工期、质量、预算要求等;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标准图;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工期、质量和成本的控制要求;资源配置情况;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像资料;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有关技术新成果和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经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施工措施;作业区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 :收集和熟悉编制施工组织误导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和图纸,进行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的调查研究;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拟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4-6 顺序不可调) ;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 动态控制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将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定期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通过比较, 如有偏差,则采纠偏措施进行纠偏。如有必要(即原定的项目目标不合理,或原定的项目目标无法实现),进行项目目标的调整,目标调整后控制过程再回到上述第一步。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组织措施: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等。管理措施:如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经济措施。如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等。技术措施:如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等。7、 施工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包括;工程合同价与投标价中的相应成本项的比较;工程合同价与施工成本规划中的相应成本项的比较;施工成本规划与实际施工成本中的相应成本项的比较;工程合同价与实际施工成本中的相应成本项的比较;工程合同价与工程款支付中的相应成本项的比较等。8、 项目经理在承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可行使的管理权力: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身份处理与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受托签署有关合同。指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物资、资金、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选择施工作业队伍。进行合理的经济分配。企业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它管理权力。项目经理的任务:包括项目的行政管理和项目管理两方面,主要作务是: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的成本控制、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的合同管理、施工的信息管理、工程组织与协调等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编制依据:项目合同文件;组织的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包括的内容:项目管理实施目标;组织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的责任、权限和利益分配;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管理的内容和要求;项目需用的资源的提供方式和核算办法;法定代理人向项目经理委托的特殊事项;项目经理部应承担的风险;项目管理目标的评价原则、内容和方法;对项目经理部奖励的依据、标准和办法;项目经理解职和项目经理部解体的条件及办法。9、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职责;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各种专业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进行授权范围内的利益分配;收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协助组织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工作。10、项目经理的权限: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参与组建项目经理部;主持项目经理部工作;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制定内部计酬办法;参与选择并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参与选择物资供应单位;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内、外部关系; 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它权力。11、施工风险的就构成风险的因素进行分类:组织风险。如: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经济与管理风险。如:工程资金供应条件;合同风险;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 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 人身安全控制计划等。 工程环境风险。 如:自然灾害、 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等。技术风险。如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方案、工程物资、工程机械等。12、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施工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工作程序包括: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确定风险因素;编制施工风险识别报告);风险评估(包括的工作:利用己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包括可能发生的工期损失、费用损失,以及对工程的质量、功能和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下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 ;风险响应(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及其组织) ;风险控制。风险对策应形成风险管理计划,包括:1 风险管理的目标2、风险管理的范围3、可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工具以及数据来源4、风险分类和风险排序要求5、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6、风险的跟踪要求7、相应的资源预算。13、我国推行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制度的目的: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监理的项目管理工作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工作。工程监理的特点: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公正性。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筑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14、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 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15、旁站监理 :是指项目监理机构对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的监督活动。16、房屋建筑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在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在主体结构工程方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 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第二章施工成本管理1、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人工费: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材料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企业管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其他。规费:社会保险费(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税金: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2、按造价形成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费用。措施项目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期施工增加费、己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由招标人估算金额确定)、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由承包人根据招标人提出的要求,按估算的费用确定)。暂列金额:是指建设单位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工程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用于: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的所需材料、工程设备、 服务的采购, 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工程价款调整以及发生的索赔、现场签证确认等的费用。3、工程量清单的作用:为投标人的投标竞争提供了一个平等和共同的基础;是建设工程计价的依据;是工程付款和结算的依据;是调整工程价款、处理工程索赔的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工料单价法:工料单价人工费 +材料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人工费 +材料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 +利润;全费用综合单价法:全费用综合单价=人工费 +材料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 +税金。计价规范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利用综合单价计价法,需分项计算清单费用,汇总得到工程总费用。分部分项工程量的确定:工程量清单标明的工程量是招标人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共同基础, 它是工程量清单编制人按施工图图示尺寸和清单工程量进算规则计算得到的工程净量(工程净量指清单工程量;与之相反为实际工程量)。措施项目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有:综合单价法(适用于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如混凝土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参数法计价(适用于施工过程中必须发生,但在投标时很难具体分项预测,又无法单独列出项目内容的措施项目,如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 冬雨期施工的诗人均可以采用该方法);分包法计价(如室内空气污染测试)。3、投标报价的编制作为投标计算的必要条件,应预先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投标报价的编制原则:投标报价由投标人自主确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成本。按 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 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应予废标。投标人报价要以招标文件中设定的承发包双方责任划分。以设标方案、技术措施等作为投标报价的计算基本条件。报价计算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明适用。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办法;企业定额, 国家或省级、 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招标文件、 工程量清单及其补充通知、答疑纪要; 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施工现场情况、工程项目特点及拟定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市场价格信息或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其他的相关资料。4、建设工程定额: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 的性质, 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组织、成本管理、经济核算和投标报价的依据。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 工序,作为研究对像。 预算定额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也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 的主要依据,是编制单位估价表、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基础依据,与施工定额不同,预算定额是社会性 的,而施工定额是企业性的。以建筑物、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编制对像。施工设计图阶段。概算定额一般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以扩大分部分项工程为对像编制。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像,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初步设计阶段。投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基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像编制。5、人工定额时间消耗的分类:工人工作时间:包括( 1)必需消耗的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 2)损失时间(多余和偶然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人工定额的制定方法:人工定额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劳动制度、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制定的。常用的方法有4 种: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计法。6、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理论计算法、测定法、图纸计算法、经验法。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的损耗一般用损耗率来表示。材料的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周转性材料消耗4 因素: 第一次制造时的材料消耗;每周转使用一次材料的损耗(第二次使用时需要补充) ;周转使用次数;周转材料的最终回收及其回收折价。定额中周转材料消耗量指标,应当用一次使用量(供施工企业组织施工用)和摊销量(供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或投标报价使用)两个指标表示。7、机械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机械工作时间:包括( 1)必需消耗的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正常负荷下、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与机械的使用和保养有关、工人休息时间 ;( 2)损失时间(多余工作时间、低负荷下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编制内容:拟定机械工作的正常施工条件;确定机械净工作生产率;确定机械的利用系数;计算机械台班定额 =机械净工作生产率 * 工作班延续时间 * 机械利用系数;拟定工人小组的定额时间。8、工程变更:是指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由发包人提出或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批准的合同工程任何一项工作的增、减、取消或施工工艺、顺序、时间的改变;设计图纸的修改;施工条件的改变;招标工程量清单的错、漏从而引起合同条件和改变或工程量的增减变化。工程变更包括: 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9、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包括:预测 - 计划 - 控制 - 核算 - 分析 - 考核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目标。10、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 如实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 是其它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技术措施: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经济措施:最易被人所接受和采用。合同措施: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 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11、成本计划的类型: 竞争性成本计划 - 工程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 - 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施性成本计划 - 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是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的实施性成本计划。12、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区别:a、编制的依据不同:施工预算-施工定额为主要依据。施工图预算-预算定额为主要依据。b、适用范围不同:施工预算- 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文件,与建设单位无直接关系。施工图预算 - 适用于建设单位,也适用于施工单位。c、发挥作用不同:施工预算-施工企业组织生产、编制施工计划、准备现场材料、签发任务书、考核功效、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施工图预算-是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13、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是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a、按施工成本组成(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措施费)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b、按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c、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14、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15、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比较 - 分析(核心)- 预测 - 纠偏(最具实质性的一步)- 检查16、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过程控制方法和赢得法(一)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 1)人工费的控制 :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 2)材料费的控制:同样实行“量价分离”。 材料用量的控制,具体方法: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干控制。材料价格的控制:招标、询价。(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决定。为有效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 加强设备租凭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 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 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 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量。( 4)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决定分包范围的因素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对分包费用的控制, 主要是要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 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二)赢得值法三个基本参数:1、己完成预算费用(BCWP) =己完成工作量X预算单价;2、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X预算单价; 3、己完成实际费用(ACWP)=己完成工作量X实际单价。四个评价指标:费用偏差(CV) =己完成预算费用-己完成实际费用,CV 为负值时:即表示项目运行超出预算值。CV 为正值时:表示项目运行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费用。进度偏差( SV)=己完成工作预算费用-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SV为正值时:表示进度延误,SV 为负值时,表示进度提前。费用绩效指数(CPI)=己完成工作预算费用/己完成工作实际费用,CPI 小于 1 时:表示超支CPI 大于 1 时:表示节支。进度绩效指数(SPI )=己完成工作预算费用/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SPI 小于 1 时表示 : 进度延误, SPI 大于 1 时:表示进度提前。费用(进度)偏差反映的是绝对偏差,仅适合于对同一项目作偏差分析。费用(进度)绩效指数反映的是相对偏差,在同一项目和不同项目比较中均可采用。17、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他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业务核算的特征是,对个别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a、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b、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己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c 、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己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d、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统计核算计量尺度比会计宽。 a、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计量。 b、能提供绝对数的指标,还能提供相对数和平均数的指标。 c、可以计算当前的实际水平,确定变动速度,可以预测发展的趋势。18、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连环置换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a、确定分析对像,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b、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 先实物量、 后价值量; 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c 、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d、将各因素的实际按照上面的排序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的结果,与前一次的结果想比较,两者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e、将每次替换所得f、各因素的影响程序之和,应与分析的总差异相等。19、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对象为己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分部分项工程寻求节约的途径。资料来源是: 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 目标成本来自施工预算, 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作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单位工程竣成本分析,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竣工成本分析; 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经济效果分析。第四章施工质量管理1、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及环境五大方面,即4M1E。(1)人的因素 -决策者、管理者、作业者。a、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b、人的因素影响主要是指人的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对施工质量形成造成的影响; c、我国实行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管理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 d、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从事施工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控制。(2)材料的因素。a、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材料,又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和周转材料等。b、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3)机械的因素。A、包括工程设备、施工机械和各类施工工器具;b、工程设备 -组成工程实体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各类生产设备、装置和辅助配套的电梯、泵机,以及通风空调、消防、环保设备等。它们是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功能的发挥;c、施工机械设备包括:运输设备、吊装设备、操作工作、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施工安全设施等。施工机械设备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要机械设备是保( 4)、方法的因素 - 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 5)、环境的因素 - 主要包括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施工作业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特点。a、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 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和周围建筑、 地下障碍物以及其它不可坑力等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b、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 -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制度和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 c 、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 指施工现场平面和空间环境条件、各种能源介质供应、施工照明、通风、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给排水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因素。2、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生产的特点( 1)、施工的一次性; ( 2)、工程的固定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 ( 3)、产品的单件性; (4)、工程体形庞大; ( 5)、生产的预约性。3、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需要控制的因素多; ( 2)控制的难度大; ( 3)、过程控制要求高;(4)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可以依靠终检来判断和控制产品的质量; 也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将其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质量、 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 终检只能从表面进行检查。 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施工质量目标;项目施工质量计划;思想保证体系;组织保证体系;工作保证体系。( 1)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并符合项目质量总目标的要求;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逐级分解目标以形成在合同环境下的各级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目标的分解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即从时间角度展开,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从空间角度展开,实现全方位和全员的质量目标管理。( 2)项目施工质量计划。a、质量计划应根据企业的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目标来编制;b、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计划可按内容分为施工质量工作计划和施工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可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施工质量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目标的具体和对整个项目施工质量形成的各个工作环节和权限的定量描述;采用的特定程序、方法和工作指导书;重要工序 (工作) 的试验、检验、验证和审核大纲;质量计划修订程序;为达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其他措施。( 3)思想保证体系是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 4)组织保体系。 组织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由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QC小组);键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信息系统等内容构成。( 5)工作保证体系。主要是明确工作任务和建立工作制度,落实在以下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完成各项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制订相应的技术管理制度;按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的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并分级编号;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和测量控制制度;进行施工平面设计,建立施工场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材料、机械管理制度等。施工阶段。这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应做好成品保护,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和必要的处置,不让不合格工程进入下一道工序或进入市场,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建立回访制度等。5、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与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步骤展开。PDCA循环的原a、计划。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保证工作计划。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应做到材料、技术、组织三落实。b、实施。包括两个环节: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c、检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检查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总结成功执行的经验,查明没按计划执行的原因,二是检查执行计划的结果,即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并对此进行评价和确认。d、处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反复按照PDCA的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转,每运转一次, 施工质量就提高一步。6、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二:领导作用。原则三:全员参与原则;原则四: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原则五:管理的系统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原则六:持续改进。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7、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的构成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是企业展开质量管理的基础, 也是企业为达到所要求的产品质量,实施质量体系审核、认证,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2)、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等构成。质量手册: 是阐明一个企业的质量政策、质量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是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过程中长期纲领性文件。质量手册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各项质量活动的基本控制程序或体系要素;质量评审、修改和控制管理办法。程序文件 :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一般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 8、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控制的重点是对工序质量、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 即在正式施工前进行事前的主动质量控制。 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 制定施工方案、 设置质量管理点、 落实质量责任, 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2)事中质量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的活动行为约束,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对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事中控( 3)、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控制的重点是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缺陷,并通过分析提出质量改进的措施,保持质量处理质量受控状态。9、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共同性依据:工程建设合同;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等;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 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质量管理条例 。( 2)、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专门技术法规文件。10、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 a、开工前的检查 -开工条件。 b、工序交接检查 - 三检(自检、互检、专检) 。 未经 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不得 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c、隐蔽工程的检查。 d、停工后复工的检查。 e、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 f、成品保护的检查。11、现场 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看摸敲照)、实测法(靠量吊套)、试验法 理化试验(包括物理力学性能方面的检验、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两个方面)、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 X 射线探伤、 Y 射线探伤) 。12、技术交底( 1)、项目开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签字归档。( 2)、每一分部工程工开前均应进行作业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书应由施工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4)、技术交底的内容:任务范围、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方案、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成品保护要求等。技术交底应围绕施工材料、机具、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和具体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应明确具体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完成的时间等。( 5)、技术交底的形式有:书面、口头、会议、挂牌、样板、示范操作等。13、测量控制( 1)、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这是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技术工作职责,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方能进行后续相关工序的施工。常见的施工测量复核有:( 2)、施工过程中其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业建筑、民用建筑、高层建筑、管线工程的测量复核。14、计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建立健全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15、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1)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必须以工序质量控为基础和核心, 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 2)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工序施工条件控制 - 是指从事工序活动的各生产要素质量及生产环境条件。工序施工条件控制就是控制工序活动的各种投入要素质量和环境条件质量。控制的手段主要有: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 控制的依据主要是: 设计质量标准、 材料质量标准、 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施工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等。工序施工效果控制。 主要反应工序产品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 属于事后质量控制。 其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实测获取数据、统计分析所获取数据、判断认定质量等级和纠正质量偏差。16 、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规定,下列工程质量必须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钢结构及管道工程。17、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 1)、对施工质量形成过程产生影响的关键部位、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 2)、对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者对象,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 4)、施工上无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都技术难度大的工艺或环节。 ( 5)、用户反馈指出和过去有返工的不良工序。18、成品保护的措施 :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第五章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系统,采用的是PDCA动态循环, 即由 “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五大要素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组成。2、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原则:标准的实施强调自愿性原则,并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有效的环境管理需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标准着眼于采用系统的管理措施;环境管理体系不必成为独立的管理系统,而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环境污染预防;必须有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的参与。3、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 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考虑和避免因管理不当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砀危害。4、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多变性、协调性、持续性、经济性、环境性。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领导决策 - 成立工作组 - 员培训初始状态评审制定方针、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体系文件编写文件的审批、审批和发布。6、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三个层次。编写遵循“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的原则。7、合规性评价分:公司级和项目组级评价两个层次。公司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8、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通常是指进厂、进车间、进班组三级,对建设工程来说,指企业(公司) 、项目、班组三级;9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发生、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具体包括: ( 1)安全技术措施; ( 2)职业卫生措施; ( 3)辅助用房间及设施; ( 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步骤:工作活动分类危险源识别风险确定风险评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评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充分性。10、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机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11、“深、地、高” :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12、危险源的类型: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13、常用的危险源识别方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安全检查表法。14、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的评审内容: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允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15、基于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可忽略的风险: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可容许的风险;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中度的风险: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重大的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不容许的风险: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16、风险控制方法 :( 1)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 ( 2)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17、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原则:冗余安全度处理原则。例如:道路上有一个坑单项隐患综合处理原则。 如某工地发生触电事故 - 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 预防与减灾并重处理原则;重点处理原则;动态处理原则。18、施工安全隐患的处理方法 :当场指正,限期纠正正,预防隐患发生。做好记录,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分析统计,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跟踪验证。19、施工安全隐患防范的一般方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培训;对施工机具进行有序监管,投入必要的资源进行保养维护;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是对特定的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计划安排,是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21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混乱,确保按照合理的响应流程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2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组织机构与风险评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应急设备与设施;救援程序;保护措施程序;事故后的恢复程序;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维护。23、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24、 “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25、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1)组织措施:建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的综合治理。( 2)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泥浆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者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自气体的物质;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者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构,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轻噪声声扰民。第六章 施工合同管理1、施工平行承发包的特点(费用、进度、质量、合同、协调):( 1)费用控制:以施工设计图为基础,对双方的合同风险也相对降低;对降低工程造价有利;对业主而言,对投资的早期控制不利。( 2)进度控制:可以边设计边施工,缩短建设周期;业主用于招标的时间较多;协调由业主负责,业主的管理风险较大。( 3)质量控制: “他人控制”原则,对业主的质量控制有利;合同交互界面比较多,对项目的质量控制不利。( 4)合同管理:招标工作量大,对业主不利;签订的合同越多,业主的责任和义务就越多;业主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大。(5)组织与协调:业主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选择;承担类似于总承包管理的角色,工作量大,对业主要利;管理成本高。2、施工总承包的特点:( 1)费用控制:一般都以施工图设计为招标报价的基础,投标人的投标较有依据;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若施工过程发生设计变更,则可能发生索赔。( 2)进度控制:建设周期势必较长,对进度控制不利;( 3)质量控制:项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选择,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业主对施工总承包单位依赖较大。合同管理:业主招标及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对业有利;采用所谓的“费率招标”(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